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馆1

合集下载

讲解故宫博物馆的一处景点100多字。

讲解故宫博物馆的一处景点100多字。

讲解故宫博物馆的一处景点100多字。

故宫博物馆中有一处著名的景点是午门。

午门是故宫的南门,也是整座宫殿的正门。

它是由一座城门和城楼构成的。

午门城楼高16米,由朱红色的琉璃瓦覆盖,显得庄严肃穆。

城楼正面有五个大门,中间的门称为“午门”,两侧的门称为“偏门”。

在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午门”,意为“正午之门”。

匾额两旁则是镶嵌着清代皇家的龙凤图案,金碧辉煌。

午门的设计充满了皇家的权威与尊贵。

穿过午门,进入宫内的第一道防线是午门城楼的大殿,即“午
门正殿”。

这是皇帝接见官员和举行盛大典礼的场所。

殿内有
一个宝座,上面摆放着龙椅,象征着皇权的象征。

旁边的墙壁上镶嵌着金碧辉煌的九龙吐瑞图案,彰显着皇家的威严和尊贵。

午门是故宫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不仅代表着帝王的尊严与权威,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游客们通过参观午门,可以深入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魅力。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1)

黄传惕《故宫博物院》  (1)
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 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 (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 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 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 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 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 梁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 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 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 建筑显示威严。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 和分说相结合。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 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 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 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思考:
• 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 么特点?
•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 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 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 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 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 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 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 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 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 的重点。
课文是怎样写故宫博物馆的?
(一)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 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 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 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 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 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 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 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 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 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 条理分明。

故宫博物馆景点简介

故宫博物馆景点简介

故宫博物馆景点简介1、太和殿太和殿是紫禁城中的至尊金殿,即民间所谓皇宫中的“金銮宝殿”,这里是皇帝举行重大朝典之地。

初建于明永乐年(15世纪初),后经数次灾毁和重建。

明嘉靖朝改名皇极殿。

满清建都北京后改为今名,蕴含天下和谐的宏旨。

现在的太和殿是清康熙年重建并留存下来的。

2、中和殿中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

保和殿顶为重檐歇山式,殿内沿袭宋、元“减柱造”法式,空间开阔,在清代是宴请王公、举行殿试等的地方。

3、保和殿保和殿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

明嘉靖年间,曾遭火灾,重修后改称为建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

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

典出:箕子《洪范》“皇建其有极”。

保和殿内悬挂对联:“祖训昭垂,我后嗣子孙尚克钦承有永;天心降鉴,惟万邦臣庶当思永保无疆”。

4、金水桥金水桥位于太和门广场,共5座,单孔拱券式。

广场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

这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

正中的是御路桥,供皇帝专用。

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

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

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同。

5、坤宁宫坤宁宫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

明代属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

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基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6、钟表馆常设展馆。

设在奉先殿区,位于内廷东六宫区以南、宁寿宫区以西,陈列英国、法国、瑞士以及清朝造办处、苏州和广州制造的清代钟表,著名的清铜镀金写字人钟即在此展示。

馆内循环播放有关清宫钟表的纪录片,馆内11点和14点有钟表演示。

故宫博物院1

故宫博物院1
总结:这两段主要讲午门内外的建筑和三大殿的概况,到此为止,我们初步领略了故宫宏大的规模,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故宫,感受故宫的金碧辉煌。
结合学过的课文导入新课,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课文具体理解
掌握字词
整体感知
按照预习提纲要求,在书上作批注,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独立思考,圈点批注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3、展示故宫完整的布局结构图。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圈出难读字音,班级交流,并解释重点字词。(请2个同学读音,PPT更正错误,然后全班朗读两遍)
•矗立(chù)鳌头(áo)
•金銮殿(luán)湛蓝(zhàn)
•琉璃(liúlí)额枋(fāng)
•蟠龙(pán)藻井(zǎo)
•中轴线(zhóu)击磬(qìng)
2、谈谈你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物——精致美观
•建筑布局——整齐统一
3、课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该怎么划分呢?
第一部分(第1-2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3~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
四、合作探究
课题
故宫博物院
课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授
备课时间
执教时间
课时
1
教学目标(体现三维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矗立、鳌头、金銮殿、湛蓝、琉璃、额枋、蟠龙、藻井、中轴线、击磬、攒、鎏金”等字词的读音和字形;理解“玲珑、矫健、迥然不同、掩映、井然有序”等词义。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结构和说明方法。
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重点难点:

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安全提示
游客在参观过程中需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要攀爬文物、触摸文物等。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 联系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05 故宫博物院的未 来发展与展望
故宫博物院的扩建与改造计划
总体规划
故宫博物院的扩建与改造计划旨 在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同时保 护文物的原貌和价值。计划包括 增加展览空间、改善游客设施和
文物遗产。
THANKS
感谢观看
故宫博物院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故宫博物院简介 • 故宫博物院展品介绍 •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故宫博物院的参观信息 • 故宫博物院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故宫博物院简介
故宫博物院的背景
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群
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群的代表,其建筑风格、装饰艺 术和文物收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装饰玉器
展示古代装饰玉器,如玉佩、玉镯等,体现了古代玉雕技艺的精湛水平。
03 故宫博物院的历 史与文化价值
故宫博物院的历史背景
明朝时期
故宫始建于明朝,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所在地 。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故宫成为了国家博物馆。
清朝时期
清朝沿用了明朝的皇宫,并进行了扩建和修 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故宫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得到 了全面的保护和修缮。
提高安保能力。
文化传承
扩建与改造计划将注重对故宫文 化的传承,通过恢复历史建筑、 展示文物和推广传统文化,使游 客更深入地了解故宫的历史和文
化底蕴。
可持续发展
计划还将注重可持续发展,采取 绿色建筑设计和节能措施,减少 对环境的影响,确保文物的安全
和可持续发展。
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

中国故宫博物馆景点的介绍

中国故宫博物馆景点的介绍

中国故宫博物馆景点的介绍
中国故宫博物馆的景点介绍如下:
1、乾清门:位于故宫的南端,是宫城的正门。

2、紫禁城墙:紫禁城墙是故宫博物院的外围城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3、乾清宫:位于故宫博物院的西北角,是清朝皇帝的寝宫。

4、石鼓文化广场:位于故宫博物院的南门外,是一个开放式的广场。

5、故宫画廊:位于故宫博物院的西侧,是一条长达380米的画廊,展示了中国历代的绘画和书法作品。

6、宝蕴楼:位于故宫博物院的东北角,是一个展示中国古代书籍的文献馆。

7、乐寿堂:位于故宫博物院的东南角,是一个展示清朝宫廷日用品的博物馆。

8、慈宁宫:位于故宫博物院的西南角,是清朝皇帝的母亲居住的地方。

9、御花园:位于故宫博物院的后花园,是清朝皇帝和皇后休闲娱乐的场所。

故宫博物院 一课时 课件(共25张PPT)

故宫博物院  一课时  课件(共25张PPT)

3 课后小结
重要词汇和概念:
课 后 小 结
故宫博物院:指中国北京市的一座博物馆,收藏着大量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 紫禁城:指故宫博物院中的宫殿建筑群,是中国古代皇宫建筑的代表之一。 建筑特点:指建筑物的结构、装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不同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馆藏文物:指博物馆收藏的历史文物、艺术品、珍宝等,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文明旅游:指在旅游过程中遵守规定、保护环境、尊重当地文化传统等行为,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方式。
思考1:本课包含了哪些类型的材料?
思考2:每一份材料介绍了故宫的什么内容呢?
材料一:说明文
故宫的建筑特点
材料二:历史故事
太和殿重修的故事
材料三:网站通告
故宫浏览注意事项
材料四:平面示意图
故宫全貌平面图
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
主要从整体上介绍故宫,包括名称、历史、
(第1~2自然段) 形状、面积、风格等。
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 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 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上、 向周围写。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 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 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都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 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 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 、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 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深入探究
在内廷作者重点介绍了什么?为什么? 乾清宫。因为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 务和批阅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 国使节。

故宫博物馆资料简介100字

故宫博物馆资料简介100字

故宫博物馆资料简介100字
故宫博物馆是中国北京市中心的一座宫殿博物馆,也称为紫禁城。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的皇家宫殿,包括960间房间和8700件珍贵的文物
和艺术品。

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于1420年完成,是中国古代宫
殿建筑的典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群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体
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馆的文物收藏主要包括陶器、铜器、玉器、瓷器、织绣品、书画、钟表和科技器物等八大类。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乾隆皇帝
御用的珐琅彩瓷器,这些瓷器不仅精美绝伦,而且数量也极为庞大。

此外,故宫博物馆还收藏了许多珍贵的古代书画,如元代著名画家赵
孟颐的名画《梅花鹦鹉图》、明代画家仇英的名画《寓意图》等。

故宫博物馆还为游客提供了许多有趣的文化活动,如历史文化知
识课堂、讲解、展览、戏曲表演和文化节等。

此外,它还开设了数个
专门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为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博
物馆的北面,有一个很大的博物馆学研究院,那里有许多著名的学者
和专家,专门研究博物馆学和文物保护技术。

总之,故宫博物馆是一座集文化、艺术、建筑于一体的博物馆,它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探访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故宫博物院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词语;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了解方位词在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三、 教学课时 1课时
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五、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

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己的话介绍。

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板书重点字词读音,释疑重点字词意思。

2.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
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
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御花园−→−
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1)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

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2)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按照游览参观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3)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

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

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

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

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

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思考,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

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

借登临景山俯瞰故宫全景,对上文的具体分说作综合总括,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布局的和谐统一,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五)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3)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4)在介绍太和殿的内景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同桌之间交流,选六位同学回答。

明确:
(1)对太和殿,先写使三大殿成为统一整体的台基——台基修建得很高(三层台基高七米),并且设施奇巧(排水管道是一千多个圆雕龙头),这就暗示和渲染了三大殿地位之尊崇;再写太和殿外观气势雄伟(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色彩壮丽(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的斗拱、额枋、梁柱,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内部装饰的庄严富丽(金銮宝座、雕龙屏、金柱、藻井、额枋等上面都装饰着多姿多态的龙);最后从它的位置和功用上(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说明它在设计方面的象征意义——过去封建皇帝凭借雄伟的建筑显示威严。

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