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3
(201907)六年级数学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2

人教版期中典例专练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基础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原卷版)+(

人教版期中典例专练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基础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中专练三: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基础版”【第一部分】分数乘法应用题基本题型1.小红已经读了一本书的,已知这本书有160页,小红已经读了多少页?2.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六年级去了90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的,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去多少人?3.一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升,小明喝了这瓶果汁的,还剩多少升?4.某种原料原来要200元,现在比原来涨价,现在买这种原料需要多少钱?5.同学们给地震灾区捐款。
六年级捐款1500元,五年级的捐款数比六年级少,五年级捐款多少元?6.一堆煤有吨,第一次运走了吨,第二次运走了剩下的,还剩多少吨煤没有运走?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度数是三个内角和的,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8.某种植户今年种棉花320公顷,种玉米面积比棉花面积的多40公顷。
种植户今年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9.学校五年级有故事书400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文艺书有多少本?10.宏星工厂里原有7吨煤,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吨,工厂里还剩多少吨煤?11.养殖场有鸡3200只,第一周卖出总数的,第二周卖出总数的,____________?选择一个合适的问题,把编号填在横线上,再解答出来。
A.养殖场一共卖出鸡和鸭多少只?B.两周一共卖出多少只鸡?C.养殖场这个月一共卖出多少只鸡?12.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可以使垃圾重新变成资源。
如:每回收1吨厨余垃圾,可以生产吨有机肥料,一个垃圾场一天收到30吨厨余垃圾,可以生产多少吨有机肥料?13.疫情期间,某县有80万人需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第一天检测所有人数的,第二天检测所有人数的,还剩多少人未检测?14.阳光小学六年级有学生2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六年级少,五年级有多少人?15.花园里种植玫瑰花48平方米,种植的月季花比玫瑰花多,种植的月季花有多少平方米?16.越野赛跑全程12千米,其中环山路段占,海滨路段占,其余的是公路段。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试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法试题1.【答案】;100;25【解析】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由此可知答案。
【考点】分数乘法的意义。
总结:本题主要考察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掌握情况。
2.爸爸身高是177厘米,小红的身高是爸爸的,小红身高厘米。
【答案】118【解析】把爸爸的身高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小红的身高,由此求解。
解:177×=118(厘米)答:小红的身高是118厘米。
故答案为:118。
3.。
【答案】【解析】原式4.一只鸭重3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这只鸡重多少千克?【答案】这只鸡重2千克【解析】根据题意,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把鸭的重量看作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解答.解:3×=2(千克);答:这只鸡重2千克.点评:此题属于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意义解答即可.5.(2014秋•泰兴市期末)小林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林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枚邮票?【答案】小明有40枚邮票【解析】依据分数乘法意义,先求出小新的邮票数:36×=30枚,再根据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解答.解:36××,=30×,=40(枚);答:小明有40枚邮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分数乘法意义解答应用题能力.6.(2012秋•德江县校级期末)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苹果有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同时又是桔子的.桔子有多少筐?【答案】桔子有25筐【解析】苹果有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梨的筐数就是20筐的,既(20×)筐,梨同时又是桔子的,就是桔子的是(20×)筐,桔子的筐数就是(20×)筐,据此解答.解:20×,=15,=25(筐).答:桔子有25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答应用题的能力.7.(1)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正好行了81千米,甲乙两地间公路长多少千米?(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离乙地还有135千米.甲乙两地间公路长多少千米?(4)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两小时行了114千米.甲乙两地间公路长多少千米?【答案】(1)离乙地还有135千米(2)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3)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4)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解析】(1)把全程看成单位“1”,剩下的路程是全程的(1﹣),由此用乘法求出剩下的路程.(2)把全程看成单位“1”,它的对应的数量是81千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程.(3)把全程看成单位“1”,它的1﹣对应的数量是135千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程.(4)把全程看成单位“1”,两个小时一共行驶了全程的(+),它对应的数量是114千米,由此用除法求出全程.解:(1)216×(1﹣),=216×,=135(千米);答:离乙地还有135千米.(2)81=216(千米);答: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3)135÷(1﹣),=135,=216(千米);答: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4)114÷(+),=114÷,=216(千米);答:甲乙两地间公路长216千米.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单位“1”的区别,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用除法.8.吨=千克;小时=分.【答案】200,45【解析】此题是时间单位时、分和质量单位千克、吨之间的换算,用到的进率有1吨=1000千克、1时=60分,如果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吨=(200)千克,用×1000=200千克;时=(45)分,用×60=45分.解答:解:吨=(200)千克;小时=(45);故答案为:200,45.点评:此题是考查时间单位时、分和质量单位千克、吨之间的换算,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大单位化成小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9.小明走千米的路程需要小时,他走1千米需要小时,他1小时可以走千米.【答案】,5【解析】小明走千米的路程需要小时,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它1小时行的路程,再除1千米,就是行1千米所用的时间,据此解答.解答:解:1÷5=(小时)答:他走÷=5(千米/时)1千米需要小时,他1小时可以走5千米.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10.拖拉机厂计划生产拖拉机3600台,已经生产了,生产了多少台?【答案】生产了900台【解析】把计划生产的总数量看成单位“1”,用总数量乘上就是已经生产的台数.解答:解:3600×=900(台)答:生产了900台.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11.学校商店买来一批桔子,第一天卖出240千克,第二天卖出余下的二分之一,这时剩下的部分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运来桔子多少千克?【答案】运来桔子720千克【解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二天卖出余下的二分之一,还剩下余下的二分之一,正好等于总数的三分之一.据此求出第一天卖出240千克后剩下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进而求出240千克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计算即可解答.解答:解:240÷(1﹣×2)=240÷=720(千克)答;运来桔子720千克.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复合应用题,熟练找出240千克对应总数的分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数a(a大于0)乘以一个真分数,积()A.一定比a小B.一定比a大C.等于a【答案】B【解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据此解答.解:真分数都小于1,所以一个大于0的数a乘以一个真分数,积比被乘数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13. 1吨的比4吨的要轻..(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先把1吨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它的,就是1吨的是多少吨,同理求出4吨的是多少吨,然后比较即可.解答:解:1×=(吨)4×=(吨)=吨的和4吨的同样重,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清两个不同的单位“1”,已知单位“1”的量,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14. 6×和×6的结果和意义均相同.(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乘法交换律可知,6×和×6的计算结果相同,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6×表示求6的是多少;根据乘法的意义,×6表示求6个相加的和是多少,或的6倍是多少.解答:解:根据以上分析:6×和×6的结果相等,但意义不同.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不同的.15.下面各式中,计算结果比a大的是()(a>0)A.B.C.D.【答案】D【解析】(1)一个数乘大于1的数,积就大于被乘数;一个数乘小于1的数,积就小于被乘数.(2)一个数除以小于1的数,商就大于被除数,一个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就小于被除数;然后根据以上规律,做出判断.解答:解:(A)a×,因为<1,所以a×<a;(B)a,因为>1,所以a<a;(C)a×,因为1,所以a×<a;(D)a÷,因为<1,所以a÷>a;因此,计算结果比a大的是a÷;故选:D.点评:掌握判断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判断时,还应看清是乘法算式还是除法算式,以免搞错.16. 20×和×20相比较,它们的()A.意义和计算结果都相同B.意义相同,计算结果不同C.意义不同,计算结果相同D.意义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答案】C【解析】20×属于一个数乘分数,它的意义是求20的是多少;而×20属于分数乘整数,它的意义是求20个是多少;所以它们的意义是不相同的.20×和×20的计算方法一样,所以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据此选择.解答:解:20×表示求20的是多少,而×20表示求20个是多少,所以它们的意义是不相同的;20×=,×20=,所以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要区分开一个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17.根据下面图示,可列算式:○表示:.【答案】,×,,求的是多少.【解析】左图是把这个正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再把这个正方形的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占了其中的3份,也就相当于是求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解答:解:算式:×;表示求的是多少.故答案为:,×,,求的是多少.点评:此题考查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18.一个农业专业户养的鸡和鸭共有180只,其中鸡的只数是鸭的.鸡和鸭各有多少只?【答案】鸡有72只,鸭有108只.【解析】根据“鸡的只数是鸭的.”知道鸡的只数是鸡和鸭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即可;解答:解;180×=180×=72(只)180﹣72=108(只)答:鸡有72只,鸭有108只.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只要找清单位“1”,利用基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19. 2.5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答案】;.【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据此解答.解答:解:2.5=,所以2.5的倒数为;和互为倒数.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0.自然数都有它的倒数..(判断对错)【答案】错误.【解析】直接运用倒数的意义解答.注意0没有倒数.解答:解:自然数0没有倒数.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考查倒数的意义和求法: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是基础题目.21.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则()A.甲数>乙数 B.甲数=乙数 C.甲数<乙数【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知:甲数×=乙数×,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可求出甲数是乙数的多少,再进行选择即可.解答:解: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甲数是乙数的所以甲数小于乙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甲数×=乙数×这一数量关系式解答问题的能力.22.怎样简便就怎样算.+×+26×(﹣)÷×+×+3÷19++++++++…+.【答案】;196;1;;【解析】(1)先算乘法,再利用加结合律简算;(2)(3)利用乘法分配律简算;(4)把每一个分数拆分计算即可;(5)加上,逆着顺序计算加法,再减去即可.解答:解:(1)+×+=+(+)=+1=;(2)26×(﹣)÷=26×(﹣)×30=26××30﹣26××30=300﹣104=196;(3)×+×+3÷19=×(+)+=×1+=+=1;(4)+++++=1﹣+﹣+﹣+﹣+﹣+﹣=1﹣=;(5)+++…+=+++…++﹣=+++…++﹣=+++﹣=1﹣=.点评: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与适当的方法简算.23.计算下列各题.×××××.【答案】;8;;;1【解析】首先分子分母约分,然后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即可得解.解答:解:①×=②×=8③×=④×=⑤×=1点评:此题是考查了分数的乘法,要首先化简,然后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得到积的分子分母.24.的是,的是,米是米的.【答案】,,.【解析】(1)(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乘,用乘即可;(2)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除即可.解答:解:(1)×=÷=×=(米)答:的是,的是,米是米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问题的能力.25.与互为倒数,没有倒数.【答案】,0.【解析】解:因为,所以互为倒数.0没有倒数.故答案为:,0.【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及应用.26.的倒数大于1(b≠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解:当b为1时,=1,又因1的倒数还是1,所以的倒数大于1,是错误的;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倒数的意义,利用特殊值法,比较容易解答.27.计算下面各题.(要有过程)48×= ×=36×= ×=×= ×=35××= ××= ××=【答案】见解析【解析】通过约分进行计算即可.解:【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注意约分要细心.28.真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假分数,假分数的倒数一定都是真分数..(判断对错)【答案】×【解析】在分数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为真分数,真分数<1;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为假分数,假分数≥1.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由此可知,真分数倒数的分母一定小于分子,即真分数的倒数一定为假分数.但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当假分数的分母等于分子时,则其倒数的分子与分母也相等,即还是假分数.解:根据真分数、假分数及倒数的意义可知,真分数倒数的分母一定小于分子,即真分数的倒数一定为假分数.但假分数的倒数不一定是真分数,当假分数的分母等于分子时,则其倒数的分子与分母也相等,即还是假分数.故答案为:×.【点评】完成本题的关键是考虑到假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等的这种情况.29.=( ×)= .【答案】,20,5.【解析】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20)=5;故答案为:,20,5.【点评】此题应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解答.30.杨树棵树的相当于柳树的棵树,是把柳树的棵树看作单位“1”..(判断对错)【答案】×【解析】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一般是把“比、占、是、相当于”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即分数“的”字前面的量看作单位“1”,进行解答即可.解:杨树棵树的相当于柳树的棵树,是把杨树的棵树看作单位“1”.所以杨树棵树的相当于柳树的棵树,是把柳树的棵树看作单位“1”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判断单位“1”的方法(即标准量)进行解答.3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39×+×﹣× 87×(+﹣)×40 201××+×【答案】25;;86;14;199;.【解析】(1)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2)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3)把87化成88﹣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4)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5)把201化成200+1,再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算;(6)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解:(1)39×+=(39+1)×=40×=25;(2)×﹣×=×(﹣)=×3=;(3)87×=(88﹣1)×=88×﹣1×=87﹣=86;(4)(+﹣)×40=×40+×40﹣×40=10+16﹣12=26﹣12=14;(5)201×=(200+1)×=200×+1×=199+=199;(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的分配律,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进行简便计算.32.在长方形中表示算式的意义.【答案】见解析【解析】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是,再把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的,也就是大长方形的.解:;【点评】本题先根据分数的意义表示出分数,再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解.33.“一种商品降价出售”,其中的等量关系式是:× = .【答案】这种商品的原价、(1﹣)、这种商品的现价.【解析】解:“一种商品降价出售”,其中的等量关系式是:这种商品的原价×(1﹣)=这种商品的现价.故答案为:这种商品的原价、(1﹣)、这种商品的现价.34.5吨= 吨千克;1.2小时= 分.【答案】5,500,72.【解析】(1)5吨看作5吨与吨之和,把吨乘进率1000化成500千克.(2)高级单位单位小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解:(1)5吨=5吨500千克;(2)1.2小时=72分.故答案为:5,500,72.【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时间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35.除0以外的自然数的倒数一定小于1..(判断对错).【答案】×【解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自然数1的倒数为1,这与题中自然数的倒数都小于1相违背.解:1是自然数,1的倒数是1,但1=1,故答案为,错误.【点评】在作答判断题时,可列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一个特殊例子来证明所给结论是错误的.36.因为×=1,所以()A.是倒数B.是倒数C.和是倒数D.和互为倒数【答案】D【解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两个数是相互的不能单独存在.解:因为选项A和B是单独说,是倒数,是不符合倒数的定义的,所以错误,而选项C也没有互相的关键词,也是错误的,D符合倒数的定义,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了倒数的定义,要牢记定义中的关键词.37.+++= × = .【答案】,4,.【解析】算式+++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解:+++=×4=.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38.× =0.3× = ×40=1.【答案】,,.【解析】根据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把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整数(0除外)可以看做是分母是1的分数.据此解答.解:的倒数是0.3=,的倒数是40的倒数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9.两个真分数的积是()A.真分数 B.假分数 C.整数【答案】A【解析】真分数是指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可见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可以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解:如两个真分数分别是:和,×=,积也是真分数;再如两个真分数分别是:和,×=,积也是真分数;进而说明两个真分数的积一定还是真分数.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分数乘法的意义: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据此直接进行判断也可.40.看图列式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 暑假练习:分数乘除法应用题1、鸵鸟身高大约是2.5米,一只企鹅的身高是鸵鸟的1225,企鹅的身高是多少米?2.5×1225=1.2(米) 2、六(1)班有36人,13的同学长大后想当老师,想成为工程师的认识占想当老师人数的34,有多少人想要当工程师?当老师:36×13=12(人) 当工程师:12×34=9(人) 3、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手骨的块数占全部骨头的27103,手指骨块数占手骨的1427,人体手指骨有多少块?手骨:206×27103=54(块) 手指骨:54×1427=28(块)4、鸡的孵化期是21天,鸭的孵化期比鸡长13,鸭的孵化期是多少天?21×(1+13)=28(天)5、一头重225千克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15的货物,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225×(1+15)=270(千克)6、一批钢材有24吨,第一次用去这批钢材的13,第二次用去这批钢材的14,两次一共用去多少吨?第一次:24×13=8(吨)第二次:24×14=6(吨)一共:8+6=14(吨)7、妈妈买一件毛衣240元,同样买了一件裤子,裤子的价格比毛衣多34,则裤子是多少元?240×(1+34)=420(元)8、冬冬妈妈买上衣花了360元,买毛衣花的钱是买上衣的34,买裤子花的钱是买毛衣的715,买裤子花了多少元?毛衣:360×34=270(元)裤子:270×715=126(元)9、学校一月份用电800度,二月份比一月份节约了15,二月份用电多少度?800×(1-15)=640(度)10、四年级同学向灾区捐款250元,五年级比四年级多捐款15,六年级比五年级少捐款110,六年级捐款多少元?五年级:250×(1+15)=300(元)六年级:300×(1-110)=270(元)11、要修一条长100米的路,已经修了3750,还有多少米没有修?100×(1-3750)=26(米)。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区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学会找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
2.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难点: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准确列方程解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1.判断单位1练习。
的数量为单位1。
)单位1。
)2.找准单位1,并用乘法算式表示下面各题的数量关系。
3.准备题。
说出下面各题的特点,并列式解答。
导入:这两道题中出现三个量,即苹果、梨、桔子,下面老师把这两道题改编成这样一道题。
(二)讲授新课出示例5。
1.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他们画图。
提问:这道题里有几个量?需要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数量,需要画三条线段。
)提问:先根据哪个条件来画线段,表示哪个量?(根据梨的筐数是苹师:把苹果看成单位1,画在上面,梨和苹果比,画在苹果的下面。
线段画在梨的下面。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苹果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和梨的筐数有关提问:梨的筐数又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梨的筐数和桔子提问:梨、苹果、桔子三量之间是什么关系?(组织学生讨论) 提问:你能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吗?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来,老师可继续提问。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桔子为x筐。
答:桔子有25筐。
列式后继续提问:(3)等号两边表示的都是谁的筐数?(4)等号两边都是根据什么列的算式?(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来列式的。
)师:为了检验同学们对分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做下面练习。
(三)巩固练习(投影片)1.第52页的练一练。
(讨论)(1)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说说谁是单位1?的重量)2.看图列方程解题。
找出本题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题。
3.填空并列式解答:(4)设( )为x万米。
(5)列方程为( )。
通过填空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数量关系的分析,所以应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填空进行讨论,老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填空。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一课一练《数与代数-分数加减乘除复合应用题》 【含答案】

《数与代数-分数加减乘除复合应用题》一、填空题1.六年级二班有48名学生,其中男生占.全班有38人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这个58班报名“周末小志愿者”活动的男生最多有 人,最少有 人.2.一种弹力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后反弹高度是下落高度的,现在从8米高的地方自由下落,34第二次反弹的高度是 米.3.食堂有2吨大米,每天吃吨,可吃 天;如果每天吃它的,可吃 天.14144.只列式不计算.(1)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它的,第二次用去它的,两次一共用去多少米?2515列式: .(2)李叔叔加工零件45个,比原计划多加工了5个,他实际加工的零件数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列式: .5.一杯水中溶有9克糖,搅匀后喝去;添入6克糖,加满水搅匀,再喝去;再添入6克2323糖,加满水搅匀,再喝去;再添入6克糖,加满水搅匀,再喝去.此时,所剩的糖水中2323有 克糖.6.有甲,乙两筐水果,如果从甲筐中取出10千克放入乙筐,则两筐相等;如果从两筐中各取出10千克,这时甲筐剩下的比乙筐剩下的多5千克.则开始甲筐有水果 千克.310137.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一天走了350千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没走的比两天共15走的多,全程有 千米.1148.学校合唱队女生人数原来占总人数的,后来有6名女生加入,这样女生人数就占总人数14的.现在合唱队共有 人.259.有两瓶重量相同的盐水,甲瓶中盐的重量是盐水重量的,乙瓶中盐的重量是水重量的,1415现把两瓶盐水混合在一起,盐的重量是水重量的 .10.一杯纯牛奶,笑笑喝了半杯后,觉得有些凉,就兑满了热水,全部喝完后,就和妈妈出去散步了.她一共喝了 杯纯牛奶,喝了 杯水.二、判断题1.一种商品先降价,再提价,现价与原价相等.( )15152.一根长的绳子,截去后,再接上余下的,这时绳子仍长.( )2m 14142m 3.孙宇重50千克,放假一段时间体重增加了,此后他加强锻炼,体重又减轻了,这时110110他的体重还是50千克.( )4.一台电脑先涨价,又降价,现价比原价低一些.( )19195.妈妈买来一个匹萨,分给爸爸,下亚吃剩下的,妈妈吃再剩下的,其余的给阿姨吃,141414他们4个人吃得一样多.( )6.把150米增加,再减少,结果不变.( )1313三、选择题1.中心小学五年级有学生200人,是四年级学生人数的,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比四年级学生45人数多,六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15()A .B .41200(1)55⨯⨯+412055÷⨯C .D .4120018055÷⨯+41200(155÷⨯+2.甲、乙二人外出旅行,甲带了35000港元,乙所带的钱的比甲所带钱的少150港元,1514则乙所带的钱 ()A .比甲所带的钱少B .和甲所带的钱同样多C .比甲所带的钱多8000港元D .是甲所带钱的1.2倍3.“一堆货物有吨,第一次运走了吨,第二次运走了总数的.”算式“”解决的341535331455⨯-问题是 ()A .两次一共运走多少吨B .还剩多少吨C .第二次运走了多少吨D .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多少吨4.一瓶饮料,一次喝掉一半饮料后,连瓶共重700克;如果喝掉饮料的后,连瓶共重80013克.瓶子重为 克.()A .300B .400C .500D .6005.两根钢管的长都是2米,第一根截去米,第二根截去,剩下的两根钢管相比 310310()A .第一根长B .第二根长C .一样长6.六(1)班学牛不到60人,在一次听读检测中,有的学生得”优秀”, 的学生得“良1713好”, 的学生得“不合格”,六(1)班共有学生 人16()A .42B .49C .54D .607.如果从甲袋土豆中拿出放入乙袋中.这时两袋土豆的质量相等.则甲、乙两袋土豆原来15质量的关系是 ()A .甲袋比乙袋多B .乙袋比甲袋少1515C .甲袋比乙袋多D .乙袋比甲袋少2513四、解决问题1.实验小学在世界环境日开展废旧书本回收活动.六(1)班回收旧书本240千克,六(2)班比六(1)班的少21千克.六(2)班回收废旧书本多少千克?5122.小华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20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全书的没有看,这本书1525一共有多少页?3.筑路队修筑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部的,第二天修了全部的,这时还剩140米没有1614修.这段公路长多少米?4.同学们要植300棵树.第一天已经植了,其中是五年级植的.第一天五年级植了多少2325棵树?5.妈妈今年42岁,小方的年龄相当于妈妈年龄的,又正好是外婆年龄的,小方的外婆今31418年多少岁?6.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三天修的是前两天的和,还1814剩100米,这段公路全长多少米?7.六(1)班和六(2)班共108本课外阅读书,六(1)班的本数的与六(2)班本数的14相等,两个班各有课外阅读书多少本?158.三年级的同学参加兴趣小组,参加舞蹈小组的有65人,参加音乐小组的人数比舞蹈小组人数的多6人,参加音乐小组的有多少人?8139.用拖拉机耕地,甲拖拉机7小时耕地6公顷,乙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甲拖拉机比乙56拖拉机平均每小时多耕地多少公顷?10.蚂蚁离大树有300米远,它要爬到大树下,第一天爬了全程的,第二天爬了第一天路程25的.12(1)第二天爬了全程的几分之几?画一画,再列式算一算.(2)第二天爬了多少米?11.小明的爸爸从甲地到乙地,已经驾车行驶了全程的,油箱的油量从开始的满满一箱消耗23到现在剩下全箱的.14(1)他能行驶完全程吗?(2)请通过列式计算、文字简述或画示意图加以说明.12.画出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丁老师有红花60朵,有黄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又43是紫花朵数的,丁老师有紫花多少朵?4513.(1)画图表示三人跳的下数之间的关系.(2)小亮跳了多少下?14.学校举行朗诵比赛,获三等奖的有120人,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三等奖的,是获二等奖14.获二等奖的有多少人?2315.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黑夜时间是白天时间的.白昼和黑夜分别是多少小时?3516.水果批发商购进10吨水果,上午卖出了,下午卖出了吨,一共卖出了多少吨水果?1535答案一、填空题1.30,20.2..923. 8天; 4天.4.;.2130()55⨯+5(455)÷-5.3.6.60.7.1595.8.30.9..51910.1,半.二、判断题1.×.2..3..4..5..6..⨯⨯√⨯⨯三、选择题1..2..3..4..5..6..7..D C D B A A C 四、解决问题1.解:52402112⨯-10021=-(千克)79=答:六(2)班回收废旧书本79千克.2.解:1220(155÷--2205=÷5202=⨯(页50=)答:这本书有关有50页.3.解:11140(164÷--714012=÷121407=⨯答:这段公路长240米.4.解:2230035⨯⨯22005=⨯(棵80=)答:第一天五年级植了80棵树.5.解:3142148⨯÷198=÷(岁72=)答:小方的外婆今年72岁.6.解:11100[1(2]84÷-+⨯3100[12]8=÷-⨯3100[1]4=÷-11004=÷1004=⨯(米400=)答:这段公路全长400米.7.解:设六(1)班的本数为“1”,则六(2)班的本数为1151454⨯÷=5108(1)4÷+91084=÷(本48=)(本548604⨯=)答:六(1)班有课外阅读书48本,六(2)班有外阅读书60本.8.解:865613⨯+406=+答:参加音乐小组的有46人.9.解:5676÷-6576=-(公顷)142=答:甲拖拉机比乙拖拉机平均每小时多耕地公顷.14210.解:(1)作图如下:211525⨯=答:第二天爬了全程的.15(2)(米1300605⨯=)答:第二天爬了60米.11.解:(1)13144-=,39412=28312=981212>即3243>行了全程的,用油量超过,他不能行驶完全程2323答:他不能行驶完全程.(2)设满箱油为“1”12(1)43-÷3243=÷98=918>因为行定全程的用油量超过一箱油的量,因此,他能行驶完全程.12.解:画出线段图表示出题中的数量关系:446035⨯÷4805=÷(朵100=)答:丁老师有紫花100朵.13.解:(1)(2)5310064÷⨯6310054=⨯⨯(下90=)答:小亮跳了90下.14.解:1212043⨯÷2303=÷(人45=)答:获二等奖的有45人.15.解:52435⨯+5248=⨯(小时)15=32435⨯+3248=⨯(小时)9=答:白昼是15小时,黑夜是9小时.16.解:131055⨯+325=+(吨325=)答:一共卖出了吨水果.325。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知识题型归纳总结

分数除法(一)知识梳理1、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模块一 分数除以整数例154里面有2个( ),38吨是40吨的)()(。
例2 5次运走了这堆货物的72。
(1)平均每次运走这堆货物的几分之几?(2)照这样计算,14次一共运走这堆货物的几分之几?例3 小明用56分钟从1楼跑到6楼,小明平均每上一层楼需要几分钟?变式1 一块菜地有127公顷,现在要将这块菜地平均分成4份种不同的蔬菜,每种蔬菜占地多少公顷,列式是( )变式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312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米?变式3 如果n m ,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请比较n m ÷1和m n÷1的大小。
模块二 整数除以分数例4 填空。
(1)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52公顷,要耕完2公顷地需要( )小时。
(2)某工程队30天修了一段地铁的53,平均每天修)()(,( )天可以修完。
例5 某化工厂生产了25吨化肥,如果每201吨装一袋,这些化肥能装多少袋?例6 一个同学在做题时,粗心大意,把除数53看成35,得到的商是18,那么正确的商是多少?变式4 食堂运来6吨煤,每天要用32吨,可以用几天?( )÷( )=( )(天)变式5 已知一块长方形玻璃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宽是79分米,它的长是多少米?变式6 计算:2016201520152015÷模块三 分数除以分数例7 先比较大小,再填一填。
7289÷○72 7298÷○72 721÷○72 我发现:两个不为零的数相除,如果除数小于1,那么商就( )被除数;如果除数大于1,那么商 就( )被除数;如果除数等于1,那么商就( )被除数。
例8 一台磨面机,65小时磨面粉30千克。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及解析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及解析(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及解析学会抓不变量解题: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按常规的思路解题,一般的解法比较困难,如果抓住题中的不变量来思考,就可顺利地找到答案.1.育红小学原有科技书、文艺书若干本,其中科技书占.后来又买来科技书180本,这时科技书占两种书总数的.现在这两种书共有多少本这道题中,文艺书的本数是不变量.文艺书占原来两种书总数的,又占现在两种书总数的.设文艺书的本数为8本,那么原来与现在两种书的总数分别为10本、13本.因此,后来买进的180本书占其中(13﹣10)份.则现在两种书的总数为.180÷(13﹣10)×13=780(本).请你用此思路,解决下面的问题.2.有一堆糖果,其中奶糖占,再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就只占,那么这堆糖中有奶糖多少块请你举出一个例子,并用这种思路解决.考点:分数四则复合应用题.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这道题中,奶糖的数量是不变的.奶糖占原来两种糖总数的,放人16块水果糖后,奶糖又占现在两种糖总数的 = ,设奶糖为9块,那么原来与现在两种糖的总数分别为20块、36块,因此,后来放进的16块水果糖占其中的(36﹣20)份.则现在两种糖的总数为16÷(36﹣20)×36=36(块),奶糖的数量为:36× =9(块),解决问题.然后举出例子,据此解答.解答:解:奶糖占原来两种糖总数的,后来奶糖又占现在两种糖总数的 = ,现在两种糖的总数为:16÷(36﹣20)×36=36(块),奶糖的数量为:36× =9(块).答:这堆糖中有奶糖9块.3.有文艺书和科技书共360本,其中科技数占总数的,现在又买来一些科技书,此时科技书占总数的,买来多少科技书在此题中文艺书的本数是不变的,文艺书的本数为360×(1﹣)=320(本),也就是320本占后来总数的(1﹣),那么后来两种书的总数为320÷(1﹣)=384(本),然后用总数减去原来的总数,就是买来科技书的本数.解:360×(1﹣)÷(1﹣)﹣360=360×÷﹣360=384﹣360=24(本).答:买来24本科技书.点评:有些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按常规的思路解题,一般的解法比较困难,如果抓住题中的不变量来思考,就可顺利地找到答案.4.学校有杨树120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有柳树多少棵(补充一个条件,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解答.)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分析:根据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分别补充问题然后解答即可.解答:解:①补充问题: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120×=60(棵).答:有柳树60棵.②补充问题: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120÷=240(棵).答:有柳树240棵.点评:从补充的问题中找出单位“1”,根据已知还是未知确定用乘法还是除法.5.学校有杨树120棵,﹣﹣﹣﹣﹣﹣,有柳树多少棵(补充一个条件,变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并解答.)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变成分数乘法应用题,则需要单位“1”的量已知,所以可以把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补充条件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几分之几,求柳树的棵数,就可以用分数的乘法解决;则补充条件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解答:解:补充条件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则:120×=90(棵).答:柳树有90棵.点评:解决本题要从要求出发,提出符合题意的问题.6.按要求补充条件和问题,并列式不计算.①小明去年身高140厘米,今年身高比去年增加,求小明今年身高是多少厘米列式140×(1+)(分数乘法应用题)②小明今年身高147厘米,今年身高比去年增加,小明去年身高是多少厘米列式147÷(1+)(分数除法应用题)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分析:①根据已知条件和要求,则去年的身高为已知量,今年的身高为所求量.因此,所填的条件是:小明去年身高140厘米,所提的问题是:求小明今年身高多少厘米把去年的身高看作单位“1”,今年的身高就是去年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列式即可.②该题的要求是编一道分数除法应用题,根据已知所得:今年的身高是已知量,去年的身高为所求的量.因此所填的条件是:小明今年身高147厘米,所提的问题是:小明去年身高是多少厘米把去年的身高看作单位“1”,则今年的身高147厘米就是去年的(1+),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即可.解答:解:①140×(1+);②140÷(1+).点评:解决该题的难点是给题干“填条件”和“提问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7.人们公园里有杨树120棵,柳树比杨树多,有柳树多少棵(补充一个条件,变成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并解答)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分析:已知杨树的棵数,求柳树的棵数,可以把杨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可补充条件为:柳树比杨树多;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杨树的1+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120×(1+)计算得解.解答:解:柳树比杨树多;120×(1+),=120×,=200(棵);答:有柳树200棵.故答案为:柳树比杨树多.点评:解答本题也可以把柳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可补充条件为:杨树比柳树多;求柳树的棵数,用具体的数量120除以对应分率1+,列式为120÷(1+)计算.8.小聪在做分数乘除法练习时把除以错写成除以得到的答案是你知道如何计算正确结果吗考点: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专题:文字叙述题.分析:由“除以得到的答案是”可求出被除数,即×,然后除以即可.解答:解:×÷=××=答:正确结果是.点评:先求出被除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李大妈养了6只灰兔18只白兔,白兔的只数是灰色的几倍(把这道题改变成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除法应用题)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分析:由原来的题目可知:白兔只数是灰兔的3倍;乘法问题就是根据这个倍数关系已知灰兔的只数,求白兔的只数;除法问题就是已知白兔的只数,求灰兔的只数.解答:解:(1)乘法问题:李大妈养了6只灰兔,白兔的只数是灰色的3倍,白兔有多少只解答:6×3=18(只);答:白兔有18只.(2)除法问题:李大妈养了18只白兔,是灰兔只数的3倍,灰兔有多少只解答:18÷3=6(只);答:白兔有6只.点评:本题考查了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已知一个数,和它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另一个数用除法.10.某粮仓去年存大米7000包,是今年的,今年存大米多少包(请填上合适的条件,使它成为分数应用题,并解答.).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要想变为分数问题,最简单的就填是今年的几分之几即可;根据题意今年是单位“1”,而单位“1”不知道,所以用除法解决即可.解答:解:条件为:是今年的7000÷=10500(包)答:今年存大米10500包.故答案为:是今年的.点评:解答这类问题,要看清算式中的数据在题中的含义,再填上条件解答即可.12.一个车队要运送1248吨救灾物品到灾区,要12次运完,平均每次要运送多少吨(1)解答.(2)不改变题意和数据,请你分别改编成一道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不计算)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专题: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分析:(1)求平均每次要运送多少吨,用要运的总吨数除以运的次数;(2)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知道每次运的吨数和运的次数,根据这两个条件编即可,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知道总吨数,和每次运的吨数,求次数编.解答:解:(1)平均每次要运送多少吨:1248÷12=104(吨);答:每次云104吨.(2)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一个车队要运送一批货物到灾区,每次运104吨,12次运完,这批货物有多少吨用除法计算的应用题:一个车队要运送1248吨救灾物品到灾区,每次运104吨,多少次运完点评:此题考查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平均数等于总数量除以总份数.13.先看图写等量关系式,再编出一道乘法应用题和一道除法应用题并解答.(1)等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爸爸的体重.(2)乘法应用题: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体重有多少千克(3)除法应用题:小明的体重是是3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考点: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应用题.专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分析:由图可知,爸爸的体重为单位“1”,小明体重是爸爸体重的,由此可得: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爸爸的体重.(2)根据所给条件,可得乘法应用题: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体重有多少千克(2)除法应用题: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据(1)关系式完成(2)(3)即可.解答:解:(1)等量关系式: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爸爸的体重.(2)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小明体重有多少千克75×=35(千克).答: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3)小明的体重是3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35=75(千克).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故答案为: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小明的体重=爸爸的体重;小明体重有多少千克;是3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线段图中所表示的数量关系,然后写出数量关系式并提出问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使它成为乘减应用题,再列式,不计算.14.五年级有学生120人,六年级人数是五年级的倍,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或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列式:120×﹣120 .考点:“提问题”、“填条件”应用题.分析:根据题意可提问题: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或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列式时要先求出六年级人数,进一步求得问题即可.解答:解:问题: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或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列式:120×﹣120.故答案为:六年级比五年级多多少人或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多少人,120×﹣120.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审清已知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和题目要求提出用乘减计算的问题,再列出算式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