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肺癌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肺癌的护理诊断及措施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危害性极大。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针对肺癌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护理诊断在护理肺癌患者时,我们首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进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常见的肺癌护理诊断包括:1.呼吸困难:肺癌患者由于肿瘤的阻塞,导致呼吸道狭窄或堵塞,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评估,以便采取措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2.疼痛:肺癌患者常常出现胸痛或肋骨痛等疼痛症状,这不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其正常生活。
因此,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管理。
3.心理问题:肺癌患者常常面临着生命威胁和疾病带来的压力,这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并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4.营养不良:肺癌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并给予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帮助其维持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力。
5.恶病质综合征:肺癌患者晚期常出现恶病质综合征,表现为非意志性体重减轻、消瘦、乏力等。
及时评估和控制患者的恶病质综合征,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在制定护理计划和执行护理措施时,我们需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护理诊断的不同因素。
以下是针对肺癌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呼吸困难•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如适当的开窗通风•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室外活动的机会,以提高肺功能•进行合理的气管镇痛、支气管扩张等治疗,缓解呼吸困难症状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特点,选用适当的疼痛管理方法,如镇痛药物的使用等•提供舒适的环境,如安静的病房、舒适的床铺等•进行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心理问题•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关注其心理需求•组织心理干预活动,如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鼓励患者参与病友会、康复训练等活动,增加社交支持和心理支持营养不良•进行营养评估,确定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增加营养摄入量•提供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帮助患者补充营养恶病质综合征•进行体重监测,评估患者的恶病质状况•采取营养支持治疗,包括口服或静脉营养补充等•进行康复训练,包括体力训练、体能训练等,以改善患者的体能状态结论针对肺癌患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肺癌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肺癌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肺癌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会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对于肺癌患者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如何有效地照顾肺癌患者。
护理目标肺癌的护理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患者的身体功能维持稳定。
肺癌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负担,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生理功能保持平稳,包括呼吸、循环、消化等功能。
2.缓解患者的症状和不适感。
肺癌会带来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疲劳等,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
肺癌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给患者的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耐心倾听、鼓励和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护理措施为实现上述护理目标,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1.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提供营养支持。
肺癌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消瘦等情况,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合适的膳食,确保患者营养充足。
3.定期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提高呼吸肌肉力量,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4.温柔地帮助患者进行身体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等并发症。
5.提供专业的疼痛缓解和症状管理。
针对患者出现的疼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
6.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综上所述,肺癌的护理目标是确保患者身体功能稳定,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
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可以为肺癌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存质量。
肺癌患者护理常识

1.恐惧与肺癌的确诊、不了解治疗计划及预感到治疗对机体功能的影响和死亡威胁有关。
(1)加强沟通:多与病人交谈,观察病人有无血压增高、失眠、紧张、烦躁不安、心悸等恐惧表现。
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对诊断及治疗的理解程度。
根据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等情况,适当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病人诉说,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整病人的情绪,使病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2)讨论病情:根据病人对病情的关心和知晓程度、心理承受能力和家属的意见,以适当的方式和语言与病人讨论病情、检查和治疗方案,引导病人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检查及治疗。
家属有特别要求时,应协同家属釆取保护性措施,合理隐瞒,以配合家属的要求。
(3)心理与社会支持:当病人得知自己患肺癌时,会面临巨大的身心应激,而心理应激结果会对疾病产生明显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应通过多种途径给病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与社会支持,帮助病人正确估计所面临的情况,鼓励病人及家属积极参与治疗和护理计划的制订,让病人了解疾病知识及治疗措施,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以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
帮助病人建立良好、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建议家庭成员和朋友定期看望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关爱,激起生活热情,增强信心°使病人克服恐惧、绝望心理,保持积极的情绪,对抗疾病。
2.疼痛与癌细胞浸润、肿瘤压迫或转移有关。
(1)疼痛的观察:评估病人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疼痛加重或减轻的因素, 影响其表达疼痛的因素以及疼痛对其睡眠、进食、活动等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应用止痛药物后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等。
(2)避免加重疼痛因素:①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给止咳药。
②对于活动困难者,应小心搬动,平缓地给病人变换体位,避免推、拉动作。
防止用力不当引起病变部位疼痛。
③指导和协助胸痛病人用手或枕头护住胸部,以减轻深呼吸、咳嗽或变换体位所引起的疼痛。
(3)心理护理:倾听病人的诉说,教会病人正确描述疼痛程度及转移注意力的技术,帮助病人找出适宜的减轻疼痛方法。
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总2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护理人员如何做好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努力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患者由于平时身体健康,突然得知身患癌症,毫无思想准备,加之周围亲人的紧张和过分关心,使其忧心忡忡,惶恐不安,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恐惧感油然而生。
同时,由化疗及病情所带来的疼痛更加剧了患者的恐惧心理,表现出忧虑、愤怒、抵触和绝望悲观的心理状态。
在化疗及药物毒副作用的影响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的前提,因此护士应经常与病人进行沟通。
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在进行语言沟通时应注意采取全神贯注的倾听;适当的沉默;恰当的同情等技巧,让患者充分表达其心理感受。
2.帮助患者解除疼痛引起的不良情绪必须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做心理疏导工作。
对疼痛采取三个阶梯方案的同时,配合使用放松疗法,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力,还能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感觉,缓解或消除由疼痛给患者带来的焦虑心理。
3.满足患者需求心理对疾病知识的需求合理告知患者诊断结果,但对心理承受力较差的病人,医护人员应协同家属采取必要的保护性措施,以免发生意外;对于手术患者,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除其思想顾虑,介绍患者和类似手术且已痊愈的病友交谈相信手术一定成功,并讲明如何配合完成术后的康复,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手术;对于放化疗的患者,要耐心的讲解具体治疗方法,应用的药物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告知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减轻的,且反应是因人而异,放化疗时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方法等病人急待了解的知识,以便让病人减少顾虑,做好充分准备,更好地配合治疗。
4.对生存的需求求生是癌症病人最强烈的需要,他们渴望继续感受生命的价值,需要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肺癌术后复发护理措施

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术后复发仍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针对肺癌术后复发,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肺癌术后复发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了解其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
2. 鼓励患者参加抗癌俱乐部或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经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使其充分了解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减轻心理负担。
二、生活习惯调整1. 戒烟:吸烟是肺癌的主要诱因之一,术后复发与吸烟密切相关。
患者应坚决戒烟,远离二手烟环境。
2.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高危环境中会增加肺癌复发的风险。
患者应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
3. 保持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增强身体免疫力。
4. 适当锻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提高身体免疫力。
三、治疗护理1. 定期复查: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复发情况。
2. 化疗和放疗:针对复发患者,化疗和放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并关注其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3. 靶向治疗:对于有特定分子异常的患者,靶向治疗可以精准治疗并降低复发率和转移率。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治疗,并关注其副作用。
4. 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在肺癌术后复发中也有一定作用。
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中医调理,如补益、疏肝理气、温经通络等。
四、康复护理1. 肺功能锻炼:肺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肺部通气及换气能力,减少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吹气球等肺功能锻炼。
2. 日常生活指导: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日常生活指导,如如何正确穿衣、进食、洗澡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癌护理问题诊断和护理措施

肺癌护理问题诊断和护理措施背景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患者及家人造成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困扰。
在肺癌治疗中,护理问题的诊断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肺癌患者常见护理问题的诊断和有效护理措施。
护理问题诊断体征观察首先,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
常见的肺癌患者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
体征方面,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
心理问题肺癌患者常伴随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观察其情绪表现,以及是否存在自杀倾向等,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并进行诊断。
生活质量肺癌患者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大,护理问题诊断中应关注患者的饮食、睡眠、疼痛等方面的问题,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促进呼吸针对肺癌患者的呼吸困难问题,护理措施包括保持通风、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纠正身体姿势等,以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
疼痛管理肺癌患者常伴有胸痛等疼痛症状,护理措施中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适当的止痛药物,并同时结合生理、心理等因素进行综合疼痛管理。
心理支持针对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护理措施包括开展心理治疗、提供心理支持、进行心理干预等,帮助患者调节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营养支持肺癌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问题,护理措施中应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个性化膳食指导,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其免疫力。
结语肺癌患者的护理问题诊断与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细致观察和有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挑战,提高康复率。
肺癌的护理问题和措施

肺癌的护理问题和措施引言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
作为护士,了解肺癌的护理问题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供高质量的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肺癌患者的护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在肺癌患者的护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干预措施。
护理问题1.呼吸困难:肺癌会影响肺部功能,导致呼吸困难。
患者可能感到气短、胸闷等症状。
呼吸困难不仅使患者感到不适,还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
2.疼痛: 肺癌患者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
疼痛可能源于肺部肿瘤的直接刺激、肺膜受累或淋巴结转移引起的局部炎症。
疼痛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品质。
3.情绪问题: 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患者可能会感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问题会对患者的康复产生消极影响。
4.饮食问题: 肺癌患者面临食欲不振、嗅觉和味觉改变等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治疗副作用、肿瘤本身或营养摄入不足引起的。
饮食问题可能导致患者体力不支、体重减轻等并发症。
5.体力问题: 肺癌患者通常会经历体力衰竭,感到虚弱和疲劳。
体力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和独立性。
护理措施1.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定期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氧饱和度和呼吸困难程度;–促进肺部通气,例如通过使用加湿器、行深呼吸训练和使用支持性的呼吸治疗设备等;–建议患者进行肺癌康复训练,包括体育锻炼、呼吸肌力训练等,以提高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的耐受能力。
2.疼痛的护理措施:–对于轻度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和局部镇痛剂等;–对于中度到重度疼痛,需要进行个体化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使用强效镇痛药物、疼痛评估和监测等;–同时,还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如按摩、温热疗法和放松技巧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情绪问题的护理措施:–提供情绪支持和倾听,让患者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合理安排患者的日常生活,减轻焦虑和压力;–鼓励患者参与心理治疗和支持性团体,以帮助他们应对情绪问题。
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

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其中,化疗是肺癌术后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虽然能有效杀灭残留的癌细胞,但同时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因此,做好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肺癌术后化疗的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1.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给予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负担。
2.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告知患者化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饮食护理1. 鼓励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豆制品等。
2. 根据患者的口味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3.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消化道症状。
4. 化疗期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适当调整饮食时间,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口感。
三、皮肤护理1.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皮疹等不良反应,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
2. 可涂抹保湿霜、润肤露等护肤品,缓解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
3. 若出现皮肤问题,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四、口腔护理1. 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口腔黏膜受损,出现口腔溃疡、疼痛等症状。
2. 患者应保持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定期漱口。
3. 避免食用辛辣、硬质食物,以免加重口腔黏膜的刺激。
4. 对于已出现的口腔问题,可遵医嘱使用口腔护理药物。
五、静脉炎预防1. 化疗药物常通过静脉输注,长时间输注可能导致静脉炎的发生。
2. 医护人员应评估患者血管通路,优化注射部位,避免反复穿刺。
3. 患者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 若出现静脉炎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六、疼痛管理1. 化疗后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痛、头痛等疼痛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4-06-10T14:48:52.4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51期供稿作者:姜丽萍骆振艳张伟丽[导读] 在病人意识到自己患上癌症时,心理反应又各有不同,其中包括:负罪轻生型、悲观失望型、忧郁孤独型、渴望生存型和视死如归型。
姜丽萍骆振艳张伟丽(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 135000)
【摘要】通过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生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水平,给予不同肺癌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在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下,帮助病人公正客观地认识肿瘤,医生科学合理地诊断肿瘤,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充分爱护自己,帮助其积极乐观对待肿瘤,辅导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积极表达对病人的关爱、努力配合医护人员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同时给予家属以关怀、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以社会支持,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肺癌抑郁心理护理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51-0187-02 当患者得知自己患上肺癌后,会依次出现五个典型的阶段[1]:1)震惊与否认阶段(shock and denial)2)愤怒阶段(anger)3)协议乞求阶段(bargaining)4)抑郁阶段(depression)5)接受阶段(acceptance)。
在病人意识到自己患上癌症时,心理反应又各有不同,其中包括:负罪轻生型、悲观失望型、忧郁孤独型、渴望生存型和视死如归型。
对于住院的肺癌患者,除了给予必要的治疗之外,更应该针对病人的特点给以适当的心理护理,得以使病人平稳的渡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在进行心理护理前,应先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包括:评估病人的一般资料及生理健康水平,评估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评估病人的社会支持水平。
而对于肿瘤病人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于:在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前提下,帮助病人公正客观地认识肿瘤,医生科学合理地诊断肿瘤,帮助病人了解自己、充分爱护自己,帮助其积极乐观对待肿瘤,辅导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积极表达对病人的关爱、努力配合医护人员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愤怒阶段的心理护理
这个阶段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外放,认为老天不公平,为何得病的偏偏是自己,将受到的“不公”转化为愤怒发泄向家属和医护人员,此时我们要采取忍让宽容的态度,并与家属讲解这种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在精神上给予患者以支持,可以通过给患者介绍其他患病的“病友”,通过互相倾诉,使其在其他相同遭遇的人身上获得心理的安抚,从而获得情绪上的平静。
同时要和家属共同与患者进行肿瘤知识的交流,使其对自身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感受到大家对他的关怀,鼓励家属向患者表达关爱,让患者感受家庭的温暖。
抑郁阶段的心理护理
当病人得知自己患上恶性肿瘤后,会出现几个常见的恐惧,包括:对疾病未知的恐惧、对治疗的恐惧、对花销的恐惧、对孤独的恐惧、对疼痛的恐惧、对与亲人分离的恐惧等,这些恐惧常使患者产生消极情绪,促使抑郁的发生,一旦陷入抑郁,病人往往表现为:易疲劳、情绪消沉、心情忧伤、觉得什么都没意思、失眠、没有食欲、精力无法集中、觉得自己是没用的废物、对将来没有任何的希望、有自杀倾向等。
因此抑郁的发生不仅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负面影响,更给患者的心理照成严重的打击,护理人员不仅要预防抑郁的发生更应该时刻警惕抑郁的情况,护理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列举治愈肿瘤患者的病例,也可以让治愈好转的患者谈亲身经历,鼓励患者看书、看报、听音乐、锻炼身体等发展兴趣爱好[2],分散注意力,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医生反应患者的抑郁情况,必要时建议精神科会诊。
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手术对肿瘤患者而言是另一重打击,因此要深切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术前协助医生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明确回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消极语言对患者的刺激,用娴熟的技术博得患者的信赖和配合,术后帮助患者重建功能,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嘱咐患者多吃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定期复诊。
同时指导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化疗、放疗患者的心理护理放、化疗时,病人常常出现不同的副作用: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口腔溃疡、腹泻等,同时治疗费用较高,患者往往更加焦虑,因此在进行放、化疗前,应配合医生向病人及家属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其知道治疗的作用、副作用、治疗步骤和需要配合的事项,同时协助家属给予耐心亲切的护理、多和患者沟通、尽量解决患者的合理要求,治疗结束后,鼓励其适当恢复部分工作,可使患者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帮助重新振奋。
肺癌晚期的心理护理
肺癌晚期的患者机体机能逐渐减弱,出现衰弱、疼痛、厌食、生不如死的感觉,病人感到极大的痛苦,病人可能因为衰弱而卧床不起从而恶性循环,应鼓励患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下床活动、自理一部分,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鼓励家属多向患者表达关爱[3],给予其心灵上的支持和安慰,对于终末期的患者应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垂危的老人细心观察其表情神态和心理状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帮助解除减轻患者的痛苦[4]、保持患者的尊严,让他们平静安详的面对死亡。
在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临终老人家属以关怀,帮助他们接受事实,更好的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更好地共同陪伴患者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对于一些孤寡老人,护理人员应体会到他们的孤独和痛苦,应该给予更多的照顾,同时尽可能的帮助他们申请一些社会支持,如:义工[5]、福利机构等。
体会小结
随着社会和医学的进步,肺癌患者逐年增多,作为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精湛护理技能的基础之上,更应该关注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特点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欢.临终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30期
[2]赵蔚湘.临终前的特殊护理[J];医院管理论坛;1986年04期
[3]林冬梅.临终病人家庭的功能[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张和起.在病人死亡时医生的态度和措施[J];医院管理论坛;1987年04期
[5]阿灵.临终病人的日常照顾[N];保健时报;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