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披露问题分析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浅析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o u r d e r i v a t i v e in f a n c i a l i n s t r u me n t s a c c o u n t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
XI U Gu o — y i , MU S h a n ' s h a n
( S c h o o l o f E c o n o m i c s 。 Ha r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 C h i n a )
会计 信息披露这一问题的研 究迫在眉睫。
入 ,导致具体操作过程 中出现了各种各样 的问题 , 此 时新的企业会计 准则应 运而生。 新 的企业会计 准则中
Abs t r a c t : Ac c o u n t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a f f e c t s t h e d e iv r a t i v e in f a n c i a l ma r k e t d e v e l o p i n g s t a b i l i t y a n d o r d e r i n t h e f u t u r e,
d e iv r a t i v e in f a n c i a l i n s t u me r n t s a c c o u n t i n g i n f o r ma t i o n d i s c l o s u r e i n d e p t h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s o me s u g g e s t i o n s f or
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改进对策

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改进对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了金融监管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披露内容单一、披露时效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银行的经营和管理,也损害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对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改进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信息披露质量不高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一些银行的财务报表披露存在一定的误导性,难以让投资者准确把握银行的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
这一问题部分是由于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薄弱所致,同时也与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标准、规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
2. 披露内容单一目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以财务报表为主,对于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本充足度等重要信息披露不足。
这一问题导致了投资者对于银行的真实风险水平和经营情况难以准确评估,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
3. 披露时效性不足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不足也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目前,一些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滞后性较强,长时间内无法及时向投资者披露银行的最新经营状况和风险情况,阻碍了投资者对于银行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决策。
二、改进对策1.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和标准针对当前我国银行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相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标准和规范,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披露的频率、披露的时效性等方面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了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
2. 加强内部控制机制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完善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管控措施,确保财务报表反映了银行的真实经营状况和风险水平,避免了财务报表的误导性。
银行需要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丰富会计信息披露内容4.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为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和便捷性,银行需要加强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建立信息化的披露平台和机制,确保会计信息披露能够及时、准确地向投资者披露,提升了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证券投资者的信心。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

P G i EN Ja
(hn n n U ie s t fE o o is a d Lw W h nH b i4 0 7 , h n ) Z o g a n v r i y o c n m c n a , u a , u e 3 0 0 C i a
Ab t a t sr c :Ths to lc n f ra oh r a o n b o d moe t a eiaie fn n ili sr me t a d h g o s i o k pa e o e at te th me a d a r a r h n d rv t a ca n tu ns n u e ls e n v i e e t,h ik o eiaie f a ca n t me t ico u eo fr to ste i v ns ters fd r t n n ilisr v v i u nsds ls r fi omain a h mme it re tr s ac o i. n d aeu g n e e rh tpc
品不慎而导致数百亿亏损的事件。 只有衍生金融工具的风
险准确 、及 时地 被识 别 并披 露 给企 业 的外 部利 益 相 关者 ,
由上市银行的有关监管机构进行规范 ,而 目前我国证监 会和银监会并没有对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 的
第 二 , 衍 生 金 融工 具 披 露 的有 关 准 则来 说 , 本 实 就 基 现 了与 国际 会计 准 则 的趋 同 , 在 公 允 价 值 披 露 、 险管 但 风 理披 露 方 面 仍 然存 在 需 要 改善 的地 方 ,如关 于 市场 风 险 和信 用 风 险 的规 定 较 少 ,不 利 于 信 息 使 用 者 识别 衍 生 金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作者:王瑞鋆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03期【摘要】衍生金融工具固有的高风险、突发性、复杂性的特点,使得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
而会计上的财务报告未能充分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者蒙受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也造成了监管部门对衍生金融工具监管的困难。
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风险价值20世纪8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汇率、利率的管制逐渐放宽与取消,基础金融工具持有者面临着因利率、汇率波动而产生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对冲风险的选择,同时也降低了企业的筹资成本,为企业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不过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本身蕴含了极大的投机性,因此在给投资者带来高利润的同时,也有可能导致巨额的亏损,因此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与监管就越发显得重要可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性,传统财务报表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披露很不充分,所以,加强和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有效披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有着较大的影响,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所面临的固有风险引起的。
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大部分金融资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的,而大部分金融负债则是按照成本或摊余成本来进行计量的,这就导致了利润和综合收益表的项目难以分类,同时衍生金融工具的套期会计也变得复杂。
此外,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报表附注信息只要求披露有关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的信息,而对于货币风险、商品价格变动风险等其他市场风险因素并未作强制要求。
同时,衍生金融工具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充分性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会计报告中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行为都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这就使得会计报表实际上只能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历史,不能提供在经济环境发生变动情况下的会计信息。
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

金融在线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李凌'杨子祯2(1.西安财经大学,陕西西安710100;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00)摘要: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初步建殳了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体系。
衍生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重大,对其信息披露是上市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8年年报,分析其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现状,揭示其在信息披露时效、披露质量、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信息披露制度、现有报表缺陷、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方面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中图分类号:F830.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19)21-0132-02一、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现状本文选取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民生银行6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商业银行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问题。
样本银行的信息披露数据来自于各银行官网公布的2018年年报。
1.信息披露时间和方式从时间上看,6家上市银行均于2019年3月〜4月份发布了2018年年报。
从信息披露方式上看,6家上市银行均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与负债的金额,在利润表说明各自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在这1年中的公允价值变化。
此外,还通过报表附注对所持衍生工具的基本信息、风险信息、公允价值信息等(名义金额、风险状况等)进行披露。
2.信息披露内容(1)基本情况。
根据6家上市银行2018年报:上市银行都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了衍生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负债余额。
在报表附注中,衍生金融工具基本信息披露涵盖了种类、计量基础、不同到期日的名义金额、公允价值及其变动。
在衍生金融工具持有目的方面,工行、交行、中行、建行分别列示了基于现金流量套期和公允价值套期的按到期日的衍生金融工具种类、名义金额、资产及负债的市场价值。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探究

披露的 可靠程度 3 生 垒 融 工 具会 计 信息 衍 披露的 重 要程 度
4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信息
( 很可靠 ) 2 % ( 很重 要 )
1% 4
f 比较可括 ) 7% f 比较重 要 )
5% 2
( 不太可靠) 2 1 3% ( 一般 )
2% 3
( 很不可靠) 6 7 ( 不重要 )
74 0%
披露的及时程度 5衍 生 金 融 工 具会 计 பைடு நூலகம்息
的有用 程 度 6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
( 很快 ) 0
( 很有 用 ) 0( 全面使
f 比较快 ) 6%
f 比较有 用 )
( 一般 ) 29 0%
( 一般 ) 14 ( 1 % 一般使
( 很慢 ) 74 2%
( 没有 用处 )
、
调 查 陈述 及 结果展 示
0 次部 分使
8打 8%
根据 I S A B的会计 信息质量 标准 , 调查 选取 了反映衍生 金 的使用程度 用) 用) 用) ( 没有使用 ) 7衍 生 金 融 工 具会 计 信 息 0 1 1 % 4 89 4% 融工具 会计信 息 的主要 质量指标 : 相关性 、 可靠性 、 理解性 、 及 披露的难易程度 ( 易懂) f 比较易懂 ) ( 一般 ) ( 很难懂 1 时性等方面进行 问卷设计 , 并采 取随机抽样 的方式 向执行新 会 8衍 生 金 融 工 具会 计 信 息 34 1 % 2 7 % 3 15 % 9 2 % ( 烦 1 8 太 难于理解的原因 ( 太复杂 ) f 太抽象) ( 太专业 ) 琐) 计准则 的企业 发 出问卷 2 5份 , 时收 回问卷 22份 , 中有 3 及 2 其 9 生 金 融 工 具会 计 信 息 衍 0 0% 1 2 % 28 7 % 71 效问卷 2 1 , 0 份 有效率达 9 . %。由于本次被调查群体 多为具 05 4 披露质量 ( 很高) ( 较高) 比 ( 不太高 ) ( 很低 ) 有大学层次 的具 备财务专业 知识的 中青 年群体 , 明接受本 次 说 问卷调查的人员 均接受过较好 的正规教 育 , 对会计 信息披露 的 2理 解性 不足 。 . 根据调查 , 有近八成 的被访者对披露 的衍 生 基本 理论具有 良好 的认知 , 并且相 当 比例具有一定 的或较丰 富 金融会计 信息表示看 不懂 , 有超 过 四成 的人认 为披露的信息 内 很 由于衍 生金融 工具会计 信息 具有很 的财务会计工作 经验 , 以上信息说 明调查结果具有 实质 的有效 容过 于概念化 , 难理解 , 晦涩难懂 的专业词 汇 , 大多数披 露 的信 息仅 限 使 性 。 问卷样 本设计主要 围绕衍 生金 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九个 强 的专业性 , 本 方 面的 2 0个项 目内容 进行 展开 ( 问卷 备查 )从 问卷调查 结果 , 展示 , 虽然衍 生金融工 具相关 会计 准则 已实施 三年 , 但关 于衍 生金 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并理 想 , 具体 调查 结果 见表 1 。 从 问卷 调查结果考察 衍生金融 工具 会计信息披 露的质量 , 主要 存 在以下问题 : 1 关性 不够。 据问卷调查显示 : . 相 根 约有九成 以上 的被访者 对衍 生金融会计信 息披露 内容 不了解 ; 有超过七成 的被访者认 为披露 的衍 生金 融工具 会计信 息不太 有用 ,而 问及无用 的理 由 , 近六成 多人 回答 因为 没有衍 生金融 市场 ; 衍生金 融工 有 对 于概念 性 的描 述 , 随意性 较强 , 由于信息 的使用者 不能很 好地 了解衍生金 融工具会计信 息披露 的内涵 , 弄懂衍生 金融工具会 计信息披露 的实质 内容 , 最终导 致对衍生金融工具会 计信息披 露 内容 的理解性不 足。 3可 靠性有 限。 目前 , 国衍生金融基础建设十分薄 弱 , . 我 业 务十分单一 , 该披露及能够披 露的衍生金融工具 会计信息具 应 有相 当的局 限性 , 加上监 管力度 不足 , 可靠 有 限还 表现 为信息 披露 的不真实 。 在对衍 生金 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 的可信度调查 结果显示 : 成半的人认为披 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 信息不 近七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摘要: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在我国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全面深入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具有现实作用。
本文对我国40家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公允价值一、引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最引人瞩目。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企业避险和投机的工具,一方面不仅可以为企业降低筹资成本,加强风险管理,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更灵活的空间,还能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另一方面,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能够改善内部信息使用者和外部投资者的经济决策。
但是衍生金融工具在给企业提供规避风险的同时,作为投机工具也可能因操作不当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的根本理由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滥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使得会计上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成为了一种必定的趋势,也给现行财务会计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在此背景下,美国发布了SFAS161,专门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进行规范。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对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在内的所有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进行了规范。
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从表外披露模式转变为表外披露和表内披露相结合的'模式。
另外,随着国内外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自然会涉及包括衍生金融工具在内的有关金融工具业务内容,不仅需要明确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的一般原则,而且更需要规范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透明度。
但是由于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的双重局限性,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质量还是存在一定的理由。
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作用和现实作用。
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再思考

(三 ) 理 解 性 原 则 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会 计 确 认 原 则 和 历 史 成 本 计 量 基 础 , 应 地 要 求 相
对 己实 现 的 损 益 按 权 责 发 生 制 的原 则 予 以 确 认 。
( ) 关 性 和 可 靠 性 原 则 一 相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的公 允 价 值 信 息 具 有 相 关 性 , 如
何 提 高 其 公 允 价 值 信 息 的 可 靠 性 是 今 后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研 究 的 一 个 重 要 课 题 。 当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的 可 靠 性 和 可 操 作 性 这 两 个 关 键 问 题 能 有 效 解 决 时 , 允 价 值 有 可 能 取 代 历 史 成 本 成 为 主 要 的 会 计 公 计 量 属 性 。 目前 , 国 的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从 限 制 公 允 我
21 0 0年 7月 第 3期
哈 尔 滨金 融 高 等 专科 学 校 学 报
J un lo Ha i e ir i n e C l g o ra f r nS no F n c ol e b a e 总 第 1 3期 0
【 会研 究 】 财
对 我 国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问题 的再 思 考
行 涉 及 到 较 多 的 衍 生 金 融 工 具 业 务 (目 前 一 般 是
对 于 那 些 重 要 的 衍 生 金 融 5 具 交 易 事 项 进 行 1 2
披 露 才 有 价 值 , 会 对 报 表 使 用 者 的 判 断 产 生 影 才
响 。至 于如何 判 断何 种 衍 生 金 融 5 1 2具 才 会 对 企 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绪论 (1)(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1)1.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1)2.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 (2)3.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 (3)(二)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概述 (3)1.履约中合约会计理论 (3)2.全面受益理论 (4)3.风险价值理论 (4)二、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4)(一)会计信息表内披露项目简单 (4)(二)会计信息表外披露过于粗略 (5)(三)会计信息披露缺少量化指标 (6)三、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对策 (6)(一)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意识 (6)(二)完善会计准则 (7)(三)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环境 (7)四、浦发银行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8)(一)浦发银行简介 (8)(二)浦发银行财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8)1.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 (8)2.公允价值计量对报表数据的波动性影响 (9)3.附注中信息披露不充分 (9)(三)浦发银行财务披露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9)1.细化报表附注内容 (9)2.增加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披露信息 (10)3.引入实时财务报告系统 (10)结语 (10)参考文献 (11)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摘要】现在,伴随国际金融市场上汇率和利率的明显波动,许多国家都纷纷放宽了对汇率的金融管制。
所以,基础金融工具的价格就相对应的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国际金融市场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规避金融风险的强烈需求。
衍生金融工具也随之产生,作为可以给基础金融工具的持有者指导一种有效的对冲风险的手段,就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本文以浦发银行为例,以衍生金融工具中的会计信息披露为出发点,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理论了解,讨论衍生金融工具所存在的风险,然后结合浦发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出衍生金融工具中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危害,进一步介绍完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金融风险;会计信息披露一、绪论(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1.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1)复杂性相对于基础工具而言,金融衍生工具特性显得较为复杂。
金融衍生工具一方面对互换、期权的运作和理解已经十分不容易;而且在另一方面由于利用了很多种组合技术,从而就使得衍生工具地方特性显得比较复杂,所以衍生工具的构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这也就导致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很难被一般的投资者所接受,对于风险的所在就更加难以明确,更不容易被完全正确地应用。
(2)杠杆性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财务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
这样市场的参与者只需动用少量资金,即可控制资金量巨大的交易合约。
期货交易的期权交易和保证金中的期权费就是这种情况。
财务所起到的杠杆作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资金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无疑起到了显著的提高作用,但是也在另一方面不可避免为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近年来,一些国际大机构在衍生工具的交易方面失利,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杠杆“放大”作用有关。
(3)高风险性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的杠杆特点,注定它的高风险、高收益性。
金融现货交易和商品交易的损失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购买资产所支付的货币全部都损失完毕了,就不会再存在损失,但是也有时候参与交易衍生金融工具的持有者也有可能需要承担“无限大”的损失风险。
(4)灵活性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这是因为可以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
个人和机构参与衍生工具的交易,其目的有三种类别:第一是为了保值;第二是利用市场价格波动牟取暴利;三是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套取额外利润。
由于经营的目的不同,那么就会出现各种复杂的经营品种,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的市场参与者的需要。
衍生工具可以依据参与者所要求的杠杆比率、时间、价格、风险等级等参数的不同从而进行组合、设计。
因此相对于其他金融工具而言,衍生工具的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2.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1)金融远期金融远期是指规定合约双方同意在指定的未来日期按照约定的价格(如汇率、利率、股票价格等)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或金融工具的合约。
目前金融远期主要包括远期外汇合约、远期利率协议。
(2)金融期货金融期货是指交易双方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按照规定的交易规则,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的,在未来规定的交割日起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合约。
与商品期货相比,金融期货的合约标的物是金融产品,如证券、货币、汇率、利率等,交割大都采用差价结算的现金交割方式。
根据标的资产的不同,金融期货又可分为利率期货、股价指数期货和外汇期货。
(3)金融期权金融期权,是指合约的双方在支付一定的权利金(也称期权价格)的前提下取得的,在一个特定的日期或时期内以事先确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某种金融工具的权利。
合约的买方通过支付给卖方一定的费用,即期权价格而获得一种在期满日或规定日期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履行该合约的权利;合约的卖方在收取权利金的同时有义务在买方要求履行合约时按规定的价格出售或购买规定的金融工具。
金融期权的种类很多,目前主要有外汇期权、利率期权、股票期权和股指期权。
(4)金融互换金融互换是指交易双方按照共同商定的条件,在未来规定的某一时间彼此交换一系列支付款项的金融交易。
不同的货币、同种货币的不同计息方式(如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以及不同货币的不同计息方式都可以用于金融互换。
基本的金融互换有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两大类。
3.衍生金融工具的内涵金融衍生工具是基于或衍生于金融基础产品(如货币、汇率、利率、股票指数等)的金融工具。
其自身并不具有价值,其价格是从可以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买卖的货币、汇率、证券等的价值衍生出来的。
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如现金、外汇、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兴金融工具,既属于金融工具的范畴,又属于衍生工具的范畴,是金融工具与衍生工具的交集。
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品种繁多,而且又处于不断发展创新中,因此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进行准确而又清晰的界定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目前为止,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说法。
实际上,其名称的也没有一个不统一的叫法,如:金融衍生品、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产品、金融派生品等。
(二)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概述1.履约中合约会计理论履约中合约会计理论又被人们称为合约的过程理论。
它依据合约从签订到履行这整个过程分为三种状态:合约履行中、合约部分履行完毕、合约最终履行。
履约中合约会计理论区别于传统的会计理论在于传统会计理论把合约部分履行完毕、合约最终履行看成不属于履约中合约。
处于当今复杂的时代背景下,金融业务呈现出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业务的金额和风险也在持续增长。
这些因素都将使得大家关注的焦点向签约事项披露是否充分上面,传统方式和理论很难再进行风险的全面衡量了。
履行中合约会计理论把确认始点从交易时刻提前到签约时候,这样,履行中的合约的确认,就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可定义性。
2.全面受益理论新的会计环境的变化使得很多会计项目未实现损益需要重新确认,大家比较熟悉的如衍生工具的未实现损益的确认。
全面收益理论使得大家重新认识了实现原则的内涵。
传统的实现原则对于收益的确认有个前提就是经济业务己经实现,这也是处于可能性的考虑。
另外,传统实现原则会导致人为地把报告期间与价值增值期间进行分割,从而使得相关性被忽略。
全面收益观区别传统理论在于未实现的净资产变动项目如果满足可靠地证据表明可以将其转化成其他权益这个前提时,就可以在全面收益中予于确认。
在会计的传统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衍生金融工具变动的公允价值只是一种还没实现的无效损益。
随着会计理论中的全面收益的出现,就使得在编制利润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衍生金融工具中还没有实现的损益在表内披露和确认。
3.风险价值理论风险价值理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金融资产风险的测量需要,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定和管理的新工具。
因为风险价值测量方法可以简单明了地对市场风险进行表述其大小,而且还有严密的统计概率理论做依据,最为重要的就是,它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传统风险测量方法不能化解的问题,所以这种测量方案就被国际金融界所广泛认可和支持。
它能够将每种不一样的资产组合、金融工具以及金融总体机构的风险市场量整合成为一个具体的数字,这就会使得市场监管者和机构投资者可以很快捷地把风险市场量和其他的数字进行精确的比较,从而可以判断出其能够承担市场风险的最大能力。
所以衍生金融工具所存在的风险程度可以利用风险价值在然后在附带的报表中附注并且进行披露定量。
这样就能够给予投资者清晰的风险概率,就可以促使持有者作出合理的投资方案。
二、上市银行衍生金融工具财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一)会计信息表内披露项目简单新会计准则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了表内核算,通过“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两大项目反映。
关于金融远期的核算科目有“应收合同款”、“应付合同款”、“汇兑损益”、“递延升水”“利息费用”。
关于金融期权的核算科目有“可供出售证券”、“买入期权”、“卖出期权”、“套期利得”等。
关于金融期货的核算科目有“保证金”、“期货递延损失”。
关于金融互换的核算科目有“应收某公司款”、“利息收入”、“利息费用”。
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了准确计量衍生金融工具的依据。
但是企业仍然缺少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我国上市银行也只能在原来的会计科目下进行核算。
例如,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计入“投资收益”。
然而,上市银行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核算的内容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等,所以信息使用者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额中能看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变动所产生损益的金额。
在“投资收益”下核算的内容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手续费,因此也无法看出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
这样的信息披露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了解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表外披露过于粗略1.表外信息披露分布零散内容统一。
我国会计准则缺少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格式和披露内容上的强制性规定,会计准则在这方面给予的多属于建议性意见。
因此,导致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可以发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分布零散。
我国上市银行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报表项目注释、风险管理说明和公允价值分析。
在报表注释项目中没有单独披露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比如要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和利息收入或支出要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科冃下寻找,这种零散的信息、能明晰的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