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诊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嵩县大章镇中心卫生院
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所觉察,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我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我院实施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院内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接诊医生必须向就诊者说明血压状况,对高血压病人和血压偏高者应做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指导、及时转诊,确定治疗方案。
高血压病人再次就诊时应给予常规测量血压和规范治疗。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该社区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按照高血压管理的要求,纳入社区管理。
5、各村卫生所定期对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入责任奖惩范围。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
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全科诊室(内、外、妇科)、慢性病管理室、中医门诊等科室,把35
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报告卡,交给该公共卫生管理科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将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随访管理。
5、卫生院公卫科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院内工作考核范围。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首诊测血压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一、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内、外、妇、儿和中医门诊及村卫生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规范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检出率,并在门诊日志中详细登记。
二、凡测得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定期上报医院公共卫生科。
三、对诊断为高血压病的患者,公共卫生科医师应将其纳入辖区慢性病管理体系,根据管理要求,定期随访,积极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干预,实施动态管理。
四、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我镇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所觉察,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我镇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我院实施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医院各科室要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所有诊治35岁以上人群的首诊医生为第一责任人。
所有经治医生本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按标准要求对35岁的首诊病人进行血压的测量。
2、全院内科、外科、中医科、妇产科、五官科、急诊等门诊科室,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登记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
3、发现高血压病人,门诊医生应填写高血压报病卡,交给公共卫生科,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公共卫生科定期对各科室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 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医院责任奖惩范围。
市中区人民医院。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

35岁以上门诊首测血压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1、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以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检出率。
2、内科门诊要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血压做为常规检查内容。
3、发现高血压病人,首诊医生应填写慢性病患者管理卡,交给所属责任医生,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
4、责任医生掌握的高血压病人按照高血压病管理的要求,纳入规范管理。
5、开展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范围。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保障我镇居民身体健康,我院按照《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开展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
为确保该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转,对居民高血压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期给予积极的健康指导和合理的治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我镇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我院高度重视,积极部署,特制定“漕河镇卫生院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工作目标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率100%。
二、测量对象所有35岁以上到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就诊者。
三、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按照《方案》要求,统一组织实施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卫生院、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定期督查,确保血压测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制度。
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临床医护人员为责任人。
认真执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对就诊的35岁以上病人须在门诊日志和高血压病管理本上记录血压测量结果。
初诊为高血压的病人要同时发放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
镇卫生院要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工作的业务指导。
(三)加强信息管理,建立报告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

首诊测血压制度首诊测血压是指在健康体检或者因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的情况下,医生对患者进行的第一次血压测定。
首诊测血压的目的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判断是否存在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便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诊测血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临床检查,因为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通过首诊测血压,医生可以及早发现并诊断高血压,及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首诊测血压通常是在体检或就诊时进行的,检测方法比较简便。
医生会使用一种袖带式血压计,将袖带绑在患者的上臂上,然后将血压计的袖带包裹在袖带上。
医生会在患者的肱动脉上放置一个听诊器,然后通过气动装置将袖带内的气压逐渐增加,使袖带压迫患者的肱动脉,最后释放气压,观察袖带内的气压下降与动脉压力上升的关系。
通过这个过程,医生可以得到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首诊测血压时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应该保持安静,不要说话或移动手臂,以免测量结果不准确。
测量过程中,医生应该记录下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心率,并将这些信息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如果患者的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治疗。
除了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首诊测血压还可以为医生提供其他重要的参考信息。
首先,血压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血管健康状况。
其次,通过测量血压,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最后,首诊测血压还可以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治疗是否有效。
总之,首诊测血压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准确测量血压,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对于维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医生和患者都应该重视首诊测血压,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样本

医院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样本门诊首诊是指患者初次来院就诊时,在医院门诊进行医学检查、询问和必要的治疗。
测血压是门诊首诊中常见的一项检查。
以下是医院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的样本,供参考:一、目的门诊首诊测血压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保障门诊医务人员在门诊首诊中可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确保医疗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工作制度适用于医院门诊首诊环节的医务人员。
三、工作责任1.医务人员在门诊首诊时应核实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并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病史或相关疾病,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2.医务人员应使用专用血压计,确保血压计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并保证血压计的定期校准。
3.医务人员在测量患者血压前,应提醒患者注意相关事项,如不应剧烈活动、不应吸烟或饮咖啡等。
确保患者心情放松,尽量保持安静。
4.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血压计,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测量。
应将血压计套在患者的左臂上,将头部稍微抬高,使上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5.医务人员应在测量时,确保患者坐稳,背部贴靠椅背,并将手放在桌子上,手掌心向上。
测量时应保持手臂放松,避免用力。
6.医务人员在测量患者血压时,首先应将血压计气囊套在患者的上臂上,然后用手控制血压计的气泵,将气压逐渐增加,直到听到心跳声。
然后开始缓慢地放气,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7.医务人员应重复测量患者血压,以确保准确性。
如结果有较大差异,应进行第三次测量,然后取三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8.医务人员测量患者血压后,应将结果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向患者解释测量结果,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四、文明待人1.医务人员在门诊首诊测血压时,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2.医务人员应保持礼貌和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医务人员应遵守医院及相关卫生部门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
五、质量控制1.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血压测量技术培训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和测量准确性。
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
高家村卫生室35岁首诊测血压制度
1、门诊免费为35岁以上首诊病人测量血压,并做好登记;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门诊日志;
4.凡非同日三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纳入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并建议其到上级医疗机构进行确诊;
5.每月将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进行汇总。
6.责任医生将确诊的高血压病人按照规范服务要求纳入慢病管理。
7.对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的,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慢病
规范要求,积极开展随访管理和健康评估。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表
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理想血压<120<80
正常血压<130<85
正常高值130-13985-89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
理想血压<120<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诊测血压制度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可以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在早期因症状不明显而不易被患者所觉察,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早期发现高血压病人和高危人群,早期进行诊断、治疗和干预,是有效降低和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因此,实施对18岁以上首诊病人测血压制度。
1、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严格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2、门诊及随访时应备有立式水银血压计、电子血压计和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
3、接诊医生对18岁以上首诊病人应给予测量血压,并将测得的血压记录在病历、门诊病人登记本及随访记录中。
4、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标准:
正常血压 :收缩压<120mmHg 和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值 :收缩压120~139mmHg 和舒张压80~89mmHg 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
一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 或舒张压90~99mmHg
二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 160~179mmHg 或舒张压100~109mmHg
三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 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舒张压<90mmHg 凡测得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者,应将其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高血压病史等内容记录到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本,并进行随访跟踪。
5、每月28日前将上月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情况,汇总上报文山市疾控中心慢病科。
6、文山市疾控中心慢病科对首诊测量血压登记数据每季度分析一次,以指导辖区防病工作。
7、对本辖区已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控制管理。
为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实行规范管理,跟踪随访,详细记录。
8、对辖区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掌握高危人群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9、开展咨询服务,定期指导如何合理用药,及时排除心理障碍。
文山市马塘镇中心卫生院
2020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