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智慧隧道整体解决方案ppt

智慧隧道整体解决方案ppt

构建一个集成的隧道管理平台,整合各子系 统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和协同工作。
智慧隧道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
高速公路隧道
通过智慧隧道解决方案,提高隧道运行安 全和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城市交通隧道
实现隧道交通流量的智能调度和管控,提 高隧道通行效率。
铁路隧道
加强隧道设备检测和维护,确保铁路运输 安全。
水下隧道
效果评估
自智慧隧道项目投入使用以来,该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 得到了提高,施工进度也得到了加快,同时施工成本也 得到了降低。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隧道智能化
01
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提升隧道的安全性、运行
效率和管控能力。
方案全面性
02
智慧隧道整体解决方案涵盖了隧道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
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面的隧道智能化解决方案。
跨领域合作
03
整合多领域资源,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
,实现跨领域协同创新。
解决方案的组成与特点
隧道建设技术不断提升
新的建设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使得隧道的建设质量、安全和效率 得到了大幅提升。
隧道维护管理需求日益突出
隧道数量的增加和结构复杂性的提高,对隧道的维护和管理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智慧隧道的技术发展
自动化监控技术
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隧道 内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感知与监控
数据传输与处理
通过部署各类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现对隧 道内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 数据采集。
利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将采集的数据进 行传输、存储和处理,为隧道管理提供数据 支持。
智能分析与应用

隧道无线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隧道无线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无线对讲机系统隧道解决方案随着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交通运输业也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尤其发展迅速,面对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业,交通通讯迎来了新的难题,特别是一些隧道区域,驾驶环境复杂,视野不开阔,往往是成为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专业无线通讯设备已经成为隧道日常工作、应急救援以及指挥调度必不可少是设备。

隧道通讯一般采用移动通讯设备,因此电话不太适合隧道使用。

手机、公网对讲机、专业对讲机成为选择,由于手机和公网对讲机依托运营商网络,很多隧道没有信号覆盖,有覆盖的地方一旦遇到应急事故网络必然拥堵,经常无法通信,而且公网本身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国内隧道的通讯都不采用这俩种方式。

专业对讲机有自己的频率范围,专网专用。

因此在日常通讯中,信号稳定,通讯及时,是隧道日常通讯和应急救援以及指挥调度的最佳选择。

由于隧道本身特殊地理环境,对所有的无线电信号屏蔽很严重,但是不同的隧道又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几乎所有的隧道都要做无线通讯系统的覆盖,终端对讲机才可以使用。

隧道覆盖主要分为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地铁隧道等,每种隧道具有不同的特点,一般来说公路隧道比较宽敞,对隧道里面的覆盖状况,有车通过与无车通过时差别不大。

车辆通过时,隧道内剩余空间较大,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尺寸大一些的天线,以获取较高的增益,使覆盖范围更大。

而铁路隧道一般来说要狭窄一些,特别是当火车经过时,剩余的空间很小,火车对隧道的填充会对信号的传播产生较大的影响,且天线系统的安装空间有限,使天线的尺寸和增益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不管是哪种隧道,都存在长短不一的状况,短的隧道只有几百米,而长的隧道有十几公里。

在解决短隧道覆盖时,可采用灵活经济的手段,如在隧道口附近用普通的天线向隧道里进行覆盖。

但是,这些手段可能在解决长隧道覆盖时不起作用,对于长隧道的覆盖必须采取其它一些手段。

因此,对于每段隧道的解决方案可能都会有所区别,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定覆盖解决方案。

隧道应急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隧道应急通讯系统解决方案

隧道应急通讯系统解决方案隧道应急通信系统是为了保障在隧道灾害发生时的紧急救援工作而设计的一种通信设备和方案。

隧道由于空间狭窄、通风条件差等固有特点,给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隧道应急通信系统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隧道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该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组网架构:系统采用星型组网架构,由一个中心节点和多个终端节点组成。

中心节点负责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而终端节点则负责实际的通信传输工作。

中心节点和终端节点之间采用无线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2.终端节点设备:终端节点设备包括呼叫器和对讲机两种。

呼叫器主要用于应急救援人员的呼叫和定位,可以方便地召集人员进行救援工作。

对讲机则主要用于救援人员之间的语音通信,可以实现实时沟通和指挥。

3.通信技术选择:系统采用的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RFID、蓝牙和Wi-Fi等。

RFID技术可以用于实时定位呼叫器的位置信息,便于救援人员迅速找到事故现场。

蓝牙技术可以用于呼叫器和对讲机之间的无线通信传输,实现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

Wi-Fi技术可以用于终端节点和中心节点之间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4.电源供应和容灾备份:为了确保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电源供应和容灾备份。

可以通过接入外部电源或者设置备用电池等方案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此外,还可以设置容灾备份的系统服务器和呼叫器等设备,确保在主设备故障时能够实现无间断的通信。

5.数据传输和存储:在隧道应急通信系统中,需要实现对呼叫器的实时接收和定位,并对通信数据进行存储和备份。

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来存储和管理通信数据,同时通过云服务实现数据的远程备份和存储。

总而言之,隧道应急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应该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设备组网和数据传输等手段,可以实现救援人员的呼叫和定位、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提高救援效率和安全性。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引言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隧道工程越来越普遍。

然而,在隧道内保持良好的信号覆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可以确保在隧道中的通信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提供稳定的无线信号覆盖。

本文将介绍隧道信号覆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问题描述在隧道中,由于信号传播的衰减、干扰和多径效应等原因,常常会导致信号质量下降以及通信中断的情况。

这不仅给隧道内的通信设备造成了问题,也对交通管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带来了困难。

因此,如何解决隧道信号覆盖的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隧道信号覆盖方案1. 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在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中,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是关键的一步。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

有线传输技术包括光纤和电缆,可以提供稳定的信号传输和较高的带宽。

无线传输技术包括Wi-Fi、蓝牙等,可以提供灵活的无线连接。

2. 增设信号中继设备为了增强隧道内的信号覆盖范围,可以在隧道内增设信号中继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增强信号的传播能力,延长信号传输距离,以确保信号能够覆盖到隧道的各个角落。

中继设备应根据隧道的特点和信号需求来选取,并进行合理布置。

3. 优化信号传播路径为了减小隧道中的信号衰减和多径效应的影响,可以通过优化信号传播路径来改善信号质量。

具体的方法包括优化天线布置、调整中继设备位置、增加反射板等。

利用射频预测软件进行模拟和优化,可以帮助确定最佳的传播路径,并提供指导方案。

4. 定期维护和监测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不仅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还需要进行信号覆盖效果的监测。

定期维护可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处理故障。

监测可以评估信号覆盖效果,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定期维护和监测是保障隧道信号覆盖效果的重要环节。

方案实施1. 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在实施隧道信号覆盖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调研和方案设计。

需求调研包括对隧道内通信设备和信号覆盖情况进行评估,了解隧道特点和用户需求。

方案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技术、确定信号中继设备布置方案等。

隧道管廊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迅罗通信

隧道管廊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迅罗通信

隧道管廊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迅罗通信隧道管廊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产品详情虽然当今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迅速,但无论何种先进的无线对讲通信系统解决方案都无法做到在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实现真正的无缝覆盖,诸如长短程隧道,综合地下管廊等地域无线对讲系统通信。

通常这些信号盲区范围较大,对通信的需求较严,甚至必须保证良好的通信覆盖,例如:长短程隧道,综合地下管廊等,因为室内手机信号太差导致,影响活动的正常进行;隧道或管廊内如果不能达到信号无缝覆盖会给交警在执勤或处理交通事故时以及管廊施工排查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解决上述小范围的专网信号补盲覆盖问题时,如果再架设基站因成本过高,施工复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一种性价比高、安装方便且具有小型基站功能的信号延伸放大设备——光纤直放站,以快速响应用户的通信需求。

隧道管廊多为狭长的筒状结构,由于山体树木等环境的阻挡,对信号的屏蔽性很强,一般都为信号盲区。

对于在解决长隧道管廊覆盖时且具备光纤链路时,可以安装光纤基站信号增强器来有效地解决隧道管廊内网络覆盖不到的问题,由于光纤具有成本低、损耗小的特点,最远可拉20公里,这样可以无需考虑隔离度问题。

解决短隧道管廊覆盖时,若隧道管廊不具备光纤连路,可采用在隧道管廊口附近用八木天线向隧道内进行覆盖,此方案具有工程安装简单,造价低的特点。

在解决较长隧道或隧道以及管廊内弯曲网络覆盖时,需要对隧道管廊进行无源天线分布;也可以采用泄漏电缆的方案进行覆盖。

隧道管廊无线对讲系统解决方案分体式直放站有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按照近端机与远端机之间的链接方式可以分为光纤基站信号增强器和射频基站信号增强器。

无线对讲通信系统分为有线引入和无线引入等几种信号引入方式。

这种覆盖方式主要是针对距离长、路线弯曲的隧道或地下综合管廊。

在隧道或管廊内全线铺设泄漏同轴电缆,其全线路的场强很平稳,可提供高质量的通信链路。

在隧道口或管廊口架设信号增强器近端机,将空间波能量放大后转送入泄漏同轴电缆,泄漏同轴电缆通过自身的槽孔将收到的信号辐射出去,在其周围形成泄漏电磁场,来实现移动台之间的通信。

GSM-R弱覆盖场景的解决方案

GSM-R弱覆盖场景的解决方案

0 引言G S M -R 根据铁路特点增加了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eMLPP)、语音组呼(VGCS)、语音广播呼叫(VBS)等专用移动通信功能。

GSM-R系统的通信质量至关重要,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同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一样,无线覆盖是GSM-R通信质量和安全保障的根基。

GSM-R沿线无线环境复杂,需要冗余覆盖且不能存在覆盖盲区。

目前,大部分路段由宏站覆盖,长隧道通常采用泄漏电缆加强覆盖。

但在一些特殊路段,铁路线路弯道较多,有大量短隧道或路堑,一些丘陵地带受山坡阻挡,都会导致信号衰减较大,类似城市楼宇产生的阴影效应。

如何解决山坡阻挡、弯道及路堑等弱覆盖场景是GSM-R系统应用的难题。

铁路无线环境示意见图1。

由于地基两侧都有山丘阻挡,导致宏站的信号无法传播。

在此类路段,可通过直放站或者分布式射频单元(RRU)设备,使用低中增益天线进行覆盖。

以下针对GSM-R弱覆盖场景中的直放站覆盖方案和分布式RRU覆盖方案进行对比分析[1]。

1 直放站覆盖方案1.1 直放站由于早期市场没有RRU产品,目前GSM-R现网大多采用光纤直放站作为中继放大基站信号,应用在不便于宏站安装的隧道、地堑等弱覆盖场景。

无线直放站由于自激、干扰等因素已被淘汰,在此不作讨论。

光纤直放站一般由近端机和远端机组成。

其中,近端机通过射频电缆与基站设备相连,然后通过光纤连接至远端机,近端单元通过射频接口连接独立扇区信号,经接收模块进行信号处理,数模转换、数字下变频后进行电光转换,通过光纤拉到远端,远端经光电转换、数GSM-R弱覆盖场景的解决方案杨启庆:南宁铁路局南宁通信段,段长,高级工程师,广西 南宁,530001王 刚:南京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江苏 南京,210011摘 要:铁路沿线无线环境复杂,在山坡弯道等弱覆盖场景下,较常采用的是直放站覆盖方式。

近年来出现的分布式RRU覆盖新技术,已在我国铁路实际应用。

针对GSM-R弱覆盖情况下的上述两种解决方案,就组网方案、技术特点等进行对比分析。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方案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方案工程背景与目标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隧道作为连接地理障碍两端的重要通道,其安全性与通信的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

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旨在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以满足隧道内紧急救援、交通管理、监控等需求。

本施工方案将围绕隧道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营。

施工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完成以下准备工作:实地考察:对隧道环境、地质条件、交通流量等进行详细考察,收集相关数据。

方案设计:根据考察结果,设计合理的无线通信系统方案,包括信号覆盖范围、传输带宽、设备配置等。

预算编制:根据方案设计,估算项目成本,编制详细的预算表。

施工队伍组建:选择有经验的施工队伍,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方案设计和预算,选择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通信设备。

采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设备兼容性:确保所选设备能够与现有系统兼容,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设备性能:选择满足隧道通信需求的高性能设备,确保通信质量和稳定性。

安全性:确保设备符合国家及行业标准,具有相应的安全认证。

施工流程规划施工流程规划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现场勘查:对隧道内部进行详细勘查,确定设备安装位置。

设备安装:按照方案设计,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系统调试:完成设备安装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确保通信质量。

验收与交付:系统调试通过后,进行项目验收,交付使用。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点包括信号衰减、干扰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信号增强:在隧道内部增设信号增强设备,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抗干扰措施:采用先进的抗干扰技术,降低外界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质量控制与安全保障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质量控制和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具体措施包括: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安全保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同时,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智慧隧道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隧道整体解决方案

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
数据传输技术
利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传 感器数据、视频数据等的传输,保证数据 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VS
数据处理技术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挖掘, 提取有用的信息,生成告警、报表等数据 产品。
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
物联网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技术,实现隧道内设备的智 能感知和互联互通,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效率。
雷达传感器技术
利用雷达发射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获取车辆和周围环境信息, 具有较广的监测范围和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的特点。
视频监控技术
通过高清摄像头采集图像和视频数据,对车辆和隧道内情况进行 实时监控和分析。
激光雷达技术
利用激光雷达对车辆进行探测和跟踪,获取车辆位置、速度等信 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建设内容与重点
建设内容
包括隧道智能化监控系统、隧道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隧道 应急智能化系统等。
建设重点
注重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实现各系统之间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息共享和联 动控制。
建设步骤与计划
建设步骤
包括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调试与验收等阶段。
建设计划
制定详细的建设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主要应用领域
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隧道建设和管理。
智慧隧道建设意义
1 2
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隧道的通行效率 和安全性。
降低运维成本
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降低隧道的运维成 本。
3
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可视化和数据分析,提高隧道管理和应急 响应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讯罗通信的隧道无线通信系统解决方案详细介绍在隧道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有几种覆盖方式,比如:1:采用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漏泄电缆覆盖方式2:采用光纤直放站近端机+光纤直放站远端机+天线覆盖方式3:采用综合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综合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无线覆盖方式等等,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今天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厂家的讯罗通信来介绍一下隧道无线通信系统中,综合光纤直放站近端机+综合光纤直放站远端机+无线覆盖方式。

一: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构成无线通信系统覆盖地下隧道和附属设备用房,所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射频信号均合并到一套综合光纤传输设备中。

即在管理中心通过综合光纤近端机可以输入100MHz调频广播信号、450M调度对讲信号、350M公安集群和消防本地信号、800M公安集群信号,用一根光纤传输到地下隧道中的综合光纤远端机;综合光纤远端机每400m左右放置一台(每个弱电间放置1台),输出的4个频段的信号接4个频段的天线分别覆盖隧道,天线覆盖半径为200m,取代泄漏电缆,实现节能和便于维护的目的。

综合光纤近端机与综合光纤远端机一台设备既可以实现调频广播、调度对讲、350M公安集群与消防等多个频道的信号覆盖,节省了安装空间。

二:隧道无线通信系统功能1、调频广播在管理中心,调频广播直放站接收室外空中的调频广播信号,根据每个城市的广电部门要求,需要引入8/12/16个调频广播信号(87~108MHz):比如87.9、89.9、90.9、91.4、93.4、94.0、94.7、97.2、97.7、98.1、99.0、101.7、103.7、105.7、107.2、107.7。

射频直放站的信号传送至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的调频广播端口,通过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将信号数字化处理后将无线RF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送往各个部位的无线通信扩展机,通过扩展机对光信号的分配,将送到安装在地下隧道里的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远端机,有远端单元完成将光信号转换成无线RF信号,并对其信号放大,通过安装在综合光纤远端机上的FM天线,将FM信号辐射到通道内。

FM广播只覆盖地下隧道主线和匝道(社会车辆行驶范围内),不覆盖工作井和其他地方。

在隧道内的车辆可以接收到室外调频广播的信号。

选配插播时,管理中心也可以通过调频广播直放站插播应急情况信息,信号和命令等。

2:调度对讲调度对讲为隧道养护管理人员提供移动通信手段,信号覆盖区域包括车行通道、电缆通道、附属用房、人行疏散通道、检修车道、隧道出入口(洞口外200m范围内)。

调度无线通信系统采用数字移动对讲技术,使用频段为450MHz频段,具体频点由当地无线电管理局分配。

无线调度对讲通信系统是在控制中心建立数字中转台,中转台输出的信号通过450M分合路器设备将信号送给安装在控制中心的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调度对讲端口,通过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近端机和光纤,送到安装在隧道里无线通信综合光纤远端机,由远端单元完成将光信号转换、信号放大,通过安装在远端单元上的天线,将信号辐射到通道内。

完成覆盖后可实现控制中心与无线对讲机的通信,隧道内的对讲机之间、隧道内外的移动手机之间采用异频方式通信,并通过中转台转接。

无线对讲通信子系统频率为450MHz频段,收发频率相差10MHz。

3:消防与公安无线信号引入实现消防和公安无线通信系统的引入和覆盖,包括以下频段:消防:350~370MHz 本地转发3个信道;公安:800M数字集群(3个信道)、350M数字集群(4个信道)。

覆盖区域包括车行通道、人行疏散通道、附属用房、隧道出入口等。

消防和公安无线手持台可在上述区域相互通话。

350MHz公安、交警的信号由350M选频直放站在空中接收,输出信号与消防本地转发3信道合路后接入综合光纤近端机的350M端口,通过综合光纤近端机和光纤,送到综合光纤远端机。

并由远端单元完成将光信号转换、信号放大,通过综合光纤远端机上的350M天线,将信号辐射到通道内,在通道内的公安和交警的对讲机可以通过系统与公安的中心通话,在隧道内的消防的对讲机也可相互通话。

公安800M集群信号由监控中心的800M集群选频直放站在空中接收信号传输至综合光纤近端机的800M端口,通过综合光纤近端机和光纤,送到综合光纤远端机,并由远端单元完成将光信号转换、信号放大,通过综合光纤远端机上的800M天线,将信号辐射到通道内,在通道内的公安对讲机可以通过系统与公安的中心通话。

4:网管工作站网管工作站是无线通信各子系统的监控终端,设立在监控中心,方便隧道管理人员对系统各设备的监测和维护。

通过网管工作站可以监控隧道内所有无线通信综合光近端机MU、无线通信光扩展机EU、无线通信综合光远端机RU的工作情况。

三: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构成本系统设备由调度基地台、调度台、调度分合路器、调频广播直放站、350M公安选频直放站、350M消防本地转发台、350M四合路器、800M公安集群直放站、天线、对讲机、综合光纤近端机、综合光纤扩展、综合光纤远端机、定向耦合器、功分器、各频段的室内天线、室外定向天线、室外全向天线、避雷器、洞口定向天线等组成。

四:隧道无线通信系统工作方式无线调度对讲系统采用双向异频单工方式工作。

调频广播通信子系统采用单向同频单工方式工作。

公安和消防系统采用双向异频单工方式工作。

五:隧道无线通信系统指标1)工作频段调频广播87~108MHz调度400~430MHz消防常规350~370MHz公安常规350~370MHz公安800M集群806~866MHz基地台发高收低,移动台发低收高。

2)频道带宽FM广播150kHz对讲机12.5kHz消防、公安25 kHz3)频点数450M调度1个双工信道(收发差10MHz)350M公安集群4个载波350M消防本地3个载波800公安集群4个载波FM广播8/12/16个频道4)系统信噪比:优于20dB5)时间概率、地点概率:优于95%6)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12000h7)电源和功耗隧道无线通信综合柜220VAC±10%/50Hz/1800W 光纤直放站近端站设备220VAC±10%/50Hz/200W 光纤直放站远端站设备220VAC±10%/50Hz/500W六: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调频广播主机品牌:讯罗通信型号:XL-ZFZ-100工作频率范围88MHz~108MHz;接收频段数8/12/16个常规;广播信号增益≥70dB发射功率≥5dBm带外抑制≥35dB手动衰减30dB可调(数控)话音输入电平0dBm/600Ω平衡方式设备控制信号输入0~5V/DC音频频率响应300Hz~1500Hz±1dB2、数字调度主机1)一般要求频率范围403-430MHz信道间隔25/12.5 kHz工作循环25W 100%频率稳定度±1ppm(-30℃~+60℃)2)发射部分输出功率5~40W(可调)传导/辐射杂散﹣36dBm <1GHz;﹣30dBm >1GHz 调制限制±**************;±5.0kHz @ 25 kHz FM噪声﹣************;﹣45dB @ 25 kHz邻道功率﹣************;﹣70dB @ 25KHz音频响应+1~-3 dB音频失真3%3)接收部分灵敏度(数字)0.3uV/BER5%邻道选择性************/70dB@25kHz互调*********/25 kHz(TIA-603);*********/25 kHz (ETSI)信噪比﹣************;﹣45dB @ 25 kHz额定音频输出功率0.5W额定音频失真3%(典型值)音频响应+1~-3 dB传导杂散-57 dBm3、数字调度控制盒1)一般要求信道数≥16信道间隔25/12.5 kHz频率稳定度±1.5ppm防护等级IP542)发射部分输出功率≥10W(可调)传导/辐射杂散﹣36dBm <1GHz;﹣30dBm >1GHz调制限制±**************;±5.0kHz @ 25 kHzFM噪声﹣************;﹣45dB @ 25 kHz邻道功率﹣************;﹣70dB @ 20KHz音频响应+1~-3 dB音频失真≤3%3)接收部分灵敏度(数字)0.7uV/BER1%(典型);0.3uV/BER5%邻道选择性************/70dB@25kHz互调*********/25 kHz杂散响应抑制*********/25 kHz信噪比﹣************;﹣45dB @ 25 kHz额定音频输出功率0.5W额定音频失真3%(典型值)音频响应+1~-3 dB传导杂散-57 dBm4、数字调度手持对讲机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模式,能兼容现有常规模拟系统,且使用频段与基地台一致。

1)一般规格信道数≥100信道间隔12.5 KHz工作时间≥10h频率稳定度±1.5ppm防水防尘IP542)发射部分输出功率≥1W(可调)传导/辐射发射-36dBm<1GHz;-30dBm>1GHz调制限制±**************;±5.0kHz @ 25 kHzFM噪声************;﹣45dB @ 25 kHz邻道功率﹣************;﹣70dB @ 20/25KHz音频响应+1 ~-3dB音频失真≤3 %(典型)3)接收部分灵敏度(数字)0.7uV/BER1%(典型);0.3uV/BER5%(峰值)邻道选择性************;70dB @ 25 kHz互调*********/25 kHz杂散响应抑制*********/25 kHz信噪比﹣************;﹣45dB @ 25 kHz额定音频输出功率0.5W额定音频失真≤3%音频响应+1 ~-3dB传导辐射-57 dBm5、分合路器(450M)品牌:讯罗通信型号:FH420-2/JF420-2/SGQ-420D频率范围400MHz~420MHz(或根据需要)输入输出阻抗50 Ω驻波比≤1.5端口隔离度≥50dB分路端口输出≥30dB双工端口隔离度≥75dB接头形式N6、消防本地转发(350M)1)一般要求频率范围350MHz信道间隔25/12.5 kHz工作循环25W 100%频率稳定度±1ppm(-30℃~+60℃)2)发射部分输出功率5-40W(可调)传导/辐射杂散﹣36dBm <1GHz;﹣30dBm >1GHz调制限制±**************;±5.0kHz @ 25 kHzFM噪声﹣************;﹣45dB @ 25 kHz邻道功率﹣************;﹣70dB @ 25KHz音频响应+1~-3 dB音频失真3%3)接收部分灵敏度(数字)0.3uV/BER5%邻道选择性************/70dB@25kHz互调*********/25 kHz(TIA-603);*********/25 kHz (ETSI)信噪比﹣************;﹣45dB @ 25 kHz额定音频输出功率0.5W额定音频失真3%(典型值)音频响应+1~-3 dB传导杂散-57 dBm7、公安选频直放站(350M)品牌:讯罗通信型号:XL-ZFZ-350频率范围上行350MHz~360MHz下行360MHz~370MHz上下行间隔10M增益55dB增益调整范围≥30dB 1dB/Step增益调节线性10dB±0.1dB,20dB±0.1dB,30dB±0.15dB, 信道带宽25kHz(3dB带宽)(保护带宽100kHz)信道数4载频信道选择性fo±100kHz≥-40dBc噪声系数<4dB上行自动切断≤-85dB带内波动≤2dB输入输出阻抗50Ω驻波比≤1.5输出功率上行30dBm ;下行0dBm下行ALC≤25dB三阶互调:≤-30dBc(上行2信道20dBm)杂散发射在9kHz--1GHz范围内<-36dBm在1GHz--12.75GHz范围内<-30dBm告警功能和指示激光寿命告警和指示接收无光告警和指示电源指示RF功率告警8、四合路器(350M)品牌:讯罗通信型号:XL-POI-4频率范围350MHz~370MHz合路损耗≤6.5dB合路输入功率25W/信道输入输出阻抗50Ω驻波比≤1.5接头形式N9、公安集群直放站(800M)品牌:讯罗通信型号:XL-ZFZ-800频率范围上行806MHz~821MHz(客户要求频段)下行851MHz~866MHz(客户要求频段)上下行间隔3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