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糖基和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应用

合集下载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机用洗碗剂中的应用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机用洗碗剂中的应用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机用洗碗剂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动洗碗机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被使用。

自动洗碗机由于自身的设计使用了循环水泵,水泵中如果充满泡沫会让水泵空转,造成设备损坏,因此自动洗碗机用洗涤剂最大的特性需求就是低泡。

目前市面上洗碗机用洗涤剂中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多为含有EO、PO的烷醇烷氧基非离子低泡表面活性剂,这类表面活性剂为石油来源,在合成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烷残留风险,这已经不符合当代人追求绿色环保、健康安全的理念。

相应地,自动洗碗机所使用的洗涤产品也会要求天然来源、更加温和、环境友好。

因此,将新一代绿色表面活性剂如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家居洗涤产品中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作为新一代绿色天然来源的日化原料备受市场关注,而在家居清洁产品中的应用还较少。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有脂肪酸的肌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甲基牛磺酸钠盐/钾盐等,而连接的脂肪酸基团R1有月桂酰基、椰油酰基、油酰基、棕榈酰基等,不同的氨基酸品种表面活性剂性能不同。

从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结构上来看,甘氨酸亲水头最小,肌氨酸、丙氨酸多了一个甲基,亲水头大于甘氨酸,谷氨酸则多了一个羧基链,因而亲水头最大;从性能上来说,亲水头越大越容易停留在油水界面而具有越高的界面活性,也就具有更强的去污能力;甲基牛磺酸的亲水头也较大,但其连接的是磺酸基团而非羧酸基团,磺酸基团与水的键合能力要高于羧酸基团,因而甲基牛磺酸的表面活性要高于其他种类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在弱酸性条件下,几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均呈现为一钠盐结构或含有少量酸式结构的混合物形式,而当其处于碱性条件时,其他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仍为一钠盐结构,而脂肪酰谷氨酸钠则呈现为二钠盐结构,其与水会形成更强力的氢键,导致其界面分配系数相对于其在酸性时有所降低,在界面性能上会出现与酸性条件下显著的差异。

脂肪酰谷氨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呈现两个钠离子的结构,因而电荷密度更大,可以形成更多的氢键因而与水更亲和,从而更难以迁移至界面并形成泡沫,此外由于其水性基团之间的电荷斥力很大,导致了在界面上排布的也相对疏松,因此泡沫较少,或者会迅速破泡。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简介及发展前景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简介及发展前景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简介及发展前景近年来,氨基酸逐渐成为了日化行业的新活力,因其安全性高,对人体没有伤害,对环境很友好等特点,受到了众多人的追捧,已逐渐呈现成为下一代主流表面活性剂的趋势。

一、氨基酸定义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

如果人体内缺少蛋白质,轻者体质下降,发育迟缓,抵抗力减弱,贫血乏力,重者形成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失去了蛋白质,生命也就不复存在,故有人称蛋白质为“生命的载体”。

可以说,它是生命的第一要素,而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就是氨基酸。

二、氨基酸的发现第一个被发现的氨基酸是在1806年,由法国的化学家在芦笋中分离而得,随后陆续有多种氨基酸被发现,直至1900年左右,氨基酸被正式命名,到1940年从自然界中已发现有20种左右的氨基酸。

三、氨基酸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和生物科学的深入探索,氨基酸被发现具有生理医疗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护肤领域。

因为氨基酸的分子结构比较小,所以很容易被肌肤所吸收,当氨基酸进入肌肤之后,氨基酸会找到受损的角质部位进行修复动作,并为肌肤补水滋养,还能帮助改善弹力网断裂,这也就是为什么胶原蛋白可以分解出氨基酸的原因。

氨基酸还能提高肌肤免疫力,敏感肌也可以放心使用,是非常强大的护肤修复成分。

氨基酸作为有机体的基本单元,被应用到各种护理和日化产品中,从洁面到水乳,从卸妆到彩妆防晒,从美发到美体,已经渗透所有品类产品。

例如一些大牌(资生堂、欧莱雅、力士)等牌子的洗护产品中都添加了氨基酸的成分,这也进一步说明氨基酸的应用非常广泛且效果得到了使用者的认可!氨基酸和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里要说明下,因为脂肪酸和氨基酸的不同,可制备出种类繁多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

以氨基酸命名,就有谷氨酸系列、甘氨酸系列、丙氨酸系列和肌氨酸系列等等。

四、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氨基酸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是含有碱性氨基和酸性羧基的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反应型表面活性剂是指带有反应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它能与所吸 附的基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键合到基体表面,对基体起表面活性 作用,同时也成了基体的一部分,它可以解决许多传统表面活性剂 的不足。在乳液聚合、溶液聚合、无皂聚合、功能性高分子的制备 等方面,传统表面活性剂被反应型表面活性剂全部或部分代替后, 产品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或制得了新的产品。
2.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安全性高,对皮肤和头发有亲和性 等特性。N一酞基氨基酸型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与脂肪酸皂不同,因为该类表 面活性剂存在着具有亲水性的氨基酸基团,其钠盐比相应的脂肪酸钠有更好的水 溶性、表面活性和胶束聚集能力。具体性质如下: (l)表面活性优良。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抗钙、发泡和 乳化功能,与脂肪酸皂对比硬水稳定性好,如N一脂肪酞基谷氨酸盐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脂肪酞基碳链长度不同和盐的种类不同,其溶解 度有所不同。盐的种类相同时,酞基碳链短的溶解度比酞基碳链长的好;酞基碳 链相同时,以三乙醇胺盐溶解度最好,其次是钾盐、钠盐,其溶液的pH值均为 弱酸性。 (2)生物降解性好。由于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模拟天然的两 性分子结构,且以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该类物质能 被人体内的酶分解为脂肪酸和氨基酸。许多文献也证实,自然界存在着具有分解 能力的氨基酸酶,所以这种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中容易受到酶解。 (3)安全性高。日本吉田等人用器鼠测定N一酞基氨基酸的LD50值,用白鼠进行 了6个月的亚急性试验,接着又做了2年的慢性毒性试验,并用家兔做了粘膜刺 激性,座疮形成等试验,结果表明,N一酞基氨基酸比十二烷基硫酸钠刺激性更 小,且发现毒性和过敏性。 (4)抗菌能力强。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性能早己被公认。其对革兰 氏阳性菌及部分丝状菌有抗菌作用。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

a d snh ssmeh d fa n — cd tp mp oei ufca t a dte po rs f t p l ain i e te n y te i to so mio a i ea h tr s ra tn, n h rgeso sa pi t nlah r y c i c o
降解和配伍性 能, 越来越 多地被应用到皮革工业 中。 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型两性表 面活性剂应用于皮革
中的研 究动 向 , 并重 点介 绍 了其分 类及合 成 方 法。
关 键词 : 两性 表 面 活性剂 ; 成方 法 ; 革加 脂剂 ; 色助 剂 合 皮 染 中图分 类号 : S2 . T 591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10 (0 60 —0 30 17— 6 220 )4 0 3 —4
维普资讯
『 I 、
【 廛

嗍 匣 冤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 的合成及 其 在 皮革工业 中的应 用
徐亮。 郭义 , 建洲 杨
( 陕西科技大学化 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 成 阳 728 ) 10 1
摘 要 : 氨基酸型两性表 面活性剂是一种 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 面活性剂 , 良好 的无毒 、 其 生物可
溶剂、 杀菌消毒 剂( 产品有 T g5 ,eo1 eo1 Tg5 B等) 、 用作 皮革行业 中的加脂剂和染色助剂 , 还可 以用作消防
的灭 火 剂等 【 。 ]
却廑羊2 0 年 06
第 4期 3 3
维普资讯

嗍 匣 闶l 堑 } 廛 I r - 弋
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首次被商品化是在 2 O世纪 4 年代德国。 O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之具有无毒性 、 无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离提纯及其应用前景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提纯及其应用摘要: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天然产物,具有表面活性高、对环境无污染、生物可降解性及良好的抑菌作用等优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质。

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环境工业、医药、食品、农业和化妆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良好应用前景。

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提纯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由微生物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在碳源培养基中生长时产生的。

这些碳源可以是碳水化合物、烃类、油、脂肪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 阳离子型较为少见。

像其它表面活性物质一样, 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和憎水性基团组成, 亲水基可以是酯、羟基、磷酸盐、或羧酸盐基团、或者是糖基, 憎水基可以是蛋白质或者是含有憎水性支链的缩氨酸。

根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可将其分为5 类:糖脂、脂肽、多糖蛋白质络合物、磷脂和脂肪酸或中性脂。

和传统的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相比, 生物表面活性剂有许多明显的优势:(1)更强的表面和界面活性;(2)对热的稳定性;(3)对离子强度的稳定性;(4)生物可降解性;(5) 破乳性。

由于这些显著特点, 使生物表面活性剂在一些方面可以逐渐代替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分类及制备1. 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包含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是一种具有亲水、疏水两性特点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亲水基和疏水基可以由不同的分子成分组成。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比较,主要特性就是无毒性、稳定性好、耐酸耐盐性好、可以被生物降解、对环境无污染及抗菌性。

1. 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酰基缩氨酸系、糖脂系、磷脂系、高分子聚合物和脂肪酸系表面活性剂五类,如表1 所示。

氨基酸 维持你的皮肤弹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氨基酸 维持你的皮肤弹性——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OMPOSITION ANALYSIS成分解析说起抗衰,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大多都是胶原蛋白、肽类,而这些活性物的主要组成物质即氨基酸,而说起氨基酸就不得不提人体皮肤的组成。

人的表皮角质层中存在着大量的游离氨基酸,在保湿及维持皮肤稳态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是真皮层最主要的成分,担负着维持皮肤弹性的任务,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这也是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作用及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氨基酸维持你的皮肤弹性AMINO ACID SKIN ELASTICITY文/王晓芊——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化妆品中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分类氨基酸众所周知,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除甘氨酸外,均具有D型与L型异构体,且两种异构体在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目前人们普遍认可L型氨基酸的功效,而对于D型氨基酸的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了解较少。

市场上用于化妆品的L型氨基酸主要有L-谷氨酸、L-脯氨酸、L-精氨酸以及L-丝氨酸等。

人的表皮中存在着大量的谷氨酸,谷氨酸可转化为保湿能力优越的2-吡咯烷酮-5-羧酸(PCA),它是皮肤天然保湿因子中的重要一员,且为皮肤的天然代谢产物,安全高效。

真皮层胶原蛋白的含量占人体总蛋白的25%~33%,对皮肤起到支撑的作用,也是组织损伤修复的重要物质,而其主要组成成分为L-脯氨酸、L-羟脯氨酸、L-甘氨酸等。

L-精氨酸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唯一前体,也是多胺、脯氨酸、谷氨酸盐、肌酸、胍丁胺和尿素的合成前提,其在细胞增殖、能量代谢和内皮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可能是替代EGF的修复成分。

L-丝氨酸虽然是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但它在人体代谢及免疫过程中不可或缺,尤其是对细胞膜,肌肉及神经鞘的合成十分重要。

人体不但存在L型氨基酸,还存在D型氨基酸,但目成分解析COMPOSITION ANALYSIS前对于D-氨基酸的认知较少。

皮肤中的D-氨基酸均为游离型,分别为D-谷氨酸、D-天冬氨酸、D-丙氨酸、D-脯氨酸、D-丝氨酸四种氨基酸。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两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是指同时具有阴、阳两种离子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从它的结构来看,与憎水基团相连接的既有阳离子,也有阴离子。

其结构可表示如下:它是一种温和性的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分子与单一的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不同,在分子的一端同时存在有酸性基和碱性基。

酸性基大都是羧基、磺酸基或磷酸基,碱性基则为胺基或季铵基,能与阴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混配,能耐酸、碱、盐以及碱土金属盐。

蛋黄里的卵磷脂是天然的两性表面活性剂。

现在常用的人工合成两性表面活性剂,其阴离子部分大多是羧酸基,也有少数是磺酸基。

其阳离子部分大多是胺盐或季胺盐。

由胺盐构成阳离子部分的叫氨基酸型;由季胺盐构成阳离子部分的叫甜菜碱型。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呈碱性。

如果在搅拌下,慢慢加入盐酸,变为中性时仍无变化。

至微酸性时则生成沉淀。

如果再加入盐酸至强酸性时,沉淀又溶解。

这就说明,呈碱性时表现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呈酸性时,表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但是,当阳离子性和阴离子性正好在平衡的等电点时,亲水性变小,就生成沉淀。

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最大的特点是无论在酸性、中性或碱性的水溶液中都能溶解。

即使在等电点时也无沉淀。

此外,渗透力、去污力及抗静电等性能也较好。

因此,是较好的乳化剂、柔软剂。

等电点是指两性电解质在溶液中电离时,酸和碱的电离度相等时的状态。

其分子溶于水发生电离后,与亲油基相连的亲水基是同时带有阴阳两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

亲油基一般是长碳链烃基,亲水基中的阳离子都是由基或季铵基组成的,阴离子可以由羧基、磺酸基或磷酸基组成。

实际应用的品种主要是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产量是表面活性剂中最小的。

两性表面活性剂通常具有良好的洗涤、分散、乳化、杀菌、柔软纤维和抗静电等性能,可用作织物整理助剂、染色助剂、钙皂分散剂、干洗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缓蚀剂等。

但是,这类表面活性剂的价格较贵,实际应用范围较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小。

分子中的阴离子为羧基,阳离子为铵盐。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_论文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_论文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摘要氨基酸是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的总称,作为蛋白质和酶的构成成分是生物体必需的化合物之一。

此外,从工业观点来看,最近由于氨基酸制造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比较廉价的氨基酸,利用其多官能基性、光学活性或氨基酸支链的多种功能,可以制成各种功能材料。

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首先是在化妆品领域,接着在各种领域,新功能材料的种类、用途也正在扩展。

本文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物性和应用,以氨基酸衍生物为中心,包括最近开发的材料进行介绍。

关键词:简介,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常用的合成工艺路线、流程和设备、产品检验),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一、简介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其良好的无毒、生物可降解和配伍性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众多工业中氨基酸与疏水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近年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生产中,其年产量快速增长着。

二、结构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为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氨基酸在中性介质中为两性,既有正离子基,也有负离子基,此区域称为等电区域;在碱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阴离子型(R-),形成游离氨基;在酸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阳离子型(R+),生成游离的羧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总136)
日本糖基和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应用
黄汉生摘编
摘要:以糖和氨基酸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因其温和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近年来在日本受到高度重视,在日本已开发与应用这两类无公害的表面活性剂,并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关键词:糖系表面活性剂;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开发中图分类号:T Q423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64(2000)04-0001-02
Develo p ment and A pp lications of Su g ar -and Amino Acid -based Surfactants in Ja p an
HUANG H an -shen g
Abstract :In recent y ears ,su g ar -and am ino acid -based surfactants have been hi g hl y interested in Ja p an due to their m ildness ,safet y and bi 2o g radabilit y .T hese tw o t y p es of surfactants w ith no env ironm ent p ollution have been develo p ed and used in Ja p an ,and the m arket p otential is ver y g reat.
K e y w ords :su g ar -based surfactant ;am ino acid -based surfactant ;develo p m ent
收稿日期:1999-08-10
日本现在使用的主要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虽
然比过去合成洗衣粉中使用的支链烷基苯磺酸盐好,100万t ,使用后大部分随废水排放,故要求开发和使用生物降解性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表面活性剂;另一方面在香波、护发剂等中的表面活性剂与人体直接接触,要求表面活性剂对人体安全、温和。

以糖和氨基酸为原料制造的表面活性剂能适合温和性、安全性和生物降解性的要求,故日本近年来大力开发并推广应用以糖和氨基酸为原料的无公害表面活性剂。

以蔗糖为原料的蔗糖脂肪酸酯和以谷氨酸为原料的N -酰基谷氨酸盐早已商品化,近年来以葡萄糖为原料的烷基多葡糖苷和链烷基-N -甲基葡糖酰胺也已实用化,葡糖胺季铵盐正在开发之中。

此外,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中,除谷氨酸以外,还包括以甘氨酸、丙氨酸和精氨酸等的氨基酸为原料的品种也开始商品化。

1蔗糖脂肪酸酯
蔗糖脂肪酸酯是以有8个羟基的蔗糖为亲水基,以置换了蔗糖的羟基的脂肪酸部分为亲油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通过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的酯交换反应制成的,除单酯外,在某些条件下还有二酯和三酯生成。

日本第一工业制药公司、三菱化学食品公司有高H LB 值至低H LB 值多个品级的蔗糖脂肪酸酯产品。

蔗糖脂肪酸酯在日本是被许可作食品添加剂的5种乳化剂之一(其他4种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脂肪酸酯和大豆卵磷脂),它无毒、无臭、无刺激性,生物降解性优良。

其洗净力不大,但有W /O 型乳化、增溶、起泡等表面活性剂的多种性能,并且有抑制淀粉陈化和油脂结晶变换的作用与
防止鱼油氧化的功能,广泛用于罐装咖啡、冰淇淋、糖果、饼干、巧克力、面包、蛋糕、人造奶油和起酥油等,用于乳制品、面粉加工制品、油脂制品、鱼肉加工食品等品质的改善,此外,作为低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也用作香波等盥洗、化妆品和食品洗净剂的活性成分。

蔗糖脂肪酸酯的安全性也得到国际上的公认。

2烷基多葡糖苷(APG )
APG 是以葡萄糖部分作亲水基,以烷基为疏水
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用淀粉糖化制得的葡萄糖与高级醇在酸性催化剂催化下脱水缩合制成。

生产厂家有日本花王、日本精化公司和德国汉高公司(产品由汉高日本公司输入日本)。

花王公司和汉高公司拥有关于APG 应用的许多专利。

一般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泡力弱,不适合用作厨房洗涤剂的主成分,APG 起泡性好,而且没有一般厨房洗涤剂使手皮肤皲裂的问题,故花王公司10年前就已将APG 用作厨房洗涤剂的主成分。

此外,与其他洗涤剂配合还用于轻垢洗涤剂,这种洗涤剂用于洗涤绒线、呢绒不会引起毡缩的问题。

日本精化公司生产并以Sucra p li 的商品名销售,具有C 8~C 18烷基多葡糖苷,因受花王、汉高公司的应用专利的限制,该公司的APG 应用于渗透助剂和其拥有专利的酶稳定化技术等领域。

汉高公司除在德国设有5万t /a (含APG 50%的产品)的生产装置外,在美国也有一套同等规模的生产装置。

该公司的APG 由汉高日本公司以 … 的商品名(通用品级)和• 的商品名(化妆品用品级)在日本出售。

化妆品用品级用于体用洗涤剂等,通用品级用于厨房洗涤、玻璃研磨等。

在日本市场上虽然其
日用化学品科学
DETERGENT &COSMETICS
第23卷第4期2000年8月
环球科技
2葡萄糖+C H3N H2
OH OH
O H
OH
HOC H2C HC HC HC HC H2N H
CH3
HNC H2C HC HC HC HC H2O H+RCOOC H3
C H3OH
RCNC H2C HC HC HC HC H2O H
O
C H3
OH
OH OH
OH
OH
OH OH
CH3I
OH
OH
OH
HOC H2C HC HC HC HC H2N+(C H3)3I-
OH
O OH
OH
OH
OH
RCO-C H2C HC HC HC HC H2N+(C H3)3C l-
RCOC l
他表面活性剂的销量已达到饱和,但APG的销路仍在增长。

APG(50%含量)在日本的售价大约在500日元/k g以下。

日本国内因不能利用廉价的玉米淀粉等原料,其APG的生产成本较高。

3链烷基-N-甲基葡糖酰胺
这是以葡萄糖和甲胺为原料通过还原氨化和加氢
分解反应制成的N-甲基葡糖胺,然后与脂肪酸甲酯反应合成具有如下结构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这是P&G公司的独家产品,1997年的生产量达到3万t~5万t。

此产品具有表面活性剂的诸多性能。

P&G公司的此产品在日本主要用作厨房用洗涤剂,在欧洲也用于衣用洗涤剂。

以糖为原料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还有正在处于研究阶段的果糖的油酸酯。

4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糖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用作柔软整理剂。

由于用作柔软整理剂的主成分二氢化牛油烷基二甲基氯化铵的生物降解性差,现在正在开发替代它的代用品如二甲基二脂肪酸酯季铵盐、三甲基脂肪酸酯季铵盐等含酯键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有可生物降解的酯键和有柔软效果的酰胺基的酯酰胺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欧洲国家十分重视织物柔软整理剂和护发剂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不良的问题,据说在这些国家现在只许可使用有酯键生物降解性良好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日本大阪市工业研究所与松本油脂制药公司合作开发成功以葡萄糖为原料制成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首先,葡萄糖与甲胺还原氨化并加氢制成N-甲基葡糖胺,用碘甲烷季铵化,然后用脂肪酰氯使之转变为酯型。

除生成单酯还生成二酯。

这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优良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用它处理的棉布、聚酯———棉混纺布和聚酯布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抗静电性。

传统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活性污泥处理不能使之生物降解,而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却显现良好的生物降解性。

5以氨基酸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
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对皮肤温和,安全性高,且生物降解性好,适用于洗涤剂、护发剂、疗效化妆品等盥洗用品与化妆品领域。

味之素公司现在生产以谷氨酸、甘氨酸、丝蛋白中大量含有的丙氨酸、精氨酸为原料的多种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

以谷氨酸为原料制造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酰基谷氨酸盐(商品名 )是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中首先开发的一种。

改变酰基、盐基的种类可制成多种不同品级的产品。

还有以酰基甘氨酸、酰基丙氨酸为阴离子的产品(后者的商品名 ),适用于香波、脸部清洗剂、体用洗涤剂等的洗净剂,它性能温和、起泡性好。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已商品化以精氨酸为原料的CAE和 } 。

CAE是精氨酸乙酯型,适用于化妆品、护发剂、疗效化妆品和有杀菌协同作用的助剂。

} 是有C12~C14烷基的衍生物,具有两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性的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有以谷氨酸为原料的 ⁄ ,此产品的特点是有调理作用。

此外,狮子公司、川研精化公司已实现低刺激性洗涤剂用月桂酰基-N-甲基-β-丙氨酸盐的商品化。

另外还有用赖氨酸或精氨酸中和脂肪酸而制造的被称为氨基酸皂的产品,其中的液状皂适用作香波、体用洗涤剂等。

除表面活性剂外,还在研究开发氨基酸系助洗剂(螯合剂)。

其中包括甲基甘氨酸二醋酸钠、乙基甘氨酸二醋酸钠、精氨酸二醋酸纳、聚精氨酸钠等。

乙二胺四乙酸钠虽可用作螯合剂,螯合效果尚佳,然而无生物降解性。

氨基酸系助洗剂不仅有螯合作用而且生物降解性良好。

据称,氨基酸系助洗剂已部分使用于纤维加工和照片显象工序。

摘编自化学工业时报(日),1998-12-15/25:1-3
(总137)日用化学品科学第23卷第4期
环球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