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案例——泰晤士河两岸

合集下载

泰晤士河的治理

泰晤士河的治理

可怕的循环
• • • • • 人饮用泰晤士河的水; 人污染泰晤士河的水; 人眼见泰晤士河的水质越来越坏; 人继续往泰晤士河排放各种污水废水; 人还在饮用泰晤士河的水……
城市水务工程PPT
2010101138 文萌
内容简介
Part1 学习收获和感 Part2 个人建议 Part3 相关单位简介 Part4 拓展案例学习
收获
通过短暂四周的学习,虽然掌握的课堂知 识有限,但也收获了很多。
首先,个人的视野得到了拓展,由原先单 一的水利水电工程扩大到了大水利和水科 学之中。 其次,了解到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理念。 例如,LID技术、生态岸堤等。 最后,对城市水务工程所包含的内容也有 了大致的了解。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8年,为国有 控股公司。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和基础设施的投 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污水处理项目和基础设施 的资本运作、资产经营管理(不含国家法律法规 和禁止项目)、产品制造以及咨询研究、开发和 提供服务。公司具有较强的污水处理能力、领先 全国的污水处理工艺及出水水质标准,具有与全 国大型水务公司竞争的管理经验、技术、建设和 运营能力,2009年重组上市,实现了与资本市场 的直接对策,公司成为集投资、建设、运营、开 发于一体的跨区域、多业务发展的大型现代化企 业。
相单位介绍
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荆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城市基础设施 的公共事业单位 ,主营业务包括自来水供应以 及给排水安装业务、供水管网工程、供水项目 投资等。日供水能力55万立方米,拥有柳林、 南湖、郢都3座主力水厂,6个客户服务中心, 供水辐射范围89平方公里,供水总人口达到93 万,城区供水普及率、水质综合合格率均为 100%。荆州水务集团通过市场化运作,经营结 构多元化,逐渐构筑了以水为主,多元并存的 发展格局,下辖荆州水务鼎鑫源工程有限公司、 隆锦置业有限公司、浩宇给排水设计有限公司、 泉洁二次供水有限公司、水生木园林绿化工程 公司等多家实业公司。 荆州水务集团秉承"以水为本、达善社 会"的核心价值观,践行"上善若水、情奔万家" 服务理念,全力打造不断进取的最佳服务型大 企业集团。让"市民、政府、员工、股东"四方 满意是荆州水务集团的目标追求。近年来,荆 州水务集团先后荣获"全国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 式先进企业"、"全国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 位",连续八届蝉联"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 连续九届蝉联"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三 届荣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大伦敦规划分析1

大伦敦规划分析1

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
大伦敦规划充分吸取了当时西方国家城市规划思想的精髓。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大伦敦计划部分实现了霍华德城乡结合改善居住环境,以小城镇群代替大城市以及每个城 镇保持就业平衡,相对独立的理想城市目标。参考田园城市的理论,环绕伦敦形成了一条
宽达6英里的绿化带。
盖迪斯的组合城市
另外一个盖迪斯,他是一个生物学家,是一个社会的活动家,同时也是一个教育改革家, 他的这本书叫做《演变中的城市》。他的贡献就是把生物方面的进化论的观念运用到城市 方面来,把区域看作土壤,把城市看作一个植物,这个植物城市是在区域的这个土壤里面 生长的,所以他非常强调要区域调查,最早推动区域研究、区域规划。他提出了生态问题, 这是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生态问题和城市进化的理论。另外他提出一句口号,就是说我们不 仅要煤气和自来水,而且还要阳光和空气
• 1952年,“城镇开发法”正式颁布,又在大伦敦周围规划了20座旧城的改扩建,一共 可安置40万人。
• 20世纪60年代,伦敦又进一步提出了大伦敦发展规划,第三代新城开始出现。 • 20世纪70年代,伴随英国总人口数量趋于稳定以及既有城市内部问题的凸显,采用建
设新城的方法来解决大城市问题的规划方针开始受到质疑。 • 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政权时期新城建设政策正式打上休止符。
大伦敦规划分析
城市发展与动力作业
组员:唐嘉曼、陈友杰、黎达栋、 莫瑞欣、梁少云、吕燕华
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
城市简介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 是由城 墙,环路,南北环线和25号高速公路包围着的.泰晤士河与Lee河,铁路跨线桥和干道,造成了 更细致的格局。罗马路,Westway,辐射状立交,以及Kingsland,等各个路穿城而过,地貌 特点和距离都被拉近了。公园和起伏的土地是对城市格局的良好补偿。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大伦敦规划分析)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大伦敦规划分析)

社会背景
与纽约和东京一样,伦敦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有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落户于伦敦市中心。 伦敦是英国政治、商业、金融、文化和旅游的中心,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人口密度相 对较低,过去曾有几年,伦敦的人口和工作机会减少并且流向周边地区。 伦敦是在莫斯科之后是欧洲第二个大城市 。伦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建都此地。 到17世纪时伦敦已经是當時大英帝國乃至欧洲最大的都市。1666年的倫敦大火災毁坏了伦 敦城内大部分的建筑,之后伦敦成立了城市改建委员会,规定了放宽街道等措施,并颁布了 《重建伦敦市法令》。这场大火为伦敦提供了遵循近代城市功能改建城市机会。
第四,明确空间发展的优先权,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未能获益的那些地区,特别是东 伦敦的部分地区,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优先考虑和支持。
目标:
规划目标:
目标1:为伦敦地域范围内的增长提供有效支持,但不侵占开放空间;
目标2:将伦敦建成一个更适宜人们生活的城市; 目标3:将伦敦建成一个拥有雄厚多样的经济增长基础的更繁荣的城市; 目标4:推进社会的融合,消除隔离和歧视; 目标5:提高伦敦的可达性; 目标6:将伦敦建成一个更具吸引力、设计得更精致的绿色城市。
背景:
1980年代以前,伦敦的工业增长逐年下降,经济处于衰退阶段,人口不断减少,由1939 年的800万下降到1985年的680万,城市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来自各方面的压 力。然而,近十多年来,伦敦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经济、人口出现强劲增长,城市愈发繁 荣,现在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40万。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两个:第一,像纽约、东京一 样,伦敦作为一个世界城市正以其高质量的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设施,特别是贸易和金融设 施,吸引着全球的投资,许多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落户伦敦这样的世界城市;第二,伦敦正 以成功的经济、一个世界城市所能提供的各种就业、文化、教育等条件,吸引着大量的国外 移民,越来越多的学生、刚刚达到就业年龄的年轻人来到伦敦,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世界各地 多达305种语言,这使伦敦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疗愈景观国外案例

疗愈景观国外案例

疗愈景观国外案例疗愈景观是指通过自然环境来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恢复的一种设计理念。

下面是国外的一些疗愈景观案例:1. 花园桥(Garden Bridge)- 英国伦敦花园桥是一座跨越泰晤士河的景观桥梁,桥上种植了大量的花卉和树木,同时提供休息区和步行路径。

这座桥梁旨在创造一个绿色宁静的空间,让人们可以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2.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花园(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Gardens)- 美国洛杉矶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花园是一个结合了艺术和自然的疗愈景观。

花园中有丰富的植物和雕塑,供人们欣赏和放松。

此外,花园还设有休息区和散步路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的绿色空间。

3. 日本庭园(Japanese Garden)- 美国波特兰波特兰的日本庭园是一个充满和平与宁静的疗愈景观。

庭园内有精心设计的池塘、石桥和盆景,以及丰富的植物。

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自然景色,放松身心。

4. 阿尔哈姆拉宫花园(Alhambra Gardens)- 西班牙格拉纳达阿尔哈姆拉宫花园是一个迷人的疗愈景观,拥有壮丽的建筑和精心设计的花园。

花园中有水池、喷泉和花坛,以及各种花草植物。

这个花园提供了一个宁静和放松的环境,使人们可以远离日常压力,享受自然之美。

5. 新加坡花园城市(Gardens by the Bay)- 新加坡新加坡花园城市是一个令人惊叹的疗愈景观,结合了自然和科技的元素。

花园中有超大型温室、人工树和花坛,以及丰富的植物和花卉。

人们可以在这里漫步,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6. 美国国家纪念碑公园(National Mall and Memorial Parks)- 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纪念碑公园是一个充满历史和自然之美的疗愈景观。

公园中有大片的草坪、树木和花坛,供人们休息和放松。

此外,公园还有一些纪念碑和纪念馆,让人们可以了解美国的历史和文化。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虽然这只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但是这套色彩标准中包含城市传统的配色规律,以及城市未来色彩的发展方向。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

六大城市群重要水网布局一、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泰晤士河———因为有河才有金融中心横贯英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亲河。

泰晤士河的入海口隔北海与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口遥遥相对,向欧洲最富饶的地区打开了一条直接航运的通道。

泰晤士河对伦敦的发展至关重要,有专家认为,如果没有泰晤士河,伦敦市及其商业区将永远不会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劳合社也永远不会成为世界海运保险业的中心。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及两岸人口的激增,每天排放的大量污水使泰晤士河迅速变得污浊不堪,水质严重恶化。

此后经过20多年的艰苦整治,如今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已由一条死河、臭河变成了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水道之一。

图为伦敦泰晤士河上的“千年桥”。

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塞纳河、莱茵河———欧洲经济起源地巴黎以塞纳河的西堤岛和河两岸为发展起源。

塞纳河两岸集中了巴黎的古建筑群、博物馆和众多休闲场所。

法国的通航河道网主要由天然大河和运河构成。

最大最重要的有:北部的塞纳河通航河流,南部的罗讷河通航河流,西部的卢瓦尔河及支流歇尔河、埃讷河和加隆河。

法国的运河长度约占全部通航河道的2/3。

主要的大运河有马恩—莱茵运河、罗讷—莱茵运河南方大运河、南特—布勒斯特运河和奥尔良运河。

莱茵河发源于阿尔卑斯山,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和荷兰汇入北海。

莱茵河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重要的水运航道,也是流域内工业、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

莱茵河两岸居民密集,工业发达,在西欧经济及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是20世纪70年代,被人冠之以诸如“欧洲下水道”、“欧洲之厕所”等一堆恶名。

1950年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成立的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PR),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开展一系列的整治措施。

三、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新使命2500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穿越中国华北和华东地区,历来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性较强。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

滨水设计知识点滨水设计是指在城市和自然水体的交汇处进行的规划与设计活动。

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景观规划和环境保护,还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下面将介绍一些滨水设计的基本知识点。

1. 滨水设计的意义滨水设计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增加城市绿地和休闲空间,并且提供人们与自然互动的机会。

此外,滨水设计还可以对治理水体污染、防止洪水、保护生态系统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2. 滨水设计的原则(1)生态原则:滨水设计应尽量保护和恢复当地的生态系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2)景观原则:滨水设计应注重景观的美观性和可持续性,使滨水区域成为城市的亮丽风景线。

(3)风险原则:滨水设计应考虑到气候变化和水灾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4)参与原则:滨水设计应该多方参与,包括政府、市民、专家等,形成共识,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接受度。

3. 滨水设计的要素(1)交通规划:滨水区域的交通规划应该便利于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同时要考虑到水体交通的需求。

(2)绿地设计:滨水设计应该注重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水体处理:滨水设计需要考虑到水体的处理和管理,包括净化水质、防治水体污染等。

(4)景观布局:滨水设计的景观布局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的合理划分和布置,使得整个滨水区域既有丰富的景观元素,又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5)活动空间:滨水区域应该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文化需求。

4. 滨水设计的案例(1)上海外滩:上海外滩是一个典型的滨水设计案例,通过修复滨江地带,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使其成为一个集观光、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滨江区域。

(2)伦敦泰晤士河南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滨水设计通过改造旧码头区域,打造了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于一体的滨水区域,成为了伦敦的新地标。

(3)温哥华海滩:温哥华的滨水设计充分利用了沿海地形和自然环境,打造了一系列的沿海公园和休闲区域,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和独特的眺望。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方法简介DAO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方法简介DAO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方法简介DAO引言: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

一、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防洪设计规划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城市防洪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损失,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合理布置防洪设施,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洪水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二、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主要方法1. 洪水风险评估洪水风险评估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洪水的历史数据、地形地貌、降雨量和城市排水系统等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估潜在的洪水风险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洪水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为城市防洪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防洪设计规划中,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布置城市建设用地、绿地和水域,可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考虑地表径流的控制和蓄滞洪水的功能,并将其合理融入城市的总体规划。

3. 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河道的疏浚、修复和整治,以及对水系的重新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保护沿河地区的生命财产安全。

河道治理和水系规划需要考虑河道的通行能力、河岸的稳定性和沿河地区的分布特点。

4. 防洪设施建设防洪设施建设是城市防洪设计规划的核心内容。

包括堤防、水闸、泵站、雨水收集系统等一系列设施的建设。

防洪设施的建设需要根据洪水的历史数据和洪水风险评估结果,合理布局,确保防洪系统的全面覆盖和良好的工作效果。

5. 多层次防洪系统建设城市防洪设计规划需要建设多层次的防洪系统,包括自然防洪系统、城市防洪系统和个人防洪意识。

自然防洪系统通过保护水源、湿地和生态系统等方式,减少洪水对城市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堤上的灯柱
❖ 这个浮雕纪念在前后两次世界大 战中英国海军潜水艇中牺牲的官 兵,图上圆形的是潜水艇的截面。
小品
❖ 救火队员的塑像,
他们在二次大战德 国对伦敦的大规模 空袭中是一个英雄 的群体。雕塑底座 刻满了密密麻麻的
名字。
河畔建筑
❖ 泰晤士河畔建筑既有古老的名胜古迹又有现 代的建筑体现。
河畔建筑
河上桥的介绍
❖ 在泰晤士河上,游人不可以不观桥,不可以 不知道这些桥的历史和花絮。
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 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 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 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 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 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 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 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 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 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 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 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桥面高于高潮水位约42米) 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 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 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 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
河畔风光
❖ 一艘退役军舰,一艘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英国战舰--贝尔法斯特号巡洋舰。作为博物 馆可参观。
河畔风光
❖ 泰特现代美术馆,2000年由废弃发电厂改建 而成。
河畔风光
❖ Embankment Bridge北岸的Whitehall Court, 建于19世纪
河畔风光
❖ 伦敦眼(英文名:The London Eye) Airways London Eye)又称千禧之轮, 是世界第三大摩天轮, 是伦敦的地标之一,是 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 点之一。
河畔建筑
❖ 伦敦桥北岸新建的滨河办公区
河畔建筑
河畔建筑
河畔建筑
历史的河流
❖ 泰晤士河畔的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风 格,是伦敦乃至英格兰的“时间——空间走 廊”它犹如城市的脊髓,联系着过去和未来。
❖ 泰晤士河畔的滨水空间形成了一个线性的场 所,这个场所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社会、经 济、民族特色。形成了具有纪念性和场所感 的滨水空间。
小结
❖ 泰晤士河畔的优美环境值得我们进行借鉴和 学习。
❖ 它是城市滨水区建设的典范。 ❖ 泰晤士河畔形成了一条历史、景观、文化的
走廊。 ❖ 城市中的河流是很好的公共空间,我们因好
好开发利用。
结束语
❖ 泰晤士河(Thames River)是英国著名的 “母亲”河。正如英国的政治家约翰-伯恩斯 所说:“泰晤士河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 因为它是一部流动的历史。”
Embankment步行桥
❖ Embankment步行桥。它实际上有三座主体,两边用 钢缆吊起来的是造型非常现代化的步行桥,中间的 则是铁轨桥。地铁和城市高架线会从这上面经过。
“魂断蓝桥”的故事也让滑铁卢桥入了
画,成了经典。 伦敦滑铁卢桥
❖ 滑铁卢桥始建于1817年,是一座 9孔石桥。当其建成通车时,正 值英国的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 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该桥便 由此得名滑铁卢。20世纪40年代, 滑铁卢桥开始进行重建。由于当 时二战战事正酣,男丁稀缺,粗 重的建筑工作因此也就不得不交 给英国妇女去完成。在德国法西 斯的狂轰滥炸中,新桥终于在 1942年建成,不过正式通车一直 拖到了1945年。
河畔风光
泰晤士河将伦敦市区的许多名胜如 珍珠一样串起,沿岸景点非常多, 如伦敦眼、千禧桥、伦敦塔、塔桥 等等。乘船游河,可以从另一种角
度将这些景致尽收眼底。
河畔风光
❖ 泰晤士河是伦敦的大 动脉,它自西向东入 海,贯穿整个伦敦城 中心,将伦敦分为南 北两岸,沿岸修建起 众多伦敦最为著名的 经典建筑,从威斯敏 斯特宫,经过伦敦塔 桥,再到格林威治。
Blackfriars Bridge
❖ Blackfriars Bridge,是一座红色的铁桥,底 部的纹路非常漂亮。
河畔小品
——点缀
克里奥帕特拉“方尖碑
❖ 克里奥帕特拉“方尖碑” (Cleopatra's Needle)。克里 奥帕特拉是古代埃及声名显赫的 女王,就是电影《埃及艳后》描 写的那位。其实这和那位女王并 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此碑是公元 前1460年埃及法老所建,距现在 已经3500年了。1878年,英国 人为了纪念在埃及击败拿破仑的 胜利,就用船费了很大劲把这宝 贝从埃及的亚历山大运到了伦敦, 矗立在泰晤士河畔。亚历山大是 克里奥帕特拉的王城。
人面狮身铜像
❖ 两个表情不可捉 摸的人面狮身铜 像在方尖碑下对 峙,一个年轻人 坐在台阶上凝望 着泰晤士河在遐 想。
皇家空军的纪念碑
❖ 这座不起 眼的小金 鹰建于 1923, 是皇家空 军的纪念 碑
小品
❖ 西方“龙”的形象,口 ❖ 河畔漂亮的灯柱与面向
吐火舌,张牙舞爪。
泰晤士河的街边靠椅
小品
泰晤士河
❖ 泰晤士河南岸自然风光很美,政府特辟了全 长一点六公里的临河小路,供游人散步健身。
❖ 泰晤士河畔建筑,小品,桥等等都承载着伦 敦乃至英格兰的历史,传承了许多历史故事。
❖ 英国的政治家约翰·伯恩斯曾说:泰晤士河是 世界上最优美的河流,“因为它是一部流动 的历史。”
著名建筑
❖ 从格林威治西上至泰晤士河第一座桥梁——塔 桥,沿河两岸船坞、码头、仓库密集,过塔桥而西 进入伦敦市区,两岸景色骤变,高楼广厦,皇宫苑 圃,鳞次栉比;议会大厦,皇家音乐厅,伦敦塔和 索思瓦克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等古建筑都依稀可 见。伦敦市行政中心的郡政厅紧依河滨。沿河共有 桥梁27座,结构风格不同,景色各有千秋。其中滑 铁卢桥、威斯敏斯特桥和兰勃士桥最为壮观。
泰晤士河畔
——流动的历史
泰晤士河简介
❖ 美丽的泰晤士河是英国的母 ❖ 泰晤士河,在塞尔特语中意 亲河。它自发源地英格兰西 思是“宽河”。河流水量稳 部的科茨沃尔德山,汩汩而 定,冬季流量较大,很少结 下,穿过青山绿林和葱笼草 冰。牛津以下河道变宽,河 地,流入伦敦市区,逶迤而 口最宽处达20千米。由于 去,最后经诺尔岛注入北海。 河口濒临北海和大西洋,每 比起地球上的一些大江大河, 逢海潮上涨,潮水顺着漏斗 它不算长,但它流经之处, 形的河口咆哮而入,一直上 都是英国文化精华所在,或 溯到伦敦以上很远的地方。 许可以反过来说,泰晤士河 沿河架有公路桥和铁路桥多 哺育了灿烂的英格兰文明 。 座,其中伦敦塔桥是世界最 著名的桥梁之一。另外还有 许多运河与其它河流相通。

2000年是伦敦对“时
间”大抒其情的一年,除了
“千禧轮”、“千禧蛋”之
外,泰晤士河上还摇摇晃晃
建起一座“千禧桥”,连着
北岸的圣保罗大教堂,和南
岸的泰特现代美术馆。自此,
人们得以跨过这条时间之河,
在宗教和现代艺术两座圣殿
间来来往往。
河畔建筑
❖ 位于伦敦市中心 区的泰晤士河畔, 是19世纪中期 英国最主要的哥 特式建筑。大厦 建立在泰晤士河 畔一个近于梯形 的地段上,面向 泰晤士河。
千禧桥则是又一个全新的故事
全长320米的千禧桥是伦敦第一座专为行人设计也是自1894 年伦敦塔桥建成以来第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新桥。 而这 座新桥则一改往日泰晤士河上的沉重,它被三个蓝色“弹 皮弓”架着,通体轻盈的铝盖板,看上去似乎在随着微风轻 轻飘动。它让人们放下一切包袱,从圣保罗的穹顶下,走向 艺术的自由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