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合集下载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 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 361 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统计表根据表5-8 的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率。

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 –9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 36539管理费用 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 7 100一一供水车间 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辅助生产成本常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常用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常用分配方法辅助生产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直接参与产品制造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这些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方法进行合理分摊,以便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价,从而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1.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上,按照产品的数量或者直接劳动时间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的关系比较直接的情况,如销售费用、运输费用等。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间接的成本,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采用直接分配法可能会导致成本分配不准确。

2. 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的关系比较间接的情况,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

比例分配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如按照销售额、生产成本、销售数量等比例进行分配。

3. 分步分配法分步分配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分步分配到各个产品上。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的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如研发费用、广告费用等。

分步分配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如按照研发阶段、广告宣传阶段等进行分配。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标准成本体系的情况。

标准成本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如按照标准成本比例、标准成本费率等进行分配。

5. 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是将辅助生产成本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的辅助生产成本比较稳定,且与产品的关系比较直接的情况。

实际成本法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多种,如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比例、实际发生的费用费率等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同时,企业还需要不断优化成本分配方法,以提高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1. 简介辅助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外的费用,如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

为了合理分配这些辅助生产成本,需要使用一种成本分配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分配方法。

2. 常见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2.1 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一种最常见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它根据各个生产环节和产品的相关性,将辅助生产成本按照预先确定的比例分配给各个环节和产品。

通常,这个比例是根据历史数据和专业知识来确定的。

比例分配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较为均匀的情况。

它能够快速计算出各个环节和产品的辅助生产成本,并且不需要过多的数据分析。

但是,比例分配法忽略了各个环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可能导致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不准确。

2.2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根据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发生的环节和产品,将其完全分配给相关环节和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辅助生产成本与具体的环节和产品对应起来,减少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不准确性。

直接分配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它可以反映出各个环节和产品之间的差异性,确保每个环节和产品都承担了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

但是,直接分配法需要较为详细的数据和分析,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2.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根据设定的标准成本来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制定标准工时、标准单价等指标,并将其应用于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中。

标准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并鼓励各个环节和产品的效率提升。

标准成本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控制成本,并激励各个环节和产品提高效率。

它能够引导企业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合理分配,确保辅助生产成本的有效利用。

但是,标准成本法需要制定合理的标准,并对标准进行持续的监控和更新。

3. 选择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考虑因素在选择适合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1 生产特点不同的生产特点可能需要不同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含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含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含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作者: ————————————————————————————————日期:ﻩ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一、直接分配法例: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见下表:要求:根据资料按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受益单位耗水(立方米)耗电(度)基本车间——甲产品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供电——供水行政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20500100008000280010300800030001200500合计41300 23000计算步骤:1、排序:施惠多,受益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前;施惠少、受益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

2、分配: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先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可以分给排在其后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费用不可以分给排在其前面的各个辅助生产车间。

适用于有明显顺序的各辅助生产车间。

仍以上例为例:仍以上例为例:四、代数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是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的数量,求解联立方程,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劳务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包括辅助生产车间)耗用劳务的数量和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仍以前例资料为例五、计划成本分配法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首先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费用,再计算辅助生产的实际成本(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辅助生产费用)与按计划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可以追加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为简化分配工作也可将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是指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成本按一定规则进行分摊或分配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主要包括设备折旧、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工资、生产现场水电费等费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1.面积分配法面积分配法是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生产区域占用的面积比例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在这种方法下,企业可以按照生产区域使用面积大小的比例来分摊费用。

例如,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部门,A部门占用的面积是1000平方米,B部门占用的面积是2000平方米,辅助生产费用是100万元,那么A部门的分摊费用为33.3万元,B部门的分摊费用为66.7万元。

2.工时分配法工时分配法是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岗位所消耗的工时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工操作的企业。

企业可以统计各个部门或岗位的工时数量,并根据工时的比例来分配费用。

例如,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部门,A部门占用的工时是100小时,B部门占用的工时是200小时,辅助生产费用是100万元,那么A部门的分摊费用为25万元,B部门的分摊费用为75万元。

3.设备利用率分配法设备利用率分配法是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岗位使用设备的利用率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设备进行操作的企业。

企业可以统计各个部门或岗位使用设备的利用率,并根据利用率的比例来分配费用。

例如,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部门,A部门使用设备的利用率是50%,B部门使用设备的利用率是80%,辅助生产费用是100万元,那么A部门的分摊费用为33.3万元,B部门的分摊费用为66.7万元。

4.产值分配法产值分配法是根据各个生产部门或岗位的产值来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有明确产值的企业。

企业可以统计各个部门或岗位的产值数量,并根据产值的比例来分配费用。

例如,一个企业有两个生产部门,A部门的产值是100万元,B部门的产值是200万元,辅助生产费用是100万元,那么A部门的分摊费用为25万元,B部门的分摊费用为75万元。

简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简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简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准确计算产品成本,需要将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分配给各个产品。

辅助生产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联系起来的成本,如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维修费用等。

这些成本对于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是必不可少的,但无法直接归属于某个具体产品,因此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成本控制和决策的准确性。

通过合理分配辅助生产成本,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辅助生产部门的成本直接按照实际发生额分配给各个产品。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之间有直接关系的情况。

例如,某公司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产品的研发工作量来分配。

2.比例分配法:比例分配法是指根据产品与辅助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比例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之间没有直接关系的情况。

例如,某公司的管理费用可以按照各个产品的销售额或利润来分配。

3.可行量分配法:可行量分配法是指根据产品的可行量来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又无法直接按照发生额或比例分配的情况。

例如,某公司的维修费用可以按照各个产品的修理次数或使用寿命来分配。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产品的标准成本来分配辅助生产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已经确定了产品的标准成本,并且辅助生产成本与产品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情况。

例如,某公司的研发费用可以按照产品的标准研发成本来分配。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性: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对于计算产品成本和决策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因此,在选择分配方法时,应尽量确保分配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2.合理性: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应符合公平合理的原则,不能偏袒某个产品或部门。

【7A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例题)

【7A文】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单位和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

20GG年9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7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为32361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水费分配率=32361/(10596-1350)=3.5(元/m3)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9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借:制造费用36539管理费用2922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100一一供水车间32361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计算较为简单。

但当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分配结果的正确性。

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辅助生产单位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企业。

2.顺序分配法顺序分配法指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的费用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受益少的排列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并不再参加以后的费用分配,受益多的排列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交互分配法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  交互分配法

管理部 门
数量
金额
2021/10/10
交互分配
供电 10500 25000 0.42 5000 2100
供水 3100 1000 3.1
200 620
合计 13600
对外分配
供电 9020 20000 0.451
供水 4580 800 5.725
合计 13600
2100
620
17000 650
7667 3721.2 11388.
提问2:交互分配后接下来应该对那些受益部门进行 分配?
分配后,应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其他受益单位之 间进行分配。
2021/10/10
8
导出公式如下:
某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实际成本=该辅助 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前的待分配成本—本车间交互 分配转出成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转入 成本
某辅助生产车间对外分配率(单位成本)=该辅 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成本/该辅助生产车间 提供的劳务总量—对其他辅助车间提供的劳务量
5
25
3000 150
1353
858.75 2211.7 5 15
四、回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 学习到了什么?
1、 交互分配法的概念。 2、 交互分配法的计算公式。 3、 交互分配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021/10/10
16
五、布置作业
配套习题集: P18:一、3 二、2, 9 四、2 , 4 五、习题一 交互分配法的部分
2021/10/10
1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
分配方向
辅助生产车间名称
待分配成本
劳务供应量
分配率(单位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法直接归属于产品的生产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间接费用等。

为了计算产品的真实成本,必须将这些辅助生产成本合理地分配到产品中。

而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下面将介绍10条关于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

1. 直接成本百分比法
直接成本百分比法是指以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少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

将所有直接成本项相加,然后将每个产品的成本按其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分配到产品中。

优点: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规模企业。

缺点:不能准确体现实际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情况。

2. 劳动力时间百分比法
劳动力时间百分比法是指以劳动力时数占总劳动力时数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较大,而其他方面的辅助成本投入较少的情况。

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各生产环节的人工劳动量。

缺点:无法考虑其他影响辅助生产成本的因素。

3. 产值百分比法
产值百分比法是指以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多种产品,且产品产值不等的企业。

根据各产品的产值占比,将辅助生产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优点:考虑了管控产品与辅助成本之间的相对关系。

缺点:无法考虑产品生产的周期和生产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4. 直接材料消耗量法
直接材料消耗量法是指以各产品直接材料消耗量占总直接材料消耗量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少,并且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比较大的情况。

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各产品所消耗的材料数量。

缺点:无法考虑产品生产周期和其他影响辅助生产成本的因素。

5. 直接人工工时法
直接人工工时法是指以各产品的直接人工工时占总直接人工工时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劳动力投入较大的企业。

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各产品的劳动力投入情况。

缺点:无法考虑其他影响辅助生产成本的因素。

6. 生产成本基数法
生产成本基数法是指以每个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基数(如重量、面积、容积等)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具有固定规格和重量的产品的企业。

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各产品生产成本的基本特征。

缺点:无法考虑产品生产周期和其他影响辅助生产成本的因素。

7. 产量百分比法
产量百分比法是指以各产品的产量占总产量的百分比作为分配依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但规模较小。

优点:简单易行,适用于小规模企业。

缺点:无法考虑辅助生产成本的实际分配情况。

8. 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以各产品的标准成本作为分配依据。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建立完善的标准成本体系,能够准确反映产品成本构成。

优点:能够准确反映各产品的成本特征。

缺点:建立标准成本体系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和专业知识。

9. 等比例法
等比例法是指将辅助成本按照等比例分配到各个产品中。

该方法适用于产品生产成本结构相对稳定的企业。

优点:简单易行。

缺点:无法体现产品的真实成本情况。

10. 复合分配法
复合分配法是指综合考虑多种分配方法的优点,采用多种分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分配。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影响辅助成本的因素。

优点:能够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准确反映产品生产成本。

缺点:分配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门槛。

企业在选择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时,需要考虑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产品特征,选取最适合的分配方法,将辅助生产成本准确地分配到各个产品中,以求得产品的真实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