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基本功法

合集下载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欢迎阅读。

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松静功第一,松静功。

头脑要静,身体要松,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

练松静的功夫,基本方法是“打坐”。

坐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座位上,两脚放平,把束缚身体的物品尽量放开,头正项直,微微上领,身体坐正,坐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

双目微闭、垂帘,唇轻合,牙轻扣,舌上卷,耳静听,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这叫“调身”。

然后把心收回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大脑尽量轻松。

如不由自主地想起什么,就马上打消,时间长了,杂念会越来越少,达到完全“入静”的状态,这是“调心”。

同时调整好呼吸,要深长细匀,出入绵绵。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落入小腹,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调息”。

总之,做“心静、体松、身正、气平”八个字。

在这样状态下尽可能持久,逐渐形成习惯。

有了这种功夫,打拳时才能完全松静下来。

此外还可用站姿、卧姿,要领与坐姿相同。

桩功第二,桩功。

又称“站桩”,即双腿站立练功。

拳谚讲“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最基本的是马步桩,又称“无极桩”。

即双腿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向前,屈蹲成马步。

腿的弯曲度可大可小,即视身体条件而定,角度越小即身体越低越吃力,功力也越大。

开始练功可用高架,随着功力增加,逐渐降低。

但高不能直立,必须保持一定角度;低大腿不能低于水平。

头正项直,身躯中正,膝盖不超过脚尖。

垂肩坠肘,胸部微含,松腰落胯,收腹敛臀,如同端坐在凳子上。

环手抱于胸前,如同抱一棵大树。

其它要领与静功相同。

做好“三调”,然后静站不动,坚持时间越长越好。

站一定时间就会有种种生理反应,如双腿发胀、酸痛,甚至发抖,双手有麻热感,身体有膨胀感,出口水,肠鸣排气等,这都是正常现象,说明外静内动,血脉流动与新陈代谢加快,肠胃蠕动加强。

练久了,会感到全身无比舒畅,欲罢不能。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

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太极拳基本功法练习1、旋膝。

分为并脚和分脚两种。

目的是活动膝关节。

①眼平视,不要看地。

②双手要配合膝盖旋转划圈。

③双脚十趾抓地,不要喝风漏气。

④动作要配合呼吸,膝盖旋转一圈呼吸一次。

2、拍背。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随着曲膝松胯圆裆,身体下坐,双臂交叉拍打背部。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左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左转,右臂在上拍背时,头向右转。

②配合呼吸,身体下坐时呼气,上走吸气。

3、弓蹬步甩臂。

双脚弓蹬步站立,通过重心的转换,腰部的转动,双臂一前一后轮流拍打前肩后背。

目的是松肩松背。

①单臂在前,掌拍肩;在后,拳打背。

②要把双臂甩开。

③立身中正,胯走下弧线、后弧线(锅底形)。

4、活桩。

双脚马步站立,松肩沉肘,双臂向前伸平环抱合住,接着曲膝松胯下蹲,双臂打开,身体沉升开合领双臂开合,循环练习。

其目的是练气,练腿力。

动作要配合呼吸,身体下沉时呼气(可用口呼),要细、长、深、匀。

上走吸气,相对短促,要气贴脊背。

5、定步掤捋。

弓蹬步站立,双臂相合在身体左(右)侧,转腰蹬腿移重心,来回掤捋。

①动作要以身领手,双手要合住劲。

②双臂成弧形,松肩沉肘。

③双臂在身体一侧时,配合转腰,双手先走一个向左(右)后的按劲,接着再掤捋。

双臂动作无拐点。

④双手由左后方向右前上方掤捋,由右后方向左前上方掤捋,圈要划大转圆,双手配合转腰转立体圆。

⑤肘部除了沉之外更要注意松,放松、舒展开,不要缩。

⑥向一侧转腰时,另一侧的胯根要控制住,要拧着劲,“缠丝胳膊拧劲腿”,要做到八面支撑,不要练成四大松。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

太极拳入门—八法五步太极拳——八法五步,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推广的太极拳入门套路,用以更好地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

体育总局在现有各流派太极拳的基础上,从最为核心的八法五步技术入手,即: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手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进行了系统的提炼和整理而成。

整套动作结构简单,数量合理,内涵丰富,易学易练,是较为理想的太极拳入门套路。

八法五步的特点:1、八法五步太极拳套路创编合理,习练起来动作优美大方。

2、腹式呼吸,呼吸吐纳,极尽沉缓,虚实开合极尽舒展,阴阳转换极尽轻柔。

3、习练中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一招一式,尽显太极气旋。

八法五步的习练意义(好处):1、理论上,发挥了阴阳协调理法,欲动先静,欲发先收,运柔成刚,拙中藏巧,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2、实践上,在阴阳中找到相生相克之道,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另外具备太极的心境,心法和招式举手投足间融会贯通,拥有良好积极的精神状态。

竞赛套路《太极八法五步》拳谱1. 起势2. 左棚势右捋势左挤势双按势3. 右採势左挒势左肘势右靠势4. 右棚势左捋势右挤势双按势5. 左採势右挒势右肘势左靠势6. 进步左右棚势7. 退步左右捋势8. 左移步左挤势左移步双按势9. 右移步右挤势右移步双按势10. 退步左右採势11. 进步左右挒势12. 右移步右肘势右移步右靠势13. 左移步左肘势左移步左靠势14. 中定左右独立势15. 十字手16. 收势教学目的:通过太极拳——八法五步的学习,初步对太极项目产生一定了解,并培养学员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力量等综合素质,并借此课程,激发学员对中国传统运动项目的热爱与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八法五步全套动作学习适合年龄:各年龄层(零基础)学成次数:4~5次每次课时:1.5h场地要求:室内外场地均可器材要求:无徐建军中国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一级考评员,武术二级裁判。

连年获得由国家体育总局武管中心举办的全国比赛金奖,并二次荣获由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武德风尚奖”。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太极拳的基本技法太极拳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武术,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动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太极拳主要包括基本技法、套路和推手三个方面,而基本技法是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其他方面的基础。

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拳的基本技法。

一、站桩站桩是太极拳的第一个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功法。

它可以帮助修炼者调整身体状态、提高身体感知能力和调节呼吸等。

站桩主要包括单腿站桩和双腿站桩两种形式。

1. 单腿站桩单腿站桩需要修炼者将一个脚抬起,使全身重心集中在另一个脚上,并保持稳定不动。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2. 双腿站桩双腿站桩需要修炼者将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并保持双足平行。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二、行步行步是太极拳的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它可以帮助修炼者提高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等。

行步主要包括单步和双步两种形式。

1. 单步单步是太极拳中常用的一种行走方式,也是太极拳套路中常用的基本步法。

单步需要修炼者将一只脚向前迈出一小步,并保持身体平衡。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2. 双步双步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常用的行走方式,也是太极拳套路中常用的基本步法。

双步需要修炼者将两只脚交替向前迈出一小步,并保持身体平衡。

这个过程需要修炼者注意呼吸、保持平衡、放松肌肉等。

三、手法手法是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也是太极拳套路中最为基础和常用的技法之一。

手法主要包括推手、搏击和抱球三种形式。

1. 推手推手是太极拳中最为重要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修炼者提高身体感知能力、反应速度和协调性等。

推手需要修炼者与对手进行接触,并通过推、拉、扭等动作来控制对方。

2. 搏击搏击是太极拳中另一种常用的手法,它主要用于实战中。

搏击需要修炼者通过拳、腿等动作来攻击对方,同时也需要注意防守和回避。

3. 抱球抱球是太极拳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它主要用于练习内功和调节呼吸。

抱球需要修炼者将两臂环抱在胸前,同时呼吸调整气息。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功都有那些呢?下面是为你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别忘了收藏哦!一、肩臂功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太极拳秘境,是基本功与气功并存的,有些人认为太极拳不需要根基,这是对太极拳的错误了解,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变化。

以下是搜索的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一起来看看。

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

太极十大基本功分解教学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动作和哲学理念吸引了全球的关注和喜爱。

而太极拳的基本功是掌握太极拳技巧和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以“太极十大基本功”为主题,对这些基本功进行分解教学。

一、站桩:站立时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放松,意念集中,保持身体的平衡。

通过站桩可以调整身体的姿势和呼吸,增强稳定性和耐力。

二、起势:起势是太极拳动作的开始,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起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

三、托球:托球是太极拳的基本动作之一,通过练习托球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双手握拳,手掌向上,手腕放松,手臂自然下垂,肩部放松,整个身体呈放松状态。

四、分腿:分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双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脚尖向外微微旋转。

五、转身:转身是太极拳动作的关键之一,通过练习转身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转身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步稳固,腰部旋转,手臂伸直。

六、上步:上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上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七、下蹲:下蹲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下蹲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臀部坐下。

八、扫腿:扫腿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扫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腰部扭转。

九、进步:进步是太极拳中一种重要的基本功,可以锻炼腿部肌肉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进步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脚尖着地,膝盖微微弯曲,脚跟着地。

十、收势:收势是太极拳动作的结束,也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

收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脚尖着地,双手轻轻放在身体两侧,身体呈放松状态。

通过对太极十大基本功的分解教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太极拳的动作和技巧,并逐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的练习方法一、肩臂功。

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

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

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技术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手法
1.掤: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高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两臂同时向前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肩,力达前臂。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沉腕舒指,掌心向前,高不过肩,力达两掌。

5.打拳:拳从腰间内旋向前打出,力达拳面。

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打出,拳面斜向下,力达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微屈,拳心斜向下,力达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翻臂打出,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力达拳背。

9.分掌: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两臂微屈。

10.搂手:一掌由腹前经膝向外横搂,掌心向下。

11.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肘部放松微屈,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12.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指尖朝前。

13.云手:两掌在体前,依次由里向外向上交叉划立圈,低不过裆,高不过头。

14.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上方,掌心斜向外。

15.撑掌:两掌上下或左右分撑,对称用力。

16.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按压。

17.托掌:掌心向上,由下向上托举。

18.挑掌:由指尖向前过渡到指尖向上,侧立掌由下向上挑起,高与眉齐。

三步型
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脚尖向前,膝与脚尖,上下相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2.虚步:后腿屈膝半蹲,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或脚跟着地。

3.仆步:一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另一腿向体侧自然伸直,脚尖内扣,
全脚着地。

4.半马步:前脚直向前微内扣,后脚横向外,两脚相距约三脚长,全脚着地。

两腿屈蹲,大腿高于水平,重心偏于后腿。

5.歇步:两腿交叉屈蹲,前后相叠,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跟提起。

6.丁步: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以前脚掌着地点于支撑腿脚内侧。

四步法
1.上步:后脚经过前脚支撑脚内侧向前上步。

2.退步:前脚经过后脚支撑脚内侧后退一步。

3.跟步:后脚向前跟进半步,不越过前脚。

4.侧行步:两脚平行连续侧向移动。

5.摆步:脚尖外摆上步落脚,与后脚成外八字形。

6.扣步:脚尖内扣上步落脚,与后脚成内八字形。

7.碾脚:以脚跟或脚掌为轴转动。

五腿法
1.分脚:支撑腿微屈站稳,另一腿屈膝提起,然后小腿上摆,腿伸直,脚面绷平,高
过腰部。

2.蹬脚:支撑脚微屈站稳。

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上摆,脚尖回勾,用脚后跟蹬出,
脚高过腰部。

六身型
1.头:微有向上顶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表情端正,眼平视,嘴轻闭,舌抵上颚。

2.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僵硬。

3.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仰。

4.肘:自然弯曲垂沉,防止扬肘、直臂。

5.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

6.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

7.背:舒展伸拔,不可弓驼。

8.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

9.脊:中正坚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

10.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

11.胯:松正含缩,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

12.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旋转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七身法
身体保持中正安舒,旋转松活,不偏不倚,自然平稳;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上
下相随,虚实分明,不可僵滞浮软,忽起忽落;姿势要舒展大方,完整贯串。

八眼法
要思想集中,意念引导。

定势时,眼平视前方或注视两手;换势时,眼与手法、步法、身法协调配合。

势动眼随,神态自然。

二、基本功法
一无极桩
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臂微屈,抱于胸前,手心向里,手指自然展开,眼视两手。

每次练习5—6分钟。

学练要点:上体正直,头正悬顶,下颏微收,沉肩垂肘,松腰敛臀,意守丹田,呼吸自然。

二开合桩
从无极桩开始,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和稍向内收的练习。

一开一合,“开”时吸气,“合”时呼气。

每次练习4~5分钟。

学练要点:呼吸要自然畅通,不可憋气。

呼吸的深度逐渐加长。

三升降桩
自然站立,两脚开立与肩宽,头正,肩松,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两手慢慢向前平举至肩高,肘微屈下垂,手指自然张开,手心向下,眼看两手,同时吸气。

此为“升”式。

两手下落时,按至腹前,松指屈肘,两腿屈膝半蹲,同时作呼气,气沉丹田,此为“降”式。

两手臂随两腿的伸屈,做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每次练习5—6分钟。

学练要点:呼吸自然畅通,不可憋气,呼吸和蹲起要协调配合,逐渐加大呼吸深度。

四虚步桩
两腿自然开立,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