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苗族文化习俗及服饰的简介精品PPT课件

• 云贵型 云贵的大花苗族主要分布 在云南的昭通、楚雄、彝 良,贵州六盘水、威宁、 织金、普定、镇宁、紫云 等地。 大花苗族主要麻 布做衣服,他们远古的服 装都是自己种植麻,自己 织布,自己做衣服。大花 苗族的服装主要明显的有 梯形方块图案,目前分布 较多的在云南的彝良县, 贵州威宁等地。贵州六盘 水的水城县有两个大花苗
• 此外,在台湾,也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 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
四月八
• 苗族四月八是苗族人的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 每逢这天,附近的苗族都要聚集到喷水池举行各 种活动,纪念古代英雄亚努。人们在一起吹笙、 跳舞、唱山歌、荡秋千、上刀梯、玩龙灯、耍狮 子等,人山人海,场面极为壮观。传说苗族祖先 原来住罗格桑(今贵阳附近),他们过着丰衣足 食的生活。可是,一次激烈的战斗中,他不幸被 统治阶级杀害,于四月初八光荣牺牲。每逢他的 遇难日,苗胞总要到墓地(现贵阳喷水池附近) 来纪念这位古代民族英雄。年年如此,代代相传。
配饰
银银 镯项
银银梳饰头 饰传统节日
• 苗族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偷菜节、四月八、 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 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
苗年
• 苗年,苗语称“能酿”,是苗族人民最隆重的 传统节日。各地过苗年的日期不甚统一,融水 县苗族以农历十一月三十日为除夕,次日起为 过年,这一苗年过的人口最多,地域最广。苗 年各地区过的时间并不相同,从农历九月至正 月不等。一般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 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 (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 “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 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2008年6月7日,

苗族歌舞苗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介绍ppt课件模板

苗族歌舞苗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介绍ppt课件模板

苗族的语言与文字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内部方言、次方言 和土语繁多,没有统一的文字,但民间文学和歌 谣等文化载体发达。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苗族创造 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但并未普及开来,目前 仍以口传和民间文艺为主。
苗族的分布与聚居地区
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海南等省区,其中贵州最多。
苗族歌舞在家庭中代代相传,父母教子女,长辈 教晚辈,这种口传心授的方式使得苗族歌舞得以 流传至今。
02 师徒传承
在苗族地区,师父带徒弟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 传承途径,徒弟通过观察、模仿师父的表演技巧 和艺术风格,逐渐掌握歌舞技艺。
03 学校教育
近年来,一些苗族地区的学校开始将苗族歌舞纳 入课程体系,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 学生对苗族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媒体宣传
利用现代媒体手段宣传苗族歌舞文化 ,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05
结语
对苗格和 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历 史、生活和信仰,具有深厚的文
化内涵。
强烈的民族特色
苗族歌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体现了苗族的民族特色和风情 ,展现了苗族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 追求。
创新和发展
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应当鼓励创新和发展,将苗族歌舞和文化 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对苗族歌舞保护与传承的建议和展望
政府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苗族歌舞保护的资金投 入,提供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各界参
与保护工作。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注重创新 发展,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歌舞中,
以适应时代变化和观众需求。
培养年轻传承人

苗族ppt

苗族ppt

建筑

吊脚楼 在凯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脚楼。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 山高坡陡,平整、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加上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 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历来依山抱水,构筑一种 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叫“吊脚楼”。 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 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 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 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 吊脚楼一般以四排三间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还搭了一两个 “偏厦”。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楼,一般分三层, 上层储谷,中层住人,下层楼脚围栏成圈,作堆放杂物或关养牲畜。 住人的一层,旁有木梯与楼上层和下层相接,该层设有走廊通道,约1 米宽。堂屋是迎客间,两侧各间则隔为二三小间为卧室或厨房。房间 宽敞明亮,门窗左右对称。有的苗家还在侧间设有火坑,冬天就在这 烧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门,门是两扇,两边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 都装有靠背栏杆,称“美人靠”。
建筑禁忌

15、人居住的房屋若建台阶,数目须为 单数。牲畜圈若建台阶,数目须为双数。

16、若老人去世,三年内不能建屋。
丧葬禁忌

17、入葬后一个月内,家中任何东西不 得出卖或借人。

18、守孝一百天。 19、三年内不得办婚事或喜事,不能建 屋。
日常禁忌

20、“草标”是苗族生产活动中一项重要的、 用来对人和鬼神的物示语言标志。六畜产幼畜后, 门前悬挂“草标”,外人不可入宅。

21、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 22、任何人都不能在屋子内吹口哨,也不能在 夜间吹口哨。 23、险恶环境中忌嘻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 器指人。

苗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苗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365qiu
苗族的节日
苗族的节日很多,各地的苗族过的节日不完全相同。 黔东南部分地区和广西融水县盛行过“苗年”,在 旧历九——十一月的卯(兔)日或丑(牛)日举行,有踩 鼓、跳芦笙、赛马、斗牛、“游方”等活动。贵阳 附近几县的苗族,每逢农历四月初八日,都穿上了 盛装来到贵阳市喷水池附近,吹笙奏笛,对歌谈心, 纪念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此外,苗族还有 龙船节、花山节(五月初五)、吃新节(农历六、七月 间稻谷成熟时)、清明节、赶秋节(立秋)等等。云南 苗族几乎每年都有踩花山的活动,这种踩花山虽有 迷信内容,但它又是苗族人民传统性的群众娱乐节 日。
银饰
苗族的银饰在各民族的首饰中首屈一指, 妇女着盛装时必佩银饰,昂贵且繁多。 有银插花、银牛角、银帽、银梳、银簪、 项圈、耳环、披肩、压领、腰链、衣片、 衣泡、银铃、手镯和戒指等,一个盛装 的苗族妇女,全身银饰可达二、三十斤。 苗族用银的观念一是审美,二是表示富 有和避邪。
银饰的分类
苗族银饰种类繁多,但从佩戴部位上划分, 大体可分为头饰、胸饰、背饰三大类。头饰 有银帽、银盆、风冠、苏山、髻簪、耳环、 项圈等;胸饰有胸链、针筒、围腰其盘,外 加手圏、戒指等总结及饰有披肩、腰带等。 苗族银饰大多保留着原始的韵味,许多造型 反映了苗族人民在社会历史演进的各个特定 阶段的信仰追求和生活习俗。
苗族银饰的具体介绍
(一)头饰 1.银角 西江型 其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超过
佩戴者身高的一半,即使在世界上也堪称一 绝。姑娘们佩戴时还要在银角两端插上白鸡 羽,鸡羽随风摇曳,使银角显得更为高耸, 巍峨壮观中兼有轻盈瓢逸之美。
烧鱼
苗族服饰简介
苗族服饰的造型手法运用了写实或变形夸张,其刻 画的众多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图案,不 仅涵盖了历史、美学,更涵盖了美术这一学科领域。 衣服图案的变化规律,或等距、或对称,或重复循 环,结构极为严谨,不仅体现了精湛的刺绣工艺, 更体现了苗族的几何学基础,集历史、美学、纺织、 刺绣、音乐、美术、哲学、几何学于一身,一代又 一代的自然传承中,使所有苗族妇女成为既是苗族 服饰的生产者,又是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人。没有 文字的苗族,其历史、纺织、美术、几何学等诸多 知识,均靠服饰作为载体传承。苗族服饰有着特殊 的文化内涵,服饰上动物、植物等图案,体现了苗 族千百年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的天人合一思想。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少数民族苗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中国的分布
东南亚地区分布
• 东南亚地区的苗族世代以刀耕火种,游耕游居为主,流动很大,没有固定耕地,大面积 种植罂粟,经常进行周期性的迁移。
• 越南、老挝、泰国和缅甸的苗族虽有一些水田,但主要还是以刀耕火种的方式种植旱地 作物。
• 因土地瘠薄,地力易于耕尽,加之不施肥,耕种两三年之后,他们就另辟新地,只要耕 地远离村寨,就进行迁移。
苗族的历史发展与分布
MIAO ZU DE LI SHI FA ZHAN YU FEN BU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传说时代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 传说时代。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 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 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 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 集团 。
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 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 代表。中国西南部的贵州省居住着大量的 苗族同胞,他们创造了不同样式、风格的 服饰。 苗族刺绣种类很多,从色彩上分,大体上 可分为单色绣和彩色绣两种。单色绣以青 线为主,刺绣手法比较单一,其作品典雅 疑重,朴素大方;彩色绣用七彩丝线绣成, 刺绣手法比较复杂,是民族工艺品中的精 品。
讲解人·XX
20XX年XX月XX日
苗族的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 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
湘西方言(东部方言)主要通 行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黔东北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湖 北的恩施、宣恩、来凤、鹤峰 和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等 县,分5种土语;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 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 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 九隅无遗。”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 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 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 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苗族介绍ppt

苗族介绍ppt

苗家建筑
苗族由于特有的迁徙历史(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 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 至滇(云南))在建筑选材和房屋构建形成自己特有 的建筑风格。苗家人喜欢木制建筑,一般为三层构建 第三层为粮仓,有的人家专门在第三 层设置“美人靠”供青年姑娘瞭望及 展示美丽。的问 题,所以一般为半边屋,堆放杂物或者 圈养牲畜
谢谢大家!
精美的苗族银饰
精美的苗族银饰
精美的苗族银饰
精美的苗族银饰
。苗家银饰 的工艺华丽 考究、巧夺 天工,充分 显示了苗族 人民的智慧 和才能。
风俗
•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殊风俗,苗族的礼仪 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 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就是所谓"进寨三碗酒",客人必须喝掉才准进 寨。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 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 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 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 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还敬 “牛角酒”,客人都接受,主人最高兴。如客 人酒量小,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 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语言、文字
三大方言 湘西、黔[qián]东、川黔滇 [diān]方言
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 文字

苗族过去盛行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较大的节 日是“西松”(祭祖),每年秋后举行一次。
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 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 斗牛活动。
苗族“跳花节” • “跳花节”是以吹芦笙伴歌舞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盛会,同时也是苗族服饰精彩展示的大好时机 。
苗 族
苗族人的分布
• 苗族是个发源于中国 的国际性民族,在2000年 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 口有约八百多万人,主要 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 湖北、广西、等省(区)。 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 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 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 米、谷子、烤烟、油菜、 油桐、小麦、棉花等作物。

苗族ppt

苗族ppt
家一级演员。
阿幼朵,幼年的阿幼朵天生悟性好,歌喉甜,天生 丽质,能歌善舞,在苗乡被当地群众称为“苗家小歌 手”。长大后,她不仅擅长歌舞,而且爱好服装设计。 这些“音乐”与“美”的素养造就了这位苗族新一代乐 坛偶像。 刘媛媛,苗族,出生于云南大理,中央民族歌舞 团著名女高音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由她演唱 的歌曲《五星红旗》、《国家》风靡大江南北 。 付梦妮,苗族。2011快女全国8强 代表作《潘朵拉》。《甩啦甩啦》, 凭借甜美外形被封为漫画系萌少女。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是我国苗族妇女的 “姐妹节”。节日这天,妇女们都要吃一种用 五颜六色的糯米做成的“姐妹饭”,互相赠送 礼物,以示吉祥.。 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 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 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在这些日子里,按照海南苗家的传 统习俗,要吃姐妹饭。姐妹饭是姑娘们 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叶,用糯米染 成五颜六色后蒸熟而成的,吃罢姐妹饭, 姑娘与小伙子们身着节日盛装和民族服 装,欢天喜地来到陡水河畔, 参加 娱乐与体育活动:游方唱山歌、 吹芦笙、沙滩踩鼓、鸣锣击鼓、 跳芦笙舞、划船、斗牛等。
苗族音乐格调古朴,内容丰富。主要有飞歌、酒 歌、游方歌(又叫马郎歌)、理俗歌、祭祀歌、儿歌 等歌声。歌声高亢嘹亮,热情奔放。其音乐既有刚毅、 率直、粗狂、豪放的一类(以飞歌为代表),又有柔 情、委婉、细腻、深沉的一类(以游方歌为代表)。 声乐有酒歌、情歌、嘎百福歌等。 乐器有木鼓、铜鼓、芦笙等。 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 西鼓舞、板 苗族舞《阿米朵》 。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 均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以油 炸粑粑最为常见。如再加一些鲜 肉和酸菜做馅,味道更为鲜美。 肉食多来自家畜、家禽饲养,四 川、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 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说。 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 茶油和菜油。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 品,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 菜”之说。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 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瓜类和青菜、 萝卜,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

苗族介绍ppt

苗族介绍ppt

苗族舞的的舞蹈动作自由、欢快,时 有两腿颤抖而带动全身的特点。 流行于 贵州东南地区的《反排木鼓舞》,现已成为 苗族节日庆典以及出访他国的代表性舞蹈, 被邻国友人誉之为“东方迪斯科”。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会 唱歌,人人会跳舞,几千年来,歌舞伴随着 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出苗族人民的生活。 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 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 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苗族“跳花节” • “跳花节”是以吹芦笙伴歌舞为主要特色的文化 盛会,同时也是苗族服饰精彩展示的大好时机 。
姑娘“偷菜”节
苗族偷菜节是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日这天,黄平苗乡山寨的姑娘们便三五一群,七八一伙地到菜园里偷菜去了。 她们“偷菜”是有规矩的:一是不准偷本家庭的,只能偷异姓的;二是只偷白菜,不 能偷其它菜;三是只偷够大家吃一餐。在偷菜时若被菜主人发现,骂了他们,他们反 认为是吉利,一个个便只哈哈大笑而离去。 偷得的菜洗好后,集中在一起煮吃,但 不许下饭,只能吃菜,互比谁吃多,谓之这一年谁的蚕娘肯吃蚕叶。因此,她们个个 都吃得饱饱的。
苗 族
• 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 染、剪纸、银饰制作等工艺美 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 苗族的蜡染及银饰制作工艺已 有千年历史。黔东南苗族服饰 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 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 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 馆”。苗族服饰之美可以同世 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比 而毫不逊色。苗族服饰其中最 为出彩的莫过于银饰了,他们 的银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 银围帕、银飘头排、银发簪、 银插针、银顶花、银网链、银 花梳、银耳环、银童帽饰等
精美的苗族银饰
精美的苗族银饰
精美的苗族银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
这是清晨的苗寨, 宛如世外桃源!
苗寨的民族演出座 无虚席!
--
6
苗 族 文 化
民族服饰:
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据不完全统 计多达200多种样式,年代跨度大。 史学家称之为:“穿在身上的史书。”
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 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 以青土布为料。
--
7
--
8
--
--
22
苗族名人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历史 文物研究家。1925年发表第一 篇小说《福生》,1926年出版 第一个创作文集《鸭子》。沈 从文20年代起蜚声文坛,与诗 人徐志摩、杂文家鲁迅齐名。 代表作《边城》、《长河》、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
23
谢谢大家!
--
24
--
12
·
器 乐 芦 笙
女汉子型的苗 族姑娘吹起芦 笙,是对男子 的一种挑战。
--
13
芦 笙 舞
演奏芦笙的青年男子站在中间,妙龄 少女与男芦笙手同站一个圈,伴着欢快的 音乐翩翩起舞。他们并非出自专业的舞人, 但舞蹈风格的古朴、潇洒和舞者发自内心 的喜悦,一旁的观看者也会被这充满生机 的歌舞所感染,随歌舞而拍手顿足。
--
20
苗族名人
龙清泉,中国男子举重队队 员。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 会56公斤级比赛冠军,2016 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 级赛事中,龙清泉以总成绩 307公斤破世界记录的成绩再 次获得金牌。
--
21
苗族名人
宋祖英,中国女高音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 “政府特殊津贴”。她曾连续 24年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逐 渐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
--
18
饮食习惯
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 包谷、小米、小麦等杂粮。 肉类有猪、牛、羊、鸡、鸭 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 主,尤其喜食辣椒。苗家的 酸汤鱼是风味名菜。
--
19
工艺特产
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 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 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 精神世界。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 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踪影,中国苗族在贵州聚居的比较多。
--
3
苗 族 人 口
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 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省区市 贵州 湖南 云南 重庆 广西
苗族人口 3968400 2060426 1202705 482714 475492
排名 1 2 3 4 5
--
4
苗寨好风光 西江千户苗寨
距离凯里35千米,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 居村寨
9
盛装
便服
--
10
民族习俗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 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 客人饮牛角酒。
--
11
苗 音乐 族 艺 歌舞 术 建筑
声乐
苗族声乐一般都是真人歌唱, 不用器乐伴奏,主要有游方歌 (情歌)、酒歌、苦歌
器乐
苗族的乐器通常有芦笙、唢 呐
芦笙舞、板凳舞
黔东南和黔北部分地区, 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房屋形式, 叫“吊脚楼”。
苗族简介
--
1
发展历程
苗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 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人在漫 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长期受到统治阶层的压迫, 因而使得苗族人长期处在一种颠沛流离、居无定 所的生活状态。
--
2
迁徙
苗族在历史有记载的迁徙一共有五次。大规模 的迁徙使得苗族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苗族人的
--Biblioteka 14吊 脚 楼苗族多居住在山区,山高 林密,就地取材修筑民居, 黄土墙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 吊脚楼便成为苗族民居的主 要式样。
--
15
--
16
--
17
贵州凯里——百节之乡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素有 “歌舞海洋”、“百节之乡”的美誉。苗族节 日多不胜数,如:
芦笙节, 苗年节, 小年节, 姊妹节, 牯藏节, 龙船节, 吃新节, 卯节, 赶秋节, 祭桥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