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面积的含义。
我们将通过学习第108页至第109页的内容,来理解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什么是面积,并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用面积的知识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将面积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物体的面积,比较物体的大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展示面积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模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面积。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运用面积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什么是面积。
例如:“你们觉得什么是面积呢?谁能来说一说?”2. 讲解:我会通过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面积的概念。
我会解释说,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可以用平方单位来表示。
3. 练习:我会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如计算物体的面积,比较物体的大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面积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面积的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物体的面积”,以及面积的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七、作业设计2. 应用题:小明家有三个房间,分别是长5米,宽3米;长4米,宽2米;长6米,宽3米。
请问哪个房间的面积最大?哪个房间的面积最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面积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什么是面积,并且能够运用面积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面积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在课后会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对于拓展延伸,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们自己带来一些实物,如纸张、衣物等,让他们自己测量和计算这些物体的面积,从而增强他们对面积的理解和运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面积的含义

苏教版三年级下面积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提到“面积”这个词。
比如,我们会说一间房子的面积很大,或者一张桌子的面积比较小。
那么,到底什么是面积呢?这就是我们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要学习的重要内容。
让我们先从身边的例子来感受一下面积。
想象一下我们的教室,地面是一块大大的区域,黑板也是一块有大小的平面。
还有我们的课桌面、书本的封面等等,它们都有自己的大小。
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比如说,课桌面的面积,就是课桌面这个平面所占据的空间大小。
如果我们把课桌面想象成一块布,那么这块布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
再比如教室的地面,如果我们要给它铺上地砖,需要知道地面面积有多大,才能确定需要多少块地砖。
面积不仅仅存在于物体的表面,还可以是一个封闭图形的大小。
比如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一个三角形,它们所围成的区域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那怎么比较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
如果两个物体的面积差别很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大哪个小。
比如一张大桌子和一张小凳子,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大桌子的面积比小凳子的面积大。
但是,如果两个物体的面积差别不是那么明显,光靠眼睛看就不行了。
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两个物体重叠在一起比较。
比如说,有两张纸,看起来差不多大,我们就把它们叠放在一起,看看哪个多出了一部分,多出的那部分就是面积大的。
还可以用同样大小的图形去测量。
比如,我们用小正方形去铺满一个图形,看看分别用了多少个小正方形,用的小正方形越多,说明这个图形的面积越大。
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比较。
就像我们用尺子量长度,得用同样长度的尺子去量,比较面积也是一样的道理。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面积的单位。
为了准确地表示面积的大小,我们需要使用面积单位。
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平方厘米是一个很小的面积单位。
大概就像我们的指甲盖那么大。
我们可以量一量自己的指甲盖,感受一下 1 平方厘米的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说课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体积等基本几何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并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面积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并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计算,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的测量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物体的大小。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直观、生动的环境中学习和理解面积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两个不同大小的正方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引出面积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面积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面积的意义。
3.实践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和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巩固练习: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用面积来描述和比较它们的大小。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面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让学生一目了然。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面积的含义》(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我教的是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的《面积的含义》这一章节。
这个章节主要讲解面积的概念,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计算物体的面积。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面积的概念,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面积,并能够应用面积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入面积的概念,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和图形,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存在。
然后,我会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例题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我会安排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会重点讲解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如何正确地测量和计算图形的面积。
同时,我也会难点如何将面积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比如图形模板、测量工具等。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设计一些清晰的板书,包括面积的定义、计算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面积的练习题目,包括计算图形面积和解决实际问题等。
我会提供详细的答案,帮助学生检查和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会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和表现,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和实践来进一步深化对面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这就是我的《面积的含义》的教案,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关键。
如何将面积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及如何设计合适的练习题目,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面积的概念,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体和图形,让学生感受面积的存在。
我会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如桌面、操场等,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它们的面积。
同时,我也会展示一些图形的面积,如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面积的概念。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含义 - 苏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面积的含义,知道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
2. 能够运用适当的单位测量和比较简单图形的面积。
3.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基本概念。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面积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2.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呢?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三、面积单位的学习1.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3. 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四、测量和比较图形的面积1. 学习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2. 学习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五、解决实际问题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大小。
2.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呢?步骤二:探究面积的含义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面积是用来度量平面图形的大小的。
2.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面积与周长的区别。
步骤三:面积单位的学习1. 介绍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大小。
3. 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步骤四:测量和比较图形的面积1. 学习用面积单位测量图形的面积。
2. 学习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苏教版三年级下6面积的含义

苏教版三年级下6面积的含义《苏教版三年级下 6 面积的含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面积”这个词。
比如,我们会说一间房子的面积很大,一张桌子的面积比较小。
那到底什么是面积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课中关于面积的含义。
当我们走进一个房间,会看到地面有大有小。
地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同样的,黑板的表面、课本的封面,也都有它们各自的大小,这就是它们的面积。
面积,简单来说,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我们来想象一下,有两个图形,一个是正方形,一个是长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
如果要比较它们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试试看。
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如果有一部分图形露在外面,那么露在外面多的那个图形面积就大。
但这种方法有时候不太方便,因为不是所有的图形都能很好地重叠在一起。
那还有其他办法吗?有的!我们可以用小正方形来测量。
比如,我们用边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铺满正方形和长方形。
看看分别需要多少个小正方形。
对于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每行可以铺 5 个小正方形,一共铺 5 行,总共需要 25 个小正方形。
对于长 6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每行可以铺 6 个小正方形,一共铺 4 行,总共需要 24 个小正方形。
通过这种测量,我们就知道了,正方形的面积是 25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 24 平方厘米,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在实际生活中,面积的概念也有很多的应用。
比如,我们要给家里的卧室铺地毯,就需要知道卧室地面的面积,这样才能买到合适大小的地毯。
再比如,农民伯伯要知道自己的田地面积,才能合理地种植庄稼。
面积的单位也有很多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平方厘米是一个很小的面积单位。
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 1 平方厘米。
大概就像我们的指甲盖那么大。
我们可以用平方厘米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面积,比如橡皮的一个面的面积。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面积的含义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 面积的含义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0.4 面积的含义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四章第十节内容,主要讲述面积的含义。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实例来理解面积的概念,学会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了解面积的含义,能够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2.通过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来理解面积的含义,并能够运用面积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面积的模型、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否可以用一个量来描述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2.讲解:通过面积的模型,向学生讲解面积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面积就是物体表面的大小。
3.练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用面积来描述这些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七、作业设计答案:一张纸的面积约为A4纸的大小,一个桌子的面积约为1平方米,一个教室的面积约为50平方米。
2.请找出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用面积来描述它们表面的大小,并与同学交流。
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物体,如电视、冰箱、自行车等,用面积来描述它们表面的大小,并与同学交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面积的概念,并能够用面积来描述物体的表面的大小。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面积的概念还有一定的困惑,因此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面积的含义。
对于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用面积来描述更多物体的表面的大小,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含义

1
把下面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1
把下面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2
你能比较下面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不出哪一个 面积大。
重叠在一起也 比不出来。
可以……
2
你能比较下面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你能通过数方格 比较大小吗? 红色长方形有16格,绿色长方形有 15格,红色长方形面积大。
2
在第109页的方格纸上画几个长方形,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1. 摸摸练习薄的封面、文具盒盖的面和直尺的面,说说哪 一个面积最大,哪一个面积最小。
2. 下面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哪个 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
江苏省 面积最小
青海省 面积最大
山西省
湖南省
3. 在纸上画一个平面图形, 再与同桌比一比,谁画 的图形面积大一些。
1
看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说说哪一个面比较大,哪一个面比较小。
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课 本封面的大小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1
摸摸课桌面和椅子面,比比哪一个面积比较大,哪一个面积比 较小。
你能指出一些物体的面, 并比较它们的面积吗?
1
把下面两个图形涂上颜色,再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4. 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
14
12
14
16 面积最大
5. 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和同学交流。
运动场的面积比生活 区的面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 )面的大小就是( )面的面积。
任意选择两个物体的面, 摸一摸、说一说。
比一比、说一说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
猜一猜:下面的图形各表示那个省的面积。
四川省 江苏省 安徽省 湖南省
江苏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徽省
江苏:位于中国大 陆东部沿海 ;面积 大约10万平方千米。
安徽:位于中国东部 内陆 ;面积大约14万 平方千米。
16格
14格
17格 18格
16格
14格
17格 18格
16格
14格
17格 18格
下面图形都是由16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的, 它们的面积大小怎样呢?
16 16 16
用蓝色描出各图形的边线,涂红色表示它们的面积。
1、熊大和熊二,谁看管的面积大一些? 2、熊大和熊二每天会沿着它们看管的区域巡逻 一圈,它们谁走的路长?
在格子图上设计一个面积为10 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看谁设计 得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