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神经系统》

2022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精神神经系统》
3.惊恐障碍
(1)诊断
(2)治疗
4.广泛性焦虑症
(1)诊断
(2)治疗
5.强迫障碍
(1)诊断
(2)治疗
6.躯体形式障碍
(1)诊断
(2)治疗
7.分离(转换)性障碍
(1)诊断
(2)治疗
(二十二)应激相关障碍
概述
1.急性应激障碍
(1)诊断
(2)治疗
2.创伤后应激障碍
(1)诊断
(2)治疗
3.适应障碍
(1)诊断
(4)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常见精神症状
(十七)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念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十八)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概述
1.药物依赖
(1)分类
(2)临床表现
(3)治疗原则
2.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临床表现
(2)治疗原则
(十九)精神分裂症
(1)概述
(2)病因和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
(5)手术适应证
4.蛛网膜下腔出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六)颅内肿瘤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七)颅内压增高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
(八)脑疝
(1)分类
(2)常见病因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二十)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概述
1.抑郁症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精神神经系统》考试大纲
2.脑血栓形成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与预防
3.脑栓塞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治疗
4.脑出血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Il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急性期治疗
(5)手术适应证
5.蛛网膜卜腔出血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六〉颅内肿瘤尸
(4)治疗
(三)脊髓病变
1.脊髓压迫症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2.急性脊髓炎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II
(4)治疗
(四)颅脑损伤
1.头皮损伤
(1)解剖
(2)分类
(3)诊断
(4)治疗
2.颅骨骨折
(1)分类
(2)诊断
(3)治疗
3.脑震荡
(1)临床表现
2015年临床执业医帅〈〈精神神经系统》考试大纲
八、






(一)神经病学概论
1.运动系统
(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
定位诊断
(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
定位诊断
(3)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
(4)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2.感觉系统
(1)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2)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3)治疗
(十四)精神障碍
1.概述
(1)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概念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一、绪论精神病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为人类心理行为和精神活动中的异常表现。

精神病学的教学大纲旨在系统地介绍精神病学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提高对精神病患者的关爱和治疗水平。

二、精神病学基础知识1. 精神疾病的定义与分类:介绍精神疾病的概念、分类标准和常见疾病类型。

2. 精神病学的历史与发展:概述精神病学的发展历程,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及其贡献。

3. 精神病理生理学基础: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包括神经递质异常、脑结构改变等方面的内容。

三、精神病学疾病诊断与评估1. 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介绍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幻觉、妄想、情绪障碍等。

2. 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详细介绍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包括DSM-5和ICD-10等标准。

3. 精神病学评估工具:介绍常用的精神病学评估工具,如症状自评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四、精神病学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介绍精神病学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

2. 心理治疗:介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等。

3. 康复治疗:介绍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社会康复、职业康复等。

五、精神卫生教育与预防1. 精神卫生教育:介绍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途径,如宣传教育、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2. 精神病预防:探讨精神疾病的预防措施,包括心理调适、生活方式改变等。

六、精神病学实践技能培养1. 临床实习:介绍精神病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习内容和要求,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2. 病例分析:训练学生进行精神病病例的分析诊断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结语通过学习精神病学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为未来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愿我们的教育工作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精神病学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心理健康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复习-执业医师考试大纲(1)

复习-执业医师考试大纲(1)
• (3)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 一、临床表现: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反常,妨碍社会功能。 • 二、诊断: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几乎每天发生,并持续至少一月。 • 三、治疗:药物治疗恢复正常睡眠。
睡行症
• 一、临床表现:入睡后突然起床走动,次日醒来对睡行经过完全 遗忘,脑电图可出现高波幅慢波。男孩多见。多发生于非快动眼 睡眠阶段,即睡眠的前三分之一的深睡期。
• 分离性障碍 • (1)临床表现:各种躯体症状但病理征阴性,有一定负性刺激 • (2)诊断:脑电图、影像学检查无特殊,青少年女性多见,有
时集体发病,暗示治疗有奇效 • (3)鉴别诊断:癫痫、急性应激障碍
恐惧症
• (1)诊断:广场恐惧、社交恐惧、特定恐惧 • (2)治疗:SSRI
惊恐障碍
• (1)诊断:心脏病发作样症状,但心电图正常或仅有T波改变, 肌钙蛋白正常
• (1)概述 • (2)诊断: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强制性
节食,皮包骨仍诉肥胖,情绪不稳 • (3)治疗:抗抑郁药物为主,抗精神病药物为辅,心理治疗
失眠症
• (1)临床表现: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醒和早醒。焦虑障碍多 入睡困难,抑郁发作多早醒。
• (2)诊断与鉴别诊断: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 以上;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导致了明显的苦 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急性应激障碍
• (1)诊断:天灾人祸后发病,情绪障碍或精神障碍,病程<1月 • (2)治疗:对症治疗、支持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
• (1)诊断:天灾人祸后数月发病,闪回症状,情绪障碍 • (2)治疗:抗抑郁药物
适应障碍
• (1)诊断:反复要求改变环境,情绪不稳 • (2)治疗:抗抑郁药物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精神病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时:_____学时课程学分:_____学分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精神病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精神病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和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预后。

(2)熟悉精神疾病的预防、康复和社区管理。

(3)了解精神病学的研究方法和前沿进展。

2、能力目标(1)能够对常见精神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能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3)能够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一)绪论1、精神病学的定义、范畴和任务。

2、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

3、精神病学的发展简史。

(二)精神障碍的症状学1、感知觉障碍(1)感觉障碍(2)知觉障碍(3)感知综合障碍2、思维障碍(1)思维形式障碍(2)思维内容障碍3、注意障碍4、记忆障碍5、智能障碍6、情感障碍7、意志障碍8、动作与行为障碍9、意识障碍10、自知力障碍(三)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精神检查的方法和技巧。

2、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和诊断标准。

3、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系统。

(四)精神分裂症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1)前驱期症状(2)显症期症状3、临床分型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与预后。

(五)心境障碍1、抑郁症(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后2、躁狂症(1)病因和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与预后3、双相情感障碍(六)神经症性障碍1、焦虑症(1)广泛性焦虑障碍(2)惊恐障碍2、恐惧症(1)社交恐惧症(2)特定恐惧症3、强迫症4、躯体形式障碍(1)躯体化障碍(2)疑病症5、神经衰弱(七)应激相关障碍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八)心理生理障碍1、进食障碍(1)神经性厌食症(2)神经性贪食症2、睡眠障碍(1)失眠症(2)嗜睡症(3)睡眠觉醒节律障碍3、性功能障碍(九)器质性精神障碍1、阿尔茨海默病2、血管性痴呆3、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4、颅内感染所致精神障碍5、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2、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大麻所致精神障碍4、镇静催眠药所致精神障碍5、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十一)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抽动障碍3、儿童情绪障碍4、儿童精神分裂症5、孤独症谱系障碍(十二)精神障碍的预防与康复1、精神障碍的预防策略和措施。

精神病学五年制大纲

精神病学五年制大纲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前言】1.精神病学是医学范畴的一门学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支,与其他学科处于同等重要2.使医学生了解精神病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与关系,理解这一学科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的作用3.懂得如何观察精神症状,并了解其意义。

4.掌握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5.在今后的工作中正确面对和处置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人【教学时间分配】课堂理论教学24学时,见习12学时,考试3小时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精神活动的实质,精神与脑的关系,精神活动的内容,2.精神病和精神疾病(障碍)的含义,精神病学的定义和范围。

二.熟悉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三.了解精神病学发展的概况【讲授时数】课堂讲课0.5学时一.精神病和精神疾病(障碍)的含义,精神病学的定义和范围(0.2学时)二.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3学时)【讲授内容】一.精神活动的实质,精神与脑的关系,精神活动的内容,精神病和精神疾病(障碍)的含义,精神病学的定义和范围二.精神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二.典型病例举例。

【自学内容】精神病学发展的概况第二章精神疾病病因学分类与诊断【教学目的与要求】一.掌握1.精神障碍病因2.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原则二.熟悉1.与精神障碍病因学相关的学科研究2. 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原则发展史三.了解1.目前常用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2. 常用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讲授时数】课堂讲课1.5学时一.精神障碍病因(0.4学时)1.病因:精神疾病病因的特性——复杂性,相对性,综合性。

2.内因——遗传、素质、机能状态(健康水平、营养、月经、妊娠、年龄、性别等。

)3.外因——物理、化学、生物、外伤、社会心理因素(人格、应激等)等4.与精神障碍病因学相关的学科研究(0.1学时)二.精神障碍分类1.分类原则(0.3学时)2.分类发展史(0.2学时)三.诊断1.诊断原则(0.3学时)2.诊断发展史(0.2学时)【讲授内容】一.与各疾病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二.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教学方法】一.多媒体幻灯片演示。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临床专业)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临床专业)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Psychiatry(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前言《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

主要内容有精神疾病症状学、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儿童期精神障碍、躯体治疗等。

精神病学的基本任务:1、掌握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及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

2、能运用精神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临床常见症状做出正确诊断。

3、防治精神疾病以及保障人们的心理健康。

大纲说明:1、本大纲为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体现精神病学飞速发展的新水平,重点讲解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教学大纲中未提及的教材内容学生可自学。

2、临床见习4学时,要求学生通过临床见习掌握精神障碍的检查、诊断方法,熟悉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及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治疗。

3、采用多媒体教学,划横线部分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他为一般熟悉和一般了解内容。

4、总学时为28学时,每次课后可布置一些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分:1.5。

参考书目:1、《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病学分册,张沅昌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8 月第 1 版。

2、《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参考学时分配章节理论课见习第一章绪论 1.0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3.0第三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0第四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第五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0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0第七章精神分裂症 2.0第八章心境障碍 2.0第九章神经症 2.0 2.0第十章应激相关障碍 1.0第十一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1.0第十二章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2.0第十三章儿童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1.0第十四章儿童少年期行为和情绪障碍 1.0第十五章躯体治疗 1.0 2.0第十六章心理治疗 1.0合计24 4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 1 )掌握精神疾病和精神障碍的概念。

八年制《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精简版

八年制《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精简版

八年制《精神病学》教学大纲-精简版第二章精神障碍症状学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与综合征。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1)掌握精神病史的内容及采集法;(2)掌握精神状态检查法;(3)熟悉精神科病历的内容和书写方法。

第四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1)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五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1)熟悉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掌握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1)熟悉药物、酒精依赖及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2)掌握药物、酒精依赖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原则、及治疗原则。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1)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概念;(2)掌握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常见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Ⅰ型和Ⅱ型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3)熟悉精神分裂症的预防原则与护理特点。

第八章心境障碍(1)熟悉心境障碍的概念;(2)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临床类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熟悉心境障碍的预防原则;第九章应激相关障碍(l)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2)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掌握应激相关障碍的预防原则。

第十章神经症(1)熟悉神经症的概念;(2)掌握神经症的常见亚型的分型及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癔症(1)熟悉癔症的概念;(2)掌握癔症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

第十二章精神发育迟滞(l)熟悉精神发育迟滞的概念;(2)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与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原则、治疗原则;(3)掌握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原则。

第十三章精神疾病的治疗(2)掌握精神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原则与方法;(3)熟悉几种特殊的(精神科)治疗。

第十四章精神障碍的护理与精神障碍的预防(1)掌握接触精神病人的方法与原则;(2)掌握精神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意外事件的预防和处理;(3)掌握精神障碍一、二、三级预防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病学》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1010090
课程名称:精神病学(Phychiatry)
学分:2
总学时:36学时
理论学时:22学时
见习学时:14学时
适应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
一、考试要求
《精神病学》课程考试旨在考察在诊断学和内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学生对于精神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较熟练运用所学的病理生理、药理和诊断学知识,分析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具有一定的程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从精神疾病的表现得出精神疾病的诊断,并能掌握其治疗原则,熟悉其预防措施。

本门课程考试要求由低到高共分为“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其含义为:了解:指学生能懂所学知识,能在有关问题中认识或再现它们,例如疾病的病因病理。

熟悉:指学生清楚地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等),并在各种临床见习以及病案分析中正确应用所学知识,得出较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掌握,指学生能较为深刻理解所学知识(例如判断是否又精神障碍),在此基础上能够准确、熟练地使用,分析解决较为实际的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熟悉精神病学的概念、任务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熟悉精神障碍的主要病因。

第二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1.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名称、定义和临床意义。

2.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

3.熟悉其他非常见精神症状的含义、表现与临床意义。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1.熟悉精神障碍的分类与制定诊断标准的目的,诊断标准主要内容及使用意义。

几个主要的分类系统:ICD-10,DSM-Ⅳ,CCMD-3。

第四章精神障碍的检查与诊断
1.熟悉临床沟通技巧。

2.熟悉精神状况检查的注意事项、基本程序和内容,精神障碍诊断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2.掌握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3.熟悉导致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常见病因。

4.熟悉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主要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VD与AD的鉴别。

第六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

2.掌握精神活性物质的种类。

3.掌握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原则。

4.熟悉海洛因依赖、酒依赖的病因。

第七章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1.掌握精神分裂症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

2.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八章心境障碍
1.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

2.熟悉其病因与发病机制。

第九章神经症性障碍
1.掌握神经症性障碍的共同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掌握各型神经症性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3.熟悉各型神经症性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

第十章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
1.掌握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2.熟悉躯体形式障碍及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
1.掌握应激相关障碍临床类别、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适应障碍的临床特点与处理原则。

第十六章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1.掌握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孤独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典型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2.熟悉儿童少年期常见精神障碍的种类。

第十七章躯体治疗
1.掌握常用于精神障碍治疗的药物的类别。

2.掌握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心境稳定剂及抗焦虑药物的使用原则,适应证与禁忌证,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

3.熟悉电抽搐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十八章心理治疗
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及建立治疗关系的原则和技术。

心理治疗的类别、基本方法、适应证。

三、考试方式:
(一)理论考试
1.考试类别:纸质试卷:开卷闭卷√笔试√口试
2.记分方式:满分为100分,成绩占总分的80%。

3.考试时量:纸质试卷:60分钟
4.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命题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学习、理解和掌握的情况。

命题的原则是:题目数量、份量适中,范围较广,最基本的知识一般占50%左右,稍微灵活的题目占35%左右,较难的题目占15%。

其中大多数为中小题目,大题目占分适中。

客观性的题目占较重的份量。

5.题目类型
(1)A1型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 2分。

要有1-2个英文选择题。


(2)A2型题(共用一个题干,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每题 2分。


(3)B1型题(是先给出ABCDE五个选项,然后根据这些选项会出一系列题,这几道题的答案要从这五个选项中选择,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多选不给分,每题 2分。


6.各类题目的特点及考试的目的
(1)A1型题,为最佳选择题。

是从一个问题的若干个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这类题目是把正确答案与相近的答案或似是而非的答案并列,它具有简单、明确、客观的特点,它是既容易得分,又容易丢分的题目。

这类题目不需要学生在复习时死记硬背,但对基本结论要理解准确。

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

(2)A2型题,病案分析。

对本课程而言,要求学生能以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病例,并概括出诊断及相应的护理原则、措施。

这类题目较难,综合性强。

主要考查学生初步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

(3)B型题,为配伍题。

试题的答案可以复选也可不选,用这类题目进行考试
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相近知识的识别能力。

7.答题要求
同学们拿到考卷以后,首先要把各类题目的意思和要求弄清楚,切忌看错题目,所答非所问。

(二)平时成绩
见习医院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价(见习报告、课堂提问、课堂测验、考试后标准答案讲解等)、学生到课统计(理论课、见习课均要考勤)等方面综合评估平时成绩,满分为20分,成绩占总分的20%。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精神病学(郝伟主编,于欣、吴爱勤、许毅副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2013年3月)
参考教材:江开达.《精神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05
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
2014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