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MBA文档)
MBA管理经济学-03需求研究

(1)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伦敦时报》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2)《每日电讯》和《伦敦时报》的交叉弹性是正是负?你预计它 是正是负?为什么?(3)降价使《伦敦时报》社从报纸销量中得到 的总收益增加了还是降低了?(4)《伦敦时报》的编辑彼得·斯托瑟 指出,“报纸发行量的增加,使报纸成了对广告商更有吸引力的工 具。”如果是这样,降价有利可图吗?
2009-9-5
A 6 4 2 0 0
B 10 8 6 4 2
C 16 13 10 7 4
M(市场) 32 25 18 11 6
3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问题提出]
大学应该收多少学费 一家私立大学的管委会面临着一个重要 财务问题。按照现有的学费水平,大学每年要 亏损750万元。校长是一位有名的化学家,提 出应把每一名学生的平均学费从现在的3000元 提高到3750元,即增加25%。该校共有10000名 学生,他计算这样就可以弥补750万元的亏损。 这种办法真的可行吗?
兰州大学MBA 《管理经济学》教学课件
第一篇
第二章
需求研究
市场需求分析
第二章 市场需求分析
一、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 二、市场需求分析一-弹性理论 三、市场需求分析二-连带外部效应 四、市场需求分析三-调查与统计
一 个别需求到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是每个消费者需求的横向加总通过总计获 得一条市场需求曲线。 确定市场需求曲线 P(价格) 1 2 3 4 5
2009-9-5 兰大管理学院 李志远 8
TR = P × Q dTR dQ P dQ = Q + P× = Q +Q× × dP dP Q dP = Q (1 + η P ) = Q (1 − η P )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9页word文档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9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d21787a4b73f242336c5fab.png)
MBA宏观经济学[HT19.H]教学理念的多维视角探讨0引言源于报酬递减规律,马尔萨斯做出如下推断:人均真实收入水平注定要维持在仅能使人类繁衍生息的水平上,下一代不可能指望着比其父辈生活更好,技术的突飞猛进不会对生活水平有影响。
这一悲观论题导致经济学通常被认为是“沉闷的科学”,言下之意是说经济学沉湎于抽象理论而脱离实际。
然则,这是误解!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近年来,激烈变化的经济现实使经济学面临挑战,同时也加深了经济思想尤其是宏观经济思想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
市场经济事实上已经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偏好的选择。
如果说21世纪初期的经济学更加重视动机、预期的重要性,更加强调经济制度及其稳定性的作用以及更加关注能够预料到的经济政策的正能量的话,那么,2008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客观现实则使人们在不摒弃宏观经济学基本传统的前提下,力求将这些变化置于显著位置并进行清晰表述。
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整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与消费者在做出各自的决策时面临的经济条件或经济运行状况以及政府政策的施行情况等,重点关注宏观经济基本面分析,主要涉及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和经济增长率等关键指标。
其中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经济增长问题,更是对人类福利有深远意义的根本问题。
企业总是在一定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中做出最优化生产经营决策,对于MBA学员来说,能够对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经济政策走向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某种预测,无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各高校纷纷对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给予了充分重视。
纵观这几年的MBA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教师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这对于提高MBA学员的分析和认知能力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MBA宏观经济学教学的理念也面临进一步提升和凝练的必要。
笔者基于多年宏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以及国外访学经历,立足于MBA教学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一种“Multi”教学理念并付诸实施。
经济学-MBA

规范(Normative)研究: 研究世界应该如何运行
2019/11/13
19
从研究方法上讲,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发展包括三个方面:
数量化、模型化 quantification, modelization 实践化 practicality 跨学科化 cross disciplinary
利润最大化?致命的诱惑
2019/11/13
28
企业价值最大化 (Maximizing the value of the firm)
做企业为了什么?永远持有还是及时变现?
企业的价值—它所能卖出的价格,就是将来企业 预期能够挣得的经济利润的现值(the present value)。
2019/11/13
2019/11/13
33
如何控制或消除道德风险?
(1) 经理人持有一定数量的公司权益(equity ownership); (2) 增加公司董事会中外部董事(external director)的比例 (monitoring); (3) 增加债务融资比例,而不仅是权益融资(debt financing); (4) 公司收购也能激励经理做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 (Merger & Acquisition, taking over)。
经济学 Economics
2019/11/13
1
Readings
2019/11/13
2
导论
1.基本经济问题 2.解决经济问题的制度选择 3.循环流量模型 4.什么是经济学
2019/11/13
3
三个重要概念
稀缺 选择 机会成本
2019/11/13
MBA全景教程之02经济学管理word资料95页

第一讲管理经济学概述与基础概念(一)【本讲重点】经济学的基本命题管理者的基本任务管理经济学的性质管理经济学的主要理论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市场与企业(一)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它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分析工具和方法,其理论主要是围绕需求、生产、成本、市场等几个因素提出的,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三种:均衡分析方法、边际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分析方法。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1.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有效配置稀缺性的经济资源管理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在学习管理经济学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经济学的产生机制。
经济学的基本命题是现实经济中产生的一对矛盾: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则是无限的。
任何社会或个人都无法得到所想要的一切东西。
怎样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这就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产生的前提。
也许有人会对“所有的经济资源都是有限的”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空气、海水不就是大量存在的吗?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成为经济资源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2.(1现在,人类已经探明的地球上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储量都是有限的。
而且,这些资源都属于非再生资源。
也许经过一段时间,当我们耗尽了这些资源以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就会遭遇到很大的难题。
乐观的人认为,不必为这种问题担心,在今天的资源用完之前,人类完全有可能已经发现了新的替代资源。
但是,经济工作必须立足于现实——人类将来的确可能发现新的资源来替代今天的石油、铁矿和煤炭,但这是未知的、不确定的。
我们可以统计到经济资源目录里的是人类今天已经发现的资源,而那些没有被发现或将来可能被发现的资源,都不能列入经济资源的目录。
这是衡量是否属于经济资源的首要条件。
(2)经济资源应具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有用”因为没有使用价值的物质,是没有经济性的,也就不能成为经济资源。
MBA 亚洲商学院 ABC-管理经济学(第一章)

P4
管理经济学
• 管理经济学可看作一门应用微观经济学。也就 是说,管理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中经理们最感 兴趣的核对经理们最重要部分的应用。属于这 部分的内容有: • 需求(如:航空市场上的价格歧视) • 生产 • 成本 • 定价 • 市场结构 • 政府管理
P21
例 题:夏隆太太做衣服的机会成本
夏隆· 斯密太太是一名整天很忙的家庭主妇,同时也是手艺很高的女裁缝。几年前, 她以每码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块布料。现在由于涨价,把这块布料卖给商店的价格 为每码15美元。夏隆太太打算用这块布料做衣服,卖给她的朋友和邻居。她估计每件 衣服需用4码布料和4个工时,每个工时的价格为10美元。如果每件衣服能卖90美元, 问:夏隆太太通过制造和销售衣服能否赚得经济利润? 解:这个决策的关键是正确计算夏隆的时间价值(每小时10美元)和布料的真正 的机会成本(每码15美元,即她把卖回给商店能收到的货币数)。每件衣服的利润可 计算如下: 收入(美元) 90 减:工时费 (4个工时,每个工时按10美元计) 40 材料费(4码,每码按15美元计) 60 经济利润 -10 显然,制作这种衣服是无利可图的。 如果夏隆不考虑时间的价值,并使用历史价格(每码5美元)来计算布料的成本, 她就会有70美元的“利润”,即: 收入(美元) 90 减:材料费(4码,每码按5美元计) 20 “利润”(美元) 70 在计算利润时,不考虑夏隆太太的时间价值和布料的机会成本是不对的。因为 她只要把两者出售,就能比制作衣服赚更多的钱。
P16
机会成本计算举例
• 高中毕业后直接上大学的机会成本 放弃工作所获得的收入。 • 使用一台设备的机会成本是 这台设备用于生产其他产品 所得到的净收入。零--长期闲置设备 • 某人管理自己企业的机会成本 放弃在其他地方工作所得到的收入 • 用自有资金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 这笔资金用于其他用途(如购买国债)可以得到的收入。 • 使用原材料 • 市场高价与购入价的差
MBA管理经济学4

“狡兔三窟”话通货美国和反倾销税工商银行何以度难关超支是合法的?工会的呼吁黑河招商引资的“强磁场”效应马拉松式的谈判麦克隆搁浅了沃纳·兰伯特的全球运作全球上市——扬基证券“狡兔三窟”话通货当你走进一家餐馆点了一份饭时,你得到了某种有价值的东西——饱餐一顿。
为了对这种服务付费,你会递给餐馆老板几张破旧的、上面装饰有奇特的符号、政府大楼和己故著名美国人肖像的淡绿色纸片。
或者你也可以拿出一张有银行名称和你签字的纸片。
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支票,餐馆老板都乐于为你满足食欲而辛勤服务,以换取这些本身没有什么价值的纸片。
对于任何一个生活在现代经济中的人采说,这种社会习惯一点也不奇怪。
尽管纸币并没有内在价值,但餐馆老板相信,未来会有某位第三者接受它来换取餐馆老板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而且,那位第三者也相信,某位第四个人将接受货币,并知道还有第五个人将接受货币……如此等等。
对餐馆老板和我们社会的其他人来说,你的现金或支票代表了对未来物品与劳务的占有权。
使用货币进行交易的社会习惯在一个大而复杂的社会中是极其有用的。
暂时设想一下,经济中没有这种在交换物品与劳务时广泛接受的东西。
人们不得不依靠物物交换——一种物品或劳务交换另一种物品或劳务——来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例如,你为了得到餐馆的一顿饭,你就必须提供对餐馆老板有直接价值的东西。
你可以提供洗一些盘子、给他擦汽车,或者给他你家的饮食秘方。
在一个依靠物物交换的经济中,难以有效地配置其稀缺资源。
在这种经济中,可以说交易要求欲望的双向一致性——一种不大可能的偶然巧合,即两个人中每个人都有对方想要的物品或劳务。
货币的存在使贸易变得容易。
餐馆老板并不关心你是否能生产对他有价值的物品或劳务。
他乐于接受你的货币,因为他知道,其他人也会对他同样做。
这种惯例使交易成为迂回的。
餐馆老板接受你的货币,并把它支付给他的厨师;厨师又用他的工资支票送孩子上托儿中心;托儿中心用这种学费支付教师的工资;教师又雇你给她修剪草坪。
管理经济学MBA-复习考试资料讲课讲稿

一、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
2、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3、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
4、需求函数: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Qd与该商品的价格P之间关系的函数。
5、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6、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它表示一定时期内,相应于相关的另外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动,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的敏感程度。
8、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9、边际产量收益:是指在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而带来的收益的增加。
10、生产的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11、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12、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3、14、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15、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16、17、学习曲线效应:表示了经验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
18、内部规模经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分摊到每个产品上的固定成本(管理成本,信息成本,设计成本,科研与发展成本等)会越来越少,从而使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
经济学MBA管理经济学八

卡特尔
同行业的人为了娱乐和消遣很少聚在一起, 他们的对话通常不是导致对付公众的阴谋, 就是抬高价格的计划
---亚当·斯密
卡特尔模型
概念:卡特尔是在寡头垄断市场上由公开同意协调 活动的企业结成的联合体(联盟)。如果有明确的 文字协定,称为明确协定卡特尔,如果只有口头而 无文字协定,则称秘密协定卡特尔。
基本假定:
(1) 市场上只有两个企业,他们生产完全同质的产 品。
(2)每个企业都假定在对方产量不变下确定使自己 利润最大的产量,因此是数量竞争。
反应曲线
q2
a-c 企业1
(a-c)/2
企业2 q1
弯折的需求曲线:斯威齐模型
企业降价,其他企业跟随; 企业涨价,其他企业不跟随。
假设寡头垄断厂商以价格P1出售商品,在此价格上的 销售为Q1。如果寡头垄断厂商把价格降至P2,其它寡头垄 断厂商必定也会跟着降价竟相销售,这使得该寡头的企图 受到影响,销售量只能是Q2;如果寡头垄断厂商把价格升 至P3,由于其它厂商不降价,该寡头处于高价销售状态, 从而会失去更多的顾客。销售量只能是Q3。由此可见,在 模型的设定之下,寡头所面对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弯折的曲 线,一段弹性大,另一段弹性小。
2、自然垄断:在整个市场上一个企业生产是最经济 的(LAC下降)。如供水、供电。
3、政府特许:政府只允许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某一特 定产品。如烟草专卖、中央电视台等
4、竞争引起市场集中,进而导致垄断。
完全垄断:价格的决定
从短期看,垄断企业一定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吗?
P
P SMC
SMC
P
SAC
SMC SAC
Q
价格领导模型
含义:产品的市场价格由领袖企业制定,其它企业 接受领袖企业制定的价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MBA文档)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的英语Economics是由希腊文οἶκος [oikos]而来,意思是家庭、家族、财产权(family, household, estate)以及νόμος [nomos], 或法律(custom, law)组成,从逐字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household management)或是政府的管理。
经济学的起源“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的观点是:政治学、伦理学、政治经济学三位一体,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伦理学与经济学》说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学科曾经认为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分类•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宏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从历史发展来看:家庭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从政府参与经济发展的方式看:市场经济、计划经济。
•从经济的主体来看:政府经济(又称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非政府经济(包括企业经济等)。
•从经济的研究对象来看:金融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等。
经济学研究对象[1]由于经济思想和学说受社会、历史、阶级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也必然随着历史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
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其研究对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8种。
1 财富说。
财富说是一种年代最早、历史最长,持有人数最多的经济学对象理论。
^A古希腊罗马学者的经济思想.到新古典经济学以前的多数经济学家都有这种对象理论。
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色诺芬的著作‘经济论),通篇都是研究家庭财富及其增长问胚。
重商主义者对研究财富的热情,超过了他们的先辈。
他们以财富为中心研究了财富的形式(金银)、产生(流通领域)和增长途径(开采金银和对外贸易)等问题。
古典经济学家们的研究对象也多为财富说。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著作中,把如何增加国家税收,如何增加国家财富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的(赋税论)中提出了“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以及财富增长之道的。
大卫-李嘉图遵循斯密的财富对象理论,但特别重视财富的分配问题,他把财富的分配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也指出,政治经挤学是“阐明财富怎样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
据此,他把政治经济学分成生产、分配和消费三大部分加以论述,创立了三分法。
詹姆士·穆勒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纲要)中,继承和发挥了萨伊的三分法,提出了四分法对象论,即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研究财富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般原理。
2、历史或制度说。
十九世纪德国历史学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反对者,在经济研究中始终将历史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并且坚持以民族国家为中心来建立经崭学。
十九世纪初亚当·穆勒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重目的:既求个人利益的极大满足,又使整个民族大家庭得以加强,并且后者是主要的。
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李斯特提出了国家经济学与世界主义经济学相对立。
他认为国家经济学是代表经济落后国家利益的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的富强之道。
世界主义经济学是代表经济上先进国家的利益的经济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经济。
历史学派创始人罗雪尔指出,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是一门论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诸规律的科学,经济学应与法律、国家、宗教等学科密切相关,并以他们为基础。
希尔德布兰德声称,经济学应该产生一种文化史的经济史,并与历史的其他分支和统计学密切相关。
新历史学派代表施穆勒进一步区分了国民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学,认为国民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国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的组织结构及其经济职能。
美国制度学派把制度当作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动力,并以注重制度研究为根本特征。
美国制度学者凡勃仑认为,经济学应该研究制度的起源、演变对相应社会经济关系的作用。
康芒斯则直接把自己的著作取名为(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经济学是一种关于集体行动(风俗、家庭、公司、国家等)在控制个人行动方面所起的作用的理论。
3、人的欲望及其满足说。
西斯蒙第和罗雪尔都曾提到过经济学研究的是“人”。
但他们所讲的人的概念比较含糊。
主观经济学派的先驱者马斯夏在(经济和谐)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并解释说,“欲望、努力、满足,这就是经济观点中的人”。
奥地利的门格尔则明确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人的欲望及其满足。
他把经济学分为应用经济学、历史统计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他在(国民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理论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其预筹活动的条件。
庞巴维克和维塞尔依然都把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杰文斯也指出,经济学为人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
4、人与财富综合说。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是财富科学的说法遭到异议,研究人的定义难以自圆其说的情况下,综合了各种关于经济学研究对象。
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经济学一方面是一种研究财富的科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部分。
5、人类选择行为说。
1932年,罗宾斯总结许多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学概念的共同实质,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与意义>中,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经济学定义:“经济学是门研究目的与具有可供选择的用途的稀少手段之间关系的人类行为科学”。
这就说明了,经济学的产生就在于人类无尽的欲望与物品稀少性的矛盾。
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中,也更为明确地显示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选择的科学。
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也写道,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的科学。
6、宏观经济行为说。
宏观经济行为说以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代表。
凯恩斯革命以前的经济学多是分析微观经济行为.如研究单个消费品、个别市场或个别企业、个别行业的经济行为,多属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而凯恩斯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上,从微观经济行为分析转向宏观经济行为分析凯恩斯强调的是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着重强调的“是整个经济体系,如何使该体系中之全部资源达到最适度就业”。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7、微观经济行为与宏观研究合流说。
为弥补凯恩斯经济学只着重宏观经济分析,忽视微观经济分析的缺陷,当代一些经济学家,把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结台起来。
他们以稀缺法则为起点.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
微观经济学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因为资源是稀缺的.要对稀缺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以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因为在资源配置中会有资源的不台理利用,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就需要国家干预。
而资源配置和利用又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模式和方式,这就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当代不少经济学者主张建立混合经济体制。
在这种体制中既有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由市场经济,又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宏观控制的经济。
综上所述,经济学的定义应该是研究在一定经济体制下,稀缺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该定义涉及四个问题:一是稀缺资源,这是经济学产生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二是资源配置,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是资源利用,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四是经济体制,因为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涉及到经济体制问题。
8、广义对象说。
广义对象论有两种观点:(1)横向分析法。
该观点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的科学。
它把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经济理论、经济问题、经济政策三个方面。
(2)纵横分析法。
该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六个方面,即渊源、流派、理论、方法、问题、政策。
我国经济学研究对象[1]1、生产关系说。
我国的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其研究对象为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资本主义部分以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为基本内容,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部分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带有资本主义部分模拟、政策汇编的痕迹。
2、生产力说。
我国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对象应放在研究生产力上。
经济学家熊映悟教授在(生产力经济学>中认为.自有阶级社会以来,劳动阶级有两大特征:一是政治上无权;二是经济上贫困。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做了国家的主人,已经解决了政治上无权问题,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上的贫困和落后,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发展生产力。
因此,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是生产力及其规律。
3、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混合说。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研究生产力也必须联系生产关系,不过在经济学的不同部分,其侧重点不同。
资本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关系,社会主义部分侧重于研究生产力。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在我国陆续出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书。
这些书都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原因、途径、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规律等。
5、中西结合说。
这是一种试图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溶为一体的对象理论。
该观点认为,所谓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区分是不敢恭维的。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产生于西方,没有西方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便不会产生;另一方面,当代西方经济学中的许多理论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共创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有吸收当代优秀的经济理论.才能丰富和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因此,我们的经济学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概括当今人类优秀的经济理论成果,综合出一门新的基础理论经济学来。
6、“中特”说。
“中特”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我国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革命的经济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是当今中国改革的经济学、建设的经济学。
因此,中国的经济学要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研究对象。
经济学学科分支JEL分类系统JEL分类系统,是美国经济学会《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所创立的对经济学文献的主题分类系统,并被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广泛采用。
该分类方法主要采用开头的一个英文字母与随后的两位阿拉伯数字一起对经济学各部类进行“辞书式”编码分类。
例如,C71为“C:数理和数量方法”类中,“C7博弈论与讨价还价理论”中的有关“C71:合作博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