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9数字孪生白皮书

合集下载

电子实习报告参考文献

电子实习报告参考文献

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子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电子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以下是我实习期间参考的相关文献。

二、文献综述1. 电子行业概述(1)《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该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电子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挑战,为电子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电子制造行业白皮书》(2022年):该白皮书对我国电子制造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剖析。

2. 电子企业案例分析(1)《华为公司发展历程及战略分析》(2022年):本文详细分析了华为公司的发展历程、战略布局和核心竞争力,为电子企业提供借鉴。

(2)《苹果公司产业链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2022年):本文对苹果公司的产业链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3. 电子技术发展(1)《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2022年):本文分析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技术挑战和市场前景。

(2)《5G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2022年):本文介绍了5G技术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及应用领域。

4. 电子产业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促进法》(2022年):该法明确了我国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政策措施。

(2)《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2022年):该纲要提出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三、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电子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所取得的成果:1. 熟悉了电子行业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掌握了电子产品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基本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了解了电子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市场竞争策略,为今后的职业生涯积累了宝贵经验。

4.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参考文献[1]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报告(2022年)[M]. 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22.[2] 中国电子学会. 电子制造行业白皮书(2022年)[M]. 北京:中国电子学会,2022.[3] 陈永民. 华为公司发展历程及战略分析[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2,44(2):254-263.[4] 王晓明. 苹果公司产业链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2,44(3):456-464.[5] 张华.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2,44(4):578-587.[6] 李明. 5G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J]. 电子与信息学报,2022,44(5):789-79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促进法[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8]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M].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2.。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22版)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22版)

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22版)(2022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二○一五年四月前言2022年,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多个国家先后部署了相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

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延续了自2022年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但由于受到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持续低迷,企业投资能力受限的影响,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放缓。

在此背景下,多数企业视当前阶段为宝贵的“战略调整窗口期”,面向下一代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纷纷加快了企业的战略定位、业务、产品和技术的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呈现出“蓄力凝神”的突出特征,产业创新活跃,投融资动作积极。

工业软件当前的发展情况,可视为未来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

工业软件产业的调整,体现了全产业对未来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的预判。

在此形势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写了《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白皮书(2022版)》,全面梳理2022年全球和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的发展情况,从创新进展、应用推广、企业发展、投融资、政策环境等维度总结工业软件的发展特点,分析我国工业软件发展面临的问题,展望2022年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发展态势,并分别对政府、用户企业、工业软件企业和行业协会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目录一、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状况............................................................. (1)(一)智能制造与智能制造系统............................................................. ............1(二)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 (2)1.美国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 ...22.日本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 ...........33.欧盟多国部署智能制造相关发展战略....................................................3(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 ................3(四)工业软件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风向标.........................................................4二、全球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5)(一)市场规模............................................................. ........................................5(二)市场结构............................................................. ........................................6(三)主要特点............................................................. . (6)1.市场规模保持增长但增速放缓............................................................. ...62.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63.工业云服务市场迅速升温............................................................. .. (7)三、我国工业软件发展状况............................................................. (8)(一)市场规模............................................................. ........................................8(二)市场结构............................................................. ........................................8(三)主要特点............................................................. . (9)1.市场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重点行业带动................................................92.业务管理和市场分析类SaaS产品市场快速增长..................................93.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市场快速升温 (9)四、创新进展............................................................. . (10)(一)技术与产品创新............................................................. .. (10)1.公有云成为企业应用软件的主要载体..................................................102.容器技术提高了市场竞争水平和产品迭代速度..................................103.物联网深入发展催生新的工业云服务.. (10)I4.云协同功能成为企业级软件的标准配置..............................................115.企业级安全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 (116).人工智能技术在众多行业获得实际应用..............................................11(二)发展模式创新............................................................. (12)1.开源发展成为重要的技术研发模式......................................................122.平台化和众包研发成为首选的产品发展模式......................................123.订阅式SaaS成为企业管理软件主流商业模式....................................124.技术增值服务成为研发和过程控制软件新兴商业模式. (13)五、应用推广............................................................. . (14)(一)重点应用............................................................. .. (14)1.市场营销管理等SaaS云服务............................................................. ...142.基于混合云的ERP............................................................ .......................143.面向全价值链可定制的PLM、MOM集成服务........................................154.基于泛在传感数据集成的工业互联网服务 (16)(二)应用特点............................................................. .. (16)1.SaaS服务模式收入占比稳步快速提高.................................................162.大数据分析开始在部分行业获得实际应用..........................................173.面向智能工厂的综合定制解决方案市场兴起......................................174.传统企业跨界发展成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中坚力量.. (17)六、企业发展............................................................. . (19)(一)总体发展状况............................................................. ..............................19(二)国外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 (19)1.研发设计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02.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13.业务管理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24.市场营销和分析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4(三)国内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 (25)1.研发设计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252.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26)II3.业务管理软件领域主要企业发展状况 (27)七、产业投融资............................................................. (29)(一)国外投融资情况及特点............................................................. .. (29)1.投融资活动非常活跃............................................................. .................292.投融资行为彰显各细分领域主要竞争焦点..........................................31(二)国内投融资情况及特点............................................................. .. (32)1.投融资活动相对较少............................................................. .................322.跨界合作频现反映出企业拓展市场需求急切.. (32)八、政策环境............................................................. . (34)(一)主要国家和地区政策............................................................. (34)1.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初见成效..................................342.英国:“高价值制造”战略推进缓慢..................................................343.德国:“工业4.0”战略快速发展.......................................................35(二)我国及地方产业政策............................................................. (36)1.国家政策文件............................................................. .............................362.地方政策文件............................................................. .. (38)九、主要问题............................................................. . (41)(一)工业企业投资水平下滑............................................................. .. (41)1.工业企业对软件服务的投资能力不足..................................................412.工业企业对软件服务的投资动力不足..................................................41(二)产业市场关系还未完全理顺............................................................. (41)1.软件厂商与工业企业的需求对接不足..................................................412.工业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足..........................................423.工业软件产业价值链仍不完整............................................................. .424.工业软件市场成熟度低............................................................. .............42(三)综合解决方案存在技术挑战............................................................. (42)1.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复杂............................................................. .422.技术产业快节奏发展对解决方案更新的速度要求高.. (43)十、2022年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展望 (44)III(一)总体发展展望............................................................. (44)1.产业规模展望............................................................. .............................442.产业结构展望............................................................. .............................443.市场发展展望............................................................. .............................444.技术发展展望............................................................. .............................44(二)创新态势展望............................................................. (45)1.工业技术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成为创新的主要方向..............................452.智能工厂成为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软件创新的主线..........................453.众包研发成为更多管理软件和研发设计软件企业的选择..................45(三)应用发展展望............................................................. (45)1.工业大数据将是年度应用发展的最大热点..........................................452.更多企业软件和应用将采用混合云的部署方式..................................463.企业级安全解决方案市场需求扩大 (46)(四)企业发展展望............................................................. (46)1.创新驱动成为企业主要发展动力 (462).调整能力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胜负手..................................................47(五)投融资发展展望............................................................. .. (47)1.投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 .............472.大型企业重组并购将围绕差异化定位策略开展..................................473.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需求将明显提高 (48)(六)政策展望............................................................. .. (48)1.致力于加强工业基础能力............................................................. .........482.致力于完善创新体系和机制............................................................. .....483.致力于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推广......................................................494.致力于拓展投融资渠道............................................................. .............495.致力于完善市场环境............................................................. .. (49)十一、2022年我国智能制造和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建议 (50)(一)对政府的建议............................................................. ..............................50(二)对用户企业的建议............................................................. . (51)IV(三)对工业软件企业的建议............................................................. ..............51(四)对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议............................................................. ..52附录............................................................. ............................................................... ..53附录1:研究对象与范畴............................................................. .......................53附录2:工业软件分类及代表企业............................................................. . (54)V一、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一)智能制造与智能制造系统工信部印发的《2022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对智能制造给出了明确定义,指出“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9.06.28•【文号】工信厅网安〔2019〕42号•【施行日期】2019.06.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子信息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信厅网安〔2019〕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民邮电报社、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有关互联网企业:现将《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工信厅网安﹝2019﹞42号)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联系人及电话:苗琳************/66069561(传真)电子邮箱:****************.cn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019年6月28日电信和互联网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方案近年来,随着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加快实施,大数据技术创新与应用日趋活跃,产生和集聚了类型丰富多样、应用价值不断提升的海量网络数据,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与此同时,数据过度采集滥用、非法交易及用户数据泄露等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做好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以下简称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管理尤为迫切。

为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网络数据安全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行业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网络安全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坚持维护数据安全与促进数据开发利用并重,坚持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坚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社会监督作用,立足我部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监管职责,开展为期一年的行业提升网络数据安全保护能力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加快推动构建行业网络数据安全综合保障体系,为建设网络强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

河南省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沈丘县县直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周考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

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2.“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3.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说法最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C.“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D.“物是观念的集合”5.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追求什么?”民工:“打工。

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学者的观点( )A.把追求精神满足或物质满足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B.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C.是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分歧的正确理解D.把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作为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6.哈佛大学的校训:“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

正是基于这样的校训,哈佛大学除了培养了无数杰出的哲学家外,在哲学点亮的这盏精神火炬的引导下,还培养出了大量的杰出的科学家和作家。

由此可见( )A.具体科学需要以哲学为基础B.学习了哲学就可以成为科学家C.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D.哲学和具体科学最终走向完全一致7.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

大数据标准化白皮书
3.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 89 3.1 国外大数据发展 ..........................................................................................................................89 3.1.1 政府出台计划.....................................................................................................................910 3.1.2 工业界大数据研究..........................................................................................................1213 3.2 国内的大数据现状 ..................................................................................................................1415 3.2.1 国内大数据关注焦点.......................................................................................................1415 3.2.2 地方政府探索大数据应用...............................................................................................1617 3.3 大数据产品的发展趋势 ..........................................................................................................2021 3.3.1 大数据由网络数据处理走向企业级应用 ......................................................................2021 3.3.2 移动终端数据应用将成为下一轮创新的中心 ..............................................................2122 3.3.3 “数据租售”成为最直接的盈利模式 ..........................................................................2122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前言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

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2016 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6 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 比重达到30.3%,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不断创新。

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

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6.2%。

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Index,简称 DEI 指数)。

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

预计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

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021年12月第24卷第2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Dec.,2021Vol.24,No.24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罗 宇(贵州财经大学,贵阳550001)[摘 要]当下,社会广泛关注的数字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指人们通过大数据的识别、选择、过滤和储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再生,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是信息化,而信息化在数字经济时代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目前正是转变发展路径、改进经济结构、转化增长动力的特殊时期,这给数字经济时代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信息化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1.24.048[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1)24-0102-021 数字经济时代国际背景概述2018年,欧盟发布了《地平线欧洲》计划提案,文中明确提出了欧盟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美国发布了《美国国家网络战略》《数据科学战略》等文件,重点提到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英国在经济领域也发布了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宪章》。

法国发布了《利用数字技术促进工业转型的方案》《5G发展路线图》。

德国推出了“云计划行动”,旨在通过云计算产业,在2021年能够推动国内数字经济产业大幅度增加。

日本的“智能云计划战略”也详细描述了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方案[1]。

纵观欧盟和世界各大主要国家发布的有关数字经济的战略文件,其共同点是高度重视和加大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对如何加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计划。

2 数字经济给实体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2.1 我国已经把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着数字经济时代飞速发展,中国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此前的跟随者转换为创新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数字经济市场中的大国。

芯片人才短缺五大成因

芯片人才短缺五大成因

芯片人才短缺五大成因原标题:芯片人才短缺五大成因“如果把所有的领域都加起来,我们国家芯片的人才缺口可能有60万左右。

”华南师范大学工学部执行部长、半导体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李京波教授向新京智库说。

其中,最缺的是制造环节的人才。

而有经验的工程师、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等都缺乏。

这小到可能影响一个项目的持续推进,大到影响产业的均衡发展。

这些现状的背后到底是因什么所致?是因为市场需求过快带动了产业发展过快,还是因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匹配度太低?抑或是因为待遇太低导致高校毕业生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已经在行业的又离开选择了更高薪的行业?新京智库通过采访了解,梳理出了大概5个主要因素。

1根本原因是产业发展快中国芯片设计龙头企业豪威集团上海研发副总裁许榴告诉新京智库,芯片行业出现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大陆芯片行业起步晚,前期主要依赖进口,人才储备量不足。

世界顶尖的芯片人才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等芯片技术起步早的地区。

据公开资料记载,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创期(1965年至1978年),探索及发展期(1978年至1990年)和重点建设期(1990年至2000年)。

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元器件检测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小强等人撰文表示,在探索及发展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孕育了一批重点企业,集成电路人才队伍也迅速组建起来。

但由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初创阶段的历史背景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集成电路技术的封锁,甚至曾出现政府管理乱象、政策权力划分不清晰等问题,使得我国集成电路技术水平与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仍存有较大的差距。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才进入高速发展期。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甜春向新京智库介绍,我国集成电路在过去十几年,是全球发展速度、增长速度最快的,以大约20%的速度在增长,而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的增长速度只有百分之五六。

在这个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各方力量涌入这个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就一下子起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世界
功能层 信息层
通信层
资产功能
数据、模型 (数字孪生实现)
网络、协议
数字孪 生空间
物理世界
集成层 资产层
传感器、驱动器 物(设备/机器/产品等)
图 以数字孪生体框架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Paas系统
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
1.3 数字孪生正成为主要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新抓手
国家

新加坡

法国

加拿大

⚫ 软件是载体
信息
软件
模型算法化 算法代码化 代码软件化
描述 诊断 预测 决策
指令
2.3 数字孪生内涵:涵盖“12345”五大内容
一项通用技术 两大孪生空间 三大技术要素 四大功能等级
⚫ 2003年密歇根大学Michael Grieces
⚫ 西门子2017年正式发布了数
⚫ 1969年NASA推出了第一代CAE软件 教授首次提出数字孪生概念;
字孪生体应用模型;
COSMIC Nastran;
⚫ 2010年美国军方提出数字线程;
⚫ PTC2017年推出基于数字孪
⚫ 1973年第一代CAPP系统Aபைடு நூலகம்ToPros问世; ⚫ 2011年洛克希德·马丁提出数字织锦; 生技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1.1 数字孪生正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焦点
➢ 2016-2018年,Gartner连续三年将数字孪生列为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 2019年,Gartner认为数字孪生处于期望膨胀期顶峰,将在未来5年将产生破坏性创新。
数字孪生技术
1.2 数字孪生正成为跨国企业业务布局的新方向
数字孪生
发展阶段
……
数字孪生因建模仿真技术而起、因传感技术而兴,并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群体突破和融合发展而发展壮大。
2.2 数字孪生定义
➢ 国外研究机构
⚫ 德勤:数字孪生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对某一物理实体过去和目前的行为或流程进行动态呈现。 ⚫ 埃森哲:数字孪生是指物理产品在虚拟空间中的数字模型,包含了从产品构思到产品退市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信息。 ⚫ 美国国防采办大学: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 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 ⚫ 密歇根大学:数字孪生是基于传感器所建立的某一物理实体的数字化模型,可模拟显示世界中的具体事物。
Product lifecycle Twin 产品全生命周期孪生
Date-Drived Virtual Twin 数据驱动的虚拟孪生
数字孪生++
Comprehensive Digital Twin 综合数字孪生
Digital Twin+AR 数字孪生+增强现实
3DEXPERIENCE Twin 3DEXPERIENCE孪生
数字孪生白皮书(2019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目目录录
一、数字孪生发展态势 二、数字孪生定义内涵 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 四、数字孪生未来展望
数字孪生发展态势
1.1 数字孪生正成为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新焦点 1.2 数字孪生正成为跨国企业业务布局的新方向 1.3 数字孪生正成为主要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新抓手
2.1 数字孪生历程:历经技术积累、概念提出、应用萌芽、快速发展四个阶段
21世纪之前 技术积累期
2000-2015年 概念提出期
2015-2020年 应用萌芽期
CAx软件为数字孪生的出现奠定了 美国军方机构开始提出数字孪生 工业软件巨头纷纷布局数
技术基础
的相关概念
字孪生业务
⚫ 1949年第一代CAM软件APT问世;
➢ 国内行业专家
⚫宁振波:数字孪生是将物理对象以数字化方式在虚拟空间呈现,模拟其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特征。 ⚫赵敏:数字孪生是指在数字虚体空间中所构建的虚拟事物,与物理实体空间中的实体事物所对应的、在形态和举止上都 相像的虚实精确映射关系。 ⚫林诗万:数字孪生是实体或逻辑对象在数字空间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复制体,可基于丰富的历史和实时数据、先进的算 法模型实现对对象状态和行为高保真度的数字化表征、模拟试验和预测。 ⚫陶飞:数字孪生以数字化的方式建立物理实体的多维、多时空尺度、多学科、多物理量的动态虚拟模型来仿真和刻画物 理实体在真实环境中的属性、行为、规则等。
2.2 数字孪生定义:实现物理空间在赛博空间交互映射的通用使能技术
➢ 数字孪生是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通过软件定义,对物理空间进行描述、 诊断、预测、决策,进而实现物理空间与赛博空间的交互映射。
⚫ 数据是基础
物理对象
原理+数据
控制器
⚫ 模型是核心
动态调整
机理模型
模型
+
数据驱动模型
自我学习
Hybrid Twin 混合孪生
资料来源:赵敏,走向智能研究院
1.3 数字孪生正成为主要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新抓手
➢ 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将数字孪生作为工业 互联网落地的核心和关键。
➢ 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将数字孪生作为重要内容。
业务层
组织和业务流程
⚫ 应用平台 ⚫ 数字孪生空间 ⚫ 模型平台 ⚫ 数据平台
中国
中国
国家
中国 美国田、本田等 西门子等
建设目标
虚拟新加坡 数字孪生巴黎 多伦多高科技社区 雄安新区数字城市 杭州城市大脑
车 联 网
数字孪生内涵理解
2.1 数字孪生历程 2.2 数字孪生定义 2.3 数字孪生内涵
2.4 数字孪生典型特征 2.5 数字孪生技术架构
重点企业
西门子公司
Digital Twin 数字孪生
PTC公司
Digital Twin 数字孪生
达索公司
Virtual Twin 虚拟孪生
ESI公司
Physical-Based Virtual Twin 基于物理的虚拟孪生
数字孪生+
Digital Twin P/P/P 数字孪生 产品/生产/绩效
Digital Twin +K System 数字孪生+知识体系
⚫ 1982年二维绘图标志性工具AutoCAD ⚫ 2012年NASA发布了包含数字孪生
⚫ 达索、GE、ESI等企业开始
问世。
的两份技术路线图。
宣传和使用数字孪生技术。
……
……
……
2020-未来 快速发展期
数字孪生技术和产业生 态都有望迎来爆发期
⚫ 数字孪生将加速与AI等 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进一步应 用。 ⚫ 数字孪生广泛应用于工 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 市等新型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