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基本历史事实。
b.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2、思想情感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兴趣。
b.激发学生的研究和思考欲望。
c.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
3、教育对象适用于九年级学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和过程。
(2)理解城市和大学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2、难点(1)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2)理解城市和大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一、教师引入(1)打开课程:为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简要讲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重要影响。
(2)概述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发展变化,介绍时空背景等基本概念。
(3)宣读主题。
二、引入课内知识(1)了解城市的起源及其特点。
(2)城市和中世纪社会经济结构的联系。
讲解城市的职业分化和市民和商人等社会群体。
(3)讲解大学的起源和特点。
三、解读课文1、了解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介绍城市的人口结构和城市的职业分化。
城市的商业和工业发展。
(2)城市在教会和封建贵族影响下的变化。
教会和封建贵族都重视城市的商贸和手工业。
但是,他们也限制了城市市民的自由。
(3)介绍城市的政治变化。
城市维护市民的权利。
城市也经常发生暴力事件。
城市和封建贵族爆发战争。
2、了解大学的兴起和发展(1)介绍大学的起源和传统。
在教会影响下,大学成为学术研究、传播知识和教育的中心。
(2)讲解大学的组织和运行。
大学的学制和行政机构的规范。
(3)介绍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
大学通常设置神学、法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
老师授课的方式和内容。
四、总结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1、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影响(1)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刺激了城市民主的兴起。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世纪欧洲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等。
但学生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可能还有一定的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认识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产生兴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图片、地图等材料,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等,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城市和大学的发展特点及其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辅助材料,分析大学在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取得自由和自治的方式;了解市民阶层的形成概况;知道大学兴起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尝试通过网络、书籍、报刊等途经收集历史资料,用历史的眼光认识西欧城市的发展进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城市兴起以后,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了解大学的兴起使欧洲的教育出现新的变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重点难点【重点】中世纪的城市和欧洲早期的大学。
【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你怎样理解这句谚语?2.中世纪西欧城市里生活的是什么人?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3.最初的大学是怎样开办起来的?开设了什么课程?【新课导入】(材料式导入)在中世纪的西欧有个奇怪的现象,城市想要独立,需要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来获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法兰西的琅城自治。
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阅读教材P42的第1段,思考:城市兴起的背景是什么?答案提示:从10世纪起,西欧经济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城市兴起。
2.阅读教材P43第1段的内容,思考:(1)城市为什么要要求自治?答案提示: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
(2)城市取得自治的方式主要有哪些?答案提示: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阅读教材P43第2段的内容,思考:(1)取得自由的城市有什么特征?答案提示:在自由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2)城市取得自治的形式是什么?答案提示: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
教师总结:国王这样做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历史背景、兴起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学习需要结合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从而形成较为全面的历史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掌握相关历史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提高自学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关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相关论文、书籍。
3.课件: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过程,包括城市复苏、大学创建等环节,同时阐述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及其对欧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中世纪城市的重新兴起,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以及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关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背景知识,如封建制度、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等。
但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产生疑问,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答。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欧洲历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
2.教学难点:学生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的理解;学生对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历史发展的影响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及其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地图、文献等。
3.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中世纪欧洲的基督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的历史背景。
2.呈现(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分析:西欧城市蓬勃发展以后,推动了欧洲手工业的发展。
产生了市民阶级,与世俗文化,构成了早期资产阶级。
减少了欧洲的财富累积,提升了欧洲人民的生活水平。
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近代科学的蓬勃发展,以及文学艺术的经济繁荣。
同时大学活跃了当时的思想文化活动,大学培育了人才,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在一定意义上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并作了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与能力】1、识记西欧城市复兴的时间、区域,城市争取斗争的常用方式;2、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过程;3、介绍大学的蓬勃发展、大学自治权及其开办的主要课程等。
【过程与方法】1、在城市的兴起和发展的层层分析中,学习掌握从图片与史料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2、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思想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中世纪市民崇尚人生民主自由、谋求城市自治权的勇气,体悟“踏进中世纪”源自于“人”本身的推动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蓬勃发展【教学难点】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教学准备工作:1、电脑、投影仪;2、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3、有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多数人指出中世纪的西方文化较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来说就是一种退步,中世纪意味著滞后、腐化、幽禁和盲从。
实际上,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刚刚问世的城市沦为中世纪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那么,为什么城市会在这一时期出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的引入方式提升学生的自学兴趣。
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民主自由和自治权的城市1.材料和图片展示:乔治出生于中世纪意大利乡村的一个农奴家庭,从小跟着邻居学了一手剪裁的好手艺。
今年20岁的他打算与自己中意的姑娘安妮结婚,却遭到庄园主詹姆斯的反对,他再也忍受不了他父辈那样的悲惨生活,他想改变。
2.教师回答:乔治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打声叙述一下乔治父辈的悲惨生活。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材,主要介绍了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的兴起,第二部分是大学的兴起。
教材通过讲述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历史变迁,认识城市和大学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中世纪欧洲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深入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过程,认识城市和大学在中世纪欧洲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中,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2.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史料、讨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图片观察法:用于引导学生观察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事物的感知。
3.史料分析法: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关于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史料,加深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
4.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就中世纪欧洲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及其意义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史料,用于课堂教学。
2.设计好针对重难点的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学习目标•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背景;•掌握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过程;•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城市和大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四、课前预习学生们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以下内容:•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五、教学内容中世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在中世纪,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商业的发展,城市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
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并有助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的广场、城墙、市场、教堂以及各种公共建筑。
城市的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商业发展。
商人需要交易联络,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城市。
2.农村人口的增加。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有了所得让更多人口生存和增加。
3.贵族的欲望。
许多贵族不愿意像以前那样采取传统的生活方式,更愿意向城市迁移,并建立城市贵族家族。
4.政治发展。
缺乏中央政府的管理,一些城市逐渐拥有了自治权并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和保护。
中世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城市内的治安问题成为城市劳动力的主要关注点。
同时,城市的扩张和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内的住房问题加剧。
此外,城市贵族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
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和发展是欧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标志。
中世纪大学主要由神学、法学、医学、哲学四个学科构成,这四个学科也是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
大学的兴起有以下几个原因:1.教会对教育进行了重视。
中世纪教会认为,神学作为最高学科应该在大学中被教授。
2.受到谴责的学院的影响。
公元12世纪早期,一些教义上的异端被谴责而离开了教会,他们开始在学院中研究和传播学问,如罗兰曾为schools提供教义上的讲课。
3.经济发展。
由于贸易和商业的兴旺,许多城市逐渐形成,成为学习和教育的重要场所。
4.城市自治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著名城市名称、城市争取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构成、大学兴起的时间、原因、拥有的特权等基本史实。
2:阅读教材与材料,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归纳其斗争的目的、手段,城市的特点,认识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区别。
3:阅读教材,说出西欧城市居民的构成,认识市民阶级的出现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4:阅读教材,说出欧洲早期大学的发展历程及课程设置。
教学重点:
1:阅读教材与材料,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归纳其斗争的目的、手段,城市的特点,认识自由和自治城市的区别。
2:阅读教材,说出西欧城市居民的构成,认识市民阶级的出现和早期资产阶级的形成。
3:阅读教材,说出欧洲早期大学的发展历程及课程设置。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知识链接
师:播放视频:威尼斯风景
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
它是何时出现的,这一时期的城市有哪些特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去探寻它的历史。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自主学习
出示任务:任务一:结合教材,识记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著名城市名称、城市争取自由的手段、城市居民身份的构成、大学兴起的时间、原因、拥有的特权等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
出示任务:任务二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说出西欧新的工商业城市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炼答案。
生:原因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找出城市开展反领主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采取斗争常用的手段有哪些?取得自治权的标志是什么?
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
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
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
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
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词句,归纳出答案。
生:目的: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标志:取得“特许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
3.阅读教材P42页相关史事和第一子目内容,归纳西欧城市的特点。
生:交通便利、规模较小、自由和自治
师强调:局限性:不能完全摆脱国王或领主的控制
4.阅读教材P43页正文第2段,说出自由城市与自治城市的区别。
生:自由城市: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生:自治城市:
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师强调:自治城市的自由和权利大于自由城市
出示任务:任务三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说出西欧中世纪城市居民有哪些人构成?
生回答。
教师根据PPT图示讲解。
出示思考题:判断甲、乙两个同学谁说的更有道理。
甲:我国北宋的东京(开封)、南宋的临安(杭州),比同时期西欧的城市大得多,人口多,商业更繁荣,市民中也有大量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因此也产生了市民阶层,这比西欧更先进。
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尽管还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但是,这种独立性是我国古代的城市没有的。
我国古代的城市往往都是政治中心,东京和临安都是首都,市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更不能像西欧那样产生资产阶级。
学生合作探讨,进行回答,教师讲解。
乙同学说的更有道理。
西欧封建社会城市中的居民主要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的利益取向比较一致,并希望建立“市民城市共同体”的形式,在城市内部实行自治权,重要的是随着市民经济力量的壮大,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了早期的资产阶级。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据封建社会主体,再加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也就不可能分裂出更多的、专一的手工业者和商人,也就不具备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环境。
设计意图: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看到西欧城市的进步性。
2.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后,教师总结讲解。
经济:
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
政治:
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
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长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思想文化:
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新形成,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旨在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出示任务:任务四
【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大学类型有哪些?
生: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2.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生: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怎样?
生:国王一般都尊重大学自治;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中世纪的大学需要上哪些课程?这些课程有什么特点?
生:基础课程:
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课程:
法学、医学、神学
生:特点:
●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师补充:巴黎大学形成于12世纪初期,是欧洲最早的大学之一,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
巴黎大学是学生和教师联合组成的。
当时全校共设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四个学科。
在巴黎大学,文艺学科为普通学科,包括语法、逻辑、修辞、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七艺”,修业完成后可获得学士学位,只有普通科毕业的学生才能升人神学、法律和医学三个高级学科,修完后可获得硕士学位,牛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它的诞生源于英法关系恶化。
英国国王于1167年禁止学生在巴黎大学学习,英国学者开始向牛津会聚。
13世纪初期,牛津大学从罗马教皇手中获得了特许状。
大学的诞生标志着西欧社会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单位,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
大学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而且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了丰高的办学经验。
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不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对以后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在城市中逐渐出现了各种学校,这就是后来中世纪大学的基础。
这些由各种学校逐渐演变而成的大学成为当时培养人才的提篮和传播知识的基地。
四、反馈检测归纳提升
1.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A.教会B.封建主C.国王D.市民阶级
2.“有的则围绕着城堡或其他堡垒发展起来……直到现在……还可以见到‘爱丁堡’‘汉堡’‘匹兹堡’这样的名称。
”材料反映了()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B.罗马教廷的统治
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D.巴黎圣母院的修建
3.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
下列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
A.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作为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
C.这些城市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
D.所有城市都发动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4.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初建时,并不是政治和文化中心,而是商业和手工业中心。
城市的发展()
A.形成了雅典民主政治B.促使阿拉伯半岛统一
C.最终淘汰拜占庭文明D.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5.11-13世纪,西欧城市兴起,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巴黎、佛罗伦萨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6.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A.农民阶级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D.工业无产阶级
7.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下列与西欧大学兴起无关的是()
A.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
B.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人西欧。
C.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D.欧洲封建庄园广泛出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