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测试报告
无线充测试报告

无线充测试报告1. 引言无线充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无需插入充电线即可进行充电。
本文档对无线充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充电距离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测试旨在评估无线充的实际使用效果,提供给用户选择和购买无线充时的参考依据。
2. 测试方法2.1 测试设备•无线充充电器•充电设备2.2 测试环境•室内环境•温度:25°C•湿度:50%2.3 测试参数•充电效率:充电器输出电流/充电设备接收电流•充电速度:充电设备从0%充至100%所需时间•充电距离:无线充充电器与充电设备之间的最大距离2.4 测试步骤1.将无线充充电器置于固定位置。
2.将充电设备置于无线充充电器的充电范围内。
3.启动充电,记录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
4.根据测试参数计算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距离。
3. 测试结果3.1 充电效率充电效率是无线充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充电器输出电流与充电设备接收电流之间的比例。
经测试,本次无线充测试的平均充电效率为90%。
3.2 充电速度充电速度是评估一款无线充的关键指标之一,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
经测试,由于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充电速度有所不同,具体数据如下:充电设备充电速度(% / min)设备A 2.5设备B 3.2设备C 2.83.3 充电距离充电距离表示无线充充电器与充电设备之间可以实现稳定充电的最大距离。
经测试,本次无线充测试的充电距离达到了10米。
4. 结论根据本次无线充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测试的无线充充电效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平均充电效率为90%。
2.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在无线充环境下的充电速度有所区别,用户在购买时应考虑充电速度。
3.无线充的充电距离达到了10米,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的无线充电需求。
5. 建议基于本次测试的结果和结论,针对无线充的使用和选择,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需要频繁移动使用的用户,建议选购充电速度较快的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以提高充电效率和节省充电时间。
数据线测试报告

数据线测试报告引言数据线是用于数据传输和充电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数据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对数据线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本测试报告旨在提供数据线质量的准确评估和问题反馈,以帮助改进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测试目的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数据线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数据传输速率、充电速度、可靠性等方面。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提供改进建议。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如下: - 电脑型号:XXX - 操作系统:XXX - 数据线型号:XXX - 客户端设备:XXX - 软件版本:XXX测试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测试方法来评估数据线的性能:1. 传输速率测试我们通过在电脑和客户端设备之间传输文件来测试数据线的传输速率。
我们选择了不同大小的文件进行测试,并记录传输所需的时间。
测试过程中,我们保持其他条件(如网络状况)不变,以消除其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充电速度测试我们使用标准充电器和电脑的USB接口来测试数据线的充电速度。
我们记录了从设备的电池电量为10%到100%所需的时间,并计算充电速度。
3. 可靠性测试为了评估数据线的可靠性,我们进行了多次连接和断开的测试,记录连接和断开的次数及是否出现连接中断、数据传输失败等问题。
测试结果1. 传输速率测试我们分别测试了不同大小的文件传输速率,并得出以下结果:文件大小传输时间传输速率100 MB 5 秒20 MB/s500 MB 20 秒25 MB/s1 GB 40 秒25 MB/s通过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数据线的传输速率在20-25 MB/s之间,整体表现良好。
2. 充电速度测试我们记录了从设备电池电量为10%到100%所需的时间,并得出以下结果:设备充电时间充电速度A 2 小时5% / minB 3 小时 3.3% / minC 1.5 小时 6.7% / min测试结果显示,不同的设备和电池容量可以影响充电速度,但数据线本身没有明显的限制。
3. 可靠性测试在多次连接和断开的测试中,我们没有遇到任何连接中断或数据传输失败的问题。
充电器成品检验报告

成品检验
检
验
情
况
受 检 项 目
·纸箱破损/变形 ·箱唛/封箱/外箱重量 ·装箱情况/数量/有无混装 ·吸塑/卡纸/胶袋 ·型号标/产地标/英文标/条形码/BD标
不良描述
·组装缝隙 ·配件是否齐全 ·材质(按订单) ·电压(输出4.3V---100-350mA)以订单为准 ·插头(按订单) ·指示灯 ·跌落测试(1M,6次,外壳不要裂开,功能正常) ·LOGO ·外观 ·外箱重量 ·产品功能(电性测试) ·清洁 不良产品数量(PCS) 判定: 备注: 严重 接受 轻微 不接受 不良率: 待定 工厂担保
产品检验报告(充电器)
日期:
客户: 产品名称: 货品数量: 供应商: 产品规格: 抽检数量: 订单号:
整单箱数:
PCS
PCS
抽检箱号: CR(0.6) MA(1.5) MI(4.I.L(Ⅱ) AQL: A-包装要求(根据订单要求操作):
CR
MA
MI
检验方式:
检验员:
供应商:
车充测试报告

车充测试报告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验证车充产品充电速度、充电安全性及兼容性,为用户购买车充产品提供参考。
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使用了三个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分别为苹果iPhone 12、小米10和华为P40 Pro。
通过对车载车充产品进行实际测试来验证其充电速度及充电安全性。
测试车辆为一辆纯电动车,电池容量为60kWh。
测试结果:
1. 充电速度测试:
- 充电器1:2.4A标准输出,30W快充兼容苹果、安卓双端口车载充电器
- 充电器2:3A标准输出, PD3.0 36W双口车载快充
- 充电器3:2.4A标准输出,24W单口车载充电器
以苹果iPhone 12为例:
- 充电器1:1小时57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较慢;
- 充电器2:1小时20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快;
- 充电器3:2小时35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最慢。
2. 充电安全性测试:
- 在大功率充电测试下,未发现充电器过载、过热、过压等安全隐患;
-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电器未发生异常情况,电池也表现稳定。
3. 兼容性测试:
- 充电器1、2和3均能够充电三款手机;
- 充电器1和2的充电速度较快,充电器3的充电速度较慢;
- 在充电车辆时,充电器未发生兼容性问题。
结论:
通过本次测试,可以发现充电器2的充电速度最快,且充电器在充电车辆时稳定性良好,充电器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保证。
建议用户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车载充电器进行购买和使用。
充电器实验报告

充电器实验报告充电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充电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
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它们都需要充电器来为其提供能量。
然而,市场上的充电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充电器进行实验,以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不同型号的充电器的充电速度、效率以及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以便他们在购买充电器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实验材料1. 不同型号的充电器:A型、B型、C型2. 具有相同电池容量的手机:品牌X、品牌Y3. 计时器4. 电流表5. 温度计6. 安全测试仪器三、实验步骤1. 充电速度测试将手机X分别使用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充电,并记录每个充电器充满手机所需的时间。
2. 充电效率测试将手机X和手机Y分别使用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充电,并记录每个充电器在相同时间内为手机充电的容量。
3. 安全性能测试使用安全测试仪器对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方面。
4. 温度测试在充电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A型、B型、C型充电器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充电速度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充满手机所需时间最短,B型次之,C型最长。
这说明A型充电器具有较快的充电速度,适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
2. 充电效率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为手机充电的容量最大,B型次之,C型最小。
这说明A型充电器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能够更有效地为手机充电。
3. 安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A型、B型、C型充电器均通过了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测试,符合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这三款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较为安全可靠。
4. 温度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的温度变化最小,B型次之,C型最大。
这说明A型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型充电器在充电速度、充电效率、安全性能以及温度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是最佳的选择。
充电器测试报告

充电器测试报告
一、引言
充电器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充电器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确保充电器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对充电器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充电器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并提供客观、可靠的测试结果,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充电器的参考依据。
三、测试方法
1. 外观检查:对充电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壳、插头、线缆等部分,确保无明显破损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性测试:测试充电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温度变化、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等,确保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3. 充电速度测试:通过测试不同充电器对不同设备的充电速度,评估充电器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是否符合标准。
4. 充电器稳定性测试:持续对充电器进行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观察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温度变化。
四、测试结果
1. 外观检查:经过外观检查,所有充电器均符合外观要求,无
明显破损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性测试:所有充电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温度变化、短
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等方面均符合安全要求,无安全隐患。
3. 充电速度测试:不同充电器对不同设备的充电速度有所差异,但均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充电需求。
4. 充电器稳定性测试: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所有充电器
的稳定性较好,温度变化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五、结论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USB充电器检测报告

变换AC电压中检测4.2Vdc±0.1V 4.25V
恒温,AC 85-264V load : Cut off 电流700mA
在输出端用47uF电解电容, 0.1uF 陶瓷电容并联
连接, 带域幅为20MHz 变换电流(LOAD)检测
纹波电压与噪声
MAX 60mVp-p
恒温, 输出 4.2V, AC 电源 OFF 检测从手机流
直流电源
试 直流电子负载机
用
万用表
设
示波器
备
耐压测试仪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低温槽
静电仪
充电器正常工作
<150mA
负40℃ 48小时 湿度65%RH 电源off 放在恒温2H 外观、性能
75℃ 48小时 湿度65%RH 电源off 放在恒温2H 外观、性能
高度 : 120cm 降落/各面 2次 单品状态 型号 GW-6030D CHROMA 63106 VICTOR VC9808+ TEKTRONIX TDS 220 REK RK2670A HJ-RA-(A~S) TW ZY986
绝缘电阻
DC 500V 1分钟
AC与DC插头间
性能
无异常
漏电流
充电器正常工作
MAX 0.25MA
0.09MA
连续工作时间 AC 220V 450MA连续工作96H
外观、性能
无异常
过压保护
充电器正常工作
<6.3V
5.8V
短路保护 环 境 低温保管测试 测 试 高温保管测试
机 械 强 度 降落检测
名称
测
外观、性能 S/N E906949 63144095 991716953 2270715 1599622 M99812 23056444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报告

16.输出电流
在各输入条件下,CV4.75V 测输出电流
输出电流范围为:
450mA-750mA(500mA)
650mA-960mA(700mA)
950mA-1500mA(1000mA)
1300mA-1800mA(1500mA)
1800mA-2200mA(2000mA)
2PCS
17.输出过压保护
5PCS
环境适应性测试: 裸机状态,
低温:-40±2℃;
湿度:35%-85%,时间:24小时
5PCS
8.盐雾测试
对充电器两个插脚、USB端口进行中性盐雾试验,在35℃的密封环境,盐水浓度:pH值6.5—7.5,湿度85%,用5%的Nacl溶液连续24小时盐水喷雾后,将样品用清水冲干净,在常温环境下放置4小时后再检验外观。
B.充电器的各功能正常。
C.无瞬间或破坏性损坏
2PCS
2.耐高压测试
1.A 档 AC3000V,1min,漏电流5mA 直打充电器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及输入端与壳体之间。
2.B 档 AC1500V,1min,漏电流5mA
1.无击穿、飞弧现象,耐压测试机器无报警声.
2. 三处必需同时测试通过才能为合格.
2PCS
1.充电器充电功能正常和输出参数在规格书规定范围内。
5PCS
10.振动测试
振动的频率为 10~55Hz ,振幅为 0.35mm,XYZ 每个轴向的测试时间为 25min。
测试后充电器应该没有任何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故障。
3PCS
11.插拨寿命测试
将插头以 12.5 mm/分速度插入插座,连续插拨 3000 次.
充电器可靠性测试结果判定:
1、可靠性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路后输出电流小于 100mA,不爆炸,变形, 并且座充外壳温升不 大于 20 摄氏度(在室 温的基础上),短路试 验后电源应能重新正 常工作 放电容量大于该电池 用电池程控测试仪 1C5A 放电容量的 90%
充电器的充电时间应 在 2.5~5.5h
充电器外壳表面应平
每个方向上扫频循环次数为 10 刺及其他机械损伤,外
次,随后检测外观、并进行温升和 露 金 属 部 分 不 应 有 锈
短路测试
蚀。满足以上温升和短
路接受标准
检验工具
人手
红外测温计
电子负载 仪、红外测 温计
电池程控仪
电池程控仪
恒温恒湿 箱、红外测 温、电子负 载仪
恒温恒湿 箱、红外测 温、电子负 载仪
将座充电池端通过工装引出正负 极导线,然后短路 8H,短路在加 电前或加电后进行均允许
座充将电池充满电后(灯转绿后即 取下),再以 1C5A 放电 将已通过测试仪放电至 3V 的电池 用充电器对其充电,充电源开始充 电算起至充电器指示灯转绿止
正在充电时亮红灯,充 电完成后转为绿灯
不能有损坏,配合顺 畅、功能正常
充电器测试报告
1.测试总结
产品型号 测试人员 测试类别 测试依据 故障级别
严重
一般
轻微
表 1 测试总结 样机数量 测试日期
充电器测试 硬件测试规范——GSM 移动终端产品(V1.0)
故障现象描述
充电器编号
1# 2# 3#
输出电流
测试结论
硬件版本 软件版本 样品数量 供应商名称
备注
输出电压
测试结论为:
1.1 电气性能 序号 检验项目 1 功能测试
2 充电特性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将工装旅充与待检座充相接并 装上电池并左右摇摆
将工装旅游充,被测座充两端与 负载仪相接,调节负载仪来读取 数值
接受标准
观察指示灯是否无显 示红色,或显示闪动, 颜色要求与样品一致
1) 恒压电池输出端 电流应在 500~600mA 之间 2) 空载输出端电压 应在 4.0~4.23Ⅴ之 间 3) 充电过程中指示 灯不可有不亮或亮 度、颜色不正常
产品不包装,实验温度-20°C± 3°C,实验持续时间 8h,随后检 测外观、并进行温升和短路测试
整无划痕、缩水纹、毛 刺及其他机械损伤,外 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 蚀;满足以上温升和短路接受标准充Fra bibliotek器外壳表面应平
产品不包装,实验温度 65°C± 2°C,实验持续时间 8h,随后检 测外观、并进行温升和短路测试
整无划痕、缩水纹、毛 刺及其他机械损伤,外 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 蚀。满足以上温升、短 路和输出特性接受标
恒温恒湿 箱、红外测 温、电子负 载仪
5pcs/20K
准
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置成含量为
50.1%的盐溶液,喷雾后的收集
12
盐雾
液 PH 值为 6.5~7.2(允许用化学 纯的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 PH 值)温度为 35C,连续喷雾 24H;
跌落试验机
振动试验 机、电子负 载仪
抽样数量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5pcs/20K
充电器外壳表面应平
11
恒定湿热
产品不包装,实验温度 40°C± 2°C,湿度为(93±2)%实验持 续时间 48h,随后检测外观、并进 行温升、短路和输出特性测试
检验工具 电子负载仪
电子负载仪
1.2 可靠性检验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检验项目 充电指示
插拔 温升测试
短路 充电容量 充电时间
低温
高温 自由跌落
振动
检验内容方法及条件
接受标准
将电池按使用方式接入充电器
充电器电源输入插座、输出插头弹 针做 3K 次插拔测试,每分钟插拔 25~30 次 座充满载运行时的温升测试,即接 上匹配手机或电池完整充电过程 中座充最烫部位的温升测试,电池 端满载工作 16 小时
无腐蚀,金属无生锈等 不良现象
盐雾试验机
5pcs/20K
试验后取出样品在室温下静置
24H 后检测外观和功能
整无划痕、缩水纹、毛 刺及其他机械损伤,外 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 蚀;满足以上温升和短
路接受标准
试验方法以初速度为 0 自由跌落
1.0m,跌落于水泥地板(铁板或瓷 充电器外壳无破裂,摇
砖),每个面各跌落 1 次,共 6 次。 晃无锡渣脱落
随后检测外观,测试其输出特性
充电器外壳表面应平
频率为 10~55Hz,振幅为 0.35mm, 整无划痕、缩水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