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水体氮_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_舒凤月

合集下载

月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月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月湖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在以往富营养化湖泊的治理进程中,有研究发现,在受污染湖泊的外部污染源被有效控制后,内源即成为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的主导因素,长时间维持着湖泊的营养状态。

本文以武汉市典型浅水湖泊-月湖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实验测定,分析了月湖沉积物、间隙水和上覆水各形态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探讨了月湖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过程,进而对不同介质中营养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为月湖治理提供参考。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月湖沉积物总氮(TN)浓度为1.36-2.10g/kg,随着沉积深度的增加,浓度逐渐降低,春季TN浓度最低,冬季最高。

沉积物氨氮(NH4+-N)浓度远高于硝态氮(NO3--N)浓度,随着深度的增加,NH4+-N的浓度升高,NO3--N浓度下降,季节变化不同。

沉积物总磷(TP)有“表层富集”特征,秋季TP浓度最高,此时沉积物是磷的“汇”。

TOC/TN表明月湖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以外源为主,底层以内源为主。

整体上,月湖西侧湖区沉积物营养盐负荷最高,湖心受到的污染较小。

(2)月湖间隙水TN浓度为3.966-10.998mg/l,其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与沉积物TN相似。

间隙水溶解态氮的比重为NH4+-N>NO3--N>亚硝态氮(N02--N),垂向分布表现为NH4+-N浓度随深度增加浓度升高,与NH4+-N相反,N03--N和NO2--N 浓度下降,季节变化不一致。

春季月湖间隙水TP“表层富集”特征最明显,秋季TP含量最高,季节变化与沉积物TP相似。

月湖间隙水各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受沉积物影响较大。

(3)月湖间隙水TN浓度远高于上覆水,存在沉积物TN向月湖水体扩散的可能性。

月湖NH4+-N和NO2--N主要是由沉积物向上覆水体扩散,而NO3--N主要是由上覆水向沉积物迁移,不同样点在各季节间隙水和上覆水TP的迁移释放方向不尽相同。

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

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

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及面源污染评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对该地区的面源污染进行评价。

南四湖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田氮磷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对湖泊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了解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的特征和规律,对于制定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南四湖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业种植结构等基本情况,为后续研究提供了背景信息。

接着,通过收集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特征和影响因素。

结合湖泊水质监测数据和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对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全面了解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针对性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也为其他地区农田氮磷流失和面源污染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分析南四湖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田氮磷流失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氮磷流失不仅影响湖泊水质,还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特征,对制定有效的面源污染控制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季节性变化明显。

受降雨、灌溉等自然因素影响,农田氮磷流失量在不同季节存在较大差异。

一般来说,降雨丰沛的夏季和灌溉频繁的春季是氮磷流失的高峰期。

空间分布不均。

受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农田区域氮磷流失较为严重。

氮磷比例失衡。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农民往往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农田氮磷比例失衡。

这种失衡状态不仅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加剧了农田氮磷流失的风险。

流失形式多样。

南四湖区农田氮磷流失包括地表径流、土壤侵蚀、地下渗漏等多种形式。

这些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农田氮磷流失体系。

南四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南四湖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1 南 四湖概 况
南 四湖地处 山东省西南部 , 是我国十大淡水湖泊之一 , 总面积 16 k 2 2 6 m 。平均水深 1 m, . 汛期最大水深 3m。年平 5
均 蓄水量 1 . 6O 6亿 m。总流域 面积 为 3 70k , 10 m 。南 四湖流 域河 道众多 , 流域 面积在 5 k 以上 的河道 9 条 , 0m 1 总长度 1 1 m, 5 6k 是淮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 0 9血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21 0 0血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2 1 年 中营养 01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评价 。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Ⅲ Ⅲ
注 : 湖 综合 评 价 采 用 个湖 区 面积 加 权 平 均 法 进 行 评 价 , 全
污水排入量 大且以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为 主。 由于各级政 府调整产业 结构 , 建立 污水 处理厂 , 污水 经过处理后进入湖 区, 使得南 阳湖水 质整 体较为稳定 , 近几 年水质符合地表水
Ⅲ类水标准。
析, 摸清 了南四湖的污染规律 , 出了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提
【 关键词 】 南四湖
22富营养化 评价 .
根据 《 表水环 境质量 标准 》 G 3 3— 0 2 , 用单 地 ( B 8 8 2 0 )选
因子评价法对南四湖 2 0 2 1 年的水体水质进行评 价 , 0 6 0 1
监测结果见表 1其 中总氮 、 , 总磷不参评 。 由表 1 可以看出, 昭阳湖 、 阳湖水质较好, 南 达到地表水Ⅳ 类标准。 独山湖水质较差, 但是通过治理, 现在均已符合地表水 Ⅲ类标准。微山湖水质变化显著 , V类上升为Ⅲ类水质。 由超 南 四湖湖 区中 ,位于中部的昭阳湖由于其沿岸 工业 不

《2024年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范文

《2024年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范文

《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研究》篇一摘要:本文针对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通量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对湖泊水体及底泥的采样分析,探讨了营养盐的空间变化规律及时间动态特征,并对其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氮、磷营养盐的分布与迁移对湖泊富营养化有着重要影响。

一、引言干旱区浅水湖泊因其独特的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往往成为富营养化的高风险区域。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干旱区浅水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

氮、磷等营养盐是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及迁移通量进行研究,对于理解湖泊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预测湖泊富营养化趋势以及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选取了位于干旱区的某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设置不同深度和位置的采样点,采集水样和底泥样品。

利用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水体和底泥中氮、磷营养盐的含量。

同时,结合遥感技术和水文学方法,分析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通量。

三、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在湖泊的不同区域,氮、磷营养盐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靠近湖岸和入湖口处的营养盐含量较高,而湖心区域则相对较低。

这主要与人类活动、水体流动和底泥释放等因素有关。

2. 时间动态特征:在季节变化上,氮、磷营养盐的含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通常在春季和夏季达到高峰,而在秋冬季节则相对较低。

这与人为排放、生物活动及气象因素等有关。

四、氮、磷营养盐的迁移通量本研究通过水文学方法和模型分析,发现氮、磷营养盐主要通过河流输入、降雨输入、底泥释放和生物活动等途径进入水体。

其中,河流输入是主要的氮、磷来源,而底泥释放则在特定条件下成为重要的内源营养盐来源。

此外,风力和水流的作用也会影响营养盐的迁移和扩散。

五、结论与讨论本研究表明,干旱区浅水富营养化湖泊中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迁移通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引言:南四湖作为我国南方水域湖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水文地理特征。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逐渐受到严重威胁。

本研究旨在评估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并提出改善水质的措施,以保护湖泊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一、南四湖的概况南四湖位于我国XX省,是南方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湖泊面积约xxxx平方米,周边地区为著名的农田和居民区,湖泊是当地的重要供水源。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通过综合考虑南四湖的水质特征和相关生态环境要求,本研究选取了一系列指标来评价水环境质量。

其中包括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富营养化指标(如叶绿素a浓度、藻类密度)、有机物指标(如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等。

三、南四湖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对南四湖水样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南四湖的水质受到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溶解氧、氨氮等指标超出环境质量标准;2.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湖泊水体中藻类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较高,超过了安全水质标准;3. 有机物含量较高,存在一定的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符合湖泊有机物富集的特征。

四、水环境质量改善对策针对南四湖水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改善对策:1. 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减少入湖的废水排放;2. 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采取农田水肥一体化、循环农业等措施,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3. 加强湖泊保护区的管理与监测,严禁破坏湖区植被和采矿等活动,避免土壤侵蚀和沉积物的入湖。

五、结论与展望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当前水质存在较大问题,需加大改善力度。

本研究提出的改善对策从源头控制、减少污染物输入等方面出发,可为南四湖的水环境质量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未来,还需进一步加强监测与管理,结合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不断完善湖泊生态系统保护机制,确保南四湖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入湖口,并从上级湖区的白马河(S1)入湖口采集 量分布差别不大.周来等[8]对南四湖上级湖区表
底泥样品作为对照(图 1).将采集的柱状底泥样品 层沉积物磷的化学形态研究结果为 Fe-P 含量达
分层.由于底泥的不同沉积等特征,存在硬度差异, 到总磷含量的 89.81%~95.48%,其他各形态的磷
采集深度不同,所分层数也不同.按照每隔 5cm 进 含量较少.本研究中 Fe-P 含量约占4%~27%.Oc-P 含量比 级湖区及其主要入湖河流各采样点上覆水中总
较低,为 30~60μg/g,说明南四湖底泥中自然来源 磷的含量(表 1)均超过 0.02mg/L,这说明各采样
磷含量少,主要以人为输入为主.而 Fe-P 含量较 点处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由表 1 可以
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表 1)在 415~658μg/g 源,这种潜在的内源性磷负荷与水体富营养化程 之间.其中 Ex-P 占总提取磷的 28%~40%, De-P 占 度有重要关系[15].一般自然水体中当磷浓度达到
总提取磷的 20%~35%,Fe-P 占总提取磷的 14%~ 0.02mg/L 就被界定为水体富营养化[16].南四湖下
图 2 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分布
图 1 南四湖采样点分布 Fig.1 Loca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Nansi Lake
利用柱状采样器于 2007 年 11 月 20 日至 12
Fig.2 Content distribution of phosphorus forms in surface sediments
中国环境科学 2009,29(2):125~129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南四湖水体中总氮及其存在形态的分析

南四湖水体中总氮及其存在形态的分析

南四湖水体中总氮及其存在形态的分析摘要:2017年和2018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南四湖(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微山湖)的水环境进行连续跟踪监测调查,对南四湖水体中的总氮及其形态氮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监测分析。

关键词:南四湖;总氮;氨氮;硝酸盐氮;时空分布1 材料与方法1.1采样点的设置根据南四湖的湖泊面积、出入河流和污染物的来源,全湖共设置16个采样点,其中南阳湖(样点为1~4号) 、独山湖(样点为5~8号) 和昭阳湖(样点9~12号)各4个,微山湖4个( 样点13~16号)。

所有样点采用 GPS 定位。

具体取样点位置见图1。

所有样点采用 GPS 定位。

图1南四湖采样点Fig.1 The sampling sites in Lake Nansi1.2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水样采集使用2.5L采水器,南四湖属于浅水型湖泊,水位较浅,采集水面下0.5m处水样进行分析,采集结束后立即对样品进行处理,并置于低温下避光保存。

采样日期为2017年2月-2018年11月(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月监测一次。

总氮采用HJ636-2012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氨氮采用HJ535-2009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硝酸盐氮采用HJ/T 346-2007紫外分光光度法。

1.3数据处理对采集的每个样品均进行3次平行实验。

检测结果均以3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表示,3次检测结果的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

对取得的实验数据采用Excel2003、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相关分析和制图制表。

2结果与分析2.1总氮的时空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南四湖水体中各样点总氮含量在1.06~2.32mg·L-1之间,平均值为1.81mg·L-1。

从各样点来看,1号样点总氮含量均最高。

由图2可知,总氮的变化趋势为南阳湖( 2.21mg·L-1)>独山湖(1.67 mg·L-1)>昭阳湖(1.41mg·L-1)>微山湖(1.08 mg·L-1)。

济宁南四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济宁南四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

济宁南四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及防治对策研究于光金;商博;王桂勋;刘菁【摘要】以2012年南四湖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修正的卡森指数法(TSIM)对南四湖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修正卡森指数的评价结果为TSIM=56.04,南四湖已达到富营养化的标准。

根据评价结果,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底质、农业生产、渔业养殖的影响方面分析了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从减少外源污染物、应用生物措施和发展健康水产养殖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对策。

%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Nansi Lake in 2012, the water quality of Nansi Lak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odified Carson index( TSI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Carson indexes of evaluation results are TSIM=60.08, Nansi Lake has reached the standards of eutroph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the causes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quaculture, proposed the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ducing exogenous pollutants, adopting biological measures and developing a healthy aquaculture model.【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3页(P54-56)【关键词】南四湖;湖泊富营养化;修正的卡森指数法;评价【作者】于光金;商博;王桂勋;刘菁【作者单位】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250101;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 250101;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 250101;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济南 2501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Abstract:Based on the monitoring data of Nansi Lake in 2012,the water quality of Nansi Lak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odified Carsonindex(TSI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ified Carson indexes of evaluation results are TSIM=60.08,Nansi Lake has reached the standards of eutrophication.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the causes of water eutrophication were analyzed from the industrial wastewater,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quaculture,proposed the control measur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ducing exogenous pollutants,adopting biological measures and developing a healthy aquaculture model.Key words: Nansi Lake; lake eutrophication; Carson index correction;evaluation水体富营养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水体富营养化不仅会使水体丧失其应有功能,而且会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使水质恶化,从而使水体不能满足生产功能和生活需要,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环境科学ENVIRONMENTAL SCIENCEVol.33,No.11Nov.,2012南四湖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舒凤月1,2,刘玉配1,赵颖1,吴艳鹏1,李爱华1(1.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高校重点实验室,曲阜273165;2.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多样性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摘要:分析了南四湖水体TN 和TP 的时空变化规律,并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SI )对其营养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四湖水体TN 和TP 含量分别为2.617mg·L -1和0.110mg ·L -1;空间上各湖区水体TN 和TP 含量存在显著差异,TN 和TP 含量均以南阳湖最高,分别为3.830mg ·L -1和0.192mg ·L -1,独山湖TN 含量(2.106mg ·L -1)最低,而微山湖TP 含量(0.067mg ·L -1)最低;南四湖水体中TN 含量的季节差异不显著,但夏季(2.805mg ·L -1)和春季(3.049mg ·L -1)明显高于秋季(2.160mg ·L -1)和冬季(2.452mg ·L -1),各湖区TN 的季节变化没有一致规律;南四湖及各湖区TP 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变化趋势均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总体来看,南四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南阳湖富营养化最严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其它3个湖区均为轻度富营养化.综合分析表明外源污染仍是南四湖污染的主要来源,湖区网箱养殖和围网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关键词:南四湖;总氮;总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富营养化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0-3301(2012)11-3748-05收稿日期:2012-01-18;修订日期:2012-05-09基金项目:曲阜师范大学“十二五”计划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12-4-73);山东省教育厅项目(J12LF04);曲阜师范大学项目(XJ200920,2010A030)作者简介:舒凤月(1974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底栖动物分类和生态学,E-mail :Shfyue01@163.com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N and TP in Water and Evaluation of Eutrophic State of Lake NansiSHU Feng-yue 1,2,LIU Yu-pei 1,ZHAO Ying 1,WU Yan-peng 1,LI Ai-hua 1(1.Key Laboratory of Wetlan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of Lake Nansi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seasonally investigating data from Lake Nansi during 2010to 2011,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n wat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trophic state was also asse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N and TP were 2.617mg ·L -1and 0.110mg ·L -1respectively.The spatial variationsof TN and TP in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four lake regions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f two parameters (3.830mg·L -1and 0.192mg ·L -1respectively )were all found in Lake Nanyang while the lowest value in Lake Dushan (2.106mg ·L -1)and Lake Weishan (0.067mg ·L -1)respectively.Seasonal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in Lake Nansi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 in summer (2.805mg ·L -1)and spring (3.049mg ·L -1)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autumn (2.160mg ·L -1)and winter (2.452mg ·L -1),and that in four lake regions showed no uniform variation trends.While the seasonal change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TP in water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ot only in Lake Nansi but also in its four lake regions ,the variation trends were uniform with summer >spring >autumn >winter.Generally ,the water quality of Lake Nansi has reached light eutrophication ,among which ,Lake Nanyang was in middle eutrophic state ,while other three lake regions were in light eutrophic state.Integrated analysis indicted that external pollution was still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of water quality in Lake Nansi ,meanwhile ,the pollution caused by pen fish culture was urgent for the control of non-point pollution sources.Key words :Lake Nansi ;total nitrogen (TN );total phosphorus (TP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state index ;eutrophication南四湖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面积约1266km 2,平均水深1.5m ,由南阳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微山湖4个湖区串联而成.1960年在湖腰建成二级坝枢纽,坝北为上级湖,坝南为下级湖.南四湖湿地属于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有直接入湖河道53条,其中30条注入上级湖,23条注入下级湖,总流域面积31700km 2.南四湖湿地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多年年均温13.7ħ,湿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103种,软体动物38种,昆虫415种,鱼类80种,鸟类205种.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基地,南四湖渔业养殖种类包括鲢鱼、鳙鱼、草鱼、鲤鱼、鳜鱼、乌鳢以及河蟹等,养殖方式主要有围网、网箱和池塘[1,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废水、城镇生DOI:10.13227/j.hjkx.2012.11.02211期舒凤月等:南四湖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湖区养殖业污染的不断加剧,南四湖水质逐年恶化,湖底淤积严重,富营养化程度加重[3,4].作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和输水通道,南四湖的水质状况不仅与湖区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密切相关,而且关系到输水水质安全.按照《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要求调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5],因而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控制和生态治理的重点,是输水水质保障的关键,其水质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5,6].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南四湖及入湖河流底泥的营养盐[7 11]、重金属[12 14]和有机物[15]污染状况进行了详细研究,武周虎等[16,17]依据COD 、NH +4-N 等指标对南四湖流域的水环境状况进行了评价,但有关水体营养盐氮磷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弄清楚主要污染物氮、磷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变化规律,分析影响氮、磷营养盐分布的因素及其环境效应,以期为了解南四湖的污染状况及提出相应的合理治理措施提供基础资料.1材料与方法1.1样点设置根据湖泊面积、出入河流和污染物的来源,并结合水生植物的分布,全湖共设置18个采样点,其中南阳湖(样点1 4)、昭阳湖(样点5 8)和独山湖(样点9 12)各4个,微山湖6个(样点13 18),见图1.所有样点采用GPS 定位.图1研究区域与采样点位置示意Fig.1Study area and sampling stations1.2样品采集与测定水样采集使用2.5L 采水器在水面下0.5m 处采集,置于低温下避光保存,采样结束后,立即对样品进行处理.分别于2010年7月、10月、12月和2011年4月的中旬左右进行了季度采集.透明度(SD )用透明度盘测定,总氮(TN )采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总磷(TP )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叶绿素a 采用丙酮萃取法[18].1.3营养状态评价选取透明度、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 共4个指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19]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TSI ()Σ=Σmj =1w j ˑTSI (j )w i =r 2ijΣmj =1r 2ij式中,TSI (Σ)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w j 为第j 种参数的相关权重;r ij 为第j 种参数与基准参数的相关系数;m 为评价参数的个数;TSI (j )为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分别由下列公式计算.TSI (Chl-a )=10[2.5+0.995(ln Chl-a )/ln 2.5]TSI (TP )=10[9.436+1.488(ln TP )/ln 2.5]TSI (TN )=10[5.453+1.694(ln TN )/ln 2.5]TSI (SD )=10[5.118-1.94(ln SD )/ln 2.5]2结果与分析2.1TN 、TP 的空间分布特征南四湖水体各样点TN 含量在1.172 5.601mg ·L -1之间,平均值为2.617mg ·L -1.TP 含量在0.010 0.513mg ·L -1之间,平均值为0.110mg ·L -1.从各样点来看,1号样点TN 和TP 含量均最高.由图2可知,各湖区水体TN 和TP 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n =72,P <0.01),TN 的变化趋势为南阳湖(3.830mg·L -1)>微山湖(2.453mg ·L -1)>昭阳湖(2.160mg·L -1)>独山湖(2.106mg ·L -1),TP 的变化趋势为南阳湖(0.192mg·L -1)>昭阳湖(0.121mg ·L -1)>独山湖(0.081mg ·L -1)>微山9473环境科学33卷图2南四湖各湖区总氮、总磷的空间分布Fig.2Spatial distributions of TN and TP in four lake regions湖(0.067mg·L -1).2.2TN 、TP 的季节变化特征南四湖水体TN 含量的季节差异不显著(n =72,P >0.05),但夏季(2.805mg ·L -1)和春季(3.049mg ·L -1)上覆水中TN 含量明显高于秋季(2.160mg ·L -1)和冬季(2.452mg ·L -1)[图3(a )].由图3(a )还可以看出,各湖区TN 含量的季节变化呈现出非均一性,南阳湖和独山湖前三季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夏季>秋季>冬季,到了春季,南阳湖呈上升趋势,而独山湖略有下降;昭阳湖的变化趋势为夏季>冬季>春季>秋季;微山湖TN 含量由夏季开始呈逐渐递增趋势.图3南四湖及各湖区总氮、总磷的季节变化Fig.3Seasonal changes of TN and TP in Lake Nansi and four lake regions图3(b )显示了南四湖及各湖区上覆水中TP 的季节变化.可以看出,与TN 的季节变化不同,南四湖上覆水中TP 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n =72,P <0.01),夏季TP 含量最高(0.181mg ·L -1),秋季(0.100mg·L -1)和冬季(0.046mg ·L -1)逐渐下降,翌年春季(0.108mg ·L -1)开始逐渐升高.各湖区TP 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均一性,且变化趋势与全湖一致.2.3营养状态评价表1列出了南四湖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来看,南四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从各湖区来看,南阳湖富营养化最严重,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其它3个湖区均为轻度富营养化,但昭阳湖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已接近中度富营养化,独山湖和微山湖的明显偏低.从各季节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来看,南四湖及各湖区均是夏季最高,然后依次为秋季和春季,冬季最低,其中除南阳湖冬季处于轻度富营养化外,其它3个湖区冬季均处于中营养状态.表1南四湖营养状态综合评价Table 1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rophic state on Lake Nansi地点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南阳湖62.84474.84469.66953.77465.283昭阳湖55.32973.96362.26647.05159.652独山湖50.19766.34060.28642.77254.899微山湖53.66960.86452.17248.14953.780平均55.30568.09860.57347.96057.9483讨论3.1TN 、TP 的时空分异特征本次调查表明,南四湖氮、磷营养盐在空间上57311期舒凤月等:南四湖水体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南阳湖氮、磷营养盐的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个湖区,并呈现出自北向南递减的趋势.已有研究和现场调查均表明,入湖外源污染负荷的不同是造成氮、磷营养盐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16,17].南四湖入湖污染物负荷由北向南递减,南阳湖位于最北端,受到的入湖污染尤为严重[3,4,16],南四湖的水流方向自北向南,因此到了昭阳湖和独山湖,由于水的稀释营养盐浓度下降,而二级坝的建设使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减缓[16],加剧了上级湖(南阳湖、昭阳湖和独山湖)和下级湖(主要是微山湖)营养盐的空间分异.另外,水生植物的分布也影响营养盐的空间分布,独山湖和微山湖全年长有大面积的水生植物(未发表数据),而南阳湖和昭阳湖仅在春季出现大面积的菹草(未发表数据),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20],而且能够抑制底泥中营养物质的释放[21],因此,独山湖水质好于昭阳湖,而微山湖又好于整个上级湖.从营养盐的季节变化来看,南四湖总体上各季节TN的差异较小,但夏季和春季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而TP含量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且各湖区变化趋势一致.造成营养盐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农业面源污染和湖区围网养殖有关,春季是农耕季节,氮素含量高主要与化肥的大量使用有关[22];而夏季是湖区养殖业的高峰,大量投放饵料,残饵及排泄物严重污染水质,营养盐氮磷的含量增加显著[23,24];到了秋末河蟹捕捞已基本结束,投饵量显著减少,营养盐氮磷含量逐渐降低,冬季湖区渔业养殖结束,湖区污染主要来自城镇污水[16].而各湖区TN的季节变化没有一致规律,可能与湖区氮素的多重循环特性有关[25].此外,湖区沉水植物的演替和沉积物中营养盐的释放也影响氮、磷含量的季节变化[26,27],一方面,冬季和春季南四湖整个湖区长满菹草(其中春季菹草生长旺盛),夏季和秋季菹草死亡,沉水植物分布区锐减,底泥中营养物质大量释放[26],另一方面,冬季和春季水温较低,而夏季和秋季温度高,水生植物残体腐烂分解,释放大量营养物质[27],所以,总体上来看,冬季的水质最好,然后依次是春季和秋季,夏季的水质最差.3.2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演变氮、磷营养盐的过量输入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28].一般认为,当水体中TN和TP的含量分别达到0.20mg·L-1和0.02mg·L-1时,水体易发生富营养化.本调查中,南四湖及各湖区TN和TP的平均含量均已远超出临界值.20世纪60 70年代,南四湖的水质大多能达到饮用水标准(按Ⅲ类水标准),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质开始逐渐恶化[4,6].1983年南四湖TN和TP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825mg·L-1和0.018mg·L-1[1],到了2000年TN 和TP含量分别达到 3.7mg·L-1和0.15 mg·L-1[16].从图4可以看出,1983 2000年南四湖的水质急剧恶化,平均每10a水体TN和TP含量分别增加1倍和4倍,另外,20世纪90年代TP的增长速度大于80年代[29],这可能与含磷洗涤用品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有关[7];2000年以后,总体上水质开始变好,2010年南四湖TN和TP含量分别为2.617mg·L-1和0.110mg·L-1,与2000年相比,TN 和TP含量分别下降29.3%和26.8%,但年份间出现较大的波动趋势,这可能与南四湖水质受多方面污染的交叉作用有关[16].图4南四湖水体总氮和总磷的变化趋势Fig.4Variations of TN and TP in Lake Nansi4结论(1)南四湖水体TN、TP含量分别为2.617 mg·L-1和0.110mg·L-1.各湖区水体TN和T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南阳湖TN和TP含量最高,TN和TP含量的最低值分别出现在独山湖和微山湖;从季节变化来看,TN含量的季节差异不显著,而TP 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最高,冬季最低.(2)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来看,南四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中,南阳湖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其它3个湖区均为轻度富营养化;从季节上来看,夏季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最高,然后依次为秋季和春季,冬季最低.(3)综上所述,尽管南四湖水质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仍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湖区内围网养殖业快速发展所导致的内源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1573环境科学33卷参考文献:[1]济宁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南四湖自然资源调查及开发利用研究[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沈吉,张祖陆,杨丽原,等.南四湖:环境与资源研究[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8.[3]张祖陆,孙庆义,彭利民,等.南四湖地区水环境问题探析[J].湖泊科学,1999,11(1):86-90.[4]张祖陆,辛良杰,梁春玲.近50年来南四湖湿地水文特征及其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分析[J].地理研究,2007,26(5):957-966.[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规划[R].2001.[6]罗辉,周建仁,郭忠.南水北调对南四湖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63-67.[7]杨丽原,沈吉,刘恩峰,等.南四湖现代沉积物中营养元素分布特征[J].湖泊科学,2007,19(4):390-396.[8]汪艳雯,岳钦艳,刘庆,等.山东省南四湖底泥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2):125-129.[9]张志斌,张学杨,张波,等.南四湖微山湖区沉积物磷形态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9,30(5):1345-1350.[10]安文超,张书武,和慧,等.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与分布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32(4):895-901.[11]杨洪美,张桂斋,李小明.南四湖表层沉积物中N的形态及其分布特征[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47(3):1-8.[12]杨丽原,沈吉,张祖陆,等.南四湖表层底泥重金属和营养元素的多元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3,23(2):206-209.[13]刘恩峰,沈吉,杨丽原,等.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形态组成及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2007,28(6):377-383.[14]孟祥华,刘恩峰,杨丽原,等.南四湖及主要入湖河流沉积物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1):1-6.[15]李红莉,李国刚,杨帆,等.南四湖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垂直分布特征[J].环境科学,2007,28(7):1590-1594.[16]武周虎,慕金波,谢刚,等.南四湖及入出湖河流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9):1167-1173.[17]武周虎,张晓波,张芳园.南四湖入湖重点污染河流筛选与水环境问题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4):475-481.[18]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9]金相灿,刘鸿亮,屠清瑛,等.中国湖泊富营养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20]Scheffer M.Ecology of shallow lakes[M].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21]Graneli W,Solander D.Influence of aquatic macrophytes on phosphorus cycling in lakes[J].Hydrobiologia,1988,170(1):245-266.[22]刘兆辉,李彦.北方湖区农业面源污染与综合防控技术:以南四湖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张国华,曹文宣,陈宜瑜.湖泊放养渔业对我国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1997,21(3):271-280.[24]何俊,谷孝鸿,刘国锋.东太湖网围养蟹效应及养殖模式优化[J].湖泊科学,2009,21(4):523-529.[25]Kemka N,Njine T,Zebaze Togouet S H,et al.Eutrophication of lakes in urbanized areas:the case of Yaounde Municipal Lake inCameroon,Central Africa[J].Lakes and Reservoirs:Researchand Management,2006,11(1):47-55.[26]李文朝,陈开宁,吴庆龙,等.东太湖水生植物生物质腐烂分解实验[J].湖泊科学,2001,13(4):331-336.[27]童昌华,杨肖娥,濮培民.水生植物控制湖泊底泥营养盐释放的效果与机理[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6):673-676.[28]OECD.Eutrophication of Waters.Monitoring,Assessment and Control[R],2006.[29]王苏民,窦鸿身.中国湖泊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5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