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话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作文幸福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幸福的含义,并能够从不同角度描述幸福。
- 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自己对幸福的感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反思、写作实践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 通过对比阅读和范文分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到幸福与个人努力、他人帮助、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如何准确理解幸福的内涵。
- 如何运用多种写作手法生动地表达对幸福的感悟。
2. 难点:- 如何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普遍的幸福观念相结合。
- 如何在作文中展现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视频或故事,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
- 提问:什么是幸福?你从哪里感受到幸福?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幸福的定义有哪些?- 幸福与哪些因素相关?-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幸福?3. 范文分析- 选择一篇关于幸福的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
- 讨论:这篇作文是如何表达幸福的?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4. 写作实践- 学生根据以下提示进行写作:- 选择一个与幸福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 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手法,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 注意作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5. 小组互评- 学生之间互相阅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感受,总结本次作文课的收获。
- 教师总结: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和创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 写作时的专注程度。
2. 作文质量:- 是否准确理解幸福的内涵。
- 写作手法是否多样,表达是否生动。
- 思考是否深刻,见解是否独特。
感受幸福作文讲解教案设计

感受幸福作文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幸福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2.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和珍惜。
二、教学重点。
1.幸福的内涵和外延。
2.幸福的表现形式。
3.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
2.如何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和珍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幸福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2.准备学生感受幸福的活动和任务。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幸福的视频或者讲述一个幸福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幸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讲解幸福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幸福的内涵和外延,让学生了解幸福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可以结合一些幸福的案例和故事来说明幸福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对幸福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
3.分组讨论。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幸福的表现形式,每个小组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并且可以分享一些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幸福故事,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幸福的美好。
4.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感受幸福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幸福,比如让学生写一篇感受幸福的作文,或者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和记录幸福的瞬间,让学生在实际中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
5.总结。
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幸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激发学生对幸福的追求和珍惜。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对幸福有一个浓厚的兴趣。
2.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幸福的美好。
3.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幸福,让学生懂得珍惜幸福,追求幸福。
《幸福》的教案范文

《幸福》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与个人的心态和态度密切相关。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现有的资源和拥有的幸福。
3. 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需求,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内涵,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体验幸福。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将幸福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幸福的含义。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幸福》相关课文或教学资源。
2. 课件:幸福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3. 讨论材料:关于幸福观的案例、故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幸福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幸福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讲解幸福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与个人的心态和态度密切相关。
b.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幸福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c.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幸福的重要性,并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体验幸福。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幸福主题的活动,如幸福分享会、幸福摄影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幸福。
2. 开展幸福观主题的班会,邀请有关专家或家长来校分享他们的幸福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幸福。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幸福观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活动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在幸福主题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和实践成果。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幸福”话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幸福”话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幸福。
2、指导学生怎样感受生活,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写出独特的生活感受。
教学重点:1、培养感受幸福的意识。
2、写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能将感受诉诸于笔端。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引入。
板书:幸福二、话题回放: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请以“珍惜幸福”为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50字。
三、简单点评考场作文:1、命题:有些学生的命题很新颖,比较有吸引力。
比如贺海贵《幸福是什么》,满元城《手中的幸福》,杨玉萍《幸福在哪里》,白玉全《幸福无处不在》,佛亚男《一句话的幸福》,贺明祥《幸福离我们有多远》,汪顺才《这难道也叫幸福?》,祁春秀《幸福的味道》,贺晶雪《来之不易的幸福,挥之不去的痛苦》等。
2、选材、立意:祁维萍《让世界充满幸福》从战争、灾难再到身边的例子,语言大气,内容具体,首尾呼应;贺晶雪《来之不易的幸福,挥之不去的痛苦》从社会的一些现状写起,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贺俊玲《幸福的岁月》以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对童年、少年时代的怀念和珍惜,语言优美流畅,真挚情感缓缓流淌;佛亚男《一句话的幸福》围绕那句令自己终生难忘的话娓娓诉说了对母校和恩师的怀念之情;汪顺才《这难道也叫幸福?》用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为我们讲述另一种幸福。
还有些同学的作文结尾写的很精彩,比如全红萍的“幸福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你,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还有的同学打破常规,用诗歌的形式阐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比如全贵方的《幸福,再幸福》,有的同学采用题记和尾记,如杨玉萍的《幸福在哪里》。
四、理解“幸福”: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幸福话题作文指导1PPT学习教案

听你那句不经意的叮嘱,这就是幸福 。 在山地里,与你一起耕作,这就是幸福。
第33页/共59页
结尾点题: 没有化虚为实
(原)世间到处都是幸福,只要你用心 地去感受、品味,你就会惊讶地发现, 其实幸福很简单,幸福无处不在。 (结 尾段)
改后:幸福,很简单,它不需要太 多的物质享受。一个微笑,一句叮嘱 ,即使是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活,也 能体验出快乐、亲情,这,就是一种 幸福。
婆喂下。每到此时,我就蹲在 墙角咽口水。孝敬的定义就是 把好东西留给外婆吃吗?那时, 我常常这样想,直到有一 天……
那天,天气晴朗得可爱。早上, 照例是一碗大米饭和我们的稀 饭,而外婆因身体不舒服没有 起来吃饭,母亲急着去地里, 临走时叮嘱我喂外婆。望着端 过饭碗的瘦瘦第44的页/共5我9页 ,外婆说: “乖囡,外婆不想吃,你去吃
原来,快乐着别人的快乐,幸福着别人的幸 福,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啊!
第39页/共59页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学生作文片段)
过节的时候,在乱哄哄的家庭里,外婆拿出 我的妹妹玩儿的呼啦圈,笑着对我说:“嘿,我 小的时候也玩儿这个,有个性吧!”接着,便给 我们演示起来。“真厉害!”大家惊喜地说道 。外婆的脸上闪着得意的神采,我也笑了。在 人生的晚年,回忆年轻时的点滴,快乐地与儿孙 聊这过去的事情。幸福,在外婆眼睛里闪耀着 令人沉醉的光!
参考题目: 幸福是一碗姜糖水 幸福是妈妈的唠叨 幸福原来如此简单 我想要的幸福 幸福是点点滴滴的感动 心中的幸福满满的 幸福就在我身边 第18页/共59页
幸福交响曲 幸福的味道 幸福的颜色 我的微幸福
珍惜幸福 这就是幸福
三、立意
第19页/共59页
追感品
求悟味
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以“幸福”为话题作文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认识到幸福是一个主观的感受。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于幸福感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幸福,培养感恩的心态。
教学重点:1. 幸福含义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用文字表达抽象的幸福感受。
2. 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转化为文字。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与幸福相关的作文素材。
2. 写作技巧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1. 记录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2. 对幸福有所思考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出“幸福”这一主题,让学生谈谈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
2. 讲解幸福的含义:解释幸福的定义,强调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都不同。
3. 分析幸福作文的要求: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强调作文要突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短文,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
2.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阐述。
3.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记录下来。
2. 要求学生在下一堂课前,分享自己记录的幸福瞬间,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悟。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幸福瞬间,以及这些瞬间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启示。
2.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部分学生的家长来校,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彼此在生活中遇到的幸福瞬间,增进亲子关系。
七、作文修改与提升1.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重点关注对幸福的理解和感悟的表达。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作文的修改和提升。
八、作文展示与评价1. 组织一次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全班同学。
遇见你真幸福作文讲评教案

遇见你真幸福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遇见你真幸福”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包括幸福的内涵、幸福的表现形式、幸福的重要性等。
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对于幸福的感知能力,提高自己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培养自己的幸福感。
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对幸福的追求和珍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幸福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幸福的感知能力。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幸福的内涵和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幸福感。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可以通过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或音频,或者讲述一个真实的幸福故事,来引起学生对于“遇见你真幸福”这一主题的兴趣和认识。
2. 导入主题。
在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之后,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幸福是什么?”、“你认为幸福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引导学生对于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3. 学习幸福的内涵。
通过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幸福的内涵,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两个方面,以及幸福的来源和意义等内容。
4. 探讨幸福的表现形式。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幸福的表现形式,包括家庭幸福、友情幸福、爱情幸福等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
5. 培养幸福感。
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幸福感,培养学生对于幸福的感知能力和认识水平。
6. 总结讨论。
通过总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加深对于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
1. 情境创设法。
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幸福主题的思考和讨论。
2. 讲解结合讨论法。
通过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幸福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对于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教师作文教案 幸福题材作文指导

语文教师作文教案幸福题材作文指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幸福的含义,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幸福,体验幸福。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幸福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二、教学内容1. 幸福的概念与类型2. 发现幸福的途径3. 幸福题材作文的写作技巧4. 幸福作文实例分析5. 幸福作文练习与指导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幸福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幸福瞬间。
2. 讲解:教师讲解发现幸福的途径,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并分享一些幸福的故事。
3. 示范:教师展示优秀幸福题材作文,分析其写作技巧,如选材、构思、表达等。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自行选择素材,进行幸福题材作文的写作练习。
5.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学习。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幸福的概念、类型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教师分析优秀幸福题材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幸福题材作文的表达能力。
4. 互动法:学生之间互相评改、交流,取长补短。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幸福题材作文的写作水平提高情况。
2. 学生对幸福的认识和感悟程度。
3.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的情况。
教学资源:幸福题材作文素材、优秀幸福题材作文示例、作文评价标准等。
教学课时:共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1. 幸福题材作文素材库:收集各类与幸福相关的素材,如亲情、友情、爱情、生活琐事等。
2. 优秀幸福题材作文示例: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用于分析和讲解。
3. 作文评价标准:制定一套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客观评价。
4.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关于写作技巧和作文构思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5.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与幸福题材相关的文章、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课程分为五个课时进行教学,每课时45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话题作文指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幸福。
2、指导学生怎样感受生活,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
3、指导学生写出独特的生活感受。
教学重点:1、培养感受幸福的意识。
2、写出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难点:有意识地培养感受生活的好习惯,能将感受诉诸于笔端。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期中考试的作文题目引入。
板书:幸福二、话题回放:人人都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
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请以“珍惜幸福”为话题作文。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50字。
三、简单点评考场作文:1、命题:有些学生的命题很新颖,比较有吸引力。
比如贺海贵《幸福是什么》,满元城《手中的幸福》,杨玉萍《幸福在哪里》,白玉全《幸福无处不在》,佛亚男《一句话的幸福》,贺明祥《幸福离我们有多远》,汪顺才《这难道也叫幸福?》,祁春秀《幸福的味道》,贺晶雪《来之不易的幸福,挥之不去的痛苦》等。
2、选材、立意:祁维萍《让世界充满幸福》从战争、灾难再到身边的例子,语言大气,内容具体,首尾呼应;贺晶雪《来之不易的幸福,挥之不去的痛苦》从社会的一些现状写起,表达了自己对幸福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贺俊玲《幸福的岁月》以散文化的语言表达了对童年、少年时代的怀念和珍惜,语言优美流畅,真挚情感缓缓流淌;佛亚男《一句话的幸福》围绕那句令自己终生难忘的话娓娓诉说了对母校和恩师的怀念之情;汪顺才《这难道也叫幸福?》用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为我们讲述另一种幸福。
还有些同学的作文结尾写的很精彩,比如全红萍的“幸福是用钱买不回来的,只有你真诚地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用同样的眼光看待你,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还有的同学打破常规,用诗歌的形式阐释自己对幸福的理解,比如全贵方的《幸福,再幸福》,有的同学采用题记和尾记,如杨玉萍的《幸福在哪里》。
四、理解“幸福”: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五、审题指导:幸福,的确时时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你无时不在感受着幸福的欢乐,这方面同学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只要抓住“幸福”这个话题,去写自己感悟最深刻的事,便能扣题。
但材料又说“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这就需要同学们认真地想一想:获得是一种幸福,大家都能理解,可为什么说奉献、给予也是幸福呢?大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问问自己:真正的幸福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篇作文,实际上又是对幸福观的考查。
学生作文立意的高下,直接反映着思想境界的高低。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具备正确的、高品位的幸福观,其次,要有具体的、切实的事例作支撑,不能流于空洞。
写记叙文就要想一想:自己的生活中,哪一件事、哪一次经历中,你感到了真正的幸福?或者,你可以通过一个什么故事,才能表现出你对幸福的这种独特的认识?写议论文就要想一想:哪些名言、谚语,或者哪些名人的哪些事例能够证明自己的幸福观?有了立意、有了材料,就可以依次确定一个合适的标题,进行构思,组织材料写作了。
六、写法指导:1、挖掘深蕴,绘声绘色叙幸福。
一个幸福的感受,往往会牵扯到一个动人的故事。
行文时我们可以以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或者以一首情感真挚的记叙文来抒发心中绵绵的幸福感。
2、理性思考,透彻深入谈幸福。
我们可以对幸福作理性审视,诸如人们为什么感到“幸福”,“幸福”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幸福”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等。
把这些思考整理成一篇文章不失为见解深刻的好文章。
3、观点上求新。
如果在一个一般人不认为“幸福”的地方设置“幸福”的场景,会给人新颖的感觉。
(如《幸福原来就在寒风中》,寒风一般不会给人幸福的感觉,但如果加上特定的原因就会变得可能了,这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七、妙笔生花,记录幸福。
1、课堂练笔:用生动的语言记录生活中感受到的幸福。
提示: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2、全班交流。
八、课堂小结:感受生活中幸福,你把感受的生活付诸文字,你写下的是喜悦要能让读者陪你笑;你写下的是感动要能让读者陪你感动;写下生活中的幸福,要能使读者有幸福的感觉。
九、布置作业:请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将自己的考场作文进行修改,力争修改成一篇优秀的习作。
十、范文引路,抛砖引玉:幸福感悟学生范文岸边的垂柳轻轻地舞着手臂,挥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静穆的天空准备好了梦的襁褓,等待着第一颗星星的诞生;天之尽头,大地悄悄地送走了最后一抹晚霞,只有风儿还徘徊在人们的耳畔,轻声耳语,……我本来极愿欣赏这傍晚的美丽。
但我今天心好乱,好烦,几个男生在不远处打闹,我愤怒地瞪了他们一眼。
突然一个男生向我的方向跌了过来,我桌上的新玻璃杯顿时跌到地上,美丽顿时化为乌有,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拍案而起:“找死啊,还不给我赔!”小美来还我借给她的小说,我无意中一翻,发现页角都被折得惨不忍睹。
“告诉你,以后别指望我再借书给你!”说完我转身而去。
晚上刚回家,母亲就递过来一件衣服:“我刚给你做的,穿穿试试。
”我接过来看也没有看,就扔到了地板上,“你做的衣服那麽土,我不要。
”母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轻轻拾起衣服,拭去上面的土,转身走了,望着母亲孤独瘦小的身影,一种深深的内疚涌上心头……那一夜,我想了很多: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宽容,是理解,是付出……可我又做到了多少?我常怪自己身世太悲哀,总也感觉不到幸福的存在,其实那是我自己没有付出,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决心要改。
当一个新玻璃杯放在我手上时,我感到了愧疚,并轻轻地道了歉:“对不起,那天是我大冲动了。
”谅解在男生的眼中显现;当我把一本崭新的小说和一个书签交到小美手上时,真诚的我感动了她;母亲过生日,我把用一个多月零花钱换来的生日蛋糕献出时,母亲眼中泪光点点,那一刻我好幸福……天边的夕阳已经落下,我固然留恋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但我相信明天的朝阳定会更加美丽。
寒梅的幸福网络文章冬天已至,纷纷扬扬的大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衣,在这白色的世界里,老天却把寒梅赐给了人间,让这寒梅去点缀白雪点缀人间。
寒风拂动着它身上的雪,把它那厚厚的衣裳脱下,显现出那红色的肌肤。
把梅香夹在风里随它飘走,送入我们鼻子里,给寂寞的冬季带来一份清新。
我望着那红梅想着,在这寂寞的冬季里独自开着它是否幸福?春天百花争艳的时候它默默地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桃花、梨花、杜鹃她们争着显示自己,把自己心情尽怀情操地显示出来以获得百花之王的美名。
它们幸福吗?寒梅不屑于这些,并不是梅花赛不过它们,它觉得争着炫耀的生活太累,它认为幸福是平淡的,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外表炫耀来争得别人夸奖的。
秋天是果子满树热闹非凡的时候,而此时的梅花正为冬季蓄积能量。
在无人注视的季节里默默耕作。
这是一种充实的生活,它说这充实的生活就是幸福。
好不容易到了冬季,到了它开放的季节,而此时凛冽的寒风不断地阻击着它,低温不断地阻挠着花苞的绽开,而它却默默地承受着。
风一阵阵地吹过,枝条在不断地摆动着,那花苞仿佛要被摇落下来,一阵,一阵……几天的大风过了,而花苞像沾在枝上似的依旧紧抓着它不放,并一直吸收着养份,呼吸着寒气在风停后绽放出来。
不经过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经寒风洗礼寒梅怎么发香。
这是一种抗争的伟大,寒梅在这寒风中体验着幸福。
似乎上天在把寒梅赐予人间时便赐予了它忍受寂寞,把它安排在百花绝迹的冬天,只有它的敌人——冰雪与它为伴,自己独自开着又自已默默地回归大地,然而它却不埋怨这种待遇,而把它看作是上天的馈赠,它依然开得那么的活泼,那么的可爱,永远像一位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寂寞并不可怕,只要它拥有一颗会看待自己的心,有一颗乐观的心,它依然拥有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独处的寒梅,是那种能在平凡中寻找欢乐,能用乐观开朗的心去面对生活的心灵,用心灵去认真地品味幸福。
幸福只是生活的一种调味剂。
敞开心灵,幸福并不遥远。
做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老师范文幸福,没有尺度,没有标准。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幸福观。
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这样一句话:“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
”可见,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是不为很多人认可和喜欢的,然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却真切感受到了一种幸福,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我幸福,我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曾今有人这样说过,当教师是清贫而乏味的,与汽车别墅无缘,与旅游胜地无缘,有的只是在教室、办公室、家三点一线上的忙忙碌碌。
而如今的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教师,而且是一名语文老师。
八年来,我固守着这份稳定的职业。
每天按时上下班。
在教室和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一周有两天的休息日,同时还享受每年两个长长的带薪假期。
西部大开发后,国家大力支持和帮扶西部教育,我们的生活质量也在大幅度提高,现在已很少有人再瞧不起教师了,走在街上,时常可以听到别人羡慕的声音:当老师多好啊,工作稳定。
于是便有一种自豪感涌上心头。
再说了,即便是没人羡慕,比起那些室外劳动的建筑工人、比起没有固定工作的临时工人,我不幸福吗?我很幸福!我幸福,我拥有诗意的生活清晨,当我迎着朝阳,走进校门,一声声亲切的问候就萦绕在耳边:“老师好!老师早!”从楼下到楼上,从走廊到教室,从食堂到操场,到处都能听见孩子的问候声。
一天美好的心情也由此开始……走进教室,望着教室里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看着孩子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听着下课后和老师一起谈笑风生时稚嫩的话语,一切的一切,就像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我心里荡起层层幸福的涟漪,让我忘记了年龄,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劳累,开心快乐地工作着……踏上讲台,我对同学们说:孩子们,课堂是你们学习的天地,你的地盘你做主!你们要大胆地质疑探究,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权威质疑!试一试,你们能行;争一争,你们准赢!于是,合作研讨渐成习惯,质疑探究成为模式。
学生创新的火花在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灵光,在求知的道路上幸福的成长,那一刻,我更是忘情地沉醉于为人之师的幸福之中……节日里,一张张饱蘸着学生情意的贺卡纷纷而至,一声声温馨的祝福久久回荡在耳边,一件件小礼物让我爱不释手。
夜深人静,孤灯下,品读一封封满怀深情的来信,我徜徉于纯真幸福的回忆中,我陶醉于真挚的师生情。
这一幕幕,只有为人师者,才能亲身经历,我不幸福吗?我很幸福!我珍惜那一份师生情,是孩子们的仰慕给了我信心,是孩子们的期盼给了我激情,是孩子们的思念让我更加热爱这份事业。
是孩子们的成长,让我有了做一个幸福老师的感觉!我执著地创造着这样诗意的生活方式,我无悔地品味着幸福的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