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合集下载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

太极拳的七个要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心静体松:练习太极拳时,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静和身体的放松,使气血流通顺畅,避免僵硬和紧张。

2. 中正安舒:身体要保持中正,不偏不倚,动作要自然流畅,避免过度用力或扭曲。

3. 虚领顶劲:头部要轻轻上提,仿佛有线牵引,以保持身体的上部挺拔和稳定,同时有助于气息上升。

4. 气沉丹田: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深长,将气息沉入丹田,以增强内力和稳定重心。

5. 含胸拨背:胸部微微含收,背部略微弓起,形成一种自然的弧度,有助于气血循环和力量的传导。

6. 沉肩垂肘:肩膀放松下沉,肘部自然下垂,这样可以使手臂的动作更加柔和灵活,并且有利于发力和蓄劲。

7. 坐腕舒指:手腕要有一定的支撑力,同时手指要伸展开来,既保持弹性又能够准确执行各种手法。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

太极拳基本功有哪些太极拳的基本功有哪些松静功第一,松静功。

头脑要静,身体要松,这是太极拳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要求。

练松静的功夫,基本方法是“打坐”。

坐在一个高度适当的座位上,两脚放平,把束缚身体的物品尽量放开,头正项直,微微上领,身体坐正,坐直,双手平放在膝盖上,全身放松。

双目微闭、垂帘,唇轻合,牙轻扣,舌上卷,耳静听,把身体各部位调整到最舒适的`状态。

这叫“调身”。

然后把心收回来,什么都不要想,让大脑尽量轻松。

如不由自主地想起什么,就马上打消,时间长了,杂念会越来越少,达到完全“入静”的状态,这是“调心”。

同时调整好呼吸,要深长细匀,出入绵绵。

吸气时,收腹提肛;呼气时,落入小腹,即所谓“气沉丹田”,这是“调息”。

总之,做“心静、体松、身正、气平”八个字。

在这样状态下尽可能持久,逐渐形成习惯。

有了这种功夫,打拳时才能完全松静下来。

此外还可用站姿、卧姿,要领与坐姿相同。

桩功第二,桩功。

又称“站桩”,即双腿站立练功。

拳谚讲“百练不如一站”。

站桩最基本的是马步桩,又称“无极桩”。

即双腿分开,略宽于肩,脚尖向前,屈蹲成马步。

腿的弯曲度可大可小,即视身体条件而定,角度越小即身体越低越吃力,功力也越大。

开始练功可用高架,随着功力增加,逐渐降低。

但高不能直立,必须保持一定角度;低大腿不能低于水平。

头正项直,身躯中正,膝盖不超过脚尖。

垂肩坠肘,胸部微含,松腰落胯,收腹敛臀,如同端坐在凳子上。

环手抱于胸前,如同抱一棵大树。

其它要领与静功相同。

做好“三调”,然后静站不动,坚持时间越长越好。

站一定时间就会有种种生理反应,如双腿发胀、酸痛,甚至发抖,双手有麻热感,身体有膨胀感,出口水,肠鸣排气等,这都是正常现象,说明外静内动,血脉流动与新陈代谢加快,肠胃蠕动加强。

练久了,会感到全身无比舒畅,欲罢不能。

还可以站虚步桩,前脚掌或脚跟着地,后腿支撑,力量分配约前三后七。

也可站独立步。

以上为定桩,是静止不动的;还有活桩,即有动作的。

杨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杨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杨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手型1、掌杨式太极拳掌的要求是,五指自然伸展,互不靠拢,但也不要太开,以手掌宽为度,大拇指自然松弛,虎口自然圆开,掌心不要太凹或太张,以自然舒适为度。

中指领劲,用意不用力。

2、拳杨式太极拳的握法是四指并拢,一起向内卷屈,手指肚贴于掌心,大拇指扣住中指,腕部不可外仰或内勾。

拳不宜太紧或太松,应以自然握实为度。

3、勾杨式太极拳的勾手(亦称吊手)的做法是指尖朝下,轻轻捏合在一起,手心圆空,手向内勾,腕部自然凸起,但不要用力。

步型1、开立步杨式太极拳开立步的具体要求是:两脚平行站立,距离与肩同宽,脚尖朝前,两个肩井穴与两个涌泉穴成两条直线;百会穴与会阴穴成一条直线,两腿微屈,不要用力。

2、弓步杨式太极拳的弓步具体要求是:先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向前移使全脚踏实,弓腿之膝不可超过脚尖,蹬腿的脚掌和脚跟要全部着地,腿也不可蹬的太直。

凡弓步,都要以弓腿为实,蹬腿为虚。

3、虚实步杨式太极拳虚实步的具体要求是:虚实分清,实步为全脚掌着地,全身坐实,承担体重的70%。

虚步为脚尖或脚跟着地,承担体重的30%。

拳论云:“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

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

”4、侧弓步杨式太极拳侧弓步的具体做法是:一脚内扣,一脚外撇,两脚成丁八字,坐实一腿,另一腿向前迈出,先以脚跟着地,随着重心前移使全脚踏实,弓腿之脚内扣,蹬腿之脚外撇。

5、仆步杨式太极拳仆步的具体要求是:右脚外撇,重心后移,周身骨节均需松开,使身体重心向下坐,两脚掌着力,左腿不要伸的太直,左脚尖不可翘起,右脚跟不要离地。

6、独立步杨式太极拳独立步的具体做法是:一腿站立,不可挺的太直,另一腿屈膝提起,小腿下垂,脚尖向前。

躯干躯干的形态也称为身形,杨式太极拳的身法在拳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身法的“身”在这里是指人的头、肩、胸、臀、腰五个部位。

1、头头部包括眼、耳、嘴和头部的形态。

眼在杨式太极拳中是十分讲究的,杨澄甫说:“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之不足。

太极拳练拳要领

太极拳练拳要领

太极拳练拳要领
1.正确的站立姿势: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垂下,背直,头微仰,
双目视前。

2.呼吸:太极拳练习需要注意呼吸,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体、提高
精气神。

3.放松身体:太极拳注重柔和、自然的动作,练拳前需要放松身体,
抖动四肢、腰部等部位,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松弛。

4.身体重心:太极拳练习需要注意身体重心,找到合适的重心点可以
帮助身体更稳定、运动更自如。

5.动作缓慢:太极拳动作要求缓慢、流畅,需要让身体逐渐适应和掌
握每个动作。

6.身体协调:太极拳需要身体各部分的协调配合,可以通过训练来逐
渐掌握协调技巧。

7.保持平衡:太极拳动作需要保持身体平衡,可以通过锻炼腿部肌肉、提高身体掌握力来提高平衡能力。

8.注意呼吸:太极拳练习需要注意呼吸,慢而深的呼吸可以帮助身体
放松,平衡呼吸和动作可以提高身体运动的流畅度。

9.注意练习时间:太极拳练习需要一定时间的持久性,按照个人身体
状态和目标进行不同程度的练习和修正。

10.要有耐心:太极拳是需要不断练习、掌握的技巧,需要有耐心、
毅力和恒心,才能够取得更好的练习效果。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

太极拳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中国传统拳术。

太极拳受到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那么太极拳的基本功都有那些呢?下面是为你的太极拳基本功练习,别忘了收藏哦!一、肩臂功1、耸肩沉肩: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

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前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

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

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

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

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二、腰功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前俯: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

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开始学习练习太极拳

零基础的人如何起先学习练习太极拳一、训练方法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宁静集中,用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行牵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软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温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起伏,连接和顺,到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镇静,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镇静,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行运用拙力二、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态的要求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行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敏捷,不行惊慌;肩──平正松沉,不行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行松软;胸──舒松微含,不行外挺或有意内缩;背──伸展伸拔,称为拔背,不行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敏捷,不行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行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用劲力贯注下肢,不行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三、打太极拳的要领太极拳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

虚领顶劲:头颈似向上提升,并保持正直,要松而不僵可转动,劲正直了,身体的重心就能保持稳定。

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指胸、背、肩、肘的姿态,胸要含不能挺,肩不能耸而要沉,肘不能抬而要下垂,全身要自然放松。

手眼相应,以腰为轴,移步似猫行,虚实分清:指打拳时必需上下呼应,融为一体,要求动作出于意,发于腰,动于手,眼顺手转,两下肢弓步和虚步分清而交替,练到腿上有劲,轻移慢放没有声音。

意体相随,用意不用力:切不行片面理解不用力。

假如打拳时软绵绵的,打完一套拳身体不发热,不出汗,心率没有什么改变,这就失去打拳的作用。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

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太极拳秘境,是基本功与气功并存的,有些人认为太极拳不需要根基,这是对太极拳的错误了解,练好太极拳基本功,才能熟能生巧,巧能生变化。

以下是搜索的太极拳基本功教学知识介绍,一起来看看。

第一、练好基本功(1)采气:1、捧气通身;2、拉气进身;3、合气沉丹田;4、提气上丹田(2)站桩、转丹田、静坐(3)基本缠丝功法:1、正面缠丝;2、穿掌缠丝;3、侧面缠丝;4、横开步;5、前进步;6、倒步;7、独立步;8、小缠丝。

第二、套路练好了基本功就好比盖大楼打好了地基,地基以上的部分就按照地基的框架去建造就是了。

当吃透了套路中的劲路,真正体现出轻灵圆活时,就可以加大套路练习的遍数,练习器械、抖大杆和推手乃至散手。

第三、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基本缠丝功指的是太极拳的单式练习,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太极拳的基本功包括:采气、站桩和一整套基本缠丝功法。

陈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是一个单式,一个单式地练,这个单式练不好就不能练下一个单式,最后才练套路。

今天正宗的陈式太极拳还是以站桩和一个单式的训练为基础的,只要这个单式里面的问题解决好了,套路中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当今社会上练太极拳的人很少有人练习单式,或只是把单式作为发劲动作来练习,很少有人练习基本功,只练套路;甚至有不少人不知道太极拳还有基本功。

然而世界的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初级到高级逐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物和任何人可以逾越的,基础的东西就是最根本的东西,无论任何事物、任何武术拳种都不能例外。

太极拳的懂劲过程细致入微,拳架和推手练习都少不了,但首先是练好基本功。

必须吃透“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以及顺逆缠丝劲的运动规律;脚要有蹬地的感觉、身上要有节节贯串,螺旋走弧线的感觉,内劲催动的感觉,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传递,一丝一毫都不能含糊。

俗话说:“腰裆膝,发动机。

”你能感觉到吗?就是采气、站桩,看似简单,要想站好也不容易。

基本功与套路的关系就好比制造一辆高级轿车,高级轿车的特点是速度快、噪音低、乘坐舒适。

太极拳热身活动

太极拳热身活动

太极拳热身基本功
一、头部运动:
1、前点后仰(两个八拍)
2、左摇右摆(两个八拍)
3、左看右看(两个八拍)
(注意动作要慢)
二、肩部运动:
1、肩部极力向前划圈(顺时针)
2、肩部极力向后划圈(逆时针)
(注意胳膊放松,由肩部带动双臂自然走动)
3、两肩极力向耳朵靠近(各做两个八拍)
三、上肢运动:
1、两臂放松前后摆动
2、两臂放松左右摆动
3、两臂随身体左右摆动(各做两个八拍)
(注意用腰部力量带动手臂)
四、腰部运动:
1、两手十指交叉,反掌向前俯身下按,尽力向下。

2、两手十指交叉,反掌向上带动腰部向后摆动,尽力向后。

3、双后叉腰,上身向左向右摆动。

(各做两个八拍注意动作要慢)
五、髋部运动:
1、大腿抬至与地面平行,做左右摆动,小腿放松,左右腿各做两个八拍。

2、两腿交换做蹬自行车动作。

3、两腿交换向两侧抬腿。

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六、脚部运动:
1、两脚轮换向前踢出后再蹬出,然后左转三圈右转三圈。

各做十次。

七、放松运动:
1、两脚自然站立,放松下蹲,臀部要挨着脚后跟,然后借助反弹力起身,继续第二次下蹲。

脚后跟不得离地。

做二十个左右。

灵宝三高尚华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太极拳的六个基本功
对于没有任何学拳基础的人来说。

练习太极拳就要从零开始学起,不是说练习太极拳不需要基础,而是练习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就是基础的练习,只有学好了基础才能提高你的太极拳。

一、无极桩
首先将双脚分开要与肩同宽,将你的双膝微微弯曲,身体的重心放在两条腿上;将双手就到胸前微微弯曲手臂,手指呈自然装展开,手指指尖相对,手掌掌心向里呈现抱球状,两眼注视双手。

姿势高低可根据体质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通过练习下部力量增加稳实,周身内劲饱满,丹田之气充足。

二、开合桩
在无极桩姿势的基础上,两手臂作稍向外棚开和稍向内收合的练习。

开时为吸气(小腹鼓起);合时为呼气(小腹内收)。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

当练久之后,可以加大呼吸程度,扩大充气量。

如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呼到极点将气全部吐出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每次可练3-5分钟,日久可渐增。

三、升降桩
预备时,身体自然正直,两脚开立,头正悬顶,下颏微收,肩臂松垂,两手轻贴大腿外侧,眼向前平视。

这时体松心静、排除杂念、精神集中、呼吸自然。

动作时,两手缓缓向前平举至肩高,同肩宽,两肘微下垂,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手心向下,眼看两手方向。

这时为吸气(小腹内收,意由丹田提气上升,贴于脊背)。

用意不用力,自然稳重,此为“升”式。

当两手臂升至肩高时,转为下落,两手按至腹前,手心向下,微微下塌,舒指展掌,眼看前下方。

这时为呼气(小腹鼓起),气沉丹田,此为“降”式。

这样两手臂随两腿的屈伸,做前平举和下按的反复练习即为“升降”练习。

姿势的高低可根据体质情况和腿部力量自行掌握。

初练时呼吸应力求自然畅通,不要勉强憋气,久练后可以逐渐加大呼吸量。

如两手升至肩高,吸到极点不能再吸时,改为呼气。

同样两手下按,呼气到极点不能再呼时,改为吸气。

一升一降为一次练习。

初练时,可做3-5次,久练后,练习的次数可逐渐增加。

四、虚步桩
首先身体立正真好,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并将右腿微微弯曲,左腿向前迈出半步用脚跟点地将脚尖翘起,然后将左膝微微弯曲的同时将双手举向前放,将左手上举同鼻子高度,右手放于左边肋骨的下方,双手手指微微弯曲,自然分开,掌心斜相对,指尖均朝前上方,眼看左掌方向,如同左琵琶式。

此式要求头顶端正竖直,下颏微收,沉肩垂肘,宽胸舒背,松腰敛臀,上体正直,左掌与左脚尖、鼻尖三尖相对。

上肢的肩、肘、手与下肢的胯、膝、足均一一相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精神集中,思无杂虑。

用意行气,气一吸贴于脊背,一呼沉于丹田,周身务求自然,不用拙力,两腋虚空,两手臂用意内合。

练习该桩步,每次练习不论时间长短,但要持之以恒,对于人体内部,意气及周身内劲及腰腿功夫的增长,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此势包含有太极拳十三势中的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以及攻守等势,所以在太极拳中极为重要。

此势还可以左右势进行交换练习,练习时间的长短及姿势的高低,因人而异。

五、进步
【预备式】(胸朝东为前)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并拢,脚尖稍外展,两手背分别贴附后腰两侧,手心均朝外,目前平视。

【动作】
1、首先将身体的重心移到右腿上然后微微弯曲膝盖,将你的左腿上台弯曲膝盖。

然后将你的左脚向前迈出一步,用你的左脚脚跟着地成左虚步。

最后将你身体的重心慢慢的移向你的左腿全脚踏实,脚尖向前成左弓步,目前平视。

2、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膝后坐,左腿自然伸直,左脚尖翘起外摆成左虚步;然后上体微左转,重心移向左腿并屈膝,全脚掌踏实,脚尖偏向东北,同时右腿屈膝,脚跟抬起微外展碾脚。

3、上体微右转,重心全部移至左脚,右腿抬起,经左脚内侧向右前方(东南)上一步成右虚步;然后重心逐渐移至右腿。

全脚踏实成右弓步,脚尖想前(东),目视前方。

根据以上步法变换过程,两腿交替向前反复进行练习。

【收式】后脚向前脚跟步,两脚跟靠拢,两腿慢慢伸直,
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朝内。

【要点】①进行练习过程中,上体始终要保持正直,目前平视,重心要保持平稳,不要忽高忽低,身体的高低程度取决于本人的腿部力量,因人而异。

②动
作与呼吸的配合是:虚步时为吸气,弓步和碾脚时为呼气。

③步法转变要连贯稳实、虚实分明。

六、退步
【预备式】(胸朝东为前)
身体自然直立,两脚跟并拢,脚尖稍外展,两手掌相叠,手心朝里,左掌在外,右掌轻贴于小腹(丹田处)目前平视。

【动作】
1、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并屈膝,左腿屈膝抬起,左脚向左后方撤一步,前脚掌先着地。

重心逐渐后移,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目前平视。

2、身体重心全部移至左腿并屈膝,右腿屈膝、右脚抬起经左脚内侧向右后方撤一步,前脚掌先着地。

重心逐渐后移,全脚踏实,左腿屈膝后坐;右腿自然伸直,目前平视。

根据以上两腿动作变换交替后反复进行练习
【收式】前脚向后撤步,两脚跟靠拢,两腿慢慢伸直,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手心朝内。

【要点】①上体始终腰保持正直平稳,不要忽高忽低,身体的高低程度取决于本人的腿部力量,因人而异。

②动作与呼吸的配合是:身体后坐时为呼气,抬腿撤步时为吸气。

③动作要连贯、两腿虚实要分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