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ppt

合集下载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PPT课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PPT课件

.
3
和硕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一、外科手术切口的分类
根据外科手术切口微生物污染情况,外科手
术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
染切口、感染切口。
(一)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
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
部位。
(二)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但不伴有Βιβλιοθήκη 明显污染。.4
和硕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三)污染切口。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开放性创伤手术;胃肠道、尿路、胆道 内容物及体液有大量溢出污染;术中有明显污 染(如开胸心脏按压)。 (四)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 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
5
和硕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二)切口深部组织感染。无植入物者 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术后1年 以内发生的累及深部软组织(如筋膜和肌 层)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 液不是来自器官/腔隙部分。
.
9
和硕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2.切口深部组织自行裂开或者由外科医
.
2
和硕县人民医院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 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 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式及时间、 手术部位皮肤消毒、手术室环境、手术器械 的灭菌、手术过程的无菌操作、手术技术、 手术持续的时间、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等。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针对危险因素, 加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三 、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
皮肤、皮下、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
隙)感染的证据。 3、 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
阴性,亦可以诊断。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
正确把握应用抗生素的时机
2847例择期清洁和清洁-污染手术的前瞻性研究显 示
早期应用 (术前2-24小时):3.8%
术后应用 (术后3-24小时):3.3%
围手术期 (术后3小时内) :1.4%

术前应用 (术前2小时内)-C:las0se.n6, %et al. NEJM, 1992,326:281-6.
手术工作人员的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 涂抹指甲油。
2.有明显皮肤感染或者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 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 当参加手术。
3.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流程穿衣、戴帽、戴口 罩、穿鞋,不准带其它用物进入手术限制区。
引流的问题
正确把握外科引流的适应证 慎重对待“预防性引流”
不必要的引流可增加SSI的风险
必须放置引流时,首选密闭负压引流, 应在远离手术切口、位置合适的部位进 行引流,确保引流充分。
通过手术切口放置引流会增加SSI的风险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课件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PPT课件

疼痛 输血
患者 糖尿病 吸烟 营养不良 肥胖 高龄 身体状况 药物 感染 放疗/化疗 术前住院时间长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WHO措施(2002)
1.已证明有效 清洁的手术环境、手术人员装束、术前住院天数、术前淋 浴、抗生素预防、无菌技术、术后伤口监测 2.未证明有效 熏蒸消毒
预防SSI干预方法
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正确脱毛方法 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维持结肠直肠手术患者的正常体温 血糖控制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众报告NI率
。 二、手术工作人员准备 1、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 指甲油; 2、正确穿戴口罩、帽子、手术衣、无菌手套和规范的外科 刷手; 3、有感染的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在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 术型 缝线质量 血肿 预防性抗菌药物 机械压力
麻醉 组织灌注量 温度 吸氧浓度
3.手术后。 (1)接触患者手术部位、更换切口敷料前后严格手卫生 (2)换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3)保持引流通畅,尽早拔除引流管。 (4)严密观察,及时监测。
手术切口按照污染的程度分类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感染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 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 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感染炎症但未化脓 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 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 手术
5、采用正确的术前皮肤准备方法: ①用消毒皂沐浴。 ②尽可能不除毛发,如果需除毛发尽可能在术前剪毛。 ③严格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注意消毒范围与顺序。 ④铺无菌巾之前应对手术部位做标记,铺巾后不得移动无菌 巾。无菌巾力求干燥,提倡使用防渗透材质的无菌巾。 6、对于肠道手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应口服抗菌药物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共31张PPT)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共31张PPT)

❖ 美国预防SSI 干预的一揽子 (bundle)方案
❖ 1 根据指南使用预防性抗菌 素 术前小时应用抗菌药物 24 小时内停用抗菌药物 正确选用
抗菌药物 2、正确脱毛方法 ❖ 3、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 4、维持患者正常体温 ❖ 5 血糖控制 ❖ 6 强制性感染报告:向公众
报告NI率
❖ 近年来我国医院中抗菌 药物使用率在67% — 82%之间.
❖ 从切口深部引流或穿刺出脓液,但脓液不是 来自器官和腔隙部分。
❖ 经直接检查、再次手术探查、病理学或影像 学检查,发现切口深部组织脓肿或感染。
❖ 切口直接裂开,患者有感染的症状或体征。
(三)器官∕腔隙感染
❖ 无植入物者手术后30天以内,有植入物者手 术后1年以内发生的累计术中解剖部位(器官 或腔隙)的感染,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928年英国 Fleming ❖脱毛或不去毛 0.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
医生发现了青霉素,对外
科术后感染的防治开辟了新纪元。 伤口愈合延迟
2008年,英国卫生部颁布SSI 预防指南
❖ 在美国每年有2300---3000万病人接受外科手 术治疗,每年仍有92万人发生SSI。
❖ 2009年,英国医疗保险 和公共医疗补助机构, 将不再支付医院由于可 以预防的差错、伤害、 院内感染而导致的住院 费用。
什么叫医院感染?
❖ 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住院 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 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 在医院内获得的出院后 发病的感染。
❖ 医院感染包括范围:
1、入院时不存在或不在潜伏期内,而在住院 后48-72小时发生的所有感染。
2、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3、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

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ppt
6、每天第一台手术前30分钟空气净化装置应当正 常开启,环境参数应达到GB 50333。
7、连台手术时,按要求进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自净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8、全天手术结束并进行清洁、消毒后,空气净化 系统应继续运行30分钟。
9、空气净化装置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定期维护更 换,污染后及时更换
磨损或裂开 组织反应轻微,不利于细菌生长 不会在组织内收缩 缝合目的达到后,能被吸收而仅引起轻微反

丝线可增加SSI的风险
丝线更易导致SSI
一克组织上的细菌总量超过105时,发生 外科部位感染的风险才会显著增高。
但在丝线存在的情况下,只要每克组织上 有100个金葡菌即可造成感染。
丝线的特性促使SSI的发生
到洁污分开,流向合理。 3、手术部(室)应独立成区,与临床手术科室相邻,与重症监护病
房、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中心、血库等部门间路径便捷。 4、医院根据规模、性质、任务需求可设置一般手术部 (室)和(或)
洁净手术部(室)。 5、根据环境卫生清洁等级,手术部(室)应分为限制区、半限制区
和非限制区。 6、每个手术间应设1张手术台。
无菌技术操作管理
7、手术器械、无菌持物钳及容器一人一用一灭菌。 8、麻醉及术中用药应盛放于专用治疗盘内,一人
一用一更换,麻醉用具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操作管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外科手消毒制度。 2、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手臂应保持在胸前,
高不过肩、低不过腰,双手不可交叉放于腋下。 3、手术区皮肤消毒前应进行手术区周围皮肤清洁,消毒
人员管理
1、手术部(室)人员配备应符合卫生部有关规定。 2、医护人员、工勤人员应定期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2023版《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中国围手术期感染预防与管理指南》解读ppt课件
计算机辅助审核
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处方进行自动审核,同时辅以人 工审核,提高审核效率和准确性。
实时监控
对处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理用药 情况。
处方前置审核的实践建议
加强培训
对药师和医生进行前置审核相关知识和技 能的培训,提高审核能力。
建立审核标准
制定明确的处方审核标准和流程,确保审 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术前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前应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个体化的血糖控制方案。
02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至少在术前3-7
天开始控制血糖,并持续至术后。
对于非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术前高血糖,并在围手术期密切监
03
测血糖。
术中血糖控制策略
01
术中应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以减少高血糖对手术的影响 。
用药时机和疗程
预防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 时内开始给药,并根据手术持续 时间和抗生素半衰期等因素决定 用药时间和剂量。术后应根据患 者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避免 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使用。
11
患者宣教在围手术期感染预防 中的作用
患者宣教的内容和目标
要点一
宣教内容
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手术前准备、手术后的护理、疼 痛管理、康复训练等。
大环内酯类
包括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用于革兰 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军团菌等的感 染。
氟喹诺酮类
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对革兰氏阳 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等均有较好 的抗菌活性。
氨基糖苷类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对革兰氏阴性菌 有较强的作用,但对肾脏和听力有损害。
抗菌药物选择的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抗菌药物的 种类和剂量。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中国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南》2023-10-30•指南概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准备工作•手术过程中的预防措施•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特殊情况下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目•总结和展望录01指南概述背景和目的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是医院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

针对目前国内医院在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方面存在的不足,制定本指南,以指导临床实践,提高预防效果和管理水平。

010203本指南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外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特别是从事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

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和从事医院感染控制的专业人员也可以参考本指南,指导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指南范围和受众指南特点和亮点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医疗实践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指南。

引入循证医学理念,注重实践证据,为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强调围手术期全程管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等环节的预防措施,确保手术部位感染的全面预防和控制。

针对不同手术类型和手术部位,分别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0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准备工作手术前准备确定手术时间提前做好手术时间安排,以便医生、护士和相关人员做好充分准备。

患者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术前宣教向患者和家属进行术前宣教,告知手术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医生治疗等。

01030203消毒范围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部位周围的区域,如手术切口、手术野等。

手术部位清洁和消毒01皮肤清洁术前对患者手术部位进行皮肤清洁,去除污垢和细菌。

02消毒剂选择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1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消毒23根据手术需要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和设备。

器械准备对手术器械和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清洗和消毒将消毒好的器械和设备存放在无菌环境中,并做好使用记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3)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若没有植入物的手术,其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若有植入物 的手术,手术后一年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包括切口部位深部组织 (如筋膜及肌肉)。且至少有下列任一项: 1、从深部切口处有脓性分泌物,而非由器官或腔隙部位流出。 2、自行裂开或手术医师有意打开的深切口,如患处微生物培养为
红、热且手术医师有意打开表浅切口手术部位,除非切口部位微 生物培养为阴性。 4、手术医师或主治医师诊断为表浅切口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2)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下列情况不作为手术部位感染: 1、缝线处有轻微发炎及分泌物。 2、会阴切口部位或新生儿包皮环切部位的感染。 3、烫伤伤口感染。 4、延伸至筋膜的切口手术部位感染(见深部切口感染) 附注:有特别的定义适用于会阴切开,包皮环切及烫伤伤口 感染。
dura) 关节或滑囊(Joint or bursa)
器官/腔隙手术感染特定部位之分类
纵膈炎(Mediastinitis) 脑膜炎或脑室炎(Meningitis or ventriculitis) 心肌炎或心包膜炎(Myocarditis or pericarditis) 口腔(口、舌头、或齿龈)Oral cavity 9mouth, tongue, or gums) 骨髓炎(Osteomyelitis) 其他下呼吸道感染(例如:脓疡或脓胸)(Other infection of
• 抗药细菌的增加; • 老年人并多种夹杂症接受手术增加; • 移植及植入物手术增加。
手术部位感染SSI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浅表切开
表皮
Superficial incisional 皮下组织
深部切口
Deep incisional
器官和腔隙
Organ/Space
深部软组 织
出脓性分泌物。 2、以无菌技术取得器官/腔隙的体液或组织,培养且分离出微生
物。 3、由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切片或放射线检查发现器官/腔
隙有脓或其他感染证据。
器官/腔隙手术感染特定部位之分类
动静脉感染(Arterial or venous infection) 乳房脓疡或乳腺炎(Breast abscess or mastitis) 椎间盘间隙(Disc space) 耳朶乳突炎(Ear, mastoid) 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 结膜炎以外的眼睛部位感染(Eye, other than conjunctivitis) 肠胃道感染(Gastrointestinal tract) 腹腔内感染(Intraabdominal, not specified elsewhere) 颅内感染,脑脓疡或硬脑膜感染(Intracranial, brain abscess or
阴性,则至少有以下征之一:发烧(>38℃)、局部疼痛或压 痛。 3、由直接检查、再次手术、病理切片或放射线检查发现深部有脓 或其他感染证据。 4、手术医师或主治医师诊断为深部切口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4)
器官/腔隙手术部位感染 若没有置入物的手术,术后30天内发生感染,若有置入物的手术, 术后一年内发生的感染,且感染包括在手术中身体打开或被处理 的任一部份(如器官或腔隙),切口除外,且至少有下列任一项: 1、经由穿刺皮肤伤口**/进入器官/腔隙所放置的引流管,引流
17
20
12
14
13
12
10
8
8
8
874ຫໍສະໝຸດ 3333
3
2
3
-
2
-
2
-
2
不包括菌种分离百分比少于2%者
手术种类、可能的致病菌(1)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指南
A Maj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s a Catastrophe!
From Lewis Kaplan, MD. Reprinted with permission of author.
美 国 疾 病 预 防 控 制 中 心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于 1999年汇集众多专家学者心血,基于循证医学 的原理,参考497篇优秀论文,针对手术部位 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SSI), 制定了新的预防指南,
病原微生物学
SSIs致病菌分布(NNIS 1986~1996)
致病菌
分离率(%)
1986~1989
1990~1996
(16,727株)
(17,671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肠球菌 大肠埃希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肠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其他链球菌 白念珠菌 D群链球菌(非肠球菌) 其他革兰阳性需氧菌 脆弱拟杆菌
内容
➢第一部份
❖适合对象
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外科医师、护士、感
➢第二部份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
染管理人员、麻醉医 师、流行病学家等
建议
第一部份 手术部位感染概述
美国1986年~1996年有593,344次手术通 报到NNIS,发生15,523次SSI(2.6%),2/3 局限于伤口,1/3波及器官与腔隙。无法降低 SSI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其原因可能是:
器官间 隙
浅表感染
深部感 染
器官 间隙 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 (1)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手术后30天内发生的感染,感染只包括皮肤及皮下组织,至少有下列 任一项: 1、无论有无微生物培养结果,表浅切口部位有脓性分泌物。 2、无菌技术取得表浅切口部位的体液或组织,培养分离出微生物。 3、至少需有以下症状或体征的任一项: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e.g. abscess or empyema) 男性或女性生殖道感染(Other male or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鼻窦炎(Sinusitis) 无脑膜炎之脊柱脓肿(Spinal abscess without meningitiis) 上呼吸道感染(Upper respiratory tract) 阴道穹隆(Vaginal cuf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