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五星液压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行走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行走马达工作原理液压行走马达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中,如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
它通过液压能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设备完成行走运动。
本文将从液压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入手,介绍其结构和工作过程。
液压行走马达由液压泵、行走马达、液压控制阀、液压油箱、管路和附件组成。
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通过管路输送至行走马达,再由行走马达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设备。
液压控制阀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和流向,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液压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液压能驱动机械设备进行行走运动。
当液压泵向行走马达输送液压油时,液压油进入行走马达的液压缸内腔,使活塞运动。
液压缸内的活塞受到液压油的作用,产生推力驱动机械设备进行行走运动。
同时,液压缸的液压油通过油路回流至液压油箱,完成液压能的转换。
液压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液压泵提供动力,液压缸产生推力,驱动机械设备进行行走运动。
在工作过程中,液压控制阀起到调节和控制液压系统的作用,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
整个工作过程中,液压行走马达需要保持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液压行走马达是一种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通过液压泵、行走马达、液压控制阀等组成的液压系统,完成机械设备的行走运动。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清晰,通过液压能的传递和转换,实现了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液压行走马达,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液压行走马达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对液压技术的学习和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液压行走马达作为液压传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的理解对于液压系统的设计、维护和故障排除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工作原理一、液压马达的特点及分类液压马达是把液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从原理上讲,液压泵可以作液压马达用,液压马达也可作液压泵用。
但事实上同类型的液压泵与液压马达虽然在结构上相似,但由于两者的工作情况不同,使得两者在结构上也有某些差异。
例如:1.液压马达一般需要正反转,所以在内部结构上应具有对称性,而液压泵一般是单方向旋转的,没有这一要求。
2.为了减小吸油阻力,减小径向力,一般液压泵的吸油口比出油口的尺寸大。
而液压马达低压腔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所以没有上述要求。
3.液压马达要求能在很宽的转速范围内正常工作,因此,应采用液动轴承或静压轴承。
因为当马达速度很低时,若采用动压轴承,就不易形成润滑滑膜。
4.叶片泵依靠叶片跟转子一起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叶片始终贴紧定子的内表面,起封油作用,形成工作容积。
若将其当马达用,必须在液压马达的叶片根部装上弹簧,以保证叶片始终贴紧定子内表面,以便马达能正常起动。
5.液压泵在结构上需保证具有自吸能力,而液压马达就没有这一要求。
6.液压马达必须具有较大的起动扭矩。
所谓起动扭矩,就是马达由静止状态起动时,马达轴上所能输出的扭矩,该扭矩通常大于在同一工作压差时处于运行状态下的扭矩,所以,为了使起动扭矩尽可能接近工作状态下的扭矩,要求马达扭矩的脉动小,内部摩擦小。
由于液压马达与液压泵具有上述不同的特点,使得很多类型的液压马达与液压泵不能互逆使用。
液压马达按其额定转速分为高速与低速两大类,额定转速高于500r/min的属于高速液压马达,额定转速低于500r/min的属于低速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有齿轮式、螺杆式、叶片式与轴向柱塞式等。
它们的主要特点是转速较高、转动惯量小,便于启动与制动,调速与换向的灵敏度高。
通常高速液压马达的输出转矩不大(仅几十牛·米到几百牛·米),所以又称为高速小转矩液压马达。
高速液压马达的基本型式是径向柱塞式,例如单作用曲轴连杆式、液压平衡式与多作用内曲线式等。
液压马达

液压执行元件-液压马达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工作装置,以旋转运动向外输出机械能,得到输出轴上的转速和转距。
一、液压马达分类与工作原理(产品图)1.液压马达的分类及特点分类液压马达可分为高速和低速液压马达两大类。
特点1)液压马达的排油口压力稍大于大气压力,进、出油口直径相同。
2)液压马达往往需要正、反转,所以在内部结构上应具有对称性。
3)在确定液压马达的轴承形式时,应保证在很宽的速度范围内都能正常工作。
4)液压泵在结构上必须保证具有自吸能力,液压马达在启动时必须保证较好的密封性。
5)液压马达一般需要外泄油口。
6)为改善液压马达的起动和工作性能,要求扭矩脉动小,内部摩擦小。
2.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产品图)1)图4-1 齿轮马达工作原理2)双作用叶片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如图4-2、叶片马达原理图、叶片马达动画图所示。
图4-2 双作用叶片马达工作原理p3)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 工作原理如图4-3、轴向柱塞马达图所示,受力分析如图4-4所示。
图4-4 轴向柱塞马达受力分析1-斜盘 2-缸体 3-柱塞 4-输出轴BA图4-3 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图1-斜盘 2-缸体 3-柱塞 4-配流盘 5-轴 6-弹簧二、液压马达主要参数计算 1.工作压力与额定压力工作压力:输入马达油液的实际压力,其大小决定于马达的负载。
马达进口压力与出口压力的差值称为马达的压差。
额定压力:按试验标准规定,使马达连续正常工作的最高压力。
2.排量和流量 排量: V M (m 3/rad) 流量不计泄漏时的流量称理论流量q Mt ,考虑泄漏流量为实际流量q M 。
若泄漏流量为△q ,则q q q Mt M ∆+=且有 n V q M t M ⋅=π23.容积效率和转速容积效率ηMv :理论输入流量与实际输入流量的比值,q q q q q t M tM t M Mv ∆+==η 转速: mvM V qn ηπ2= 4.转矩和机械效率在不计马达的损失情况下,其输出功率等于输入功率,即2t t T pq p nV p V ωπω===理论转矩: M t pV T =实际转矩T :由于马达实际存在机械损失而产生损失扭矩ΔT ,使得比理论扭矩T t 小,即T T T t ∆-=马达的机械效率ηMm :等于马达的实际输出扭矩与理论输出扭矩的比 t t t t Mm T T T T T T T ∆-=∆-==1η5.功率和总效率马达实际输入功率为pq M ,实际输出功率为Tω,马达总效率 ηM :实际输出功率与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即 MmMv Mvt Mm t MM q p T q p T ηηηωηωη⋅=⋅=⋅⋅=..6.最低回油背压最低回油背压是指液压马达为防止出现脱空现象,在回油腔必须保持的最低压力。
液压锁和五星轮式液压马达

液压锁:液压锁实质是由两个液控单向阀组成。
作用是互锁。
图中虚线所框出的部分就是液压锁。
液压锁的作用是互锁,当图中滑阀位于中位时,液压油缸在两个单向阀的作用下左右油缸处于静止状态。
当滑阀处于右位机能时,此时右路单向阀进油,同时控制油路把左路单向阀打开泄油,液压油缸的活塞与活塞杆左移;当滑阀处于左位机能时,此时左路单向阀进油,同时控制油路把右路单向阀打开泄油,液压油缸的活塞与活塞杆右移。
五星轮式液压马达: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马达也叫无连杆马达或五星轮式液压马达,国外把这类马达称为罗斯通(Roston)马达。
这种马达是从曲柄连杆式液压马达改进、发展而来的,连杆已由一个滑套在偏心轮5外面的五星轮3所代替,而配油轴和输出轴也已做成一体,成为偏心轴5,从配油套引入的油液,经曲轴的内部钻孔,还可穿过偏心轮和五星轮3,一直通入到空心柱塞2中,因而也就取消了壳体中的流道。
液压马达五星轮3滑套在偏心轴的偏心轮上,由于受柱塞底部端面的约束,则五星轮3只能作平面运动而不能转动。
在它的五个平面中各嵌装一个压力环4,压力环的上平面与空心柱塞2的底面接触,柱塞中间装有弹簧,以防止液压马达启动或空载运转时柱塞底面与压力环脱开。
高压油经配流轴中心孔道通到曲轴的偏心配油部分,然后经五星轮中的径向孔、压力环、柱塞底部的贯通孔而进入油缸的工作腔内。
在图示位置时,配流轴上方的三个油缸通高压油,下方的两个油缸通低压回油。
在这种结构中,五星轮取代了曲柄连杆式液压马达中的连杆,压力油经过配流轴和五星轮再到空心柱塞中去,液压马达的柱塞与压力环、五星轮与曲轴之间可以大致做到静压平衡。
在工作过程中,这些零件还要起密封和传力作用。
由于作用于偏心轮上的油压,其合力通过偏心轮的中心,因此就会对偏心轴的中心产生形成一顺时针方向的转矩,使偏心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由于是通过油压直接作用于偏心轴而产生输出扭矩,因此,称为静力平衡液压马达。
上图为一双列的五星轮式液压马达。
液压的旋转原理

液压的旋转原理
液压的旋转原理是通过液压系统中的液压马达实现的。
液压马达是一种能够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液压马达是由液压泵通过液压油将液体流动到液压马达的进口处,从而产生了高压,并且使马达内的液体开始流动。
液压马达内部有一个转子,由于压力的作用,液体从进口进入马达后,将马达内的转子推动旋转。
液压马达内部的转子设计有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齿轮式、柱塞式和涡轮式。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液压马达,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液体的流动将转子推动旋转。
在液压系统中,液压马达的转速可以通过控制液压泵的流量来调节。
通过改变液压泵的流量,可以控制液压马达的转速和扭矩。
在实际应用中,液压马达广泛用于各种需要旋转动力的机械设备,例如挖掘机、起重机和翻斗车等。
液压马达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扭矩输出大等优点,因此在工程机械和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液压马达结构与原理

转子动力芯一端与压力侧板配流盘接触;另一端与前壳
体接触; 压力侧板配流盘装在后盖内并通过波浪形弹簧垫
将其压紧在转子动力芯上; 后盖与前壳体各有一个进出油
口; 轴封用以防止液压油漏 出和空气侵入;
油口
动力芯 轴封
波浪弹簧垫
压力侧板
压力侧板有三个作用: 1作为转子的密封端盖;防止内泄漏; 2为端盖油口提供配油窗口; 3始终将系统压力引导到叶片底部;
行程 T
回程
油口通过环形油道 D;配油轴上的轴向
N F
孔按马达的工作相 进油
回油
位角给柱塞工作腔
E配油;
此类马达的低速 大扭矩特性使其可 以直接应用于车轮 驱动 大型门式起重 机或绞车滚筒驱动;
结构
1 壳体;2 输出轴;3 缸盖;4 配油阀室;5 轴承;6 缸筒;7 柱塞; 8 配油控制组件;
工作原理 A B为马达进出油口; 缸
mv
q mt qm
qmqm 1qm
qm
qm
2理论输出转速nmt 实际输出转速nm
n mt
qm Vm
nm
qm Vm
mv
4
5 转矩和机械效率 1转矩 理论输出转矩
Tmt
pmVm
2
实际输出转矩
TmTmtTm 2机械效率
Tm Tmt mm
pmVm
2
mm
mm
Tm T mt
TmtTm 1Tm
Tmt
Tmt
2
§3 4 液压马达
2 排量Vm 马达轴每转一周;密封容腔几何尺寸变化所需要的液 体体积; 3 流量 1理论流量qmt 马达密封腔容积变化所需要的流量; 2实际流量qm 马达入口处的流量; 注:马达的实际流量大于理论流量;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

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1 什么是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如图5-2所示。
a) b)图5-2液压马达图形符号a)定量液压马达 b)变量液压马达2 齿轮液压马达是怎样工作的?外啮合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如图5-3所示,c为I、Ⅱ两齿轮的啮合点,h为齿轮的全齿高。
啮合点C到两齿轮I、Ⅱ的齿根距离分别为h和b,齿宽为B。
当高压油P进入马达的高压腔时,处于高压腔所有轮齿均受到压力油的作用,其中相互啮合的两个轮齿的齿面只有一部分齿面受高压油的作用。
由于h和b均小于齿高h,所以在两个齿轮I、II上就产生作用力pB(h-a)和pB(h-b)。
在这两个力作用下,对齿轮产生输出转矩,随着齿轮按图示方向旋转,油液被带到低压腔排出。
齿轮液压马达的排量V = 2πz m 2 B式中z —齿数,m —齿轮模数,B—齿宽。
图5-3外啮合齿轮液压马达工作原理齿轮马达在结构上为了适应正反转要求,进出油口相等、具有对称性、有单独外泄油口将轴承部分的泄漏油引出壳体外;为了减少起动摩擦力矩,采用滚动轴承;为了减少转矩脉动,齿轮液压马达的齿数比泵的齿数要多。
齿轮液压马达由于密封性差,容积效率较低,输入油压力不能过高,不能产生较大转矩,并且瞬间转速和转矩随着啮合点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因此齿轮液压马达仅适合于高速小转矩的场合。
一般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对转矩均匀性要求不高的机械设备上。
3 叶片液压马达是怎样工作的?常用叶片液压马达为双作用式,现以双作用式来说明其工作原理。
叶片液压马达工作原理如图5-4所示。
当高压油P从进油口进入工作区段的叶片1和4之间的容积时,其中叶片5两侧均受压力油P 作用不产生转矩,而叶片1和4一侧受高压油P的作用,另一侧受低压油P t的作用。
由于叶片1伸出面积大于叶片4伸出的面积,所以产生使转子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转矩。
同理,叶片3和2之间也产生顺时针方向转矩。
由图看出,当改变进油方向时,即高压油P进入叶片3和4之间容积和叶片1和2之间容积时,叶片带动转子逆时针转动。
液压摆线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摆线马达工作原理
液压摆线马达是一种以液压系统为动力源的机械装置,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
1. 液压摆线马达由液压泵提供高压液体输入,驱动其内部液压缸产生高压液压力。
2. 高压液体通过进口阀进入液压摆线马达内部,压力作用在液压缸的柱塞上,从而产生推动力。
3. 推动力通过连杆和凸轮机构的转动,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4. 驱动旋转的凸轮与摆线马达内部的摆线齿轮啮合,使马达输出旋转运动。
5. 输出旋转运动的轴通过输出轴承传递给外部工作机构,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总结起来,液压摆线马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力驱动液压摆线马达的内部凸轮和摆线齿轮进行转动,将液体的压力转换为机械输出的旋转运动。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摆线马达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的驱动和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以上讨论的是壳体固定、轴旋转的 情况。如果将轴固定,进、排油直 接通到配流轴中,就能达到外壳旋 转的目的,构成了所谓的车轮马达。
武汉理工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一、 工作性能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连杆式 ) 2)五星轮式 ) 3)内曲线式 )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简介
液压马达是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可以实现连续的旋转运动,其结构 与液压泵相似,并且也是靠密封容积的变化进行工作的。 常见的液压马达也有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等几种主要形式;从转速、转矩 范围分,有高速马达和低速大扭矩马达。 马达和泵在工作原理上是互逆的,当向泵内输入压力油时,其轴就输出转速和 转矩成为马达。但由于二者的任务和要求有所不同,故在实际中只有少数泵能 作马达使用。
η m = M / M th
因此,实际扭矩: 实际的输出功率:
M = M thη m = pqη m / 2π P2 = 2πMn / 60 = pQη mη v = pQη
式中:η是考虑液压马达中所有能量损失的总效率。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一、工作性能
讨论: 讨论: 液压马达的实际转速n,主要取决于供入液压马达的流量Q、液压马达的工作容积(即每转 排量)q和容积效率ηv。因此,要改变液压马达的转速,可采用的方法有容积调速——采用变量 油泵,改变其流量,或采用变量油马达,改变其排量,也可以采用节流调速——通过流量控 制阀来改变供入油马达的流量; 液压马达的扭矩M,主要取决于工作油的压力p和液压马达的每转排量q。提高工作油压p, 不仅可增大液压马达的输出扭矩M,而且还可在功率不变的前提下,使液压元件和和管路的尺 寸相应减小,但是也受到强度与密封等的条件限制,并给管理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增大液压马达的容积,亦即提高液压马达的每转排量q,则可在工作油压不变的情况下增 大扭矩,而转速则相应较低,从而构成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一般认为额定转速低于500r/ min即属于低速马达,高于500的属于高速马达。后者用于船舶甲板机械往往需要增加机械减 速机构。
Ⅰ Ⅱ
Ⅰ Ⅱ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2) 内曲线多作用马达工作原理(原理演示) 工作时,油液通过配油轴上的配油 窗口分配到工作区段的柱塞底部油腔, 压力油使柱塞组的滚轮顶紧导轨表面, 在接触点上导轨对滚轮产生法向反作用 力N,其方向垂直导轨表面并通过滚轮中 心, 该力可分解为两个分力,沿柱塞轴 向的分力P和垂直于柱塞轴线的分力T, 它通过横梁侧面传给缸体,对缸体产生 力矩。进排油口互换,则马达反转。
Ⅰ Ⅱ
Ⅰ Ⅱ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1) 结构组成: 缸体2与输出轴3通过螺栓连成一体,柱塞、横梁、 两个滚轮组成柱塞组件,放于缸体径向孔中,配油 轴由微调凸轮7限制其相对壳体周向固定不动。 柱塞底部油腔的进排 油由配油轴控制,配 油轴上有两组配油窗 口,每组的窗口数同 导轨曲线段数相同, 两组配油窗口的位置 应分别与导轨曲线上 的工作区段和排油区 段的位置严格对应。
静力平衡式 低速大扭矩马达 1-壳体;2-柱塞;3-五星轮;4-压力环;5-配流轴;6-弹簧 壳体; 柱塞 柱塞; 五星轮 五星轮; 压力环 压力环; 配流轴 配流轴; 弹簧 壳体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五星轮式液压马达原理演示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这种液压马达的工作原理用图来说 明,液压马达的偏心轴与曲轴的形 式相类似,既是输出轴,又是配流 轴,五星轮3套在偏心轴的凸轮上, 在它的五个平面中各嵌装一个压力 环4,压力环的上平面与空心柱塞2 的底面接触,柱塞中间装有弹簧。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马达也叫无连杆马达,是从曲柄连杆式 液压马达改进、发展而来的,它的主要特点是取消了连杆,并且在 主要摩擦副之间实现了油压静力平衡。 所以改善了工作性能。国外把这类马达称为罗斯通(Roston)马 达,国内也有不少产品,并已经在船舶机械、挖掘机以及石油钻探 机械上使用。
以防止液压马达启动或空载运转时 柱塞底面与压力环脱开。高压油经 配流轴中心孔道通到曲轴的偏心配 油部分,然后经五星轮中的径向孔、 压力环、柱塞底部的贯通孔而进入 油缸的工作腔内。 在图示位置时,配流轴上方的三个 油缸通高压油,下方的两个油缸通 低压回油。
静力平衡式 低速大扭矩马达 1-壳体;2-柱塞;3-五星轮;4-压力环;5-配流轴;6-弹簧 壳体; 柱塞 柱塞; 五星轮 五星轮; 压力环 压力环; 配流轴 配流轴; 弹簧 壳体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随着驱动轴、配流轴转动,配油状态 交替变化。在曲轴旋转过程中,位于 高压侧的油缸容积逐渐增大,而位于 低压侧的油缸容积逐渐缩小,因此, 在工作时高压油不断进入液压马达, 然后由低压腔不断排出。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2) 内曲线多作用马达工作原理(原理演示) 主轴转一周,柱塞往复运动多 次(图中为6次),因而在柱塞直径 数目和行程相同情况下,其输出扭 矩较单作用式柱塞马达增加了作用 次数的倍数。即6倍。除单排柱塞外, 还可做成双排、三排柱塞,所以容 易达到排量大、尺寸小的要求。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一、工作性能
现假设液压马达按几何尺寸确定的每转排量为q(ms/r),则液压马达的理论转速为
n th = 60 Q / q ⋯ r / min
显然,在不考虑液压马达中所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液压马达的理论输出功率就等于其 输入功率。 因此,可求得液压马达的理论扭矩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根据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原理,受油压作 用的柱塞就通过连杆对偏心圆中心O1作 用一个力N,推动曲轴绕旋转中心O转 动,对外输出转速和扭矩,其余的活塞 油缸则与排油窗口接通;如果进、排油 口对换,液压马达也就反向旋转。
wangke
(原理演示) 原理演示)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静力平衡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在这种结构中,五星轮取代了曲柄连杆式液压马达中的连杆,压力油经过配流轴和五星 轮再到空心柱塞中去,液压马达的柱塞与压力环、五星轮与曲轴之间可以大致做到静压 平衡。在工作过程中,这些零件还要起密封和传力作用。由于是通过油压直接作用于偏 心轴而产生输出扭矩,因此,称为静力平衡液压马达。 事实上,只有当五星轮上液压力达到完全 平衡,使得五星轮处于“悬浮”状态时, 液压马达的扭矩才是完全由液压力直接产 生的;否则,五星轮与配流轴之间仍然有 机械接触的作用力及相应的摩擦力矩存在。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一、工作性能
液压马达输入的液压能,可用工作油的压力P和流量Q来表示,而其输出的机械能,则 以输出轴的扭矩M和转速n来度量。 为了说明液压马达的工作性能,我们可先假设液压马达不存在任何能量损失的理想情 况进行了讨论,这时液压马达的输入功率,就可用下式来表示:
连杆式液压马达原理演示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1. 曲柄连杆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
马达由壳体1、连杆3、活塞组件2、曲 轴4及配流轴5等组成。 壳体内沿圆周呈放射状均匀 布置了五只缸体,形成星形 壳体; 缸体内装有活塞,活塞与连 杆通过球铰连接,连杆大端 做成鞍形圆柱瓦面紧贴在曲 轴的偏心圆上。
M th = pq / 2π ⋯ Nm
然而,任何实际的液压马达,运转时总存在着各种损失,包括密封缝隙的漏泄损失, 油流流动时的压力损失以及各运动接触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失等。 容积损失可用容积效率来度量,即
ηυ = Qe / Q
式中:Qe—扣除漏泄损失后供入马达的有效流量,m3/s。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
wangke
第三节 液压马达
二、 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 多作用内曲线马达
(2) 内曲线多作用马达工作原理(原理演示) 若将液压马达的进、出油口对调,液压马达将反转;若将驱动轴固定,则定子、 配流轴和壳体将旋转,通常称为壳转工况,变为车轮马达。 除了上述几种典型低速大扭矩马达外,尚有介于高速马达和低速马达中间的摆线 液压马达,此处不再赘述。
武汉理工大学 轮机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