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家庭应用胰岛素健康宣教

合集下载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

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ppt课件

运动前后注意事项和安全防范措施
运动前评估
在开始运动计划前,应பைடு நூலகம்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 估,了解病情、并发症情况、运动史等。
血糖监测
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水平,以了解运动对血糖的 影响,并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运动计划。
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频率
建议患者在餐后1小时左右进行运动,每次运动时 间持续30-60分钟,每周至少进行3-5次运动。
个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治体系。
综合防治策 略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未来糖尿病管理将更 加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和远程医疗等功能,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THANKS
感谢观看
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和注射技巧讲解
适应症
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无效或合并严重并发症、 妊娠期糖尿病等。
注射技巧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等),定 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导致脂肪增生或 萎缩。使用正确的注射角度和深度,确保胰岛素被正确吸收 。
药物副作用观察及处理方法
生活质量及寿命。
其他危害
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感染风 险增加、伤口愈合延迟等问题。
02
饮食管理与营养治疗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提供适量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适宜的体重和体型。
合理安排餐次,遵循定时定量的原则。
食物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01
02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02
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使得胰岛素在调节血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体会

老年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体会
状态 。
12 2 根 据 患者 不 同 态 度 分 别 教 育 ..
大 多 老 年 患 者 存 在 两
种 心 态 , 角 色 缺 如 型 , 不 在 乎 , 为 年 龄 已 大 , 疗 意 义 既 满 认 治
以 20 0 6年 3月 随 机 取 样 连 续 7 0个 住 院 老 年 患 者 糖 化
对本 病有 了一个科学 的认识 , 即糖 尿病虽 然不 能治 愈 , 能 若 正规 治疗 仍可 以长期得 到控 制 , 并不 影响 长寿 , 并且 可 以享 有 和正常人一样生活。通过教育 , 接受胰 岛素治疗 的患者 使 由原来 的 4 %提高到 9 % , 0 0 并且 能够坚持 治疗 。 12 3 确保 患者或 家属 正确应 用胰 岛素 .. 采用 个别 指导 、
外是 角色强化 型 , 于小 心 , 病色 变 , 易产生 焦虑情 绪 , 过 谈 极
对患者讲解心态决 定一 切 , 绪 波动不 利于血 糖控 制 , 情 帮助 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 积极配合治疗 。以上 两种心理状 态均不 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 通过一 系列健康教 育使 这两类 糖尿
要领 。 2 结 果
9 0岁 。治疗方法有 : 静脉滴 注胰 岛素 ; 次性 注射器 皮下 一
注射胰岛素 ; 岛素笔注 射胰 岛素 ; 岛素 泵持续 皮 下注射 胰 胰 胰岛素。胰岛素应用类型有动物胰 岛素 、 人胰 岛素和 胰岛素 类似物。通过合理应用胰 岛素治疗 , 均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 12 健康教育 内容 . 12 1 首先了解患者对胰 岛素的认识 程度 与患者 进行语 . . 言交流 , 需要教育护 士用 和蔼 的语 气 , 真诚的态度 , 了解 患者 的文化程 度 , 自理能力 , 庭生 活习惯 , 家 经济来 源状况 , 史 病 及治疗经 过 , 对糖尿 病及 对胰 岛素 的认 知程 度 , 患者 的心 理

胰岛素泵家庭使用者的健康教育

胰岛素泵家庭使用者的健康教育
会经 历 , 能 针 对 不 同心 理 问题 进行 干 预 。心 理 才 护理 能使 患者 产 生积 极 情绪 , 过神经 生理 机制 , 通
①护士首先应向患者说明外伤性胸腰椎骨折 的治疗过程和转归 , 解释卧床的时间和必要性 , 给 患者 制定 一个 行之 有效 的康 复计 划 、 练方 法 , 训 使 其 能积极主动参 与功 能锻炼 , 除其心理压力 。 消 ②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要稳重、 负责 , 进行各项操 作时 自信 、 熟练, 这样可以潜移默化的给予患者信
感; 另外 , 以适 当丰 富 患者 的生 活 , 病 情 允 许 可 在
椅;6 1 例不完全瘫痪患者均 能站立扶拐或手杖行 走。这说明通过我们护士 和家属 的共 同努力 , 患
情况下安排有趣 味的活动 , 如听音乐及在病房举 行病友歌唱 比赛等 , 以利 于患者克服消极情绪 的 滋长 , 驱散其 心头 的忧郁。③为患者寻找社会支 持 系统 , 括 亲人 支 持 系统 、 谊 支 持 系 统 、 教 包 友 宗 支持系统等, 充分肯定患者以前对社会 、 对家庭 的
更 好 地控制 血糖 , 服黎 明现象 ; 克 减少 多 次皮下 注
射的痛苦 ; 提高生活质量, 自由。 更 12 患 者 的培 训 . 先对患者进行评估 , 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状态、 文化水平、 理解能力 、 饮食习惯 、 自我控制能力和 糖尿病科学常识、 对置泵 的态度和疑 问等。根据 评估 内容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计划 , 向患者 及家属进行宣教 , 消除疑虑, 取得患者主动配合。 可将胰岛素泵 的操作程序制成鱼骨图教与患者 ,
治疗 护理 , 日康复 。 早
3 小 结
分患者尤其青少年 , 不愿意与人交往。③忧虑、 绝 望 心理 : 重 的创 伤 , 烈 的疼痛 和病 程 长 等给 患 严 剧 者 带来 较 重 的思 想 负担 和精 神上 的压 力 。青 少 年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2024版《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01糖尿病定义02糖尿病分类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起。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糖尿病定义及分类全球及我国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现状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其中,发展中国家糖尿病患者增长迅速,与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有关。

我国糖尿病现状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患者数量居世界首位。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糖尿病危害及并发症糖尿病危害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多种器官和组织受损,如心、脑、肾、眼、神经等。

同时,糖尿病还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

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包括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诊断标准及流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并伴有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诊断流程首先进行血糖检测,若血糖值异常,则进一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明确诊断。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随机血糖。

血糖检测通过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测定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评估胰岛功能。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反映过去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了解患者并发症情况。

血脂、肝肾功能等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项目风险评估与分层管理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年龄、病程、并发症情况等因素,评估患者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分层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三层,针对不同层级的患者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治疗方案。

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糖尿病健康宣教PPT课件
低GI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
优选全谷类
如燕麦、糙米、全麦面包等, 富含纤维且GI值较低。
水果适量
选择低GI水果如苹果、梨、桃 等,并控制摄入量。
控制高糖食物
减少糖果、甜饮料等高糖食物 的摄入,以降低血糖波动的风
险。
03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 用
运动处方制定原则
个体化原则
安全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并发 症及运动史等情况,制定适合个人的 运动处方。
发病机制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 境、免疫等多个因素,导致胰岛β 细胞功能减退或胰岛素抵抗,进 而引发高血糖。
流行病学现状
01
02
03
全球流行情况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 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 的重要疾病之一。
地区差异
糖尿病患病率在不同国家 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与 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 等因素有关。
次。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太极等,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平衡性训练
如单脚站立、闭眼站立等,每 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10-
15分钟。
注意事项与禁忌
运动前应进行充分热身, 避免运动损伤。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水 分和能量,避免低血糖等 不良反应的发生。
运动时应穿着舒适的运动 鞋和服装,避免穿着不当 导致的受伤。
02 糖尿病饮食管理
合理膳食结构
均衡营养
膳食应包含适量的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 及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食物多样化
建议摄入多种食物,包括 全谷类、蔬菜、水果、豆 类、坚果、瘦肉和低脂奶 制品等。
适量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和血脂,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

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健康教育

镇痛剂 , 讲解其副反应 。
48 外 阴冲洗 . 腔感染机会 。 49 静 脉输液 的观察 及护理 . 根据 血压调 节输 液速 度 , 血压低者适 当加快输液速度 ,一般 6 ~ 0dri。经常巡视病 0 8 / n a 房, 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肿胀 、 脱针 、 扭曲或输 液反应 。
糖 尿病 , 预防可能发 生的严重并发症 。
1 对 胰 岛 素 治疗 存 在 误 区原 因分 析
231 胰岛素 注射工具 的选择 ..
我们常用 的一 次性 1 ml
注射器针头与针 管连接处存在 0 6 01 l . ~ . m 无效 腔 ,影响药物 0
11 对胰 岛素治疗缺乏认 识 ,误认 为一旦使用胰 岛素治 . 疗 就产生“ 成瘾性 ”拒绝使用胰岛素 。 ,
1 胰 岛素治疗 中饮食存 在问题 ,有 的患者认为使用 胰 . 2 岛素治疗就不用控制饮食 , 进食不规律或吃零食 。 1 自我注射胰岛素存 在问题 ,患者 注射胰岛素 时存 在 . 3 注射时 间不 当, 使用剂量不 当, 注射方法不 当等 问题 。
2 胰 岛 素治 疗 健 康 教 育
2 胰 岛素治疗 中的饮食 问题 . 2 饮食疗法 是糖 尿病基本
233 注射方法 、 .I 步骤 和部位
用碘伏 消毒瓶盖 , 确抽 准
取所需剂量 的胰 岛素 ( 注意无 留有气泡 )两种胰岛素混合注射 ,
时, 应先抽 吸普 通胰岛素 , 再抽 吸鱼精蛋 白锌胰 岛素 , 以免后者 混入普通胰 岛素瓶 内, 引起沉 淀 , 影响普通胰岛素的作用 。 注射 部位选择 ,由于注射部位 和方 法对胰岛素 的吸收效果不 同 , 发 挥作用也不一样 , 同一部位长期注射 可致 局部组织缺血皮下脂

糖尿病患者住院健康宣教及胰岛素注射共88页文档

糖尿病患者住院健康宣教及胰岛素注射共88页文档
糖尿病患者住院健康宣教及胰岛素注射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PPT课件

糖尿病健康知识宣教PPT课件
定期检查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 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
肾功能监测
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和肾功能相关指标检测 ,以评估肾脏健康状况。
自我监测技能培训
血糖仪使用
教会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 ,包括采血、试纸插入、 读数等操作步骤。
血压计使用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 ,掌握正确的测量姿势和 读数方法。
体重监测
鼓励患者定期称体重,了 解体重变化对糖尿病管理 的影响。
异常情况识别和处理
低血糖识别与处理
教育患者识别低血糖症状,如出汗、 颤抖、头晕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如进食含糖食物或调整药物剂量 。
高血糖识别与处理
指导患者识别高血糖症状,如口渴、 多尿、乏力等,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 施,如增加运动量、调整饮食或药物 治疗方案。
胰岛素分泌与作用机制
胰岛素是由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 分泌的一种激素。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组织细 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 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使血糖
降低。
胰岛素还能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 合成,抑制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

血糖调节失衡原因探讨
1 2
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
导致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血糖 升高。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教育患者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因 素,如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 并提供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建议。
家庭支持在自我管理中作用
家庭环境营造
指导家庭成员为患者营造健康的 生活环境,如提供健康饮食、鼓
励运动等。
情感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 持和鼓励,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信 心。
协助监测
治疗方案。
糖尿病教育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患者家庭应用胰岛素的健康宣教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寿命和生命质量的疾病,被称为现代疾病的第二杀手,对人体的危害仅次于癌症。

在目前没有特效根治技术的情况下,胰岛素注射依然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患者不可能长期住在医院。

因此,胰岛素注射在家庭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作为临床医务人员,笔者汇总临床经验,认为应当对这些患者做好胰岛素健康宣教。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家庭保健;胰岛素;健康宣教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4021-02
糖尿病是近年来危害成年人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放眼全世界,在目前的研究水平和临床治疗方面,还没有完全解除糖尿病困扰的医疗技术及手段。

糖尿病跟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一样,一旦得上,几乎没有根除可能,只能通过药物或其他辅助治疗手段,延缓疾病加深,减少因疾病本身带来的并发症给身心健康造成的损害。

1关于胰岛素作用的正确认知
糖尿病人由于病理上存在有胰岛素抵抗,因此要定期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的药效是降低血糖,同时影响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其主要作用包括:一、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原异生作用,减少肝输出葡萄糖;
二、促使肝摄取葡萄糖及肝糖原的合成;三、促使肌肉和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和氨基酸,促使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和贮存;四、促使肝生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激活脂蛋白脂酶,促使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五、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抑制酮体的生成并促进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

由于糖尿病患者来自不同环境,知识层次及理解能力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程度和接受意识反映不一,针对此情况,作为医务人员要耐心与患者沟通,通过不同形式向患者传输、宣教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以及生活中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的
重要意义,告知糖尿病患者早期介入胰岛素的重要性,让患者真正能够明白胰岛素的作用和目的,纠正患者在胰岛素认识上的误区。

2教会患者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技术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患者及家人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

由于胰岛素注射剂量的精确性和应用长期性,使得患者家人作为对病患进行注射者显得尤为关键。

作为对患者实施核心治疗的医疗机构来说,教会患者及家人使用正确的注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不同患者的接受能力可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指导方式,诸如口头讲解、示范操作、模拟练习、院前强化等方式均可,此指导过程以规范掌握为目标,以保证注射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教会患者及家人注射方法的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2.1选择合适注射器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患病程度及并发症影响大小情况的不同,病患本身定期所需要注射的胰岛素使用剂量有着严格
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普通注射器无法保证其剂量精确性,并且难以减少注射疼痛。

因此,笔者认为,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医疗机构应当向患者推荐使用操作简便、准确、无痛且携带方便的专用胰岛素注射笔,如“诺和”笔或“优伴”笔等。

2.2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因为胰岛素要求皮下注射,所以选择身体部位范围较为广泛,诸如腹部、脐周、大腿、上臂外侧及臀部等,这些部位胰岛素吸收比较稳定。

注射胰岛素期间,注射点应每次更换,注射部位定期更换,以免影响吸收或引起皮肤感染。

2.3掌握正确注射法(包括注射前准备、注射过程安全以及注射后注意事项等)
2.3.1注射前准备注射前须擦洗清洁双手,准备好所需物品,如注射器、胰岛素、酒精棉球、注射记录本等。

与此同时,确认清楚有足够剂量的胰岛素后,检查药液性状、注射笔及笔芯是否完好紧密,应用胰岛素混悬液者要将笔芯上下颠倒摇动10次以上,直至药液呈现均匀白色后按要求排气,旋转调节旋钮至所需剂量单位。

2.3.2正确注射选择好注射部位后,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待干,将针头以垂直方向刺入皮下组织,若体型消瘦者要一手捏起注射部位皮肤,一手持笔呈45°角进针。

注射过程中推注药液要缓慢匀速,注射结束后,针头在皮下停留应不低于6秒钟再拔针,拔出针头后要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不低于30秒钟。

2.3.3注射后注意事项注射后患者不宜做剧烈运动,且注射30分钟后要准时按饮食要求进餐,以免出现低血糖情况。

除此之外,还
要随时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搔痒、硬结及脂肪凹陷等,做好日常皮肤卫生,若有不适及时咨询主管医生。

3应用胰岛素期间的饮食指导及血糖监测
众所周知,合理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之“五驾马车”中排列第一位,这充分说明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因此,尽管糖尿病患者应用了胰岛素注射,并不代表可以在饮食大胆随意,仍然需要严格按照糖尿病饮食要求执行。

因为血糖的高低不仅与胰岛素分泌多少有关,也与进食的种类数量密切相关。

鉴于此,笔者认为,无论何种类型的糖尿病,无论病情轻重,也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都必须长期、严格坚持饮食控制的原则。

血糖监测是观察糖尿病控制的一个主要指标,也是胰岛素注射效果的重要体现。

因此,血糖监测已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必须自我掌握的一种技能。

尤其是选择家庭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应该认真遵守医生指导告知,及时监测血糖情况并用小册子记录,遇异常或数值波动范围较大时,应当第一时间到医院咨询或就诊,未经主治医生同意,切不可擅自更改调节注射剂量。

4结论及建议
鉴于糖尿病患者人群的广泛性,以及家庭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结合目前患者对胰岛素应用存在的误区和缺陷。

笔者认为,作为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宣教,对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进行正确、适时的健康指导,引导病人提高认识,掌握操作技能,以获得院外自我护理的能力,从而更好控制血糖、减少并发
症,促进和提升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晓蕙.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高华,郭凯霞.ii型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生活指导[j].护士进修杂志,2000(1):28-30.
[3]钱学群.糖尿病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2003(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