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人教版】必修2地理:4.1《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12: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学习目标』1.能说出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2.能根据影响因素辨别不同工业区位类型;3.结合材料,能说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重难点分析』重点: 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并尝试对探究点进行研究。
2.课后巩固课前预习案『教材基础知识梳理』一、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土地、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________、政策、___________、劳动力、_________、_________等。
3.环境因素: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区位选择应非常慎重,而对环境十分敏感的一些高技术产品及食品等企业,则应以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4.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________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__。
5.工业区位类型:(根据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导向类型工业生产特点工业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则______导向型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的费用较高水产品加工、、制糖厂等接近地_____导向型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的成本较高啤酒厂、汽水厂、印刷厂、、石化厂、食品加工厂、棉布厂、汽车制造厂、面粉厂等。
接近1.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变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2.主要变化:(1)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和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和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选择因素。
3.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华侨回国、回乡建厂。
课内探究案探究点一:工业区位因素1.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
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
凭祥(位置见图)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选择》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工业区位问题,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2.设计案例分析问题,如:“某企业为何在我国某地区进行区位选择?请分析其优势和劣势。”
3.提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如何优化我国工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三)小组合作
1.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共同探讨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和原则。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践活动,如调查周边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影响工业区பைடு நூலகம்选择的主要因素,如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市场需求、政策扶持等。
2.能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区位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区位选择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掌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等现代技术在工业区位选择中的应用,提高地理信息素养。
3.小组间进行成果分享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如:“我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克服?”
2.学生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学案(2)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
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
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企业内迁?率先内迁的企业大多是哪种类型的工业?答案:点拨: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故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率先内迁。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劳动力、动力、运输、______、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________。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1)原因:社会的发展,______需求的变化,__________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______区位→______区位→______区位。
中国:鞍钢(靠近__________)→宝钢(靠近______)。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敏感企业: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1)原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投资办厂的变化。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 建设 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 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企业决策者的______和______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2教案第四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系列一

4.1工业的区位选择【课标要求与分析】课标要求: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并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分析。
2、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说明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能对实例进行恰当的分析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的开篇之作。
一方面,它与上一章教材中“农业的区位选择”遥相呼应;同时也是后面有关“工业地域的形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以举例形式介绍了五种常见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又以“案例1: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活动”、“阅读: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等来进行分析、说明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关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为例来进行分析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2、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及读图分析能力。
2、了解本地工业发展情况,培养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2、通过了解当地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为家乡的生产建设服务,树立热爱家乡的信念。
【教学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在上一章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而我们知道农业和工业都是国民经济的最基础的物质生产部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导学案设计

工业区位选择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工业的主导类型。
2. 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懂得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
学习重点:1.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课前预习一、工业区位因素1.生产的一般过程:在工厂里,劳动力利用__________________,将原材料制成________。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________、动力、________、政策、________等。
(3)其它因素:________、个人偏好等3.工厂的区位选择原则:选在具有明显的优势条件的地方,目的:__________________思考(高考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城重庆工业历史悠久,是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级,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目前,重庆已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重点。
(1)根据图文材料相关信息,分析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6分)二.工业的主导类型(1)原料导向型:接近________。
(2)市场导向型:接近________。
(3)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________。
(4)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________的地方。
(5)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________的地区。
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区位因素的变化(1) 同一种工业类型它们的主导因素会不会发生变化?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原因: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和________水平的不断提高。
(2)表现:越来越重视________因素;原料导向型工业对______的依赖程度下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 4.1 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设计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因素。
2.运用案例分析主要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某一具体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某一具体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要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教学方法:学案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课前让三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学案上“预习与质疑”环节的答案(“预习与质疑”分两部分,见下面)(1)预习内容:课本58—61页(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字母特点区位选择A 污染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地带或盛行风的郊外B 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C 污染远离和3.政策因素(1)原因:优惠政策有利于投资办厂时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建设,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表现 20世纪80年代: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的和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2)预习检测1.下列工业部门与其区位类型搭配不正确的是()A.水果罐头—原料导向型B.啤酒生产—市场导向型C.炼铝工业—动力导向型D.电子装配—技术导向型2.下列各组工业部门区位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制糖、家具、普通服装B.卫星、飞机、精密仪表C.印染、制鞋、水产加工D.制伞、炼铜、集成电路3.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A.澳大利亚、印度、巴西B.安徽的淮南和山西等地C.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D.东南亚、南亚和西亚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吸引的外资中,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原因主要是出于()A.解决就业B.乡土情感C.改善环境D.利用科技优势二、上课开始,直接导入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4章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word学案【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课标解读】1.把握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要紧因素及其不同导向型工业特点。
2.明白得工业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以及缘故,会分析某地进展工业的要紧区位因素。
教材P60活动点拨:1.鞍钢选择接近燃料和原料产地,对自然因素依靠大;宝钢接近消费市场,受交通运输条件阻碍大。
2.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原料和能源利用效率,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巨型矿石运输船的显现,使得原料运输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降低,能够方便地利用廉价的原料,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3.对动力和原料地的依靠减弱,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素养要求增强;对市场依靠加强,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阻碍加强。
一、选择题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1~2题。
1.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要紧是因为中国(A)A.消费市场宽敞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解析:中国人口多,对食用油的需求量大。
跨国企业在中国建厂,确实是看中中国宽敞的消费市场。
2.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D)A.商贸中心B.机场C.火车站 D.港口解析:该食用油以大豆为原料,大豆属大宗商品,适合长距离运输,宜用海运,从减少原料运输考虑,该厂适合布局在港口。
3.下图为“铜矿炼制的原料投入与产出的过程图”,据图分析阻碍乙、丙、丁三工厂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C)A.原料、动力、劳力B.市场、交通、政策C.原料、动力、市场D.动力、劳力、市场解析:从图示看,铜矿炼制具有投入-产出的联系。
选矿厂布局原料地,炼铜厂属高耗能行业,布局在动力充足的地点,精炼厂属成品,宜靠近市场。
下表是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据此回答4~5题。
工厂原料能源运费科技工资其他①41% 17% 2% 5% 14% 21%②4% 8% 5% 50% 13% 20%③17% 10% 11% 3% 39% 20%4.①类工厂最有可能是(B)A.有色金属冶炼厂 B.甜菜制糖厂C.制鞋厂 D.面包厂解析:①类型工厂原料投入占比最大,属原料导向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学案-最新教育文档

课题:工业区位的因素一、目标引领1.通过信件(案例)分析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学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角度评价工业区位,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3.通过阅读材料、图表资料,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针对性。
二、教材引领聚焦重点: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
破解难点:学会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角度综合评价工业区位,形成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学法引领读图分析、总结归纳等四、学程引领学程之一:信——太钢第一份信:爷爷写给战友1958年10月亲爱的战友:我来到太原钢铁厂已经快十年了,这个钢铁厂位于太原北部汾河东岸,占地面积很大。
始建于1932年,当时阎锡山政府提出“造产救国”,由政府协助筹建。
是国家重点工程之一,这里临近西山煤矿,古交煤矿,离娄烦尖山铁矿,忻州峨口铁矿也不远。
亲爱的战友,你的生活现在可好?很是怀念我们奋战的日子,期盼着哪天再相聚。
1958年10月第二份信:爸爸写给妻子2019年10月我的妻子,我的爱人:很遗憾,在我们结婚十周年的日子里,我却不在你的身边。
儿子快十岁了,可你我也两地分居十年。
我在太钢挺好的。
太钢现有职工3万多人,总厂占地12平方公里,号称“十里钢城”,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与改造,太钢已成为全球最大、技术最先进、品种最全、竞争力最强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国内外,地处省会,交通十分便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都市圈的建立,必将为太钢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太钢附近有很多重型工业,如机床厂,机车厂,机器厂,机械厂等等。
这些企业和你现在从事的职业都有关系,所以我想你还是来太原工作吧。
第三份信:儿子发给同学的email 2019年5月我的哥们儿:收到你的email我特别高兴。
四年的留学生涯,有你相伴,如亲兄弟一般。
你建议我留在美国,但是兄弟,我一定要回到我的祖国,回到太钢。
太钢坚持以新制胜,20多个品种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30多个品种成功替代进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已趋于饱和。
随着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下降,大批企业内迁,这预示着中国经济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的开始,中国经济将迎来其发展的第二波高潮。
思考:为什么会有大量企业内迁?率先内迁的企业大多是哪种类型的工业?答案:点拨:与沿海地区相比,内地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较低的地租、优惠的政策和丰富的资源,尤其是劳动力价格具有较大的优势,故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将会率先内迁。
一、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______、______、原料等。
(2)社会经济因素:______、劳动力、动力、运输、______、科技等。
3.工业选址原则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生产成本获得________。
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考虑哪种导向型工业?二、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1.工业区位因素及其作用的变化(1)原因:社会的发展,______需求的变化,__________的不断提高。
(2)表现: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______、______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而对市场、信息等因素的依赖程度增强。
(3)典例世界: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______区位→______区位→______区位。
中国:鞍钢(靠近__________)→宝钢(靠近______)。
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1)环境敏感企业:以________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如高技术产品及食品工业。
(2)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如下图)。
(1)原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投资办厂的变化。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前:内地 建设 西部纺织工业中心建设20世纪80年代: 经济迅猛发展20世纪末:西部地区工业发展力度加大4.企业决策者企业决策者的______和______因素有时会成为主导因素。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利于吸引港澳台胞、华人华侨投资建厂的原因是什么?答案:一、1.水源2.(1)土地 水源 (2)市场 政策3.最高利润4.长途运输 成本 原料产地 产品 市场 消耗大量能量劳动力 大量廉价劳动力 技术要求高等教育 科技发达思考讨论点拨:我国中西部农村劳动力丰富,科学文化水平不高,发展乡镇企业应首先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二、1.(1)市场 科学技术水平 (2)原料 动力 (3)煤炭 铁矿 港口 煤、铁产地 市场2.(1)优质环境 (2)空气 下风 垂直 水源 水源地及河流上游3.(2)大型工业基地 沿海地区4.理念 心理思考讨论点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等省是著名的侨乡,又邻近港澳台,区位条件优越,故有利于吸引港澳台胞、华人华侨投资建厂。
知识点一 工业区位类型(1)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
A .市场导向型B .劳动力导向型C .原料导向型D .动力导向型(2)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 .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 .以航空运输为主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3)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乙类工厂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
A .能源充足、重工业发达的地区B .高科技研究开发能力强、协作条件好的地区C .原材料丰富、劳动力密集的地区D .交通方便、轻工业基础好的地区(4)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
A .环渤海地区B .长江三角洲地区C .珠江三角洲地区D .中西部地区思考:第(1)题,由图可知,甲类工厂原料投入所占比例最高,为原料导向型。
第(2)题,乙类工厂科技投入最高,应为技术导向型的高科技企业,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以航空运输为主,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运费较少。
第(3)题,由上题解析易知,高科技企业应布局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
第(4)题,丙类工厂工资投入最高,劳动力需求量大,科技水平要求低,应布局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中西部地区。
答案:(1)C (2)D (3)B (4)D几种工业导向型模式图的判读模式Ⅰ图中坐标中心距哪个因素所在线的线段最长,即哪个为主导因素,如图甲为技术导向型,图乙为劳动力导向型。
模式Ⅱ图中各横坐标对应的纵坐标方向上各区位因素比重最大的因素即为主导因素。
图中工业一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二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三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四为市场导向型。
模式Ⅲ图中工业受原材料、交通条件的影响较大。
模式Ⅳ根据图中各因素所占比例确定主导因素,由图中数据可知①为动力导向型,②为原料导向型,③为劳动力导向型。
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请根据城市工业布置的基本原则和环境因素综合分析,适当布局,并将答案代号填入横线上。
商场________,码头________,自来水厂________,化工厂________,钢铁厂________,水泥厂________。
(2)简述以下工业布局的理由:化工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泥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依据图上信息综合分析是关键。
A 处靠近铁路,并有公路通达,交通便利,且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位于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适宜建设钢铁厂;B 处靠近化工原料(石油、海盐)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适宜建设化工厂;C 处在市区,人口密集,可以建设商场,以接近顾客;D 处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水质好,应建设自来水厂;E 处靠近山地,有水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又位于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城郊,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可以建水泥厂;F处在河流入海口,建设码头能够河海联运。
答案:(1)C F D B A E(2)B处靠近化工原料(石油、海盐)的产地,又位于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向,适宜建设化工厂A处靠近铁路,有公路通达,交通便利,附近煤、铁资源丰富,位于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不会对城区造成污染,适宜建设钢铁厂E处靠近山地,有水泥厂生产所需的原料,又位于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城郊,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可以建水泥厂倾斜的椰树是北太平洋岛屿的一大奇观,读图完成第1~2题。
1.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椰子汁生产企业的区位导向是()。
A.原料导向型B.动力导向型C.技术导向型D.市场导向型2.与椰子汁生产企业导向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A.家具厂、印刷厂B.啤酒厂、面粉厂C.汽车制造厂、甘蔗制糖厂D.乳制品厂、水产品加工厂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最后又转向中国沿海开放地区、泰国、印尼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A.交通运输便利B.利用当地良好的农业基础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接近技术发达地区下图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完成第4~5题。
4.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分别是()。
A.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B.炼铝、制糖、啤酒生产C.汽车、造船、水泥生产D.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5.下列城市中,发展以③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的是()。
A.攀枝花B.温州C.北京D.贵阳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
低档圣诞树是由仿真材料制成的,价格低,销量大。
改革开放后,我国深圳成为世界低档圣诞树的重要生产基地。
21世纪初,由于生产成本提高,深圳圣诞树产业受到很大冲击,有的企业将圣诞树生产转移到江西赣州,但是出口效益没有明显提高。
据此完成第6~7题。
6.从世界范围看,影响高档圣诞树生产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距离B.热量条件C.劳动力价格D.种植技术7.低档圣诞树生产由发达国家至我国深圳再向赣州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圣诞树销量快速增长并由沿海向内地扩展B.世界圣诞树市场由欧美向东亚地区转移C.发达国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国原材料丰富D.企业追求较低的劳动力成本8.下列关于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错误的是()。
A.水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B.印染厂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地区C.发电厂设置在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远离居民区和农田的地方D.化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大风频的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地区9.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考虑()。
A.内地原料丰富B.交通便利C.广阔的消费市场D.国防的需要10.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读“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
(2)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1.A 2.D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乳制品厂等,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应接近原料产地。
3.C纺织和装配工业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其不断趋向于在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布局。
4~5.4.D 5.B第4题,由图可知,①对能源依赖最高,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②对原料依赖最高,为农产品加工业;③对劳动力依赖最强,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第5题,温州的服装、鞋帽等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达。
6~7.6.A7.D第6题,由材料可知,高档圣诞树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故应接近市场进行生产,以保证圣诞树原材的新鲜。
第7题,低档圣诞树由仿真材料制成,产品可长距离运输。
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吸引了圣诞树生产转移。
8.D化工厂污染空气和水源,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盛行风的下风向、城区河流的下游。
9.D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严峻。
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这个时期建设的工业基地多在内地、山区。
10.思考:第(1)题,阅读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图,并结合周围地区的原料、能源、水源、交通、地形,考虑建设时国家政策的影响,即可正确答题。
第(2)题,结合图中图例可知图示地区还有东川铜矿、二滩廉价的水电、六盘水丰富的煤炭,这些都是炼铜工业的优势条件。
答案:(1)接近铁矿、煤矿区,原料丰富;接近煤矿区、水电站,能源丰富;水源充沛;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地形起伏大,平地少。
(2)铜矿资源丰富;电力充足;接近煤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