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导线外业测量的实训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导线外业测量实训旨在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熟练掌握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流程,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XX区XX镇三、实习内容1. 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导线测量是利用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控制点,通过测量角度和距离,建立地面平面坐标系统的一种方法。
导线测量可分为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两个部分。
2. 导线测量的外业操作(1)选点与标记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导线点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易于观测的地方;② 导线点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距离过近而影响精度;③ 导线点应避免选择在易受外界干扰的地方,如高压线、树木等。
(2)测角使用经纬仪进行测角,包括方向角和水平角。
测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经纬仪应置于测站中心;② 确保照准器与目标点在同一水平面上;③ 测量角度时,注意读数准确。
(3)量距使用钢尺或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
量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选择合适的量距方法,如直接量距、间接量距等;② 确保钢尺或全站仪的精度;③ 量距时,注意读数准确。
(4)记录与计算将测量的角度和距离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并进行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① 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② 计算导线闭合差;③ 判断导线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根据外业测量结果,利用测量平差理论进行内业计算。
计算内容包括:(1)坐标计算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角度,利用坐标计算公式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2)闭合差计算根据导线点的坐标和角度,计算导线闭合差。
(3)精度评定根据闭合差和精度评定标准,判断导线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四、实习成果1. 完成导线测量的外业操作,包括选点、测角、量距、记录与计算等。
2. 完成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包括坐标计算、闭合差计算、精度评定等。
导线测量外业和内业计算表完整版

表3
水平角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观测日期:
测量(号): 记录(号):
注:角度的计算取位至1秒
观测日期: 记录(号):
距离测量记录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测量(号):
注: 距 离 平 均 值 的 计 算 取 位 至 1mm 。
精品文档
导线测量成果计算表
场次-线路抽签号: 计算者(号):计算日期:
注:角度及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 1秒,距离、坐标及相关改正数的计算取位至1mm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CHT 2002-1992 导线测量电子记录规定

DxI
M 目A
SDH A 丫又 X
UL
S DV XXX X
尺R RK -
D 1
u 火 X X
N火
21 火
 ̄一
x义x
SD D X X 火 火
D〕1I
xRRxRx
9 丫 x x X X
X X x
:
以方 向号 为序
节
| | | 州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神 一 月 一 , 一 . 目 白 - - . 月 响 自 白 ̄ . .. . . .. 网 . .
号
标识符
M HA M VA CD S SDHA SDV SD D RRR
N 2C
、 2】
表5
代码 字符 数
内容代码 、单位 及注 释
xxx xc'x> x x x 刀)(至 0-1”)
丽ihti4x} xxx xx x x x (什)(至 0 1’‘) n 】In
x丫K ︸水 一垂 一距 平直离 角角重 重重测 测侧数 数数
续表 9
变 量字符 位置
备
注
SFNC) T FN (〕 SFIE INTY SFN() N ()〔)
0 无距离 1 单 向 2 对 向 3一二时段
A ---1,2,3 B一1,2
C 一1.3 D 一 2. 3
适用经纬仪代号:
。 u107及更高精度仪器
1一 DJ 1 2 - DJ2 6 -[)j6 A 一1,2,5
B- 1,2 C- 2,6
一序
- 号
标题 文件序号 测站文件序号
信息类型
CH/T 2002一 92
标 识 符
H R2 V R1 VR2 DI D2 D3 D4 SET SIC;N HA
闭合导线外业测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掌握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包括选点、布设导线、边长测量、角度测量等基本操作,并学会使用相关仪器和工具。
同时,通过实践,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学习了闭合导线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闭合导线测量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复习了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全站仪、水准仪等。
2. 实习过程(1)选点:我们在实习区域内选取了6个控制点,作为闭合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选点时,充分考虑了测区的地形地貌和实际测量需求。
(2)布设导线:我们按照要求,在选定的控制点之间布设了闭合导线。
导线的布设遵循了直线和平面的原则,确保了导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边长测量:我们使用全站仪,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边长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了测量仪器的操作规程,确保了测量精度。
(4)角度测量:我们采用测回法,对闭合导线上的各角度进行了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调整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记录与整理:我们在测量过程中,认真记录了各边长和角度的数据,并进行了整理和汇总。
三、实习成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工作,获得了完整的测量数据。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内业计算,以得出闭合导线的最终结果。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仪器操作失误、数据记录错误等。
但通过团队合作和老师的指导,我们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保证了实习的顺利进行。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闭合导线的外业测量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认识到,闭合导线测量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工作,需要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虽然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团队成员的帮助下,成功地完成了实习任务。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主要内容
1、测量范围:
外业测量导线主要包括走线的起点坐标和终点坐标,连接变压器箱的坐标和其他的线路,以及导线的垂直高度、垂直角度、终端埋深等信息。
2、测量方法
外业测量时根据技术要求,采用建筑测量仪、激光仪表、GPS 定位系统、测距仪、俯视仪器等进行测量,采集测量数据,并入库加工后构成完整的测量报告。
3、数据采集与处理
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是外业测量的关键环节。
要求采集的外业数据必须准确、可靠,且能够满足测量报告中的数据要求,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4、地勘设计
外业测量完成后,根据所采集的实际数据,采用CAD或GIS工具,完成测量报告,包括地勘图、变电站图、缆线支柱、线路示意图等。
5、现场标记
外业测量完成后,根据测量报告,现场完成标记。
对接入变压器箱的地方,将终点标记并现场编号,为铺设提供参考。
6、数据归档
完成外业测量后,将采集的数据和测量报告,归档存储,提供今后维护和保养铺设的参考。
03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准备工作:
收集资料:测区旧地形图、已 知点(平面和程控制点)资料、测量 规范; 仪器工具:所用仪器(包括仪 器的检验和校正)、工具、记录手 簿、材料。
踏勘选点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测角
量边
定向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1、踏勘测区 实地了解测区地形; 了解已知点状况。
2、图上(指原有旧图)设计布网方案
n n n n n
≤1/55000 ≤1/35000 ≤1/15000 ≤1/10000 ≤1/5000
注:1、表中n为测站数。 2、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 1000,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 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工程测量规范》测距仪器的标称精度:
右
三、测角
闭合导线测量内角。 顺时针编号, 内角为右角;
2
逆时针编号, 内角为左角。
5
2
1
2 3
3
1
1 5
5
右
4
1 5
左
4
3
4
4
2
3
四、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工程测量规范》2007 测回数 导线 平均 测距 测角 测距相对 边长 中误差 中误差 等级 长度 1″级 2″级 6″级 ( km) ( km) (″) ( mm) 中误差 仪器 仪器 仪器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三级 14 9 4 2.4 1.2 3 1.5 0.5 0.25 0.1 1.8 2.5 5 8 12 20 18 15 15 15 1/150000 1/80000 1/30000 1/14000 1/7000 6 4 — — — 10 6 2 1 1 — — 4 3 2 方位角 导线全长 闭合差 相对闭合差 (″) 3.6 5 10 16 24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3.图根平面控制网
直接为了测图而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图根平面控制网。 组成控制网的控制点称为图根点。
如果测区外有国家控制点,应与国家控制点联测。 使测区纳入国家统一坐标系统,如果没有控制点或 者联测比较困难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建立标志——注意须画“点之记”
点位标志
照准标志
点位标志
点位点之记
点之记模板
踏勘选点
S1 S2
S3
S8 S4
S7 测量范围线
S6
S5
9.4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二、水平角观测
测回法,左、右角,内、外角。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前进方向左侧的 水平夹角叫左角)
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
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控制网建立方法:
①三角测量 ②导线测量 ③GPS测量
9.2 平面控制网
二、局域平面控制网
1.城市平面控制网
在城市地区建立的平面控制网为城市平面控制网, 是国家控制网的发展与延伸,主要为城市测图、规 划、地籍管理、市政工程建设服务。
控制网的建立方法主要有三角测量、边角测量、 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等。
对于测绘工作的每一个过程、每一项成果都必须检 核,在保证前期工作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步 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绘成果的可靠性。
9.1 控制测量概述
二、基本名词解释
•控制点:在测区范围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 •控制网:控制点按一定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的网状几何图形。 •控制测量:使用精密仪器和严密的计算方法精确测定各个控
技术要求应符合规定,图根导线:DJ6经纬仪测 一个测回,前、后半测回之差≤±40″时,取其平均 值。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

一级闭合导线测量(一)、导线的布设形式:闭合导线如图1所示,导线从已知控制点B和已知方向BA出发,经过1、2、3、4最后仍回到起点B,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这样的导线称为闭合导线。
闭合导线本身存在着严密的几何条件,具有检核作用。
图1 闭合导线(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踏勘选点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1)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3)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4)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2所示。
(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建立临时性标志导线点位置选定后,要在每一点位上打一个木桩,在桩顶钉一小钉,作为点的标志。
也可在水泥地面上用红漆划一圆,圆内点一小点,作为临时标志,并导线点统一编号。
3.导线边长测量导线边长可用钢尺直接丈量,或用光电测距仪直接测定。
用钢尺丈量时,选用检定过的30m 或50m 的钢尺,导线边长应往返丈量各一次,往返丈量相对误差应满足表2的要求。
4.转折角测量导线转折角的测量一般采用测回法观测。
在附合导线中一般测左角;在闭合导线中,一般测内角;对于支导线,应分别观测左、右角。
不同等级导线的测角技术要求详见表2。
图根导线,一般用DJ6经纬仪测一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35″时,取其平均值。
5.连接测量导线与高级控制点进行连接,以取得坐标和坐标方位角的起算数据,称为连接测量。
如图2所示,A 、B 为已知点,1~5为新布设的导线点,连接测量就是观测连接角βB 、β1和连接边DB1。
如果附近无高级控制点,则应用罗盘仪测定导线起始边的磁方位角,并假定起始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46.161m
第二次=46.161m
平 均=46.161m
边长名:A-B
第一次=66.933m
第二次=66.933m
平 均=66.933m
A-B
109 55 51
右
A-B
289 55 39
109 55 50
S -A
179 59 49
校核
内角和闭合差 1080°00′16″-1080°00′00″=+16″< =28
平 均=67.5485m
B-S
175 18 28
右
B-S
355 18 28
175 18 40
A-B
179 18 40
2
左
B-S
00 00 00
175 10 04
175 10 03.5
边长名:B-S
第一次=67.551m
第二次=67.551m
平 均=67.551m
边长名:S -S
第一次=71.466m
第一次=85.500m
第二次=85.500m
平 均=85.500m
边长名:S -A
第一次=46.156m第二次=46 Nhomakorabea156m
平 均=46.156m
S -A
93 47 03
右
S -A
73 47 06
93 47 06
S -S
180 00 00
8
左
S -A
00 00 00
109 55 51
10955 50.5
边长名:S -S
第一次=83.268m
第二次=83.267m
平 均=83.2675m
S -S
74 07 28
右
S -S
254 07 25
74 07 22
S -S
179 59 53
5
左
S -S
00 00 00
185 25 48
185 2545.5
边长名:S -S
第一次=83.267m
第二次=83.266m
第二次=71.465m
平 均=71.4655m
S -S
175 10 04
右
S -S
355 10 06
175 10 03
B-S
180 00 03
3
左
S -S
00 00 00
104 50 28
104 50 22
边长名:S -S
第一次=71.466m
第二次=71.465m
平 均=71.4655m
边长名:S -S
第一次=82.165m
第二次=82.164m
平 均=82.1645m
S -S
104 50 28
右
S -S
284 50 24
104 50 16
S -S
180 00 08
4
左
S -S
00 00 00
74 07 22
74 07 25
边长名:S -S
第一次=82.167m
第二次=82.167m
平 均=82.167m
第二次=68.219m
平 均=68.2185m
边长名:S -S
第一次=85.503m
第二次=85.503m
平 均=85.503m
S -S
161 25 16
右
S -S
341 25 30
161 25 06
S -S
180 00 24
7
左
S -S
00 00 00
93 47 03
93 47 04.5
边长名:S -S
导线测量外业记录表
测点
及测
回
盘位
目标
水平度盘读数
°′″
水平角
示意图及边长
半测回值
°′″
一测回值
°′″
1
左
A-B
00 00 00
175 18 28
175 18 34
边长名:A-B
第一次=66.933m
第二次=66.933m
平 均=66.933m
边长名:B-S
第一次=67.549m
第二次=67.548m
平 均 =83.2665m
边长名:S -S
第一次=68.216m
第二次=68.216m
平 均=68.216m
S -S
185 25 48
右
S -S
05 25 46
185 25 41
S -S
179 59 55
6
左
S -S
00 00 00
161 25 16
161 25 11
边长名:S -S
第一次=68.21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