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经济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讲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第四讲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PT课件

一、信用的产生
• 信用最早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借贷行为。严格的 讲借贷行为的发生应该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既 有了物权以后。
• 最初人们之间的借贷就是一种物品间的互通有无, 与商品交换有同样的历史,所以说信用关系产生 于货币之前。
• 西方的借贷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圣经的《旧约》 中有这种记载。
• 中国古代的借贷产生于殷周时期。最早的记载是 在《周礼》中泉府的记载。
《管子》记载了战国时期的情况: 借贷手段分为粟和钱两种。借贷的人数达三万家,利率在二
分、五分、最高到对倍。
信用典故
1596年,荷兰的一个船长带着17名水手,被冰封的海面困在了北 极圈的一个地方。8个月漫长的冬季,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 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私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运输的货物, 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冰冻时节结束了,幸 存的商人终于把货物几乎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荷兰 人有充分的理由权变,他们可以先打开托运箱,把能吃的东西吃了,等 到了目的地,可以加倍偿还托运者。任何人都会同意这种人道的做法。 但是,荷兰人没有这样做。他们把商业信用看得比一己的生命更重要。 他们用生命作代价,守住信用,创造了传之后世的经商法则。在当时, 荷兰本来只是个100多万人口的小国,却因为商誉卓著,而成为海运贸 易的强国,福荫世世代代的荷兰人。
第四讲: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的一般释义
以诚信使用人 : 《左转·宣公十二年》:“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
用其民矣,庸可几乎?’”
信任和委用: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吾谏官也,不可令天子杀无罪之人,
而信用奸臣。”
相信和采用:司马彪 《续汉书》:“《石苞室谶》,妖邪之书,岂可信用?” 以能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从伦理道德层面:信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信用问题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比较突出和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经常成为人们经济活动中的指导原则,影响到众多方面。

本文拟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信用问题,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信用问题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处理它们。

一、信用的定义与影响首先,我们来谈谈信用的定义。

信用是人们相互间的一种经济行为,指的是承认、评价、利用和承诺信任。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换句话说,它是经济循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反映了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也是解决内容过程中重要的条件和前提。

其次,信用问题对经济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信用的存在和健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对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促进了企业融资、产品销售、金融交易等等。

一方面,信用可以提高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且避免了双方潜在的风险。

这也有助于缓解市场经济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信用的不健全或失信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疾病。

不稳定的信用会大幅度加深期望不确定性,引起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

因此,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中最核心的一项任务。

二、信用的原理和建设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原理和信用制度要求消费者和生产者、供应商和零售商、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具有信任、评价和承诺。

所以信用建设也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公共物品。

信用是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建立互信的重要手段。

因此,信用建设也是建立信用体系的关键内容。

信用建设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的。

首先,信用制度应该是透明、公正、无差别的。

其次,应该具有可依赖的标准与规则,以便各方能够依据这些标准和规则明确自己的交易行为。

最后,信用体系应该有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以解决合同纠纷和欺诈行为,保障个人和企业的商业行为安全。

为了建立良好的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政府法规和监管政府法规在信用制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不仅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规则,更重要的是能够制定信用规则,保障市场秩序稳定。

货币金融学--2 信用

货币金融学--2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信用的性质与功能 信用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与经济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二、现代信用形式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信用作为一种借贷行为,是通过一定方式 具体表现出来的,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 式就是信用形式。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分类 定义 特征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直接信用:
资金 交易平台 企业
投资人
中介 债务凭证(股票、债券) 企业发行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一)按融资性质分类
间接信用:
决策、承担风险
存款
存款人
银行等中介 债务凭证 银行发行
企业
一、信用形式的分类

(二)按信用主体分类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 际信用等。 (三)按期限长短分类 划分标准:信用关系存续期限是否1年之内或以上。 短期信用:存续期1年以内(含1年) 长期信用:存续期1年以上
第二章
信用
第二章 信用

本章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性质与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信用工具 第四节 信用与经济
第二章 信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
1.理解信用的含义、特征、构成要素; 2.掌握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学习重点:
重点学习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第二章 信用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信用是遵守诺言,实践成约, 从而取得别人的信任。
(一)票据
(二)信用卡 (三)国库券 (四)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五)股票

金融学范畴--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金融学范畴--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 信 用
第二节 高 利 贷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二节 高利贷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广泛 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为具 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2020/4/12
金融
第三章第一节 “金融”及其涵盖 的领域
1.西最方宽人泛对的f诠ina释nc:e的货用币的法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
钱有关的财源等。
具体包括财政 public finance;公司理财 corporate finance;和个人理财personal budget。
2. 最狭窄的诠释: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
3.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联系形式;与交易相伴而 生的商业信用,必然是基本的信用形式。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商业票据
1. 本票与汇票——期限不超过1年。 汇票必须经过债务人“承兑”方才有效;
2. 票据的“无因性(抽象性……)”和“不可争 辩性”。
3. 商业信用在中国。
2020/4/12
2020/4/12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消费信用
1. 现代的消费信用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 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 放在现代经济背景上考察,消费信用可以促进 经济的增长; 如果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 则会加剧市场供求紧张,促成虚假繁荣。
3. 现代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消费信用。
金融
第二章第四节 信用的形式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金融学第二章 信用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三)货币与信用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都以私有制为前提,它们产生的经
济前提是同源的。 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互 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替代
三、信用与金融
金融的含义:金融是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的总 和,是通过货币有偿让渡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运动, 也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的产生是货币和信用融合的产物:当货币 与信用从两个完全独立的经济范畴,走向相互结合 并日益紧密融合时,金融范畴便产生了。
义何在?了解一下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推出的有关 消费信用的贷款有哪些类型?大学生助学贷款算 不算一种消费信用? 5、你认为我国目前信用缺失的根源是什么?怎样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秩序?
地位
基础
主体
4
运动 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 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

5
形式
赊销、预购
放款(贴现)
6
融资
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
7
优点
方便、及时、灵活
规模大、范围广
8
局限
规模、方向限制
盲目性强、可控性弱
风险较大
三、国家信用
(一)含义:国家财政通过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 信用形式
(二)形式:国库券和公债券 (三)作用:
第五节 融资方式与融资体制
一、融资方式与融资过程
资金盈 余部门
购买
企业、政 间接证券 府、居民
金融中介机构 银行、保险、 信托、投资基金 (间接融资)
购买 直接证券
资金 短缺 部门
购买 直接证券
金融市场 (直接融பைடு நூலகம்)
购买 直接证券
二、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一)间接融资的含义: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 中介机构间接完成融资活动的方式,典型如银 行借贷

信用经济学

信用经济学
三、宏观信用活动逐步改变
金融机构体系与结构发生了改变,多层次 与多元化的市场体系形成,信用的分配通 过多元化机构体系与市场共同实现。
社会信用活动通过各种信用工具直接进行 交易。
34
第四节 现代信用活动发展呈 现出新特征
四、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健全有效的信用管理体系可以促进市场经 济交易手段从原始支付方式向信用方式过 渡转变。
信用活动与信用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且 快于GDP增长速度。
表明:经济的信用化程度越来越高。 说明:信用活动在经济活动中迅速普及,对
经济的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
25
第三节 信用对市场经济的贡献
三、信用制度与管理体系有利于国民 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类追求经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单纯的经济增长 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
长远发展需要提高经济质量。
6
第一节 信用问题的提出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重要的背景: 1.我国正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日新月异的
信息与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与电 子商务为市场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的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
7
第一节 信用问题的提出
2.我国加入WTO,将推进我国经济发 展和市场化进程,但同时也要求我 们必须遵循国际市场交易信用规则。
35
第四节 现代信用活动发展呈 现出新特征
四、信用管理体系日趋完善
创造和规范发展市场经济的良好信用环境, 扩大并创造市场需求,保持市场繁荣,促 进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市场经济走向成熟, 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与 社会基础。
36
1989年5月,联合国环境署第15届理事会,通 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26
第三节 信用对市场经济的贡献

信用和利率课件

信用和利率课件
• 此外,古典理论认为利率是可获得的储蓄量的主要决定因 素。今天,经济学家认识到收入在储蓄量的决定上更为重 要。
• 最后,古典理论认为对借入资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企业部 门。然而,今天消费者和政府都是重要的借款人,影响着 信贷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我们将看到最近的利率理论都是 针对古典理论这些局限性的
信用和利率课件
银行券与纸币的区别
• 1、银行券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中 产生的,是由银行通过票据贴现等信用方 式发行的;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 职能中产生的,是国家强制发行的。
• 2、银行券是为了代替流通中的商业票据, 为适应商品交易的需要而发行的;纸币是 为了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的。
• 3、典型的银行券可以兑现,纸币不能兑现。
信用和利率课件
• 既然利率如此重要,它由什么决定呢?
信用和利率课件
一种简易模型——可贷资金模型
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 个人储蓄 企业储蓄 政府预算盈余 货币供给的增加 国外资金流入
可贷资金的需求 家庭信贷消费 企业投资 政府预算赤字 国外借款
信用和利率课件
可贷资金理论认为利率是由可贷资 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 支票种类:即期支票、定期支票、记名支 票、不记名支票、现金支票、转帐支票、 保付支票等
• 支票的出票人必须是银行的存户,而且出 票时帐户上有足额存款,
信用和利率课件
几点补充
• 按承兑人不同,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 兑汇票
• 远期汇票需要承兑,支票一般为即期无需承兑, 本票也无需承兑
• 本票是约定(约定本人付款)证券;汇票是委托(委 托他人付款)证券;支票是委托支付证券,但受托 人只限于银行或其他法定金融机构。 我国的票据在使用区域上有区别。本票只用于同 城范围的商品交易和劳务供应以及其他款项的结 算;支票可用于同城或票据交换地区;汇票在同 城和异地都可以使用。

第三章信用

第三章信用

1995-2002年中国股票市场概况 1995-2002年中国股票市场概况
1995 1996 1997
境内上市公 司 (家 ) 家 境内上市外 资股 发行 A 股数 (百万股 百万股) 百万股 市 价 总 值 (百 万元) 万元 流 通 市 值 (百 万元) 万元
1998
825
1999
922
2000
三、信用的运行(续) 信用的运行 续
盈余部门 收入大于支出 比如厂商、 金融机构, 政府机构 居民
金融 中介 机构
赤字部门 支出大于收入 比如厂商、 金融机构、 政府机构 居民
第四节: 现代信用的形式: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工商企业的直接信用
一、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
1、概念:指工商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时以延 期支付和预付贷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 2、特点: (1)以商品形态提供的。同时包含两种性质的经济行为, 即商品买卖行为和借贷行为,提供信用的过程就是买 卖的过程。 (2)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商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 (3)商品信用的运动周期与经济波动周期是一致的。
二、 信用的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信用的特征 (1)暂时性。 (2)偿还性。 (3)收益性。 (4)风险性。
(二)信用构成的要素
信用的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
门。
信用关系: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渐渐的方式进
行资金融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信用条件:期限 和 利率。
是信用关系开始到 其终结的时间
1060
2001
1140
2002
1213
311
514
720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9
15
产生信用风险和影响信用风险大小的因素有 哪些?
2020/1/9
16
信用方法对企业的贡献
• 通过赊销、赊购等手段扩大销售、吸引更多 新客户、挖掘现有客户的购买潜力,改善与 客户的关系
• 有助于改善企业现金流量 • 改善企业的库存管理水平,降低库存成本 • 取得短期融资,缓解企业的临时资金压力 • 全面提高企业的对外信用形象,增加招商和
信用是有风险的
信用交易比现金交易所产生的信用风 险和成本会增加许多。
6
现金交易比信用交易安全, 为什么要采用信用交易方 式呢?
卖方扩大销售或者促销需要; 向客户提供比竞争对手好的支付条件; 买方增大购货量,取得更大的批量购货价格优惠; 方便的支付工具; 受信人的理财便利;
取得信用工具非常方便。
大,间接地加强该国的综合国力。
信用交易的增加,会减少现金流通, 各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会帮助政府堵 截偷漏税,增加国家税收。
2020/1/9
11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在信用交易中起到交易媒介的作用,信用交易 常以信用工具为支付手段达成。信用工具以书面形式发 行和流通,明确表述授信机构和使用者的权益关系。
• 信用工具的外在特征包括:
2020/1/9
2
早期的信用经济理论
• 19世纪中叶,德国旧历史学派经济
学家布鲁诺·希尔布兰德(Bruno
Hildbrand,1812~1878),
最先描述信用经济现象,首先提出 经济发展的三阶段:以物易物、现 金交易以及信用经济。
•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克尼特·魏克赛尔
(Knut Wicksell,1851~1926),在希 尔布兰德的“信用经济”基础上发 展出“纯现金经济”、“简单的信 用经济”、“有组织的信用经济”、 “纯信用经济”。
信用经济学
徐萌洁
2020/1/9
1
信用经济学
• 宏观信用经济学
研究信用的市场投放 切入,研究信用交易 发展对一国的国民经 济或对世界经济所产 生的影响,它的理论 基础是货币银行学。
• 微观信用经济学
研究单笔信用交易入 手,发现信用交易规 律,从而找出提高信 用交易成功率的方法。 研究微观信用经济学 的主要工具是信息经 济学。
2020/1/97源自信用交易•信用交易: 以信用为交易媒介的交易种类, 其特征是在交易中使用信用方法或信用工 具。
比如,商业银行向企业和消费者提供的信贷和各 类现金信用性质的信用工具,属于授信,与使用 信贷或信用工具的受信人的关系属于授信关系, 所进行的交易是一种信用交易。
2020/1/9
8
人均GDP与市场信用需求的关系:
国内外融资能力
2020/1/9
17
2020/1/9
18
2020/1/9
19
14
信用风险分类
道德性信用风险:信用交易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受 信方从一开始就打算违约的风险,或者对于是否违 约问题毫不在乎,履约观念不强。
非道德性信用风险:受信人不是出于主观愿望而恶 意违约,而是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到期履行合约而给 授信人造成损失的风险。
行业风险 政治风险 企业经营风险 经济周期风险
2020/1/9
3
2020/1/9
4
信用是一种有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而货币是 法定的支付工具,是无条件限制的交易媒介。
信用是能使用货币进行度量的。 《诚三实借贷法》
信用只是受信人对未来付款的一种承诺。
2020/1/9
5
2020/1/9
受信人的承诺是否能兑现?或 能否完全兑现?如果受信人不 能兑现承诺,授信人的损失是 多少?……
人均GDP
经济学家的研究发现:
($300,$500):信用被视为可有可无 ($500,$1000):信用被大肆破坏 ($3000,$5000):信用重组
>$5000:信用进入良性循环
2020/1/9
9
2020/1/9
10
发展信用交易的重要意义:
最重 要的
意义
发展信用交易可放大该国的市场交易 规模,从而使该国的市场总体规模扩
授信额度的面值
信用的期限
偿还方式
有无利息
利息支付方式
有无发票票面折

2020/1/9
12
信用工具分类
商业信用工具
赊销合同 赊销挂账帐户 信用证
金融信用工具
信用卡 消费信贷
支票
2020/1/9
13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信用交易 的受信方不能正常履约, 因而给信用交易的授信 方带来损失的风险。
20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