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论文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_论文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摘要氨基酸是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的总称,作为蛋白质和酶的构成成分是生物体必需的化合物之一。
此外,从工业观点来看,最近由于氨基酸制造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比较廉价的氨基酸,利用其多官能基性、光学活性或氨基酸支链的多种功能,可以制成各种功能材料。
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首先是在化妆品领域,接着在各种领域,新功能材料的种类、用途也正在扩展。
本文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物性和应用,以氨基酸衍生物为中心,包括最近开发的材料进行介绍。
关键词:简介,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常用的合成工艺路线、流程和设备、产品检验),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一、简介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其良好的无毒、生物可降解和配伍性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众多工业中氨基酸与疏水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近年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生产中,其年产量快速增长着。
二、结构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为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氨基酸在中性介质中为两性,既有正离子基,也有负离子基,此区域称为等电区域;在碱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阴离子型(R-),形成游离氨基;在酸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阳离子型(R+),生成游离的羧酸。
表面活性剂小论文

表面活性剂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高新技术突出,化工产业为满足生产的高效率和能源最大效率的利用,减少能源损失和开发新产品,表面活性剂这一起着活性的物质日显重要。
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及相应的实际应用,成为一类灵活多样、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
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
为了更好利用它,我们要对其有一个充分了解。
本文从分类和作用、机理来分析。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结构和应用引言:要充分利用和把握表面活性剂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其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我们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基本性质来分析。
一、表面活性剂概述:1.概念: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组成: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非极性烃链: 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极性基团: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
3.吸附性:溶液中的正吸附:增加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极性固体表面单层吸附,极性固体表面可发生多层吸附。
二、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根据疏水基结构进行分类,分直链、支链、芳香链、含氟长链等;根据亲水基进行分类,分为羧酸盐、硫酸盐、季铵盐、PEO衍生物、内酯等;有些研究者根据其分子构成的离子性分成离子型、非离子型等,还有根据其水溶性、化学结构特征、原料来源等各种分类方法。
但是众多分类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很难将表面活性剂合适定位,并在概念内涵上不发生重叠。
按极性基团的解离性质分类: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季铵化物; 3、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卵磷脂,氨基酸型,甜菜碱型;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山梨坦(司盘),聚山梨酯(吐温)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肥皂类系高级脂肪酸的盐,通式: (RCOOˉ)n M。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2.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及应用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具有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安全性高,对皮肤和头发有亲和性 等特性。N一酞基氨基酸型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与脂肪酸皂不同,因为该类表 面活性剂存在着具有亲水性的氨基酸基团,其钠盐比相应的脂肪酸钠有更好的水 溶性、表面活性和胶束聚集能力。具体性质如下: (l)表面活性优良。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抗钙、发泡和 乳化功能,与脂肪酸皂对比硬水稳定性好,如N一脂肪酞基谷氨酸盐表面活性剂 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脂肪酞基碳链长度不同和盐的种类不同,其溶解 度有所不同。盐的种类相同时,酞基碳链短的溶解度比酞基碳链长的好;酞基碳 链相同时,以三乙醇胺盐溶解度最好,其次是钾盐、钠盐,其溶液的pH值均为 弱酸性。 (2)生物降解性好。由于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是模拟天然的两 性分子结构,且以可再生物质为原料,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该类物质能 被人体内的酶分解为脂肪酸和氨基酸。许多文献也证实,自然界存在着具有分解 能力的氨基酸酶,所以这种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中容易受到酶解。 (3)安全性高。日本吉田等人用器鼠测定N一酞基氨基酸的LD50值,用白鼠进行 了6个月的亚急性试验,接着又做了2年的慢性毒性试验,并用家兔做了粘膜刺 激性,座疮形成等试验,结果表明,N一酞基氨基酸比十二烷基硫酸钠刺激性更 小,且发现毒性和过敏性。 (4)抗菌能力强。N一酞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抗菌性能早己被公认。其对革兰 氏阳性菌及部分丝状菌有抗菌作用。
2024年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和生物降解性质的表面活性剂。
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家居清洁和工业领域。
本文将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市场规模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并且在近年来经历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并且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其市场份额约占全球市场的x%。
竞争格局目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存在着较为激烈的竞争格局。
市场上主要的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生产企业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等。
其中,公司A在市场上占据着较大的份额,其产品品质稳定且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公司B则以低价策略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其产品质量尚待提升。
公司C在研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相对较低。
发展趋势1.环保意识的提高: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2.产品创新和升级: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提供更加高效、低碳、安全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3.新兴市场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将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4.行业合作与整合: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企业之间将进行更多的合作与整合,以提高生产效率、拓展市场份额。
影响因素市场环境中存在着一些影响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市场发展的因素,包括: 1. 政策法规:政府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市场发展起到重要影响,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将直接影响市场准入和产品需求。
2. 原材料供应: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
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安全、环保和高效的产品需求不断增加,这将影响消费者对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购买力。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进展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的进展王杰;薄纯玲;王淑钰;王轩;茅沁怡;方云【摘要】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可再生生物质来源的新型绿色环保表面活性剂,是传统表面活性剂的升级换代产品.本文主要论述单链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N-酰基、N-烷基、O-烷基酯)以及氨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合成方法、分类、性能以及应用进展.【期刊名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年(卷),期】2018(000)006【总页数】8页(P61-68)【关键词】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合成;应用【作者】王杰;薄纯玲;王淑钰;王轩;茅沁怡;方云【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至善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至善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开发高质量多功能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表面活性剂工业的主要方向,例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1-3]。
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不仅生物质原料来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性能温和,刺激性小且生物降解性好,而且其良好的乳化、润湿、增溶、分散、起泡等性能在当下备受人们的关注,被逐渐应用于洗涤、个人护理和食品工业等诸多领域[4]。
对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分类通常可以按照氨基和羧基的数目分为酸性(如N-酰基肌氨酸)、中性(如N-酰基谷氨酸)或碱性(如N-酰基-L-赖氨酸)三大类;也可以按照亲水基荷电性不同分为阴离子型(如N-酰基谷氨酸)、阳离子型(如N-椰子酰精氨酸乙酯)、两性型(如N-烷基天冬氨酸-b-烷基酯)及非离子型(如 N-酰基谷氨酸二酯)。
本文将从构建单链或双链的方法以及不同结构疏水链的角度对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分类,阐述其合成方法、性能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进展孔玉明;罗跃;任朝华;刘国霖;谭良柏【摘要】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are a kind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urfactants based on biological substances. The different synthesis methods and progress for two types of carboxylic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N-alkyl-β-aminopropionic acid and N-acylamino acid) were summarized. The synthetic routes of sulfonic.sulphonicphosphatic and other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 were related in brief.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enzymatic method and chemo-enzymatic method had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synthesis of amino acid-based amphoteric surfactants.%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类以生物物质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主要综述了两种羧酸基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N-烷基-β-丙氨酸和N-酰基氨基酸)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进展,简述了磺基、硫酸基、磷酸基及其它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路线.指出环境友好的酶法和化学-酶法合成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化学与生物工程》【年(卷),期】2012(029)003【总页数】4页(P9-12)【关键词】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合成;N-烷基-β-丙氨酸;N-酰基氨基酸;酶法;化学-酶法【作者】孔玉明;罗跃;任朝华;刘国霖;谭良柏【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 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表面活性剂新品种不断出现,研发高质量的多功能环境友好型表面活性剂已成为表面活性剂工业的主要方向。
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与应用

c h e mi c a l s y n t h e s i s ,e n z y ma t i c s y n t h e s i s ,c h e mo — e n z y ma t i c s y n t h e s i s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a l l wa l k s o f l i f e o f a mi n o a c i d — b a s e d s u r f a c t a n t s wa s i n t r o d u c e d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 F i n a l l y ,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s p e c t s o fa mi n o a c i d — b a s e d s u r t h c t a n t s we r e v i e we d b a s e d O i l i t s me r i t s o f s u r t h c e p e r t b r ma n c e . Ke y wo r d s :a mi n o a c i d — b a s e d s u r f a c t a n t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s ;s y n t h e t i c me t h o d s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s p e c t s
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胡卫强;黎华美;陈浩【摘要】N-acylamino acids surfactants was a new type of mild surfactant with high surface activities and good biocompatibility , and its market prospect was wide .The preparations of N-acylamino acids surfactantswere summarized , there were mainly direct method and the indirect method , and the two kinds of method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 The application of N-acylamino acids surfactants in daily chemical field , biomedicine field , food field and industry field was introduced , 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cylamino acids surfactants were proposed .%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的新型温和表面活性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综述了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并对两类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介绍了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在日化领域、生物医药领域、食品领域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方向。
【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6(044)016【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N-酰基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制备方法;应用【作者】胡卫强;黎华美;陈浩【作者单位】广州百孚润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05;广州百孚润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05;广州百孚润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9.71+1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独特的应用性能,在诸多领域备受关注和广泛应用,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摘要氨基酸是具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的总称,作为蛋白质和酶的构成成分是生物体必需的化合物之一。
此外,从工业观点来看,最近由于氨基酸制造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比较廉价的氨基酸,利用其多官能基性、光学活性或氨基酸支链的多种功能,可以制成各种功能材料。
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首先是在化妆品领域,接着在各种领域,新功能材料的种类、用途也正在扩展。
本文对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的物性和应用,以氨基酸衍生物为中心,包括最近开发的材料进行介绍。
关键词:简介,结构,物理化学性质,作用,国外研究现状(常用的合成工艺路线、流程和设备、产品检验),结论(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今后研究的目标)一、简介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指加入少量能使其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
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常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也可作为极性亲水基团;而疏水基团常为非极性烃链,如8个碳原子以上烃链。
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等。
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其良好的无毒、生物可降解和配伍性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众多工业中氨基酸与疏水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
近年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生产中,其年产量快速增长着。
二、结构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为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氨基酸在中性介质中为两性,既有正离子基,也有负离子基,此区域称为等电区域;在碱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阴离子型(R-),形成游离氨基;在酸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阳离子型(R+),生成游离的羧酸。
利用氨基酸的胺反应和羧酸反应引入脂肪链疏水基,即生成表面活性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分类2.1按氨基酸的不同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氨基和梭基的相对数目,分为:①中性,如N-酰基肌氨酸、二(辛氨基乙基)甘氨酸;②酸性:如N-酰基谷氨酸、N-酰基谷氨酸二酷;③碱性,如Nβ-酰基-L-赖氨酸(R=十二烷基)、Nα-二甲基-Nα-酰基赖氨酸(R=十二烷基)。
④根据氨基酸结构不同,及其溶于水时的离子类型不同可分为:⑤阴离子型,如N-酰基谷氨酸、N-酰基肌氨酸;②阳离子型,如Nα-椰子酰精氨酸乙醋 (CAE);③两性型,如N-烷基天冬氨酸-β-烷基酯、Nα-L-赖氨酸(R=十二烷基);④非离子型,如N-酰基谷氨酸二酯、甘油单毗咯烷酮梭酸酯。
四、表面活性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表面活性剂通过在气液两相界面吸附降低水的表面力,也可以通过吸附在液体界面间来降低油水界面力。
许多表面活性剂也能在本体溶液中聚集成为聚集体。
溶液中的正吸附:增加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固体表面的吸附:非极性固体表面单层吸附,极性固体表面可发生多层吸附1.亲疏平衡值与性能之间的关系H·L·B值: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性能(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表面活性剂要呈现特有的界面活性,必须使疏水基和亲水基之间有一定的平衡。
石蜡HLB值=0(无亲水基)聚乙二醇HLB值=20(完全亲水)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乳化标准油来确定HLB值。
HLB值15~18 13~15 8~16 7~9 3.5~6 1.5~3用途增溶剂洗涤剂油/水型乳化剂润湿剂水/油乳化剂消泡剂HLB值可作为选用表面活性剂的参考依据。
疏水基疏水基按应用分四种(1)脂肪烃:(2)芳香烃:(3)混合烃:(4)带有弱亲水性基(5)其他:全氟烃基疏水性大小:(5)>;(1)>(3)>;(2)>;(4)亲水基末端:净洗作用强,润湿性差;中间:相反。
分子量HLB值、亲水基、疏水基相同,分子量小,润湿作用好,去污力差;分子量大,润湿作用差,去污力好。
浊点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来说,亲水性取决于醚键的多少,醚与水分子的结合是放热反应。
当温度上升,水分子逐渐脱离醚键,而出现混浊现象,刚刚出现混浊时的温度称浊点。
此时表面活性剂失去作用。
浊点越高,使用的温度围广。
五、脂肪酰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合成原理脂肪酰基氨基酸及其盐的制备方法一般为化学合成法,根据原料不同有几种工艺,如脂肪酸酐与氨基酸盐的酰化反应工艺、脂肪腈水解酰化反应工艺、羰基化反应工艺、脂肪酰氯与氨基酸反应工艺及脂肪酸与氨基酸盐反应工艺。
目前在工业上用得最多的制备脂肪酰基氨基酸及其盐的方法仍是用肖顿-鲍曼 (Schotten-Banmann)缩合反应方法,它是由脂肪酰氯和氨基酸在碱水溶液或其它有机溶剂中一次完成制得脂肪酰基氨基酸盐,然后经无机酸中和分离得脂肪酰基氨基酸粗品,再加碱中和而成为较纯的脂肪酰基氨基酸盐。
此法的优点是工艺流程和设备不复杂,原料易得,缩合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温度不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六、氨基酸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以氨基酸为基础的环保表面活性剂,其良好的无毒、生物可降解和配伍性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众多工业中氨基酸与疏水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的表面活性物质称为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近年来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卫生用品生产中,其年产量快速增长着.氨基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为两性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解离,如下式所示:性的氨基酸在中性介质中为两性,既有正离子基,也有负离子基,此区域称为等电区域;在碱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阴离子型(R-),形成游离氨基;在酸性介质中,氨基酸变为阳离子型(R+),生成游离的羧酸.利用氨基酸的胺反应和羧酸反应引入脂肪链疏水基,即生成表面活性剂,反应如下:1.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是由十二伯胺与丙烯酸甲酯进行反应后经水解,再用氢氧化钠中和而制得的,反应如下: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易溶于水,呈透明溶液,显碱性,这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相似,具有良好的起泡性能和洗涤能力.十二烷基氨基丙酸的水溶液显弱酸性,表现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十二烷基二亚甲基氨基二甲酸钠十二烷基二亚甲基氨基二甲酸钠是由十二胺与一氯乙酸钠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反应制得的,反应如下:十二烷基二亚甲基氨基二甲酸钠的性质与十二烷基氨基丙酸钠相似,此外还有良好的杀菌能力.3.Na-酰基赖氨酸Na-酰基赖氨酸的结构式如下:Na-酰基赖氨酸分子中既有氨基又有羧基,为典型的氨基酸型两性表面活性剂.该分子在等电点形成盐,水溶性降低,所以在水(pH=4~10)和有机溶剂中非常难溶.它溶于pH=12的溶液中和pH值在1以下的氯化钾乙醇中.在含有硫酸铜的溶液中,它能捕获铜离子形成螯合物.当与强亲水性无机粉末混合时,由于它具有疏水性,从而使粉末体表面也变为有疏水性,故可用作医药、化妆品的填充剂,以改性各种粉末体的表面.4.Na-甲基-Na-月桂酰赖氨酸Na-二甲基-Na-月桂酰赖氨酸的结构式如下:Na-酰基赖氨酸的α-氨基经二甲基化和三甲基化后,其碱性增大,结晶度降低,变得易溶于水.二甲基化的Na-月桂酰赖氨酸的克拉夫点(溶解度骤然增大的温度)为39℃.此种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很大的相容性及良好的表面活性和起泡性能,用于洗涤剂生产中.七、表面活性剂国外研究现状目前,发达国家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已具备了完整的体系,够实现产品研究开发多样化、系列化,开发力度非常大,并且开发理念已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表面活性剂。
以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应用为例,国外通过表面活性剂对除草剂活性作用的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并非只单纯地降低药液的表面力,以提高药量而达到增效的目的,若针对各种药剂特性,采用适当种类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还可以促进药剂对植物的渗透作用,且对药剂具有增溶作用,可见有选择性地开发和应用表面活性剂,可望达到对药剂增效、节约用药、减少对环境污染和降低防治成本的目的。
表面活性剂在医药中也有广泛的用途,它对药物的吸收有着明显的影响,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能增加药物的吸收也可能降低药物的吸收,还应考虑到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毒性、刺激性等。
国外一些著名的表面活性剂公司在2l世纪初的发展趋势如下所述:国外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温和和易生物降解的产品。
如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由于原料来自天然、性能优良、低毒低刺激、易生物降解而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发展趋势在表面活性剂领域,我国的研究开发能力和产业化基础都还比较薄弱,与国外水平差距很大,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差距更大,这主要表现为产品品种单一落后,生产规模小,产品配套能力差,缺少系列化产品的研究开发能力。
于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能满足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要求,缺少能够带动相关行业发展的表面活性剂及助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健康发展。
提出了越来越高国外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安全、温和、易生物降解,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
由于表面活性剂产品品种多,应用围广,且由于我国在该领域基础薄弱,所涉及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多,首先注重以下问题的解决:系统开发安全、温和、易生物降解、具有特殊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研究其构效关系,为新型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重点开发糖苷类表面活性剂,糖苷有多个游离羟基,类似多元醇,可开发各种多元醇类和醇类表面活性剂。
八、总结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不仅对环境和生物体的安全性高,对头发和皮肤作用温和,刺激性小,低毒,起泡和乳化性能好,去污能力强,生物降解性能好,而且还具有与其它各种表面活性剂的相容性较好以及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和杀菌性能。
正因为它所具有的这些优良的表面性能,使其不仅满足了对环境友好的要求,也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安全性和温和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随着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其生产规模的扩大及成本的降低必将促使其广泛的应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氨基酸系表面活性剂,光柱,文磊,建军《日用化学品化学》1989年第一期2.脂肪族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成蕴秀《日用化学工业》1988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