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缝制工序

合集下载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知识及制作实例第一节服装缝制常用工具与服装术语一.常用服装缝制工具(一)测量与裁剪的常用工具1.工作台板:缝纫过程中用的工作台板要平整,台板上应垫3~4层较厚实的纯棉布,使台面软硬适宜。

工作台板的规格最好为:85cm×120cm×85cm。

2.软尺:常用的为150cm长的双面塑料软性尺子,主要用于人体测量或检查核实服装各部位成品规格。

3.直尺:以公制为计算单位的直尺,主要用于服装缝制时定位和画线。

4.弯尺:弯形的尺子。

在服装缝制过程中,主要用来修正缝制中变形的弧线。

5.剪刀:包括裁剪衣料专用剪刀和剪、拆线头的纱剪。

裁剪专用剪刀的刀身长,刀口大,后柄有一定的弯度,可以贴紧工作台,裁剪平铺的布料时误差小。

裁剪专用剪刀根据剪口的长短分为不同的型号(9~12号),号越小,剪刀越小,反之则越大。

使用时可因人而宜,选择适合自己的。

6.划粉和铅笔:划粉是一种特殊的片状粉笔,有多种不同的颜色,分普通划粉和消渍划粉。

划粉和铅笔主要用来结构线或修正线。

7.描线轮:一种带手柄的圆轮,边缘为锯齿形,主要用于将纸样上的结构线准确地拓到衣料上。

8.大头针:服装立裁或修正时专用的不锈钢针、铜针或不生锈的细别针。

主要用于衣料的暂时固定或修正时固定。

9.拆线器:一种带锋利刀刃的尖头小装置,主要用于拆除缝线,不宜损伤面料的纱线。

(二)手缝工具与机缝工具1.手针:手工缝制时所用顶端尖锐的铜针,尾端有小孔,穿线后可以进行缝制。

手缝针的品种号型较多,有长短、粗细之分,目前有15个号型。

通常针号越小,针就越长越粗;针号越大,针就越短越细。

此外,还要一些特殊号码的缝针。

选用手针时应根据衣料的厚薄与用途来确定,否则会损伤衣料或增加缝纫难度。

2.插针包:供插针时,通常直径在4~10cm之间,外层用布或呢料包裹,里面填入棉絮、木梢、头发等物,主要起避免针的丢失并防止手针生锈的作用。

3.顶针:是由铜、铁、铝等金属制成的非封闭指环,可以根据手指的粗细放缩。

衬衫类服装的缝制工艺

衬衫类服装的缝制工艺
(3)辅料:插角片2片,纽扣10粒。
四、男衬衫的缝制工艺流程
男衬衫的缝制工艺流程,如图4-22所示。 做缝制标记—做门里襟—做装胸贴袋—装过肩—缝全
肩缝—做领、装领—做 装袖衩—装袖—缝合袖底缝、侧缝—做装袖克夫—缝底
摆—锁眼、钉扣—整烫
上一页 下、男衬衫的缝制工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女衬衫的缝制工艺
2.压领 把过面翻正,翻出门里襟,扣转领面下口缝份,用扣光后的
领面盖住装领线,在两个剪口之间,将领面与领里缉牢,缉 线时注意保持上下松紧一致,防止领面不平或起涟形,如图 4-17所示。 (十二)做下摆 1.过面缉下摆 将过面向正面折转,沿卜摆净线缉线一道,如图4-18所示。 2.折缝下摆 翻出过面,折缝下摆,折缝宽度1. 5 cm,折缝止口0. 1 cm明线。侧缝缝份倒向后片,如图4-19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男衬衫的缝制工艺
此外,也可用下面的方法合肩缝。把前片置于中间层,正 面与过肩面正面相对,反面与过肩里正面相对,肩缝放齐, 领口处平齐,从领窝内将三层拉出,以1 cm缉合,这样形 成暗缉线,正面没有明线。
(六)做袖 1.装袖衩 (1)直袖衩。 ①扣烫袖衩将袖权一侧的缝份扣净,再用另一侧的缝份将
领部分所用领衬宜使用斜纱方向。如图4-21所示,将领面 及袖克夫面分别与钻合衬正确放置,通过钻合机将衬钻实。 门里襟过面及大小袖权粘贴无纺衬。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男衬衫的缝制工艺
(三)做前片 1.扣烫门里襟 如图4-22所示,沿止口线扣烫门里襟的过面,这种门里襟
的过面与大身相连的形式可称为“连门襟”。此外还有一种 “明门襟”,在大身正面的搭门处再缉缝一条面料,一般还 要用明线做装饰缝,看起来更活泼一些,制作方法如图4-23 所示。 2.装胸袋 (1)折缝袋口。如图4-24所示,将袋口贴边的1 cm缝份 扣烫,再沿袋口净样将贴边扣烫,注意袋口要烫得平直,然 后车缉0.1cm明线。 (2)扣烫胸袋。将胸袋其他三边的缝份按照净样扣烫,如 图4-25所示。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缝制工艺流程》
服装的缝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完成。

下面是一般服装缝制的工艺流程:
1. 打版:首先,设计师会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服装的版型。

然后,将版型转化为纸样,以便进一步使用。

2. 剪裁:接下来是将面料按照纸样的形状进行裁剪。

裁剪工人会根据不同的面料质地和纹理来进行裁剪,确保面料的利用率最大化。

3. 缝制:裁剪完毕的面料会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缝制。

缝纫工人会根据不同的缝法将面料拼接成一件完整的衣服,包括处理衣领、袖口、下摆等部位。

4. 整烫:缝制完成后,服装会进行整烫。

整烫工人会用蒸汽熨斗对衣服进行整烫,使服装线条流畅、整洁。

5. 质检:经过整烫的衣服会被送至质检部门进行检查。

质检工人会对衣服的缝制质量、面料缺陷等进行检查,以确保服装的质量符合标准。

6. 包装:通过质检合格的服装将会进行包装。

包装工人会根据服装的不同款式和尺码进行包装,使服装整齐、美观地呈现给顾客。

以上就是服装缝制的工艺流程。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和检查,才能产出高质量的服装产品。

女衬衫缝制工艺实验报告

女衬衫缝制工艺实验报告

女衬衫缝制工艺实验报告女士衬衫缝制工艺报告服装81耿昕源学号:0844026指导老师:吴霞静:衬衫缝制流程:1、准备: a排料、b剪裁、 c粘衬、d标记2、组建: 前片——a缝制前胸袋、b缝制前门襟后片——a缝制过肩、b过肩连接后片袖片——a缝制绣叉牌、b缝制袖头领子——a缝制领子、领座、b缝合领子和领座3、组合: a前后片合肩、b上领子、c上袖山、d缝合大根、e上袖头4、后工序:a收卷底边、b全面整烫5、完成成衣1. 准备a排料方法:将布叠成双层,将所有纸样以最紧密节省的方法排上,布要排列平整要领:1)将布料以表面向内对折的方式整理好,加以熨烫,使其平整。

2)排列纸样时,为了节省布料,要先放好大的位置,再将小片纸样插入大片缝处。

3)在排料时,还应注意面料的经纬向,有条纹的布料需注意纹理4)由于是条纹布料,所以要注意布料的纹理相符。

b剪裁方法:双层布要固定好剪刀要垂直布料防一片大一偏小要领:1)面料平整,无错位,画粉要沿纸样外轮廓画。

2)时刻注意剪刀方向,因是双层布料,避免裁剪倾斜使两片布料大小不一。

3)口袋在实际剪裁时缝份要比原缝份大一些,特别是条纹布料,以使口袋与衣身相连时纹理相符。

c粘衬方法:在布料定型时粘衬,在加热后颗粒状会和布黏在一起。

要领:在粘衬时注意反正面、径向、不要来回拉动熨斗(这样会造成面料缩小)。

d标记方法:准确的复制样板中褶、口袋、扣子等的位置,在衣片上标出,以及各部件的中线和缝份要领:在样板上的中褶、口袋、扣子等位置准确的剪口,然后在布料上标记。

2组建前片---a缝制前胸袋方法:袋口锁边(将布料两厘米对折两折缝明线),将口袋布熨烫好,绱口袋(口袋在左,找准位置,缉0.1明线)上端打回针,周围注意缝份的控制要领:口袋位置要准确,明线工整,缝制开始和结束的针脚要与装饰明线穿过同一针孔,不要到回针前片---b缝制前门襟方法:前衣片与门襟对齐车缝一厘米,缝份衣片翻折门襟熨烫缝0.5厘米明线,再折一厘米门襟熨烫与衣片缝0.5厘米明线熨烫。

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

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

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缝制,汉语词汇,出自柳宗元《乞巧文》等,释义为缝纫制作。

一件衬衫究竟是怎样做的,它的主要工序又有哪些。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衬衫缝制工序流程图男衬衫制作工艺一、成衣工艺基础(一)手缝工艺1.锁眼左手拇指、食指将上下层依齐捏住,不使下层疏出,针尖自衬线外0.1cm处戳出,让锁线在针上套一圈,将针抽出,以45°方向拉线,用力均匀,针距0.15cm,排列整齐。

2.锁圆头锁至圆头部位,针距适当放大,每次戳针与拉线对准圆心(半径方向),使圆头锁线排列均匀、整齐,呈放射形。

3.收尾右边最后一针结束后,把针穿过左边第一针锁线圈内,在拦衬线外侧戳出,尾端封线两行,并在钮眼之间穿出,尾封一行,将刚才的两行封线固定,在衣片反面打结,并将线结拉进夹层。

3.钉纽纽扣通常有实用扣和装饰扣两种。

实用扣为了使衣服纽合后平整服帖,钉线要放松,以便缠绕纽脚。

装饰扣只要平服的钉上即可。

钉实用扣时,按粉印线头从衣片正面下去,这样线结虽留在正面,但钉扣后线结被遮盖,挂面上反倒光洁、清爽。

钉扣通常采用双线,四孔纽扣可钉成“=”形或“x”形。

通常每对孔两上两下,然后将纽扣拉离布面0.3cm,自上而下缠绕纽脚数圈直到布面,再将线引到反面打结,并将结头抽入夹层内。

(二)车缝工艺1.车缝前的准备(1)正确安装机针车缝前应首先检查机针有无弯曲,针尖是否起毛或变钝,如有,则需要更换机针。

机针一侧扁平,一侧有凹槽(即线槽),装针时应将线槽一侧置于自身左手一边,针杆向上顶足,将针装直、装正。

(2)正确安装梭心、梭壳将梭心装到线架上倒线,倒线时应将压脚抬起,线应倒的均匀、平整,不能歪斜,不能太满。

将梭心装入梭壳,线从梭壳弹簧皮下拉出时,梭心应顺时针方向旋转,即梭心旋转方向与梭壳弹簧皮指向相反。

梭壳缺口向上,梭闩对准自身,将梭心、梭壳装到转轴上,向内推进直至听到咔嚓一声才算装牢,提起梭壳门闩,即可取出,见图1-1-2。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服装缝制工艺基础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机缝
机缝工艺是指在缝制服装过程中,依靠机械来完成缝制加
工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在现代服装生产
中,机缝工艺已经成为主要工艺,很多服装已经实现厂缝制
工艺的全部机械化。因此,熟练掌握机缝工艺就显得尤为重
要。
一、基本概念
1.线迹
线迹是指缝制物上两个相邻针眼之间所配置的缝线形式。
二、顶针和手针的基本用法
1.顶针的用法
顶针一般戴在右手中指的中节或上节,活口处戴在手指的 里侧,以免在缝纫时针扎手指,如图1- 1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
2.手针的用法 手针的用法和我们写字一样,要讲究方法才能简捷顺手。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针杆的中上段,并以中指的顶针顶住 针尾,根据缝制线路用微力将针穿过衣料,如图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
6.杨树花针法 杨树花针法是用作装饰的一种针法,多用于女外衣、女大
衣的里子底边或袋口边上,起美观、固定的装饰作用。杨树 花针法一般采用较粗的锁眼线或绣花线,选用对比色或与里 子颜色相协调的颜色,达到美观、醒日的艺术效果。花型大 小根据里子贴边的宽窄及所缝制的针数来决定,有2针、3针、 4针等不同针法,其中以3针最为常见,如图1- 10所示。 操作方法:左手捏住烫好的底边,第一针从底边上口边缘0. 2cm处扎进去,从衣里正面穿出;第二针扎针处距第一针出 针处垂直向下0. 3cm,出针时先不要拔针,将线绕过针的 前半步,形成一个线套再将针拔出,出针处在第一针出针与 第二针扎针处垂直距离的平分线向前0. 3cm的地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手缝

2.顶针的选用
顶针以用途而取名。顶针分活口和不活口两种。活口便于 放大缩小,以适应手指的粗细。顶针的表面有穿不透的较密 的凹形小坑。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服装缝制工艺教程

职业技术学院服饰产业中心实习指导书生 产 部服装系 工艺教研室 编生产部实习指导书第一节 缝制工序分析与制定在服装生产过程中,由于专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分工的发展,服装制品生产过程尽快分若干个工艺阶段,每个工艺阶段又分成不同工种和一系列上下联系的“工序”。

1、工序——是构成作业系列的分工单位,是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是工艺过程的组成部分。

它既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环节,也是产品质量检验、制定工时定额和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工序分析——是一种基本的产品现状分析方法,是把握生产分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工序单位加以改进的最有效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工序顺序,编制工序一览表,明确加工方法,能理解成品规格及质量特征。

能按工序单位加以改善,并跟其它水准作比较。

能当作动作改进的基础资料,从中挑选出进一步改进的重点,以成为生产设计的基础资料。

以某工序流水作业占用时间分析图为例:图例:▽为投料;○特种缝纫机;○为平缝机。

B按此分析,设备布置应做如下设计:A BC E.FD B人员配置:6人设备配置:特种缝纫机1台,平缝机5台产品任务所需周期:实用工作时间×定货数量生产周期=工作人员人数×1天工作时间3、工序分析的表示方法:(物品是指面料、辅料、半成品或成品)4、缝制用符号5、加工工序图示:材料零件名称▽纯粹加工时间○工序名称设备名称加工记号加工顺序号6、工艺工程分析(1)(1)为了保证服装加工各工序的顺序性。

依据测定工序时间统计表中的顺序,顺次排列工序。

(2)(2)工序流程图由基本线和分支线组成,基本线为工序流程图的主要干线,一般是以加工的主要部件为主体而形成的。

分支线则是由非主要部件形成的。

基本线和分支线的起始点必须由前面没有任何加工的初始工序开始,一般以服种的前片加工为基本线。

(3)(3)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及名称,对某些名称含义不明确的特殊工序还应注明具体工作内容。

(4)(4)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生产加工中的先后程序和流向。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标准经过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标准经过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一)生产准备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

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

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

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

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

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

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

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

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

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备能力的分析
服装缝制过程常用的设备有平缝机、特种缝纫机、整烫机等,根据生产所需加以分类。

生产管理人员在对生产所需时间进行测算以后,还有对机器设备的能力进行分析与计划,因为设备的增补不像人员增补那样方便,它牵涉到资金的筹措等问题。

设备生产能力测算方法如下:
例:假定一般平缝机每分钟可出产品10件,则:
实际时间=60/10=6(s/件)
假设标准浮余率为20%,则:
标准作业时间=6×(1+20%)=(s)
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
假定计划作业时间为480s,则:
生产能力=480×(60/)=4000(件)
如果平缝机总共有40台,则:
总生产能力=作业时间/单位标准作业时间×台数×开机率
设定开机率为70%,则40台平缝机8小时的生产能力为:
生产能力=8×60×60/×40×70%=112000(件)
服装企业通常根据产品年度总生产计划和年度销售计划来制订机器设备的购置计划。

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
当工厂的人力和机器设备负荷与需求发生不平衡时,则要进行短期生产能力的调整,几种常用的方法如表6-4所示。

三、缝制工艺流程设计
缝制工艺流程是服装企业对具体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所制订的工艺规定,它包含两大类。

(一)加工对象的工艺流程
整件服装或服装的某一部件在服装生产加工过程中,应该经过的生产路线用基本工艺流程图的形式来表示。

如图6-1所示为短裙生产工艺流程图。

1.工艺流程图的内容
(1)各道加工工序的编号、名称、加工时间。

(2)各道加工工序在流水作业中的先后顺序和具体工艺内容。

(3)各道加工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

2.工艺流程图的编制符号
3.工艺流程图的表达方式
一道工序的表达,是工艺流程中具体的每一环节的表达(图6-2)。

(二)工序工艺
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格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种控制的依据。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加工部件的名称。

(2)?结构图:所加工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要求表达时应做到清楚、简洁。

(3)?结构说明。

(4)?各部位尺寸明细表:明确要求范围,画出尺寸等。

(5)?操作要领:正式工作前的缝纫准备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6)?外观要求:即产品(服装)的外部质量要求。

(7)?面、辅料单耗表:里料、纽扣、线等的消耗。

(8)?应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如设备名称、样板号、辅助工具等。

2.工艺册
将每一具体产品各道工序的工艺汇编成册,既可以提供给操作者使用,亦可作为资料存档、查阅。

(1)?制订工艺册时,工艺规格原则与要求。

(2)?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制订。

(3)?从实际生产现有条件出发,考虑企业状况及人工的技术水平。

(4)?不断总结自身的工艺,而且要推广一些新的工艺与技术。

(5)?在合理利用本厂(公司)优势的同时,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工艺。

(6)?尽量使流程简单、投产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3.工序改进
(1)排序工序,见图6-3。

(2)改变顺序,见图6-4。

(二)工序工艺
1.工艺卡
工艺卡是服装生产中,总体工艺规格在具体工序中的体现,是加工产品技术规范的细则,是进行品种控制的依据。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加工部件的名称。

(2)?结构图:所加工的部件及其连接方式,要求表达时应做到清楚、简洁。

(3)?结构说明。

(4)?各部位尺寸明细表:明确要求范围,画出尺寸等。

(5)?操作要领:正式工作前的缝纫准备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等。

(6)?外观要求:即产品(服装)的外部质量要求。

(7)?面、辅料单耗表:里料、纽扣、线等的消耗。

(8)?应用的设备与工艺装备:如设备名称、样板号、辅助工具等。

将每一具体产品各道工序的工艺汇编成册,既可以提供给操作者使用,亦可作为资料存档、查阅。

(1)?制订工艺册时,工艺规格原则与要求。

(2)?严格按照产品设计、技术标准的要求制订。

(3)?从实际生产现有条件出发,考虑企业状况及人工的技术水平。

(4)?不断总结自身的工艺,而且要推广一些新的工艺与技术。

(5)?在合理利用本厂(公司)优势的同时,吸收新技术,不断改进工艺。

(6)?尽量使流程简单、投产速度快、生产周期短。

3.工序改进
(1)排序工序,见图6-3。

(2)改变顺序,见图6-4。

四、常用服装缝制设备介绍
(一)缝纫机的分类
1.按使用对象分
家用缝纫机、工业用缝纫机、服务性行业用缝纫机。

2.按驱动方式分
脚踏式、手动式、电动式缝纫机。

3.按电动机转速分
低速机、中速机、高速机、超高速机。

4.按形成线迹的种类分
形成100级线迹的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形成200级线迹的仿手工线迹缝纫机、形成300级线迹的梭缝线迹缝纫机、形成400级线迹的多线链式线迹缝纫机、形成500级线迹的包缝线迹缝纫机、形成600级线迹的绷缝线迹缝纫机。

5.按缝纫机机头外形分
(1)平板式机头缝纫机:各类平缝机多属此种机头。

(2)箱式机头缝纫机:各类包缝机多数此种机头。

(3)筒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袖口之类的圆筒形部位。

(4)柱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凹凸部位。

(5)肘形机头缝纫机:适用于加工圆筒制品侧缝纫卷接。

(二)工业平缝机
工业平缝机是服装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机种,能够在服装加工中完成拼、合、绱、纳等多种任务。

工业平缝机完成的是双线锁式线迹,又称梭缝缝纫机。

工业缝纫机种类繁多,按工作速度可分为低速机、中速机和高速机。

高速平缝机,具有自动润滑、高速耐久性强、转动
平稳、低噪音、高效率、计算机系统可控制自动剪线、自动倒缝、自动压脚升降等优点和功能。

按同时缝纫的机针数分类,工业平缝机可分为单针机和双针机。

双针机可以在一次缝纫中使两道梭缝线迹平行配置在缝纫料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外观品质,是缝制外衣、运动衣、牛仔服以及绱拉链的理想机种。

(三)包缝机
包缝机的功用是在成衣加工中用来切齐、缝合面料的边缘,对面料的边缘进行包缝,防止面料边缘纱线脱散。

包缝机的机头一般采用箱形结构,结构紧凑。

按缝纫线数分类,包缝机可分为以下几类。

1.单线包缝机
形成501号线迹,主要用于缝合毛皮和布匹接头。

2.双线包缝机
形成503号线迹,主要用于布匹接头,针织弹力罗纹衫的底边也常用这种线迹。

3.三线包缝机
形成504号、505号线迹,是成衣生产中应用最多的包缝机。

4.四线包缝机
形成507号、512号、514号线迹,又称为“安全缝线迹”,一般用于针织物服装受摩擦较为强烈的肩缝、袖缝等处的包缝。

5.五线包缝机
形成516号、517号复合线迹,实际上该复合线迹是由双线链式线迹和三线包缝线迹复合而成的。

这种线迹可包缝、合缝同时进行,不但减少了设备和工序,而且线迹美观、牢固。

6.六线包缝机
形成双线链式线迹和四线包缝线迹的复合线迹,这种线迹十分牢固,可以实现连包带缝。

包缝机按转速可分为中速机(3000~5000r/s)、高速机(5000~7000r/s)和超高速机(大于7000r/s)。

(四)钉扣机
钉扣机主要用于缝制两眼和四眼圆平纽扣,如果要缝钉带柄纽扣、字母扣、风机扣等需配备相应的附加构件。

目前生产的钉扣机,有双线锁式线迹钉扣机和单线链式线迹钉扣机两大类。

平头锁眼机是用于纽孔加工的专用设备,它的缝制质量直接影响服装的外观和纽孔牢度。

电子控制平缝锁眼缝纫机可以在计算机控制操作盘上选择多种眼型(图6-7)以适应不同服装的要求。

计算机系统控制切布长度、包边幅度、平行间距和切刀缝隙等,并配备自动压脚提升器,使操作舒适轻松。

(五)圆头锁眼机
圆头锁眼机是用于缝制中厚面料成衣纽孔的专用缝纫机。

它所缝制的纽孔前端呈圆形,能容纳纽扣和缝料间的缠绕缝线,使服装穿着平服舒适。

该纽孔美观、线迹结实、富有立体感。

通过计算机控制操作盘可以选择多种眼型(图6-8),计算机系统控制剪切长度、平行部分针数、圆头部分针数、剪切范围和收尾长度等数据,并且分别设定圆头部分和平头部分的张力值,实现了高质量的缝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