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者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案及反思大全5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及反思大全5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及反思大全5篇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进以往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记录它们的目的是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毒之所以属于生物,由于它具有生长、繁殖和发育的特征(不能独立完成,需要依赖寄主细胞。
)。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生物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物入侵者教案及反思(精选篇1)一学期的生物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及结果,有时会发觉生物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细细分析,在于进行教学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知识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今天,我们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牢牢把握“求实、求活、求新”的教学三原则,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
一、目标的反思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
另外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状反思学生方面:1、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太差,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积极思考问题;还有一些同学,能积极思考问题,对答案也心知肚明,就是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词不达意。
2、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思考,甚至有时连主旨也把握不好。
导致做题时马虎大意,会做的也做错。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5篇

《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5篇《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点】1、说明顺序和方法2、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为人类造成的损失两段顺序安排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资【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1、学生齐读诗歌《不第后赋菊》,猜花名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师:“我花开后百花杀”一句,把菊花独立寒秋、傲然绽放的高洁展示得淋漓尽致。
“冲天的香阵”早已弥散在历史的天空,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情形却再现于现代的都市。
请听今日新闻。
)2、新闻报道:《黄花开后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惊现长沙二、整体感知认真阅读课文,获取相关信息:1、通过刚才的阅读,你获得了哪些关于生物入侵者的知识?2、作者按什么思路来告诉我们这些知识的?开篇: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顺序三、局部揣摩__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请用简要的语言分析其表达效果。
1、列数字:⑴“十一种鸟类有九种被赶尽杀绝”──数字的变化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危害之大。
⑵耗资数十亿美元──说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补充强调:数字的运用,使语言十分准确,符合说明文的科学性特点。
此外副词的恰当选用也增强了__的准确性。
如“仅”“就”等词。
)2、举例子:⑴举蒲公英等为例──说明生物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进行的迁徙不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太大破坏。
《生物入侵者》教案3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第一篇:教材简介:本书是环保专家贾思勰先生著作,是一本以生物入侵为主题的科普读物。
书中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面临的有害入侵生物,它们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农业经济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治。
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认识我国目前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3.掌握有效的生物入侵防治措施。
教学重点: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防治生物入侵。
2.如何通过教育普及生物入侵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展示生物入侵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
2.教师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入侵生物存在哪些危害?二、讲授(30分钟)1.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2.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及其危害。
三、练习(20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请学生就一种生物入侵选题,汇报该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四、总结(10分钟)1.运用PPT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2.讲解生物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及需采取的防治措施。
五、作业(自行安排)1.阅读《生物入侵者》相关章节,完成作业。
2.收集一些生物入侵的新闻报道,进行展示和讨论。
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展示法4.总结法教学工具:1.生物入侵图片2.PPT3.生物入侵新闻报道教学反思: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讨论、展示、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及其危害。
但是,在讲述我国主要的生物入侵种类时,许多学生因为口语表达的不够流利,理解有些困难。
下一节课,我将重新规划课程,增加听力和口语训练。
同时,将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入侵相关的知识。
《生物入侵者》教案(通用10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通用10篇〕《生物入侵者》教案〔通用10篇〕《生物入侵者》教案篇1教学目的:知识和才能:1、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方法,品味语言的丰富性,进步挑选信息的才能。
2、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者,”认识“生物入侵”的危害性。
过程和方法:整体感知,理解课文,自问自答,掌握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全球及我国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进步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法指导老师:生物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和平衡、人类的开展都潜藏着威胁,作者从科学的角度,提出“生物入侵”这一世界性的问题,以引起世人的关注。
让我们一起关注“生物入侵”这一话题。
〔板书课题〕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我们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来学习。
二、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考虑,合作交流老师:如今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老师引导。
学生:我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学生: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危害?学生: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学生:对于生物入侵者,专家们有什么看法?学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应对生物入侵?老师:〔板书,学生讨论〕这些问题提得好,我看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几乎可以涵盖这篇课文的全部内容。
假如大家能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相信这篇文章就读懂了。
其实,学习这篇文章还可以考虑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刚刚大家提出的几个问题。
假如让你们比拟,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三、理解课文,深化探究老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用原文答复。
学生:文章在第一段第⑶句答复了这个问题。
老师:大家看看这是什么说明方法?下定义,还是作诠释?定义比拟严密。
诠释就是我们通常说得作解释。
学生:是作诠释。
还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作者把生物迁移比喻为“移民”,把这些生物比喻为“入侵者”。
老师:在这句子的前边作者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者举“甲虫”为例,说明生物的异地迁移。
老师:作者在诠释生物入侵现象时,为什么要强调“非自然途径”,这个短语是什么意思?学生:非自然途径,指不是因为自然本身的原因此造成的迁移,而是因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生物迁移。
生物入侵者教学教案

生物入侵者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生物入侵的原因和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定义: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它们是如何进入新环境的。
2. 生物入侵者的特点:描述生物入侵者的生物学特征,如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等。
3. 生物入侵的原因:探讨生物入侵的原因,包括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
4. 生物入侵的影响:介绍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物种灭绝、疾病传播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入侵者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入侵者的特点和原因,并分享给全班。
3. 案例研究:选择一些具体的生物入侵案例,让学生研究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入侵者、本地物种等,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生物入侵的理解。
第二章: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
2. 掌握生物入侵者的传播机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入侵者的传播途径:介绍生物入侵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如人为传播、自然传播等。
2. 生物入侵者的传播机制:探讨生物入侵者传播的机制,如繁殖能力、适应能力等。
3. 生物入侵者的传播实例:分析一些具体的生物入侵者传播实例,了解其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入侵者传播途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入侵者是如何传播的。
2. 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一些生物入侵者的传播实验,分析其传播机制。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入侵者的传播实例,并分享给全班。
4.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入侵者、传播媒介等,进行情景模拟,加深对生物入侵传播的理解。
第三章:生物入侵者的影响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掌握生物入侵者对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5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5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生物入侵者教案篇一课型:自读执笔:审核:主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藩篱()河蚌()归咎()棕树()蒲公英()2、解释下列词语:归咎:束手无策:物竞天择:3、说明文是______________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语言的_________与__________,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4、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关于________的说明文,文章采用_______,条理清晰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对待它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措施。
二、学习研讨1、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2、“生物入侵者“的含义是什么?3、理出文章层次4、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5、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6、学习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的特点。
示例: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油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方法指导:“不仅……而且……”表示递进关系,揭示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周密性。
学生合作交流以下各题:①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什么是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入侵者》教案设计1课前准备1.分析教材: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生物入侵者》一课的特点在于:科学概念通俗易懂,结构清楚明白。
如果仅按照常规方法:只分析说明对象,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话,达不到教学生动的效果,更不能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2.分析学生:在实现了小班化教学后,学生掌握了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有较强的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求知欲强.而教室中就配置了电脑,更可以让学生方便的利用网络,为教学提供了硬件条件。
于是我定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①利用网络让学生在课前做充分的探究性学习。
②紧扣教材内容让学生去学习:什么是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动植物是生物入侵者?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有哪些?③进行拓展性学习:防治生物入侵者有什么好办法?在实际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在熟悉了教材之后,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利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他们查阅搜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后,能够对相关问题得出结论。
并且,每个小组都制作了以生物入侵者为主题的电脑课件,作为他们自己学习成果的汇报。
图文并茂的网络,使平面的概念立体起来,让单调的文字鲜活起来,一下子让学生从课本中走了出来,激发了他们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极大兴趣,并产生了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同伴,老师交流的渴望。
《生物入侵者》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

《生物入侵者》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共3篇《生物入侵者》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生物入侵者》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生物入侵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生物入侵是指一种非本地物种进入一个生态系统并对其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入侵者可能对我们的健康、社会经济系统、资源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教育中探讨生物入侵的现象和其对生态环境的启示,对于学生认识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的概念、类型和影响,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几种生物入侵的生物和其作用机制,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态系统和生物入侵的概念介绍通过可以自主学习的科普动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入侵的概念,并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意义。
2. 生物入侵的分类了解几种常见的生物入侵,如外来物种、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等,并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入侵机制。
3. 生物入侵的危害阐述生物入侵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如生物多样性的下降、食物链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维护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掌握几种生物入侵的具体情况,如北美红松松树的入侵对中国的危害,太阳花入侵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5.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了解入侵物种的生长情况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在本地生态系统中人工造成的外来物种的种群扩张等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三、课堂方法1. 创设情境与引导讨论通过多媒体材料和教师提供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帮助他们建立基本的环境保护理念。
2. 实验观察利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对于生物入侵现象有更直观的感受和喜爱,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3. 个人或小组研究以任务为主导,让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一个生物入侵根据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生物“污染”,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小黑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及过程:一、导语设计(视频导入及出示滇池图片)美丽的滇池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沛,有利于灌溉和航行。
1988年,滇池以昆明滇池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1901年水葫芦作为花卉从南美州引入中国,同时也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而引入。
水葫芦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
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大量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成为外来物种侵害的典型代表之一。
“生物入侵者”是什么?大家对此可能会感到陌生。
要知道,这正是人类自己挑起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今天,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去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梅涛,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城县,我国当代科普作家、博士生导师。
三、整体感知1、学生读课文并扫除文字及成语障碍。
归咎(ji》藩(f cn )篱栖(q i)息酝酿(y f n ni m g )扼(?)制蜥蜴(x i y i )河蚌(b mg )在劫(ji e )难逃五彩斑斓(b ai l印)无动于衷(zh m g )用恰当的词语表达下划线部分的意思。
(1)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殖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遭受灾祸,逃也逃不掉。
(在劫难逃)(2)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没有任何办法。
(束手无策)(3)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心里一点也不有所触动?(无动于衷)例子:对损坏公物的行为,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4)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在山林里拉帮结伙,为害一方。
(啸聚山林)2、学生自由讨论问题,教师加以总结。
(1)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2)文章中举出哪几种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有哪些?斑贝:堵塞输水管道;清理及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天牛: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
红蚂蚁: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棕树蛇: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举例课文出现的入侵生物并展示图片)(3)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及途径是什么?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许多“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4)生物学及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分别是什么?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
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人类要对“生物入侵者”的侵入给予干预。
(5)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怎样的相应措施?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
理一理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问题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或思路):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举出生物入侵的种类及危害:毁灭物种、经济损失(2-4段)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跨国贸易(5段)揭示态度:不同(6-7段)采取措施:(8段)教师对比点拔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说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
本文采用的说名顺序:逻辑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
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好处: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3、试试看你知道它们的说明方法吗?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1)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下定义。
准确而简明地揭示了外来生物的本质特点,使说明更加严密。
(2)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
列数字。
通过精确的数据对比,清楚地阐明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之严重。
使文章更准确、更具说服力。
(3)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 bcng 软体动物)被一艘货物带到北美大陆。
举例子。
通过具体的事例支撑 说明的内容,使说明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
(4 )文中如何形象的称呼这些外来生物?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生物入侵者、偷渡、偷渡者、移民。
打比方。
打比方。
如:课题“生物 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读者这一类“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 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 世界比作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使文章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四、学以致用说说以下句子的说明方法:1、 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列数字)2、 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千米后才会落地。
(举例子、列 数字)3、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的目的的。
(打比方) 五、 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吗?(展示图片) 六、 体验反思让学生对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形成感性认识,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加强防范?1、 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谨慎引种;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 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建立健全 有效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体系。
2、 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学习有关生物入侵的科普知识,提高生态安全意识;了 解有害入侵物种,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防治和清除工作;积极主动向公众做好生物入侵危 害的宣传工作。
七、教学小结主旨:这篇事理说明文,科学的阐述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并介绍了它的危害以及人 们对他的不同观点,告诫人们应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
以前提到环保,人们头脑中闪现的往往是荒漠遍野、浊水横流、乱砍滥伐等情景。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生物入侵”已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严峻课题。
保护环境的警钟再次有我们耳畔敲响。
希望同学们继续对这一现象予以关注,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一分智慧和力量!八、板书设计九、作业绩优课堂:P63积累与运用1~5题。
生物入侵者引出话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介绍生物入侵者(1段) 举出哪些生物及危害:毁灭物种、经济损失 (2-4 段) 生物人侵者增多的原因及途径:跨国贸易 (5段)揭示态度:不同(6-7段)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采取措施:(8段)逻辑顺序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
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
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 一一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
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十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
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
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
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
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
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
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性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
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岀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
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
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
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衍,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