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
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32 护理对策 : .. ①静脉护 理 : 求护士操作 时技术熟 练, 要 选 择血流丰富的血管 , 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 , 同时与患者交流 , 转
2 12 护理对 策 : 行病友 坐谈会 , 同种疾 病恢 复 良好 者 . . 进 请
移其注意力, 保护好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 ②饮食护理: 日 每 少
染, 患者 检查治疗 前 向患 者解 释 目的 、 意义 及 可 能带来 的不
食后应平卧, 呕吐后立即漱 口; ③每次化疗时让患者看书听不
疗, 促进疾病恢复。
2 心 理 问题 产 生 的原 因 及 护 理 对 策
种好 转 的患者进行 交谈 , 流对疾病 的态度 、 交 感受 和反应 , 从
同伴 那里找到精神寄托 ; 播放旋律 悠扬 的音乐 , 音乐可 以使人
修身养性 , 陶冶情操 , 凋整人 的情绪 , 借助神经 系统 作用 , 改 来
善器官功 能状况 , 以此来减轻 疼痛 , 消除 紧张 ; 以到户外 活 可
动, 使患者心情平静 、 适。 舒 2 3 抗 药心理 : 用化疗 的患 者 出现 了不 同程 度的恶心 、 . 应 呕 吐症状 , 中 6例化疗患者呕 吐严重不 能进食 。 其 2 3 1 产生原 因 : 癌患者 长期应 用化疗 药物 , 易引起 静 .. 肺 容 脉穿刺困难 , 加之化疗药 物引起 的脱发 、 疲劳 、 胃肠道反应 , 如 恶心 、 呕吐等 , 特别 是 r T+D P的化疗方案 , 应更严重 , D【 D 反 患
量多餐 , 依患者 口味选择 清淡 、 易消化 、 富含维 生素 的食 物 , 进
现身 说法 , 患者树 立起 同疾病 挑战 的信 心 , 让 同时让 患者 明 白, 各项治疗 紧密结 合 , 只要 肺癌并 不可 怕 , 怕 的是患者 自 可 己存在心理障碍 , 形成 慢性 自杀 。同 时避免 让患 者 听到 同类 疾病患者预 后不 良的消 息及某 些 患者 对 此类 疾 病 的过 分渲
老年肺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措施

应用心理学理论指导临床心理护理,比较心理 干预前后 患者的心理状 态变化。结果
状况人数较干预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5 。结论
理压 力和抑郁情绪 ,应贯穿在整个老年肺癌患者治疗过程 中。
有效 的心理 干预措 施有助于减轻老年肺癌患者心
12 1 悲观绝望 ..
老年患者 自知为肺癌 ,预想不 到 的打击使
其 难 以承 受 ,表 现 出 消 极 悲观 与绝 望 , 出现 闷 闷不 乐 、不 吃不
病情 。患者和家人 之间也 形成一种 默契 ,患者 不想 让家 人难
过 ,家 人 不 想 让 患者 伤 心 ,都绝 口不 提 病 情 。 患者 非 常愿 意 与
喝 、眼光呆滞 、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 等。本组 5 9例 患者均 有此 心理 ,其表现程度因文化程度 、性别 、年龄 、性 格不同而
不 同。
家人呆在一起 ,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 生较强 的依赖性 ,依赖 于药物和其他 的一些治疗 。把 “ ” 的希 望 生
12 2 焦虑 、恐惧 ..
11 一般资料 .
选择 我 院胸外科 2 1 0 0年 3月 一 1 1月 收 治 的
等 百 般挑 剔 。还 觉 得 所 有 的人 对 不 起 他 ,又担 心 周 围 的人 遗 弃 他 。表 现 为 大声 喧哗 、百般 报怒 、愤 愤 不平 、指 责 呵斥 。本 组
老年肺癌患者 5 ,其 中男 3 ,女 2 9例 8例 1例 ,平 均年龄 6 . 87 岁 ;排 除有精神疾病者。其 中 3 5例患者 有不同程度肺 癌局部
院 进 行 重 复 检查 等 行 为 反 应 。
肺癌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癌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危害性极大。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针对肺癌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护理诊断在护理肺癌患者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常见的肺癌护理诊断包括:1.呼吸困难:肺癌患者由于肿瘤的阻塞,导致呼吸道狭窄或堵塞,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评估,以便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疼痛:肺癌患者常常出现胸痛或肋骨痛等疼痛症状,这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其正常生活。
因此,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3.心理问题:肺癌患者常常面临着生命威胁和疾病带来的压力,这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4.营养不良:肺癌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其维持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力。
5.恶病质综合征:肺癌患者晚期常出现恶病质综合征,表现为非意志性体重减轻、消瘦、乏力等。
及时评估和控制患者的恶病质综合征,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在制定护理计划和执行护理措施时,我们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护理诊断的不同因素。
以下是针对肺癌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呼吸困难•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如适当的开窗通风•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室外活动的机会,以提高肺功能•进行合理的气管镇痛、支气管扩张等治疗,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选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如镇痛药物的使用等•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的病房、舒适的床铺等•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心理问题•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其心理需求•组织心理干预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鼓励患者参与病友会、康复训练等活动,增加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营养不良•进行营养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量•提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帮助患者补充营养恶病质综合征•进行体重监测,评估患者的恶病质状况•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营养补充等•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体力训练、体能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体能状态结论针对肺癌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肺癌切除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罗亦 艮等 …报道 , 肺癌切 除术患者 术后心理 问题发生 率可
高 到 4 % ~6 %, 0 0 主要表 现为 情绪 的抑郁 和 焦虑 。在 日常 护 评分 题 , 分 方 每
题 均采用 14级计分 。累计 得分 ×1 5取 整 为标 准评 分 。标 — . 2
可 比性 。
12 . 方 法
2 结果
21 两组 患 者 治 疗后 S 、S S 分 比 较 . DS A 评
实施特殊 心理干预后 , 观察 组 S S S S评分 , D 、A 阳性 率 明显 低于对 照组 , 异有统计学意 义( 差 P< 00 。见表 1 . 5) 。
22 两组 患 者 治 疗后 血 气 、 治 疗情 况 比较 .
向其 详尽 叙述 现 阶段治疗 方 案 、 用药 及操 作 的意义 , 保配 合 确
治疗 。 同时面 对患 者可能 出现 的抑 郁 、 虑等情 绪 问题 , 焦 护理
人员 应积 极耐 心交 流 , 向其 宣讲 成功 治疗 案例 , 心理 上鼓 励 从 患者 , 拾 治疗 信心 。针对术 后 可能 出现 的呼 吸癔症 , 重 护理人 员应告 诫患者 正确 呼吸方式 , 使其 明确手术 并不会 完全影 响人 体呼 吸功能 , 除此 以外 , 应鼓励 呼吸机患 者尝试 自主呼 吸 , 取 争
2 1 年 1 月 第 1 第 2 期 0 1 2 卷 3
肺 切除 患 心 分 及 理 癌 术 者 理 析 护
黄利群 广东省河源市人 民医院心胸外科, 广东河源 57 0 10 0 【 要 ]目的 探讨 肺癌切 除术 后患者心 理特点 以及心理护理 的临床 意义 。 方 法 将 7 摘 8例肺癌切 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 照 组 和观 察组 , 照组 3 患者行 肺癌 切 除术后 常规 护理 , 察组 3 患者 常规护 理基 础上行 心理 护理 。对两 组患者 对 9例 观 9例 S S S S量表进行评 价 , D 、A 比较术后相关肺 功能检查 。 结果 实 施特殊心理 干预后 , 观察组 S S S S 分明显优 于对 照组 , D 、A 评
肺癌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交 流 的机会 ,社会功 能明显改善 ,能做 到按时血 透 、合 理起 居 、科 学 饮食 ,积极 参 与社会 活动 。 3 3 系统 的护理 干预 可提 高家 属对 患者 的照护 .
水 平 血透 患 者 家 属 因与 病 人 接触 时 间 长 ,他 [] 高岩红. 4 护理干预提高农村维 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 自 们 中部 分人 往 往 因长期 护 理 而产 生 心 理上 和躯 我管理能力 的实 践『1 J. 临床护理杂志 , 0 0 9 4 21,(
体 上的疲惫 ,甚至厌倦 ,对这类 人群 ,也需 要 医
33 .
务 人员 及 时的疏 导 和提供 家庭 护理 的基 本技 能 , 提 高 他 们对 家 庭 护理 重 要 性 的认 识 ,坚定 其 支 持患者继 续治疗及护理 的信念 , 通 过对 患者及家 属 直 接 或 间接 的 技术 指 导 ,使家 属 认 识 了如 何
i t x e i n a n o t l r u s e p r n a o po p t n s i n a c r t s c oo i a n lss n oe p rme tl dc n r o p , x e i a og me t g u f ai t t a c u aep y h lg c l ay i lr e w h a a dt ee h n e a eitr e t n i ec n r l r u i o v n in l a e, e p c iey, eo es r ey n n a c d c r e v ni t o to o p w t c n e t a r r s e t l b fr u g r h n o nh g h o c v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

肿瘤住院化 疗患者 焦虑和 抑郁 情绪的 影 响 , 法 : 16例 恶 性 肿 瘤 患 者 随 机 分 方 将 5
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7 8例 。 两
7 . % , 2 6 ’ 临床 研 究 证 明 , 理 护 理 心
量表评定 : 采用 zn 定 抑郁 量 表 u g评
( D ) 评 定 焦 虑 量 表 ( A ) 行 患 者 SS和 SS 进 的心 理 状 况 评 定 , 经 心 理 科 医 师 培 有
i d i o . r gc e te a y, a in so n a d t n Du i h moh r p p t t f i n e it re t n g o p w r ie s c o o ia n e v n i u e e gv n p y h l gc l o r n ri g i d i o o t eb s u sn . AS u sn n a d t n t a i n ri g S i h c a d S S o h wo g o p eo e a d a e n D ft e t r u s b fr n f r t c e t ea y w r o a e o t u u l . h moh r p e e c mp r d c ni o s n y R s l : t r c e t e a y h S a d e u t Af h mo h r p ,te AS n s e S S o o to g o p w r ce s d a o — D f nrl u eei ra e scr c r n n p r d w t h s eoe c e te a y B t a e i t o e b f r h moh r p . oh h S S n S S f i tr e t n ru w r A a d D o n e v ni go p e e o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作者:王月丽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268-01资料:将20例肺癌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于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干预措施:1心理疏导:患者得知自己是癌症,一时无法接受现实,思想压力大,出现烦躁、悲观等情绪,绝望的心理,对疼痛不能忍受等。
我们对患者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提供精心的护理,同时要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应用松弛疗法和催眠疗法以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松弛疗法包括渐进性肌肉松弛方法,想象等,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反应,减轻疼痛。
2睡眠疏导:病人应疾病原因反复住院,由于环境改变及疾病加重,导致睡眠障碍,给予制定活动、休息、睡眠时间表,督促其按时间表每日有规律活动。
如在病房走廊散步、听音乐、打太极拳等,保持日间的活动,夜间定时休息,建立良好的睡眠规律。
3建立良好的沟通:同时与家属有效沟通,让其多看望安慰病人,发挥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以减少因思想顾虑对治疗的影响。
我们用善意性肢体语言有姿势上的平等对应交流,但要注意沟通的深度不可强求。
听患者诉说时,要专心听,用心去听,听清楚,听完整,认真记录,要有语言反馈。
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倾听有鼓励对方诉说的作用,而诉说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结果:对干预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及情绪障碍,减轻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放化疗期间多项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经 济 纵 横 ,0 5,2 :2~ 5 20 ( )6 6 t ] 邱 晓丹 . 于我 国 城 乡医疗 保 障 体 制 构 建 实 践 总 结 与战略 思 I 关
考【 j 中国卫生事业 管理 ,0 8,4 l ) 87— 1 J. 29 2 1 2 :1 89 l [ 2 张英 洁, I1 李士雪. 全国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制度试点运 行现状
[6] 蘸立醇. 1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研究综 述 [ ] 中州学 刊,0 8 J. 20 ,
18 6 :3 6 ( ) l 2~1 4 3
学 。 0 74 20 .
[ ] Was fA,a os e a drt r e a.E ul i t 6 gt vnDorl rEvne  ̄ gH,t 1 q i n h a a u ) e
分析 [ ] 中 围 生事 业 管 理 ,0 8 2 1 7 :8 4 1 J. 2 0 ,4 ( )4 1~ 9 [ 3 赵小 艳 . 1] 医疗 救 助 与 新农 合 制度 有 效 衔 接 的 现 状 分析 [ ] 中 J. 国 U生 事 业管 理 ,0 8 29 5 :9 30 2 0 .3 【 12 8~ 0
中晚期 肺 癌 化 疗 患 者 心 理 状 况 及 护 理 干 预措 施 分 析
姜 玲 李 艳
( 石河 子大学 医学 院第 一附属 医 院肿瘤 内科 , 疆石 河子 ,3 0 8 新 820 )
中圈 分 类 号 :t7 I 4 文 献 标 识 码 : A
近5 0年来 , 世 界肺 癌 的发 病 率 明显 提 高 , 全 据 统计 , 欧美某 些 国家 和 我 国 大城 市 中肺 癌 的发 病 在 率 已居男 性各种 肿瘤 首位 I其 中 8 %为 非 小细 胞 , 0 肺癌 ( o - al e u gcne , S L , n ns lcl ln a crN C C) 并且 由于 m — l 就诊 时 多数患者 已失去手 术 机 会 , 有 2 % 可 以接 仅 0 受手 术 治 疗 , 后 复 发 和 转 移 率 仍 高 达 5 % 以 术 0 上 。由于人 口老龄 化 、 烟 、 吸 感染 等 问题 的存 在 , 肺癌 防治所 面临 的形势 极 为严峻 。 化 疗 是 术 后 及 中 晚期 肺 癌 患 者 的 主要 治疗 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干预措施时间:地点:主讲人:参与人员:肺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各类恶性肿瘤之首。
近些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吸烟与肺癌密切相关。
我国是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高发癌症变化明显,肺癌死亡率由20世纪70年代居癌症死因第4 位,跃居2000年的第1位,上升最为明显。
我国男性及女性肺癌死亡率由2O世纪70年代至今,呈持续上升的趋势。
与世界流行情况相似,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为男性高于女性。
而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地区分布差异,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调查报告显示,从城乡前十位恶性肿瘤的构成来看,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那么肺癌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2.7%。
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及其构成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上升了 465%。
这是来自于卫生部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的数据。
根据卫生部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自2000年-2005年间,中国肺癌的发病人数估计增加12万人,其中,男性肺癌病人从2000年的26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33万人,同期女性肺癌患者从12万人增加到17万人。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每年增长26.9%,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我国肺癌病人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肺癌的预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方说患者的一般状况,有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等等。
还有肺癌的这个分期,肺癌的病理类型,以及肺癌的治疗方式,不同的治疗手段,那么肺癌的生存期也是不一样的。
但总体上来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进展时间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40%,2年生存率为10-15%,这是在治疗的前提下。
小细胞肺癌通过综合治疗,局限期中位生存时间是14-20个月,2年生存率40%;而广泛期中位生存时间9-11个月,2年生存率仅5%。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指出,现代人群日益繁重的生活工作压力及日益凸显的精神心理问题可能是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持续增高的重要原因。
面对肺癌如此高的发病率、如此高的死亡率,如此短的生存期、如此差的预后,那么有些肺癌的病人是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采取一些逃避的方式。
少数患者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肺癌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比方说恐惧、焦虑、抑郁、敏感、绝望、失眠等。
这些严重的心理问题会使患者的认知发生歪曲和偏差,从而采取一些消极的应对方式如回避或屈服来面对已发生的情况。
《心理分析》普遍存在的最初心理反应。
好多病人是有一种谈癌色变的这种现象,这对预后是非常不利的。
面对肺癌的不良预后、周围患者的痛苦、医院的特殊气氛都可以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在疾病过程中,肿瘤的转移、以及浸润产生的疼痛不适和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脱发、胃肠道反应等,这些痛苦都会给患者带来恐惧的感觉,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发现癌症患者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是明显高于正常人,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治疗的过程中,随着治疗周期的增加,肺癌患者的抑郁情绪也是在逐步加重。
研究分析癌症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合并精神疾患如焦虑或抑郁症。
第三,疾病导致继发性情绪障碍。
第四,药物的副作用,如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这些都会对病人产生一系列心理变化。
抑郁情绪可以引起体内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病理改变。
如儿茶酚胺的过量分泌、脂类代谢紊乱、各种促凝物质和有强烈血管收缩作用的血栓素A2的释放、心率加快和血压上升等,那么结果就是加重肺癌患者的躯体症状,降低生活质量以及导致看病次数增加、住院时间延长、治疗依从性差以及增加医疗费用等等。
抑郁状态是肺癌发病前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肺癌发病后的主要负性情绪表现,它不仅影响着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也决定着患者的预后和转归。
3焦虑心理:国外研究表明,癌症患者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为12-28%。
化疗是肺癌患者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之一,也可以作为手术和放疗的辅助治疗方法。
进入化疗期的患者往往对各种综合治疗方案和医疗技术缺乏认识、缺乏信心,担忧自己的治疗效果、担忧自己不能承受化疗的不良反应、担忧自己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等,这些都能产生焦虑心理。
常规的检查、肺癌复发、进展或转移、与癌症无关的急性疾病如感染等也可以引发焦虑。
4敏感、猜疑心理:患者患病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猜疑心理。
部分患者感觉自己来日不多,对自己的治疗效果没有信心,对自己的病情有很多猜疑。
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没有信心,对医护人员的言行表现出敏感、多疑,稍有不适就认为是癌转移或者病情恶化,怀疑医护人员对其隐瞒病情。
如果患者与家庭、周围社会关系缺少沟通,也会对家属、朋友、亲戚产生敏感、多疑的心理后迅速上升,70岁达到高峰,而且肺癌的发及死亡年龄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有些患者诊断肺癌时正处于干事业、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的年龄阶段,而癌症和化疗却打乱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其事业发展、家庭生活和人际交往,其社会角色形成巨大反差,因此产生强烈的悲观绝望的心理。
还有一部分患者感觉自己治疗无望,还要承受治疗的痛苦、忍受疾病的折磨,给自己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经济的负担,也容易产生绝望、悲观厌世的心理,失去继续治疗的勇气。
治疗有关的因素引起,如化疗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对化疗过程的情绪反应等。
失眠往往引起患者白天不同程度的疲劳,因而躯体困乏、精神萎靡、注意力减退、思考困难、反应迟钝。
对失眠产生越来越多的恐惧和对失眠所致后果的过分担心,使可以使失眠患者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久治不愈。
失眠也可能使肺癌患者的病情加重,影响康复效果,使疾病易于复发,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
《干预的措施》首先改善认知:主要是改变患者认知中的不合理成分,调整患者错误、歪曲的信念,摆脱消极观念,接受新的思想,以消除患者不适应的行为和不良的情绪反应。
在干预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明确交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及其处理的方法,尤其在化疗的过程中要向患者解释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变患者认知中的不合理的成分。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改善认知对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躯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的作用。
提高应对技能:提高应对技能是一种把解决问题作为消除应急从而提高患者应对能力的方法。
应对是指个体对生活事件以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主要从面对、回避、屈服这三个方式主要有面对、回避、屈服三种方式。
面对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措施,回避、屈服则是消极的应对方式。
研究表明,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以起到有效减弱压力的作用,减少患者的精神和行为逃避,使其面对现实,可以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提高应对技能有哪些具体的策略?比方说鼓励患者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还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教等等其他的一些策略。
心理支持:心理支持主要是指与患者要进行沟通和交流,那么在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可以预患者主动讨论病情以及疾病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要善于倾听,及时的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
让患者的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病友以及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关怀,分享患者的感受。
合适的心理支持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情绪、消除疑虑以及解除担忧,并可以增强患者治疗和生活的信心。
在进行心理支持的时候,医护人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互动,要善于倾听,切忌将主观意志强加于患者,要选择好交流的方法、时间、地点,通过对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时了解患者的情感和心理变化,评估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
给予相应的医疗对策,消除疾病心理应激而产生的负面效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生活质量,缓解病情,提高疗效。
在进行心理支持的时候,要尊重、理解患者,让患者觉得自己被欣赏、有价值、并没有被遗弃,从而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并增强其自信心,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可以正确的运用解释、鼓励、安慰、保证、指导、暗示等支持性的治疗方法,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在临床工作中有着与药物、放疗、化疗同样重要的作用。
放松疗法放松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Jacobson E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所谓的引导性想象是Simonton上世纪80年代提出并首次用于癌症患者。
音像性想象,是指在安静的环境下全身放松,用指导性的语言去暗示或者自己展开想象,想象一些快乐的情景或者美好的憧憬。
研究发现,患者运用已学会的放松技术进行自我调节,可以减轻呼吸困难、化疗前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感觉,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生理唤醒水平、脉搏和血压。
那么放松疗法有哪些具体的措施?可以经常参加锻炼,比方说跑步、散步、游泳、瑜伽、太极拳等,锻炼有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
还可以培养自己消遣的技能,比如听音乐、看书、读报等。
像图中的这两位老人可以去跑跑步,然后还可以像这位老人一样可以上上网、听听音乐,以及像这个年轻人,你像年轻的肺癌患者可以做一些瑜伽了、游泳等一些锻炼,那么这些锻炼都有利于心理压力的释放。
最后也是要摆脱陈规,开始一些不同的活动。
曾有学者讲过,永恒不变是却向想象力的最后庇护所,我们应该创造多样化的生活方式。
在闲暇的时候,我们可以到大自然去走走,可以到海边去看看大海等等,放松一下心情。
在国内的这项研究中,通过对入选了58例肺癌的患者进行干预和不干预,那么比较两者对,两组对这个生活质量方面有没有改善。
试验组是通过常规的治疗+心理干预,那么干预主要从健康教育、改善认知、行为疗法这几个方面进行干预。
对照组主要就是一个普通的常规治疗,那么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医学应对方式等方面较对照组都有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因而得出结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促进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外的研究。
这位学者主要是评价非侵入性干预措施对改善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进行一些研究,那么他在在Medline、Embase 等数据库里搜索了关于非侵入性的干预措施改善肺癌生活质量这方面一共搜索了15项相关的研究,其中有三项研究是关于医护人员对肺癌患者进行一个教育、心理的支持、应对技能培训等干预措施,结果显示进行干预以后可明显缓解肺癌疼痛、改善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患者是存在着恐惧、焦虑、抑郁、敏感多疑、孤独绝望、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