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7-肌组织
肌组织-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肌组织的概述 • 平滑肌 • 横纹肌 • 心肌 • 骨骼肌
01
肌组织的概述
肌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肌组织是由肌肉细胞组成的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是动 物体内主要运动组织之一。
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肌组织可以分为横纹肌、平滑肌和心肌 三种类型。
02
平滑肌
平滑肌的分布与特点
01
02
03
04
分布广泛
平滑肌主要分布在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内 脏器官中,如食管、胃、小肠 、膀胱、子宫等。
形态多样
平滑肌的形态因所在器官的不 同而有所差异,如肠平滑肌呈 长环状,而子宫平滑肌呈螺旋 状。
无横纹
平滑肌细胞没有横纹,呈梭形 或不规则形。
自主调节
长期锻炼或训练可以使横纹肌的 结构和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同 时肌肉对运动的记忆能力也与横 纹肌有关。
04
心肌
心肌的分布与特点
分布
心肌主要分布于心脏,负责心脏的收缩功能。
特点
心肌细胞呈长柱状,具有分支,且细胞间有连接结构,以保证心脏的同步收缩。
心肌的超微结构
肌丝
心肌细胞内含有粗细两种肌丝,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 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组成,具有横纹排列的特 点。
细肌丝
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组成,具有高度可调节性。
横纹肌的生理功能
80%
肌肉收缩
横纹肌通过粗细肌丝的相对运动 实现肌肉收缩,产生力量和运动 。
100%
肌肉放松
横纹肌中的神经递质和离子浓度 的变化,可以引起肌肉放松或紧 张状态的变化。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H.E染色: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染色方法。
是用苏木精和伊红染料进行染色,简称HE染色。
苏木精是碱性染料,能和苏木精结合的称嗜碱性,呈蓝色;伊红是酸性染料,能和伊红结合的称嗜酸性,呈红色。
PAS反应:又称过碘酸-Schiff反应,简称PAS反应,是组织化学方法中的一种,用于显示多糖和粘多糖。
PAS反应阳性时呈红色,表示有糖原和多糖的存在。
第二章细胞第三章上皮组织微绒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的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其内含有许多纵行微丝。
在光镜下为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其功能是增加细胞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
纤毛:是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质和胞膜共同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的细长突起,其内含有纵行排列的微管。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光镜下可见。
其功能是能快速、定向和有节律地摆动,把粘附在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和颗粒物等向一定方向推送。
缝隙连接:又叫通讯连接。
呈斑状,相邻细胞膜上有许多柱状颗粒,每个颗粒由6个亚单位围成,中央有小管。
相邻颗粒对接,小管相通。
缝隙连接的功能是传递化学信息。
连接复合体: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连接同时出现,则称连接复合体。
基膜:是介于上皮细胞基底面与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
PAS反应呈阳性。
电镜下基膜分为基板(由上皮细胞产生)和网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具支持、连接作用及半透膜性质。
第四章固有结缔组织浆细胞:形态:光镜——圆形或卵圆形,核小而圆,偏位,染色质呈车轮状,胞质嗜碱性;电镜——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丰富。
功能: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考的可能性不大)分子筛:是由透明质酸借蛋白质与其他糖胺多糖结合而构成有许多微小空隙的网状结构。
小于空隙的水、营养物、代谢产物、激素、气体分子等可以通过;大于空隙的大分子物质、细菌和肿瘤细胞等则不能通过,构成局部可限制性扩散的防御屏障,可防止细菌蔓延。
第五章软骨和骨骨单位:位于骨密质的内、外环骨板之间的纵行圆筒状结构域,又称哈弗斯系统(Haversian system),为长骨干的基本结构单位,由以中央管为轴心,10-20层骨单位骨板呈同心圆环绕;内含组织液、血管和神经,并有骨小管相互通连等。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软骨、骨及肌组织

(四) 骨的发生与生长
软骨内成骨 P 骨膜;C 软骨;PBC 骨领
1.膜内成骨:扁骨大多按这种方式成骨。
课 2.软骨内成骨:如四肢骨、躯干骨及颅底骨等 本 54 都以软骨内成骨的方式成骨。 页
第七章 肌肉组织
一、肌组织的一般特性
肌组织具有舒缩能力,动物的各种整体运动和各个 器官的运动都是靠肌组织的舒缩活动来实现的。
(一)骨骼肌
LM:骨骼 肌纤维呈 圆柱形, 肌质中含 大量与细 胞长轴平 行的肌原 纤维,有 横纹。核 多呈椭圆 形,位于 细胞周边 部。
(一)骨骼肌
(一)骨骼肌
2. 骨骼肌
EM: 肌原纤维是分
肌原纤维
布在肌纤维内,与
肌纤维纵轴呈平行
排列的更细的原纤 维,是由线状蛋白 质组成,其主要化
明暗 带带
第五章 软骨和骨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属于支持组织。支持组 织的最大特点是组织质地坚韧,属于一种支撑 组织,在动物体内构成机体的支架,具有支撑 作用,并与肌组织共同构成机体的运动系统。
一、软骨软骨
组成:由软骨细胞和软骨间质(基质 和纤维)组成。
分类:根据其纤维成分的不同,分为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三种。
2.哈佛氏系统
分布在内、外环骨板之间与骨干长轴纵行排列的圆筒 状结构,称哈佛氏系统。
哈佛氏系统中央有哈佛氏 管,管内有营养骨质的血管和 神经。以哈佛氏管为中心,周 围有呈同心圆状排列的骨板, 称哈佛氏骨板。
各层哈佛氏骨板间有骨陷窝, 内有骨细胞。骨陷窝向四周发 出一些骨小管,骨细胞的突起 伸入骨小管内。骨小管彼此吻 合,与哈佛氏管相通,以实现 血液与骨细胞间的物质交换。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肌肉组织

平滑肌
平滑肌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内脏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 、血管等,具有自主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同时也 会受到激素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没有骨骼肌那样的横纹,但有细 长的细胞核。
平滑肌细胞内的微管和中间纤维等细胞器能够维持细胞 的形态和功能。
03
非横纹肌组织
心肌间质
心肌间质是心肌细胞之间的结缔组织,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组成。
心肌间质的作用是维持心肌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营养和代谢支持,并影响心肌细胞 的电生理特性。
心肌间质中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能够调节心肌的弹性和硬度,对心脏的收缩和舒 张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心肌成纤维细胞
心肌成纤维细胞是心肌间质中的主要 细胞类型,具有合成和分泌胶原纤维 和基质的功能。
详细描述
肌肉组织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是生物体运动的基础,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生物体可以 实现各种运动和动作。此外,肌肉组织的代谢活动还可以协助维持生物体的内环境稳定 ,如体温调节、酸碱平衡等。在消化系统中,平滑肌的收缩可以协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在呼吸系统中,平滑肌的收缩可以协助控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
02
横纹肌组织
骨骼肌
骨骼肌是横纹肌的一种,主要分布在 人体的四肢、躯干和面部,通过肌腱 与骨骼相连。
骨骼肌由许多并列的肌纤维组成,每 个肌纤维内含有多个肌原纤维,肌原 纤维由粗细不同的肌丝构成。
骨骼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通过 收缩和舒张来带动骨骼运动,实现人 体各种姿势和动作的完成。
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受到神经系统的 支配,通过神经信号传递来控制肌肉 的运动。
胚胎期肌肉组织的发育过程中 ,肌肉纤维的排列和结构逐渐 形成,为出生后的肌肉功能奠 定基础。
组织与胚胎学重点结缔组织、肌组织

(5)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分布:小血管周围 形态:似纤维细胞 功能:为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参与创伤修复
3、疏松结缔组织三种纤维的颜色特性、光镜下形态特 点、分子构成和功能。 (1)胶原纤维 颜色特性: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 又称白纤维。 形态特点:HE染色呈浅红色。纤维粗细不等,有分支并 互相交织成网。功能:具有坚韧性,柔软易弯曲,抗拉 力强。 (2)弹性纤维 颜色特性:新鲜状态下呈黄色,又称 黄纤维。形态特点:HE染色,纤维折光性较强,着色淡 红,交织成网。 功能:弹性纤维弹性强,牵拉时可伸长到原来的一倍 多,除去外力即恢复原状。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交织 成网,使疏松结缔组织既有韧性,又有弹性。
(2)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最少,0 ~ 1%) 1)形态结构:①直径10~12 µm , ②胞质内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 染成蓝紫色 ③核分叶或“S”形或不规则; 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 子等,细胞基质内有白三烯 2)功能:组胺酶分解组胺、芳基硫酸酯酶灭活白三 烯,从而抑制过敏反应、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 (类似疏松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 1)形态结构:①直径10~15 µm ; ②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鲜红色嗜酸性颗粒,内含组 胺酶、芳基硫酸酯酶及四种阳离子蛋白; ③核多2 叶
( 3 )网织红细胞 新生的红细胞从骨髓进入血液,细胞内尚残留部分核 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在血流中1天后完 全成熟,核糖体消失。 正常值:占红细胞总数的0.5%~1.5% 临床意义: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和贫血疗效的评价
·
2、白细胞的分类、数量、形态结构特点以及功能意义。 白细胞 (4.0~1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0.5%~3% ,嗜碱性粒细胞 0%~1% 单核细胞 3%~8%, 淋巴细胞 25%~30% 分类依据:根据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分为有粒白细胞和 无粒白细胞 1)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50 ~ 70%) 1)形态结构:①直径10~12 µm, ②胞质:含许多细小颗粒 ,嗜天青颗粒:浅紫色,20%, 为溶酶体. 特殊颗粒:浅红色,80%,为分泌颗粒,含溶 菌酶、吞噬素等杆状或分叶(2 ~ 5叶),以2-3叶居多 2)功能: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和异物,大量吞噬后死亡, 变为脓细胞
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学生

组织学与胚胎学肌组织学生肌肉组织在身体内广泛存在,包括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
这些肌肉组织不仅在形态学上有所不同,其结构和功能特点也不尽相同。
了解肌肉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组织的分类在组织学与胚胎学中,根据肌肉组织的外观和功能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类:骨骼肌骨骼肌是由纤维束构成的肉质组织,与骨骼连接,并对身体的姿势和运动起到重要作用。
骨骼肌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由肌肉纤维、筋膜、肌腱和血管组成。
心肌心肌组织是构成心脏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与骨骼肌和平滑肌不同。
心肌组织具有自律性,能够自主地发出电信号,并能够从一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促进心脏节律的同步。
平滑肌平滑肌组织广泛存在于内脏器官中,如胃、肠道、血管和生殖器官等,其作用是调节内脏器官的大小、形状和功能。
平滑肌细胞结构简单,没有明显的横纹,可通过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调节其紧张程度。
肌肉组织结构肌肉组织的结构和形态有其独特的特点。
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单元是肌肉纤维。
每个肌肉纤维由许多肌原纤维排列而成。
肌原纤维由肌肉蛋白和线粒体组成,具有明显的条纹结构。
在肌纤维中心部分有许多由胶原纤维组成的结构,称为肌肉纤维间质,起支撑肌肉纤维的作用。
心肌心肌组织由心肌细胞和间质组成。
心肌细胞中含有大量有线粒体和肌纤维,细胞之间通过特殊的连续性细胞膜连接体和出芽连接体相连,形成一个贯穿整个心肌的连续网格结构。
平滑肌平滑肌组织结构简单,由平滑肌细胞、间质和神经细胞构成。
每个平滑肌细胞具有只存在于平滑肌中的薄细的线状突起(平滑肌原纤维),其可向多个方向分支,细胞之间通过单个出芽连接体连接。
肌肉组织的功能肌肉组织在身体中拥有不同的功能。
骨骼肌骨骼肌是机体消耗能量的主要部位之一,其收缩可引起骨骼的运动,从而体现出骨骼肌对人体运动的促进作用。
此外,骨骼肌还能够支持身体的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
心肌心肌组织是心脏收缩的主要推动力,是保证心脏有效循环的重要因素。
《组织学与胚胎学》同步练习题——肌组织(含答案,人卫版)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学与胚胎学》同步练习题——肌组织(含答案,人卫版)第六章肌组织一、概念题1.肌原纤维2.肌节3.肌浆网4.终池5.三联体6.明带7.暗带8.横小管9.二联体 10 .闰盘二、填空题11 .肌细胞又称__________ ,肌细胞膜又称__________ ,肌细胞质又称 __________ ,肌细胞内质网又称__________ 。
12 .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由许多细而密的平行排列的__________ 两种肌丝组成 , 前者主要由 __________ 组成,后者主要由 __________ 组成。
13 .在暗带中有一种浅染的窄带称 __________ 带,该带中只有 __________ ;在明带中有一条较深的细线,称 __________ 线,该线的两侧只有 __________ 。
14 .平滑肌纤维呈 __________ ,无 __________ ;胞核__________ ,位于 _________ 。
15 .每条肌原纤维上有许多相间排列的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__________ 带内只有细肌丝,而 __________ 带内既有细肌丝又有粗肌丝。
16 .当肌纤维舒张时,肌节伸长, __________ 带和1 / 10__________ 带相应地增宽;在肌纤维收缩或舒张时, __________ 带宽度均不改变。
17 .当肌纤维收缩的神经冲动传到肌膜上时,肌膜的兴奋沿 __________ 传向 __________ ,释放钙离子到肌浆,钙离子与__________ 结合,引起肌纤维收缩过程。
18 .骨骼肌纤维肌膜向内凹陷形成与肌原纤维相垂直的小管称 __________ ,位于 __________ 带与 __________ 带交界处,其作用是将肌膜的 __________ 迅速传到 __________ 。
组织胚胎学第七章肌肉组织

成纤Hale Waihona Puke 细胞肌外膜肌原纤维
肌细胞 肌束膜
肌内膜 肌膜
肌膜
(1)
(2)
纵切面
(一)肌纤维光镜结构
细胞长圆柱状(1-40mm);10-100um 核多(几十到几百不等),在细胞边 缘,肌膜下方;胞质嗜酸性,含大量与 细胞长轴平行的肌原纤维,有周期横纹。
模式图
横切面
肌原纤维:细丝状,其表面有明暗相间的带交替排 列,分别称明带和暗带,同一骨骼肌纤维中所有肌 原纤维的明带和暗带都排在同一平面上,构成肌纤 维表面的周期横纹。
第七章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肌组织
肌细胞 (肌纤维)
细胞膜 细胞质 滑面内质网
肌膜 肌质 肌质网
细胞间质: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起源:胚胎时期间充质发育而来
•分类:肌组织
•横纹肌 •平滑肌
•骨骼肌 随意肌 •心肌 不随意肌
第一节、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肌细胞 肌内膜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 下午4时 42分52秒16:42:5220.11.15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1月下 午4时42分20.11.1516: 42Nove mber 15,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1月15日星 期日4时 42分52秒16:42:5215 November 2020
爱情,亲情,友情,让人无法割舍。20.11.152020年 11月15日星期 日4时42分52秒20.11.15
谢谢大家!
课后了解及延伸:
肌纤维超微结构与肌收缩;钙与肌收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骼肌
心肌
横纹肌 横纹 骨骼肌(随意肌)
心肌(非随意肌)
非横纹肌
平滑肌(非随意肌) 平滑肌
肌组织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骨骼肌的结构(Organiz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肌外膜 血管与神经
肌束膜
肌束
endomysium
肌内膜
肌组织
骨骼肌
Skeletal Muscle
肌红蛋白 (myoglobin)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H. E. Huxley肌丝滑动学说 (Sliding filament model )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H. E. Huxley肌丝滑动学说 (Sliding filament model )
A带
I带
A带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心肌
闰盘(intercalated disc)
位于Z线水平 横位部分
中间连接、桥粒 牢固连接
纵位部分
缝隙连接 信息交流和冲动传
导
心肌
闰盘(intercalated disc)
位于Z线水平 横位部分
中间连接、桥粒 牢固连接
纵位部分
缝隙连接 信息交流和冲动传
导
心肌
内分泌功能
密体 密斑
平滑肌
超微结构
肌丝
粗肌丝 无M线 16行纵行排列的横桥,相 邻两行横桥摆动方向相反
细肌丝 环绕在粗肌丝周围
肌丝单位(收缩单位) 粗细肌丝比例:1:12~30 不形成肌节 以“肌丝滑动学说”进行收 缩
No Image
平滑肌
超微结构
肌丝
粗肌丝 无M线 16行纵行排列的横桥,相邻两行 横桥摆动方向相反
骨骼肌的结构(Organiz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肌
肌束膜
束
肌
肌束
内
膜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长圆柱状,无分支 多核,位于肌膜下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明显的横纹(cross striation)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肌原纤维(myofibril)
来源
Z线 I带
肌膜向肌浆内凹 陷形成
位置
A带
A带与I带交界处
功能 将兴奋由肌膜向 I带 肌纤维内传导 Z线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横小管之间,肌原 纤维周围 纵小管 形成终池和三联体
肌质网
终 池 + 横 小 管
纵小管
三 联 体
原肌球蛋白 (tropomyosin)
掩盖肌球蛋白 结合位点
肌钙蛋白 (troponin)
骨骼肌
细肌丝
肌钙蛋白(troponin)
TnT: 附着于原肌球蛋白分子上 TnI: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TnC:与钙离子相结合, 改变肌钙蛋白的构型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横小管(transverse tubule)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李和
解剖学系组织胚胎学室
肌组织
Muscle tissue
组成 肌细胞(肌纤维) 肌膜(sarcolemma) 肌质(sarcoplasm)
含有密集排列的肌丝
结缔组织、血管、神经
肌组织
肌组织分类
Classification of muscle tissue
细肌丝 环绕在粗肌丝周围,一端附着于 密斑或密体,一端游离
肌丝单位(收缩单位) 粗细肌丝比例:1:12~30 不形成肌节 以“肌丝滑动学说”进行收缩
No Image
由粗、细肌丝构成肌丝束但 不形成肌原纤维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肌质网不发达,终池小而少,
多形成二联体
Z线
心肌
超微结构特征
与骨骼肌不同处
由粗、细肌丝构成肌丝束但
Z line
不形成肌原纤维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肌质网不发达,终池小而少,
多形成二联体
心肌
超微结构特征
与骨骼肌不同处
Z线
H带
M线
骨骼肌
肌节(sarcomere)
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相邻2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 由1/2 I带+A带+1/2 I带组成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细肌丝(thin filament) 粗肌丝(thick filament)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心房颗粒
0.2~0.4mm,有膜包被 位于心房肌细胞近核
区域 分泌心钠素
(Cardionatrin)
利钠、利尿、扩张 血管、降血压
平滑肌(smooth muscle)
光镜结构 梭形,20~500 mm 单核,位于中央 无横纹 成束或成层、粗细 相间排列
平滑肌(smooth muscle)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质网(sarcoplasmic
reticulum)
横小管之间,肌原纤
维周围
纵小管
终
形成终池和三联体
池
传导兴奋
有钙泵蛋白
调节肌质中钙离子浓 度
横小管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其他细胞器 线粒体 脂滴 糖原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其他细胞器 线粒体 脂滴 糖原
心肌(Cardiac muscle)
光镜结构 短柱状 一个细胞核,位于 细胞中央 有分支 细胞之间以闰盘相 连 不明显的横纹
心肌
超微结构特征
与骨骼肌相同处
由粗、细2种肌丝组 成肌节
粗细肌丝的分子构成 和排列方式
肌节分为Z线、I带、 A带、H带和M线
心肌
超微结构特征
与骨骼肌不同处
粗肌丝
细 肌 丝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肌原纤维
骨骼肌
肌丝的结构
粗肌丝 肌球蛋白(myosin)
骨骼肌
粗肌丝
横桥(cross bridge)
一种ATP酶,能与ATP结合 与肌动蛋白接触时被激活 分解ATP,产生屈伸运动
骨骼肌
肌丝的结构
细肌丝
肌动蛋白(actin) 含肌球蛋白结 合位点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肌原纤维(myofibril)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肌原纤维(myofibril)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肌原纤维横纹
骨骼肌
横纹(Cross-striation)
明带(light band)—I带
暗带(dark band)—A带
I带
A带
骨骼肌
横纹(Cross-striation)
由粗、细肌丝构成肌丝束但 不形成肌原纤维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肌浆网不发达,终池小而少,
处
由粗、细肌丝构成肌丝束但 不形成肌原纤维
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 肌浆网不发达,终池小而少,
多形成二联体 线粒体丰富 细胞间形成闰盘
骨骼肌
骨骼肌纤维的收缩机制
No Image
心肌(Cardiac muscle)
光镜结构 短柱状 一个细胞核,位于 细胞中央
心肌(Cardiac muscle)
光镜结构 短柱状 一个细胞核,位于 细胞中央
心肌(Cardiac muscle)
光镜结构 短柱状 一个细胞核,位于 细胞中央 有分支
光镜结构 梭形,20~500mm 单核,位于中央 无横纹 成束或成层、同 向、粗细相间排 列
平滑肌
超微结构
肌膜小凹:横小管
密 体
小凹
平滑肌
超微结构
肌膜小凹:横小管 细胞骨架
中间丝 密斑(density patch)
细肌丝肌膜附着处 密体(density body)
细肌丝和中间丝肌质内 共同附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