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

合集下载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性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性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性发散思维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

下面为你整理发散思维的特性,希望能帮到你。

发散思维的三个特性⑴流畅性。

是指能产生大量念头的能力特征。

⑵变通性。

是指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特征。

⑶独特性。

是指能够产生不同寻常的新念头的能力特征。

发散思维的折作用核心性作用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基础性作用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保障性作用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

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发散思维的特点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多感官性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

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发散思维举例立体思维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等立体森林: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思维》知识点练习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思维》知识点练习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四章-思维》知识点练习1、单选题“灯是照明的工具”这种认识反映了_____A: 思维的间接性B: 思维的灵活性C: 思维的概括性D: 思维的敏捷性2、单选题“好职工”这个概念结合各种属性,如“工作努力,业绩好”、“热爱集体、关心同事”等等。

“好职工”这个概念是一个_____。

A: 合取概念B: 析取概念C: 关系概念D: 自然概念3、单选题“机智”是指思维的_____。

A: 灵活性B: 敏捷性C: 深刻性D: 广阔性4、单选题“人云亦云”是思维缺乏_____A: 独立性B: 批判性C: 深刻性D: 灵活性5、单选题“人云亦云”是思维缺乏_____。

A: 广阔性B: 批判性C: 深刻性D: 灵活性6、单选题“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诗句反映了_____A: 表象的直观性B: 思维的间接性C: 知觉的理解性D: 想象的有意性7、单选题“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哪种品质的体现_____。

A: 广阔性B: 独立性C: 灵活性D: 逻辑性8、单选题把通过抽象的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返回到实际中,以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的思维过程是_____。

A: 分析与综合B: 比较C: 抽象与概括D: 具体化9、单选题把文章中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心思想,这是指思维过程的_____。

A: 分析B: 综合C: 比较D: 抽象10、单选题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_____的表现。

A: 深刻性B: 批判性C: 广阔性D: 灵活性11、单选题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_____A: 形象思维B: 聚合思维C: 直觉思维D: 发散思维12、单选题创造性思维经历的四个阶段是_____。

A: 准备一酝酿一豁朗一验证B: 酝酿一准备一豁朗一验证C: 准备一酝酿一验证一豁朗D: 酝酿一准备一验证一豁朗13、单选题当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都肯定地回答是1,而谷超豪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了0。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也称求异思维、辐射型思维。

与收敛性思维相对.指一种不循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

它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所提出的思维类型.其特征是:个人的思想沿着众多不同方向扩展,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流畅性是指发散思维作用于某一方向时,能够迅速地沿着这一方向扩展开来......查看全文"发散性思维" 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1、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同一来源的信息中,产生出众多的输出,并表现出思维的多样性、伸缩性、求异性、探索性等创造性的特征文献来源2、发散性思维一般主要是指在发现和确定问题之后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不受任何限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方向寻找各种不同或者完全相反的解决办法。

发散性思维具有多向、灵活变通新颖独特的特点是构成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文献来源3、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方面地寻找解决问题新出路或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文献来源4、发散性思维是指从已知的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一种思维方式文献来源5、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文献来源6、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的多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

发散思维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献来源7、发散性思维是指沿着各种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它的主要特点是不囿于思维定势,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程序,赋予开拓创新意识文献来源8、…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当我们碰到一个问题时,以解决这一问题为目标,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文献来源9、发散性思维是指思维的多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征和特点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征和特点

发散思维有哪些特征和特点发散思维是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挖掘出比常规认识更深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思维过程,其特点是突破和创新。

是创造型建设人才必备素质之一。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希望能帮到你。

简述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发散思维的特点1、流畅性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2、变通性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3、独特性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4、多感官性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

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发散思维形式举例1、立体思维思考问题时跳出点、线、面的限制,立体式进行思维。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等立体森林:高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0(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2015.陕西汉中】“黑板擦就是用来擦黑板的”,我们常常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这种倾向称为( )。

A.定势B.知觉C.功能固着√D.问题表征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2.【2015.山东济南】在相同情景或条件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事倍功半,而换成其他人来教育时却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 )的作用。

A.定势√B.学习迁移C.原型启发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主体更换以后对同一主体发挥的作用不同,题干说明定势在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到消极作用。

3.【2014.山东济宁】人们往往容易看到物体的通常用途,却看不到该物体的其他新用途的现象称为( )。

A.定势B.迁移C.前摄抑制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

4.【2015.福建】某学生学习英语“七”时,发出的总是汉语拼音字母“七”的音,这种心理现象是(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晕轮效应D.思维定势√解析:解析:思维定势是按照积累的思维活动经验教训和已有的思维规律,在反复使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定型化了的思维路线、方式、程序、模式。

本题中的例子属于思维定势。

5.【2013.江西】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知觉一个物体时,倾向于从它的一般性功能上认识它,称为( )。

A.经验B.问题表征C.线索D.功能固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功能固着的概念。

6.【2015.河北石家庄】下列不属于一个人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的是( )。

A.已有的知识经验B.品德√C.定势与功能固着D.问题情境解析:解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原型启发、情绪与动机。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言语与思维》必考知识点(二)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言语与思维》必考知识点(二)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言语与思维》必考知识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善于分析综合、善于迁移、善于举一反三,这属于思维品质的A:广阔性B:灵活性C:深刻性D:独创性参考答案:B本题解释:【答案】B o解析: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2、单选题比较固执,爱钻牛角尖,这是思维缺乏—的表现。

A:深亥I性B:批判性C:广阔性D:灵活性参考答案:D本题解释:【答案】D o解析: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

固执、爱钻牛角尖正是缺乏灵活性的表现。

3、单选题学生总结出鸽子,老鹰、鸡、鸭的共同特征是“有羽的”“是动物”而舍弃其“会不会飞”“大小”“颜色”等非本质特征,是思维过程的环节。

A:抽象B:概括C:具体化D:综合本题解释:【答案】A0解析:抽象是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4、单选题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病头的各种用途。

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

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A:发散思维B:形象思维C:抽象思维D:直觉思维参考答案:A本题解释:【答案】A0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

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例如: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5、单选题沿着多方面去探寻方法和途径的思维称为—oA:分析思维B:聚合思维C:发散思维D:经验思维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本题考查了发散思维。

6、单选题以下属于关系概念的是A:皮衣B:艺术家C:高低D:铅笔室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7、单选题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变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B:迅速性C:流畅性D:价值性参考答案:C本题解释:【答案】Co解析:发散思维的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问题解决的过程.(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3)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措施。

(4)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及培养策略。

★考纲链接1.问题.问题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2.问题的分类:分为有结构问题(结构良好问题)与无结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两种类型。

3.问题的基本成分.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4.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将问题从起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5.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指向性;(2)认知性;(3)序列性.6.问题解决的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与表征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7.发现问题的能力受个体活动积极性的影响,也与其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关。

8.影响学生正确表征问题的主要因素有:(1)不能有效识别问题的相关信息;(2)缺少某一问题领域的特定的知识;(3)太急于得出答案。

9.检验假设有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两种方法。

10.问题解决的策略:(1)算法式.(2)启发式:①手段-目的分析;②反推法;③简化法;④类比法。

11.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也就越大;(3)定势与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12.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1)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结构;(2)教授学生运用策略;(3)促使技能达到自动化水平;(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3.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要注意:(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生活中的发散思维例子经典案例

生活中的发散思维例子经典案例

生活中的发散思维例子经典案例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生活中的发散思维例子经典案例》的内容,具体内容: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的训练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而创新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

在生活中有哪些发散思维例子?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生活...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能力的训练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而创新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

在生活中有哪些发散思维例子?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生活中的发散思维例子,希望大家最喜欢。

发散思维的例子一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问在座学生这是什么?其中大学生回答很一致:"这是一个圆。

"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则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太阳"、"皮球"、"镜子"......可谓五花八门。

或许大学生的答案更加符合所画的图形,但是比起幼儿园孩子来说他们的答案是不是显得有些单调呆板呢?发散思维的例子二1987年,我国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了我国"创造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

这次会议集中了全国许多在科学、技术、艺术等方面众多的杰出人才。

为扩大与会者的创造视野,也聘请了国外某些著名的专家、学者。

其中有日本的村上幸雄先生。

在会议中请村上幸雄先生为与会者讲学。

他讲了三个半天,讲的很新奇,很有魅力,也深受大家的欢迎。

其间,村上幸雄先生拿出一把曲别针,请大家动动脑筋,打破框框,想想曲别针都有什么用途?比一比看谁的发散性思维好。

会议上一片哗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有的说可以别胸卡、挂日历、别文件,有的说可以挂窗帘、钉书本,大约说出了二十余种,大家问村上幸雄,"你能说出多少种"?村上幸雄轻轻地伸出三个指头。

有人问:"是三十种吗"?他摇摇头,"是三百种吗?"他仍然摇头,他说:"是三千种",大家都异常惊讶,心里说:"这日本人果真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景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

对同一问题,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思维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

对同一问题,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眼,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同辈的方法,具有新奇性。

对同一问题,提意见越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发散思维的作用
1、核心性作用
想象是人脑创新活动的源泉,联想使源泉汇合,而发散思维就为这个源泉的流淌提供了广阔的通道。

2、基础性作用
创新思维的技巧性方法中,有许多都是与发散思维有密切关系的。

3、保障性作用
发散思维的主要功能就是为随后的收敛思维提供尽可能多的解题方案。

这些方案不可能每一个都十分正确、有价值,但是一定要在数量上有足够的保证。

发散思维的特点
1、流畅性
流畅性就是观念的自由发挥。

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
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机智与流畅性密切相关。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2、变通性
变通性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变通性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3、独特性
独特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

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4、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

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情绪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