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题库1-0-3
中医经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中医经典培训试题及答案中医经典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许多培训机构开设中医经典培训课程。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与掌握中医经典,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医经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黄帝内经试题1:《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的四气调神方是哪四种?答案:春季宜宣发,夏季宜疏泄,秋季宜收敛,冬季宜慑伏。
试题2:《灵枢·经水》中描述的女子的经水加官,官者指的是哪个脏腑?答案:心脏。
二、伤寒论试题1:《伤寒论》是中医古籍中的哪一部分?答案:《伤寒论》是《四经藏象法要·伤寒论》的别名。
试题2:《伤寒论》中提到的六经辨证理论包括哪六经?答案: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
三、金匮要略试题1:《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所著?答案:《金匮要略》是东汉末年的张仲景所著。
试题2:《金匮要略》中提到的“吐谷浑”是指哪个疾病?答案:吐谷浑是指疟疾。
四、本草纲目试题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答案:《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的李时中。
试题2:《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草药数量有多少种?答案:《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草药共有1892种。
五、针灸学试题1:针灸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以及“经络学说”分别属于哪个经典?答案:阴阳五行学说属于《黄帝内经》、经络学说属于《灵枢·经络篇》。
试题2:请简要介绍一下针灸学的基本知识。
答案: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穴位,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上是关于中医经典培训试题及答案的简要介绍。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可以加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掌握,为学习者在中医药事业中取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帮助。
希望这些试题对中医经典培训有所帮助。
中医经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经典试题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是指哪五种自然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金、木、水、火、风C. 金、木、水、火、气D. 金、木、水、土、气答案:A2.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是?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唐宋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3. 在中医理论中,“脉诊”是指通过触摸哪个部位来诊断疾病?A. 手腕部的脉搏B. 颈部的脉搏C. 脚部的脉搏D. 肘部的脉搏答案:A4. 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是指什么?A. 根据病人的症状进行治疗B. 根据病人的病因进行治疗C. 根据病人的体质进行治疗D. 根据病人的性别进行治疗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诊”内容?A. 望B. 闻C. 问D. 切E. 摸答案:E二、多选题6. 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包括哪些方面?A. 阴阳对立B. 阴阳互根C. 阴阳消长D. 阴阳转化E. 阴阳平衡答案:A, B, C, D, E7. 下列哪些属于中医的“八纲辨证”?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E. 气血答案:A, B, C, D8. 中医中的“脏腑”学说涉及到哪些器官?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9.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是阴阳平衡的结果。
(对/错)答案:对10. 在中医中,所有的疾病都是由外界邪气引起的。
(对/错)答案:错四、简答题11. 简述中医的“治未病”理念。
答案:中医的“治未病”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或症状尚未显现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管理以及适当的药物干预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体现了中医对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重视。
12. 中医中“气血”是什么?它们在人体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指人体内的一种基本生命物质,具有温煦、推动、防御等功能;“血”则主要负责滋养和润泽身体各部位。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1)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1)共596道题1、下列哪些需要微汗发?()(多选题)A. 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B. 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C.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大便坚,小便自利D.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无风或身微肿,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者试题答案:B,C,D2、黄芩汤的药物组成是()。
(单选题)A. 柴胡、芍药、黄芩、生甘草、大枣B.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半夏C. 黄芩、炙甘草、芍药、大枣、茯苓D.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E. 黄芩、芍药、炙甘草、人参试题答案:D3、《素问·痹论》指出心痹的症状是()。
(多选题)A. 烦则心下鼓B. 夜卧则惊C. 暴上气而喘D. 嗌干、善噫E. 上为引如怀试题答案:A,C,D4、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发热,唇口干燥。
何方主之?()(单选题)A. 小建中汤B.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C. 温经汤D. 胶姜汤E. 小柴胡汤试题答案:C5、四逆汤(原方)的药物组成中干姜用量是()。
(单选题)A. 干姜二两B. 干姜一两半C. 干姜二两半D. 干姜四两试题答案:B6、温病发热征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谵语,舌红绛少苔,脉浮细数,其病变属于()。
(单选题)A. 卫分证B. 气分证C. 营分证D. 气营同病E. 卫营同病试题答案:E7、水气病中风水的主证有()。
(多选题)A. 骨节疼痛C. 脉浮D. 恶风E. 四肢肿试题答案:C,D8、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气()。
(单选题)A. 通于秋气B. 通于春气C. 通于冬气D. 通于夏气E. 通于长夏气试题答案:E9、《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主要论述了()。
(多选题)A. 顺应四时以调摄神气的养生方法B. 恬惔虚无的调神养生方法C. 违反“四气调神”这一规律引起的不良后果D.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意义E. “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试题答案:A,C,D,E10、《营卫生会》“漏泄”一词的含义为()。
中医四大经典相关习题与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相关习题与答案1、《黄帝内经》被称为“医学之宗”,不属于评价《内经》三个“第一”的是()A、《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法方药巨作B、《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C、《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D、《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2、下列作者和著作搭配错误的是()A、《伤寒论》张仲景B、《金匮要略》张仲景C、《黄帝内经》轩辕黄帝D、《温病条辩》吴瑭3、关于《温病条辩》涉及的三焦辨证说法错误的是()A、上焦指的是心、肺病变B、中焦指的是脾、胃、大肠病变C、下焦指的是肝、肾病变D、中焦指的是肝、肾病变4、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众说纷纭,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其成书并非某个时期或某个人的作品B、该著作是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C、该书确定了我国医学的独特理论,为中医学发展奠定基础D、该书作者是轩辕黄帝,故称《黄帝内经》5、《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说法错误的是()A、阴阳表示对立属性的名称,即为“阴”和“阳”B、阴阳双方的对立、互根、消长、运动是宇宙间的基本规律C、太少阴阳模式,多用于说明六经之间的关系D、一阴指厥阴,二阴指少阴,三阴指太阴6、以下未涉及到《黄帝内经》沿革的是()A、“医经七家”B、张仲景C、唐代王冰D、李时珍7、下列作者和著作搭配错误的是()A、《伤寒论》张仲景B、《金匮要略》张仲景C、《黄帝内经》轩辕黄帝D、《温病条辩》吴瑭8、以下关于《伤寒论》中六经病名的病位错误的是()A、太阳病的阶段是外感病初期病位在营卫B、阳明病的阶段是外感热盛期病位在胃肠C、少阳病的阶段是外感亚热期病位是胆胃D、太阴病的阶段属于阳虚轻症病位在心肾9、关于《黄帝内经》中切诊的说法错误的是()A、切脉分为三部九侯法、寸口诊脉法和人迎寸口合诊法B、人迎寸口合诊法是应用最普遍的C、切诊涉及到切脉、诊齿肤、按局部等多种方法D、脉相包括浮、沉、迟、数、滑等二十余种10、关于《温病条辨》温热病中中焦治疗原则说法错误的是()A、阳明气分热盛—清法B、阳明腑实,有形热结—下法C、下法可选用竹叶石膏汤、黄连黄芩汤、栀子柏皮汤等D、阳明有形热结已去,无形热邪仍存应善后治疗11、下列关于《伤寒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将外感疾病具有规律性的各种表现归纳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辩证B、是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C、运用望、闻、问、切基本治法D、共创制了113个基本的方剂12、以下关于《内经》的注家与注本错误的是()A、南朝齐梁·全元起《素问》B、唐·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C、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D、明·吴崑《素问》,俗称《素问吴注》13、《黄帝内经》中涉及到养生的内容,关于其说法错误的是()A、养生,又称摄生B、养生一词在先秦时已存在C、主张人要顺应天地阴阳四时的规律,要全面的摄养形和神D、养生倡导“治已病”14、《伤寒论》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伤寒论》以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一线贯通著称B、施治在是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因证立法,因法立方,因方选药严格的过程C、药物涉及到多种剂型,但仅包括内服制剂D、《伤寒论》之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15、关于《伤寒论》的介绍以下错误的是()A、《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的医学著作B、以论文汇编的形式进行辩治C、辩证灵活、治法多变D、被誉为“经典临床学”、“医方之祖”、“医门之圣书”16、《伤寒杂病论》未流传原因不包括()A、书籍为竹简,传抄困难B、成书的年代封建割据、内战频繁C、皇家占为己有D、难逃兵火洗劫,原书散佚不全17、以下不属于目前《伤寒论》通行的版本的是()A、东汉张仲景编纂的原著《伤寒论》B、明代万历年间赵开美复刻的治平本,简称赵本C、明代嘉靖年间汪济川他复刻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简称汪本D、《金贵玉函经》,据载是经过王叔和纂赐18、以下对呕吐、哕和下利三个病症说法错误的是()A、哕,即呃逆B、呕吐、哕、下利均由胃肠功能失调所致C、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两种D、痢疾仅有泄泻19、关于《金匮要略》中探讨的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毒病三种疾病症状说法错误的是()A、百合病类似于更年期综合征B、三种症状病原相同,症状相似C、狐惑病是以目赤、咽喉、口疾前后二阴腐蚀溃烂为特征D、阴阳毒是以发斑、咽痛为特征的,感染异毒引起的病变20、关于《金匮要略》中探讨的肺萎、肺痈、咳嗽上气三种病症的说法错误的是()A、肺萎是指肺叶的萎弱无用,其表现是以咳嗽涎沫为主的病症B、肺痈是肺生痈脓,表现为咳嗽,胸痛,吐浓痰且腥臭C、咳嗽上气以咳嗽不利,气逆于上,咳喘上气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D、三个病症病源在肺部,但不能相互影响21、以下不属于《金匮要略》的学术成就及贡献的是()A、首创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施治的杂病诊疗体系B、医方之经C、方书之祖D、医方之祖22、以下不属于《温病条辨》中对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的是()A、三焦的湿热病其治疗都是以清泄气热,养阴生津为原则B、在上焦以清宣肺气、化湿泄浊为方法C、在中焦以辛开苦降、宣畅气机、健脾开胃为方法D、在下焦以淡渗利湿为方法23、关于吴鞠通创立的三焦辨证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焦指心肺病变B、中焦指脾、胃和小肠病变C、下焦指肝、肾病变D、将温病按照侵袭人体部位不同分为上焦温病,中焦温病和下焦温病24、《温病条辨》中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卫、气、营、血标明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的层次B、用卫、气、营、血划分病变的浅深轻重四个不同的阶段C、气分证标志着消耗血中的津液,或耗血动血,病非常危重D、卫分证时标志着邪气在表,邪较浅,病较轻25、下列对《金匮要略》的概述内容说法错误的是()A、前22篇内包括四十多种疾病并无方剂B、《金匮要略》共二十五篇C、首篇为总论具有纲领意义D、剂型上有丸、散、汤、酒等内服药剂答案1-5 ACDDC 6-10 DCDBC 11-15 CCDCB 16-20 CADBD 21-25 DABCA。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黄帝内经》试题单选题1、《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肝”的病证为( C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风掉眩D.诸禁鼓傈,如丧神守2、《素问·至真要大论》对“诸寒之而热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A.取之热B.取之寒 C取之阳 D.取之阴3、《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肾之府4、《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皆属于肺”的病证为( D )A.诸热瞀瘛B.诸痛痒疮C.诸躁狂越D.诸气膹郁5、《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 B )A.气缓B.气上C.气消D.气乱6、《素问?百病始生》: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A )A. 伤藏B.伤上C.伤下D.伤脉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 C )A.外感风寒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C.外感热病的总称D.外受寒邪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 B )A.心B.肝C.脾D.肺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A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B.其下者,引而竭之C.因其重而减之D.其在皮者,汗而发之10、《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喜则( A )A.气缓B.气下C.气消D.气乱11、《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 C )A.夜半B.日中C.平旦D.黄昏12、某未婚女青年,形体瘦弱,头昏目眩,心悸,面色萎黄,唇舌甲色淡白五华,月经闭止数月,脉象细弱。
对此闭经病,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正确的治疗当用下列何种方法( B )A.通因通用B.塞因塞用C.寒因寒用D.热因热用13、《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B )A.鼻能知香臭B.舌能知五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14、《素问·平人气象论》提出“虚里”可测候( D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15、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反治法( A )A.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B.寒的症状者用白虎、承气辈C.腹胀用四君子汤D.火旺用知柏地黄丸16、《素问?举痛论》所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 C )A.经脉B.心包络C.五脏D.六腑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 B )A.中气外泄 B宗气外泄 C.阳气外泄 D.营气外泄18、《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 C )A.能力B.能够D.开始19、《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 D )A.病人B.疾病C.医生D.医生的治疗措施20、《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肾和则( B )A.鼻能知香臭B.耳能闻五音C.目能辨五色D.口能知五谷21、《素问?五脏生成》:诸髓者,皆属于(C )A.节B.心C.脑D.目22、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风寒湿邪将发生( A )A.筋痹B.脉痹C.骨痹D.肌痹23、《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标本”是指( D )A.正气和邪气B.病人和医生C.先病和后病D.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24、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 B )B.四肢不用五脏不安C.腹胀经溲不利D.笑不休2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何痹( D )A.肝痹B.心痹C.脾痹D.肺痹2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 D )A.先病而后逆者B.先逆而后病者C.先寒而后生病者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7、《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卧伤( D )A.血B.肉C.骨D.气28、《素问?痹论》认为,何邪偏胜其痹易已( B )A.寒邪胜B.风邪胜C.湿邪胜D.热邪胜29、《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坚者”宜采用的治法为( D )A.除之B.散之C.攻之D.削之30、《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反映了( C )A.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B.阴阳的制约关系C.阴阳的转化关系D.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31、《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 B )”A.补之B.行之C.攻之D.决之32、《素问·五常政大论》“大毒治病”应( A )A.十去其六B.十去其七C.十去其八D.十去其九3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 D )A.粪便和尿液B.水道中的阴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D.浓厚的营养物质3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是( D )A.腹泻如水B.肠鸣泄泻C.下利不爽D.下利完谷不化35、《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肾是( D )A.先天之本B.后天之本C.罢极之本D.封藏之本36、根据《素问·举痛论》原文,引起“呕血及飧泄”的原因是( B )A.寒B.怒C.思D.热37、《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急者”的病证宜采用的治法为( C )A.行之B.平之C.缓之D.散之38、《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其中“神明”的意思是( B )A.阴阳不测之谓神B.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C.脏腑的功能活动D.清静机灵,谓之神明39、《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 )A.小肠B.大肠C.脾D.胃40、《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病机主要是寒邪稽留于( A )A.经脉B.肌肉C.脏腑D.关节4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其中“壮火”、“少火”的本义是( A )A.药食气味纯阳与温和之别B.人体阳气亢盛与平和之别C.病理之火与生理之火的区别D.邪火与正气之别42、据《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在人体的循行规律是什么( B )A.昼行于阴、夜行于阳B.昼行于阳、夜行于阴C.昼夜循行二十五度D.昼行于上部、夜行于下部43、《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中“变化”是指( D )A水谷变化为精气 B.糟粕变化成形C.大肠为小肠中的水谷而变化D.食化而变粪44、《素问·宣明五气》:五劳所伤:久视伤( A )A.血B.肉C.骨D.气45、《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是哪一府精气将夺( D )A.胸中之府B.血之府C.髓之府D.精明之府多选题1、据《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述,下列情况中,当先治其标的是( CDE )A.先寒而后生病者B.先病而后生寒者C.小大不利D.先热而后生中满者E.先病而后生中满者2、《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涉及筋病的条文有( ABCDE )A.诸风掉眩,皆属于肝B.诸热瞀瘛,皆属于火C.诸痉项强,皆属于湿D.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E.诸暴强直,皆属于风3、《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风寒湿的病证有( CDE )A.诸湿肿满B.诸风掉眩C.诸暴强直D.诸病水液,澄沏清冷E.诸痉项强4、《灵枢·本神》认为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或实可出现( ABCD )A.腹胀B.四肢不用C.五脏不安D.经溲不利E.少气5、《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论秋季的正常脉象是( BE )A.浮B.下肤C.在肤D.中衡E.蛰虫将去6、《灵枢·本神》认为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或实可出现( ABCD )A.鼻塞不利B.少气C.喘喝D.胸盈仰息E.经溲不利7、《灵枢·决气》篇指出,血脱的主要表现是( BC )A.目不明B.色白C.夭然不泽D.耳聋E.胫痠8、据《素问·咳论》所述,肺咳形成的原因是( AC )A.外邪伤皮毛,内合于肺B.心火灼伤肺金C.寒冷饮食人胃,从肺脉上至肺D.肾水上泛于肺E.风热外袭9、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反治法( CDE )A.真寒假热,治以四逆汤B.真热假寒,治以白虎汤C.气虚便秘,治以补中益气汤D.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E.阴虚火旺,治以六味地黄丸1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诊法常以平旦”的原理是( ABCD )A.阴气未动B.阳气未散C.饮食未进D.气血未乱E.病人配合11、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内容,下列哪项属于正治法( ABCE )A.坚者削之B.客者除之C.微者逆之D.甚者从之E.结者散之12、《灵枢·玉机真脏论》所述“五虚”是指( ABE )A.脉细B.皮寒C.前后不通D.闷瞀E.饮食不入13、《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属于五脏的有( ABCDE )A.诸风掉眩B.诸寒收引C.诸胀腹大D.诸气膹郁E.诸痛痒疮14、《素问·脉要精微论》阐述的有:夫脉者,血之府也( ABCDE )A.长则气治B.代则气衰C.数则烦心D.涩则心痛E.短则气病15、《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煎厥的症状是( BC )A.体若燔炭B.目盲不可以视C.耳闭不可以听D.烦则喘喝E.小筋弛长《伤寒论》试题单选题1、气喘,咳痰清稀,宜服用哪方( D )A.麻黄汤B.桂枝加杏子厚朴汤C.桂枝汤D.小青龙汤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适用于( C )A.气血损伤惊悸证B.心阳虚烦证C.心阳虚惊狂证 D.邪气弥漫烦惊谵语证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 B )A.桃花汤B.猪苓汤C.麻黄细辛附子汤D.吴茱萸汤4、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吴茱萸汤的主治证( D )A.胃中虚寒,食谷欲吐B.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C.少阴吐利,手足逆冷D.胃虚停饮,心下痞硬5、炙甘草汤证的病机是( D )A.发汗太过,损伤心阳B.心气不足,气血虚少C.心阳不足,肾水上逆D.心阳不振,心阴不足6、五苓散证之“消渴”的病机是( A )A.水停下焦,气不化津,津不上承B.外邪入里化热,伤津耗液C.发汗太过,耗伤津液,胃中干。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3)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3)共596道题1、根据《灵枢·海论》,“四海”是指()。
(多选题)A. 髓海B. 血海C. 脑海D. 气海E. 水谷之海试题答案:A,B,D,E2、关于普济消毒饮之叙述,何者正确?()(多选题)A. 方中有连翘,薄荷,芥穗,甘草,桔梗,牛蒡子B. 鲜苇根汤煎C. 约二时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试题答案:A,B,C3、阳明温病,下之不通,用宣白承气汤的病证,主要见症有()。
(多选题)A. 神昏舌短B. 喘促不宁C. 痰涎壅盛D. 小便赤痛E. 右寸实大试题答案:B,C,E4、《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血府”是指()。
(单选题)A. 心B. 肝C. 脾D. 脉E. 女子胞试题答案:D5、据《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述,“四难”的诊候包括()。
(多选题)A. 脉逆四时B. 脉实以坚C. 形气相失D. 色泽以浮E. 色夭不泽试题答案:A,B,C,E6、桂枝加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有()。
(多选题)A. 小便难B.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C. 恶风D. 汗漏不止E. 发热试题答案:A,B,C,D7、下列哪些方剂具有调理肝脾的作用?()(多选题)A. 当归芍药散B. 当归贝母苦参丸C. 胶艾汤D. 当归散E. 白术散试题答案:A,D,E8、据《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脏失强中“筋将惫”的表现是()。
(多选题)A. 转摇不能B. 不能久立C. 屈伸不能D. 行则振掉E. 行则偻附试题答案:C,E9、以下不是吴茱萸汤证的是()。
(单选题)A. 食谷欲呕B. 烦躁欲死C. 手足逆冷D. 发热恶寒试题答案:D10、《阴阳应象大论》的“神明之府”是指()。
(单选题)A. 心脏B. 五脏C. 阴阳D. 天地E. 神志思维试题答案:C11、四逆汤(原方)的药物组成中干姜用量是()。
(单选题)A. 干姜二两B. 干姜一两半C. 干姜二两半D. 干姜四两试题答案:B12、下列哪一条不属于“塞因塞用”?()(单选题)A. 理中汤治虚寒腹满B. 人参养营汤治女子血枯经闭C. 黄芪汤治气虚便秘D. 麻仁丸治大便秘结E. 肾气丸治小便不通试题答案:D13、桃花汤的组成有()。
四大经典中医问题及其答案

四大经典中医问题及其答案
1. 《黄帝内经》是什么?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也被称为《黄帝内经素问》。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由一系列问答形式的
对话组成,反映了古代医学家关于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诊断治疗等
方面的理论和经验。
2. 《伤寒杂病论》是什么?
《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也被称为《伤寒论》。
它是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主要讲述了关于温病(指传染病)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3. 《金匮要略》是什么?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
景所著。
它主要阐述了中医诊断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辨证
施治、方剂应用等方面的内容,被视为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
4. 《神农本草经》是什么?
《神农本草经》是中医学中的经典之一,也被称为《本草纲目》。
它是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巨著,由东汉时期的神农氏所著。
《神农本草经》收集了大量的中草药信息,包括草药的性味、功效、应用等,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上是四大经典中医问题及其简要回答。
这些经典是中医学的
重要基础,对于理解传统中医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汇编

最新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及答案汇编1、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肝的病证是诸风掉眩。
2、《素问•至真要大论》建议对“诸寒之而热者”采用取之阴的治法。
3、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转摇不能是肾之府精气将夺。
4、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属于肺的病证是诸气膹郁。
5、《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
6、《素问•百病始生》指出,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喜怒不节则伤藏。
7、在《素问•热论》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外感热病的总称。
8、根据《素问·痿论》,筋痿发生的脏腑是肝。
9、除阴病治阳,阳病治阴外,其他治法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
10、《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喜则气缓。
11、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病的最佳时间是平旦。
12、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对于闭经病,应该采用XXX用的治疗方法。
13、《灵枢•脉度》指出,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14、根据《素问·平人气象论》,虚里可测候宗气。
15、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寒的症状者用四逆汤不属于反治法。
16、《素问•举痛论》中记载的“卒然痛死不知人”是因寒邪客于五脏。
17、《素问·平人气象论》认为“乳之下,其动应衣”是宗气外泄。
18、根据《素问·五常政大论》,“能毒者”的“能”是指耐受,即指那些能够耐受毒物的人。
19、《素问·汤液醪醴论》中指出“病为本,工为标”,其中“工”是指医生的治疗措施。
20、根据《灵枢•脉度》所述,五脏常内阅于七窍,肾和则耳能闻五音。
21、《素问•五脏生成》中提到,诸髓者皆属于脑。
22、根据《素问•痹论》所论述痹证的发病,春季感受XXX将发生筋痹。
23、《素问·汤液醪醴论》中的“标本”是指病人的神机和医生的治疗措施。
24、根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虚的症状是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25、根据《素问•痹论》所述,“皮痹不已”,再感受风寒湿气则发生肺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四大经典题库1-
0-3
问题:
[多选]施工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项目经理部必须设专兼职计量管理员进行跟踪管理,包括的计量器具。
A.向外单位租用
B.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C.施工单位自有
D.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
E.由建设单位提供
施工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无论是企业自有的、租用的或是由建设方提供的,均需按此管理制度进行管理,并按周期检定校准,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度已知,以便能作为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依据。
因此,施工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项目经理部必须设专兼职计量管理员对施工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现场跟踪管理。
包括向外单位租用、施工单位自有、由建设单位提供的计量器具。
不包括: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相应资质检测单位的计量器具。
所以正确选项为ACE。
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问题:
[单选]慢性胃炎的诊断依据主要是().
A.慢性上腹疼或不适
B.胃液分析
C.钡餐检查
D.纤维胃镜及胃黏膜活检
E.HP测定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一病员因颏部受外力打击,致下颌中线偏向右侧,右侧后牙早接触,左侧开颌。
你考虑的诊断是()。
A.A.颞肌咬肌痉挛
B.单侧颞下颌关节脱位
C.髁突增生
D.右侧髁突颈骨折
E.关节盘穿孔
森林舞会游戏 https://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男,80岁。
排尿困难1天,小便量少,小腹胀满,口苦,大便干,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
该病例首选方药是()
A.A.清肺饮
B.八正散
C.沉香散
D.代抵当丸
E.济生肾气丸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气血流注的起始,共有11穴。
急性咽喉疼痛的首选穴位及针刺方法是:()。
A.A.鱼际艾灸
B.尺泽毫针刺
C.少商点刺
D.列缺平刺
E.孔最拔罐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患者,男性,50岁,骤发剧烈上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1天。
患者于发病当天无明显诱因突然发作剧烈腹痛,初起时觉剑突下偏右呈发作性胀痛,腹痛迅速波及全腹部转成持续性、刀割样剧烈疼痛,并向后背放射,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
发病以来未曾排便及排
气,12小时前腹痛加重并出现烦躁不安,憋气,伴体温升高遂来急诊。
3年前查体发现胆囊结石,未予治疗。
既往无类似腹痛,无溃疡病史。
查体:T38.9℃。
BP110/80mmHg,P110次/分,R32次/分。
全身皮肤及巩膜可疑黄染,全腹膨隆,伴明显肌紧张及广泛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Hb96.1g/L,WBC18.9×10/L,AST211切U/L,BUN9.9mmol/
L,TBIL30μmol/L,DBIL12μmol/L,血钙1.75mmol/L。
卧位腹平片示肠管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
B超:肝回声均匀,未发现异常病灶,胆囊7cm×3cm×2cm大小,壁厚0.4cm,内有多发强光团,回声后有声影,胆总管直径0.9cm,胰腺形态失常,明显肿大,尤其以胰头、胰体明显,胰周多量液性暗区,胰管增粗。
应进行下述哪些治疗()
A.A.密切观察病情,有感染征象时,可手术探查
B.立即剖腹探查
C.适当应用抗生素及生长抑素类制剂
D.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E.禁食,胃肠减压
问题:
[单选,共用题干题]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气血流注的起始,共有11穴。
下面哪一项非本经腧穴所主治病证:()。
A.A.胸部病
B.腹部病
C.喉病
D.肺病
E.上臂内侧前缘病
问题:
[单选]8个月男性患儿,诊断为“化脑”,用青霉素和氯霉素治疗,病情好转,体温正常。
近3天又发热、抽搐,体温39.5℃;神志欠清,前囟紧张。
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12×106L,氯化物110mmolL,蛋白质450mgL,糖4mmolL,应首先考虑()
A.脑水肿
B.硬脑膜下积液
C.脑脓肿
D.合并结核性脑膜炎
E.脑膜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