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24充电器测试报告
充电器检测标准

过流保护 保护功能 倒灌电流
瞬间冲击电压 加电时,充电器瞬态冲击电压要求控制在5.5V以下
泄漏电流
无Y电容,小于0.05mA 目测外形尺寸符合检验规范及规格书,最大缝隙及断差不大于0.25mm。实际搭配手机 时不出现松动和不能完全插入现象,且功能正常。
外观/实际装配 其他
标签、电源线 目测,符合检验规范及规格书 、包装 、材质
连接可靠,无松动或脱落且功能正常
外观完好无明显破裂,电性能及安 规性能合 格
螺丝螺柱无滑丝、滑牙现象
各触点无氧化现象,且外观及功能正常
要求:漏电小于10mA,且无击穿现象
测输入和输出端之间绝缘电阻不小于7MΩ
漏电流小于0.25mA
连接可靠,无松动或脱落且功能正常
功能正常
OK
。
准
技术要求/标准
满载工作6小时以后的外壳最大温升小于35摄 氏度,接上匹配手机完整充电中外壳最大温升 要小于30摄氏度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完好,电性能及安规性能合格 外观应平整无划痕、毛刺以及其他机械损伤, 外露金属部分不应有锈蚀;无击穿、飞弧现 象;绝缘电阻大于7MΩ ;指示功能及电性能正 常 插拔结束后机械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插座 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最小不得小于8N
备注:上述项目均属材料认证项目;IQC来料检验时参照IQC来料作业指导书作业。
(充电器)物料测试规范和标准
可靠性项目及标准
试验项目
5.0-5.4 OK OK OK OK OK 常温老化试验 高温试验
试验内容及方法
充电器通电带额定负载,在环境温度 25±5℃的条件老化6小时 OK 。 未测 未测 OK OK 未测
充电器实验报告

充电器实验报告充电器实验报告一、引言充电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用于给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设备充电。
然而,充电器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使用体验和安全。
因此,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器进行测试,评估其充电速度、安全性和稳定性,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选择指南。
二、实验目的1. 测试不同品牌和型号充电器的充电速度;2. 比较充电器的安全性能,包括过热保护、过载保护等;3. 评估充电器的稳定性,即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
三、实验方法1. 充电速度测试:选取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使用它们自带的充电器进行充电,记录充电起始时间和充电结束时间,计算充电所需时间;2. 安全性能测试:在充电器正常工作时,观察其表面温度变化,检测是否有过热现象;同时,将充电器连接到电流表上,逐渐增加负载,观察充电器的工作情况和是否有过载保护;3. 稳定性测试:将充电器连续工作数小时,观察其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如停止工作、发出异常声音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充电速度测试结果:品牌A充电器:充电时间为1小时30分钟;品牌B充电器:充电时间为1小时45分钟;品牌C充电器:充电时间为2小时。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品牌A的充电器充电速度最快,品牌C的充电器充电速度最慢。
这可能与充电器的功率有关,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2. 安全性能测试结果: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充电器的表面温度均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出现过热现象。
同时,当负载逐渐增加时,充电器能够正常工作,并没有出现过载保护的情况。
这表明所测试的充电器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良好。
3. 稳定性测试结果: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工作,所测试的充电器均能正常工作,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这说明这些充电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并不容易出现故障。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不同品牌和型号充电器的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 品牌A的充电器充电速度最快,适合用户急需充电的情况;2. 所测试的充电器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良好,没有出现过热和过载保护的情况;3. 这些充电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不容易出现故障。
开关电源适配器测试报告模板

适配器12V/1A测试报告方案基本参数一览修订更新版本注:在原板上进行了以下修改:1、变压器参数更新(进行成本优化)2、输入电容修改为15uF/400V3、输出二极管修改为SR31004、可去除次级吸收回路(R21、C7)(纹波指标仍然优秀)一.说明此文档是针对FD9020D 12V/1A适配器的测试报告,可用于90~264Vac全电压输入围下工作。
适合12W以的适配器电源及小家电产品的应用。
二.测试主要项目1)电气参数测试2)电性能参数测试3)转换效率及空载功耗测试4)常温老化测试5)关键元件温度测试三.测试使用的仪器1.输入交流调压器:AC POWER SOURCE APS-95012. 输出电子负载:FT6301A3. 示波器:DSO-X-2022A (Agilent Technologies ) 4. 交流输入功率计:WT210 DIGITAL POWER METER 5. 数字万用表34970A6. 红外热成像仪 Fluke Ti200四. 方案的实物图五. 主要项目测试记录1)输出电压测试基本参数测试数据90Vac 110Vac 180Vac 220Vac 264Vac板上 线上 板上线上 板上 线上 板上 线上 板上 线上空载 12.311 12.311 12.309 12.309 12.307 12.307 12.306 12.306 12.303 12.303 25%负载5V/0.375A12.29812.22812.29912.22812.29912.22812.29912.22812.30012.229输入 电 压 输出带 载负载调整率:0.%(板上测试);电压调整率:0.065%(板上测试):2.425%(线末端测试):0.%(线末端测试)小结:FD9020D 12V/1A适配器能够满载工作在90V~264V围的工作条件下,板上输出电压围为12.297V~12.311V,具有良好的电压调整率及负载调整率。
充电测试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充电作为电子产品的必备功能之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
为了确保充电产品的质量,我作为一名充电测试工程师,在过去的几年里,始终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充电产品进行了全方位的测试。
现将我的充电测试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充电器测试- 外观检查:对充电器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接口测试:测试充电器接口的接触是否良好,是否存在松动、氧化等现象。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充电器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充电器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温升测试:测试充电器在长时间工作后的温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数据线测试- 外观检查:对数据线的材质、编织方式进行检查,确保其耐用性。
- 线径测试:测试数据线的线径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抗拉强度测试:测试数据线的抗拉强度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传导性能测试:测试数据线的传导性能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3. 移动电源测试- 外观检查:对移动电源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容量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容量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保护功能测试:测试移动电源的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
4. 充电宝测试- 外观检查:对充电宝的外观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无明显划痕、变形等缺陷。
- 容量测试:测试充电宝的容量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输出功率测试:测试充电宝的输出功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转换效率测试:测试充电宝的转换效率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 保护功能测试:测试充电宝的保护功能是否正常,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
三、工作成果1.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严格的充电测试,发现并解决了充电产品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提高了产品的整体质量。
实训项目2 电容元件的认知与识别实验报告

实训项目2电容元件的认知与识别一、实训概要主要介绍电容器的基本知识及结构特点。
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内容:(1)电容器的类型、符号及标识;(2)各种电容器的特点及应用环境;(3)电容器的检测技巧。
学习时,要自始至终以认识电容器、检测电容器、了解各种电容器的应用为重点。
二、实训目的1、了解电容器的分类和常任电容器的性能。
2、了解电容器标志识别。
3、掌握电容器的测量方法。
三、实训原理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它的容量决定了它对电荷的存储能力。
若将两块彼此绝缘的金属极板面对面放置,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
电容器的容量单位为法拉第,简称法,用F 表示。
法拉第这个单位太大,常用比法拉第更小的单位,如毫法(mF )、微法(μF )、纳法(nF )、皮法(PF )等。
一、电容器主要参数1.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电容器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
2.电容器型号命名例如,某电容器标注为CZD-250-0.47-±10%,其含义如下:C ZD 250 0.47±10%3.电容量电容量是指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
常用单位:法(F )、微法(μF )、皮法(pF )。
三者的关系为:1pF=10-6μF=10-12 pF 。
通常,容量在微法级的电容器直接在上面标注其容量,如47 F,但皮法级的电容用数字标注其容量,如332即表明容量为3 300pF,即最后位为十的指数,这和用数字表示电阻值的方法是一样的。
国家规定了一系列容量值作为产品标称。
固定电容器的标称容量系列如表1.4所示。
表1.4 固定式标称容量系列E24、E12、E6二.电容器的分类按电容器的容量是否可调来分,电容器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及微调电容器。
按电容器所用的介质来分,可分为: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气体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4.电解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的介质是一层极薄的金属氧化膜,氧化膜的金属基体是电容器的阳极(正极),另一块未氧化的金属极板是电容器的阴极(负极)。
充电器实验报告

充电器实验报告充电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充电器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设备。
无论是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笔记本电脑,它们都需要充电器来为其提供能量。
然而,市场上的充电器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充电器进行实验,以了解其性能和安全性。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测试不同型号的充电器的充电速度、效率以及安全性能,为消费者提供参考,以便他们在购买充电器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二、实验材料1. 不同型号的充电器:A型、B型、C型2. 具有相同电池容量的手机:品牌X、品牌Y3. 计时器4. 电流表5. 温度计6. 安全测试仪器三、实验步骤1. 充电速度测试将手机X分别使用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充电,并记录每个充电器充满手机所需的时间。
2. 充电效率测试将手机X和手机Y分别使用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充电,并记录每个充电器在相同时间内为手机充电的容量。
3. 安全性能测试使用安全测试仪器对A型、B型、C型充电器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方面。
4. 温度测试在充电过程中,使用温度计测量A型、B型、C型充电器的温度变化,并记录下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充电速度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充满手机所需时间最短,B型次之,C型最长。
这说明A型充电器具有较快的充电速度,适合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使用。
2. 充电效率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为手机充电的容量最大,B型次之,C型最小。
这说明A型充电器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能够更有效地为手机充电。
3. 安全性能测试结果显示,A型、B型、C型充电器均通过了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测试,符合安全标准。
这意味着这三款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较为安全可靠。
4. 温度测试结果显示,A型充电器的温度变化最小,B型次之,C型最大。
这说明A型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少,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型充电器在充电速度、充电效率、安全性能以及温度控制方面表现出色,是最佳的选择。
费思负载应用之多段式充电器测试

费思负载应用之多段式充电器测试多段式充电器有称为多阶式充电器,电动车充电器,车载充电器,智能充电器,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类的电池充电。
对电池的充放电寿命,充电饱和度等等均有良好的帮助。
由于是智能式工作,会根据负载的变化而相应的调整输出变化,并且分为很多阶段工作,负载的稍微变化就有可能导致电源的阶段输出变化,会使电源测试的漏测或者测试不完全。
费思经过多个客户的使用,总结出一套良好的测试设置流程,可以完整的测试充电器的各个阶段及工作参数。
方便了厂家进行相关测试。
多段式充电器在阶段的变化时,有短时间的调整不稳定状态。
费思负载完美的适应了这个过程,而不会引起电源的异常跳变。
阶段的强制跳变及参数设置。
(以下图72V30A 8段电源为例)测试过程及结果:测试准备:触发电源(电压足够高,电流足够小,或者判断标准时除去)电子负载(生产测试使用自动测试功能,研发调试使用)FT6800(根据电源规格选型) 使用自动测试功能:按menu键,按上下方向,选择编辑,编辑自动测试文件。
按enter即可进行编辑。
按文章下半部分的罗列测试流程进行编辑即可。
编辑完成后,按shift+save保存文件。
按shift+auto即可开始产品测试。
测试流程编辑,一般按照模拟电池的无电到满电的流程,如上图;测试第一阶段,电池电压过低,或者无电池,电源不输出:负载处于恒压状态(负载的恒压功能测试电源的恒流部分,一般尽量少的改变负载带载模式)。
设置负载恒压低于30V,电源应该无输出。
设置负载为恒压28V(根据电源特性不同,运行误差不同,设置不同的值,以下参数均为如此),判断标准为电流,电流范围为0~1A(因为触发电源存在电流);测试时间以电源稳定时间为准(以下参数均为如此)10S测试第二阶段的起始点:负载恒压32V,判断电流在9~11A(以电源实际运行偏差为准,以下参数均为如此)。
测试时间10S。
测试第二阶段的终止点:负载恒压52V,判断电流9~11A,时间10S。
充电器测试报告

充电器测试报告
一、引言
充电器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子设备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充电器的种类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
为了确保充电器的安全性和性能稳定,对充电器进行测试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旨在评估充电器的质量、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并提供客观、可靠的测试结果,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和使用充电器的参考依据。
三、测试方法
1. 外观检查:对充电器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外壳、插头、线缆等部分,确保无明显破损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性测试:测试充电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温度变化、短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等,确保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引发安全事故。
3. 充电速度测试:通过测试不同充电器对不同设备的充电速度,评估充电器的充电效率和充电速度是否符合标准。
4. 充电器稳定性测试:持续对充电器进行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观察充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温度变化。
四、测试结果
1. 外观检查:经过外观检查,所有充电器均符合外观要求,无
明显破损和安全隐患。
2. 安全性测试:所有充电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温度变化、短
路保护功能、过流保护功能等方面均符合安全要求,无安全隐患。
3. 充电速度测试:不同充电器对不同设备的充电速度有所差异,但均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了设备的正常充电需求。
4. 充电器稳定性测试: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所有充电器
的稳定性较好,温度变化在可接受范围内,没有出现异常情况。
五、结论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快速充电器测试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快速充电器外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输入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电源指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输入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交流输入浪涌电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 启动延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输出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输出管脚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输出电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输出电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输出纹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 动态响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6 工作效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7 噪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安全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过充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过压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过载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4 短路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连续工作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连续工作16h.........................................................................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连续工作96h.........................................................................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温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1 短路温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2 工作温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电气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1 绝缘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2 EMC&ESD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3 导线拉力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4 护套拉力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5 护套摇摆测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使用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测试结果(下表包含了所有测试项有些结果可向PRT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快速充电器测试规范1.1 快速充电器外观快速充电器外表面应清洁、无机械损伤、触点无锈蚀;快速充电器表面应有必须的产品标识;与蜂窝电话连接可靠、插拔自如。
1.2 输入特性1.2.1 电源指示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快速充电器应具备电源指示灯(最好为绿色)。
1.2.2 输入范围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充电器具有如下的输入范围:输入电压为交流100-240V,输入频率为50-60HZ,输入电流小于或等于0.15A。
综合考虑输入电压范围。
空载情况下,输出额定电压时的测试电路如下图1 输入特性测试参考电路(空载)1.2.3 交流输入浪涌电流为能适应交流电网中的污染,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在AC230V输入10ms 内,最大尖峰电流≤25A。
1.2.4 启动延迟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在容性负载≤1000μF时,充电器能正常启动、工作,并使负载获得额定输出电流。
从开始有电压输入到输出额定电压,启动延迟时间<1s。
1.3 输出特性1.3.1 输出管脚检查按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规定(输出管脚极性如下图所示)检查充电器输出管脚顺序、极性、插拔顺畅性。
1.3.2 输出电压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输出范围在DC0~5.75V间,额定值为DC5.5V。
1.3.3 输出电流因电池的充电电流不宜超过1C5mA,电池容量C5=700mAh。
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要求输出范围在0~550mA间,额定值为500mA。
综上所述,可用下图所示的输出特性测试电路对上文 1.3.2和1.3.3所写的测试项目进行测量。
图2 输出特性测试参考电路通过它的测量,描绘出的输出特性曲线应满足下图图3 标准输出特性曲线1.3.4 输出纹波快速充电器规格书规定,在负载两端并上一个47μF电解电容后,用带宽为20MHz的示波器测量其纹波(示波器探针和连线包围的面积最小,以避免周围环境对测试的干扰),输出纹波Vp-p≤150mV。
输出纹波的大小可以直接反映出快速充电器的反馈能力、输出调节能力,是反映快速充电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