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C4-6035A充电机的测试报告 3
无线充测试报告

无线充测试报告1. 引言无线充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充电方式,通过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使电子设备无需插入充电线即可进行充电。
本文档对无线充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充电距离等方面的评估和分析。
测试旨在评估无线充的实际使用效果,提供给用户选择和购买无线充时的参考依据。
2. 测试方法2.1 测试设备•无线充充电器•充电设备2.2 测试环境•室内环境•温度:25°C•湿度:50%2.3 测试参数•充电效率:充电器输出电流/充电设备接收电流•充电速度:充电设备从0%充至100%所需时间•充电距离:无线充充电器与充电设备之间的最大距离2.4 测试步骤1.将无线充充电器置于固定位置。
2.将充电设备置于无线充充电器的充电范围内。
3.启动充电,记录充电设备的充电参数。
4.根据测试参数计算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和充电距离。
3. 测试结果3.1 充电效率充电效率是无线充的一个重要指标,表示充电器输出电流与充电设备接收电流之间的比例。
经测试,本次无线充测试的平均充电效率为90%。
3.2 充电速度充电速度是评估一款无线充的关键指标之一,影响用户的充电体验。
经测试,由于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充电速度有所不同,具体数据如下:充电设备充电速度(% / min)设备A 2.5设备B 3.2设备C 2.83.3 充电距离充电距离表示无线充充电器与充电设备之间可以实现稳定充电的最大距离。
经测试,本次无线充测试的充电距离达到了10米。
4. 结论根据本次无线充测试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测试的无线充充电效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平均充电效率为90%。
2.不同型号的充电设备在无线充环境下的充电速度有所区别,用户在购买时应考虑充电速度。
3.无线充的充电距离达到了10米,可以满足大部分场景的无线充电需求。
5. 建议基于本次测试的结果和结论,针对无线充的使用和选择,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需要频繁移动使用的用户,建议选购充电速度较快的充电器和充电设备,以提高充电效率和节省充电时间。
车充测试报告

车充测试报告
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验证车充产品充电速度、充电安全性及兼容性,为用户购买车充产品提供参考。
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使用了三个不同品牌的智能手机,分别为苹果iPhone 12、小米10和华为P40 Pro。
通过对车载车充产品进行实际测试来验证其充电速度及充电安全性。
测试车辆为一辆纯电动车,电池容量为60kWh。
测试结果:
1. 充电速度测试:
- 充电器1:2.4A标准输出,30W快充兼容苹果、安卓双端口车载充电器
- 充电器2:3A标准输出, PD3.0 36W双口车载快充
- 充电器3:2.4A标准输出,24W单口车载充电器
以苹果iPhone 12为例:
- 充电器1:1小时57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较慢;
- 充电器2:1小时20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快;
- 充电器3:2小时35分钟充至满电,充电速度最慢。
2. 充电安全性测试:
- 在大功率充电测试下,未发现充电器过载、过热、过压等安全隐患;
-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充电器未发生异常情况,电池也表现稳定。
3. 兼容性测试:
- 充电器1、2和3均能够充电三款手机;
- 充电器1和2的充电速度较快,充电器3的充电速度较慢;
- 在充电车辆时,充电器未发生兼容性问题。
结论:
通过本次测试,可以发现充电器2的充电速度最快,且充电器在充电车辆时稳定性良好,充电器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充分保证。
建议用户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车载充电器进行购买和使用。
充电器检测标准

过流保护 保护功能 倒灌电流
瞬间冲击电压 加电时,充电器瞬态冲击电压要求控制在5.5V以下
泄漏电流
无Y电容,小于0.05mA 目测外形尺寸符合检验规范及规格书,最大缝隙及断差不大于0.25mm。实际搭配手机 时不出现松动和不能完全插入现象,且功能正常。
外观/实际装配 其他
标签、电源线 目测,符合检验规范及规格书 、包装 、材质
连接可靠,无松动或脱落且功能正常
外观完好无明显破裂,电性能及安 规性能合 格
螺丝螺柱无滑丝、滑牙现象
各触点无氧化现象,且外观及功能正常
要求:漏电小于10mA,且无击穿现象
测输入和输出端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7MΩ
漏电流小于0.25mA
连接可靠,无松动或脱落且功能正常
功能正常
OK
。
准
技术要求/标准
满载工作6小时以后的外壳最大温升小于35摄 氏度,接上匹配手机完整充电中外壳最大温升 要小于30摄氏度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应平整无划痕、毛刺以及其他机械损伤, 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无击穿、飞弧现 象;绝缘电阻大于7MΩ ;指示功能及电性能正 常 插拔结束后机械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插座 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不得小于8N
备注:上述项目均属材料认证项目;IQC来料检验时参照IQC来料作业指导书作业。
(充电器)物料测试规范和标准
可靠性项目及标准
试验项目
5.0-5.4 OK OK OK OK OK 常温老化试验 高温试验
试验内容及方法
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在环境温度 25±5℃的条件老化6小时 OK 。 未测 未测 OK OK 未测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检测试验报告2.0(英可瑞)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出厂检验和试验报告
EV charging system factory inspection and test reports
客户名称:
合同编号:
产品型号:
机器编号:
1外观检测
1.1 结构及工艺检测
2绝缘性能试验
3充电机检查
3.1 系统通信检查
3.2 交流接触器控制试验
3.3 模块投切试验
3.4 指示灯状态检查
4 功能试验
5 测量功能检测
在检测判断范围内,调节各类输入,使之达到检测范围,用仪器测量实际输出,记录系统测量值,计算公式如下:
%100⨯-=
仪器测量值
系统测量值测量误差
6充电机输出试验6.1 输出电压误差
6.2 输出电流误差
6.3 限流特性试验
6.4 模块均流测试
7安全要求试验
7.1 开关量输入试验
7.2 干接点输出试验
7.3 绝缘接地试验
7.4 连接异常试验
检测人:日期:年月日结论:合格(盖检验专用章有效)。
煤矿用充电机出厂检验报告

矿用隔爆型充电机出厂检验报告编号:产品型号检验依据检验日期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出厂编号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测量方法单项判定1 外观1.1.1 充电机表面不应有明显划伤、凹痕、锈蚀、裂纹及变形等现象,表面涂镀层应均匀,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
1.1.2 充电机的金属零件不应有裂纹、气泡及镀层脱落现象,黑色金属零件均应有可靠的防蚀措施;操作件应灵活可靠,紧固件不应松动,接地螺栓应牢固可靠。
1.1.3 充电机上的煤安文字和防爆标志应以及铭牌清晰、牢固。
用目测法检查,充电机上的煤安文字和防爆标志应以及铭牌清晰、牢固。
紧固件有退垫圈丝口外漏1-3丝2 结构1:充电机主体部分的明显地方设置标志,标志牌必须采用耐化学腐蚀的材料。
2:标志牌应标注制造厂名称,名称规格型号,符号Ex,防爆符号d,电器设备符号Ⅰ,产品编号,检验单位标志,等。
用目测法检查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320v的最小爬电距离为8mm,最小电气间隙为6mm500v的最小爬电距离为12.5mm,最小电气间隙为8mm800v的最小爬电距离为20mm,最小电气间隙为12mm1250v的最小爬电距离为26mm,最小电气间隙为18mm用卡尺测量4 绝缘性能4.1.1 绝缘电阻充电机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及带电部件和壳体之间绝缘电阻应符合MT/T 661-1997中附录A的规定。
4.1.2 介电强度充电机不同极性的带电部件之间及带电部件对外壳之间,应能承受表1规定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主变压器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值应符合MT 1093-2008表2的规定,历时1min,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1:用兆欧表测试2:用工频耐压仪测试5 外壳静压性能铸件、焊接件的外壳在精加工后按6.4进行静压试验,应无影响防爆性能的明显变形。
静压试验为1Mpa6 调压范围充电机的调压范围为最低直流电压至额定直流电压,在此范围内充电机应能平滑调节,并稳定工作。
在最低输出电压时充电机应保证50%额定电流长期工作当电网电压变化±10%范围内时,在调压范围内电流、电压调节应平滑,不能有明显跳跃现象。
充电器测试标准

充电器测试标准《充电器测试标准》前言嘿,朋友们!在咱们这个充满各种电子设备的时代啊,充电器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小物件。
不管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其他啥电子产品,都得靠它补充能量才能继续干活儿呢。
可是呢,市场上的充电器五花八门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为了确保咱们能安全、有效地使用充电器,就有了这充电器测试标准。
这标准就像是一把尺子,能衡量出充电器是不是合格,质量咋样,就好比给充电器来一场严格的“大考”,只有通过了,才能放心地进入咱们的生活。
适用范围这个充电器测试标准啊,适用的范围可广了。
首先呢,就是咱们日常最常用的手机充电器。
你想啊,咱们每天都得给手机充电,要是充电器有问题,那可就麻烦大了。
比如说,那种便宜的、没牌子的手机充电器,要是不符合标准,可能就会充坏手机电池,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再就是平板电脑的充电器。
平板电脑的电池容量比手机大,充电要求也有点不一样,所以也得按照这个标准来测试。
像有些平板电脑充电器,如果输出功率不稳定,可能会导致平板电脑充电速度很慢,或者充电过程中突然断电。
还有啊,像那些小型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的充电器也适用这个标准。
虽然这些设备的充电器相对比较小,但也不能马虎。
要是不符合标准,可能会损坏这些小设备,毕竟这些可穿戴设备还挺贵的呢。
甚至一些便携式的游戏机充电器、蓝牙设备充电器等,只要是通过电能转换给设备充电的,都在这个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之内。
术语定义1. 额定输入电压(Rated Input Voltage)- 简单来说呢,这就是充电器在正常工作时,应该接入的标准电压值。
就好比咱们家里的电插座一般是220V(在咱们国家大部分地区),这个220V就是一种常见的额定输入电压。
充电器得按照这个规定的电压值来设计,如果输入电压不符合这个标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比如说,如果额定输入电压是220V,你给它接入110V或者更高的380V(特殊情况除外),那充电器可能就会冒烟、损坏,甚至引发火灾呢。
充电式电锤检测报告模板

充电式电锤检测报告模板
[公司/机构名称]
[检测报告编号]
[日期]
1. 产品基本信息:
-产品名称:
-型号:
-制造商:
-出厂日期:
2. 检测对象:
-电锤的序列号或标识:
-检测时间和地点:
3. 检测标准和方法:
-使用的检测标准和规范:
-检测方法和设备:
4. 检测结果:
-功能性检测:
-电源电压:
-充电性能:
-工作状态:
-操作正常性:
-安全性检测:
-绝缘性能:
-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
-电池耐久性:
-其他必要的检测项:
5. 检测结论:
根据对以上检测项目的评估和测试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符合标准:说明产品在各项检测中均符合规范要求。
-不符合标准:说明产品在某些检测中未达到规范要求。
具体列出不符合项,并提供详细说明。
6. 建议和意见:
根据检测结果,提供产品改进、维护、使用或其他建议和意见。
7. 检测人员信息:
-检测员姓名:
-检测员签名:
-检测员联系方式:。
充电测试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充电作为电子产品的必备功能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为了确保充电产品的质量,我作为一名充电测试工程师,在过去的几年里,始终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充电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现将我的充电测试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充电器测试- 外观检查:对充电器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接口测试:测试充电器接口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松动、氧化等现象。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充电器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充电器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温升测试:测试充电器在长时间工作后的温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数据线测试- 外观检查:对数据线的材质、编织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其耐用性。
- 线径测试:测试数据线的线径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抗拉强度测试:测试数据线的抗拉强度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传导性能测试:测试数据线的传导性能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3. 移动电源测试- 外观检查:对移动电源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容量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容量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保护功能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
4. 充电宝测试- 外观检查:对充电宝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容量测试:测试充电宝的容量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充电宝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充电宝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保护功能测试:测试充电宝的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
三、工作成果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充电测试,发现并解决了充电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