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练习题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练习题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练习题

1. 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2. 1+12 +14 +18

3. 5655334

÷37×8156 4. 231936+23463×18 +23463×83+21×23463 5. 21

31×32+3141×43+4151×54+5161×65 6. 2013

201120121-20132012?+? 7. 31519171511051715131301513121÷+++÷+++÷

++)()()(

8. )(41

1311211)511411*********()511411311211()411311211111(

++?++++-+++?+++ 9. 315×43+87719766186551754416?+?+?+?

10. 1+31+61+

121+241+481+961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速算与巧算

四年级奥数知识点:速算与巧算(一) 例1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 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例2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 +(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 解法2: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例4计算 389+387+383+385+384+386+388

解法1: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390接近,所以选390为基准数. 389+387+383+385+384+386+388 =390×7—1—3—7—5—6—4— =2730—28 =2702. 解法2:也可以选380为基准数,则有 389+387+383+385+384+386+388 =380×7+9+7+3+5+4+6+8 =2660+42 =2702. 例5计算(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解:认真观察可知此题关键是求括号中6个相接近的数之和,故可选4940为基准数. (4942+4943+4938+4939+4941+4943)÷6 =(4940×6+2+3—2—1+1+3)÷6 =(4940×6+6)÷6(这里没有把4940×6先算出来,而是运

分数的速算和巧算 1

第一讲: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大板块内容,分为三个方面系统复习和学习小升初常考计算题型. 1、 裂项:是计算中需要发现规律、利用公式的过程,裂项与通项归纳是密不可分的,本讲要求学生掌握裂项技巧及寻找 通项进行解题的能力 2、 换元:让学生能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通过等量代换讲复杂算式变成简单算式。 3、 循环小数与分数拆分:掌握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循环小数之间简单的加、减运算,涉及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主要利 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的问题. 4、通项归纳法 通项归纳法也要借助于代数,将算式化简,但换元法只是将“形同”的算式用字母代替并参与计算,使计算过程更加简便,而通项归纳法能将“形似”的复杂算式,用字母表示后化简为常见的一般形式. 知识点拨 一、裂项综合 (一)、“裂差”型运算 (1)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1a b ?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a b <,那么有1111()a b b a a b =-?- (2)对于分母上为3个或4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 1(1)(2)n n n ?+?+,1(1)(2)(3) n n n n ?+?+?+形式的,我们有: 1111[](1)(2)2(1)(1)(2) n n n n n n n =-?+?+?+++ 1111[](1)(2)(3)3(1)(2)(1)(2)(3) n n n n n n n n n n =-?+?+?+?+?++?+?+ 裂差型裂项的三大关键特征: (1)分子全部相同,最简单形式为都是1的,复杂形式可为都是x(x 为任意自然数)的,但是只要将x 提取出来即可转化为分子都是1的运算。 (2)分母上均为几个自然数的乘积形式,并且满足相邻2个分母上的因数“首尾相接” (3)分母上几个因数间的差是一个定值。 (二)、“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11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2)222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b a +=+=+???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 三、整数裂项 (1) 122334...(1)n n ?+?+?++-?1(1)(1)3 n n n = -??+ (2) 1123234345...(2)(1)(2)(1)(1)4n n n n n n n ??+??+??++-?-?=--+ 二、换元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速算与巧算(一)(含答案)-

速算与巧算(一) 速算与巧算是在运算过程中,根据数的特点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恰当,准确,灵活地运用定律,性质及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一种简便、迅速的计算。 (一)指导探索: 例1. 计算889899899989999++++ 分析与解: 观察题目的特点发现:8可以看作9189-,可以看作901-,899可以看作 9001-……,又是连加的算式。根据这个特点,可以看作9,90,900,9000与90000的 和再减去5个1的和。 889++899+8999+89999 =(9-1)+(90-1)+(900-1)+(9000-1)+(90000-1)=(9+90+900+9000+90000)-(1+1+1+1+1)=99999-5=99994 还可以这样想:889899899989999++++ 学习奥数的优点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2、训练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要使经过奥数训练的学生,思维更捷,考虑问题比别人更深层次。 3、锻炼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以及战胜难题的勇气。可以养成坚韧不拔的毅力 4、获得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最大空间。

=++++++++=++++++++=++++=4111189899899989999 489189918999189999149090090009000099994 ()()()() 例2. 计算:20191817161514134321+--++--+++--… 分析与解:这是一道加,减混合算式,由于加、减数较多,要仔细观察能不能简化计算。观察发现:20182191721614215132422-=-=-=-=-=,,,,…, 312-=,因此通过前后次序的交换,把某些数结合在一起算,比较简便。 20191817161514134321+--++--+++--… =-+-+-++-+-=++++=()()()()() 20181917161442312222 10220 ……个 例3. 44425? 分析与解:25是个特殊数,它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因此25与一个数相乘时,就要想办法从这个数中分离出4。 方法一:44425? =++?=?+?+?()40040425 400254025425 =++=10000100010011100 方法二:44425? =??=??=()()111425 11142511100 方法三:44425? =÷??=?=()() 4444254111100 11100

分数乘除法速算巧算.教师版

gillie 教学目标 分数是小学阶段的关键知识点,在小学的学习有分水岭一样的阶段性标志,许多难题也是从分数的学习开始遇到的。 分数基本运算的常考题型有 (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分化小与小化分的选择 (3)复杂分数的化简 (4)繁分数的计算 知识点拨 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技巧 在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中,到底是把分数化成小数,还是把小数化成分数,这不仅影响到运算过程的繁琐与简便,也影响到运算结果的精确度,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只机械地记住一种化法:小数化成分数,或分数化成小数。 技巧1:一般情况下,在加、减法中,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 技巧2:在加、减法中,有时遇到分数只能化成循环小数时,就不能把分数化成小数。此时要将包括循环小数在内的所有小数都化为分数。 技巧3:在乘、除法中,一般情况下,小数化成分数计算,则比较简便。 技巧4:在运算中,使用假分数还是带分数,需视情况而定。 技巧5:在计算中经常用到除法、比、分数、小数、百分数相互之间的变,把这些常用的数互化数表化对学习非常重要。 目归例题精讲 【例1】5 的分母扩大到3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考点】分数乘除法【难度】2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走美杯,五年级,初赛 【解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扩大倍数,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该为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母扩大:32-8=4 (倍),分子为:4X5=20。 【答案】20 【巩固】小虎是个粗心大意的孩子,在做一道除法算式时, 这道算式的正确答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分数乘除法【难度】2星 【关键词】走美杯,初赛,六年级 一 5 5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被除数为120 5 =75,所以正确的答案为75一:一 5=90。 8 6 分数乘除法速算巧算 把除数 5 看成了 5 来计算,算出的结果是 6 8 【题型】填空 120,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小学数学《 速算与巧算(三)》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三)》练习题(含答案) 例1 计算9+99+999+9999+99999 解: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 9+99+99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 =10+100+1000+10000+100000-5 =111110-5 =111105. 例2 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解: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1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1凑整.(如 199+1=200) 199999+19999+1999+199+19 =(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 =200000+20000+2000+200+20-5 =222220-5 =22225. 1.计算899998+89998+8998+898+88 2.计算799999+79999+7999+799+79

例3计算(1+3+5+...+1989)-(2+4+6+ (1988) 解法2:先把两个括号内的数分别相加,再相减.第一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1到1989共有995个奇数,凑成497个1990,还剩下995,第二个括号内的数相加的结果是: 从2到1988共有994个偶数,凑成497个1990. 1990×497+995—1990×497=995. 3.计算(1988+1986+1984+…+6+4+2)-(1+3+5+…+1983+1985+1987) 4.计算1—2+3—4+5—6+…+1991—1992+1993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题(含答案) 方法Ⅰ:凑整求和 【例1】大猩猩壮壮在做数学作业,它用了15分钟才做完下面几道题目,而且还错了2道! 小朋友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又快又准的算出下面各题的答案?把你的好方法给壮壮讲一讲!也当一次小老师! (1)1234+5678+8766+159+4322 (2)0.9+0.99+0.999+0.9999+0.99999 (3)91.5+88.8+90.2+270.4+89.6+186.7+91.8 (4)2000-77-41-59-23 (5)617+271-43+83-157-71 (6)3.17+7.48-2.38+0.53-3.48-1.62+5.3 (7)889+395+17 【例2】聪明宝宝快速解题,请你告诉老师你的巧妙方法! (1)75×12 (2)125×2×8×25×5×4 (3)0.125×32×0.25 (4)1.125×64×0.75 【例3】动脑想一想,找到好方法! (1)333333333×333333333 (2)54+99×99+45 (3)999×222+333×334 (4)1999+999×999 方法Ⅱ:找“基准数” 【例4】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分数)如下:86,78,77,83,91,74,92,69,84,75 .求这10名同学的总分.

【例5】某小组有20人,他们的数学成绩分别是:87、91、94、88、93、91、89、87、92、86、90、92、88、90、91、86、89、92、95、88,求这个组的平均成绩? 方法Ⅲ:分组求解 【例6】计算(1+3+5+...+2007)-(2+4+6+ (2006) 【例7】 135******** (......)(......) 333333333333333333333 ++++-+++ 【例8】计算:2008+2007-2006-2005+2004+2003-2002-2001+2000+1999-1998-1997+……+4+3-2-1 方法Ⅳ:自然数的分拆 【例9】124.68+324.68+524.68+724.68+924.68 【例10】计算:1234+2341+3412+4123 方法Ⅴ:几个小小技巧 【例11】2、4、6、8、10、12…是个连续偶数列,如果其中五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20,求它们中最小的一个.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在小学数学中,关于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怎么样才能算得既快又准确呢?这就需要我们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根据题目本身的特点,综合应用各种运算定律和性质,或利用和、差、积、商变化规律及有关运算公式,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速算和巧算不仅能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又会算得又快又准确。 一、加法中的速算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二、减法中的速算 1.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 ①300-73-27 ②1000-90-80-20-10 解:①式= 300-(73+27)=300-100=200 ②式=1000-(90+80+20+10)=1000-200=800 2.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相同尾数的减数。 ①4723-(723+189)②2356-159-256 解:①式=4723-723-189 =4000-189=3811 ②式=2356-256-159 =2100-159 =1941 3.利用“补数”把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变整,再运算(注意把多加的数再减去,把多减的数再加上)。 ①506-397 ②323-189 ③467+997 ④987-178-222-390 解:①式=500+6-400+3(把多减的3再加上)=109

小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 奥数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快来做做奥数题来锻炼自己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到的三年级速算与巧算奥数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计算时间:正确率: (1)146000÷125=(2)211211÷211=(3)7500÷25÷4= (4)264264÷7÷11÷13=(5)(130+65)÷13= (6)798÷125+202÷125=(7)432÷(8×9)= (8)21×15÷5=(9)(54×24)÷(9×4)= (10)(2×3×5×7×11×13×17×19)÷(38×51×65×77)=(11)1÷(2÷3)÷(3÷4)÷(4÷5)÷(5÷6)= (12)(110+77+88+99)÷11= 参考答案 (1)146000÷125(2)211211÷211 (3)7500÷25÷4 =146×1000÷125 =211×1001÷211 =7500÷(25×4)=146×8 =1001 =7500÷100 =1168 =75 (4)264264÷7÷11÷13 (5)(130+65)÷13 =264×1001÷(7×11×13) =130÷13+65÷13 =264×1001÷1001 =10+5 =264 =15 (6)798÷125+202÷125(7)432÷(8×9) =(798+202)÷125 =432÷8÷9 =1000÷125 =54÷9

=8 =6 (8)21×15÷5 (9)(54×24)÷(9×4) =21×3 =54×24÷9÷4 =63 =54÷9×24÷4 =6×6 =36 (10)(2×3×5×7×11×13×17×19)÷(38×51×65×77)=(2×19÷38)×(3×17÷51)×(5×13÷65)×(7×11÷77)=1 (11)1÷(2÷3)÷(3÷4)÷(4÷5)÷(5÷6) =1÷2×3÷3×4÷4×5÷×6 =1÷2×6 =3 (12)(110+77+88+99)÷11 =110÷11+77÷11+88÷11+99÷11 =10+7+8+9 =34

速算与巧算(后附答案)

速算与巧算(后附答案) 一【要点提示】 1、简便运算是计算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一些简便算法,有助于提高我的 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而简便算法往往要根据一定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通过对算式进行 “有的放矢”从而使计算简便。 2、在巧算的方法里,蕴含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法。即把所给的算式,根据运 算定律和运算性质,或改变它的运算顺序,或凑整,从而变成一个易于算出结果的算式。 3、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添括号、拆分法。 除法的性质:如 4、在分解因数凑整相乘时,记住一些特殊的积有益于速算,如25=10 25 258=200 1258=1000 6258=5000等等。但是,凑整法需要灵活运用,要想算的快 又准,最根本的是抓住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乘、除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二【经典题型】 例1计算 (1)9+99+999 (2)479+478+477+476+481+482 (3)326+289+74-189 (4)354+(146-78) (5) 735-(335-287) (6)735-487+187 【模仿提升】 第1页共 5 页

1、99999+9999+999+99+9 2、9+98+997+9996+99995 3、80+81+82+83+84+85 4、998+999+1000+1001+1002 5、1306-889-306 6、2426-589+74+889 7、564-(212-236) 8、639+(410-239) 9、632-385+185 10、458-889+1889 11、12345+23451+34512+45123+51234 第2页共 5 页

二年级关于速算与巧算的专项练习题

二年级关于速算与巧算的专项练习题 一、“凑整”先算 1. 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 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 前面;然后再把53+47 的和算出来. 2. 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 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 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 31+69=100凑整先算. 3. 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2)28+28+28 =(28+2)+(28+2)+(28+2)-6 =30+30+30-6=90-6=84 这样想:因为28+2=30可凑整,但最后要把多加的三个 2 减去. 二、改变运算顺序:在只有“ +”、“ -”号的混合算式中,运算顺序可改变计算:(1)45-18+19 (2)45+18-19 解:(1)45-18+19=45+19-18 =45+(19-18)=45+1=46 这样想:把+19带着符号搬家,搬到-18 的前面. 然后先算19-18=1. (2)45+18-19=45+(18-19) =45-1=44 这样想:加18减19的结果就等于减 1. 三、计算等差连续数的和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相等的一串数就叫等差连续数,又叫等差数列,如:1,2,3,4,5,6,7,8,9 1,3,5,7,9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速算与巧算(二)

四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一周速算 与巧算(二) 专题简析; 乘、除法的巧算方法主要是利用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以及积、商的变化规律,通过对算式适当变形,将其中的数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使这道题计算中的一些数变得易于口算,从而使计算简便。

例1;计算325÷25 分析与解答;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计算题简便。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习一 计算下面各题。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例2;计算25×125×4×8 分析与解答;经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在这道连乘算式中,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与1000相乘就简便了。这就启发我们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 练习二 计算下面各题。 125×15×8×4 25×24 25×5×64×125 125×25×32 75×16 125×16

例3;计算(1)(360+108)÷36 (2)(450-75)÷15 分析与解答;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除这两个数,再求出两个商的和(或差)。利用这一性质,可以使这道题计算简便。 (1)(360+108)÷36 (2)(450-75)÷15 =360÷36+108÷36 =450÷15-75÷15 =10+3 =30-5 =13 =25 练习三 计算下面各题。 1.(720+96)÷24 2.(4500-90)÷45 3.6342÷21 4.8811÷8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一)》练习题(含答案) 我们在进行加法的巧算时,经常运用以下两个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 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将此运算律推广,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将此运算律推广,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我们在进行减法运算时,经常运用以下性质: (3)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4)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 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5)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 “-”变为“+”.如:a+b-c=a+(b-c) a-b+c=a-(b-c),a-b-c=a-(b+c) (一)分组凑整法 【例1】(★★奥数网原创题)计算:(1)17+29+33+71+28+12 (2)168+253+32 (3)(1350+49+68)+(51+32+1650) (4)358+127+142+73 分析:在这个例题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分组凑整的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原式=(17+33)+(29+71)+(28+12) =50+100+40 =190 (2)原式=(168+32)+253 =200+253

四年级小学生奥数速算与巧算例题及练习题

四年级小学生奥数速算与巧算例题及练习题 【导语】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国内的奥数竞赛,国际间的奥数竞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奥数在其它一些国家并不表现出“病入膏肓”,相反,奥数成了一些国家发现杰出数学人才的平台。 【篇一】【例题】计算489+487+483+485+484+486+488 【思路导航】认真观察每个加数,发现它们都和整数490接近,所以选490为基准数。 489+487+483+485+484+486+488 =490×7-1-3-7-5-6-4-2 =3430-28 =3402 想一想:如果选480为基准数,可以怎样计算?. 练习题: 1.50+52+53+54+51 2.262+266+270+268+264 3.89+94+92+95+93+94+88+96+87 4.381+378+382+383+379 5.1032+1028+1033+1029+1031+1030 6.2451+2452+2446+2453 【篇二】【例题】计算下面各题。 1. 248+(152-127) 2. 324-(124-97) 3. 283+(358-183) 【思路导航】在计算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有时为了使计算简便可以去括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的加号就要变成减号,减号就要变成加号。 2.324-(124-97) =324-124+97 =200+97 =297 3.283+(358-183) =283+358-183 =283-183+358 =100+358=458 我们可以把上面的计算方法概括为: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掉括号不变号;括号前面是 减号,去掉括号要变号。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教师版)

分数加减法速算与巧算 教学目标 本讲知识点属于计算板块的部分,难度并不大。要求学生熟记加减法运算规则和运算律,并在计算中运用凑整的技巧。 知识点拨 一、基本运算律及公式 一、加法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即:a+b=b+a 其中a,b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7+8=8+7=15. 总结:多个数相加,任意交换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他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 其中a,b,c各表示任意一数.例如,5+6+8=(5+6)+8=5+(6+8). 总结:多个数相加,也可以把其中的任意两个数或者多个数相加,其和不变。 二、减法 在连减或者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要带数字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例如:a-b-c=a-c-b,a-b+c=a+c-b,其中a,b,c各表示一个数.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变为“-”,“-”变为“+”.如:a+(b-c)=a+b-c

a-(b+c)=a-b-c a-(b-c)=a-b+c 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括号时: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不变;如果添加的括号前面是“-”,那么括号内的数的原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如:a+b-c=a+(b-c) a-b+c=a-(b-c) a-b-c=a-(b+c) 二、加减法中的速算与巧算 速算巧算的核心思想和本质:凑整 常用的思想方法: 1、分组凑整法.把几个互为“补数”的减数先加起来,再从被减数中减去,或先减去那些与被减数有 相同尾数的减数.“补数”就是两个数相加,如果恰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就把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补数”. 2、加补凑整法.有些算式中直接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或“拆数”凑整. 3、数值原理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相加,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4、“基准数”法,基准当几个数比较接近于某一整数的数相加时,选这个整数为“基准数”(要注意把 多加的数减去,把少加的数加上) 【例 1】1141041004 2282082008 +++=_____ 【考点】分数约分【难度】1星【题型】计算【关键词】2008年,希望杯,第六届,五年级,一试 【解析】原式=1111=2 2222 +++ 【答案】2 【例 2】如果 111 207265009A +=,则A=________(4级) 例题精讲

奥数试题四年级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1、填空。 a×b×c=a×( ×) a×(b+c)= ×+× a÷b÷c=a÷( ×) a-b-c=a-( +) 2、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3×47=47 427+99=427100 653-98=653100 25×19×4=() ×19 62×45+38×45=() 45 48÷5÷4=480() 398-45-155=398() 1、计算。 ⑴946-(246+65) ⑵378-144+222-56 2、计算。 ⑴67×99 ⑵67×99+99 ⑶85×101 ⑷85×101-85 ⑸57×63-57+38×57 ⑹44×56+22×88

⑺125×32×25 ⑻25×44 ⑼7800÷25÷4 通过本次学习,我觉得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要注意凑整,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从简单的想起,找规律,还有 。 第一部分必做题 1、(☆)直接写得数。 15×8=25×8= 463-98=3×8×125= 25×13×4=310-101= 324+157+676=158-72-28= 376-(176+150)=874-125+126-375= 73×19+27×19=51×121-51×21= 480÷(8×4)=270÷18=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计算简便。 457-63-137××25 826+-727000÷15÷

3、计算。 ⑴(☆)378-144+222-56⑵(☆)1308-(308+149)⑶(☆)863+(245+137) ⑷(☆☆)726-(391-174) 4、计算。 ⑴(☆)77×99 ⑵(☆)53×101 ⑶(☆)93×49+93 ⑷(☆)87×201-87 ⑸(☆)125×56 ⑹(☆)88×125 ⑺(☆☆)13×25-25 ⑻(☆)98000÷125÷8 ⑼(☆)25×32×125 ⑽(☆)7200÷15÷6 ⑾(☆)4500÷25÷4 ⑿(☆)5000÷125÷8 ⒀(☆)5400÷45 ⒁(☆)4200÷28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速算与巧算》练习题(含答案) 【复习1】(我爱数学夏令营)计算:6.11+9.22+8.33+7.44+5.55+4.56+3.67+2.78+1.89 分析:原式=(6.11+1.89)+(9.22+2.78)+(8.33+3.67)+(7.44+4.56)+5.55=8+12+12+12+5.55=49.55 【复习2】(06香港圣公会小学奥林匹克)计算:3.72-2.73+4.6+5.28-0.27+6.4 分析:原式=(3.72+5.28)+(4.6+6.4)-(2.73+0.27)=9+11-3=17 . 【复习3】(华罗庚学校五年级入学考试试题)8×(3.1-2.85)×12.5×(1.62+2.38)-3.27 分析:初看这道题好像不能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但是里面有特殊数8、12.5,所以可以先算一步,再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原式=8×0.25×12.5×4-3.27=(8×12.5)×(0.25×4)-3.27=100-3.27=96.73 【复习4】(04陈省身杯数学邀请赛)(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7 分析:原式=(5+6+7+8+9)×11111÷7=5×11111=55555 . 观察可知5、6、7、8、9在万、千、百、十、个位各出现过一次 . 【复习5】计算:l-2+3-4+5-6+…+2005-2006+2007 分析:原式= l+3-2+5-4+7-6+…+2005+2007-2006=1+1×1003=1004 ,分组求和的思路. 在速算的过程中,如果加入运算律的应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一起先来看看常用的 一些运算律和结论吧! 在计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是灵活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律有: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分配律: a(b+c)=ab+ac (反过来就是提取公因数)

奥数 速算与巧算练习题

第一讲速算与巧算 一、知识点: 1.要认真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算式中运算符号的特点。 2.掌握基本的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掌握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如等差数列求知、凑整、拆数等等。 二、典例剖析: ++++ 例(1)19199199919999199999 练一练: +++++= 898998999899998999998 +-+-++-+ 例(2)10099989796321 练一练: +--++--++---++ 989796959493929190894321 ? 例(3)1111111111 练一练: ? 2222222222 +++ 例(4)1234314243212413 练一练: ++++ 5678967895789568956795678 ++++++ 例(5)339340341342343344345 练一练: (445443440439433434)6 +++++÷ ?+?-? 例(6)482594115932359

练一练: ?+? 9999222233333334 ?-? 例(7)200920102010201020092009 练一练: ?÷÷9898989899999999101010111111111 ++?++-+++?+ 例(8)(11637)(163756)(1163756)(1637)练一练: ++?++-+++?+ (31735)(173549)(3173549)(1735) 模拟测试(1)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 ++++-++++= 1)(1351989)(2461988) ÷= 2)4545001125 ÷+÷= 3)2772283496535 ++++++= 4)389387383385384386388 ++++++= 5)123234345456567678789 ?= 6)444433333 ?+?+?= 7)347696533130619 +?÷?-= 8)(569672428)(429672103) ++++= 9)777777777777777 ?-?+?-?++?-?= 10)20201919181817172211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 ÷÷÷÷÷÷的结果 1)求5(711)(1116)(1635)

分数的巧算教师版

分数的速算与巧算 (一)分数巧算(求和) 分数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直接运用一些公式来计算,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 2、图解法,将算式或算式中的某些部分的意思,用图表示出来,从而找出简便方法。 3、裂项法,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先将其中的一些分数做适当的拆分,使得其中一部分分数可以互相抵消,从而使计算简便。 4、分组法,运用运算定律,将原式重新分组组合,把能凑整或约分化简的部分结合在一起简算。 5、代入法,将算式中的某些部分用字母代替并化简,然后再计算出结果。 典型例题 一、公式法: 计算:20081+20082+20083+20084+…+20082006+2008 2007 分析:这道题中相邻两个加数之间相差2008 1 ,成等差数列,我们可以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 项+末项)×项数÷2来计算。 20081+20082+20083+20084+…+20082006+2008 2007 =(20081+20082007)×2007÷2 =211003 二、图解法: 计算:21 +41+81+161+321 +64 1 分析:解法一,先画出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21 +41+81+161+321 +64 1=1-641=6463 解法二:观察算式,可以发现后一个加数总是前一个加数的一半。因此,只要添上一个加数 64 1 ,就能凑成 32 1 ,依次向前类推,可以求出算式之和。 21 +41+81+161+321 +64 1 =21 +41+81+161+32 1 +(641+641)-641 =21 +41+81+161+(321+32 1 )-641 ……

奥数题速算与巧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巧算 【基础再现】 四则混合运算要算得好、算得巧,既合理又灵活,就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当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内的,后算括号外的;先乘除,后加减”。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注意根据算式中运算符号及数字的特征,运用运算定律、性质以使运算简捷。 【重难考点】 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知识扩展】 1、加减法运算的性质 ①a+b-c=a-c+b ②a+(b-c)=a+b-c ③a-b-c=a-c-b ④a-(b+c)=a-b-c ⑤a-(b-c)=a-b+c=a+c-b 2、乘除法运算的性质 ①a÷b÷c=a÷c÷b=a÷(b×c) ②a×b÷c=a÷c×b=b÷c×a ③(a×b)÷c=a÷c×b=b÷c×a) ④a×(b÷c)=a×b÷c ⑤a÷(b÷c)=a÷b×c=a×c÷b ⑥a÷b=(a×n)÷(b×n)=(a÷n)÷(b÷n)(n≠0) 3、乘除分配的性质 ①(a-b)×c=a×c-b×c ②(a+b)÷c=a÷c+b÷c (a-b)÷c=a÷c-b÷c 【典型例题】 例一、计算。 1、843+78-43 2、843-86+157 例二、计算下列各题。 1、25×96×125 2、75000÷125÷5

3、81+791×9 4、53×50+50×47 5、395×27+395×72+395 例三、计算下列各题。 1、(56+64)÷8 2、105÷72+456÷72+447÷72 3、(150-45)÷15 4、2280÷34-648÷34+476÷34 例四、计算下列各题。 1、32+64+128+256 2、1+2+3+......+98+99+100 3、125×24 4、68×101 5、1001×374 6、210÷6÷5 【即时训练】 ×× 2、48×29+13×16 3、(9999+8100)÷9-111 4、1999×× 5、85000÷125÷8 2、48×29+13×16 3、(9999+8100)÷9-111 4、1999×× 5、999×778+333×666 6、265×480+7350×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