《人机交互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教案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教案课程名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
2.训练学生设计和评估实际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用户体验和可用性的理解和重视。
课程大纲:第一部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基础(20%)1.人机交互界面的定义和重要性。
2.人机交互界面的历史和发展。
3.基本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原则。
4.用户体验设计和可用性的概念。
第二部分: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40%)5.设计实际人机交互界面的步骤和方法。
6.界面元素的规划和布局。
7.色彩、字体和图片的使用。
8.图标、按钮和链接的设计。
9.输入和输出的优化。
10.设计原型和用户测试。
第三部分:评估和改进人机交互界面(20%)11.评估人机交互界面的方法和工具。
12.根据用户反馈改进设计。
13.对比分析和竞争分析。
14.设计案例分析和讨论。
第四部分:特殊人机交互界面设计(10%)15.移动设备界面设计。
16.网页界面设计。
17.桌面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18.游戏界面设计。
第五部分:实践项目(10%)19.学生分组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项目。
20.项目汇报和评估。
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理解其优点和不足。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学生动手进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体验设计的实际过程。
5.项目评估: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提供反馈和建议。
《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164002.课程中文名称:人机交互技术课程英文名称: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3.面向对象:软件工程及信息工程专业学生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5.总学时数:40讲课学时数:24,实验学时数:166.学分数:2.5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人机交互及实验设计》,孙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年。
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结合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设计艺术学、认知科学、人机工程学、社会学和图形学,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人机界面的最新开展和成果,讲解人机交互技术和人机界面设计的原那么、理论和方法,详细讲述当前较为流行的Web交互界面和移动交互界面的设计,以及人机交互界面的评估方法。
三' 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人机交互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作用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使学生理解从如何制造计算机到如何让计算机去适应于人类的需要。
目标是通过学习认知心理学,建立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通过用户需求调查和操作实验,建立用户模型,设计具体技术方案等环节,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在人机交互与界面设计中的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并能灵活运用,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通过学习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使学生掌握对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论分析方法。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先修课程:《面向对象软件工程与UML》,《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Web 软件开发》,《计算机图形学》。
五、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实践操作性内容为主,理论概念讲授为辅,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六、考核方式与评价结构比例考核方式为课程报告,总成绩的评价结构为:平时表现(10%)+上机实习(20%)+课程报告(70%)o七、教学参考资料《人机交互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和评估》,董建明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大纲

《人机交互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修课。
人机交互及人机界面的研究是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两大科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国际上最为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计算机是人类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复杂的工具,给人造成了巨大的脑力负担、学习困难、严重事故、大量职业病等问题。
“对用户友好”的设计理念是人机界面设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标志。
本课程主要是研究“以人为本”的人机交互,有效地解决由于界面所带来的用户使用问题,这也是当前普遍性问题和难点性问题。
三、课程基本要求1.理解并掌握人机界面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2.能够使用各种交互设备、掌握各种交互技术;能够对人机交互界面做出正确可用性评估;能够完成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建模及实现相应地人机交互界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机交互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学会各种交互设备的使用、理解并掌握各种交互技术;理解并掌握可用性分析原理并对界面的可用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界面的表示模型及软件结构。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绪论1.1 什么是人机交互1.2 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1.3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1.4 人机交互的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理解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了解人机交互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解人机交互的应用;重点: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难点: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第2章感知和认知基础2.1 人的感知2.2 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2.3 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2.4 分布式认知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人的视觉,听觉,触觉认知;掌握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掌握概念模型及对概念模型的认知;理解分布式认知的概念;理解分布式认知理论特征;链接分布式认知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重点:人的感知、认知过程与交互设计原则、概念模型;难点:概念模型,分布式认知;第3章交互设备3.1 输入设备3.2 输出设备3.3 虚拟现实交互设备3.4 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会使用文本、图像、指点等输入设备;会使用显示器、打印机、语音交互设备;了解虚拟现实交互设备;了解三维空间定位设备、三维显示设备;理解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重点:指点输入设置、语音交互设置和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置;难点: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交互设置的使用,交互设备的整合应用;第4章交互技术4.1 人机交互输入模式4.2 基本交互技术4.3 图形交互技术4.4 语音交互技术4.5 笔交互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际交互输入模式;掌握基本交互技术;理解语音交互技术;了解笔交互技术;重点:人机交互输入模式,基本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难点:基本交互技术,语音交互技术,笔交互技术;第5章界面设计5.1 界面设计原则5.2 理解用户5.3 设计流程5.4 任务分析5.5 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主要思想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一般原则理解用户的含义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流程;会对任务进行分析;了解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重点: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原则,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流程,任务分析;难点:以用户为中心的界面设计;第6章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与实现6.1 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6.2 界面描述语言6.3 窗口系统6.4 用户界面管理系统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行为模型、结构模型;掌握行为模型和结构模型的转换;理解表现模型;掌握窗口系统结构;掌握交互事件处理;理解交互组建开发包;了解MVC模型及Struts结构;重点:交互事件处理,交互组建开发包,人机交互界面表示模型:行为模型、结构模型;难点:MVC模型及Struts结构;第7章 Web界面设计7.1 Web界面及相关概念7.2 Web界面设计原则7.3 Web界面要素设计7.4 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7.5 Web3D界面设计技术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Web界面及相关概念;掌握Web界面设计原则;理解Web界面要素设计;掌握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HTML、JavaScript、JavaApplet;了解Web3D界面设计技术:VRML、Java3D;重点: Web界面要素设计,Web界面基本设计技术:HTML、JavaScript、JavaApplet;难点:Web3D界面设计技术:VRML、Java3D;第8章移动界面设计8.1移动设备及交互方式8.2移动界面设计原则8.3移动界面要素设计8.4移动界面设计技术与工具8.5移动界面的设计实例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移动设备及其交互方式;掌握移动界面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和具体实现;重点:移动界面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难点:移动界面的设计方法;第9章可用性分析与评估9.1可用性与可用性工程9.2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9.3可用性评估9.4可用性评估案例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可用性的基本概念;掌握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会运用可用性设计原则对界面进行正确的评估;重点:重点讲解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难点:支持可用性的设计原则;五、课时分配表六、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孟祥旭,李学庆,杨承磊.人机交互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参考书:[1] Alan Dix.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2] 李乐山.人机界面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 Jennifer Preece.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 董士海.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七、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形式采用开卷,期末总评成绩为平时成绩(含考勤)占50%,期末成绩占50%。
人机交互设计教学大纲

人机交互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设计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人机交互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在相关行业中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1.2 授课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理解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规范和流程;- 能够运用相关工具进行人机交互设计的实践;- 具备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能力。
1.3 先修知识本课程先修知识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相关的设计基础知识,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意和审美观。
二、课程内容2.1 人机交互设计概论- 人机交互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人机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的关系;- 人机交互设计的发展历程。
2.2 用户研究- 用户需求分析方法;- 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用户画像与用户故事。
2.3 信息架构与界面设计- 信息结构设计原则;- 界面设计原则与规范;- 可用性评估方法。
2.4 交互设计工具与技术- 原型设计工具的应用;- UI设计软件的使用;- 界面交互效果制作。
2.5 项目实践学生将通过实际项目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人机交互设计,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3.1 理论教学老师将会结合案例和实际应用介绍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实践操作学生将会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进行实践操作,深入理解人机交互设计的实际应用。
3.3 项目实践结合实际项目,学生将团队合作进行人机交互设计,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评估方式4.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4.2 项目成果考察学生的项目实践成果和设计作品。
4.3 期末考核综合考察学生对于人机交互设计知识和方法的掌握能力。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交互设计之路》- 《用户体验要素》- 《人机交互》- 其他相关教材和学术论文六、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人机交互设计概论第3-4周:用户研究第5-6周:信息架构与界面设计第7-9周:交互设计工具与技术第10-15周:项目实践七、教学团队主讲老师:XXX助教:XXX以上为人机交互设计教学大纲,希望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取得进步,为未来的设计工作做好准备。
人机交互设计课程大纲

人机交互设计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人机交互设计一、课程简介人机交互设计是一门介于人类和计算机之间的科学与艺术,并通过研究和实践的活动来设计用户友好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升其设计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和理解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常用的人机交互设计工具和技术;3. 培养分析和解决用户界面设计问题的能力;4.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思维;5.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人机交互概述- 介绍人机交互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领域;- 分析用户需求、用户行为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性。
2. 用户研究与需求分析- 用户研究方法与技巧;- 用户需求调研与分析。
3. 用户界面设计原则- 介绍用户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经验法则; - 分析实际案例中的用户界面设计问题。
4. 信息架构与界面设计- 介绍信息架构的概念和设计方法;- 讲解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术。
5. 交互设计与可用性评估- 介绍交互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 探讨如何进行可用性评估和用户测试。
6. 多媒体与跨平台设计- 讲解多媒体设计原理和实践;- 探讨跨平台设计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7. 用户界面设计工具与技术- 介绍常用的用户界面设计工具和软件;-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用户界面设计。
四、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 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示的方式进行讲解;-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团队项目-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团队项目设计;-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互助,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和熟悉人机交互设计工具和技术;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五、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20%)- 包括听课态度、参与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团队项目(40%)- 根据项目成果、展示演示、和同学评价等进行评估。
3. 个人作业(40%)- 包括设计报告、实践作业、个人测试等。
人机交互教学大纲

人机交互教学大纲一、引言人机交互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和规划人机交互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本大纲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共同参考和操作指南,旨在促进人机交互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二、课程背景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机交互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人机交互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目标1. 了解人机交互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人机交互教学的基本技术和工具;3. 能够设计和开发适合人机交互教学的教育应用;4. 能够评估和优化人机交互教学的效果;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人机交互教学的概念和原理1.1 人机交互的定义和研究领域1.2 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1.3 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人机交互教学的技术和工具2.1 交互式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2.2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教育应用2.3 增强现实技术及其教育应用2.4 智能教育软件和学习系统的设计和开发3. 人机交互教学的设计与开发3.1 教育游戏和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开发3.2 在线学习平台和社交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3.3 移动学习应用的设计与开发3.4 教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4. 评估和优化人机交互教学的效果4.1 教学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指标4.2 用户体验和用户界面设计的评估和优化4.3 教学过程和教学环境的评估和优化五、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1.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1.2 实践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1.3 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2. 评估方式2.1 平时表现与作业考核的综合评价2.2 项目设计与实践成果的评估2.3 考试或考查与个人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六、参考文献在本大纲中涉及到的参考文献,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教学大纲-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90613608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适合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总学时数:32 学分:2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学习《人机交互》,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及基本设计技术。
要求在掌握交互的基本原理上,能熟练运用此知识,并使用各种设计软件工具及硬件设备;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设计出高效的人机交互模式及交互界面,提高产品最终的使用效率。
二、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人们使用信息系统的可接受的模式、局限性以及各种差异;了解人的认知过程以及效率;理解人类记忆的特征、人类行为的动因;掌握循环设计以及快速原型的方法;理解可用性的概念及其对界面设计的影响、产品分析与设计、各种输入/输出的通道、面向任务的设计方法;理解人机交互的本质与局限性;掌握用户指南的编写方法;理解用户培训的设计,成本与效果分析;掌握优化可用性的方法;理解在人机交互中物理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人机交互的过程和实质,了解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界面,怎样将界面做的更让用户喜欢,能更好地实验交互;实验教学采用演练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实验考核由三部分组成: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纪律。
五、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理解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人机交互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什么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人机交互的研究内容;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树立正确的认知观。
掌握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认知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重点讲解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认知心理学、人机工程学的基本概念。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教案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教案教案标题: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实践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和技巧。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机交互的定义和重要性。
2.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要素:色彩、字体、图标、布局等。
3.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致性、反馈、效率、简洁等。
4.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实践案例分析。
5.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并提交设计报告。
三、教学方法:1.讲解:教师讲解人机交互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要素和原则。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案例,并进行分析。
3.实践: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并提交设计报告。
4.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经验。
四、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人机交互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人机交互的基本概念。
2.教师讲解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的基本要素和原则,通过案例进行分析。
3.学生开始设计自己的人机交互界面,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
4.学生提交设计报告,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5.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五、教学评估:1.学生提交的设计报告的质量。
2.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3.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讨论的效果。
4.学生对人机交互界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设计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表现。
六、教学反思:1.对本次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需求。
3.对未来的教学进行规划,根据学生的反馈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机交互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人机交互设计实践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Practice
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
预修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网页设计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开课部门:信息学院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主体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的能力,在学生具备信息系统设计能力的同时也掌握一些人机交互设计方面的知识,为设计并实现能够更好满足实际用户需要的系统奠定基础。
人机交互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本门课主要介绍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
要求学生具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方面的知识,对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要有所了解。
本课程的重点是人机交互界面的技术实现,而不是人机交互的认知学、心理学、美学、色彩学方面的知识。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人机界面样式的设计、人机界面交互的实现方法、C/S与B/S统一模式的人机界面设计。
学生学习该课程后能与Web技术,数据库等知识一同应用,设计出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应用系统;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储备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门实践课在人机交互这一个广泛的领域中,重点强调人机交互的界面设计。
要求学生具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方面的知识,对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要有所了解。
高级语言包括:C语言,面向对象的编程Java语言,还可以是下列任何一种编程语言:VB、、C#、JavaScript。
网页设计要求掌握HTML语言、CSS。
学生完成实践后能结合后续课程一同应用,设计出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应用系统;同时也为学生的毕业设计和将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主要实践教学条件
项目一:儿童教育互动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内容】设计并实现具有基本应用功能的交互性界面的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儿童教育互动界面。
通过本实践的锻炼,使学生体会标记语言的文档格式,标记语言在界
面设计时的应用,熟练完成CSS布局、在标记语言中插入脚本代码,实现客户端的动态效果。
用文本文件充当数据库,实现简单的数据检索功能。
【教学重点及难点】交互界面定位,浮动,大小控制。
图形、背景插入与定位。
通过脚本代码和JQuery框架实现客户端的动态效果。
Ajax的使用,HTML5元素的使用。
【基本要求】界面布局格式为三列布局或多列布局。
每列布局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分块。
左列布局要求是导航栏,导航栏的设计要求有动态折叠效果,或弹出式菜单。
界面上方要有横向导航栏,横向导航栏与左侧导航栏可以重,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方便导航即可。
导航栏可以做成菜单式的,这是可选项,不属于必做部分。
界面要使用CSS进行背景、字体、边框、列表、超链接样式的设计,不要使用标记进行样式设计。
界面的内容设计可以是儿童用品、书籍介绍或学习内容(如:小学数学练习),也可是针对儿童教育的网上调查等。
要考虑界面与用户的互动性,可以在界面中插入多媒体。
在界面设计时必须包含如下控件:按钮、超链接、文本框、单选按钮、复选框、下拉列表框、列表框、表格。
可以用CSS改变它们的样式。
界面必须包含动态交互内容,动态功能用Javascript和JQuery框架实现。
动态内容必须包含Ajax的实现。
Ajax简单实现包括: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内容源于其他文本数据库文件,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事件)改变其内容。
Ajax提高实现包括:界面的部分内容源于其他文本数据库文件,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事件)改变、检索、筛选其内容,即完成简单数据库检索的功能。
界面设计要符合美学原则,色彩搭配、插图合理,并与内容相配【主要实践教学条件】每名同学配备一台装有不同浏览器(最新IE,Firefox,Chrome)的计算机。
最好能够配置上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开发软件,以便调试Javascript
代码,JQuery软件库。
Firefox需要安装上FireBug插件。
项目二:中学数学练习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教学内容】设计并实现具有基本应用功能的交互性界面的设计,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中学几何练习交互界面。
通过本实践的锻炼,使学生体会标记语言的文档格式,标记语言在界面设计时的应用,熟练完成CSS布局、在标记语言中插入脚本代码,实现客户端的动态效果。
用文本文件充当数据库,实现简单的数据检索功能。
掌握HTML5元素应用的方法,了解一些常用的图形库以及其中一些常用函数调用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交互界面定位,浮动,大小控制。
图形、背景插入与定位。
通过脚本代码和JQuery框架实现客户端的动态效果。
Ajax的使用,HTML5元素的使用。
常用的图形库以及其中一些常用函数调用的方法。
数学公式的表示方法,统计图形的表示方法。
【基本要求】界面布局格式为三列布局或多列布局。
每列布局可以根据内容适当分块。
左列布局要求是导航栏,导航栏的设计要求有动态折叠效果,或弹出式菜单。
界面上方要有横向导航栏,横向导航栏与左侧导航栏可以重,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方便导航即可。
导航栏可以做成菜单式的,这是可选项,不属于必做部分。
界面要使用CSS进行背景、字体、边
框、列表、超链接样式的设计,不要使用标记进行样式设计。
界面的内容设计是面向中学生的几何或代数习题和计算器,也可是面向中学生的数学手册。
要考虑界面与用户的互动性,可以在界面中插入多媒体。
在界面设计时必须包含如下控件:按钮、超链接、文本框、单选按钮、复选框、下拉列表框、列表框、表格。
可以用CSS改变它们的样式。
界面必须包含动态交互内容,动态功能用JavaScript和JQuery框架实现。
动态内容必须包含Ajax的实现。
Ajax简单实现包括:界面的至少一部分内容源于其他文本数据库文件,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事件)改变其内容。
Ajax提高实现包括:界面的部分内容源于其他文本数据库文件,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事件)改变、检索、筛选其内容,即完成简单数据库检索的功能。
界面设计要符合美学原则,色彩搭配、插图合理,并与内容相配。
【主要实践教学条件】每名同学配备一台装有不同浏览器(最新IE,Firefox,Chrome)的计算机。
最好能够配置上Visual Web Developer Express开发软件,以便调试Javascript
代码,JQuery软件库。
Firefox需要安装上FireBug插件。
五、必备教材、实践教学指导书和参考资料
(一)必备教材
《人机交互实践指导书》,自编
(二)实践教学指导书
1.《精通CSS》,Andy Budd,Cameron Moll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第2版;2.《HTML & Web设计技术与技巧》,Kris Jamsa, Konrad King, Andy Anderson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第1版;
3.《JavaScript高级程序设计》,Nicholas C.Zakas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第3版;
4.《HTML5程序设计》,Peter Lubbers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2年第2版;(三)参考资料
1.《精通CSS+DIV 网页样式与布局》,曾顺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第3版;
2. 《精通JAVASCRIPT+JQUERY》,曾顺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05年第3版;
3. 《AJAX实战:实例详解》,DAVE CRANE;BEAR BIBEAULT;JORD SONNEVELD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第1版;
4. 《HTML、CSS、JavaScript网页制作从入门到精通》,刘西杰,柳林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3年第1版
5. 《HTML5开发手册》,Chuck Hudson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3年第1版6.《JQuery 高级编程》,Cesar Otero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社,2013年第1版;
六、课外学习要求
要求同学按照课堂上教师教授的内容结合自己课内的进展进行相关资料地查阅及功能的设计与实现,同时完成相应技术文档的撰写
七、教学方法
采用多功能机房授课,边学边练,突出动手环节,通过综合性任务要求,培养学生实际技能。
八、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法建议为:总评成绩 =平时成绩+ 作品成绩 +实习报告成绩。
其中:平时作业成绩占50%,包括出勤、实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实习纪律等情况。
作品成绩占20%,作品成绩主要从美观,技术点的使用,操作方便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实习报告成绩30%。
(撰写人:王郁昕撰写日期:2013年12月审核人:刘治国,张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