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区域规划

合集下载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

普陀区区域规划1.地理境域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

区域面积55.47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

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号线贯穿境内。

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12公里。

2.普陀历史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

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

面积54.99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平方公里。

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万人。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

辖6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

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

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

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

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

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

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

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

普陀区城市建设发展 “十五”计划

普陀区城市建设发展 “十五”计划

普陀区城市建设发展“十五”计划一、普陀区现状简况普陀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的西北部,东与闸北区接壤,南与静安区,长宁区相邻,西靠嘉定区,北接宝山区。

全区下辖六个街道(宜川、甘泉、石泉、长寿、长风、曹杨),三个镇(桃浦、长征、真如)。

全区土地面积54.99平方公里,居住总户数40.08万户,人口总数105.17万人,人口密度1.91万人/平方公里。

我区是上海市陆上交通的门户之一,铁路上海西站及312、204国道、沪宁、沪嘉高速公路,内外环线和苏州河均从本区通过,是北力省市客、货流进入上诲市区的必经之路,给我区内联外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区从功能结构上大致分为三大片:南片一内环线以内的长寿路等南部地区。

以中山北路物贸街、长寿路商业街、苏州河沿线景观区、武宁高档商住区,形成了三龙戏珠的现代化商贸、办公住宅区的格局。

中片—指内环线以外,真北路以东地区。

该地区有以宜川、甘泉、石泉、曹杨、长风新村、梅川、横巷、万里小区为主的住宅区;还有因历史原因遗留下来的以上海西站的太平、石泉、铜川货场为主的仓储群。

北片一指真北路以西地区。

该地区有以真光、清涧、长征花苑,桃浦新村为主的住宅区;有以爱奇爱特、麦德龙、红星美凯龙等大型市场群落,还有以桃浦、长风、长征、新杨为主的工业、仓储区。

现状用地情况详见表一《普陀区现状土地使用平衡表》。

二、现状存在的问题(一)由于历史原因用地结构功能布局不合理,各类用地比例发展不协调。

加上铁路、部分河流和高压线对土地的分割,严重制约了我区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在我区境内有通往上海西站等处的沪宁铁路、沪杭铁路、南何支线和铁路货运太平桥、石泉、铜川货场和16家专用线单位;有苏州河、虬江等119条大小河流;有超高压工区和通往黄渡的高压走廊。

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分隔了我区的土地,造成地块狭窄支离破碎、工业仓储、市政居住用地相互交错,形成了较为复杂的用地格局,使之既影响了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又影响了我区土地使用上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协调性:(二)道路交通矛盾突出。

朱家尖总体规划

朱家尖总体规划

朱家尖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促进朱家尖的合理建设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舟山市朱家尖总体规划(2008-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朱家尖规划区范围: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街道的行政管辖范围,包括:朱家尖、羊峙岛、西峰岛、情人岛、寨峰山等周边岛屿和周边的岛礁。

规划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第3条朱家尖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9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4)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990年);(5)建设部《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年);(6)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普陀区风景名胜区条例》(2008年);(7)浙江省建设厅、舟山市人民政府《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0)》;(8)舟山市人民政府《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9)舟山市人民政府《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10)舟山市普陀区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普陀区海洋功能区划》(2006年);(11)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舟山市国土资源局、舟山市海洋勘测设计院《舟山市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2008年);(12)舟山市人民政府、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朱家尖总体规划的修改意见。

第5条规划原则(1)整体发展的原则朱家尖的规划需要符合舟山市城市发展的整体目标,加强朱家尖内部及外部各功能组成部分的整体关系,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和交通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发挥朱家尖的功能。

(2)可持续发展原则朱家尖的发展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

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上海市普陀区陆家宅小学三年规划(XXXX年1月-XXXX年1月)我校创办于1946年,是一所普通公办学校。

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31名,10个教学班,学生310余名。

学校地处我区现为数不多的老城厢内,多为私有建筑和上世纪中期建造的公有住房,故导致本地生源数较少,多为外来务工子女。

学校始终立足校情,抓住机遇,迎难而上,谋求主动发展。

连续四届被评为区文明单位,通过普陀区素质教育实验校规划评审,参与完成国家级、市级关于《外来务工子女就读城市公办学校的冲突与融合教育》《外来务工子女成长适应性研究》等课题,并获区级科研成果二、三等奖。

学校在启动新一轮发展规划之际,进一步落实区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提升学生生活品质”,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办学基础和主要成效(一)完备的课程建设1、基础型课程重质量:学校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养成,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严格保证基础性课程课时量,优化教学管理。

各学科教师在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区学科教学常规文件,制定学校各学科实施要求及教学常规细则。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切实提高基础型课程的质量,逐步凸显优势学科地位。

2、拓展型课程重多元:学校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自主选择,培养个性”为目标,制定了学校拓展型课程的实施方案,努力拓宽教育资源,外聘教师与内聘教师相结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逐步开发、建构和完善拓展型课程。

学校已经开发编写了《将棋》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逐渐凸现一种奋发进取、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学校精神。

3、探究型课程重体验:在区教研室的帮助指导下,形成学区校际教研共同体,1制订探究型课程实施方案,在《学习包》使用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探究型学习资料包》,并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相联系,以自然常识课与科技兴趣小组为试点,逐步把探究学习方式推行到各门学科中去。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022年度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022年度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022年度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2.05.27•【字号】沪规划资源施〔2022〕156号•【施行日期】2022.05.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022年度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的批复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上报普陀区2022年度国土资源利用计划及2022-2024年三年滚动计划的请示》(普规划资源行〔2022〕4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按照《关于编报国土资源利用计划联动方案的函》(沪规划资源施〔2021〕460号)和相关工作要求,经审核,现对普陀区2022年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方案批复如下:一、总体要求按照“上海2035”总规及国土空间近期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结合你区国土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统筹下达2022年国土资源利用计划。

国土资源利用计划执行应引导开发建设向重点区域集聚,充分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持续提升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化水平,强化国土空间高质量利用,切实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地需求。

二、计划下达(一)土地准备计划1.土地储备计划下达普陀区2022年土地储备计划22.56公顷,包含石泉街道99街坊46丘南陈加油站等17幅地块(详见附表1,面积以实测为准),有效期1年。

请你区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统筹项目和资金管理,加强储备土地临时利用监管,加快土地储备实施,优化地类结构,完善地块实施情况台帐,做好自然资源部土地储备监管系统、上海市土地储备信息的填报和动态维护,及时补充填报历年结转地块信息,实现储备土地全覆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

同意上海自行车配件厂等15幅地块列入普陀区2023-2024年土地储备滚动计划,总面积约42.02公顷(详见附表2,面积以实测为准)。

滚动计划应聚焦重点、稳定库容,是编制后续年度储备计划的提前谋划,不可作为土地储备项目立项依据。

浙江省舟山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浙江省舟山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浙江省舟山城市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舟山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定海区、普陀区行政辖区范围内的舟山本岛及其周围主要岛屿,总面积721.44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664.56平方公里。

第二条舟山市域的城镇体系发展和城市规划区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规划期限:近期 2000~2005年; 远期 2006~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第四条本规划自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舟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第五条近期(2005年)达到更加宽裕的小康水平,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远期(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六条舟山市市域总人口规划2005年104万人,2020年110万人。

第七条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推进对策:加快舟山的区位优势和"渔、港、景"资源优势向现实经济优势转化,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统缆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抓住机遇,进中求快,强化基础,勇于创新,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创机制市场化、区域城市化、陆岛一体化,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海洋经济大市,创海洋文化名城。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八条舟山市城镇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中心城市,重点发展中心镇。

运用市场机制,积极推进舟山本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岛城镇发展集约化,建立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建制镇相结合,规模不等、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的城镇发展格局。

第九条预测舟山市2020年城市化水平为65%,城镇人口为70万人左右。

第十条市域城镇体系等级分为三级:(1)第一级:舟山中心城市,包括老塘山、定海城区、临城城区、普陀城区、朱家尖;(2)第二级:二级中心城镇,包括高亭、菜园、金塘、白泉、六横、岛斗;(3)第三级:三级中心城镇,包括小沙、岑港、干石览、、马岙、展茅、册子、桃花、虾峙、东极、秀山、长涂、岱东、泥峙、东沙、岱西、洋山、嵊山、黄龙。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3.12.15•【字号】沪规划资源施〔2023〕502号•【施行日期】2023.12.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同意普陀区2幅地块补充列入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的批复沪规划资源施〔2023〕502号普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你局《关于增补普陀区2023年土地储备计划的请示》(普规划资源行〔2023〕49号)及相关材料收悉。

经审核,批复意见如下:一、根据你区土地储备实施情况,同意将普陀区2幅地块(地块编号分别为:PT2023-023、PT2023-024)补充列入普陀区2023年度土地储备计划,总面积约3.56公顷(以实测为准,地块基本情况详见附件)。

二、接文后,请你区按照《土地储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财综〔2018〕8号)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土地储备资金,有序推进2023年度土地储备工作。

三、提高土地储备工作实效。

按照“规划引领、聚焦重点;存量优先、服务民生;库容稳定、供储平衡”的原则,合理确定土地储备的规模、结构、布局和时序,优先推进实施库存计划,储供联动,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

四、加强土地储备信息监测监管。

请你局建立和完善土地储备地块实施情况台账,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填报自然资源部全民所有土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上海市土地储备信息系统,做好土地储备项目信息化监管。

五、请你局对纳入储备的土地落实管护和巡查,严格储备土地的临时利用,不得出现违法违规使用储备土地的情况。

六、本土地储备计划批准文件自印发之日起有效期1年。

附件:地块基本情况表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2023年12月15日附件地块基本情况表单位:公顷。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地块规划方案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地块规划方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桃浦社区(W061101、W0611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
普陀区桃浦社区(W061101、W0611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市规划局以《关于原则同意普陀区桃浦社区W061101、W0611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沪规划[2007] 0259号)》文件批复,现依据《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经规定程序组织编制并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导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实施建设项目时应当遵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求执行,如有重大调整,应当按照有关程序报批。

批准文件:关于同意《普陀区桃浦社区(W061101、W061102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批复(查看请点击12)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区域规划1. 地理境域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区交界,西语嘉定区交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比邻,北与宝山区相连。

区域面积55.47 平方公里,苏州河东西横穿境内,境内河段两岸岸线全长21.54 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

京沪线沪宁段、沪昆线杭段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内,境内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环、中环、外环线及轨道交通3 号线贯穿境内。

区人民政府位于大渡河路1668号,东距铁路上海火车站4.7 公里,西南距虹桥国际机场8.4 公里,东南距市中心人民广场7.5 公里,境内最北端距长江南岸吴淞口15.5 公里,西北端北新泾苗圃距江苏省境约20 公里,境南北新泾桥距闵行区莘庄约12 公里。

2. 普陀历史普陀区于1945年12月建区,初名十三区,1947年1月改现名,以境内普陀路得名。

位于市中心西北城郊结合部,东邻闸北区,西接嘉定区,南联长宁区、静安区,北频宝山区。

面积54.99 平方公里,列全市中心城区第二位,其中水域0.77 平方公里。

户籍居民307934万户、人口84.51 万人。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15368人。

辖6 个街道、3个镇,设205个居民委员会和8 个村民委员会。

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有上海“西大堂”之称。

沪宁、沪杭两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设有上海西站。

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 国道的起始段。

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也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起始。

市的内环线、外环线、明珠线(轨道交通)贯穿区境。

普陀区原为老工业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

中共早期活动家李启汉、邓中夏、项英、李立三、刘少奇等都曾在区内领导工人运动。

昔时工业以纺织、面粉为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已迅速成为各门类工业竞争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

由于开展市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物流业、商业、现代都市型工业、旅游和服务等第三产业,经济逐年上升。

2003 年,全区完成增加值58.30 亿元,比上年增长12.80%。

财政收入完成43.28亿元,比上年增长32.64%,其中区级财政收入完成27.75 亿元,比上年增长26.66%,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三位。

如今,在新一轮发展中,普陀区将建设成为上海服务和辐射长三角地区的现代化贸易集聚地。

普陀区原来棚户陋屋较多,潭子湾、潘家湾、朱家湾、药水弄为旧上海著名的“三湾一弄”棚户区。

1951 年,开始建设上海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此后陆续建成新村60 余处。

1992 年,普陀区进入第三次住宅建设高潮,10 多年来,“三湾一弄”已得到全面改造,全区出现300 多座命名的精品大厦,拥有数百幢时尚楼房。

新区开发的典范——215 万平方米的万里城和旧区改造的典范——160 万平方米的中远两湾城,成为全市住宅建设的示范点。

旧区改造也使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当前,全区上下正为全面建设新普陀而努力。

普陀区的名胜古迹有:玉佛禅寺,江南名刹,以供奉白玉雕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而得名;真如古寺,1996 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一次的真如文化庙会在此附近举行;沪西清真寺,上海较大的清真寺之一;沪西工人文化宫,全市面积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长风公园,全市以水秀著名的大公园,园内有建于湖底的大洋海底世界,两年一届的上海国际花卉节在此举办;此外,还有长寿公园、海棠公园、未来岛公园等。

普陀区最新确定的“十一五”规划透露,将着力增强商务、物流和研发等功能,重点建设五大地区,建成一个服务、辐射长三角的现代商贸服务区。

普陀区近年来已基本形成一个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五流” 汇集的大市场、大流通、大配送格局。

94 个各类市场去年一年成交额就达856.14 亿元。

全新的“商贸普陀”功能定位,致力于在已有优势上的再提升。

普陀区将对现有的94 个大市场进行整合,重点提升市场的经营水平和技术含量。

普陀区正在长征镇筹建一个大规模的珠宝城市场,并筹备建设一个国家级的珠宝检测中心。

同时,普陀区将重点建设长风、真北等组团式的商贸群和长风生态商务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大力培育一批产学研基地。

一)功能定位围绕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陆上交通区位和各类市场要素集聚的优势,坚持以现代物流业为发展重点,进一步形成商贸物流的区域功能特色,努力将普陀区建设成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现代商贸服务区,成为上海建设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载体和国际大都市亮丽的“西大堂”。

(二)城区布局继续优化南、中、北三片布局,推进城区整体布局和互动发展。

南片为内环线以内地区,重点建设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着力体现都市形象;中片为内、中环之间地区,重点规划建设真如城市副中心和长风生态商务区两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体现辐射能级;北片为中环线以西地区,重点建设中环组团商贸群和桃浦都市产业园,着力体现综合实力。

(三)产业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要在过去几年大的发展布局和框架基本形成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发展楼宇经济、园区经济和滨河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在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的过程中,重点聚焦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科技研发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专业服务业,促进区域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重点地区按照“三片五区、三态五业”经济发展新格局的要求,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聚焦突破。

1、真如城市副中心位于内环和中环线之间,紧邻铁路上海西站,规划范围约600 万平方米。

启动区在曹杨路以东、铜川路以北,规划用地面积37.14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92.00万平方米,其中商业办公规划建筑面积73.14 万平方米。

依托沪宁发展轴线,特别是沪宁高速和沪宁城际快速铁,结合上海西站大型交通枢纽建设,搭建服务大平台,增强商务商业、物流信息、文化娱乐等功能,建设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服务上海西北地区的公共活动中心。

2、长风生态商务区位于大渡河路和中环线之间,东起大渡河路,西至真北路,南临苏州河,北达金沙江路,规划用地面积220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0 万平方米,其中办公和商业150.50 万平方米,是市中心重点规划建设的“9+3”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要以组团式办公楼为载体,增强总部商务、生态景观、都市休闲、研发设计、经济服务等功能,建设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新高地、苏州河生态走廊新景观和上海西北地区的新地标。

3、中环组团商贸群以中环线为中轴,南起苏州河,北至沪嘉高速公路。

重点推进九大组团式商务、商业、宾馆、娱乐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70.66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0.36 万平方米,是以商贸为主、商业为辅,集商务、商业、会展、宾馆、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组团式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搭建与长三角互为辐射对接的商务平台,汇聚大型企业总部和营销研发中心,增强商贸办公、休闲娱乐、科技研发、综合会展等功能,形成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商务商业对接平台和上海西北地区生活型服务功能区。

4、桃浦都市产业园位于中环、外环线、沪宁高速和沪嘉高速之间,包括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桃浦工业区两个部分,着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是上海四大物流基地之一,也是唯一的陆港物流园区,城市商业配送物流特色突出,拥有上海陆上货运交易中心等一批功能性项目,正在积极筹建保税物流中心。

桃浦工业区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工业区调整发展的目标是:以服务经济为主要特征,以总部经济为重要载体,以科技型都市工业为主要支撑,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桃浦都市产业园要以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桃浦工业区建设为重点,增强高端物流、贸易保税、创意研发、包装设计、精制加工等功能,建成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5、长寿综合服务带位于内环线以内,加快推进十一大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19.11 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7.48万平方米,是普陀区经济发展最成熟、历史文化底蕴最丰富的区域。

立足于结构调整、功能拓展和能级提升,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和苏州河岸线资源潜力,聚焦楼宇经济,集聚高层次的专业服务业,增强商务商业、文化创意、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功能,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展示时尚都市形象。

普陀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布局十一五”规划商贸流通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发展商贸流通业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总体目标、实施两个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也是普陀区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社会和谐、完善城市功能、增加税收和就业、提升生活品质、促进产业联动、塑造区域形象、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的重要举措。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对普陀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要求和中共普陀区委、区政府将普陀区建设成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和国际大都市亮丽的西大堂”的目标定位,遵循《普陀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普陀区商贸易流通业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指导思想,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回顾十五”期间,普陀区商贸流通业紧紧围绕全面建设新普陀的战略目标,坚持抓机遇、打基础、兴功能、树形象”的指导方针,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创新,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张,优化形态布局,不断更新业态,完善服务功能,商贸流通业支柱产业地位明显增强,实现了区域经济的繁荣繁华和持续健康发展,为普陀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主要成绩1、商业实力不断提高,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可持续新发展。

十五”期间,普陀区商业紧紧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区位特点,大力开拓市场,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提升,不断提高全区商业的综合实力,并以此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全区商业销售(营业)额从2000年的211.33 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57.60 亿元,年均增长5.07%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0年的76.08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00.29亿元,年均增长7.15% ;全区商业税收从2000年的4.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1.96亿元,年均增长29.90% 。

2004年,以商贸流通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区区级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2.8% ,占全区税收的比重达到77.6%。

2、商业结构不断优化,奠定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新格局。

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引进各类资本,优化商业结构,初步形成大商贸、大市场、大物流”的特色优势。

一是大型商贸企业形成集聚。

麦德龙、家乐福、农工商、乐购、好又多、华联吉买盛、世纪联华、时代等已在本区开出18家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店,月星家居、红星美凯龙、金盛好来福、百安居、永乐、国美、苏宁等在本区开出10多家大型专业市场、专业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