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
2021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6.5) 缺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语文周练试卷(课改实验班6.5)缺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法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摹拟客观物象,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对古代书论中有关“状物”“象形”的观点要有正确的理解。
所谓“各象其形”“须入其形”的文字形象,是“无形之象”,是一种具有微妙暗示意义的形式符号。
它可以使人联想到“高峰坠石”“千里阵云”,但要说其笔画、结构就是巨石、云朵的形象摹拟,那就大错特错了。
文字本是远离实物的符号,初始的象形文字已与现实事物有了相当大的距离。
说横如“千里阵云”,是指一横画的笔意有千里阵云般开阔舒展之感。
这种摹状更是一种气势、韵律、情态的暗示,是一种笔墨意味的探求,是在相似联想基础上的意味寄寓。
“生动”的审美意味使书法形象与具体的生命物象建立了暗示、联想的审美关系。
对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审美物象的联想式意味摹状,使书法获得了概括而丰富的审美内涵。
人们对那种片面向具象绘画看齐、力求形似的做法是极力反对的,因为这些做法忽视了书法在用笔、结体、布局等方面的抽象造型性,破坏了文字形式与生命意味的审美联系。
书法不同于具象绘画,也不同于纯抽象绘画,不能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一些书法创新论者认为,现代书法如果纯粹以线条为媒介,便可以更自由地进行审美创造、抒发情感。
人们最愿把书法与音乐相比拟,认为书法的笔画形式如同音乐的乐符,笔画的曲直刚柔如同旋律、节奏的起伏变化。
然而我们认为,书法特有的表现媒介不单纯是笔画、线条,而主要是由笔画组成的文字结构形式。
笔画不能脱离字形而孤立存在。
与其说书法与音乐最相似,不如说它与表现性舞蹈更接近。
书法之文字形式如同舞蹈之人体媒介,二者都有其诉诸视觉的外在造型形式。
四肢、躯干的不同姿态,富有节奏性的运动,构成人体情感表现符号。
曲直结合、短长变化、骨肉相称的笔画则构成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字审美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字形式也有其“具象”特征。
吉林省松原市乾安七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七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含答案

乾安七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七次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之集大成者,是古典戏剧的最后一个峰巅。
昆曲的演出环境与酒宴关系密切;昆曲的剧作家、艺人、票友中,好酒者比比皆是;历史上许多关于酒的故事被搬上昆曲舞台,有的成了经典折子戏。
酒与昆曲,既是两者精神文化生活的结晶,又对铸造其各自的精神世界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②回顾昆曲成长的历程,其成长的文化环境充满了歌与酒两大元素,可以说,酒生活是昆曲的摇篮,昆曲是浸泡在酒里长大的。
③中国向来有“歌舞当宴”的饮食传统,所谓“有酒无乐不欢”,这可谓是中国传统娱乐文化的一大特点了。
昆曲的前身昆山腔,在明代的四大声腔中是比较晚起的。
在昆曲之前,士大夫酒宴上,多听到的是“海盐腔”。
有此传统,致使昆山腔一面世,就主要在酒席宴上存身。
万历年间,南京昆曲名丑刘淮在一达官贵人家演《绣襦记·卖兴》,他演得来兴特别感人,致使主人家打断他的演出,把他叫下台来赏他一杯酒,让他不要这样伤心了。
事之有无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确考,但是那演剧当宴的氛围,可以让我们相信。
昆曲,就这样常常用来陪酒。
④提到昆曲的成长,不能不说到苏州昆曲最盛大的活动——中秋虎丘歌会。
可以说,虎丘歌会是昆曲的摇篮。
袁宏道、张岱等大文豪都写过著名的散文记载这样的盛况。
袁文有“置酒交衢间”的话,说明那天苏州城大街小巷的交叉路口都放着酒坛酒瓶,随便喝,想喝多少喝多少。
在商品经济发达,人们比较精明“小气”的江南,也有这么大方的时候,美酒也不知由谁提供,也不管让谁喝了去,这不是件奇事么?其实,这正是中秋歌会“月亮神崇拜”的遗痕。
这个时候的酒,首先是供奉神的供品,神品尝过了以后,人再去喝,喝了,神力也一同进了体内,对人是有好处的。
基于这样的信仰,所以人们在这一天会特别的慷慨大方。
中秋歌会总是先众人唱,“唱者千百”,一堆一堆的竞唱,一轮一轮的淘汰,到三更天夜已深时,最后只剩一人,是这次歌会的优胜者。
高二语文周练七20150117

高二语文周练七20150117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募.捐/蓦.然回首差.遣/差.强人意绚.丽/徇.私舞弊B.偌.大/一诺.千金稽.首/无稽.之谈剽.悍/虚无缥.缈C.渐.染/间.不容发纰缪./未雨绸缪.遭殃./怏.怏不乐D.溘.然/恪.尽职守偏裨./无裨.于事高亢./引吭.高歌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考古部门在南京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
B.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工业产出和出口低于预期,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件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事件。
C.2014年3月9日,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在家乡病逝,享年86岁,一段传奇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
D. 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
3.简要概括原初引力波的发现是“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的依据。
(4分)科学家宣布首次观测到宇宙原初引力波存在的证据,若获证实,这将是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
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原初引力波的存在,这一发现有力地佐证了广义相对论。
引力波可以作为光观测以外另一种观测宇宙的手段,由此打开了引力波天文学的大门。
现在关于大爆炸原初时刻的理论模型有数百个,原初引力波忠实记录了暴涨时期的物理过程,如果观测结果是真的,那么很多理论模型会被排除。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的“余烬”,多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测量到引力波的独特印记——B模式偏振,新发现无疑将进一步增强人们关注与研究的力度。
答:▲4.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
(5分)美国佛州有个2岁的小女孩在家门外“驾驶”一辆小型玩具汽车玩耍,刚好两位警官正在附近搜寻一名犯罪嫌疑人。
2021-2022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1-2022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奥尔巴赫的巨著《摹仿论》那个著名的开篇,谈的是荷马史诗与《旧约》故事在文体上的差异。
他说,荷马的叙述完整而周到,各种事件都发生在前景,连接紧密,表述从容,什么都不隐瞒;《旧约》故事则朝着一个目标发展,只突出对人物行动有用的部分,其余则任其模糊不清,有时会没头没脑,给人以神秘感。
这不正是《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法上的区别吗?《红楼梦》像荷马史诗,事无巨细,皆刻画无遗,工笔细描,笔笔都勾连开去;《水浒传》像《旧约》故事,删繁就简,一气呵成,朝一个目标进发,只突出聚光灯下的行动,其余都模糊成背景,“伤人乎,不问马”。
这与顾随的说法高度吻合:“《红楼》有时太细,乃有中之有,应有尽有;《水浒》用简笔,乃无中之有,余味不尽。
”不妨举例子以说明。
《水浒传》第二回写端王赵佶赴驸马王诜的府上宴饮,《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到冯紫英家中宴饮,都涉及皇亲国戚,都是酒席上洗手间,也都有赠人礼物的事,正好可以对参。
《红楼梦》里宝玉送了扇坠给蒋玉菡,蒋玉菡又赠了宝玉一条汗巾子。
《红楼梦》里的礼物,从来就没有简简单单送出去和收进来的,比如这两条汗巾。
宝玉送琪官的松花汗巾,原来是袭人送给自己的。
而琪官送给宝玉的大红汗巾,当晚就被宝玉偷偷系在袭人腰里了。
这两条汗巾也无形中化作信物,为琪官最后娶了袭人埋下了伏线。
这是后话,作者还前有导引,侧有映射。
刚刚在酒席上,琪官念的一句诗,偏巧是“花气袭人知昼暖”。
2021-2022年高二9月周考试题 语文 含答案

高二语文周考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曲丽丽周欣歌提示:请将选择题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内一、成语检测(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这部号称投资上亿元的影片,尽管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布景和服装仍深受观众好评。
B.“玖月奇迹”将新颖独特的双排键表演与各种风格的跨界演唱完美融合,开创了舞台上的全新表演模式,在中国乐坛上革故鼎新....。
C.雅安大地震发生后,救援队员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原本瓦房鳞次栉比....的胡同,在废墟中救出一个又一个被困群众。
D.钓鱼岛事件还没有平息,菲律宾又开枪射杀我台湾渔民,面对这些石破天惊....的事件,中国人民义愤填膺。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的一项是()A. 马克思对自己的研究真正做到了厚积薄发....,他对流行于学术界的虚浮浅薄之风表示愤懑和厌恶。
B. 我班班长李凌同学,不仅学习成绩突出,而且乐于助人,他做的好事真是擢发难数....。
C. 登上山峰,放眼望去,一片开阔,天空霞光万丈,半山腰云雾弥漫,给人一种如坐云...雾.的感觉。
D. 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无极》让陈凯歌的声誉跌至低谷。
昨天剧组正式拍板由黎明来演“梅兰芳”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京剧界和观众的议论,议论的焦点是黎明像不像“梅兰芳”和陈凯歌是否能借《梅兰芳》咸鱼翻身....。
B.尽管赵本山大叔今年春晚的作品《不差钱》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太大的惊喜,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本山大叔还是蝉联了第十个“小品王”。
C.记者问胡加尔巴霍金市长,人们是否担心恐怖分子进行袭击?市长不假思索....地说:“担心什么,有我们的士兵守卫,塔利班不敢轻举妄动。
”D.我们每个单位都要旷日持久....地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活动,并要求每个党员深入群众,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高二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

大名县第一中学2021-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七周周考试题一、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场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是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者主政,常被称作“札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如今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一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砚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经?中就屡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者刻木,或者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2021年高二下学期周考(3.6)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周考(3.6)语文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诗、赋、词、曲、小说、散文、骈文等各种文学体裁,以及绘画、音乐等艺术种类都可以创造出意境。
注重意境的创造,是中国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意境的形成,有赖于作家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二者的交融。
或情随境生;或移情入境;或体贴物情,物我情融。
有时意境很快就达到鲜明清晰的地步,有时需要在初始之境的基础上深化、开拓。
《漫叟诗话》说:杜甫的《曲江对酒》中的两句诗,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黄鸟时兼白鸟飞”,后改为“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此诗是杜甫乾元元年在长安任拾遗时所作,他对肃宗既怀有幻想,又感到失望。
久坐江畔,寂寞无聊之感袭上心来。
“桃花欲共杨花语”,偏于想象,意境活泼,与此时心情不合。
“桃花细逐杨花落”偏于写实,意境清寂,正好表现久坐无聊的心情。
诗词中鲜明的富于启示性的意境不胜枚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些诗句,我们反复体味,即可进入那意境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有些抒情写景的散文和骈文,也有诗的意境。
王勃的《滕王阁序》、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自不待言。
即使是先秦诸子散文,也有诗一样的片段。
如《侍坐》章,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其他人都直截了当地说,而曾皙是借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戏曲中的曲词尤其注重意境的表现。
有些曲词善于描摹景物,烘托气氛,抒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如王实甫《长亭送别》的曲子:“【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高二语文周练七答案

高二语文周练七(湖南卷)答案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赍发(jī)盘缠(chan)玷辱(diàn)胭脂(zhǐ)B.尴尬(ɡà)口呐(nà)髭须(xī)朔风(shu ò)C.拾掇(duo)央浼(měi)规矩(jù)祈祷(qí)D.妥当(dànɡ)憎恶(zēnɡ)滑稽(jī)潜能(qiăn).D 脂(zhī)呐(nè)髭(zī)矩(ju)潜能(qián)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酒馔伏侍喝采交头接耳蓬槁B.庇佑撮合恶梦唉声叹气锱铢C.尺牍虔诚委屈盘桓泠然D.绊倒愁怅貂蝉报歉不假思索C A喝彩蓬蒿B噩梦D抱歉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3月5日那天,我市万名青年志愿者走上街头学雷锋活动,这次活动的总口号是“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行动,服务青年创业,建设和谐城市”C.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节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
D.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答案】C【解析】A介词位置不当导致缺少主语,将“根据”放在“公司”后B项缺谓语导致“学”与“活动”不搭配,应该为“开展学雷锋活动”。
D项语序混乱或句式杂揉,将“为期两天”提至“这次”之后作定语,或将“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改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意见交流”。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七周周测试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质:本质
B.措.杯水其肘上,发之措:安放
C.旦旦而钓,期年
..不得鱼期年:一周年
D.饰小说以干.县令干:求、请求
解析:选A。
质:对象、目标。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B.上窥青天,下.潜黄泉
C.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解析:选B。
A、C、D三项均为使动用法,B项为名词作状语。
3.下列与“我,东海之波臣也”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解析:选D。
题干中的例句与A、B、C三项均为判断句,D项是被动句。
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荀子·劝.学》
B.知效一官、行比.一乡比.权量力
C.若夫乘.天地之正因利乘.便
D.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解析:选B。
A项,“劝”均为“勤勉、努力”;B项,前者译为“合乎”,后者译为“权衡”;C项,“乘”均为“趁着,利用”;D项,“名”均为“名声”。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宋荣子犹然.笑之
B.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C.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D.奚以知其然.也
解析:选D。
“然”,代词,这样;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飡而反,腹犹果然
..
B.而后
..乃今将图南
C.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
解析:选B。
A项,“果然”古义指饱的样子,今义表示事实或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C项,“无功”古义指不追求功名,今义指没有功劳。
D项,“春秋”古义指四季,今义指春秋两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血的故事林海音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
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
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
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
这位彭先生说,作为现代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
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这里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
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
”彭先生接着说。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有人说。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
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
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
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
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
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点心什么的。
”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
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
!
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
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
“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五百块钱100CC,共需300CC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
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
喽?’秀鸾点点头。
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 型的呀!’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
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
”大家同声地说。
(有删改)
【注】迭格:吴方言,意为“这个”。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
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
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
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
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Spark100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
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
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答: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3)“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答: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观点一: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
①“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观点二: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合适。
①“血”有类型之别,而语言有“南腔北调”之分,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彰显作者的巧思;②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以“血型的故事”为题;可与内容更吻合;③可显示“验血型”在文中的重要性,也与中华民族血浓
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不相冲突。
25677 644D 摍(34438 8686 蚆1 22914 5982 如39796 9B74 魴39881 9BC9 鯉ea24253 5EBD 庽30951 78E7 磧34076 851C 蔜20404 4FB4 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