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活动主题科技创新改变生活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四、活动时间每学期一次,每次2小时五、活动内容1. 科技创新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科技创新的最新动态和应用领域。
2. 科技创新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3. 科技创新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解决实际问题。
4. 科技创新论坛: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科技创新解决方案。
5.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企业或实验室,了解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
六、活动准备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提前与其沟通确定讲座内容、时间和方式。
2. 收集学生科技创新作品,提前准备好展示场地和展示资料。
3. 准备科技创新比赛的相关材料,包括比赛规则、评分标准和奖品等。
4. 确定讨论主题,提前分好讨论小组,准备好论坛场地和材料。
5. 联系企业或实验室,提前安排好参观时间和参观内容。
七、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宣布活动开始。
2. 科技创新讲座: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科技创新的最新动态和应用领域。
3. 科技创新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4. 科技创新比赛: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解决实际问题。
5. 科技创新论坛:学生分组讨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科技创新解决方案。
6.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企业或实验室,了解科技创新的实际应用。
7. 总结发言: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项目和团队,宣布活动结束。
八、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提前检查设备设施是否完好。
2. 提前通知学生参加活动,确保活动参与人数。
3. 做好活动签到工作,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两篇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两篇篇一: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指导老师:、篇二:科技社团活动教案社团活动一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活动方式:视频演示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3、增强学生自信心活动内容: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社团活动二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活动内容: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社团活动三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实验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实验1、CaCO3+2HCL=CaCL2+CO2 + H2O实验2、2NaOH+CuSO4=CU(OH)2 +Na2SO4实验3、白磷燃烧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社团活动四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教师演示连接方法及实验现象,学生仔细观察2、学生自己动手连接并实验、观察线圈(导线)摆动的情况3、学生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4、观看视频:电动秋千作品作业: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制作电机或电动秋千)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社团活动五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学生继续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2、学生动手制作电动秋千3、学生制作自创作品作业: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社团活动六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应用物理常识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学生继续完成电动秋千的制作2、学生制作自创作品作业: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社团活动七活动时间:周六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观看视频活动目的:1、通过学习万花筒的制作,打消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活动内容:1、学生观看万花筒的制作视频2、学生准备、整理制作材料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给予指导4、学生欣赏自己的成绩,体会成就感5、学生制作自创作品作业:1、作品材料不够的课下继续准备2、作品完成的,构思下一作品创意3、继续收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创新灵感社团活动八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2、播放视频,引领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3、介绍各视频的原理4、动手制作视频中的作品或制作自创作品作业: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社团活动九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2、播放“超简单的小玩具视频”,引领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介绍视频的原理。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及记录第一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简介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 让学生熟悉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活动步骤:1. 介绍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
3. 让学生分享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期望和想法。
活动记录:1. 学生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愿。
第二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策划活动目标:1. 让学生掌握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步骤:1. 讲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策划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策划一个科技创新社团活动。
3. 各组展示策划方案,互相评价和交流。
活动记录:1. 学生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策划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挥情况。
第三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实施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步骤:1. 讲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实施。
3. 各组展示实施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活动记录:1. 学生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挥情况。
活动目标:2.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的能力。
活动步骤:活动记录:2. 学生自我评价和团队评价的能力发挥情况。
第五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展示与评价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展示与评价方式。
2. 培养学生展示能力和评价能力。
活动步骤:1. 讲解科技创新社团活动的展示与评价方式。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展示。
3. 各组展示成果,互相评价和交流。
活动记录:1. 学生对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展示与评价方式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展示能力和评价能力的发挥情况。
科技社团教案课程

南白象第一小学科技社团活动计划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技后备人才,学校非常重视航模活动的开展。
为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的科技科学素养,以及确保在新的学年中能使活动的开展井然有序,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教学目标(指导思想):1.活跃校内学生科技气氛。
以在全校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为目的,以航空模型运动为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一套层次清晰、结构分明且行之有效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机制,领导校内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
2.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学生成长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造条件。
3.通过航模运动的展开,在校内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向全校学生宣传航空航天知识,使全校逐渐形成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二、教学措施:1.作为任课教师继续加强航模教学方法、实践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保证在活动中有效指导学生操作试飞。
2.加强管理力度,使航模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
3.积极的参与各级举行的各项比赛活动,争取多为学校争取荣誉。
4.在航模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团队协作以及交流能力。
5.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采用探究式教学,如飞机的飞行原理等,就完全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思考讨论试验。
6.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以及学校购买的航模书籍杂志开展自学并且了解航模活动的最新动态。
三、社员名单五(1)班:蔡昊克、褚炫皓、金安怡、叶佩铃五(2)班:刁翎、张以勒、徐鹏程、方成丰、黄鑫磊、陈瑞立、王雨帅、徐鹿萍、崔文秀、叶子怡五(3)班:詹亚非五(4)班:田奥康、应嘉诚、曹骏晨南白象第一小学科技社团课程教案南白象第一小学科技社团课程教案南白象第一小学科技社团课程教案南白象第一小学科技社团课程教案教学内容航模飞机制作(备课撰写人:雷昌沙)教学目标1.实践目标: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制作出一架简单的飞机模型,锻炼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科技社团活动小组教案

教
学
过
程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
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二、开展航空模型活动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它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航空模型活动从一开始起就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而且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主要原因就
二、飞叠杯的玩法
1.教师演示
2.欣赏视屏
效
果
育红小学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练习飞叠杯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什么事飞叠杯。
2.飞叠杯是一款玩具还是一项科技运动。
3.培养学生兴趣。
教
学
过
程
一、飞叠杯的准备
1.每个学生人手一套飞叠杯(价格在100元-500元普通飞叠杯)。
2.下一节课上课的时候把准备好的飞叠杯带到教室。
2.介绍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要制作模型飞机,必须了解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
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分组合作完成,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锻炼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效
果
育红小学乡村少年宫社团活动教案
课题
航模的制作
授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学生了解飞机的基本构造和飞行原理。
2.通过测量分析图形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动手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试飞调试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制作尾翼
3.制作机身
制作翼台后加强片修机头右拉
4.装配
制作翼台衬板穿尾钩、粘接尾翼粘接机翼组装机头制作螺旋桨
科技社团航模制作教案

科技社团航模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模的基本概念和制作原理。
2.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
3. 增进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航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航模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3. 航模的基本结构和设计原则。
4. 航模的飞行原理和调试方法。
5. 航模比赛的规则和评分标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航模的制作过程,飞行原理和调试方法。
2. 教学难点:航模的设计和创新,飞行性能的优化。
四、教学准备:1. 准备航模制作的材料和工具,如塑料泡沫、剪刀、胶水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设备和模型飞机。
3. 提前让学生了解航模的基本概念,收集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航模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航模的定义、发展历程、制作材料和工具。
3. 示范:教师演示航模的制作过程,讲解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制作航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5. 飞行测试:学生对自己的航模进行飞行测试,观察飞行性能。
6. 调试与优化:学生根据飞行测试结果,对航模进行调试和优化。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航模的制作技巧和飞行原理。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设计一款具有创新意义的航模,下节课分享。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实践表现和飞行比赛,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航模展览或者请专业航模师来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航模的了解。
2. 开展航模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提高设计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航模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视野。
七、安全注意事项:1. 学生在制作和飞行航模时,必须遵守安全规则,防止意外伤害。
2. 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要注意正确操作,以免伤手。
3. 飞行区域应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避免在人群密集区域飞行。
初中社团活动教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

初中社团活动教案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社团名称:科技创新社团社团介绍:科技创新社团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技术创新思维,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教案旨在帮助社团成员学习和实践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提供具体的活动指导。
教案概述:本教案包含四个环节:活动目标与背景、活动主题与内容、教学方法与步骤以及评估与反思。
一、活动目标与背景为了提升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技术创新思维,本次社团活动的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2.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3. 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活动主题与内容本次活动主题为“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实验室基本知识介绍:讲解实验室常见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等;2. 科学实验技巧培训:教授学生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科技创新项目展示:学生自主选择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创新实践;4. 团队合作与沟通:安排学生组队,共同完成实验和创新项目。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为了保障教学效果和学生参与度,本次活动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1. 授课与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和展示实验室基本知识,科学实验技巧等;2. 示范与实践:教师进行实验和创新技巧的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3. 探究与讨论: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培养科学思维;4. 团队合作与分享: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创新项目,通过分享展示成果。
四、评估与反思为了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活动的质量,本教案提供以下评估与反思方法:1.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根据实验要求书写实验报告,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2. 创新项目评估: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创新项目,其他学生及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3. 反思与总结: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活动反思,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
教案总结:通过本次社团活动,学生在科学实验和技术创新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提高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科技社团活动教案汝阳县实验小学社团活动一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一二节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活动方式:视频演示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3、增强学生自信心活动内容: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社团活动二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一二节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活动目的: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活动内容: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社团活动三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一二节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实验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实验 1、CaCO3+2HCL=CaCL2+CO2 f+ H2O实验 2、2NaOH+CuSO4二CU(0H)2 J+Na2SO4实验3、白磷燃烧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社团活动四活动时间:周五下午一二节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活动目的: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活动内容:1、教师演示连接方法及实验现象,学生仔细观察2、学生自己动手连接并实验、观察线圈(导线)摆动的情况3、学生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4、观看视频:电动秋千作品作业: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制作电机或电动秋千)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社团活动教案
实验高中初中部
吴爱玲
社团活动一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
活动方式:视频演示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
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3、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内容:
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
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
社团活动二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
活动内容:
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
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
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
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
社团活动三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实验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实验1、CaCO3+2HCL=CaCL2+CO2 + H2O
实验2、2NaOH+CuSO4=CU(OH)2 +Na2SO4
实验3、白磷燃烧
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
社团活动四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教师演示连接方法及实验现象,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自己动手连接并实验、观察线圈(导线)摆动的情况
3、学生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4、观看视频:电动秋千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制作电机或电动秋千)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五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学生继续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2、学生动手制作电动秋千
3、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六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应用物理常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学生继续完成电动秋千的制作
2、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七
活动时间:周六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观看视频
活动目的:
1、通过学习万花筒的制作,打消学生对科学的神秘感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内容:
1、学生观看万花筒的制作视频
2、学生准备、整理制作材料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给予指导
4、学生欣赏自己的成绩,体会成就感
5、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作品材料不够的课下继续准备
2、作品完成的,构思下一作品创意
3、继续收集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创新灵感
社团活动八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视频,引领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
3、介绍各视频的原理
4、动手制作视频中的作品或制作自创作品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九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超简单的小玩具视频”,引领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增强学生的创新自信,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介绍视频的原理。
3、动手制作超简单的小玩具
4、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扩展学生科学知识面
活动内容:
1、学生动手完成水满报警器
2、操作过程中完善细节部分
注:应用的原理是“漂浮原理”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一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活动内容:
1、学生继续动手完成水满报警器
2、操作过程中完善细节部分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二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扩展学生科学知识面
活动内容:
1、观看七彩光盘的制作方法
2、制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3、学生动手制作作品,教师指导
4、思考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及制作过程中应如何克服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三
活动时间:周六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扩展学生科学知识面
活动内容:
1、学生继续动手制作七彩光盘,教师指导
2、思考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及制作过程中应如何克服
3、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四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内容:
1、观看搅蛋器的制作方法
2、制备制作材料和工具
3、学生动手制作作品,教师指导
4、总结制作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点的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五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内容:
1、学生继续动手制作搅蛋器,教师指导
2、总结制作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的
3、学生制作自创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六
活动时间:周六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2、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进一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活动内容:
1、把废旧风扇拆开并观察是如何组装起来的
2、思考其原理
3、学生动手组装拆开的风扇
4、总结制作过程中如何克服困难点的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十七
活动时间:周六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