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心理干预对老年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焦虑 、 抑郁情绪 的主要影 响因 素 , 并 采取 针对性 的心理 干预
如。( 3 ) 认知疗法 : 在适 当的情 况下 向患者解 释该 疾病 的病
理、 生理 、 临床 表现 、 治疗方 法 、 病情 演变过 程 、 疼痛 的原 因 、
措施 , 以减 轻患 者 焦虑 、 抑郁 程度 , 鼓励 其 积极 配合 治疗 护 理, 减轻放 化疗 的副作用 , 从而提高患者 的生存 质量 。
物反馈和指导 性想 象等 , 减轻心理应激及 治疗不适 反应等躯
体并 发症 。戒 除烟 酒 , 指 导患 者进 行适 当的体 育锻炼 。( 5 ) 疏泄支持治疗 : 鼓励患者表达 出所有他 们关心 的有 关疾病 的 问题及与疾病 相关 的恐 惧 、 紧张 、 焦虑 、 抑郁等不 良情绪 。干 预者 以治疗性语言针 对患者 的 困惑给 予解释 、 鼓励 、 安慰 和 保证 , 让 其通 过各 种方式 尽情 疏泄 内心感受 , 减 少其 心理 痛 苦和躯体症状 。
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综合心理干预对癌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发表时间:2018-08-03T16:06:06.6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作者:刘嘉怡[导读] 晚期癌症会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进而滋生严重的焦虑与抑郁情绪,通过综合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反应刘嘉怡(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晚期癌症会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严重的应激反应,进而滋生严重的焦虑与抑郁情绪,通过综合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反应,是癌症晚期治疗、康复的关键环节。
本文对综合心理干预中的多种干预方法对于癌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进行综述。
【关键词】综合心理干预;癌症晚期;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56-02 恶性肿瘤是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人口的首要死因,是我国农村居民人口的第二位死因,我国每年有近200万的新增癌症患者,80%以上在确诊时就已是中晚期。
病人及其家属在长时间治疗、疼痛、治疗副反应、死亡恐惧感、高昂的治疗费用等因素下,会产生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并造成以焦虑、抑郁为主的负性心理状态。
不同病期的癌症患者,其焦虑、抑郁情绪有所不同,在确诊初期焦虑情绪最为严重,而癌症晚期则抑郁情绪最为严重,焦虑情绪则会逐渐减轻[1],综合心理干预通过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支持性疗法等多种心理干预方式,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全面、系统的心理干预,以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质量。
现将综合心理干预在癌症晚期患者及其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治疗中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综合心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的影响1.1 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干预是基于认知过程会对人的情感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假设出发,通过认知与行为技术对患者不良认知进行改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2]。
认知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因患者负性认知而产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因此成为综合心理干预首选的干预方法。
综合性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871 ・
综 合 性 心 理 干 预 对 肺 癌 患 者 负性 情 绪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sn n i t e fr tn c l ( AS) e r s i n s l r tn c l ( DS n 0 o y t m it( CL 9 )r s e — i g a x e y s l a i g s ae S ,d p e so e f a i g s ae S )a d 9 fs mp o l s S - 0 ep c
v nton l c r e i a a e; I on n i na r i g i t r e i oup a e c duc e n c ve t o l nu s n n e v nton gr r on t d, b s d on ps c l gi a n e v nton. U — a e y ho o c li t r e i
0be t e To e po e p y h lgc litr e t n o u g c n e ains c mp e e sv e a jci v x lr s c oo ia ne v n i f ln a cr p te t o rh n ie n g — o
tvey on a ison a o hs a t ra i l dm s i nd 3 m nt fe dm ison r tn or2 g o s i a i g f r upsofp te t . Re ut Tw o gr psofp te s a in s s ls ou a int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焦虑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焦虑情绪的改善作用。
方法:研究对象在本院肺癌化疗患者中选取,2021.6-2022.12作为收集病例的时间,96例依照掷硬币法分组,设定48例为甲组,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设定48例为乙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评比两组负性情绪变化情况的差异。
结果:甲、乙组干预后均比干预前HAMA评分、HAMD评分低,且甲组两项评分比对照组低,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保证肺癌化疗效果,缓解焦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关键词】肺癌;针对性护理干预;化疗;焦虑肺癌属于临床极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均位于癌症榜首,可谓是威胁民众生命安全的“第一号杀手”。
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初期缺少典型症状表现,发现不适前往医院就诊时往往已经发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治疗时机。
化疗是临床针对中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药物能够将肿瘤细胞有效杀灭,对病情进展进行延缓,预防复发,但由于特异性比较差,会对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损伤,容易导致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从而增加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其生活质量,甚至会中断治疗[1]。
正因为如此,对于化疗期间的肺癌患者,加强护理干预非常有必要。
本文将96例在本院肺癌化疗患者确定为研究对象,现作以下报告: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的病例样本为96例在本院进行化疗治疗的肺癌患者,收集时间为2021.6-2022.12,分组以掷硬币法为依据,甲组48例,男/女=28/20;年龄区间50-73(63.5±3.6)岁;病程7-36(15.8±3.2)个月;15例腺鳞癌,17例鳞癌,16例腺癌。
乙组48例,男/女=30/18;年龄区间51-74(63.7±3.5)岁;病程8-35(15.7±3.1)个月;14例腺鳞癌,19例鳞癌,15例腺癌。
组间作比,基本情况差异较小,P>0.05。
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癌症已不再是人们最害怕得疾病之一。
然而,癌症治愈机会的增加并没有完全解决癌症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健康问题。
晚期肿瘤患者面临着生命的严峻挑战,疾病、疼痛、失落、焦虑、恐惧、孤独以及死亡的威胁使他们心理状态压抑不安,对生活充满无助感和绝望感。
因此,提高晚期肿瘤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肿瘤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一、晚期肿瘤患者心理状况长期以来,肿瘤被视为一种致命的疾病,它的存在对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心理痛苦无法避免。
晚期肿瘤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面临困难。
心理压力和心理困境是癌症治疗管理的常见问题,特别是在晚期癌症患者中更加突出,包括焦虑、抑郁、失落、孤独和绝望,这些问题也可能会影响疗效和生命质量。
对癌症患者来说,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失去往日的活力和人际关系、失去未来的可能性都让他们感到难以面对。
另外,晚期肿瘤患者的疼痛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也不断损害着他们的心理和情感状态。
因此,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通过有针对性的行为、认知和情感技术控制或减轻患者的情感压力、促进其情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其信心和对未来的信心。
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的方法,需要对患者的个体化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适当的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包括:1. 个体心理治疗:个体心理治疗是针对患者特定的情感和行为问题,通过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理解自己的情感,解决问题,并创造一个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个体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心理动力治疗、家庭治疗和艺术治疗等。
2. 放松治疗:放松治疗是通过通过训练来控制心理响应,包括呼吸训练、渐进性肌肉松弛、观想训练和平衡运动等。
3. 心理教育:通过教育,让患者了解癌症、治疗以及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可以减轻痛苦、降低焦虑和恐惧。
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8年第5卷第32期2018V ol.5No.32138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缪艳艳,孙冰亮(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肿瘤内一科,山西太原 030000)【摘要】目的 探讨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肺癌患者80例被纳入本次研究,实施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参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
观察统计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护理后与本组护理前进行比较,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护理后不同时间实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前和护理之后1个月分别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提升,且护理后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1个月、2个月与本组护理前进行比较,两组的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升,且护理后不同时间实验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和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肺癌;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32.138.02受到环境污染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肺癌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1]。
受到疾病的影响,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身心问题,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此,临床需要做好对患者心理状态的高度重视,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做好相应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探讨对肺癌患者实施全面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
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2 . 3 人舱后 的护理 : 舱 门关 闭后开始 加压 , 升压速度原 则上应 先慢后快 【 3 j , 以0 . 0 0 5—0 . 0 1 m p a / m i n为宜 , 要 及 时询 问患者 及 家属有何不适 , 发现 问题及 时解 决 , 如患者 听声音 有遥远 的感 觉或耳闷、 耳胀 、 耳痛应立 即停止加压 , 告知要做咽鼓 管通气方 法, 适当排气降低一些 舱压或用 1 %麻 黄素滴鼻等 待症状 缓解 后再行加压 , 如果症状不缓解应 立即解压开舱停 止治疗 。随着
畅必要 时进舱可携带脚踏式吸痰器 , 气管 切开后 2 4 h内不宜进
压力 , 舱压波动 范 围不 应超过 0 . 0 5 m p a , 随时注 意舱 内氧浓 度 , 超过 2 3 %应及时通风换气 , 如出现头 晕 、 恶心 、 面肌 、 口角抽 搐 或无刺激性 咳嗽等早期氧中毒 表现 , 要 立即摘掉面罩改 吸舱 内 空气。减压 时通 知患者 摘掉 面罩 , 正常 呼吸不要 屏气 , 禁 止剧 烈 咳嗽 , 减压的速度要均匀 , 舱 内因减压空气 膨胀 温度度下 降 , 要 注意保 暖或开启舱 内空调 , 防止受凉 , 要开放一切引 流管 。 2 . 4 出舱 的护理 : 出舱后要 严密 观察病情 变化 , 适 当休息 5 — 1 0 a r i n , 询 问患者及家属有何 不适及舱 内感觉 , 观察有无 不 良反 应, 警惕减压病的发生 , 认真做好详细治疗护 理记录 , 告 知按规 定时间做治疗 , 保证 患者高 热量 、 高维 生素饮食 。保证 有充 足 的休息 , 避免劳累 , 保持情 绪稳定 , 以免病情 复发 或加重 , 指 导 患者做 肢体 功能锻炼 , 早 日恢 复生活的 自理 能力 。
3 结 论
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

心理护理在肺癌患者负面情绪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肺癌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评分标准(V AS)及生活质量(QOL)对患者护理前后进行评定,比较护理前后的效果。
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后,患者的SAS、SDS、V AS、QOL等方面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全面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肺癌患者不良心理,提高其疼痛耐受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标签:肺癌;心理护理;心理;生活质量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
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占第二位[1]。
因此,患者面对疾病时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心理。
加之术后的放化疗等手段毒副作用大,更加重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的心情。
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改善患者的心理十分关键。
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了对其的心理护理,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所选54例病例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其中男34例,女20例,年龄52~78岁,病程3月~1.2年。
1.2方法1.2.1確诊中的心理护理肺癌目前仍是预后欠佳的疾病,故患者在确诊过程中心理十分复杂,总是希望检查结果被否定[2]。
当通过多种检查方法确诊后,患者常无法接受,表现为悲观绝望,情绪不稳,影响后期治疗。
因此护士在还未确诊前勿向患者及家属透露”有可能是肺癌”的信息,在诊断已经明确,但患者的精神准备还不足时,医护人员应该给患者心理上的缓冲机会,以避免出现过于强烈的心理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年;分类:中央型 13 例,周围型 17 例;病理分型: 腺癌 9 例,鳞癌 7 例,腺鳞癌 6 例,小细胞未分化 癌 8 例。对照组 30 例,其中男 17 例,女 13 例;年 龄最小 47 岁,最大 67 岁,平均(58.2±7.3)岁;病 程最短 1 年,最长 3 年;分类:中央型 12 例,周围 型 18 例;病理分型:腺癌 8 例,鳞癌 8 例,腺鳞癌 7 例,小细胞未分化癌 7 例。2 组患者性别、年龄、病 程、临床分类、病理分型等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病例选择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纳入:①晚期肺癌患者;②预 计生存期大于 3 个月;③知情同意。 1. 2. 2 排除标准 排除:①小学以下文化程度或 理 解 能 力 低 下 者 ;② 有 精 神 病 史 者 ;③ 不 配 合 者。
2012 年第 25 卷第 7 期
报 道·临 床 护 理
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 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影响
贾艳霞 1,张冬花 2,强彩芹 1 1 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延安 陕西 716000;2 延安市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摘 要]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情况。方法:将 60 例晚期肺癌患 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 30 例。2 组均给予肺癌患者常规一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焦虚、抑 郁等负性情绪给予心理干预。结果:2 组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干预后均降低( P<0. 05) , 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 P<0. 05) 。2 组生理功能( PF) 、生理职能( RP) 、躯体疼痛( BP) 、总体健康( GH) 、活力( VT) 、社 会功能( SF) 、情感职能( RE) 、精神健康( MH) 评分干预后升高( P<0. 05) ,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 P<0. 05) 。结论:心 理护理干预可改善肺癌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JIA Yan-xia1, ZHANG Dong-hua2, QIANG Cai-qin1 1 Neurology Department of Yan′an People′s Hospital, Yan′an 716000, China;
2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Yan′an People′s Hospital
Keywords lung canc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xiety, depression
近年来 肺癌 发病率有逐 年 增 高 趋 势 ,由 于 其 发病较为隐匿,大多一经临床确诊已属中、晚期, 错失了手术根治的大好时机,患者易产生心理压 力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1 ]。因此针对肺癌患 者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感的现状给予心理 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2 ]。延安市人民医院对近 3 年来收 治的肺癌晚期患者给予抗焦虑、抑郁等护理干预 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取 2009 年 1 月至 2011 年 12 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 60 例晚期肺癌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 30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最小 49 岁,最 大 68 岁,平均(57.8±8.6)岁;病程最短 1 年,最长
中 国 科 技 115 核 心 期 刊
报 道·临 床 护 理
Wester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 Vol.25 No.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mprovement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 Sixty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n average. Both group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also given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Result: SAS and SDS decreased after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P<0.05), interven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greatly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PF, RP, BP, GH, VT, SF, RE and MH after intervention rose in both groups (P<0.05), intervention group improved more greatly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negative emotion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关键词] 肺癌;心理干预;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73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 6852( 2012) 07- 0115- 02
Influence of P 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Negative Emotions of P atients with Lung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