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qled深度解析

量子点qled深度解析
量子点qled深度解析

量子点QLED电视解析或成LED后又一背光革命

2014年12月04日

过去10年,液晶技术成为显示领域的唯一主宰,未来10年,被誉为次时代显示技术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理应取缔液晶技术,成就一番霸业,就像当年液晶技术取缔体积庞大的CRT技术一样。然而,液晶技术并不愿坐以待毙,2015年将实现终极进化,如果您想知道什么才是液晶的“完美形态”,请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液晶是一种自身不能发光的物质,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能工作,这一物理特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液晶技术的“终极进化”自然需要从背光系统下手。液晶技术的背光系统主要经历了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和

W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白色发光二极管)两个阶段。

量子点QLED将液晶技术进化至“完美的终极形态”

2015年,液晶技术将迎来背光系统的“终极进化”——量子点QLED 技术,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都有革命性的突破,然而,考虑到液晶技术先天物理特性完全处于劣势,量子点QLED背光极有可能是继CCFL 背光和WLED背光之后,液晶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次革命,这也是我们将其定义为“终极进化”的原因。

2015年:三星将引领量子点QLED技术做强做大内幕可靠消息,电视领域的龙头老大,三星将会在2015年推出基于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的液晶电视(意味着三星将无限期搁浅OLED电视计划),国产方面TCL最快年底就会上市量子点QLED电视产品,LG Display作为顶尖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已经宣布量子点QLED 面板将会量产,此外还有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都会力挺量子

点QLED背光技术。那么,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为何能够令如此多的巨头为之倾倒呢

量子点QLED:技术原理/发展历程

●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

QLED是“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简写,中文译名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亦可称量子屏显示技术,这是一项介于液晶和OLED之间的新型技术,原理是通过蓝色lED光源照射量子点来激发红光及绿光,QLED核心技术为“Quantum Dot(量子点)”,量子点由锌、镉、硒和硫原子构成。

QLED构成原理

早在1983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就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数年后美国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马克·里德正式将其命名为“量子点”。

经过过年苦心研发之后,Samsung Display、LG Display、华星光电、京东方等面板制造商宣布QLED量子屏已经具备量产的条件,吹响正式商业化的号角。

●量子点QLED发展历程

2005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尔·苏利文创建QD Vision公司,随后QD Vision联手韩国LG Display和比利时化学品公司Solvay,研究并制造QLED有源矩阵显示屏,其中QD Vision负责提供量子点核心技术,LG Display负责产品生产。

QD Vision公司致力于研究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除QD Vision公司之外,来自美国硅谷的Nanosys公司也在深入研究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侧面印证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有着光

明的前景。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就是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的技术特性,事实上,从行业支持的角度就可以断定,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具有改变市场格局的资本,接下来一起来了解QLED的技术特性。

QLED技术解析:LCD的“完美形态”

●量子屏QLED技术解析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是将量子点的光学材料放入背照灯与液晶面板之间,可以使色域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甚至可以省去光源侧的偏光片,有效降低液晶显示产品(适用于液晶电视和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成本。

量子点QLED工作原理图(请结合文字说明理解)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主要包括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QLED)和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量子点具有发光特性,量子点薄膜(QDEF)中的量子点在蓝色LED背光照射下生成红光和绿光,并同其余透过薄膜的蓝光一起混合得到白光,从而提升整个背光系统的发光效果。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量子点能够将LED光源发出的蓝光完全转化为白光(传统YAG荧光体只能吸收一部分),这意味着在同样的亮度下,量子点QLED 所需的蓝光更少,在电光转化中需要的电力亦更少,有效降低背光系统的功耗总成。

量子点QLED色彩准确性高且画面更稳定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令电视亮度有效提升30~40%,背光源系统色彩转换效率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画面的色彩更亮

丽,兼顾节能环保等特点,画面亮度、色彩纯度均为WLED背光系统的2倍左右,性能提升十分明显。考虑到液晶技术的物理特性先天不足,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能够带来如此多的革命,堪称液晶技术的“完美形态”毫不为过。

量子点QLED获国际巨头鼎力支持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较OLED更稳定

目前来看,OLED市场呐喊声和媒体曝光度都很高,但在电视厂商们看来,成本低性能强的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更符合消费市场的需求,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已经正式宣布QLED量子屏将在本年度正式量产,而TCL预计于2014年年底将退出基于QLED量子屏显示技术的55英寸智能电视。QLED量子屏显示技术逆袭OLED,改变电视市场格局,不只是说说而已,更多的是实际行动。

潜力更好的OLED显示技术仍需时间完善自身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将直接与OLED正面竞争,自身也有一些优势,比如OLED制造时需要“阴罩”,而阴罩易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影响显示精准度,而QLED整个制造过程无需阴罩,规避了这一问题,长时间保持画质稳定。此外,OLED色彩不易控制,需要色彩滤光片“校正”才能显示不同纯色,而QLED 从一开始就可以显示不同纯色。QLED 发光效率比OLED高30~45%,相同画质下QLED比OLED节能2倍。

●QLED得到国际巨头品牌的鼎力支持

从量子点QLED技术特性不难发现,业内人士认为量子点QLED 显示技术具备改变电视市场格局有充分的依据,量子点QLED显示技

术能够带来更低的成本、更长的寿命、更高的亮度、更好的色彩并实现更低的功耗,堪称液晶技术的“完美形态”。

LG Display和Samsung Display宣布QLED量子屏量产根据Samsung Display科学家的说法,QLED生产成本仅为OLED 显示屏的一半,更利于市场推广。除了美国QD Vision(联手LG Display)公司和Nanosys公司之外,Samsung Display从2011年就开始研究QLED。TCL集团助理总裁兼品牌管理中心总经理梁启春曾表示:“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为旗下华星光电自行研发(仅指TCL品牌自身),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色域表现优于呼声极高的OLED 电视,而制造成本要远远低于OLED电视,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实拍对比:QLED效果完胜4K电视

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是不是吹牛看看国产品牌TCL的真机演示,对比的是一台高端4K超高清液晶电视(基于WLED背光技术),一起来

看看多个场景的对比效果,由于条件环境光线的缘故,很难完美展现两种技术之间的差异,一起来看看。

QLED画面更透亮

QLED色彩纯度更高

QLED色彩表现完胜4K(WLED)

Q

LED画质表现令人期待不已

尽管实拍对比图已经“缩小”两种显示技术的画质差异,但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已经在各个方面无悬念压制传统4K超高清液晶电视,无论是画面的透亮程度、色彩纯度、暗部细节等等,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确在画质表现上令人感到惊讶。事实证明,我们之前针对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技术解析并没有言过其实。

CES2015:大量QLED电视集体发布

●三星QLED电视将于CES2015亮相

本文开头,笔者说过量子屏QLED显示技术的引领者将会是电视领域的龙头老大——三星,根据笔者得到的可靠消息,三星将会在2015年1月初的CES2015美国消费电子展上正式发布旗下QLED电视产品,三星首批QLED电视主要有55英寸和65英寸两款,分辨率均为3840×2160超高清,定位旗舰级市场,以往的WLED背光机型将彻底与“旗舰”二字说再见。

三星2015年旗舰级电视卖点: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国产品牌中,TCL是量子点QLED电视产品倡导者,基于华星光电55英寸4K超高清液晶面板,采用3M QDEF引擎技术,画面色域高达105%,此前QLED和4K电视画质对比环节,挂壁的QLED电视正是TCL旗下的QLED电视机型。此前谈到,LG电子一直与QD Vision 合作开发量子点背光技术,不过产品上市日期暂无时间表。日系方面,目前只知道索尼有计划推出55英寸以上的QLED电视产品。

在国际面板制造企业的积极推动下,未来5年量子点显示技术将持续升温。根据行业内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在智能手机液晶面板中的渗透率将达3%,到2020年迅速增至26%;平板电脑渗透率将从2015年的2%增至2020年的15%;液晶电视面板方面,2015年市场渗透率大约只有1%,到2020年或增至9%。

O

LED显示技术:真正无需背光

笔者认为,这份行业内部的数据报道略显保守(报告为2013年11月完成),考虑到2014年整个行业的风向标迅速导向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未来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的发展速率会比预想的更快,正如4K超高清电视普及速度远远超越行业预估一样。毫无疑问,量子点QLED显示技术拥有诸多优势,这些优势足以让液晶技术继续存活于市场中,至于备受期待的OLED显示技术,强大的物理特性依旧具有

不可替代性,只是目前还看不到普及的希望。

量子点qled深度解析

量子点QLED电视解析或成LED后又一背光革命 2014年12月04日 过去10年,液晶技术成为显示领域的唯一主宰,未来10年,被誉为次时代显示技术的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理应取缔液晶技术,成就一番霸业,就像当年液晶技术取缔体积庞大的CRT技术一样。然而,液晶技术并不愿坐以待毙,2015年将实现终极进化,如果您想知道什么才是液晶的“完美形态”,请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液晶是一种自身不能发光的物质,需借助要额外的光源才能工作,这一物理特性是无法改变的,因此液晶技术的“终极进化”自然需要从背光系统下手。液晶技术的背光系统主要经历了 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冷阴极荧光灯管)和 WLED(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白色发光二极管)两个阶段。 量子点QLED将液晶技术进化至“完美的终极形态”

2015年,液晶技术将迎来背光系统的“终极进化”——量子点QLED 技术,无论是性能还是功耗都有革命性的突破,然而,考虑到液晶技术先天物理特性完全处于劣势,量子点QLED背光极有可能是继CCFL 背光和WLED背光之后,液晶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次革命,这也是我们将其定义为“终极进化”的原因。 2015年:三星将引领量子点QLED技术做强做大内幕可靠消息,电视领域的龙头老大,三星将会在2015年推出基于量子点QLED背光技术的液晶电视(意味着三星将无限期搁浅OLED电视计划),国产方面TCL最快年底就会上市量子点QLED电视产品,LG Display作为顶尖的液晶面板制造商,已经宣布量子点QLED 面板将会量产,此外还有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都会力挺量子

特朗普经济学与中美贸易失衡外文文献翻译

特朗普经济学与中美贸易失衡中英文 英文 Trump economics and China–US trade imbalances Justin YifuLin 1. Introduction The trade deficit of the Unites States, as shown in Fig, expanded from around zero before mid-1970s to peak in 2006 at $761 billion, which was around 5% of the US GDP. The trade deficit of goods was even larger, peaking at $837 billion in 2006. Though this value decreased after the 2008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t was still at a remarkably high level as $752 billion in 2016. The trade imbalances between US and Japan and other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 contributed most to the rising US trade deficits before the 1980s, while in recent years the US runs deficits mainly against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 and oil-producing economies. President Trump argues that the US trade deficit was caused by unfavorable trade agreements against the US and pledges to eliminate them by bilateral renegotiations or unilateral actions. The US–China trade imbalance has been a prime concern of President Trump ever since his election campaign in 2015. The official data provided by the US Census Bureau shows that China, the emerging major player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has been running a trade surplus with the US since 1984. China’s trade balance with the US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测试卷1(含答案)

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德谟克里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出现在希腊的100德拉克马的旧纸币上。德谟克里特的最主要成就是() A.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荷马史诗》 B.创作了《掷铁饼者》 C.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 D.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答案】C 2.某同学想了解早期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毁灭特洛伊城后渡海返回希腊的历险故事,他应该查阅的文学巨著是() A.《伊索寓言》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答案】B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足史诗、寓言和戏曲。其中古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也是目前保存的欧洲最早的文学巨著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D.《天方夜谭》 【答案】A 4.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 D.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答案】B 5.某兴趣小组排演历史剧《光荣属于希腊》,以下剧本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 A.希腊半岛港湾众多,海外贸易繁荣 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C.雅典的全体居民都有机会参加公民大会 D.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答案】C

6.有个雅典家庭,家里有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一个6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除此以外,还有一个男奴隶和一个女奴隶。若去参加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选举首席将军,这个家庭可以去几个人?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A 7.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西方文明产生较早,东方文明出现较晚 B.西方文明依托于海洋,东方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 C.西方人传统保守,东方人冒险进取 D.西方文明以农耕为主,东方文明工商业发达 【答案】B 8.初三(3)班的同学们想以“大河流域文明古国”为题材,设计一节活动课。作为活动课的标题,以下不能入选的是 A.金字塔的国度 B.古巴比伦的法典 C.雅典城邦的繁荣 D.森严的种姓制度 【答案】C 9.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 A.伯里克利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释迦牟尼 【答案】C 10.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人是万物的尺度”

2020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分析、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2020-2021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 书目、考试大纲、经验指导 一、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招生情况 070201理论物理 01统计物理 02非线性物理 03引力和相对论 04生物物理 05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理论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④959量子力学 复试内容: 面试 招生人数: 2019年本专业拟招收20人,含接收推免生14人左右 二、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参考书目推荐 北师大近几年开始不公布参考书目,以下是学长学姐推荐书目,供大家参考——

726普物综合(力热电) 《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赵凯华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959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曾谨言 三、2018年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复试分数线 四、2018 北师大理论物理考研拟录取名单 录取名单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 五.北师大理论物理专业课考研复习指导 考研跟一般的学习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要过初试的话,一定要好好的把教材和习题,看一看,做一做。 如果考北师大的话,量子力学就是看曾谨言的书,普通物理的话比较杂,我个人认为看什么书都可以的。关键在于题目,是不是符合某一个学校考研初试那个题目的难度和方向。 我当时量子力学是看的Cohen的书,这本书洋洋洒洒1600多页,但是我读起来还是比较津津有味的,因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找到对应知识点,讲得非常详细,并且有深度。虽然书厚了点,但是作为学生选择性地读的话还是比较好的,我们不需要一页页的看过去,我们只需要选择我们需要看的地方就可以。这就导致了我们考试的时候有一

普罗米修斯剧情解析

普罗米修斯剧情解析 普罗米修斯的剧情细节有相当一部分隐含了,不过导演也在剧中给出了不少提示,剧中人物的推测“这里只是他们的一个军事基地,他们知道这项研究太危险了,所以不把研究基地设在家里”,其实是导演对剧情的补充说明。 “为什么他们创造了我们,又要毁灭我们?”,女主角最终仍无法理解。 让我们从剧情来推断出答案。 电影开始时,描述了一个巨人在瀑布旁饮下一种黑乎乎的黏稠液体,然后他的身体被整个分解,但瓦解的DNA在水中重组,形成了新的原始细胞,这也是人类的起源细胞。 女主角发现了岩洞中的古老壁画,一群小人敬畏地跪拜在一个巨人的周围,巨人手指着遥远的一个星座。女主角天真地以为这是神给人的指示,要人类去追溯自己的起源。 但人们想象的和实际的却总是背道而驰,等一干人千里迢迢、欢欣鼓舞地到达目的地时,迎接他们的却是巨大的不幸,并也因此为整个人类埋下了无穷的后患。 巨人族凭借基因的先天优势创造了极度发达的文明,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渴望研制出一种足够强大,所向无敌的生化武器,那就是异形。 但他们发现,异形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创造出来的,更不用说是批量生产了。他们费尽力气研制出来的成果顶多是像蛇一样的产物,大家在电影里已经看到,最初的蛇钻进那个冒冒失失的宇航员身体里,出来以后仍然是蛇,并不能发育成异形。

但是男主角被机器人下药后,与女主角发生关系后,原本无法生育的女主角竟怀上了异形胚胎,且该胚胎已从本质上进化了,它注入那个巨人体内的蛇,成功地发育成为异形。 为什么巨人族会创造人类?这里给出两种假设。 假设1: 巨人族发现了这种创造异形的有效途径:先用他们自己的DNA创造出人类,等人类繁衍到足具规模后,再以人类为温床,大规模生产异形,地球因为得天独厚的先天环境,成为了他们的生产基地。 但人算不如天算,因为巨人族的实验产物太危险了,一次不为人知的意外事故造成异形实验品的泄露,也造成了从事此研究的所有巨人的灭顶之灾,但其中的一个巨人却没有像其它巨人那样不知所措没命地向外跑,他聪明地躲在冷藏室里,等待某一天,有个不期而遇的造访者将自己唤醒,然后继续自己宏伟的计划。天真的男女主角,幻想长生不老的大款老头,忠心耿耿地为主人服务而不择手段的机器人一起促成了巨人的计划,不,应该说促成了一半,他们阻止了巨人前往地球,但没能阻止异形的诞生。 假设2: 创造人类的巨人与创造异形的巨人分属于不同的两派。我们在开头看到巨人来到地球时所乘的飞船呈圆盘状,在外星球上看到的飞船都是弯月形的,这里我们以日派与月派代称他们。日派创造了人类,月派致力于创造异形。月派的研究成功后,准备奔赴地球,借人类来繁殖异形;日派识破了他们的计划,在紧要关头进行阻止;两派发生争斗,月派放出异形实验产物对付日派,双方死伤惨重,异形获得了最终胜利;月派的幸存者躲在休眠舱里,日派的幸存者成功逃出,并远赴地球,警告人类:“将来倘若你们具备了旅行太空的能力,记住万不能涉足此星球!”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成于更强的爆炸中。还有一点需要确定,即当两颗中子星相撞还会塌陷成为黑洞。

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论“朦胧诗”的艺术特征 唐文英 “朦胧” (ambiguity,又译“模糊”、“晦涩”和“含混”等)是一个本体论范畴。燕卜荪指出,“伟大的诗歌在描写具体的事物时,总是表达出一种普通的情感,总是吸引人们探索人类经验深入的奥妙,这种奥妙越是不可名状,其存在便越不可否认。” [1]也就是说,优秀的诗作所表达的东西都是不可名状的,因此,用清晰明确的语言根本无法将其表达出来,只有用朦胧的语言,才能引导人们去感受和思考语言之外的东西。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的探求构成朦胧诗的思想核心,而意象化、象征化、立体化和隐喻性,则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 朦胧诗是新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舒婷、北岛、顾城、江河、杨炼等)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是的,回顾朦胧诗远去的一路风尘,我们深深意识到,雷同平庸的标准件艺术终于划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下面,本文将从朦胧诗的思维方式、文本结构、语言艺术三个方面予以论述之。 一、思维方式:诗歌精神的嬗变 文革十年断裂的艺术空白为朦胧诗提供了恣意纵横的广阔诗意空间,听命于直觉的驱动,朦胧诗人们顿悟到诗歌它不能镜子般被动地再现外在生活,而应曲笔涉入折射外在生活的心理空间,从而抵达诗歌质的本性,进而对人生、社会、自我进行思考和感悟,从他们灵感迸放出来漫天的绚丽烟花里,此时的诗歌是个“在这里,寻常的逻辑沉默了,被理智和法制规定的世界开始解体,色彩、音响、形象的界限消失了,时间和空间被超越,仿佛回到宇宙的初创期,世界开始重新组合——于是发生变形。”[2]以此寄托急剧变幻的现实留在他们心灵深处的风暴。 (一)灵感迸放出了意象的火花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经过长时间的“冰川”冻结后,灵感像决口的河堤,从冰缝里迸发出来,晶莹、高洁、绚丽……它使朦胧诗人们将意象作为思维活动的主要凭借,进行艺术的感觉、思考和创造。变化莫测的婀娜灵感窜出来时,朦胧诗人们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

2018年暨南大学经济学考试真题(完整版) 考试科目名称:803西方经济学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卷)上,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假如生产某种商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则该商品的() A.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 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2. 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 A. 可以替代的 B. 完全替代的 C. 互补的 D. 互不相关的 3. 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A. 平均产量曲线仍上升 B.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C. 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D. 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 4. 长期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短期成本曲线上的点,但短期成本曲线上并非每一点都是长期成本曲线上的点,这句话()。 A. 总是对的 B. 有时对 C. 总是错的 D. 无法判断 5. 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短期均衡意味着() A. 不存在经济利润 B. 不存在正常利润 C. D. 不存在亏损 6.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下限是无效率的,因为() A.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遭受损失 B. 生产者受损,消费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 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可能得利也可能受损,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 D. 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能受损也可能得利,但社会总福利会损失 7. 一家农药生产商根据农药的浓度出售他的产品——对园艺店以低浓度处方零售,对专业园艺家则以高浓度处方出售。则该厂商实行的是() A. 一级价格歧视 B. 二级价格歧视 C. 三级价格歧视 D. 配方不同,销售对象不同,因此没有价格歧视 8.长期均衡点上的垄断竞争厂商,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A. 上升阶段 B. 下降阶段 C. 水平阶段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9.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生产要素价格、产品价格和产品边际收益均等于 4元,且此时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则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是() A. 2 B. 1 C. 4 D. 不可确定 10. 关于效用可能性边界,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有正斜率 B. 描述了契约曲线上配置的效用水平 C. 取决于初始配置的分配 D. A和B都正确 11. 如果2020年的名义GDP大于2019年的名义GDP,那么2020年的实际GDP 增长率应该()

理论物理专业深度解析

理论物理专业深度解析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理论物理是从理论上探索自然界未知的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既是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又与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其它领域的很多重大基础和前沿研究密切相关。其研究领域涉及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宇宙学等,几乎包括物理学所有分支的基本理论问题,它将推动整个物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向前发展。 2、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粒子物理及量子规范理论 02.场论与弦理论 03.宇宙学 04.中高能核物理理论 05.原子核结构理论 06.核天体物理 07.计算物理 08.凝聚态理论 (注: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3、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应具备系统的理论物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数学功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国际上的发展动向,掌握研究物质的微观及宏观现象所用的模型和方法等专业理论以及相关的数学及计算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从事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还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04量子力学 (4)804经典物理(含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注:各大院校的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 5、与之相近的一级学科下的其他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 6、课程设置:(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 基础课:高等量子力学、近代物理进展、物理学中的群论、量子场论(Ⅰ)、粒子物理(Ⅰ)、非线性物理、高等统计物理、原子分子理论(Ⅰ)、弦理论(Ⅰ)、量子多体理论(Ⅰ) 专业课:现代数学物理方法、非线性动力学、量子场论(Ⅱ)、粒子物理(Ⅱ)、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规范场理论(Ⅰ)、高等统计物理专题A——量子统计理论、高等统计物理专题

(完整word版)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专题报告 一、什么是量子点LED? 量子点LED是把有机材料或者LED芯片和高效发光无机纳米晶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具有新型结构的量子点有机发光器件。相对于传统的有机荧光粉,量子点具有发光波长可调(可覆盖可见和近红外波段)、荧光量子效率高(可大于90%)、颗粒尺寸小、色彩饱和度高、可 低价溶液加工、稳定性高等优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高色纯度的发光使得其色域已经可以超过HDTV标准色三角。因此基于量子点的发 光二极管,有望应用于下一代平板显示和照明。

表征量子点的光电参数: 1、光致发光谱(PL谱):光致发光谱反映的是发射光波长与发光强度的关系。从PL谱上可以得到发光颜色的单色性、复合发光的机制、量子点的颗粒尺寸大小及分布均匀性、本征发射峰波长等基本光学信息。量子点光致发光谱的半高宽越窄,说明量子点的发光单色性越好,器件的缺陷和杂质复合发光越少。 2、紫外可见吸收谱:量子点的紫外可见吸收谱反映的是量子点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从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可计算出量子点的禁带宽度。量子点吸收谱的第一吸收峰与光致发光谱的发射峰的偏移是斯托

克斯位移,斯托克斯位移越大,量子点的自吸收越弱,量子点的荧光强度越高。 3、光致发光量子产率:量子点溶液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是通过与标准荧光物质(一般用罗丹明6G)的荧光强度对比而测出。量子点高的量子产率能有效提升器件的发光效率,但纯核量子点沉积成薄膜后量子产率将比在溶液中的量子产率下降1到2个数量级。量子点也存在荧光自淬灭现象,这是由存在于不均匀尺寸分布的量子点中的激子通过福斯特能量转移到非发光点进行非辐射复合所引起。 二、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中的应用方案 量子点的发射峰窄、发光波长可调、荧光效率高、色彩饱和度好,非常适合用于显示器件的发光材料。量子点LED在照明显示领域中的应用方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基于量子点光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背光源技术(QD-BLU,即光致量子点白光LED);b、基于量子点电致发光特性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技术(QLED)。

朦胧诗及其叙述

朦胧诗及其叙述学习目标朦胧诗的朦胧所引起的论争情况以及发展结果朦胧诗以及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舒婷北岛顾城的创作风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异同朦胧诗的发展和变异情况什么是朦胧诗所谓朦胧诗是指以一代青年为主体的当代早期先锋诗歌运动一回顾五六十年代诗歌的特点 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二朦胧诗的出现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1979年权威性刊物《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新爱的祖国》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到1980年全国许多刊物争相刊登这些青年诗人的作品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冲击着中国文坛三朦胧诗论争的情况及论争的意义由于这些朦胧诗从内容到形式与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的颂歌战歌截然不同自然引起人们的困惑不解以至抵触特别是经过文革洗礼的的一些文人朦胧诗引起的这场论争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有着特别的意义 1全面复苏和回归五四新文学的精神 2由论争演变为一场自觉的诗歌运动并在这一运动中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3在论争中不断涌现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这些新的创作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影响着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四朦胧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注重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不再是集体的代名词也不是螺丝钉而是一个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有尊严的人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炼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五代表作家的诗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朦胧诗代表着真正的过渡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代精神是文学回到文学自身的开始因此它是当代文学史不可缺少的一笔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主要是北岛舒婷顾城北岛诗作《回答》《宣告》《雨夜》《古寺》舒婷诗作的特点在朦胧诗人中舒婷是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的诗人舒婷的诗表现出一种甜密的忧郁一种感伤的希望形成一种深情柔和的诗风舒婷以款款的吟唱抒写了人的情感世界充满了温情与包容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舒婷的诗采用了隐喻意象暗示象征通感以及打破时空等等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具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特点舒婷的诗有较强的宗教色彩舒婷的诗作《致大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落叶》《双桅船》顾城简介 1956年出身于北京13岁随父亲到山东左黄河道的农场1974年回到北京做过多种杂工1980年以后专职从事创作1993年10月9日在新西兰希基岛自杀他的诗集有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资料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 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

《详谈QLED量子点高清液晶电视55寸的我该选哪款》

《详谈QLED量子点高清液晶电视55寸的我该选哪款》【文章属性】实用性内容【文章价值】无我价值【文章分类号】D42 【文章标识号】A56 【文章语种】汉语【文章日期】2020-08-30这个夏天看什么,当然要看《乐队的夏天》第二季啦!《乐队的夏天2》集结33支乐队,达达乐队、后海大鲨鱼、Joyside等老牌乐队是属于你的青春回忆吗?白皮书乐队、椅子乐队、福禄寿等新晋乐队你又喜欢哪支呢? 《乐队的夏天2》一播出,就受到了很大的反响。夏天的确是一个适合听乐队的季节,唱响最炽热的快乐,让整个人都燥起来,犹如TCL电视将音画做到极致。但是,乐队的最大魅力在于到现场中,感受各种乐器和人声所带来的律动,而在电视机前的我们,该如何才能体验到身临其境,到现场看乐队演出的氛围中呢?TCL 55Q10 QLED全彩量子点电视,可以带给你“纯正视界,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让你更好地度过这个乐队的夏天!

TCL电视之所以可以带来媲美在现场听乐队演出的视听体验,是因为有“魔法”加持,这个“魔法”就是AI技术。TCL 55Q10 QLED电视,支持全场景AI和全能AI画质,在观看《乐夏2》时,可以四维场景优化以此来丰富画面层次,以及智能局域控光,增强明暗对比,让节目的舞台效果更好地呈现出来。如今,AI技术逐渐在每台高清液晶电视中扮演了核心角色,语音指令的功能达到了新的水平,从控制家庭影院到在电视屏幕上订购外卖,不一而足。TCL 55Q10 QLED电视的全场景,一声令下,24小时随叫随到,360°超广识别范围,只要你说一声,“小T小T,我想看《乐队的夏天2》”,马上为你找到。

TCL 55Q10 QLED全彩量子点电视拥有超高的颜值,55英寸的全景全面屏,超薄全金属机身,经典三叉星底座设计,以称得上电视届中的“西施”了。更主要的是采用QLED 原色量子点,具有十年不褪色的超长寿命,同时能带来更纯的色彩、更高的色域,带来更细腻更逼真的震撼画质。加上杜比视界Dolby Vision技术,大幅增进了电视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体验,能让你在观看《乐队的夏天2》时沉浸感满满,仿佛亲临舞台现场。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论朦胧诗的美学特征 08中基陈原 2008221102310005 摘要: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新鲜的审美经验。朦胧诗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的内心世界的表现,讲求陌生化,延长知觉的过程,突出审美的目的,构建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朦胧诗内心世界陌生化审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朦胧派诗派。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梁小斌、杨炼等为代表的一群青年诗人,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最初,他们的诗还仿佛是在继承现代派或后现代派的传统,但很快地他们开拓了新的疆域,走得更远,自成一个王国。朦胧派诗人无疑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的崛起。朦胧诗对传统诗歌艺术规范的反叛和变革,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为传统诗歌创作提供了新的审美经验。 一、由传统诗歌对客观世界的模仿走向了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朦胧诗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和细节特征的真实模仿上,而是更加注重表现人主观的内心感受和印象体验。 在过去的文学观念指导下,传统诗歌把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复杂关系人为地拉成一种的线性关系,只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和再现,而把人的内心世界排挤到不显眼的角落,即使是作为诗歌中心元素的抒情也是在一个层次或平面上展开,且往往采取直抒胸臆的方式加以表现,这与诗的真义相去甚远。诗歌应该把情感当作自己的表现对象。情感虽然受之于外,但却蓄之于心,而要表达情感就一定要注重对人内心世界的认识和表现。 “当作家抒情地、从社会意识方面来表达他对生活的思想旨趣和感情态度时,他可以首先从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特点、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向出发……在绝大多数的抒情作品中,主要的认识对象正是作家(诗人)本人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社会意识。”[1]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诗歌就不需要写外在的物象和具体的情境。只是在描写这些外在物象和具体情境时,也要将它们纳入诗人的内心世界。黑格尔说过,“抒情诗固然也要涉及具体的情境,主体在这种情境之中可以把各种各样的内容纳入他的情感和观感里,但是决定抒情诗这个基本类型的是内心生活,所以抒情诗不容许对外在现实进行广泛的描绘。”[2]朦胧诗在这一点上半点也不朦胧,它特别强调对人内心世界的表现。 正如艾青的《虎斑贝》:“在绝望的海底多少年,/在万顷波涛中打滚,/一身玉石的盔甲,/保持着最易受伤的生命,/要不是偶然的海浪把我卷到沙滩上,/我从来没有想到能看见这么美好的阳光。”诗人吟咏的对象是虎斑贝,但却并没有描摹再现虎斑贝这一具体物象的外在形貌和状态特征,而是突出表现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并且把它纳入到诗人自己的遭际命运和印象感受里加以表现,让虎斑贝的遭际命运和自己的融为一体。这也如黑格尔所说的,“在史诗里诗人把自己淹没在客观世界里,让独立的现实世界的动态自生自发下去;在抒情诗里却不然,诗人把目前的世界吸收到他的内心世界里,使它成为经过他的情感和思

普罗米修斯深度解析

这是一部极好的片子,但是看了一连串的影评,多数是骂娘的,骂娘的都是没看懂,觉得导演糊弄观众了。也有少数影评是在捧,在分析的,但又捧的地方又不对,分析也全不在点上。索性自己写一篇,给自己理思路,也给大家理思路,并请诸位冷静等待斯科特的导演剪辑版。 1. 楔子 一直很好奇中国古典小说的写法。现代小说的写法是要注意结构的,如同砌墙造屋,严丝合缝,首尾相应,不多一条梁,不少一只角。但古典小说却如同一片荒原,四野茫茫。从最遥远处的一星墨点开始勾绘宏大的框架。 西游记的开头是“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封神榜从盘古开始说起,红楼梦的开头是女娲补天,多出了块石头,故名《石头记》。镜花缘从王母过生日说起;三国和水浒算是写实派,一个从周朝说起,一个从本朝说起 此类楔子几乎成了小说必备,一番长长的叙述,但与之后要开始的故事完全脱节,往往要到了结局时分,才知道楔子的作用。就好似佛所说的因缘,楔子的存在就是为了证因果,讲道理。旧时茶馆里的说书人,讲到结局时,惊堂木一拍,听众恍然大悟,原来中心思想在这里等着你呢! 但最初故事的产生并非为了宣扬枯燥的伦理道德,而是为了纯娱乐。在那个文字还没建立的远古,无书可读,没有电影,没有电视,没有非诚勿扰和原始好声音。夜晚野兽出没,整个部落的人只能点起火堆,围坐在一起,讲天花乱坠的故事,这是消遣,也是一种安全感。 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后,依然很流行讲故事,只是讲故事这件事开始变得低俗。古人说“文以载道”,但在古人说这句话时,“文”并不包括小说。文是八股文,修身治国平天下。写小说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写黄色小说更是被人看不起,至今无人知晓写出《金瓶梅》的兰陵笑笑生的真实身份)所以,小说是不负责“载道”的,要写得跌宕起伏,吸人眼球才是正经事。 到了近一百年,五四运动,中国的小说越写越开始讲道理。于是,鲁迅就开始指责起那些只讲故事而不启民智的鸳鸯蝴蝶派来------这是题外话。 回过来说“载道”。想要“载道”又必须会讲故事,孔孟都是讲故事的好手,诸子百家在各地游说诸侯王,都是要先说段故事,然后才讲道理,于是王信服。《圣经》里全是故事,教人信仰主的奇迹,教人信仰末日审判,教人信仰信主得拯救。 故事载道,这是人类伦理的构成。 就此由言,西方伦理两个重要的来源,一个是希腊神话,一个是《圣经》。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突然病逝,帝国崩坏,四分五裂,希腊逐渐势微,罗马崛起。希腊文化,多神崇拜却一路由罗马延续了下来。公元前27年,在彻底并吞了由希腊人统治的埃及后,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那些希腊众神,只不过换了个罗马名字,继续供于庙堂中受人膜拜。

TOP20 物理学家简介

物理学家简介 1 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1564年2月15日-1642 年1月8日),意大利物理学家。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 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史蒂 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阿尔伯 特·爱因斯坦称他为现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所有试验中,最著名的该算是“质量相异者同时落 地”,这个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落体速度与其质量 成正比的理论。 2 牛顿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1643年1月4日-1727 年3月31日),英格兰物理学家。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 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 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 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一则著名的故事称,牛顿在受到一颗从树上掉落的苹果启 发后,阐示出了他的万有引力定律。漫画作品更认为,掉 落的苹果正好砸中了牛顿的脑门,它的碰撞让他不知何故 地明白了引力。 3 托马斯·杨 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年6月14日-1829 年5月29日),英国医生、物理学家,光的波动说的奠基 人之一。托马斯·杨在物理学上作出的最大贡献是关于光 学,特别是光的波动性质的研究。1801年他进行了著名的 杨氏双缝实验,证明光以波动形式存在,而不是牛顿所想 象的光粒子(Corpuscles)。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将杨的 双缝实验结果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 光的波粒二象性,后来又被德布罗意利用量子力学引申到 所有粒子上。

奥古斯丁·菲涅耳(Augustin Fresnel,1788年5月10日 -1827年7月14日),法国物理学者,是波动光学理论的 主要创建者之一。菲涅耳专门对光的属性做理论与实验研 究。 他的发现与数学演绎,发扬光大托马斯·杨的实验工作,将光 的波动学扩展至更多的光学现象。 5 法拉第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 1867年8月25日),英国物理学家,也精于化学,在电 磁学及电化学领域有所贡献。 虽然法拉第只受过很少的正式教育,这使得他的高等数学知 识(例如微积分)相对有限,但不可否认,法拉第仍是历史 上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某些科学史学家认为他是科学 史上最优秀的实验主义者。 6 麦克斯韦 詹姆斯·麦克斯韦(英语:James Clerk Maxwell),1831 年6月13日-1879年11月5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和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 之一。麦克斯韦被普遍认为是对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十 九世纪物理学家。他对基础自然科学的贡献仅次于艾萨 克·牛顿、艾尔伯特·爱因斯坦。

朦胧夜里的星光——顾城和他的诗

朦胧夜里的星光 ——顾城和他的诗 初教101 14 陈倩 【摘要】顾城,如朦胧静夜的星辰,在诗的王国里熠熠闪耀。在朦胧诗的浪潮里,他的人,他的诗是朦胧的传奇。走进顾城的诗便如同走进了孩童般纯真的世 界。围绕顾城诗歌的人文情怀、艺术特点及其诗歌与朦胧诗的渊源,我将展开一场 有关顾城诗歌的追寻。 【关键词】朦胧;黑夜;星光;顾城;时代意义;人文情怀 一、诗人同诗歌的结缘 (一)顾城的成长简介 顾城,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于北京,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里自杀身亡。三十几载青春年华,连同他斑斓的诗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朦胧如梦的年代。 顾城的父亲是当时著名的诗人顾工,“文革”开始时顾城才10岁。两年后,随父亲下放山东北部某农场放猪,空暇之余他还喜爱采集昆虫标本,并写下第一部诗集《无名的小花》。1973年(17岁)顾城随父亲返回北京,当过一段时期的木匠、搬运工、借调编辑等临时工。1979年顾城开始陆续发表作品,在青年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因《远与近》、《弧线》等引起争议,被看作是朦胧诗的主要作家之一。1980年,他以《小诗六首》参加“青春诗会” ,再掀争论,从而引发了长达六年的“朦胧诗论争”。 1987年,顾城应邀出访欧美国家作文化交流,时隔一年后便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辞职后他隐居于新西兰的激流岛。1992年,顾城荣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1993年,获得德国伯尔创作基金,留在德国进行写作。同年9月,顾城在新西兰用斧头砍死妻子谢烨(诗人雷米)后自杀,身后出版有长篇小说《英儿》(与雷米合著)、《顾城诗全编》等。 他的足迹遍布许多陌生国度,1987顾城参加了德国的明斯特国际诗歌节,而后去了英国、法国、美国、瑞典……他一路行走,一路吟唱,在诗歌的饕餮盛宴里,他是每个主场里的王。 (二)诗是顾城的性格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艺术。在顾城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可以窥见他和诗歌的游戏。顾城和朦胧诗是无法分割的,作为朦胧诗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足以引领一场潮流。人们赞誉他是

比较有前景的物理学专业

比较有前景的物理学专业: 一、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工程物理,或者核技术专业等,都包含在应用物理专业当中。 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进步,以及核技术的崛起,应用物理专业逐渐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从物理专业中细分出来,应用物理专业更强调物理学在国民工业当中的应用,物理专业则侧重于理论的研究。我国有的高校的物理系则是既包含物理学专业,也包含了应用物理专业。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应用物理专业,并且也有比较长久的历史。1926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许多著名物理学家如叶企孙、吴有训、任之恭、周培源等教授都曾在物理系任教。清华物理系培养出了不少著名科学家,如王淦昌、钱伟长、周光召等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博士都曾在清华物理系学习过。解放以来,应用物理专业作为物理系的一个专业方向,在各大高校逐渐设立,几乎所有的高等学府都建立了物理学系,其中据不完全统计,设有应用物理专业的院校共有170余所。 解放以后,我国曾进行了大规模院系调整,很多原工科院校的物理系合并调整,有的工科院校干脆就不再设物理学专业,只留下部分物理教学人员。另一方面,根据国务院的指示,为培养理工结合的新型人才,开创和发展我国的原子能科学技术,在部分学校成立了工程物理系。当时的工程物理系或者应用物理系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现在仍旧能够看到这一遗留现象,很多应用物理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仍旧是核专业。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提出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高校恢复了物理系或者应用物理系。现在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有应用物理系,或者在物理系内设应用物理专业,一大批理工结合的人才从应用物理专业涌现出来,近10年来应用物理专业又大力加强了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研究。如现在我国的北京大学物理系、中科大的应用物理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西安交通大学的理学院应用物理专业、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应用物理专业、中科院物理所等等。 国际上最著名的学府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都设有应用物理专业(AppliedPhysics),主要研究的课题包括核技术、宇航技术、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光、电学的基础开发和应用等。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应用材料如半导体等,应用仪器的研制如医学仪器、生物仪器、科研仪器等。应用物理专业的就业范围涵盖了整个物理和工程领域,融物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如具有扎实的物理理论的功底和应用方面的经验,能够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成为专家。我国每年培养本科应用物理专业人才约12000人。和该专业存在交叉的专业包括物理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半导体和材料专业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国对应用物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仍旧是供不应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