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包含的内容标题用黑体,小4号;正文用宋体,5号,1.5倍行距)课程名称: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Methods of Analysis)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设置类别:课程总学时:实验总学时:18实验总学分:实验周学时:适用专业及年级:先修课程:大纲主撰人:一、实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仪器分析法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结构的重要方法,也是监测物理、化学等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物理学、电子学的发展促进了分析仪器的发展,从而分析化学已经由以化学分析为主的经典分析向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分析过渡,随着新材料、新器件、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图象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等各方面的成果逐渐融入仪器分析方法,使分析化学技术获取物质定性、定量、形态、形貌、结构、微区等各方面信息的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仪器分析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许多相关学科中,因此《仪器分析》已被列为化学专业(本科)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一些非化学专业也逐渐将仪器分析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严格的实验相关知识与实验技能训练,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仪器分析课程的实践教育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化学类本科专业重要的一门核心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开设《仪器分析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各种分析方法所依据的原理、该方法的技术特点及操作要领。
学会一些常规分析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运用仪器对实际物质进行分析分离的基本思路。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和发展理论。
仪器分析实验中一些大型仪器的操作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信息量大、技术要求高,还需要通过对大量实验数据细致的分析与图谱解析来获取有用的信息。
通过本门实验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如何使用分析仪器正确地获取精密实验数据,进而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地处理得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
掌握所用仪器的结构和各主要部件的基本功能,理解和掌握相关仪器的实验技术、方法,增强学生独立操作该类仪器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仪器分析是现代分析化学的重要分支,它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
仪器分析实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的仪器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对仪器分析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一、课程概述1.1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1.2学时安排:32学时1.3授课对象:化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1.4学时分配:-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二、教学目标2.1知识与理解-理解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熟悉常用仪器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了解仪器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2.2能力与技能-掌握基本的仪器操作技巧-具备设计和实施仪器分析实验的能力-能够准确地测量和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和提出改进意见2.3态度和价值观-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室安全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合作意识-重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教学内容3.1仪器分析实验原理及操作(16学时)-热学分析仪器:热重量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光谱分析仪器: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质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电位滴定仪、电导仪等-其他仪器:核磁共振仪、电子显微镜等3.2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8学时)-实验设计及流程制定-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误差分析与精密度评价-仪器校正与标定3.3仪器分析实验项目研究(4学时)-学生选择特定的仪器进行实验-研究仪器性能和优化操作条件-分析实验结果并撰写报告3.4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实践(4学时)-学生组队完成一项综合实验项目-设计实验方案并采集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四、教学方法4.1理论讲授4.2仪器操作演示4.3实验操作指导4.4实验报告撰写和讨论五、实验报告评分标准5.1实验设计和操作30%5.2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30%5.3实验报告撰写和考勤20%5.4实验室安全与卫生10%5.5队伍合作与表达能力10%六、实验设备及耗材根据实验项目的需要,提供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实验耗材。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仪器分析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学时:48学时(工)学时(理)课程学分:1.5学分适用专业(专业类):工科各专业,理科化学专业一、实验目的与任务:仪器分析实验课是化学化工各专业、材料、环化等科系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实验课。
实验目的:仪器分析是测定物质化学组成、含量、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并初步具有应用此类方法解决相应问题的能力。
实验任务:鉴于仪器分析内容非常广泛,即是分析测试方法,又是化学研究手段,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兼顾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对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如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子荧光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基本掌握各种常用的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初步学会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和误差评估,并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对近代的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如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等,通过电化教学或参观使学生了解其一般原理和特点,以扩大学生对仪器分析方法的知识面。
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本课程还安排一次设计实验。
实验室提供若干课题供学生选择,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分析方法,拟定实验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分析结果适当判断,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误差、成本等。
二、实验项目基本情况一览表三、实验教学参考书、指导书1、《仪器分析实验》,张剑荣、万惠群、戚苓。
科学出版社,北京,19992、《仪器分析》,万惠群、于俊生、史坚编,科学出版社,北京,20023、《基础分析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34、《化学基础实验》,孙尔康,吴琴缓等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19915、Skoog D H, Holler F J, Nieman T A, Principl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Fifth Edition,Philadelphia, 19976、Sawyer D T, Heineman W R, Beebe J M, chemistry Experiments for Instrumental methods, John Wiley and Sons,Inc.l984四、说明1、本教学大纲从2004级学生开始使用。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课程编号:课程类别:基础课试验课性质:独立设课课程总学时:48试验学时:48课程学分:1.5开科学期:第五学期先修或同修课程: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适用专业:应用化学、药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化学工程等。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是应用化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他相关专业为选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若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了解有关仪器的结构,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一些应用。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目的、要求和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探测化学物质的组成、成分含量及结构信息。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四、实验报告及实验考核1.实验报告:仪器分析实验的对象是高年级学生,因此实验报告不印刷统一内容格式。
学生根据自己对实验的理解参考实验教材,写实验目的、内容、数据处理与讨论内容。
并要求对实验教材提出的思考题进行讨论。
以此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
2.实验考核:实验预习占成绩的20%,实验过程操作占50%、实验报告与数据处理占30%五、教材和参考书1.教材:《仪器分析实践讲义》烟台大学分析中心编,2003年《仪器分析实验》,山东大学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2.参考书:《仪器分析实验》张济新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制订人:刘永明审批人:索掌怀制订日期:2007 年 5 月10 日。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
Experiments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
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三、开放实验项目数:无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化学师范三年级,应用化学二年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三年级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一)教材
黄杉生主编.《分析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二)参考书
1、苏克曼,张济新编.《仪器分析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洪山海编.《光谱解析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
六、学时学分:
七、实验教学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是学生掌握各类仪器及其分析方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规范地掌握《仪器分析》的定性、定量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熟悉现代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在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采用保留一定的经典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外,在开放性实验内容方面更注重于复杂实际样品分析。
八、实验课考核方式:考查
九、实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说明:(1)实验1-8,11(共36个课时)为各个专业必做实验;
(2)实验9-10(共18个课时)为化学工程与工艺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必做实验;
(3)本实验大纲为应用化学专业仪器分析实验I大纲
大纲制定人:郭建宇
大纲审核人:陈兴凡
教学副院长:李新国学院盖章:
2012年9月。
《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化学与化工学院二〇一三年六月2.大纲正文格式《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课程属性学科基础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仪器分析实验》学时学分:总学时34 总学分 2 实验学时34 实验学分 2 应开实验学期三年级五学期先修课程仪器化学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仪器分析实验是化学系各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之一,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又是与仪器分析理论课紧密配合的课程。
同时,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分析法。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达到下列要求:1.巩固和加深对各类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基本原理的理解;2.了解各类常用仪器的基本结构、测试原理与重要部件的功能;3.学会各类常用仪器使用方法和定性、定量测试方法;4.掌握与各类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相关联的实验操作技术;5.了解各类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分析对象、应用与检测范围;6.培养对实验中所产生的各种误差的分析与判断能力;7.掌握实验数据的正确处理方法。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其重要的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加深理解有关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初步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应有的素质培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三、适用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四、主要仪器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ICP发射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电化学工作站、酸度计、电导率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1.1 教学目的1.2 教学内容1.3 教学方式二、课程目标2.1 知识目标2.2 技能目标2.3 情感目标三、教学内容及安排3.1 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3.1.1 仪器分析的定义与分类3.1.2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3.1.2.1 信号检测与处理3.1.2.2 信号传递与转换3.2 常见仪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3.2.1 分光光度法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3.2.2 色谱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2.3 质谱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2.4 核磁共振仪器的原理与应用 3.2.5 电化学仪器的原理与应用3.3 仪器分析常用方法与技术3.3.1 样品制备与前处理技术3.3.2 仪器分析操作步骤与技巧3.3.3 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方法3.4 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3.4.1 实验设计的要点与方法3.4.2 实验建议与注意事项3.4.3 仪器操作与实验数据记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授课方法4.2 实验教学方法4.3 讨论与互动4.4 考核评价方式五、教学资源与使用5.1 教材5.2 参考资料5.3 实验设备与仪器六、评价与考核6.1 评价标准6.2 考核方式6.3 考核内容七、参考教学计划7.1 单元教学计划7.2 实验教学计划八、教学团队8.1 教师配置8.2 实验室助教配置九、教学保障措施9.1 实验室安全教育与操作指导 9.2 仪器维护与管理9.3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十、教学改进与创新10.1 教学反馈与改进机制10.2 教学创新与教育研究十一、总结与展望11.1 教学总结11.2 课程发展展望以上为《仪器分析教学大纲》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仪器分析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用方法与技术,能够独立进行仪器分析实验设计与实施,并具备正确的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能力。
同时,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为将来从事仪器分析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英文名称:Instrumental Analysis Experiment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课程属性:独立设课适用专业:化学本科专业学时学分:48学时 2学分开设学期:第四学期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学、二、课程简介《仪器分析实验》是在分析化学实验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与主要部件功能的理解而开设的一门以设计性、综合性和实际应用性实验为主的实验课程。
是化学类、化工类、材料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目标是:通过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能规范地掌握各种分析的基本操作、基本技术,熟悉现代分析仪器的使用;深入理解和应用理论课中的概念、理论,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规范地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与基本技能。
对常用的主要仪器,要求学生掌握这些仪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功能;掌握定性及定量方法,掌握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初步具有应用各种仪器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课程目的与要求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配合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和有关概念;掌握各种分析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仪器主要操作参数及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学习电位滴定法测食醋的总酸度 4 综合选做本门课程的要求:1、课前认真预习,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方法和步骤;2、在实验过程中,遵守操作规定,细心观察实验现象和仔细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3、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
实验中如发现仪器工作89 荧光光度法测定核黄素的含量实验4 验证选做10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中的氟含量——标准曲线法4 验证必做11 气相色谱归一化法测定混合芳烃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4 验证必做12 贵州白酒中甲醇的测定4综合必做13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水样中铅和镉 4综合选做14 库仑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4综合选做15 铁氰化钾体系的循环伏安实验4验证必做16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4综合必做17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4综合选做合计实验个数: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试行)
一、教学目的
仪器分析实验是实验化学和仪器分析课的重要内容。
其要紧目的是: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差不多原理的明白得,把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差不多知识和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科技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课前认真预习,认真阅读仪器分析实验教材,了解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工作的差不多原理、仪器要紧部件的功能、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
2、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未经老师承诺不得随意开动或关闭仪器,更不得随意旋转仪器旋钮、改变仪器的工作参数等。
详细了解仪器的性能,防止损坏仪器或发生安全事故。
实验室应始终保持整洁和安静。
3、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地学习有关分析方法的差不多技术。
要细心观看实验现象和认真记录实验条件和分析测试的原始数据;学会选择最佳的实验条件;主动摸索、勤于动手,培养良好的实验适应和科学作风。
4、爱护实验的仪器设备。
实验中如发觉仪器工作不正常,应及时报告老师处理,每次实验终止后,应将使用仪器复原,清洗好使用过的器皿,整理好实验室。
5、认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应简明,图表清晰。
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日期、原理、仪器名称及型号、要紧仪器的工作参数、简要步骤、实验数据或图谱、实验中的现象、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处理、咨询题讨论等。
实验一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差不多条件实验及试样中微量铁的测定)(4学时)
实验二食品中NO2-含量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取光谱的阻碍(4学时)
实验四荧光分析法测定铝的含量(4学时)
实验五原子吸取光谱法测定痕量镉(4学时)
实验六玻璃电极响应斜率和溶液PH的测定(4学时)
实验七自来水中含氟量的测定-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4学时)实验八极谱催化波测定自来水中微量钼(4学时)
实验九硫酸铜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电位滴定(4学时)
实验十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十一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4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
1、华中师范大学等校编.分析化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001.7)
2、万益群、倪永年主编.仪器分析实验(第三版).江西高校出版社(2 003.8)
3、谢能泳、陆为林、陈玄杰编.分析化学实验.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四、其它讲明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课程名称:仪器分析实验使用专业:环境科学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环境科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试行)
一、教学目的
物理化学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所含的实验。
通过实验,验证、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化学差不多理论和概念的明白得,学会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独立摸索的能力,增强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思维适应。
为培养合格的环境科学技术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差不多要求
1、通过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把握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差不多方法和技能,独立完成,操作规范、熟练。
2、正确把握物理化学实验差不多操作,把握所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加深对物理化学差不多理论和概念的明白得,熟悉物理化学实验的差不多理论和实验原理,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1 恒温水浴的组装及其性能测试(4学时)
实验2 燃烧热的测定(4学时)
实验3 黏度法测定水溶性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4学时)
实验4 双液系的气液平稳相图(4学时)
实验5原电池电动的测定及其应用(4学时)
实验6旋光法测定蔗糖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4学时)
实验7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4学时)
实验8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实验9 络合物的磁化率测定(4学时)
三、教材及参考书
1、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 高教出版社(1989)
2、复旦大学等编.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 高教出版社(2004)
四、其它讲明
五、实验项目一览表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实验使用专业:环境科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