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sw_建筑电气防火
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要求

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要求建筑电气防火方案是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的目的是保障建筑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并为电气设备的维护、维修和检修工作提供指导。
本文将从规范要求的角度,对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进行阐述。
首先,在编制建筑电气防火方案时,需要参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例如,《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以及国家标准GB 50016-2014《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要求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维护和管理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其次,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要求对建筑内电气线路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布设。
首先,要将不同电气线路的负荷合理分配,避免过负荷使用,以减少线路过载引发的电气火灾风险。
其次,要对电气线路进行合理的布线,避免过长的线路,防止线路过载和短路引起的火灾隐患。
另外,建筑电气防火方案对建筑内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也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首先,在选择电气设备时,要选择具有合格认证和检测报告的产品,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在安装电气设备时,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还要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此外,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还要求建筑内设置合适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自动灭火系统可以及时、有效地扑灭火灾,避免火势扩大。
这些系统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确保其功能和性能的可靠性。
最后,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还要求建筑内的人员进行相关的防火知识培训。
人员需要了解建筑内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日常维护注意事项,增强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提高对火灾的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要求的核心是保障建筑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
它要求对电气设备的选择、安装、维护和管理进行严格控制,同时要求建筑内设置合适的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与安全防护

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与安全防护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安装过程中,防火与安全防护是关键的考虑因素。
它们对于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物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讨论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和安全防护措施。
1. 材料选择在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选择电线与绝缘材料时,应优先选择阻燃性能好的材料。
这些材料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焰蔓延,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此外,还应确保电气设备的外壳和连接器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以防止电弧或火源蔓延。
2. 线路布局在建筑电气系统的线路布局中,应考虑到火灾发生时的安全疏散和灭火需求。
为了确保人员能够顺利疏散,应避免将电线敷设在疏散通道或逃生楼梯旁边。
同时,在重要的区域应设置灭火设备,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手动灭火器等,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3. 电气设备的保护为了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电气系统中应安装短路保护器、过载保护器和接地保护器等装置,以防止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意外事故。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可靠性。
4. 防雷与接地保护在建筑电气系统中,防雷与接地保护措施也是不可忽视的。
建筑物应配备良好的接地系统,以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有效地排除雷击引起的电流。
同时,还应设置防雷装置,如避雷针,以减少雷击对电气设备的破坏。
5. 灭火系统的应用在建筑电气系统中,灭火系统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除了上文提到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气体灭火系统或泡沫灭火系统等。
这些系统能够迅速并有效地扑灭火灾,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系统的防火与安全防护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正确的材料选择、合理的线路布置、有效的电气设备保护、防雷与接地保护以及灭火系统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措施,从而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建筑工程安全用电防火措施

建筑工程安全用电防火措施在建筑工程中,用电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如漏电、电火灾等问题。
因此,建筑工程中的用电必须做好防火工作,包括以下措施:设计阶段在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做好防火措施的规划和设计工作:1. 设备选型使用具有防火功能的设备和材料,如保护管、防火线缆、防爆开关等。
这些设备能够长时间稳定工作,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能,能够有效避免电火灾的发生。
2. 回路布局在设计工作中要合理选择电源回路、回路保护及分配盘等设备。
这些设备布局要合理、连线清晰,并且应该使用易于发现的颜色,增加了解程度,减少意外发生。
3. 负荷增量计算在计算负荷增量时,应考虑可靠性,并做好电气保护及接地系统的设计,增加电路退役后的安全性。
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需要制定针对用电安全的管理策略:1. 定期检修定期对用电设施进行检修,防止老化和故障,减少运行中的意外风险。
2. 保持通道畅通室内留出电气设备的安全距离和通道,防止因走廊、过道、转弯等障碍物堆放影响电气安全,导致意外火灾的发生。
3. 安全用电教育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培训,普及电气常识,增强工作人员的用电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防火设施在建筑工程中,需要配置一些针对用电火灾的防火设施:1. 火灾报警器打火机灰分、过载及外力损坏等都会导致电气设备和线路着火,因此,安装火灾报警器来预警,减少电气火灾危害。
2. 灭火器在施工现场、电气机房、配电室等场所应配备灭火器设备,及时消除一些小规模起火。
3. 消防保护在电气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连接外部火灾控制和报警中心,以及做好门等通道防火措施。
总结建筑工程的用电安全我们必须要重视,只有加强计划管理,进行工作人员安全措施培训,安装必要的防火设施,才能预防电气火灾的发生,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的安全完整。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1 电 气

11 电气11.1 消防电源及其配电11.1.1 建筑物、储罐(区)、堆场的消防用电设备,其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1 除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工作塔外,建筑高度大于50m 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的消防用电应按一级负荷供电;2 下列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 的工厂、仓库;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 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3)座位数超过1500 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 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楼、电信楼和财贸金融楼,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 的其它公共建筑;3 除本条第1、2 款外的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等的消防用电可采用三级负荷供电;4 消防电源的负荷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 的有关规定。
11.1.2 一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且自动启动方式应能在30s 内供电。
11.1.3 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
11.1.4 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11.1.5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与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11.1.6 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暗敷时,应穿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2 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时,敷设在电缆井、电缆沟内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 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4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建筑电工防火安全要求

建筑电工防火安全要求建筑电工在防火安全方面有着重要的要求。
电力是建筑物中最常用的能源之一,但也是最具潜在危险的因素之一。
因此,在设计、施工和使用建筑电气设备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的防火安全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及其使用者免受电气火灾的威胁。
以下是建筑电工防火安全要求的详细说明。
1. 电气设备的选择和设计要合理。
在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和电气负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的选型和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且要保证设备的质量可靠,防火性能良好。
2.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规范。
建筑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包括设备的布线、接地、绝缘等方面。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场所或需要保持防火分区的区域,应采取特殊的防火安全措施,如使用阻燃材料进行绝缘和包裹。
3. 电气线路的保护要完善。
电气线路应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场所的不同,采取适当的防火保护措施。
例如,线路可以使用防火隔断将其分隔开来,并且线路的通道和通道口要保持通畅,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疏散。
4. 电气设备的运行与维护要定期检查。
建筑电气设备在运行和维护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可靠。
对于老化或损坏的电气设备,在及时修复或更换之前,应停止使用以避免火灾隐患。
5. 防火设施及消防联动要配套。
在建筑物的电气设计中,要考虑与其他防火设施的配合,如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等。
电气设备与其他防火设施之间应有联动关系,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实现自动报警、联动控制和应急疏散等功能。
6. 电气设备使用和操作要规范。
建筑物的使用者应按照电气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来正确使用和操作设备。
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场所,应禁止随意接插电器和乱拉乱动电线,以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7. 定期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和培训。
定期进行建筑电工的火灾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还应对建筑物使用者和电工进行防火安全培训,提高其防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建筑电气消防技术

建筑电气消防技术概述建筑电气消防技术是指应用电气工程原理和消防工程知识,为建筑提供安全的电气系统和灭火设备。
这项技术的目标是在保障建筑物正常用电的同时,能够有效预防火灾的发生和扩散,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建筑电气消防系统的组成建筑电气消防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气系统设计:设计防火墙、防火通道和消防电力配电系统,确保建筑物内部的电气设备在火灾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并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
2.火灾报警系统:通过烟感、火焰、热感等感应器件,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并迅速报警,以便采取紧急救援措施。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启动喷水设备进行灭火,有效抑制火势的蔓延。
4.气体灭火系统:利用高压气体击溃火场内的火源,迅速灭火,并避免二次爆炸的风险。
5.电气设备灭火:通过防火包覆、阻燃处理等措施,使电气设备在火灾时不引发短路、爆炸等危险。
6.疏散照明系统:为火灾发生时的建筑物内人员提供紧急照明,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
实施建筑电气消防技术的步骤实施建筑电气消防技术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火灾风险评估: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其火灾隐患,为后续的技术设计提供依据。
2.技术设计:根据火灾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技术设计,确定电气系统的布局、消防设备的选型和布置等。
3.施工安装:根据技术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安装工作,包括电气线路的敷设、消防设备的安装等。
4.调试验收:在施工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完备。
5.定期维护:建立定期维护计划,对电气系统和消防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保障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建筑电气消防技术的应用建筑电气消防技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中,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场所,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商业中心:商业中心通常人流量大,火灾风险较高。
通过应用建筑电气消防技术,能够及时检测火灾隐患并报警,保障人员疏散的安全。
2.酒店和宾馆:在住宿场所如酒店和宾馆中,消防安全尤为重要。
建筑电气防火措施

建筑电气防火措施在建筑物中,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如果不加以控制,电气故障可能会成为一种严重的火灾与人身伤害的风险。
因此,在建筑电气系统中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建筑电气防火方面的措施。
额定电压合理设计和选用首先,在建筑电气设备的选用方面,需合理设计和选择相应的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的大小是决定电力系统中组件尺寸和材料的一项重要指标。
如若选用的额定电压高于实际需要,将会增加线路能量损耗,同时增加电线、配电盘等设备的大小。
相反,若选用的额定电压过低,在电气负荷较高和电气故障影响下,将会导致电力系统设备过载及其相应的热量损失,进而引发火灾等安全问题。
电气设备的阻燃要求其次,在电气设备的选用方面,需要考虑其阻燃能力。
在建筑物的电气设备中,只有采用了阻燃性能更好的设备才能有效地降低火灾的风险。
例如,选用阻燃合金制成的线杆和配电盘,可大大减小电气隐患带来的火灾风险。
除此之外,建筑电气设施中的电缆材料、绝缘材质等,也应考虑到其阻燃等级,并作出相应的选择。
操作规程和自动关闭系统除了电气设备的选用,防火措施中的操作规程则显得同样重要。
在一些可能引发火灾风险的工作和操作中,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规程。
例如,在操作带有电流的线路、灯具及其他建筑电气设备时,工作人员应尽可能佩戴好绝缘手套、绝缘鞋、绝缘衣等安全装置。
此外,一些现代化的建筑电气设备,也已经配备了自动关闭开关系统,以在电气故障时自动切断电源,防止火灾产生。
定期检测及维护最后,建筑电气防火措施中的检测与维护也是非常关键的。
在常规的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电气故障而导致火灾的风险,需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与维护。
建筑物电力系统的定期检测包括全部配电设备的检测、各类电气设备的定期维护和绝缘性能检测等。
只有通过定期维护和检测建筑电气设备,才能有效地降低火灾的可能性。
结论在建筑电气防火方面,选用合理额定电压、选用阻燃材料、遵守操作规程、自动关闭系统和定期检测及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

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建筑电气防火方案规范1. 前言建筑电气防火方案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不受火灾的影响,同时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损害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范。
本方案旨在确保建筑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火灾风险,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2. 规范要求(1)建筑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的要求;(2)电线电缆应选择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敷设和保护;(3)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应设置独立的电气防火间,确保其与其他区域的火灾不相互蔓延;(4)建筑物内部应设置合适的消防设备,如灭火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5)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6)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应设置过载、短路等保护装置,以避免发生火灾事故。
3. 设备选型(1)建筑电气设备应选择具有较高防火性能的产品,如具有自熄性能的开关、插座等;(2)电线电缆应选择阻燃、耐火、耐高温等性能较好的产品;(3)电气设备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严禁使用伪劣和假冒产品。
4. 设备敷设(1)电线电缆应按照规范要求敷设,严禁在易燃可燃物体上方敷设;(2)敷设电线电缆时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不必要的电线材料接触引起火灾;(3)电缆穿过隔墙、楼板等部位时,应设置防火套管,以防止火灾蔓延;(4)电箱、开关箱等设备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以保证散热和防止过热引起火灾。
5. 定期检测维护(1)建筑物内部电气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2)电线电缆的接头应定期检查,如发现松动、破损等情况,应立即修复;(3)对于老化、损坏的电缆要及时更换,以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4)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防止因设备失效导致火灾。
6. 火灾应急预案(1)制定建筑电气设备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2)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案执行的有效性;(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4)建立火灾报警系统,确保火灾能及时报警,并安排专人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
学习要求:
了解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电气线路保护措施。
掌握照明器具、电气装置和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
第一节电气线路防火
知识点:电线电缆的选择
(一)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的湿度、化学腐蚀性、温度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
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面积,在经计算所需导线截面面积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裕量
(二)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
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电线电缆;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靠的回路,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面积为6mm2及以下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三)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1.普通电线电缆
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的适用温度范围为-15℃~60℃,使用场所的环境温度超出该范围时,应采用特种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发有毒烟气,不适用于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交联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不具备阻燃性能,但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橡胶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较好,能够在严寒气候下敷设,适用于水平高差大和垂直敷设的场所,橡胶电线电缆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
2.阻燃电线电缆
阻燃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燃烧,能使火焰仅在限定范围内蔓延,撤去火源后,残焰和残灼能在限定时间内自行熄灭的电缆阻燃电缆按燃烧性能分为阻燃1级电缆和阻燃2级电缆两大类。
电线电缆成束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
当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考虑在将来增加电缆时,也能符合阻燃等级,宜按近期敷设电缆的非金属材料体积预留20%裕量。
电线在槽盒内敷设时,也宜按此原则来选择阻燃等级。
在同一通道中敷设的电缆应选用同一阻燃等级的电缆。
阻燃和非阻燃电缆也不宜在同一通道内敷设。
非同一设备的电力与控制电缆若在同一通道敷设时,宜互相隔离直埋地电缆、直埋入建筑孔洞或砌体的电缆及穿管敷设的电线电缆,可选用普通型电线电缆。
敷设在有盖槽盒、有盖板的电缆沟中的电缆若已采取封堵、阻水、隔离等防止延燃的措施,可降低一级阻燃要求。
3.耐火电线电缆
耐火电线电缆是指规定试验条件下,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
耐火电缆按绝缘材质可分为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
有机型主要是采用耐800℃高温的云母带以50%的重叠搭盖率包覆两层作为耐火层;外部采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为绝缘,若同时要求阻燃,只要绝缘材料选用阻燃型材料即可。
有机型耐火电缆加入隔氧层后,可以耐受950℃高温。
无机型是矿物绝缘电缆。
它是采用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铜管作为护套的电缆,国际上称为Ml电缆。
耐火电缆主要适用于在火灾时仍需要保持正常运行的线路,如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
(四)电线电缆截面面积的选型原则
①通过负载电流时,线芯温度不超过电线电缆绝缘所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
②通过短路电流时,不超过所允许的短路强度,高压电缆要校验热稳定性,母线要校验动、热稳定性。
③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内。
④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⑤低压电线电缆应符合负载保护的要求,TNT系统中还应保证在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能断开电路。
知识点: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
(一)短路保护
(二)过载保护
过载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①线路计算电流小于或等于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后者应小于或等于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
②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小于或等于1.45倍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
需要注意的是,当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为约定时间内的约定动作电流;当保护电器为熔断器时,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为约定时间内的熔断电流。
(三)接地故障保护
当发生带电导体与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可导电部分、PE线、PEN线、大地等之间的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必须切断该故障电路。
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选择应根据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电气设备使用特点及导体截面面积等确定。
第二节用电设备防火
知识点:照明器具防火
(一)电气照明灯具的选型
灯具的选型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和照明质量的要求,又要满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1)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灯具,灯具的各种部件还应进行防腐处理。
(2)潮湿的厂房内和户外可采用封闭型灯具,也可采用有防水灯座的开启型灯具。
(3)可能直接受外来机械损伤的场所以及移动式和携带式灯具,应采用有保护网(罩)的灯具。
(4)振动场所(如有锻锤、空压机、桥式起重机等)的灯具应具有防振措施(如采用吊链等软性连接)。
(5)人防工程内的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型灯具;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蓄电池室等房间应采用密闭型灯具;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6)爆炸危险环境灯具的选型应符合《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的规定。
知识点:电气装置防火
电气装置是指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具有为实现特定目的所需的相互协调的特性。
(一)开关防火
(二)熔断器防火
(三)继电器防火
(四)接触器防火
(五)启动器防火
(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火
(七)低压配电柜防火
知识点:电动机防火
如果电动机选型不合理、本身质量差或使用维护不当等都可能造成铁心、绕组等部件发热而引发火灾。
如下图所示。
因绝缘损坏烧毁的电动机
(一)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
电动机的具体火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载
2.断相运行
3.接触不良
4.绝缘损坏
5.机械摩擦
6.选型不当
7.铁心消耗过大
8.接地不良
(二)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功率和形式。
2.合理选择启动方式。
3.正确安装电动机。
电动机附近严禁堆放可燃物,附近地面不应有油渍、油棉纱等易燃物。
4.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
5.启动符合规范要求。
6.加强运行监视。
7.加强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真题·单选】
燃煤发电厂的碎煤机房设置照明灯具时,应选择()灯具。
A.外壳保护型
B.隔爆型
C.增安型
D.充砂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防爆型、隔爆型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