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语文模板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高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高中语文导学案模板,,,,,学案模板课堂笔记课题《氓》学时:2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学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

习 3、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目 4、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标学习重点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学习难点学习《氓》作,叙,诗的,点,,比手法的,用学习过程【预习】一、基础知识1、字词注音匪:fēi 愆:qiān 将:qiān, 载:zài 于:xū 说:tuō徂:cú 汤:,,ān, 裳:;,,n, 靡:mǐ 隰:xí 角:jiǎo2、简介《诗经》《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 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 6世纪春秋中期的 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

(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 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 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 “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 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

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它是一种正统音乐。

“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

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二、整体把握(一)学生,由,读后齐读课文。

注意正音、,读,节,。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导学案模板
语文学科导学案
课题
课型
自主+展示
年级
主备人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教学准备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学案
导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2.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二【揭示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轻读。
三【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清除阅读障碍。
【课后反思】2、Biblioteka 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
(2)
(3)
(4)
(5)
四【自主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自学提示1、2。
2、
五【展示交流讲解】
六【当堂训练】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一、直接导入新课
二、预习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三、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六【拓展延伸】
八【作业设计】
1.
2
九【板书设计】
一、复习引入新课
二、出示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三、让学生联系实际,从正反面两个方面来理解作者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四、分配任务,立体教
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五、通过想象练习,不能帮助学生深刻领会种树人的话。
六、引导学生在读文中体会写法汲取经验。
四、合作探究,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篇一:初二语文导学案模板东辰学校初2015级语文导学案编号17号姓名日期 17、寻找时传祥编写人:审查人:审核人:初二语文组【学习目标】1、领会文章表达的主旨,体味人物通讯的特点;2、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征,品析冷峻平实的语言。

【教学重点】把握时传祥精神的实质,理解其现实的针对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含而不露、朴素奇崛的语言风格。

【学法指导】编写小传,梳理内容;分析人物,深入开掘。

【知识链接】1、通讯简介:通讯是具体形象地报道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文体,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

其特点:报道详细深入;注要思想意义;形象生动、具有感染力;可叙可议、具有明显的评论性。

2、作者简介:孙德宏,辽宁盖县人,1962年出生。

1985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现任《工人日报》编委、一级主编。

著作有:《困境中的思索》、《中观新闻论》、《中国房地产狂潮》(合著)、《开发商决策论》(合著)等。

3、相关背景:《寻找时传祥》最早发表于1995年5月17日,是《工人日报》1995年推出的“重访精神高原”系列报道中的一篇。

该通讯曾获1995年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通讯发表后引起较大的反响,先后有十余种报刊或选集转载,并被一些新闻院系选为必读篇目。

预习案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夹菜(jiá jiā∨)耿大爷(ɡěnɡ∨ɡěn)倪志福(líní∨)...揣着(chuāi∨zhuì)诚挚(zhì∨zhí)偌大(ru? nu?∨)...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组词。

蔑(mia )(蔑视)偌(ru? )(偌大)篾(mia )(竹篾)诺(nu? )(诺言)赚(zhuàn)(赚钱)漠(m? )(冷漠)嫌(xián )(嫌恶)寞(m? )(寂寞)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世沧桑。

语文导学案及模板

语文导学案及模板
布置任务,强化要求时间:
(5)
小学语文导学案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执教人
陈虹摆刚
冯蓬勃余琼
课题
清平乐·村居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案
导案
学习
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导入新课,强化目标
时间:(4)
自主
学习
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练笔:用这节课学到的写作方法,选择身边一个熟悉的人进行片段描写,写出他(她)的主要特点。
布置任务,强化要求时间:(3)
盘点
收获
1、小结写法。
2、提出你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问题。
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2)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执教人
陈虹摆刚
冯蓬勃余琼
课题
22、人物描写一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案
导案
学习
目的
1.明确本组课文的内容和任务。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
导入新课,强化目标时间:(5)
自主
学习
本组课文与刻画有关,学习本组课文要完成以下任务:感受,
2.难读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檐、媚、翁、媪、亡赖、剥
3.自由读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
4.思考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

小学语文导学案模板



拓展延伸
此时此刻,看着伤心欲绝的老汉的妻子,你想如何安慰她?
配乐,激发学生感情
推荐阅读
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情。让我们怀着对人间真情的向往,去阅读《语文精品读物》中的《一碗牛肉面》,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动。
说明:
前一个是教师用,导学案中要有重、难点,教学具准备等环节,关键要有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栏更名为导案。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中描写老汉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老汉的优秀品质。
学习
重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老汉的优秀品质,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
学习
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道理。
学 习 பைடு நூலகம் 程
环 节
学 案
方法指导



质疑定向
1、组长组织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并汇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朗读课文的情况,理解课文大意等情况)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识字、朗读课文
教学
重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老汉的优秀品质,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
教学
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
学案、课件、评价星
远资使用
多媒体课件
资源编号
教 学过 程
环 节
学 案
导案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6个生字。
放肆揪出瞪了一眼搀扶祭奠
2、我能借助工具书并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后一个是学生用的,是研讨会上下发的样式。
请各学校以此为样板,落实导学案的运用。
6、我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研究的问题:

导学案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导学案语文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 通过朗读、品味、感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题,把握作者情感。

- 学习作者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

2. 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 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 学生举例说明修辞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加深理解。

4. 朗读感悟- 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调、语气、节奏的把握。

- 教师点评,指导学生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

5. 课堂小结- 总结课文主题,回顾学习过程。

-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复习课文,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按照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文字。

3. 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资料,撰写读书笔记。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完整版)语文导学案模板

(完整版)语文导学案模板

实验二中语文导学案制作人:刘广英八年级: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

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

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

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

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

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

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

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

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堆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

“嘿嘿,我也是个破烂。

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

”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

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把窗玻璃给我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

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初中语文导学案模板
授课内容:
课题:第一课《开卷有余》
第一重要性:学会如何有效地理解课文
一、知识讲解
1.“开卷有余”:比喻起头就给出足够多的资料,使事情的处理容易。

也比喻开门见山,有条不紊地讲述前因后果,能够一气呵成地将文章讲完,不留余地。

2.课文内容:《开卷有余》是蒲松龄的一篇作品,这篇课文主要围绕
竹庵读书、与家人结婚、赋诗等内容展开,主要讲述了竹庵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家人的劝说下和乡亲闺女结了婚,结果竹庵变得十分快乐,也成为
一位有成就的文人。

二、思想品德及学法重点
1.竹庵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他一边读书一边和家人结婚,把学习和
娱乐、家庭和事业结合起来,可谓一分为二,不仅能保证事业的发展,也
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他的行为可以激励我们:要有责任心,既
要充分发挥学习潜能,又要重视家庭生活,均衡学习与生活,达到双赢的
境界!
2.学习竹庵的经验可以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要从书中汲取知识,从
中体会中华文明和传统的精神,学习先人的励志精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
充实,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三、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目标:
(1)了解《开卷有余》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导学案设计准备设计语文导学案不是一项单一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对课堂教学、班级组织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评价反馈、班组文化建设等整体教学系统的统整与建构,所以在教育理念、设计形式、设计内涵、教学系统、教学手段等方面蕴含着诸多创新的教育教学元素和智慧。

所以在设计导学案前应有以下准备工作:一、拓宽眼光,更新理念,提升实力。

主要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学习课程标准、课程改革要求及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保证自己从高度上居高临下的参与改革,尤其是不被教材、教参、教辅、经验等所局限。

二是学习高效课堂的有关要求,从全盘吸收到个性融入,从理论上武装自己,从理论上解决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

三是加强“无形设计”、“有形设计”、“集智备课”的力度,让自已真正具有“设计”的实力。

二、构建班级及小组建设体系。

班级建设应着眼于氛围营造,让师生都认识到教师不积极改落后、学生不积极参与退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主要工作有1、拟定口号。

师生共同参与拟定,要求是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

教师应写在备课本前页、学生应写在书前页、教室应贴在最醒目位置。

总之,务必形成氛围,逼师生参与。

2、培训演练。

利用一周至两周的时间,专门训练师生的有关技巧,包括建立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充分利用每个层次学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吸引他们进行参与。

小组建设应着眼于制度建设和训练。

1、调查学情,合理分组。

2、定出小组长和层次,激发、调动每个层次的积极性,让每个层次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努力的目标。

3、重视培训小组长工作,这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开头一定要下大力气来培训。

4、完善评价机制,最好粗线条评价;低门槛评价;侧重性评价(C级学生);强调参与度评价,将质性评价作为重要的指标。

5、实行模拟体验培训。

在未进入真正的上课之前,必须进行体验培训,尤其是多样化的展示方式,务必让学生在培训时放开手脚、胆子大起来,话多起来,人活起来。

事事讲合作、人人想合作,能静学、敢讨论。

最终让学生对小组建设形式有感觉、有兴趣、有期待。

6、进行多次调查,了解学生最期待的学习方式。

供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使用。

三、做好各项学法培训准备。

重点是以下几项:1、指导学生如何开展有效自学。

2、如何进行小组合作。

3、如何进行问题展示。

4、如何进行问题质疑。

5、如何整理笔记。

6、如何写好反思。

7、各层次学生如何履责(包括小组长、各层次学生)。

8、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如整合课内外资源搜集有效信息、合作分工等)9、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并有效实施。

语文导学案设计基本术语1、高效课堂被形象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它有三重含义: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高效率意为花最少的时间学最多的内容;高效益意为单位时间内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统一;高效果意为课堂学习达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其中高效率只是一个结果性的量的评价,高效益才是最关键的元素,高效果是基于前两者的前提下所收到的结果。

2、高效课堂六项关键性的技术支撑:导学案是路线图;小组学习定成败;独学、对学、群学是方法;学情调查是起点;自学、展示、反馈是手段;达标测评是关键。

3、高效课堂一般有综合课型、自学课型、展示交流课型、训练课型。

4、高效课堂体现了大课程观和大课堂观,实现了“用学材学”,即课程开发、建构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应用。

5、教师要做的是进行教育行动研究。

要在教中研,在研中教,采取“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老师即专家,效果即成果”的“自下而上”的研究思路,并与“自上而下”的教育理论相对接。

6、导学案设计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理念。

其中“以生为本”可以解读为“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发展学生要遵循八字方针:全体[发展全体学生]、全面[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发展学生个性]、自由[自由发展学生]。

其中“以学为本”可以解读为“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

7、导学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六学”问题和教师的“四教”问题。

“六学”指在哪里学(空间)、学多久(时间)、为什么学(学情调查)、学什么(目标和内容)、如何学(学习策略)、学得怎样(评价);“四教”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得怎样。

四教要依六学而定。

8、导学案设计要本着“学生主体、教师指导、问题主线、创新主旨”的教学基本原则出发,切实能做到“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主人,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

这是导学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9、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分层次的训练、纠错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

(导、学、练、测、评、思、纠)10、保证学生学习高效的必要条件: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的现实意义时、当学生已有知识被激活并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时、当向学生展示新知识的全貌时、当学以致用时、当新知识整合到实际生活时。

11、学习“三宝”: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12、学习内容应有“四度”:深度、广度、梯度、角度。

13、导学案设计应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探究化、问题情境化。

就问题层次来讲,根据目标要求,一般从认知层面、学生层次、内容难易等方面将问题分为A、B、C、D四个层次,其中A是识记水平层次,由学生自主在课前完成(即基本知识);B是理解水平层次,学生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挂钩,合作完成(基本技能,如找、归纳、发现等能力);C是应用水平层次,解决例题和习题,有归纳分析思考,由展示探讨完成(基本理解、分、研讨、探究);D是拓展水平层次,与知识与社会及最新动态成果挂钩,教师点拨完成(综合性较强、逻辑性较强的内容)。

14、学情调查的起点可分为知识起点和逻辑起点。

15、三维目标,通俗讲,知识与技能目标可理解为“学会”;过程与方法可理解为“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理解为“乐学”。

另外还提倡创造性学习。

16、学习目标陈述主要是三种:行为目标、形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是基本性指导,形成性目标是发展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个性化指导,三者应有机结合。

其中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是ABCD,即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每个目标都应包括三维目标,(应整合呈现),其中每个三维目标都有一个层级:如知识维度(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应用水平);如技能维度(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迁移水平);如价值观维度(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17、真正的自主学习的状态:学习目标自提、学习计划自定、学习方法自选、学习对子自结、学习进程自控、遇到问题自议、个人观点自表、有关资料自集、课堂练习自选、学习效果自评。

18、教师的作用是唤醒、激励、评价、追问、点拨、启发。

教师应由原来的“口若悬河”变为“金口玉言”,由“发号施令”变为”平等交流”,由台上走到台下,由台前走到台后。

19、完整的高效课堂评价可概括为“二二六”原则。

即促进二个发展,落实两个转变,体现六个维度。

两个发展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两个转变是由关注教到关注学和由关注教法研究到关注学法研究;六个维度是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拓展的宽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

20、集智备课的基本流程:初备—集备—复备—续备—补备21、“五步三查”:“五步”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独学—对学群学—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整理学案、达标测评);“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在学生独学时—在组内小展示时—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22、设计学习目标时应是“保底不封顶”的要求,设计时主要是教师,而且主要以集体备课的形式产生,但在部分版块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自行设计分层次的学习目标。

如自我反思环节。

23、相信学生比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更重要。

24、当遇到问题时,应相信“一切问题从学生中来,一切答案从学生中找”。

25、“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心理学家罗杰)。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肖川教授)26、能更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1、当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

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3、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呈现时。

4、当学生受到理智的挑战时。

5、当学生能够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

6、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担当重任时。

7、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

8、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

9、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

10、当学生发现知识的意义时。

27、新的课程观体现了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师生都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28、合作学习分组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并且为了便于组内学生合作互助,又采取了“同质组对,异质帮扶”的形式进行细分组合,于是有了“对学”“对子帮扶”“群学”、展示、反馈等学习新概念,而且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形成一个个“动车组”。

在高效课堂学习中,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这三种基本的学习方式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增强了合作学习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同时很好地落实了“因材导学,分层学习,整体推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29、创设情境要突出情境的生活性(真实性)、探究性、情感性、趣味性。

生活性是情境创设的基本前提;探究性是情境创设的质量保证;情感性是情境创设的价值体现;趣味性是情境创设的动力机制。

语文导学案基本格式及要求一、基本版式要求:基本要求严格统一,包括字号、字体、字距、行距、格式、程序等,具体见范例如下:学校年级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