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高分子教案

合集下载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高分子物理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的基本概念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特点理解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和方法1.2 教学内容高分子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特点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关系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实验演示高分子物理的研究方法和原理1.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二章:高分子链的结构与运动2.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链的结构特点掌握高分子链的运动方式和动力学行为理解高分子链的构象和统计分布2.2 教学内容高分子链的结构特点和构象高分子链的运动方式和动力学行为高分子链的统计分布和相变现象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数学模型和物理图像分析高分子链的运动行为通过实验观察高分子链的构象变化和相变现象2.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3.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断裂行为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行为和疲劳性能3.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和测试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断裂行为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行为和疲劳性能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粘弹性行为和疲劳性能3.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4.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熔融行为和热稳定性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膨胀和导热性能4.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特点和测试方法高分子材料的熔融行为和热稳定性高分子材料的热膨胀和导热性能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特点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热膨胀和导热性能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五章: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5.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和绝缘性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电荷注入和电荷传输5.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特点和测试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和绝缘性高分子材料的电荷注入和电荷传输5.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电性能特点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电荷注入和电荷传输5.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六章:高分子材料的溶液性质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的溶解行为掌握高分子材料的溶液性质和溶液模型理解高分子材料溶液的相行为和溶液理论6.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在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和相行为高分子材料的溶液性质和溶液模型高分子材料溶液的粘度和流变性质6.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溶液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溶液的粘度和流变性质6.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七章:高分子材料的界面性质7.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在不同界面上的行为掌握高分子材料界面性质的表征方法理解高分子材料在界面上的相互作用和功能化7.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在不同界面上的行为和相互作用高分子材料界面性质的表征方法和技术高分子材料界面功能化和应用7.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界面的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界面的功能化和应用7.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八章: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8.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光吸收和发射行为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物理过程8.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和测试方法高分子材料的光吸收和发射行为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物理过程8.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特点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光化学反应和光物理过程8.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九章:高分子材料的环境稳定性和可持续性9.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环境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重要性掌握高分子材料的环境稳定性和降解行为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评估9.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的环境稳定性和降解行为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评估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和回收利用9.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验数据和图像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环境稳定性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影响评估9.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实验报告和分析第十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未来发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和智能化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实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和智能化技术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0.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例和案例分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和功能化通过讨论和思考题引导学生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10.4 教学评估课堂提问和讨论课后作业和练习题思考题和研究报告重点和难点解析1. 高分子链的结构与运动:理解高分子链的结构特点,掌握高分子链的运动方式和动力学行为,以及高分子链的统计分布和构象。

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分子化合物教案

高分子化合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和特点;2. 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及其应用;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2. 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3. 高分子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和特点1. 概念解析高分子化合物是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分子量较大。

又称为聚合物。

2. 特点介绍(1)分子量较大,常为千至百万之间,与低分子物质相比较;(2)由重复单元构成,单元之间通过共价键相连;(3)具有高聚合度和长链结构;(4)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二、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1. 根据聚合方式分类(1)加合聚合:通过单体的加成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和聚丙烯;(2)缩合聚合:通过单体的缩合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如酯类和胺类聚合物。

2. 根据聚合物结构分类(1)线性聚合物:由直链结构组成的聚合物,如聚乙烯;(2)支化聚合物:在主链上有支链结构的聚合物,如聚丙烯;(3)交联聚合物:由三维网状结构组成的聚合物,如环氧树脂。

3. 根据性质分类(1)热塑性聚合物: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多次加热塑性变形,如聚乙烯;(2)热固性聚合物:加热后不再软化,常用于制作耐热、耐腐蚀的制品,如环氧树脂;(3)弹性体:具有高弹性和弯曲恢复能力的聚合物,如橡胶。

三、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塑料制品:聚乙烯、聚丙烯等广泛用于包装、容器等制品;(2)纤维材料:聚酯纤维、尼龙纤维等用于制作衣物、织物等;(3)胶黏剂:聚合物胶水、胶带等用于粘合;(4)弹性体制品:橡胶制品如胶鞋、轮胎等。

2. 工业中的应用(1)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电器、汽车、建筑等领域;(2)纤维材料:用于制作绳索、合成革等;(3)涂料和粘合剂:环氧树脂和聚氨酯等用于涂料和胶合;(4)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等用于制作泡沫塑料、绝缘材料等。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

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介绍高分子材料基本原理和应用的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高分子结构、化学和物理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了解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1. 掌握高分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2. 能够理解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授基本原理,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通过讨论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高分子基本概念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高分子结构和基本单位3.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章:高分子合成1. 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分类2. 高分子合成反应的机理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关键反应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加工1.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2.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 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和电器领域中的应用2.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和交通领域中的应用3. 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和结构领域中的应用4.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主要包括课堂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评分的50%,其他评估方式占总评分的50%。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主要参考以下书籍和网站:1.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姜涛编著)2. 《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王绪怀,贾庆荣编著)3. 《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李振山编著)4. 《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陈志刚编著)5. 化学工业出版社-高分子材料七、教学计划本课程预计为64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高分子基本概念(8学时)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2. 高分子结构和基本单位3.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性质第二章:高分子合成(16学时)1. 高分子合成方法的分类2. 高分子合成反应的机理3.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关键反应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加工(20学时)1.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法2. 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3.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化方法第四章:高分子材料的应用(20学时)1. 高分子材料在电子和电器领域中的应用2. 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和交通领域中的应用3. 高分子材料在建筑和结构领域中的应用4.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第五章:教学总结(4学时)1. 课程复习2. 教学总结。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

高分子物理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高分子物理概述1.1 高分子的定义与分类1.2 高分子的基本性质1.3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加工1.4 高分子物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高分子链的结构与运动2.1 高分子链的结构模型2.2 高分子链的构象2.3 高分子链的布朗运动与扩散2.4 高分子链的相变与临界现象第三章:高分子溶液3.1 高分子溶液的制备与性质3.2 高分子溶液的流变行为3.3 高分子溶液的凝胶化现象3.4 高分子溶液的吸附与沉淀第四章:高分子凝聚态结构4.1 高分子凝聚态的基本特征4.2 高分子凝聚态的构象统计4.3 高分子凝聚态的相变与有序化4.4 高分子凝聚态的微观结构分析方法第五章: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应用5.2 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5.3 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5.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第六章:高分子材料的电学性能6.1 高分子材料的导电性6.2 高分子材料的绝缘性6.3 高分子材料的介电性能6.4 高分子材料在电化学应用中的应用第七章:高分子材料的光学性能7.1 高分子材料的光吸收与发射7.2 高分子材料的光散射与折射7.3 高分子材料的光开关与光存储7.4 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子学中的应用第八章: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8.1 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8.2 高分子材料的熔融与玻璃化转变8.3 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8.4 高分子材料在热控应用中的应用第九章: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9.1 高分子材料的弹性与塑性9.2 高分子材料的强度与韧性9.4 高分子材料在力学应用中的应用第十章:高分子材料的环境与可持续性10.1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影响10.2 高分子材料的生物降解与可再生性10.3 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友好性设计10.4 高分子材料的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第十一章:高分子材料的现代分析技术11.1 核磁共振谱(NMR)11.2 凝胶渗透色谱(GPC)11.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11.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十二章:高分子材料的界面与相互作用12.1 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2.2 高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12.3 高分子材料界面性质的调控12.4 界面现象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与复合化13.1 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途径13.2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设计与合成13.3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13.4 功能化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应用第十四章:生物高分子与生物医用高分子14.1 生物高分子概述14.2 蛋白质与核酸的生物高分子特性14.3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4.4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第十五章:高分子物理课程总结与展望15.1 高分子物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15.2 高分子物理领域的前沿动态15.3 高分子材料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5.4 学生自主研究项目的设计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第一章:高分子物理概述重点:高分子概念、分类及基本性质。

[教学设计]高等高分子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高等高分子精品教案

高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0h)主要内容高分子科学概况及发展进程高分子合成原理(缩和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共聚合四大类合成反应及其实施方法)高分子链结构(进程结构和远程结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聚集态、晶态、非晶态、取向态、共混结构、超分子聚集态)高聚物的转变与松弛(分子运动特征、玻璃划转变)高聚物的高弹性和粘弹性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粘性流动和弹性效应及其表征)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特征(应力应变、断裂与强度)高分子溶液(溶解特性、溶液的多分散性、依数性、热力学性质)高聚物的电、光、透气及粘合性能主要参考文献第一部分(基础) 1-5第二部分(基本教材) 1-2第三部分(扩展与提高)1-6第四部分(相关读物) 1-14第五部分(期刊、杂志)1-8(中文1-6,英文1-2)第六部分(2000年以后相关的新书)高分子1、定义:分子量<105为高分子分子量在104~106为大分子2、命名:(1)单体名称前冠以“聚”:聚乙烯、聚氯乙烯……(2)原料简名后缀以“树脂”:苯酚+甲醛→酚醛树脂尿素+甲醛→脲醛树脂(3)以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特征命名:聚酰胺、聚酯、聚氨酯……(4)商品名称或外文缩写名称:高聚物的分类高聚物的分类有四种方法:1按分子链分为直链、支链2按性能和用途分类3按反应类型分为加聚和缩聚4按电性分(阴、阳、非离子)由于聚合物主要是作为材料来使用,故按上述第二种分类最具有实际意义,可分为四类:1橡胶(或弹性体):是指常温下形变可恢复的材料,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它可以产生很大的形变(达1000%),外力去掉后能迅速恢复原状。

最典型的是硫化的天然橡胶。

2塑料: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外力去掉后不能完全恢复或不恢复的材料。

这种材料被破坏时既可表现出韧性,也可表现出脆性。

实际中,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添加各种助剂和填料而制成的材料,按其受热时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前者受热后软化或熔化,冷却后定型,且此过程反复进行;后者是首次受热即塑化或软化,一旦加工成型后再受热(有一定限度)也不软化了。

高分子课程设计

高分子课程设计

高分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2. 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和性能关系;3. 了解高分子的应用领域及其对现代科技发展的贡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高分子材料的能力;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高分子实验方案和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科技文献、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高分子领域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科学产生兴趣,激发探究高分子未知领域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高分子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2. 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结构和性能关系;3.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科技等领域的应用;4.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高分子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5.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高分子领域的前沿动态,提高科学素养;6. 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中,能够积极发言、互动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二章“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进行组织,具体安排如下:1. 高分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高分子定义、特点,对比天然高分子与合成高分子,分析其结构与性质的异同。

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讲解高分子链结构、聚集态结构,探讨结构与性能(如力学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之间的关系。

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介绍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配位聚合等常见高分子合成方法,以及相应聚合机理。

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分析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医疗、环保、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以实例展示其重要作用。

5. 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表征与测试方法:介绍高分子材料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如力学性能、热分析、溶解度等。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

高中化学《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3. 培养学生对高分子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与分类2. 高分子材料的特点3.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4. 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5. 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2. 教学难点: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高分子材料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宏观应用。

3.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高分子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高分子材料的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展示高分子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分享心得体会。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高分子材料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观察学生对高分子材料定义、分类、特点、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程度,以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对于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的理解深度。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动态和前沿技术。

高分子化学教案

高分子化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掌握内容】1. 高分子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熟悉内容】1. 系统命名法。

2. 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了解内容】1. 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2.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的辨析。

2. 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的区别与联系;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目标】1. 掌握高分子化学相关基本概念。

2. 能对几对重要概念进行辨析。

3. 能按规范写出正确的聚合物名称、分子式、聚合反应式。

4. 树立对高分子化学学科正确的认识观。

前言【教学内容】一、高分子化学课程简介二、高分子发展与应用三、我国高分子科学发展现状【授课时间】1学时【教学目标】了解高分子科学体系范畴及分子化学发展简史,了解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教学过程】1.绪论1.1 高分子基本概念【教学内容】一高分子二高分子化学三单体四有关组成结构的概念五大分子结构式六聚合反应方程式:【授课时间】2学时【教学重点】高分子、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等概念,聚合反应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的辨析【教学目标】1 掌握高分子、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节、聚合度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 能正确写出具体聚合物的结构式与反应式【教学手段】课堂讲授,辅以多媒体幻灯图片及实例【教学过程】一高分子1 名称:macromolecule compound;macromolecule;polymer;high polymer2 概念的形成3 定义(1)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2) 共价键连接(3) 相同的化学结构重复多次而成4 基本特点(1) 相对分子质量很大(2) 化学组成比较简单,分子结构有规律性(3) 分子形态多样:长链线型,三维网状,星型,梯形,环形….(4) 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5) 物理性质不同于低分子:高软化点,高强度,高弹性,熔体高黏度二高分子化学研究聚合反应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原理,选择原料、确定路线、寻找催化剂、制订合成工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50h)
主要内容
高分子科学概况及发展进程
高分子合成原理(缩和聚合、自由基聚合、离子型聚合、共聚合四大类合成反应及其实施方法)
高分子链结构(进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高分子聚集态结构(聚集态、晶态、非晶态、取向态、共混结构、超分子聚集态)
高聚物的转变与松弛(分子运动特征、玻璃划转变)
高聚物的高弹性和粘弹性
高聚物流体的流变性(粘性流动和弹性效应及其表征)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特征(应力应变、断裂与强度)
高分子溶液(溶解特性、溶液的多分散性、依数性、热力学性质)
高聚物的电、光、透气及粘合性能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基础)1-5
第二部分(基本教材)1-2
第三部分(扩展与提高)1-6
第四部分(相关读物)1-14
第五部分(期刊、杂志)1-8(中文1-6,英文1-2)
第六部分(2000年以后相关的新书)
高分子
1、定义:分子量<105为高分子
分子量在104~106为大分子
2、命名:
(1)单体名称前冠以“聚”:聚乙烯、聚氯乙烯……
(2)原料简名后缀以“树脂”:苯酚+甲醛→酚醛树脂尿素+甲醛→脲醛树脂
(3)以聚合物的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特征命名:聚酰胺、聚酯、聚氨酯……
(4)商品名称或外文缩写名称:
高聚物的分类
高聚物的分类有四种方法:
1按分子链分为直链、支链
2按性能和用途分类
3按反应类型分为加聚和缩聚
4按电性分(阴、阳、非离子)
由于聚合物主要是作为材料来使用,故按上述第二种分类最具有实际意义,可分为四类:1橡胶(或弹性体):是指常温下形变可恢复的材料,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它可以产生很大的形变(达1000%),外力去掉后能迅速恢复原状。

最典型的是硫化的天然橡胶。

2塑料: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外力去掉后不能完全恢复或不恢复的材料。

这种材料被破坏时既可表现出韧性,也可表现出脆性。

实际中,塑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添加各种助剂和填料而制成的材料,按其受热时行为的不同又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前者受热后软化或熔化,冷却后定型,且此过程反复进行;后者是首次受热即塑化或软化,一旦加工成型后再受热(有一定限度)也不软化了。

3纤维:分子在牵伸方向上是有序排列,在这一方向上拉伸强度高,受力时形变较小,一般只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二十,纤维的力学性能在0~150℃范围内比较稳定。

注:塑料、橡胶、纤维被誉为三大合成材料,其间有时很难严格区分,例如:聚氯乙烯是典型的塑料,但也可抽成纤维,若适量添加增塑剂,又可制成类似橡胶的软制品。

又如聚酰胺、聚对苯甲酸乙二酯,既是很好的纤维材料,也可作工程塑料。

4功能高分子:主链或侧链带有反应性官能团,并具有可逆或不可逆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活性的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

按功能不同大致可分为:(1)化学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固定化酶等);(2)吸附与分离功能高分子(各种分离树脂和各种分离气体和液体的膜材料):(3)光功能高分子(感光树脂);(4)电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电池,静电复印,全息记录材料,压电与热电高分子,驻极体等);(5)生物功能高分子(人工生物体软硬组织,高分子药物及药物载体)。

高分子科学概况
1、高分子化学:主要研究由低分子化合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原理。

2、高分子物理:主要研究高分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加工性能和实用性的关系,结构与性能的
表征方法。

3、高分子工程学: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进行工业化生产和应用的工程学以及各种生
产过程的模拟优化问题。

4、高分子生物学:高分子与生物化学交叉的新学科(目前正处于交叉形成阶段)。

关系:前两者是后两者的基础,3是形成较晚的学科之一,其研究水平是现阶段某个国家高分子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4是目前形成最晚的分支之一,其研究水平是现阶段某个国家高分子技术和生物学技术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分子科学的学科背景
高分子科学自上世纪20~30年代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形成以来,已经走了近80年的发展历程。

(1)在学科领域上,由惟一的高分子化学学科逐步发展为多分支学科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目前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工程学,高分子生物学(98年以后)。

(2)在学术内涵上,由仅是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研究,拖长出高分子链及其聚集态结构,聚合物成型及其结构控制研究以及不断推出的功能性高分子新材料。

(3)在社会影响上,由当初仅是对新奇化合物的学术兴趣,发展到当今成为高分子产业的相关理论基础,并推动着高分子新产业形成及发展,其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了国民经济及人类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构成了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高分子科学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1)人类社会及国民经济对高分子新材料的不断需求。

(Langmur等,“单分子吸附理论”与“多元共聚理论”相结合生产超轻、超薄材料)(2)相关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融合(如高分子生物學的興趣的興起、交叉,物理學、高分子化學形成高分子物理學;高分子材料的需求→高分子物理學、高分子化學与加工、機械及加工→高分子工程;高分子學、生物學、電子學、醫學→高分子生物學、電子功能聚合物)。

高分子學科前沿領域
(1)高分子化學前沿研究:分子設計与合成,新的聚合反應及聚合方法及實施,始終是
高分子化學研究的前沿領域,當今高分子化學研究的前沿包括以下八個方面:1可
控制反應物的空間立构极其分子量、分子量分佈的可控聚合、活性聚合、生物酶催
化聚合。

2微生物合成、新功能化合物的分子設計与合成。

3高性能(耐高溫、高
強度、高模量)化合物的分子設計与合成)4納米粒子的合成方法。

5各種有機無
機内紮化材料的合成。

6聚合物加工成型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反應加工)。

7聚合物
材料的化學改性方法(表面改性、分子改性)。

8基於分子識別和著眼于各種新功能
材料探索而形成的分子有序組裝體系的設計和組裝合成方法而形成的超分子體系
組裝化學。

(2)高分子物理的前沿領域研究:高分子鏈結構研究,聚合物聚集态結構研究以及这种
结构与高分子聚合物作为材料使用时所体现出来的性能、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始
终是高分子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当今高分子物理的前沿研究包括以下四个方
面:1高分子链结构(链构型、构象、支化度、序列结构、交联结构等)、聚剂态结
构(浓溶液、液晶态、晶态、非晶态、多相体系、熔体等)的新观点、新现象、新
的研究方法,对聚集态本质及其变化过程的理论归纳。

2高分子的动态结构研究:
分子链运动及动力学行为、聚剂态的亚稳态结构现象及其变化规律、聚合物流体的
非线性、粘弹性行为等。

3聚合物的界面、表面结构和性质研究,材料力学性质(韧
性、破坏等)的分子运动依据,生物高分子聚集态结构和生命现象的关系、难溶高
分子分子量的表征。

4关于高分子科学的理论研究领域,采用新观点、新模型、新
概念度试验现象进行归纳,在新概念、新理论指导下采用数字、计算机方法解决高
分子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功能高分子的分子设计、高分子性能材料的分
子设计、实验现象的模拟和理论解释等),现正进行的前沿课题有:高分子亚稳态
行为、高分子序列结构研究、激光闪射技术、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3)功能高分子的前沿研究:其主要研究思路:根据国民经济及其他学科发展的需要,
融合高分子物理以及物理学、生命科学、电子学等有关学科的指示,通过分子设计、分子结构对功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合成并制备或组装种类繁多、功能奇特的材料或
器件。

1电子功能聚合物及信息技术研究(光电磁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液晶显示技
术、电致发光技术、塑料高密度电池、分子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高密度纪录材
料等)。

2医药功能高分子及卫生保健技术研究(高分子药物、控制药物释放材料、医用材料、医疗诊断材料、人体组织修复材料等)。

3信息高分子的合成及应用技术
(蛋白质、多糖基生物弹性体技术等)。

4各种敏感检测材料,微笑机械材料等。


外,除去功能高分子研究外,通用高分子的改性技术,天然高分子的利用及改性技
术,聚合物生物降解技术及聚合物资源的再利用技术,也是高分子科学面临的前
沿课题(如电子聚合、电致发光、智能凝胶、环境治理中的生物技术、分子识别局
和等五大研究)。

(4)高分子工程(聚合反应工程和聚合物成型)前沿研究:1制备新高分子化合物(如
新型塑料、纤维、弹性体、粘合剂等)的前期工业合成技术研究(超高分子量化合
物,嵌段聚合物、接枝聚合物、新合成方法等)。

2聚合物新成型方法、新成型技术
(震动剪切、塑化成型、气辅成型、反应加工成型、特种纤维的纺制、新成纤技术
等)。

3成型工艺过程和聚合物结构控制的工艺技术。

高分子合成原理
2.1基本概念
高分子合成的基本反应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