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经典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4)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4)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4)共596道题1、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其病机是()。

(单选题)A. 脾阳愈虚,寒湿凝滞,气机不通B. 脾阳愈虚,表邪乘虚内陷,气机不通C. 寒邪结于胸膈,气机不通D. 水饮结于胸膈,气机不通E. 以上都不是试题答案:A2、患者素有喘疾,近日受寒后,微发热恶风寒,咳嗽气喘,微汗,舌淡苔白,脉浮微弱,考虑给予()。

(单选题)A. 桂枝汤B. 小青龙汤C. 桂枝麻黄各半汤D.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试题答案:D3、《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必做到()。

(多选题)A. 和喜怒B. 顺四时C. 节阴阳D. 安居处E. 调刚柔试题答案:A,B,C,D,E4、下面哪几项可以组成桂枝加桂汤方剂?()(多选题)A. 桂枝二两,芍药三两B. 桂枝三两,甘草一两C. 甘草一两,大枣六枚D. 生姜三两,大枣六枚E. 桂枝五两,芍药五两试题答案:A,B,C,D5、《素问•六节藏象论》肾者,其华在()。

(单选题)A. 毛B. 发C. 面D. 爪E. 唇四白试题答案:B6、新产妇人三病是指()。

(多选题)A. 小便难B. 大便难C. 痉D. 郁冒E. 咳试题答案:B,C,D7、下列哪项属于风热与暑热病邪的共同致病特点?()(单选题)A. 首先犯肺B. 经犯阳明C. 易损阴津D. 兼挟湿邪E. 兼挟寒邪试题答案:C8、下列何种下利可用攻下法?()(多选题)A.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B. 下利脉迟而滑者C. 下利脉反滑D. 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E. 下利谵语者试题答案:A,B,C,D,E9、下列病证禁用汗法者为()。

(单选题)A. 痉病B. 湿病C. 暍病D. 历节病E. 水气病试题答案:C10、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最难治的是()。

(单选题)A. 治皮毛B. 治肌肤C. 治筋脉D. 治六府E. 治五脏试题答案:E11、人受病之故依阴阳应象大论所说,乃因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然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乃依据何理论?()(单选题)A. 已亥之岁终之气,其病温厉B.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C. 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D.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试题答案:B12、麻黄汤的禁例有()。

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带解析)

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带解析)

四大经典试题(加强版)一、单选题1.《素问•举痛论》论述的“后泄腹痛”,是因寒邪客于( )A.小肠B.大肠C.脾D.胃2.寒热错杂呕吐应选()A.小半夏汤B.茯苓泽泻汤C.半夏泻心汤D.半夏干姜散3.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温药和之”,最主要的代表方是()A.小半夏汤B.泽泻汤C.小青龙汤D.苓桂术甘汤4.柏叶汤证1病机是()A.中气虚寒,血不归经B.血热妄行C.湿热蕴结,灼伤血络D.肝脾不和,统藏失司5.李某,男,20岁。

病人每餐用完后即吐半月余,胃脘热痛,大便干结,口臭,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实有力。

拟用何方()A.小承气汤B.大承气汤C.大黄甘草汤2D.调胃承气汤6.大黄附子汤3的病机为()A.阳明腑实B.虚寒便秘C.津枯便结D.寒实内结7.妇人妊娠时,出现下列哪一组症状可诊断为胞阻4()1柏叶汤组成:柏叶、干姜、艾叶、马通汁。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2大黄甘草汤组成:大黄、甘草。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湿热壅滞胃肠,腑气不通证,胃失和降所致。

3大黄附子汤组成:大黄、附子、细辛。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寒实内结之证。

A.呕吐不止B.下血不止,经断未及三月,胎动在脐上C.脐上急痛,小便不通D.下血伴腹中痛8.胃虚寒饮之恶阻5,治当选用()A.干姜人参半夏丸B.小半夏汤C.半夏干姜散D.桂枝汤9.妇人癥病6,症状可见()A.经断未及三月,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B.妊娠下血,腹中痛C.妊娠腹痛,跗肿D.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10.冲任脉虚,阴血失守的妇人下血证,宜用()A.温经汤B.胶艾汤7C.当归芍药散D.白术散11.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的崩漏,治方为()A.温经汤B.胶艾汤C.当归芍药散D.小建中汤12.妇人杂病的三大病因8是()A.虚、冷、血瘀B.虚、冷、积食C.虚、冷、结气D.痰、瘀、结气13.下列哪方可以治疗少阴热化证()A.桃花汤B.猪苓汤9C.麻黄细辛附子汤D.吴茱萸汤14.阳明病的基本病机是()A.胃肠燥热亢盛,里热实证B.里热炽盛与肠中糟粕相结4“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四大名著试题精选附参考答案(整理版)

四大名著试题精选附参考答案(整理版)

四大名著试题精选附参考答案(整理版)1、名著阅读。

A相了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①这段文字出自古典名著《水浒传》,文段中的A的姓名是鲁智深。

②请你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关于A的另一个故事: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2、:聚义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水浒英雄们喝酒后,通常会进行一些武术表演、比赛,各展其能,上图显示的是花荣__ (人名)在梁山射雁,并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箭法高超,忠心耿耿。

3、“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_水浒传_》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是指 _鲁智深_,“豹子头”是指 ___林冲__。

4、高俅为了满足儿子的心愿,设计陷害林冲。

请概述高俅陷害林冲的理由。

5、下列对《水浒传》内容的理解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D )A.他大约是元末明初人,籍贯可能是现今江苏泰州兴化,他在民间长期流传的水浒故事的基础上完成了流传至今的《水浒传》文本,他就是施耐庵。

B.《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

农民起义的原因在这里得到了深刻的揭示,那就是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特别是上层统治者的罪恶,造成了“官逼民反”。

C.《水浒传》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与它高度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

《水浒传》最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生动的人物形象。

D.宋江的“忠义”思想在梁山有着相当广泛的群众基础,所有原有较高社会地位不得已而暂时栖身水泊的头领和出身低贱的英雄都有只恨贪官而想“忠心报答赵官家”的思想。

鼓上蚤 ( 时迁 ) 九纹龙 ( 史进 )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浪里白条 (张顺 ) 小李广 ( 花荣 )11、阅读积累。

(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里的《西游记》中有:“三打(白骨精)”的故事,这部名著的作者是(吴承恩),请你再写两个小说中出现的人物:(猪八戒)、(唐僧)。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和答案.pptx

中医四大经典题目和答案.pptx

D.半夏散E.理中丸
12、含有桂枝、甘草的方剂为(AD)
13、机理属寒热错杂,壅结于中,脾胃气机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是(CE)
《金匮要略》试题单选题
1、治疗黄疸最基本的原则(B)
4、下列各组原文,均出自本篇,哪一项可以诊断为杂病消渴(C)
A.渴欲饮水,水入则吐
B.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
C.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
36、阳明急下证与少阴急下证的共同病机是(B)
39、下列关于附子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鉴别的论述哪一项最确切(B)
40、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解释比较确切的是(八)
41、下列哪一种是对《伤寒论》中广义伤寒概念的正确论述(B)
3、机理属无形热邪郁阻,中焦气机升降的心下痞是(ABD)
5、外感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因素是(ABC)
A.气血损伤惊悻证 B.心阳虚烦证
C.心阳虚惊狂证
D.邪气弥漫烦惊谓语证
29、“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的病机是(八)
A.脾虚失运,统摄无权,水气上泛。
B.肾阳虚弱,不能主水,水气上泛。
C.胃虚水停,水气上泛。
D.膀胱气化失职,水气内停,致水气上泛。
30、小承气汤证的脉象是(D)
31、猪苓汤证的主要病机是(B
7、《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中“伤寒”一词的含义是(C)
A.外感风寒 B.包括寒邪在内的六淫之邪
C.外感热病的总称ຫໍສະໝຸດ D.外受寒邪8、据《素问•痿论》所述,筋痿发生的脏腑在(B)
A.心
B.肝C.脾
D.肺
9、下列治法除哪项外均属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势利导的治则(八)
A.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A.肝痹B.心痹C.脾痹D.肺痹26、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情况当“治其标”的是(D)

关于中医四大经典问题的答案

关于中医四大经典问题的答案

关于中医四大经典问题的答案1.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指《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和《神农本草经》。

这些著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包括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内容。

- 《难经》: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中医理论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对脉诊、经络、脏腑等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

- 《伤寒杂病论》:主要论述了伤寒及其他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提出了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

-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最早的药物学著作,对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2. 中医的诊断方法有哪些?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这四种诊法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医独特的诊断体系。

-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体态等外在表现来推断病情。

- 闻诊: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咳嗽等声音特征,以及嗅患者体味、排泄物味道等来了解病情。

- 问诊:通过向患者询问病史、生活习惯、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的情况,收集病情信息。

- 切诊:主要是切脉,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了解脉象的变化,从而推断病情。

3. 中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的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中药治疗:通过草药的性味归经理论,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针灸治疗:通过在特定穴位刺入针来调整气血,促进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效果。

-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压身体的特定部位或经络,以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

- 拔罐、刮痧:通过局部负压或摩擦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以缓解症状。

- 食疗、养生:通过合理饮食,调整身体的营养平衡,增强体质,辅助治疗疾病。

4. 中医如何看待疾病和健康?中医认为,健康是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疾病则是由于内外因素导致阴阳失衡的结果。

4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

4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

4大名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中,贾宝玉身上的通灵宝玉上刻有哪四个字?A. 金玉满堂B. 玉洁冰清C. 莫失莫忘D. 寿比南山2. 《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谁?A. 唐僧B. 猪八戒C. 沙僧D. 观音菩萨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发生在哪个朝代?A. 东汉末年B. 三国时期C. 唐朝D. 宋朝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中被称为“豹子头”的是谁?A. 宋江B. 林冲C. 武松D. 李逵答案:1. C 2. A 3. A 4. B二、填空题1.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别号是______。

2.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取经,最终取得的是______。

3.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分别建立了______、蜀汉、东吴。

4. 《水浒传》中,梁山泊的首领是______。

答案:1. 潇湘妃子 2. 大乘佛法 3. 魏国 4. 宋江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2. 《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什么被压在五行山下?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是如何实现的?4.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为何起义?答案:1. 贾宝玉和林黛玉自小青梅竹马,情感深厚。

但因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的爱情最终未能如愿,林黛玉含恨而终,贾宝玉则出家为僧。

2. 孙悟空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直到唐僧取经路过,才得以解脱。

3. 诸葛亮利用迷雾天气,以草船装满稻草人,诱使曹操军队射箭,从而不费一兵一卒,借得大量箭矢。

4. 梁山好汉因不满官府的腐败和压迫,聚集梁山泊,举起义旗,反抗不公,最终接受招安,为国家效力。

四、论述题1. 论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分析《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 论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及其历史地位。

4. 分析《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起义原因及其历史意义。

答案:1. 贾宝玉性格多情而又反叛,他身上既有贵族的娇气,又有对封建礼教的不满。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中医-四大经典理论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A1型题】风温病名首见于[单选题]*A.《内经》B.《伤寒论》√C.《时病论》D.《温病条辨》2.【A1型题】《热论》中热病的"两感于寒”指[单选题]*A.重复感受寒邪B.外感寒邪,内伤冷饮C.表里两经俱受寒√D.手足太阳两经俱受寒E以上均不是3.【A1型题】温病兼见胸皖痞闷,吞酸暧腐,恶闻食臭,腹胀肠鸣,苔厚。

为温邪兼:[单选题]*A.湿B.痰C.气郁D.以上均不是√4.【A1型题】"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经“。

语出[单选题]*A.章虚谷√B.叶桂C.陈光淞D.吴坤安5.【A1型题】"将息”是指[单选题]*A.喘息8.将养调摄C.斟酌之意D.调理休息√E.将就6.【A1型题】大头瘟毒盛M胃,治宜[单选题]*A.四妙勇安汤B.清瘟败毒饮C.加减玉女煎D.普济消毒饮√E.通圣消毒散7.[A1型题]身热面赤,烦渴欲饮,饮不解渴。

得水则呕,胸皖痞满,按之疼痛,便秘,舌苔黄滑。

其病机为[单选题]*A.热灼胸膈B.热结腑实C.热郁胸膈D.痰热结胸√8.【A1型题】湿温病邪在募原的见症是[单选题]*A.身痛无汗B.呕逆腹痛C.寒甚热微√D.大便涯泄9.【A1型题】《灵枢•百病始生》认为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单选题]* A略血B.呕血D.便血VE.以上都是10.【A1型题】《疫痴草》的作者是[单选题]*A.叶天士B.夏春农C.何廉臣√D.陈耕道11.【A1型题】前人提出新感伏邪说,实际是根据:[单选题]*A.初起的不同证候特点√B.发病季节C.时令主气D.不同的病因12.【A1型题】附子泻心汤的煮法是[单选题]*A.先煎附子,后纳大黄、黄连、黄苓B.以水七升,煮取三升C.先煮黄苓,黄连、附子、大黄后下D.用麻沸汤溃大黄、黄苓、黄连、附子E.以上均不是√13.【A1型题】《温热论》中所云:“斑出热不解者"的病机是[单选题]*A.胃津亡√B.肺津伤C.肾阴枯D.热毒盛14.【A1型题】太阳伤寒的治法是[单选题]*A.调和营卫B.解肌袪风C.解表发汗、固护卫阳D.益气和营E.发汗解表、司市平喘V15.【A1型题】邪在气分,正邪俱盛之时,不可单用的治法是[单选题]* A清气法B.和解法C.通下法D.滋阴法√16.【A1型题】金疮的治疗选用[单选题]*A.王不留行散√B.排脓散C.意茂附子败酱散D.蜘蛛散17.【A1型题】己椒苗黄丸方后注,若渴者加入[单选题]*A.麦冬B石膏C.地黄D.由肖√18.【A1型题】桂枝新加汤证"身痛"的病机是[单选题]*A.表阳受伤,筋脉失养B.气营两伤,筋脉失养C.阴液耗伤,筋脉失养VD.水湿浸淫,筋脉失养E.气血两亏,筋脉失养19.【A1型题】叶天土认为用苦泄法治疗胃院痞闷的舌象应是[单选题]*A.白而不燥B.灰白不燥C.或黄或浊√D.黄白相兼20.【A1型题】下列哪项不是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单选题]*A.发自阳明B易伤阳气√C.易挟湿邪D.易耗气伤津21.【A1型题】大头瘟多发生于[单选题]*A冬季B.夏秋季C.春季D.冬春季√22.[A1型题】"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1)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1)

2022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1)共596道题1、下列哪些需要微汗发?()(多选题)A. 关节疼痛而烦,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B. 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C. 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大便坚,小便自利D.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无风或身微肿,汗出短气,小便不利者试题答案:B,C,D2、黄芩汤的药物组成是()。

(单选题)A. 柴胡、芍药、黄芩、生甘草、大枣B.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半夏C. 黄芩、炙甘草、芍药、大枣、茯苓D.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E. 黄芩、芍药、炙甘草、人参试题答案:D3、《素问·痹论》指出心痹的症状是()。

(多选题)A. 烦则心下鼓B. 夜卧则惊C. 暴上气而喘D. 嗌干、善噫E. 上为引如怀试题答案:A,C,D4、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发热,唇口干燥。

何方主之?()(单选题)A. 小建中汤B.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C. 温经汤D. 胶姜汤E. 小柴胡汤试题答案:C5、四逆汤(原方)的药物组成中干姜用量是()。

(单选题)A. 干姜二两B. 干姜一两半C. 干姜二两半D. 干姜四两试题答案:B6、温病发热征恶风寒,头痛少汗,口干不渴,心烦谵语,舌红绛少苔,脉浮细数,其病变属于()。

(单选题)A. 卫分证B. 气分证C. 营分证D. 气营同病E. 卫营同病试题答案:E7、水气病中风水的主证有()。

(多选题)A. 骨节疼痛C. 脉浮D. 恶风E. 四肢肿试题答案:C,D8、据《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述,脾气()。

(单选题)A. 通于秋气B. 通于春气C. 通于冬气D. 通于夏气E. 通于长夏气试题答案:E9、《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主要论述了()。

(多选题)A. 顺应四时以调摄神气的养生方法B. 恬惔虚无的调神养生方法C. 违反“四气调神”这一规律引起的不良后果D.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重要意义E. “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试题答案:A,C,D,E10、《营卫生会》“漏泄”一词的含义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素问。

生气通天论》云“因于气为肿”,此气为(A)A 风气B 寒气C 湿气D 水气E 阳气2、因阳热亢盛,损伤阴精而出现昏厥病症,《素问。

生气通天论》称之为(B)A 薄厥B 煎厥C 热厥D 血厥E 大厥3、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C)A 肌肤B 筋脉C 皮毛D 六腑E 五脏4、《素问。

痹论》指出,冬季感受痹邪,易发生( E )A 行痹B 痛痹C 着痹D 肌痹E 骨痹5、因大怒使气血逆乱而致的昏厥病症,《素问。

生气通天论》称之为(D)A 气厥B 血厥C 煎厥D 薄厥E 热厥6、太阳中风证发热的特点( B )A 蒸蒸发热B翕翕发热 C 时发热D 或已发热,或未发热E往来寒热7、桂枝加葛根汤的煎服法以下错误的是(A)A 啜热粥B 温覆取汗C 如桂枝汤将息D如桂枝汤禁忌E先煮麻黄,去上沫8、一患者感受风寒,又复冒雨,病延月余,症见四肢关节游走疼痛,曲伸不利,舌淡苔薄,脉浮而缓,投以防风汤,服后症状明显缓解,此病当为(D)A 寒痹B湿痹 C 热痹 D 风痹 E 肌痹9、一患者老年花甲,常年头晕目眩,时有上肢麻木,肌肉颤动,根据“病机十九条”,其病位当在(B)A 心B 肝C 脾D 肺E 肾10“淋家,不可发汗”是因为(D)A 失血过多,气血两虚B 热盛伤阴,阴伤火炽C阴精亏损,营血不足D 湿热下注,久则伤阴E 阳气虚损,营阴不化11、“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提示(A)A 热实腹满B 寒实腹满C 虚寒腹满D 虚热腹满E 瘀血腹满12、头汗出,大便硬,心下满,手足冷者,宜用(B)A 大陷胸汤B柴胡桂枝干姜汤 C 栀子豉汤 D 小柴胡汤E茵陈蒿汤13、心烦呕吐,发热下利,口苦咽干者宜用(C)A 吴茱萸汤B理中汤 C 黄芩加半夏汤D大柴胡汤 E 小柴胡汤14、太阴虚寒腹痛的特点(A)A 时腹自痛B 腹满而痛C 下腹部疼痛D 上腹部疼痛E下利腹痛15、《金贵要略》中“治未病”的含义是指下列何项(D)A 未病先防,未病绸缪B注意调养,增强体质C内养正气,外慎风寒D 已病防传,截断传变E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6、胸痹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宜选用下列何方治疗(E)A瓜蒌薤白白酒汤B黄芪建中汤C八味肾气丸D桂枝加龙骨牡蛎汤E乌头赤石脂汤17、旋覆花汤主治下列何种病证(B)A肾着B 肝着C 脾约D 积聚E 奔豚气18、脉浮、肤肿按之没指,其腹如鼓、不渴不恶风者是下列何证的主要临床表现(B)A风水B 皮水C 正水D 石水E 黄汗19、温毒与其他温病的主要区别在于(E)A 发热B 头痛C 脉数D 口渴E 局部红肿热痛20、温病症见身体灼热,昏聩不语,舌謇肢厥,其病变属于(C)A气分证B 卫气同病C 营分证D 血分证E 气血两燔二、是非判断题1、“上焦如雾”是指上焦主司呼吸之气。

(错)2、石瘕的形成主要由于寒气与卫气相搏结。

(对)3、漏泄是大便泄泻之症。

(错)4、肠覃的产生是由于寒气与瘀血相搏结。

(对)5、大青龙汤证的病机是:伤寒表虚,兼内有郁热。

(错)6、太阳和阳明合病者,必自发热,葛根汤主之。

(错)7、白虎加人参汤证可见恶风、恶寒。

(对)8、少阳中风证病机既与风邪有关也与火气有关。

(对)9、太阴中风的特点是四肢烦疼。

(对)10、温病都具有传染性。

(错)11、形成与春季的温热病邪可导致风温和春温。

(错)12、营分证即可由气分传入,也可由血分病变变化而来。

(错)13、战汗的预后都很好。

(错)14、温病津枯肠燥便秘者,可用增液承气汤治疗。

(错)15、夜热早凉、热退无汗是邪留阴分的独特表现。

(对)三、填空题1.《素问。

痿论》说:“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2.《素问。

玉机真藏论》认为形气相得,谓之可治;形气相失,谓之难治。

3.《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认为“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4.《灵枢。

百病始生》:“忧思伤心;重寒伤肺。

5.《素问。

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6.一般而言,三阳病的治则是以祛邪为主,而三阴病治则是以扶正为主。

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8.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9.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可与调胃承气汤。

10.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11.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12.“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13.“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14.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15.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16.皮水夹热者用越婢加术汤方,风水夹热者用越婢汤方。

17.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脏,即不识人,邪入于腑,舌即难言,口吐涎。

18.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19.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素问一类急性外感病。

20.邪入下焦为病,病变部位包括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

21.益气化湿法德代表方式三仁汤;凉血散血发的代表方是犀角地黄汤。

22.风温病初起的治疗禁忌是:邪在肺卫者,忌用辛温发汗,也不可过用寒凉。

23.春温见身热,烦躁,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欠润,脉滑数。

病机为热灼胸膈,方选凉膈散。

24.湿温初起的治疗三禁忌是指禁汗,禁下,禁润。

25.新感温病包括风温,暑温湿温、秋燥;伏邪温病包括春温、伏暑。

四、问答题。

1.如何解释“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泄泻无度谓之洞泄,寒积于内谓之寒中。

病机为:脾主长夏,而长夏多湿,湿邪困阻脾土,以致脾阳衰微,中焦虚寒,脾气不能升清,致泄泻无度。

故曰:“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2、《素问。

痿论》简述痿证的治疗原则。

《素问。

痿论》中指出痿证的治疗原则有三:1、独取阳明,阳明主肌肉,五脏六腑之海。

取阳明经资其化源。

2、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3、各以其时受月,各以脏腑所主的季节进行针刺治疗,即“因时制宜”,此法对后世子午流注等治法有一定的启发。

3、太阴病发黄与阳明病发黄如何鉴别?阳明发黄多属湿热遏于中焦,症见黄色鲜明如橘子色,伴见汗出不畅,或但寒头汗出,发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或不畅,小便赤黄不利,舌苔黄腻,脉多滑数;太阴发黄为寒湿壅滞所致,症见黄色晦暗,身无热或身冷汗出,口不渴,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迟。

4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什么?如何理解?痰饮病的治疗大法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的形成与阳虚有关,且饮邪阴凝又易最伤人阳气,而温药则可温复阳气。

同时,饮邪为阴邪,得阳则能运化,得温则行,饮亦自除,故当以温药和之。

另当一面,温药具有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行水道的作用。

所以治疗痰饮当以温药。

“和之”指用温药不能太过,非燥之、补之,而是以温运温化为主,寓调和治本之意。

5试述新感温病初起的临床表现、病机传遍及治疗原则。

新感温病初起病多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侯为主要表现。

其传变趋向是由表入里,由浅至深。

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初期治疗以透解表邪为基本大法。

代表病种如风温、秋燥等。

6、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要点(内科医师必答)7、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要点。

(内科医师必答)8、骨折的诊断要点。

(外科医师必答)诊断要点:1、明确外伤史(病理性骨折除外)。

2、受伤部位肿胀,皮下淤血,压痛,上肢成角畸形形成短缩。

3、四肢长骨骨折局部有假关节活动和骨摩擦音,功能障碍。

4、颅底骨折可有脑脊液耳鼻漏,脊柱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骨盆骨折可合并膀胱、直肠、尿道及血管损伤。

5、X线或CT检查可明确诊断。

6、注意有无并发内脏器官损伤及休克等。

9、泌尿系结石的诊断要点及急救处理。

(外科医师必答)诊断要点:1、可有尿中排出结石史。

2、肾及输尿管结石为腰腹部绞痛,放射至会阴及大腿内侧,膀胱及尿道结石呈会阴部疼痛,放射至龟头。

3、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尿频、尿急、尿中断及排尿困难。

4、腹部平片、静脉或逆行尿路造影,B超等检查有助确诊。

治疗要点:1止痛,2,抗感染,3大量饮水,适当运动,促进排石,4病情严重者,手术治疗或体外碎石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