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方言词典

合集下载

四川方言

四川方言

从“雄起雄起”再到李伯清(微博)的“背你妈的时”,四川方言一度出现在各个论坛、微博的热门榜上,加之最近的一本叫《四川方言词典》的书让四川方言彻底火了,文字解释一本正经,配上的例句“简单粗暴”,引得网友纷纷点赞。

最近几年,成都诗人小安的《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80后作家颜歌的《我们家》两本书,都使用到四川方言写作,四川话里的幽默、夸张,看得读者咯咯直笑。

川话版《猫和老鼠》、《蜡笔小新》、更有神人女屌丝四川方言唱《火》再把四川方言推上网络。

四川方言为什么就火了?首先方言既是一个地区感情的纽带,当你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一句熟悉的方言从身后传来,必然能让人心头一暖。

再者,方言的简单粗暴,深入民间,实用度极高也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四川人就一定能听懂四川方言?NO!语言学家认为,四川话并不等同于“四川方言”因为除四川话外,四川省境内较为常见的汉语言还有土广东话(属客家话)和老湖广话(属湘语)等,其都以方言岛的形式分布于四川各地。

同时,四川省境内还拥有大量藏语、彝语、羌语的使用者。

但由于四川话在四川具有强势地位,是事实上的通用语,一般而言,土广东话与老湖广话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四川话的使用者,小编整理了四川几个乡音比较特别的四川各市州方言,看看你能懂几个。

乐山(微博)乐山(微博)方言是四川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分支语言,在声调、因素还是词汇上都与邻近的成都方言、重庆方言有巨大差异。

乐山(微博)方言是四川方言里面比较难听懂的,很多四川人听乐山(微博)方言都很吃力。

在四川方言中乐山(微博)方言和泸洲方言比较接近,也和崇州(微博)方言,成都西南郊县的方言都非常像,都同属一片区的方言。

它是四川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分支语言,无论在声调、因素还是词汇上都与邻近的成都方言、重庆方言有巨大差异,里面的很多词语字面上和本身相差十万八千里。

赞花儿——形容某人表现欲特强,爱出风头。

掺汉德是——形容自以为是。

呀尖色怪——搬弄是非,说话刻薄的意思。

说四川方言里的“高矮”

说四川方言里的“高矮”

其 次 ,指 “ 程 度 的深 浅 、 轻 重 ”语 义泛 化 ,泛 指 “底 细 、情 况”。例如 : 大 郎见四下无人 ,便 向衣袖里摸出银子 ,解开布包 ,摊在卓上 , 道 :“ 这一 百两银 ,干娘收过 了,方才敢说。”婆子不知高低 ,那里肯 受。 (《 喻世 明言》) 再次,表 “ 程度 的深 浅、轻重 ”语义具化 ,指 “ 说话 或做事的分 寸 ” 。例 如 : 便是小贱人有些言语 高低 ,伤触 了押司 ,也看得 老身薄面, 自教 训他 与押司陪话 。(《 水浒全传 》) 最后,宋代 出现 的 “ 不 管怎样”义在明代 时大量运用 ,含 “ 不管 怎样 、无论如何 ( 都) ”义,语气十分肯定 。例如 : 那里 见来 ,或是 听见谁 说 ,我好到 那里刨 着根 子 ,就 使一 百千 钱,我 高低买一套与你。 ( 《 醒世姻缘传》) 清朝 时期 ,副词 义 的 “ 高低 ”又产 生 出新义 ,表示 “ 终究 、到 底 ” 。 例如 : 夏鼎坐下 ,拍 了拍手道 :“ 咳! 贤弟呀 ,你昨 日憨 了? 呆了? 赢 了他 两个元宝 ,我不住使 眼瞅你,想着叫你拔哨 。你低着 头只顾掷 ,高低 叫他赢了七八 百两 。这银子他今 日就要 。”(《 歧路灯》) 由此可 以看 出, “ 高低 ”作为副词使用从演变 的角度 来说,实 际 上是一个 实词虚化的过程。 “ 高矮”的语用说 语 言具有主 观性 ,这种 现象早 己引起 大家 的注 意 ,所 谓 “ 主观 性 ”, “ 是指语言 的这样一种特性 ,即在话语 中多多少少总是含有说 话人 ‘ 自我 ’的表 现成分 。也就是说 ,说话人在 说出一段话 的同时表 明 自己的立场 、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 中留下 自我的印记”。[ 1 ] 如果想全面 了解 一个 词的意义,应该把它放 到更大的语义环境 中 进行考察。经过分析 ,总结 出 “ 高矮 ”这一语气副词出现 的语义背景 : A : 已经实施 的行为或是计划 : B : 由于某种原 因,计划的实施出现 了与主观意愿完全不同的情况 : C : 为解决这~新情况不得不放弃原来 的计划而采取一些措施 : 根据对 “ 高矮 ”类句式语义成分 的分析 ,我们 把它所 出现 的语 义 模式的完全式描写为 : A+B( 高矮 )+C 。例 : A 昨天 晚上 ,张同学生病 ,寝室 同学准备送她 去医院 ,B 她高矮 不 干 ,c 最后室友 只有去医 院请来医生为她看病 。 在上面的例子中,A 是前提 ,它既可 以是一个 已经实施 的行为,也 可 以是一个预期的行为。但 是A 在实施 的过程 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 ,这 些 问题 由 B 来表达,B 中经 常含有表转折 的词 ,如 “ 但 ”、 “ 却”等,C 是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我 们在分 析语料 的过 程中发现 ,C 在语 境中经常 隐去 ,所 以 繁式 除非是由于表达需要 ,一般不常用 ,它 的典型的语义格式为 : A + B ( 高矮 )。如 : A 本来想请她吃饭 ,B 但她高矮不干。 由于在 实际运 用中 , “ 高矮 ”即 “ 无论如何 ”,表达 的意志 非常 坚决 ,这种坚 决的程度超 出了说话者 的预料 ,所 以经常和表转折 的词 语 配 合 使 用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一 般 都 有 两 个 分 句 , “ 高 矮 ” 常 出现 在 后一分句 中。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 “ 高矮”在 句子中有时可 以表达 一种 转折 关系 。 例:l 、他要我晚上一起去吃饭 。 2 、他高矮要我晚上一起 去吃饭 。 对比例1 和例2 ,例2 中语气明显 比例 1 强烈 ,且表 达出 “ 不情愿 、 勉强 ”的感情色彩 ,表示说话者 自身并不愿意的意思。 反义对立式语 气副词主要表达对事 实的评价或坚决的态度 ,具有 很强的主观色彩。再次对 比例1 、例2 即可 说明这一点 a 另一方 面, “ 高矮 ”在语用 上还 具有突 出焦点 的功 能,即突显功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

四川方言词典(教你说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四川方言说明一、以成都话、重庆话为主, 收录有代表性且具有较强地方色彩的方言词、方言熟语1400余条。

二、有音无字的条目, 用同音字表示, 并在该字右上角标以“*”号表示。

三、全部条目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方话基本词汇调查表》按意义划分为32类, 另有熟语一类, 按类排列,各类中的条目按音序排列。

多义词意义跨类者, 只在一类中出现。

四、用汉语拼音字母注出条目的成都话读音, 成都话不说的方言词语,按通行地的语音同成都音的对应关系折合为成都音。

成都话声母[]用双字母gn表示, 声母[z] 用r表示; 声调用阿拉伯数字“1”、“2”、“3”、“4”标在音节右上方表示调类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有规律的连读变调, 先注本调, 后注变调, 用A→B表示, 其中A表示本调,B表示变调, 如“坝坝ba4ba4→ba4ba1”。

五、释义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词语的方言义项, 一般不考察词源或理据。

六、例句中出现本词条, 用符号“~”代替。

七、条目具体分类如下:1.天文、气象2.地理3.时间、节令4.人品5.亲属称谓6.婚育7.丧葬8.人体9.人体动作10.疾病、医药11.器具12.饮食13.房舍14.服饰15.交通、邮电16.农业17.植物18.动物19.商业20.学校教育21.祭祀22.文体娱乐23.交际24.一般动作25.一般名物26.性质、感觉、状态、颜色27.方位28.指代29.量词30.副词31.介词32.连词、助词33.熟语1. 天文、气象扯霍闪ce3ho2san3打闪。

扯露水ce3nu4sui3 下露。

打白头霜da3be2tou2suang1 下很重的白色的霜。

打霜da3suang1 降霜。

发霞fa2xia2 出现霞光。

霍闪ho2san3 闪电。

回霜hui2suang1 降霜后晴天转阴天。

冷冻大nen3dong4da4 天气很冷: 今年~, 小菜庄稼不肯长。

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

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

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作者:刘文垚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5期摘要:重叠是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之一,如“听听、说说、仔仔细细”这些词分别由“听、说、仔细”重叠而成。

重叠也是四川方言中重要的构词方式,而四川方言里的重叠构词方式与普通话里的构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描述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词语,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的异同。

关键词:四川方言;重叠;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作者简介:刘文垚(1993.8-),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字。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02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重叠词的数量也很多。

四川方言中的各种重词语的重叠形式多样,各类重叠詞语的数量极大,例如《四川方言词典》中AA式重叠词共收录160个,AA儿式重叠词63个,AAB式重叠词37个。

很多重叠词在《四川方言词典》里未见收录。

笔者来自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灌赤片仁富小片。

本文在对重叠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时,所涉及的用例来自《四川方言词典》和四川宜宾市筠连方言。

本文使用的方言语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所用例句均找当地人一一核对过。

朱德熙先生指出:“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四川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式多样,而且这样的重叠式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描写和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音特征、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并且比较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与普通话重叠的差异。

一、动词的重叠动词的重叠形式问题,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

但是这些重叠形式的讨论都是针对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类,鲜有涉及方言。

四川方言的动词重叠与普通话的动词重叠有很大的差异。

AA式重叠四川方言中单音节动词AA式重叠与普通话的有很大差别,普通话中动词重叠之后大部分仍然是动词,例如:听听尝尝歇歇管管改改这些单音节动词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四川方言中被动标记词的有关探究

四川方言中被动标记词的有关探究

四川方言中被动标记词的有关探究发布时间:2021-09-03T07:23:58.172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1年9期作者:王杨[导读] 由于四川方言与现代标准汉语存在差异,四川方言中的被动标记词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省大连市 116000摘要:生活中,我们发现四川方言中有许多特别的词汇及语法现象。

通过查阅《四川方言词典》、研读四川方言有关论文、并进行以长期在四川生活的人为对象的问卷调查,最终进行总结,得到了七个四川方言中典型的被动标记词“着/遭”、“等”、“给/拿给”、“尽”、“得”、“叫”、“挨”,并对其进行语法、语用、语义上的分析。

同时分析了四川方言中,与现代标准汉语通用的一些被动标记词。

关键词:四川方言;典型被动标记词;被动标记词用法一、引言四川方言,又称巴蜀方言,属于汉语中的西南官话。

现今四川话形成于清朝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是由明之前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蜀语和来自湖广、广东、江西等地的移民方言逐渐融合而成的。

四川方言在词汇、语法和用语习惯等方面与现代标准汉语存在差异。

被动句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是被动关系的句子,主语作为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受事者。

被动句分为有标记词的被动句和无标记词被动句。

在有标记词的被动句中,标记词一般处于动词谓语前,受事者后,如:“他被打了”。

由于四川方言与现代标准汉语存在差异,四川方言中的被动标记词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二、四川方言中的典型被动标记词及其分析(一)着/遭例1、他遭人家打了一顿。

例2、他们家今年遭了火灾了。

例3、遭不住二场(再一次)祸事。

例4、今年天气干燥,好多农民都遭惨了。

例5、小何是个遭不起罪的人。

例6、你今天不把作业写完,要遭你老汉(爸爸)打。

四川方言中的“遭/着”后面所接的谓语动词一般只能用于表达不好的事情。

如:例1、例2、例4三句,句子结构为“受事者+遭+(施事者)+动词+(结果)+了”,表示已经发生过的不好的事情,该句型中的“实施者”和“结果”可以省略。

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

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

文化长廊四川方言重叠词研究刘文垚 西南科技大学摘 要:重叠是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造方式之一,如“听听、说说、仔仔细细”这些词分别由“听、说、仔细”重叠而成。

重叠也是四川方言中重要的构词方式,而四川方言里的重叠构词方式与普通话里的构词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将描述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词语,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的异同。

关键词:四川方言;重叠;语法功能;语法意义作者简介:刘文垚(1993.8-),汉族,四川宜宾人,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字。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5-182-02四川方言里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重叠词的数量也很多。

四川方言中的各种重词语的重叠形式多样,各类重叠词语的数量极大,例如《四川方言词典》中AA式重叠词共收录160个,AA儿式重叠词63个,AAB式重叠词37个。

很多重叠词在《四川方言词典》里未见收录。

笔者来自四川宜宾筠连县,筠连方言属于西南官话的灌赤片仁富小片。

本文在对重叠词进行描写和分析时,所涉及的用例来自《四川方言词典》和四川宜宾市筠连方言。

本文使用的方言语料主要来源于笔者对自己母语的调查,所用例句均找当地人一一核对过。

朱德熙先生指出:“在研究重叠式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叠式的结构类型和语音特征(重音、变调);2基式和重叠式的语法功能异同;3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四川方言中的重叠式形式多样,而且这样的重叠式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描写和分析基式和重叠式的语音特征、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

并且比较四川方言里的各种重叠式与普通话重叠的差异。

一、动词的重叠动词的重叠形式问题,各家都有不同的观点。

但是这些重叠形式的讨论都是针对普通话中的动词重叠形式进行分类,鲜有涉及方言。

四川方言的动词重叠与普通话的动词重叠有很大的差异。

AA式重叠四川方言中单音节动词AA式重叠与普通话的有很大差别,普通话中动词重叠之后大部分仍然是动词,例如:听听 尝尝 歇歇 管管 改改这些单音节动词重叠以后,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四川经典口头禅方言

四川经典口头禅方言

四川经典口头禅方言四川方言词典(四川方言大全)打哈欠在四川叫“打豁孩”吃油大:参加宴席骚整:乱来造、费:调皮理马:收拾挨掏:挨骂歇hēr:休息一下冲磕子:吹牛聊天夹:滚qiò:看精叫唤:惊呼打锤:打架潲皮:捣乱走人夫:探亲打豁孩:打哈欠zuāi阔睡:打瞌睡绊夺:摔倒估夺:蹲下搓夹夹:搓澡赶场:赶集强强猫儿:捉迷藏撵猫儿:追赶找居:剪刀石头布zuá:踢拌精:吵架扯垛子:说谎杀割:结束动手:开始梭边边:遇事躲一边洗白:结束、死亡垮感:倒闭、失败、破产扯谎liá白:说谎弄不醒火:不清楚不明白倒拐:转弯切:去秋眼睛:熏眼睛鹅豆司:穿得多不的:没有洋盘:炫耀扯把子:吹牛开腔:说话割了:胡牌下叫:听牌丁到了:吃撑了告一下:试一下ruá:捏、揉zuá梦jió:心不在焉、开小差石头剪刀布在四川叫“找居”名词篇瘟桑:让人心烦的人zúi娃子:小偷半瓜精:傻瓜niā猫儿:喜欢哭的人眼流花儿:眼泪瘟猪子:成绩不好的干芯儿:很瘦的人闷墩儿:憨胖的人鸟卵犟:固执的人摸根儿:扒手抱鸡母:溺爱子女的父母理扯火:指某人嘴上说得好,办事不靠谱赞花儿、赞灵子:爱出风头的人期头: 占便宜,吃巴片瓜眉日眼:傻瓜舍家子:吝啬鬼荡荡:坑卡卡gogo:狭窄的角落椭神:无所事事的diao 丝秧秧:苗蛤板儿:傻瓜纸飞飞:纸条火闪:闪电踏踏:地方香香:护肤品风兜儿:风筝劲仗:场面大扒手在四川叫“摸根儿”形容词、副词篇撇脱:方便怂:胆小、邋遢娄:邋遢lāi污:脏、邋遢称tòu:标致、漂亮背时:活该挖连:恶心、小气鼻浓口水:脸上鼻涕、口水邋遢哦豁:可惜了、糟了鸟:痒苕:颜色搭配违和洋盘:时尚牙尖十怪:八卦、爱搬弄是非宠火:有出息归意:好了惊抓抓:大惊小怪tòu怂:显怂相穷痨饿瞎:狼吞虎咽绵扯绵扯:犹豫、拖沓飞叉叉:速度很快、鲁莽憋憋:很有可能丽边:故意一哈:全部毛焦火辣:天气热、心烦意乱建筑篇龙门儿:大门院坝:院子壁头:墙壁灶房:厨房该沿边边:街边上梯梯:台阶茅司:厕所蜻蜓在四川叫“丁丁猫儿”动物篇恩额儿:鹦鹉鸡公:公鸡鸡母:母鸡ngá ngā:螃蟹半壳儿:贝壳梭老二:蛇巴壁粉儿:壁虎耗子:老鼠quò quō:鸟切猫儿:青蛙癞疙宝:癞蛤蟆央妈龟儿:蝌蚪丁丁猫儿:蜻蜓牵牛子:天牛笋子虫:竹象孙猴子:螳螂灶鸡子:蟋蟀油炸猫儿:蚂蚱豁拉子:毛毛虫猪儿子虫:菜青虫蛾蛾:飞蛾偷屎泡儿:屎壳郎偷油婆:蟑螂打屁虫:椿象曲蛇儿:蚯蚓蛰蛛:蜘蛛蚂yēr:蚂蚁苍yēr:苍蝇牛蚊子:牛虻霉霉蚊:蠓格蚤:跳蚤食物篇嘎嘎:肉菌肝儿:胗葱卷儿:猪鼻肉槽头肉:猪脖肉背柳:里脊肉胛缝肉:夹心肉泡泡肉:奶脯肉坐墩儿:臀尖肉二刀坐子:坐臀肉腿子肉:猪腿肉旋子肉:弹子肉肘子:猪蹄髈向料:调料海椒:辣椒豆司:豆豉茶yēr:茶叶胡豆mèr:蚕豆桔儿柑:桔子莽莽:米饭灰面:面粉包谷:玉米米米:籽馍馍:饼拷拷:糊红苕:红薯洋芋:土豆洋芋片片:薯片苤蓝:甘蓝抱儿菜:抱子芥瓢儿白:青梗菜菜ter:油菜心虎儿瓜:佛手瓜腾腾菜、òng菜:空心菜牛bērbēr:牛奶跟斗儿酒:散装酒人体篇脑壳:头后脑zuázuá:后脑勺逛脑壳:秃头呸呸妹儿:刘海毛根儿:辫子眼眨毛:眼睫毛苍蝇儿屎:雀斑尽头牙:智齿下爬儿:下巴颈航:脖子红lēr管:咽喉苦毛子:汗毛胛窝:腋窝手杆:手臂倒拐子:手肘手颈颈:手腕手指妹儿:手指肋巴骨:肋骨肚鸡儿:肚脐勾子:屁股转盘骨:股骨头克西门儿:膝盖螺丝拐:脚踝砣子:拳头服饰篇压发:发卡撇针:发夹耳朵笼笼:耳罩拉簧:拉链袖笼子:袖套窑裤、火炮儿:内裤孩子:鞋子liā 板儿孩:拖鞋工具篇夹夹车:架子车鸡公车:独轮车扁挑:扁担棒棒:木棍烘勒儿:暖手宝锑锅:铝锅条根儿:勺子芊芊:毛衣针罩子:蚊帐铺盖:被子围腰:围裙揩脚帕:擦脚布拖鞋在四川叫“liā板儿孩”程度篇多:很如:多热、多近、多多、多短、多瞥飞:很如:飞热、飞冷、飞烫、飞红、飞辣稀:很如:稀脏、稀乱、稀烂焦:很如:焦黄、焦干、焦含、焦苦梆:很如:梆重、梆紧、梆硬捞:很如:捞轻、捞松其他形容“很”的广汉话耙和:很软冰欠:很冷区黑:很黑逊白:很白纠酸:很酸抿甜:很甜碰香:很香滂臭:很臭筋痛:很痛巴适:很好滴得儿:程度轻甩起:一直紧:一直靠司:简直环胜:总是。

一些有趣的四川话来源

一些有趣的四川话来源

一些有趣的四川话来源摆龙门阵-最早摆龙门阵出处是唐朝薛仁贵东征时所摆的阵势,此阵曲折离奇、变幻莫测。

明清以后,川渝各地的民间艺人多爱摆谈薛仁贵这一故事,而且摆谈得神乎其神,久而久之,“龙门阵”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专门用来指变化多端、曲折复杂、趣味无穷的故事。

现在的含义:聊天。

耙耳朵-“耙耳朵”的原型来源于成都一种加了“耳朵”的自行车,这是最早成都男人为了让自己老婆坐得更舒适而发明的,成都大街到如今也还有少星此类车型。

演变到今天,“耙耳朵”已成了三轮车,但人们依旧亲切称此为“耙耳朵”。

现在的含义: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也就是常说的惧内、“妻管严”。

但如今的“耙耳朵”,其实是饱含赞许,因为怕老婆是爱老婆疼老婆害怕老婆生气的表现。

巴适-来源:按照汉字词典的考证,"巴适”属于读音相同的错别字,引经据典的写法是“耙实”,因为“粑”字在四川话里是贴的意思,比如:把一张画紧紧粑在墙上。

粑实就是比喻办事牢靠,严实,实在。

现在的含义:现在引申为“太好”“很好”“可以”“舒服”“安逸”“超舒爽”等含义。

相因-《广韵》考,“相,共供也。

”“因,缘也,就也。

”可见“相因”一词具有在交易中卖买双方各自顺从,以使对方心安的意思。

而这恰好与“便宜”一词相当。

现在的含义:价格便宜。

宝器-此说法源起两次湖广填四川时期。

四川移民来源集中地之一是湖广省的宝庆府,地处湘西南,相对落后,移民入川后多受闽粤赣等地移民嘲弄,以“宝”戏称湖广移民土气。

一歇后语说:“夜明珠蘸酱油(癞疙宝掉到盐缸头)——宝得有盐有味”!现在的含义:说人愚笨。

譑筋- 一说也作“嚼”。

《玉篇·言部》:“譑,多言也。

”《昭通方言疏证》:“嚼,昭人谓乱吃曰嚼,引申之,则乱言搬弄是非曰‘嚼舌根’,曰‘嚼牙巴骨’。

”现在的含义:很能辩论,但大都是歪理。

扯把子-旧时跑江湖者为攫取钱财,耍尽各种手段,扯人到场听其乱言,这样举动谓之扯坝子。

由于跑江湖者欲卖其狗皮裔药,说的话大多是信口开河,不负责任,生活中人们把像跑江湖者做法的信扯乱言称“扯坝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话方言词典
前言:本方言词典主要列举了常见的四川话和本土方言。

根据部分网友资料和本人回忆整理,由于资料来源有限,加上本人长期在外地所受到的其他方言的同化。

所以错误和疏漏难免。

请广大网友斧正补充,让我们一起把四川话“发扬光大“!
(注:由于很多方言都没有书面的字词与其匹配,所以均采用谐音的方式,请大家注意)1:“鼓到”:
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

例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2、“弯酸”:
指挑剔的意思!
比如:你这人怎么这么弯酸啊,我都给你弄了几道了,你还弯酸人!
3:“萨过”:
意思就是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结束了的意思。

比如:“今天的会就萨过了,就到这里!”
4:“几哈”:
是催促别人快点的意思!
比如:“快,几哈吃完哈,人家等到起的”
5:“巴郎不得”:
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比如:
“他倒巴郎不得和你去去吃饭哦”
6:、“抹货”:
意思是捡了别人现成的东西!得了便宜。

比如:“你一天到黑不好好工作,就晓得捡人家的抹货!”
7:“斩劲”
意思是用劲,努力做好一建事情。

比如:“要斩劲抬哦,抬完了就吃饭了“
8:“苟“
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很吝啬的意思。

比如:“你不要看大哥那个样子,其实是个苟的很!”
9:“歪”:形容一个人很凶的意思!或者是种表面怕心头怕的一种牵强!
比如:“你很歪哦!!知道我是干啥子的不哦?(其实自己啥子都不是!)”
10:“茂起”:意思是比起的意思,但其中的茂也是有矛盾的意思,
小时候不是经常和小孩子开玩笑的说:“我和你茂了!不理你了!”
而茂起比如:“今天我们打五百元一盘,大家把自己的钱茂起,不够的不准上场!”
11:、“绵”
意思是表达一个事物和一个人做事情很拖,性格很慢,很缠绵!
比如:“你做事情不要那么绵嘛要的不哦?快点!”
12:“搞刨了”
表达一个人慌昏了!
比如:”你看他搞刨了的样子哦,象是要去抢人样!”
13:拦中半腰”
意思是说别人还没说完或者自己还没做完事情,就中途给人家打断!比如:
“今天我在作报告,有个人拦中半腰的打了个哈欠,结果大家都传染了!”14:、“一哈”
就是一起或者一块的意思!比如:
“今天去吃饭,把他们一哈都喊斗嘛!在金龙等哦!”
15:毛焦火辣”
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
比如:“你的牌打得好差哦,输的我毛椒火辣的!”
16:、“落教”:
就是说这个人比较懂事,听话。

南部人常常来比喻孩子!
比如:“那娃儿还比较落较!说了他就不闹了”
17:“打捶”
意思是打架的意思。

比如:“你两个一天到黑都在打捶
18:、“背时”:意思是说你做错了事情不走运,该倒霉,自己的苦果自己吞!
比如:“你该背时,哪个叫你不听老人言!”
19:、“匀均”:就是比较平均的意思
比如:这个包子包的还比较匀均麻。

20:松活”:工作生活不忙不累比较轻松!比如:
“你干的这个活路好轻松哦!好久给我也介绍一下三!”
21:“经事”:指一个事物比较耐用。

比如:
“今天我买的这个碗还比较经事,落到地上还没有打烂!”
22:“哈数”:就是心里有没有数,或者有没有把握。

比如:
“放心,他骗不了我。

我心里还是有点哈数,“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没有哈数哦?”
23:、“阴斗”:意思是悄悄的,达到自己某种目的而不让别人知道!比如:
“他经常是阴斗去菜市场,怕我们看见笑话他!”
24:“相因“便宜的意思
比如:今天的肉卖的好相因哦
25:“默斗”:。

最主要的意思是表达“以为”
比如:“你不要默斗我不知道你那件事情,我是不想和你计较!”
26:、“扯拐”:意思是东西出了问题,有故障了。

比如:“昨天家里的电视机出了问题,老是扯拐!冒火的很!”
、“乌儿麻糖”:是说一个人把事情办的混着一团,很糟糕!
比如:“你看你把这个事情搞的乌儿麻糖的。


27:“走人户”:和北方的串门是一个意思,而且经常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

比如:“大年初一我要走人户,你们走哪家?”
28:、“流汤滴水”:
形容一个人做事不仔细,扫尾不够,总是留点,用吃饭时候的样来比喻。

比如:“二娃,你出去工作一定要仔细点哟,不要让老板说你流汤滴水的,一事无成。

29:、“蒲”:
装液体装的很满都要荡漾出来了。

比如:“锅里的水都要蒲出来了
30:搞刨了”:
表示一个人为了一件事情非常着急,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紧张窘相。

比如:“喂,小黄,吃了饭再走三!你搞刨了的,是不是女朋友等你哟?”31:“匍爬跟头“
形容一个人走路或者做事情因为急而跌跌撞撞的形象,
比如:“你看他走的匍爬更头的,不晓得要干啥子“
32:、“柳斗”:
表达一人对另外一人一直纠缠不休。

比如:“自己好好的喝你的酒三,不要柳斗我发酒疯!”
33:、“血股淋裆”
形容词,形容血淋淋的,强调可怕的意思。

比如:“我最讨厌去农贸市场了,看那些杀鸡的,血股淋裆的,不安逸的很!“34“趋黑” :
形容词语,对颜色黑注重下。

非常黑。

比如:“你看你的手趋黑的,还不去洗洗
35:“邦重:”
形容一个物品很重的意思。

比如:“你袋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哟,邦重的很。

!”
36:、“扯脯酣”:
意思是睡觉的时候打酣,而且用这个词语是指的声音很大。

比如:“局长,我明天要求换个房间睡,老田睡觉扯脯旱扯的吼。

!”
37:、“爪梦脚”,
还不清醒,不懂事。

比如:“你还在爪梦脚哇,起床了!”
38:咋子嘛”
意思有点不服气,
比如:你今天要咋子嘛?随便你哈~,
39:“日白扯慌”
就是撒慌的意思。

比如:你一天到黑日白扯慌的嘛~
40:“聊把“
意思是一个人很勤劳能干的意思。

比如:“老王家的媳妇儿好聊把哦,天天都在忙“
41:“砍脑壳的”
诅咒一个东西改死。

好象常常用来骂畜生
比如“那个砍脑壳的的猪儿又在乱拱。

42:“舍物儿“
同上,通常用来骂猪。

43:“忙的打鼎锅盖“
形容一个很很忙,要把锅盖都打翻了意思。

比如:“来了几个客人,他今天晚上简直忙的打鼎锅盖。

44:“失悔”
后悔的意思。

比如:“我把手机拿起走了,你不要失悔了哦”
45:“剪脑壳”
不是把脑壳煎掉,而是理发的意思。

比如:“你头发好长了,该去剪脑壳哦“
46:“贼娃子“
小偷的意思,含有厌恶的成分。

“昨天晚上来了贼娃子,把他们家香肠偷光了“
47:“棒老二“
意思是旧社会的土匪,强盗。

比如:“以前这山上有棒老二住起的“
48:“篓“
四川其他地区主要是形容一个人不修边幅,不讲卫生。

但是在南部话中,更多是形容一个人思想有点“黄“,样子有点色。

比如:“你好篓哦,还要看这些黄色书刊。


49:“黄棒”
形容一个人做事情,一窍不通,是个外行。

比如:“他开车是个黄棒的嘛,你还喊他当司机?”
50:“抓”
动词:用脚踢的意思。

比如:“我用脚抓了那东西两脚”
51::“尔了“
把东西扔了意思
比如:“那个香水我还没有用,你就给我尔了撒?“
52:与身体相关的别称:
拳头-----"定子"
膝盖-----克膝头儿
足踝骨-----螺丝骨、螺丝拐
耳朵-----耳瓜子
手肘弯-----倒拐子
汗毛-----苦毛子
53:“讨口子”
乞丐的别称。

讨口是一个动词。

比如:“昨天下午,我家里来了一个讨口子
54:“戳拐”
办事出差错,出了问题。

比如“喊你不要去你硬是要去,这下戳拐了撒。


55:“劳慰”
表示感谢,慰劳的意思。

比如:“小王,帮我把电脑背回去,劳慰你了哦”
56:“打幺台”
以前农村家庭用匠人常用的方式,指中午饭前的一次加餐。

(因为通常午饭都煮的比较晚)比如:“王师傅,辛苦了哦,我给你打个幺台哈。


57:“带把子“
语言中夹带粗俗词,说脏话。

比如:“都是初中生了,说话还在带把子。


58:动物的别称:
蚯蚓-----曲鳝
蜘蛛-----车蛛子
蟋蟀-----灶鸡子
蟑螂-----偷油婆
蜻蜓-----丁丁猫
蟾蜍-----癞克宝
青蛙-----客妈儿
蝙蝠-----夜边花(儿)[是儿化音]
蛇-----长虫(我们那里还叫"乌烧鞭")
老鼠-----耗老官(儿)[是儿化音]
59:“千烦“
形容孩子家很调皮捣蛋,到处惹是生非。

比如:“老张家的娃娃千烦的很,看到就头痛“
60“撅人“
骂人的意思。

比如:“老王的老婆脾气好大哦,动不动就要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