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题6

合集下载

上海城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要求考试试卷

上海城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要求考试试卷

上海城市规划师考试规划原理:住宅区的规划设计要求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不是竖向规划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A:分析规划用地的地形坡度,为各项建设用地提供参考B:竖向规划应与用地划分及建筑布局同时进行,使各项规划内容统一协调C:确定建筑用地的室外地面标高和建筑室内正负零标高D:确定挡土墙、护坡等室外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规模;估算土(石)方及护坡工程量,进行土(石)方平衡E:综合治理2、商业性开发是以对的追求为出发点和核心。

A:公共利益B:私人利益C:集体利益D:他人利益E:综合治理3、城镇形态中,形态城镇是最常见的基本形式。

A:集中型B:带型C:放射型D:星座型E:综合治理4、进入药品流通领域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生产企业应醒目地印刷A.相应的提示标示B.相应的提醒用语C.相应的警示语D.相应的忠告语E.相应的警示语和忠告语5、建立于生态保护价值基础的旅游资源开发,是的重要功能。

A:优化调整区B:重点发展区C:控制发展区D:适度发展区E:综合治理6、下列不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中主要内容的是。

A:依据城市通信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对分区内的近、远期电信、邮政做微观预测8:研究和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定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C:依据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D:划分无线电收发信区,制定相应主要保护措施E:综合治理7、城市的主要职能是。

A: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B:城市最主要的职能,是对主要职能的高度概括C:城市基本职能中比较突出的、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职能D: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应达到的目的和指标E:综合治理8、个体与种群各自具有既相互联系又互为区别的特征,属于种群特征表现的是。

A:出生B:生长C:死亡D:死亡率E:经济政策9、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和建设条件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其中最常见的道路网类型是。

城市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简答题及答案

简答题部分1、建筑平面群体组合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用图示)(图示见规划原理书P388)。

行列布置:优:绝大多数居室朝向良好,结构施工简单缺:处理不好会产生单调、呆板改进: a、山墙错落b、单元错开梯搂 c 、成组改革影响周边布置:优:①能形成封闭小空间,便于组织绿化、休憩地②对于寒冰地区可阻挡风沙③节约用地,提高密度缺:①部分居室朝向差,炎热地区西晒②结构施工较为复杂,不利于抗震,造价会增加③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会造成较大的土方工程单周边双周边自由周边混合布置:为以上两种形式的结合形式,最常见的往往是以行列式为主,以少数住宅式公建沿道路式院落周边布置,以形成半开敞式院落。

自由式布置:建筑结合地形,在照顾日照、通风等要求的前提下,成组自由灵活地布置。

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三级方式布置的内容是什么?(原理书P413)第一级(居住级)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居民服务的机构。

第二级(居住小区级)主要包括菜站、综合商店、小吃店、物业管理、会所、幼托、中小学等。

第三级(居住组团级)主要包括居委会、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等。

3、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地块划分的原则是什么?(控制性详细规划P34)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规划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使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与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低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波通道橙线等9.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4、城市公共区中心的空间组织原则(轴线法则、立体空间建筑室内室外)(城市规划原理P504)1.运用轴线法则。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城市用地: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它们既是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已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区范围而尚待开发使用的土地。

2.城市人口:指那些与城市的活动有密切关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了该城市的社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建设的参与者,又都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他们赖城市以生存,又是城市的主人。

3.城市建设用地:指城市市区范围内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也包括设置在近邻但与城市的各项市政设施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如机场、铁路编组站、污水处理厂、通讯电台等)。

也就是市区或城区用地面积,除去水面、山地、农田以及暂时不宜建筑的地域。

4.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万---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建筑密度:是恒量土地上建筑密集程度的指标,即用地上建筑的基底面积占建筑用地的百分比。

6.城市性质:指各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指各城市在全国城市网络中的分工和职能。

7.绿化覆盖率:是反映城市绿化效果的一个指标,是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的覆盖面积占城市规划用地的百分比。

乔、灌木按树冠投影估算,树冠下的灌木和草木不再重复计算。

8.热岛效应: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释放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郊外高的现象,即所谓城市的“热岛效应”。

9.容积率:是衡量土地开发强度的一个指标,即用地上的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10.铁路枢纽:在铁路网的交叉点或铁路网的尽端,有几个协同作业的专业车站与线路组成整体。

11.居住小区: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与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并不为城市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

(完整版)居住区规划原理试卷A答案《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试卷A3。

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指设施服务范围的空间或时间距离4 住宅区容积率: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平方米/平方米)3 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声标准为_B__A 30-40分贝B 35-45分贝C 35-40分贝D 40-55分贝4 哪一个不属于住宅区绿地的三大功能_A__A 美观功能B 使用功能C 生态功能D 景观功能5居住区内道路机动车道最大纵坡为( ),但坡长不能超过( )米。

BA.8.0%;50 B.8.0%;20 C.3.0%;20 D.3.0%;50三、简答题(8分*5=40分)1。

住宅的群体组合中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有哪几个?并且要写出每种形式的优缺点.1、行列式: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楼按照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

特点:构图强烈,规律性强,线形布局有利于服务设施的高效分布,有利于采用高能效的交通模式.缺点:形式单调,识别性差,易产生穿越交通,产生视线干扰和阴影遮蔽的问题。

2、周边式:住宅沿街坊道路周边布置,有单周边和双周边两种布置形式。

特点:容易形成较好的街景,内部安静,具有内向集中的空间,有利于邻里交往,节约用地.缺点:对地形的适应性差3、点群式:围绕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或水面有规律或自由的布置,形成丰富的群体空间。

特点:日照、通风好,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

缺点:外墙面积大,太阳辐射较大,视线干扰大,识别性较差.4、院落式:将住宅单元围合成封闭的或版封闭的院落空间。

特点:便于邻里交往和布置老年与儿童活动场地,提高容积率。

缺点:转角部分易产生阴影。

5、混合式:指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或院落式,其中二种或数种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特点:空间丰富,适应性广,组成空间多变的住宅组群。

6、自由式:在群体布置时,形成似围非围的相互流动的院落空间效果,在地形起伏变化的地段因地就势,适于采用自由式的布置形式。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4城市规划原理真题1.下列关于城市起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交换集市说B.军事防御说C.宗教中心说D.文化复兴说答案:D2.下列对城市特点的认识,不准确的是()A.集聚性B.独立性C.多样化D.非农化答案:B3.各国设市标准差别较大,下列不属于划分标准的是()A.人口集聚规模标准B.人口密度标准C.服务设施情况标准D.建筑景观标准4.下列我国城乡发展现象的说法,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相对应的是()A.乡村工业化B.乡村拟城化C.城乡二元分立D.半城镇化答案:A5.下列不属于有形城镇化内涵的是()A.人口集中B.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C.地域空间形态的变化D.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答案:B6.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的城市建设典型代表。

A.古典时期B.中世纪时期C.文艺复兴时期D.绝对君权时期7.下列属于解释城市空间形态组织机制的理论是()A.田园城市理论B.级差地租理论C,线型城市理论D.同心圆理论答案:D8.下列我国古代城市中,具有贯穿全域轴线、对称布局特点的是()A.汉长安城B.吴建邺城C.宋临安城D.元大都城答案:D9.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现代工业开始成为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B.1908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标志着城乡一体行政系统的形成C.20世纪初的30余年间,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较快时期D.抗战时期,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因东部大量人口和经济设施的迁入,出现了较快的发展10.下列关于企业集群的说法,正确的是()A.创新企业是形成企业集群的基本条件B.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难以形成企业集群C.企业在地方网络中密集交易,交流和互动是企业集群的主要特征D.个性化需求,创造力替代区位、市场,成为企业集聚的关键因素答案:C11.下列关于城市规划促进社会公平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倡导性规划和公平规划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了表达意愿的途径B.创意理念鲜明和全面宏观的规划,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C.使用者导向、问题导向的规划,有助于实现公平发展的目标D.规划师必须成为促进社会公平具体行动的长期参与者答案:B12.下列关于社区生活圈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准确的是()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贯彻新发展理念C注重设施均值均好D.强化系统治理答案:C13.下列关于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B.完善市场主导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体系C.强化节约集约用地评价D.大力推广节地模式答案:B14.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多规合一”需要融合的规划不包括()A.主体功能区规划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C.土地利用规划D.海洋功能区划答案:B15.国土空间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精选附答案

2024年注册城乡规划师之城乡规划原理真题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

A.小区、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B.邻里单位、小区、居住区三级C.邻里单位、居住区、居住综合体三级D.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答案】 D2、城市用地经济性评价是指根据城市土地( )属性及其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产生作用,综合评价土地质量优劣差异,为土地使用提供依据。

A.经济和自然两方面B.自然和社会两方面C.经济和社会两方面D.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答案】 A3、以下关于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表述错误是()A.按照生态功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B.按照保质保量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C.按照集约适度、绿色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D.按照集约适度、快速发展要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答案】 D4、现代城市规划中,最早引入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主张代表人物是()。

(2010年真题)A.霍华德B.勒·柯布西埃C.索里亚·玛塔D.西谛【答案】 B5、关于城镇体系表述,错误是( )。

A.城镇体系核心是中心城市,没有一个具有一定经济社会影响力中心城市,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城镇体系B.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城镇所组成C.城镇体系最本质特点是相互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D.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封闭区域内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不同区域有不同城镇体系【答案】 D6、不属于客运站布置方式是( )A.集中式B.通过式C.混合式D.尽端式【答案】 A7、城市并非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空间形态,它与其所在的区域存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A.辩证B.动态C.互惠D.对立【答案】 A8、中国的市制实行的是哪种行政区划建制模式?( )A.广域型B.集聚型C.市带县型D.城乡混合型【答案】 A9、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化模式是以( )为主导。

A.国有企业B.分散家庭工业C.乡村集体经济D.私营企业【答案】 A10、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由()提出规划控制指标规划。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答案.doc

《城市规划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套1、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2、城市经济环境的调查不包括的内容是( )。

A、城市整体的经济状况B、城市中各产业部门的状况C、有关城市土地经济方面的内容D、城市固定资金的筹资3、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4、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5、城市公共交通站点服务面积,以300m为半径计算,不得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 )。

A、90%B、80%C、60%D、50%6、2000年全世界人口中已有( )左右生活在城市地区。

A、60%B、50%C、45%D、55%7、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B、集中式和分散式C、环式和带式D、星座式和分散式8、城市用地的属性包括以下( )的特性。

A、自然属性B、政治属性C、社会属性D、环境属性E、经济属性9、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B、环式C、联络线D、多回线式10、以下( )项关于城镇体系含义的描述是错误的。

A、城镇体系属于一个区域B、城镇体系是个城镇群体C、城镇体系是相对集聚在一起的组合城镇D、城镇群体之间有职能、等级、空间网络的关系11、城市景观包括自然、人文、社会诸要素,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依据城市自然、历史文化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战略要求,确定城市景观系统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B、研究城市用地的结构布局和城市景观的结构布局,确定符合社会理想的城市景观结构C、划定各有关城市景观控制区,如城市背景等,并提出相关安排D、确定整体建设步骤和远期实施目标12、关于不同路网形式的特点叙述中错误的是( )。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城市规划的目的是()A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B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C 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D 以上都是2、以下哪项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A 综合性B 政策性C 前瞻性D 单一性3、城市用地分类中,工业用地属于()A 居住用地B 公共设施用地C 工业用地D 仓储用地4、城市道路系统中,快速路的设计车速一般为()A 30-50km/hB 50-80km/hC 80-120km/hD 120km/h 以上5、城市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 500-800mB 800-1000mC 1000-1200mD 1200-1500m6、城市绿地系统中,公园绿地属于()A 生产绿地B 防护绿地C 附属绿地D 公共绿地7、以下哪种规划属于法定规划()A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B 城市总体规划C 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D 城市概念性规划8、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A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B (本年出生人口数本年死亡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C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1000‰D 本年出生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1000‰9、城市规划中,“一书两证”指的是()A 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B 项目建议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C 选址意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D 项目建议书、施工许可证、竣工验收证10、城市功能分区中,商业区通常位于()A 城市中心B 城市边缘C 城市工业区内D 城市住宅区附近11、城市规划中的“五线”控制不包括()A 红线B 绿线C 蓝线D 紫线E 黄线F 黑线12、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A 建筑设计B 空间环境设计C 景观设计D 道路交通设计13、以下哪种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的紧凑发展()A 同心圆模式B 扇形模式C 多核心模式D 田园城市模式1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点是()A 保护文物古迹B 保护历史街区C 保护传统风貌D 以上都是15、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是()A 生态环境保护B 生态系统平衡C 生态功能分区D 可持续发展16、城市交通规划中,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A 增加道路面积B 发展公共交通C 限制私人汽车使用D 优化交通管理17、以下哪项不是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A 旧区改造B 基础设施更新C 历史文化保护D 城市新区开发18、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依据是()A 城市规划法律法规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C 城市政府的政策D 城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19、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20、以下哪种规划方法强调公众参与()A 系统规划法B 理性规划法C 交往规划法D 综合规划法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的、、,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精选试题
一、判断与改错题
1、居民在考虑选择交通方式时的基本要素是交通工具。

2、垃圾清运、居民搬家、货物运送、邮件投递等内容为生活性交通。

3、消防、救护等内容为服务性交通。

4、上下班、上下学内容为通勤性交通。

5、居住小区级道路,其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20-30米。

6、人车分行的路网布局要求步行路网与车行路网必须在空间上不能重叠
7、住宅区可以在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上设出入口,其位置可以靠近道路交叉口。

8、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步行路的纵坡应满足相应的道路纵坡要求,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道路的纵坡宜按机动车道的纵坡要求控制。

9、一个较大规模的住宅区(如居住小区)一般至少需要一个对外联系的通路出入口。

10.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80米时应在建筑物底层设人行通道,以满足消防规范的有关要求。

11、营造街道生活应该成为住宅区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填空题
1、住宅区交通组织的基本方式有,。

2、影响交通距离与交通方式相关关系的因素有,,。

3、对于居民自身发生的内向性区内交通而言,不论通勤性交通还是生活性交通,居民在选择交通方式更注重的是和,因此选择和交通方式占绝大多数。

4、车行路应分级明确,可采取或布置的方式,并以或
的形式伸入到各住户或住宅单元背面的入口。

5、住宅区交通组织考虑的因素包括合理处理与、与、
与、与、与之间的关系。

6、当住宅区向城市交通性干道开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应该小于
米。

7、居住组团级道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一般在米,车行道宽度要求为
米。

三、单项选择题
1、交通方式按采用的交通工具有()种。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2、居民在考虑选择交通方式时的基本要素是()。

A、交通时间
B、交通费用
C、交通距离
D、方便程度
3、居住区级道路,车行道一般需要()。

A、8米
B、9米
C、10米
D、11米
4、居住小区级道路的车行道宽度一般在()。

A、5-7米
B、5-8米
C、6-9米
D、7-9米
5、居住小区级道路的道路红线宽度一般为()。

A、9-14米
B、10-15米
C、10-14米
D、20-30米
6、居住组团级道路的红线宽度一般在()。

A、5-8米
B、6-9米
C、7-9米
D、8-10米
7、宅间小路路幅宽度不宜小于()。

A、1.5米
B、2米
C、2.5米
D、3米
8、宅间小路连接高层住宅时宽度不宜小于()。

A、2米
B、2.5米
C、3米
D、3.5米
9、道路规划的规定中,尽端路的长度不宜超过()。

A、100米
B、110米
C、120米
D、130米
10、道路规划的规定中,尽端处应设()的回车场地。

A、10米*10米
B、11米*11米
C、12米*12米
D、13米*13米
11、道路规划的规定中,住宅区内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米。

A、1.5米
B、2米
C、2.5米
D、3米
12、道路规划的规定中,住宅区内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服务的无障碍通道,纵坡不应大于()。

A、1.5%
B、2%
C、2.5%
D、3%
12、地面坡度大于()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应在梯步旁设自行车推行车道。

A、6%
B、7%
C、8%
D、9%
12、高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3、高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4、多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5、多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6、多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组团级道路及宅间小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7、高层建筑物面向道路,且无出入口时,居住组团级道路及宅间小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8、建筑物面向道路,有出入口时,居住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19、建筑物面向道路,有出入口时,居住组团级道路及宅间小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B、 2米
C、 2.5米
D、 3米
20、高层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居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21、多层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居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22、多层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居住小区级道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2米
B、 3米
C、 4米
D、 5米
23、高层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及宅间小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A、 1.5米
B、 2米
C、 2.5米
D、 3米
24、多层建筑物山墙面向道路,居住组团级道路及宅间小路边缘到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距离是()。

B、 2米
C、 2.5米
D、 3米
26、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小于()米的消防车通道。

A、 4米
B、 5米
C、 6米
D、 7米
四、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交通距离与交通方式相关关系的因素是()。

A、体能、
B、交通时间
C、交通费用
D、交通工具
2、居民自身发生的外向性进出住宅区的通勤性交通和生活性交通,居民在选择交通方式时会更多地考虑()等因素。

A、交通成本
B、交通时间
C、方便程度
D、经济条件
E、舒适
3、服务性交通有( )。

A、必须性
B、定时性
C、定量性
D、必要性
E、偶遇性
4、住宅区道路的通路起着多种作用,不论哪一级或哪一类通路均同时兼有( )等功能。

A、通行
B、景观
C、休闲散步
D、认知定位
E、邻里交往
5、通路体现通达性的主要形态要素有( )。

A、距离
B、线型
C、空间比例
D、尺度
E、朝向
6、规划设计街道的重要要素有( )。

A、适宜的位置
B、良好的通达性
C、丰富而具有特色的景观
D、舒适的空间比例与尺度
五、辨析题
1、人车分行的路网中,车行路的功能为机动车交通、非机动车交通和步行交通。

六、简答题
1、通路有何作用?
2、住宅区的路网布局上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3、通路的通达性由哪些因素决定?
七、论述题
1、试述人车分行路网布局的要求和做法。

2、试述住宅区路网布局规划的原则。

3、试述通路的通达性包含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