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人性格差异比较word版本

合集下载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

中美民族性格差异

,
,
事 后 仍然 是 朋 友


中 国人 强 调 一 致 性 美 国 人 强 调 个 性


,
” 中国 人 大都认 为 克 己 守 道 ” 毕 露 因 为 枪 打 出头 鸟
,

循 规蹈 矩




与 集体 保持 一 致 是 比 较 明智 的做 法 人 们 已 习 惯 于 避免锋 芒

, , ,
,

, “


谦逊



谦恭
,



谦 让 等许
,

多 不 同的 词 汇来 表 达 描 述 这 一美 德
,


” 尚谦 的 丰 富 内 涵 大体 可 分 为三个部分 其 一 正 确 估价 认 识 自 己 有
, , ,

:
自知 自明 能看 到 他 人 的 长 处 和 自 己 的 不 足 虚 心 学 习 永 不 自满 表 现为 谦 虚 谨 慎 虚怀 若 谷 ; 其 二 用 尊敬 的

,
,
,
,


,

这 种 自主 的 精 神从 早 期殖
,
民 地 时期 一 直 延续 至 今 成为 美 国人 信 奉的 精 神 之 一 他 们追 求 个人 享 受 放任个 性
人 物质利 益 的 追 求 还 包 括个 人 意 志 个 性 自由 及 自我 实 现 自 由进 取 的追 求

,
,
,
自由发展 不 仅 包 括个

们有 目共 睹 的 正 是 有 了 他们 开 放 自信 的性格 美 国 才 可 以 在 短 短 几 百年中 发 展 为世 界 强 国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民族性格比较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民族性格比较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西民族性格比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民族的性格差异也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中西方拥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西方民族性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了使交流更加顺利,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性格差异也变得更加重要。

中西方的民族性格差异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且民族性格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其形成原因也极其复杂,所以要系统地得出结论也很困难,只能从某几个角度入手,简单的做出分析。

儒家思想作为汉族的传统思想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

汉族人民重道义。

儒家的价值观中,宣扬重义轻利。

这种义利观着眼于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个人的情感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关系得到调节和控制。

中国贵中和。

“重和谐,持中道”是儒家的处世原则,也是汉民族的传统心理。

“中庸”之道贯穿于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

中国人大多重节制、求平稳,妥协折衷、谦退隐忍是中国人的立身准则。

儒家思想注重内向自求,提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就直接导致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内向性的,以及中国人求稳的心理和好静的性格。

并形成了安分守己,知足忍让,安逸现状,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的民族性格。

西方基督教追求功利主义价值观,在此宗教观的影响下,西方人有着重功利的社会心理。

西方人自古以来就有一种崇力尚争的性格。

西方的神话故事中大多是象征着力量和抗争的英雄人物。

研究西方的战争史我们也不难发现,战争对西方文明进程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受基督教思想影响的西方人具有很强的开拓求新的民族性格。

西方人大多勇于探索和挑战,重视实践。

分析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大方面切入。

首先,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完整,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农业经济是中国文化生长的基础,在此经济因素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比较稳定,人们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

文化差异之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性格比较

文化差异之美国人与中国人的性格比较
第3页/共19页
中美生活方式的基本差异:中国人
• 相互依赖的特性
强调个人在其同伴中的恰当地位及行为的情 境中心倾向。
中国人在社会与心理方面更易于依赖他人, 因为情境中心的个人与他的国家和同伴紧密联系 在一起,其欢欣与悲哀由于他人的分享或分担而 趋于缓和。
第4页/共19页
中西差别在艺术中的表现:绘画
• 就美国而言,神的成功必然与单个信徒的成功相一致,个人必 须为上帝的彻底成功作出贡献,以保护自己自己的安全。 因此, 美国人对于自己的宗教投入了大量的情感。
第16页/共19页
中美经济观念比较
• 中国--平均主义的家庭继承和平均主义的态度。 美国--经济成就是个人成功的标志。 • 中国人的竞争倾向于把个体结合成一体。美国人的竞争从来不如此。
第11页/共19页
中美阶层观念比较 • 中国文人官僚的优越性与社会其他成员的差别事界限分明、毫不含糊的。 • 美国强调平等,使不同阶层之间彼此的外在态度趋于缓和而不是产生冲突。 • 中国人公开承认阶层差别,在社会生活中直率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而不同阶层之间却较少表现出紧张状态,因为他们并无改变自己地位的强 烈要求,这一地位更多地依赖于亲族整体而不是个人。在美国,阶层差别 很少明显表露在人的言谈举止之中,但阶层的鸿沟却造成强烈的情感,因 为任一社会阶层都会受到来自其上层或下层社会的威胁。因此,中国社会 中是开放的邻里关系,教育上不受约束的便利条件,欢迎任何人加入的俱 乐部、协会组织或祠堂庙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美国社会中公开宣扬平等 主义,邻里间却互相排斥,学校、俱乐部,甚至教堂都为显贵独享。
第17页/共19页
中国人的弱点
•,也就没有变革的 自觉意识。
• 没有革命意义的反抗。 • 缺乏科学和音乐。 • 缺乏自发的非亲属组织。

中美英的性格区别

中美英的性格区别

中美英的性格区别
中国人比较随意,普遍修养不够重视。

英国人很重视自己的修养,男士风度翩翩,女士优雅得体。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利益第一,英国人的价值观是生活第一。

针对一个英国人,他的礼貌与体面是一种武器,使人不敢离他太近了
针对一个中国人,他的礼貌与笑脸是一种伪装,用跟你套近乎的。

一样点主要是英国人实际上和中国人一样,在人与人的沟通上是很害羞的.中国人说话时很在意语音,语调,而且,说话的态度都是很友好,很和善的.
不一样点主要是个人空间不一样,信仰不一样,生活习惯不一样。

个人空间的不一样,英国人对个人空间和隐私问题非常看重,针对他们来说个人的隐私和空间是不容侵犯的。

而对中国来说第一中国是人口大国,人与人当中的密度不言而喻。

同时因为中国人的孝道因素,父母可以常常性的干涉儿女的私生活,对比英国人来说中国人的空间和隐私似乎都没有既然如此那,重要,故此,存在着不一样的差距。

信仰不一样,英国人因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相当大一部分的人都是信仰基督教,甚至尊为“国教”。

而中国人从小受党的教育相当大一部分人则是无神论者,二者因为历史原因的影响其间的差距其实就是常说的从历史的根本存在的。

生活习惯不一样,英国人以绅士精神为,吃的大多是西餐用的其实就是常说的刀叉,中国人用餐种类繁多也就以筷子和勺子为主。

因为这个原因生活中的习惯也就大不一样,英国情侣在一起讲究的更多则是女士优先的绅士风格,中国人因为更重视内在的情感原因就不会有很多的讲究了,因为这个原因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中西方民族的性格

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看中西方民族的性格

中西方民族的性格之比较所谓性格是指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上稳定的个性特征。

民族是指由若干个人组成的社会整体。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这主要是由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众所周知,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抗拒的趋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不同文明与文化之间的剧烈碰撞,这种碰撞不仅发生在东方与西方之间,而且就在我们的本土,在我们的内心,也无时不处在这种冲突之中。

我认为全球化不是对民族的消灭,恰恰相反,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只有守护我们的民族性,才能立足于这个全球化时代的世界之上。

马克思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去来的条件下创造。

民族,一般认为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具有普遍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而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民族不同于血缘共同体或经济共同体,原因很简单,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民族共同体内最显著,最持久,最稳定的联系时文化。

同时,文化的民族性本身就意味着文化的差异性。

文化之于民族兴衰息息相关。

民族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文化的力量深深的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的觉醒,总是起于思想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沉沦,往往始于文化上的沉沦。

我们以足球举例,众所周知,足球是一种技术,力量,战术要求很高的运动,看起来很简单,而实质上,足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民族性格,心理,理念的综合反映。

足球不单纯是一种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足球是一种文化。

如此我们可以得知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国民性相互联系,所以我根据这些以及其它理论就民族性格进行比较。

第一.动与静中国文化起源并发达于内陆的大河流域,故形成封闭,保守,稳定的农耕文化。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

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第一篇: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论中美两国民族的性格差异【摘要】随着中国的入世,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必将越来越频繁。

中西方民族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文化、宗教、历史等原因,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了解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特点,跨越文化障碍和揭示各民族性格中的隐蔽部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各民族文化特征的交际策略,更有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本文主要从中美文化差异的视角出发,探究形成中西民族性格差异的原因。

【关键字】中美民族性格差异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和美国,他们在很多方面有共同之处。

[1] 中华民族是华夏古今各民族的总称,是由众多民族在形成为统一国家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族集合体,是在中国统一国家里经过几千年时间融合了许多民族及其思想文化、感情意志、习俗信仰而形成的伟大民族。

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的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

”[2]中国文化是一种大陆型的农业文化。

黄河与长江孕育的华夏大地,土壤肥沃,四季分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

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或是遇到兵荒马乱,人民大体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是一种朴素而又实际的生产方式,长期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的中华民族便毫无疑问形成了静的性格。

”[3]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融合过程中,扬长避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总体性格。

这个总体性格是由各民族的优秀性格熔铸而成的。

所谓民族的优秀性格是指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思想活动特征和传统。

中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是显而易见、众所周知的。

讲到探究这种差异之根源及原因时,传统上,学者诸家习惯用这么一种逻辑:由“地理环境决定论”推导出中西文化不同的渊源和发展轨迹,再由不同的中西文化渊源和发展轨迹,孕育出中西民族不同的性格。

这种逻辑推理和理论应该是可接受和认可的。

中西方民族性格之简单比较

中西方民族性格之简单比较
西方人的血管里,似乎热血时刻都在沸腾,那种狂热的激情伴随人终生。
“宁静以致远”, 是中国的至理名言,常常被写成条幅,挂于居室,作为座右铭,时时鞭策自己。
从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起,就把静作为一种美德。“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以静致动,成为公认的哲理。
静的理论,在老子的阐发下,达到了极致。“至虚极,守静笃”是老子的名言,也是后来道家修行的原则和方法。“虚”是道家修行所要达到的那种虚空的境界。到了那个境界,就成“虚怀若谷”。“静”就是具体的修行方法。采用“守静”,心无杂念,“静坐”修行的功夫。老子认为,百物都要“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归根的方法就是求静。能够静到极点,就能找到生命的本源,回归生命的根本。
葛雷,齐彦芬. 《西方文化概论》. 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
0
中国人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把性格文静作为一种美德。
李大钊总结说,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以静为本位,以动为例外;西方人的日常行为,以动为本位,以静为例外。
2.内向与外向
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內倾与外向。
在中国文化中,人是一个自足的存在,天地之间,人是自足的,不需要外来的帮助。儒家以道德为自足,道家以自然为自足。儒家认为,深藏于自己内心的价值源泉,是无尽的宝藏,只要挖掘,只要发扬,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万物皆备于我,万善皆备于我。
中西方民族性格之简单比较
时间:2011-04-22 12:00:07 作者:秩名
论文导读:由于文化、历史、地理、心理等多方面原因,不同的民族必然具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各民族性格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本文从动与静、内倾于外向、面子与实惠几方面对中西民族性格做一简单比较。
关键词:动与静,内向与外向,心与力
1.引语

中西方民族性格比较

中西方民族性格比较

中西方民族性格比较何亚女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通过举例简单阐述了中西方民族性格的特点,并分析了民族性格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关于民族性格的几点启示,以期人们在认识到中西方民族性格差异的同时,能够理性地看待并做出恰当的取舍。

关键词:中西;民族性格;差异;原因;启示一、民族性格的概念所谓民族性格,“亦称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1]可见,民族性格的形成需要历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需要人们在经受各种磨难、各种外族入侵后彼此之间相互磨合、相互扶持,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一己之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而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民族性格也会有所变化。

二、中西方民族性格特点总的来说,中华民族的性格特点是:忠孝、尚节、守义;谦虚、谨慎,恪守中庸之道;既含蓄忍让、又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慈悲温厚。

西方民族的性格特点是:猎奇、冒险、竞争;惜时、坦率、真诚;自信自立,开拓创新。

三、中西方民族性格举例(一)中西方民族性格举例1:习语在中国,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儒家文化“人生于自然”、“天地万物一体”,因此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主张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习主席也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政治观主张“无为而治”,从此思想出发,老子又提出了为人处世的两个原则,一是“不敢为天下先”;二是“崇俭养德”。

受此影响,中国人逐渐形成了谦和保守、勤俭节约的民族性格。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傲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

——陆游”西方人富有冒险精神,总是乐于尝试新事物。

如“To put all his eggs in one basket孤注一掷”;“bell the cat自告奋勇去冒险,老虎头上拍苍蝇”。

(二)中西方民族性格举例2:神话在中国的神话里,神仙们都是要经历成百上千年修炼才能得道,待修得正果时,他们往往法力无边,几乎都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总能斩妖除魔、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神仙们必须遵守天规,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与人类恋爱结婚,如若违背,必遭重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人性格差异比

中西方人性格差异比较
1. 李大钊曾总结过西方人勇猛好斗,冲动激情善辩,而中国人内省保守,谨慎顺从善思。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总结,东方人看世界用的是一元论,更倾向把世界看成一个整体,而西方人用的是二元论,从矛盾中发现真理。

2. 西方人生性好战喜欢竞争;中国人气质平和,安于现状;
西方人爱权,中国人爱钱;
西方人重视人际交往的直率,中国人讲究人际交往的客套;
西方人办事倾向彻底,中国人办事喜欢妥协;
西方人崇尚变革,中国人易于保守;
西方文明的显著优点是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突出优点是对生活目标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中国人可以从西方人那里学习不可缺少的讲究效率的品质,而西方人可以从中国人那里学习善于沉思的明智。

有一则笑话,说得是西方人心目中的天堂与地狱的人员组成:如果是组建天堂,应该是
英国人当警察,德国人当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情侣,瑞士人做总管;法国人做厨师:如果组建地狱,则应该是德国人作警察,英国人作大厨,法国人做机械师,意大利人做总管……
1.法国:
法国女人会做菜才有资格结婚法国女人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但却是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女人。

而要领略法国女人的生活品位以及她们的勤劳贤惠,却要从居家生活中去体验。

法国女人的着装理念一是可以露,但不可以透。

露,甚至可以露出乳沟,但衣服不能薄得看出里面的背心或文胸带子,裙子不能透过光线看见里面的两条腿。

二是无论哪个季节,同一件衣服不能连穿两天,必须每天更换衣服。

在法国不是人人都可以请保姆的。

你要请保姆,你就成了雇主,按法律规定你要给保姆买各种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事故保险、失业保险等。

你除了要付给她工资,还要每年给她提供两次带薪休假。

如此这般下来,你的收人只能应付保姆,等于你辛辛苦苦地工作就是为政府解决了一个就业问题。

尽管政府可以为请了保姆的雇主每天补助40法郎,可大家把账一算,自己不工作专职在家带孩子还更合算,至少丈夫可以因妻子不工作而免交50%的收入所得税。

2.俄罗斯人:
果断却又犹豫的性格
俄罗斯人很果断。

在市场上买东西不爱讨价还价、挑三拣四;十月革命后,对沙皇一家,说杀就杀;30年代,对可疑分子,说毙就毙;90年代搞“休克疗法”,一夜间彻底放开物价。

他们的“当机立断”,哪怕从一则幽默中也可看出:城墙倒塌,有人被压。

美国人:“OK!来两箱可乐、两打汉堡,挖掘机、推土机、铲运机和翻斗车各1台,我指挥,你们干!”日本人噼里啪啦按了通计算器:“机器的不要,劳力的干活!2.5个劳力、1.4个工作日,活人的救出!”俄国人:“我从墙这边拽他两腿,你们从墙那边拉他胳膊,人不就出来了!”
3. 中国人的性格
很多先人都思考过这样的问题:中国发明了火药却没有想着去推动战争而是用来放焰火,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却没有用来去航行,这说明了中国
人温顺的性格,想来推崇儒学,道学,而这些学派推崇天人合一,以礼节和仁义为中心
4. 西方人
西方人在认知世界上更多的表现出对立的倾向,他们看世界用的是二元论,只有打败对手凸显自我,如果自己与别人雷同就无法体现自我的存在,由此引发的西方人性格上的竞争好斗,扩张和侵犯性,西方的宗教也认为人生来有罪,人必须赎罪,讲求斗争和冲突的罪感文化,相对于东方的重人伦和道德,西方人的教育往往重视独立性和个性的培养。

西方人个性鲜明,个有展现,这也许能解释欧洲为什么不能形成统一的大国家。

西方的教育体系也是有宗教而来的,自从欧洲十字军到处征讨之后,他们就逐步把各个以国为单位的个体合并为教皇体系,再接着就促生了以神学为主,其它学科为辅助的教育体系,于是发展为最早的系统的教育,世界著名的牛津,剑桥,它们本身就是神学院发展而来。

从以上的两个角度看,或许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在东方,没有兴起科学技术的革命,以及近代为什么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系统。

或许我们可以展开来联想,就是由于性格的差异的积累,才有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差异: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和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各有自优点也有缺憾,东方人缺少个性,而西方人缺少心灵的修行
5. 中西方比较:
中国人生活的比较封闭,人际交往圈子小,所以非常注重选择交往对象的品质,总想和人品好的人交朋友,故有时显得很孤僻。

西方人爱开鸡尾酒会,一大群人凑一起打哈哈;中国人则重酒后知己,一杯清茶推心置腹。

中西方人做事风格的区别:中国人认为关键是沉稳干练;西方人说公正,不然你越能干,问题越大。

故同西人打交道不要指望从私人关系中得到什么便利。

中国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事不少,但更多的是坚持追求和自己利益十分相关的东西,而西方人会因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东西而取身舍义,如对“日心说”的追求,阿基米德因不让士兵碰他的圆被杀等。

西方人对孩子很尊重,把他们当朋友,视他们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是“上帝”寄存在这里一段时间的天使,不像中国人,将孩子当作私有财产,溺杀婴儿、虐待婴儿的现象时有发生。

西方关于保护孩子的法律很多,如洗澡就规定父亲不得给女婴洗。

再如,对于幼儿园的孩子规矩站立,中小学生迎宾,西方人很反感。

中国人当面不看礼品,西方人有意见;对西方人当面看礼品,东方人认为不好。

中国人喜存钱,欧美人恰相反,他们认为钱只有在花时才有用,否则只是张好看的纸。

再之这个世上没什么真正属于某人,即使你付了款买下了,也不过暂时使用而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